導航:首頁 > 售後問題 > 銷售後土地使用稅怎麼變更

銷售後土地使用稅怎麼變更

發布時間:2021-10-30 03:54:15

① 金稅三期土地使用稅變更面積怎麼辦

一般先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中的收入,再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中35行的本期認證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的份數、金額、稅額,其他相關的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三)、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四)、營改增稅負測算明細表、本期抵扣進項稅額結構明細表、附加稅費申報表。

② 部分已售如何繳納土地使用稅

對購房戶已經辦理土地權證的相關土地面積,因相關的土地使用權已經不再歸屬你公司所有,依《土地使用稅條例》規定精神,原則上應是隨銷售進度下的產權分割,自購房業主獲取商品房權屬證書後逐步將其相應的土地面積從自身計稅面積中剔除,房產公司即不再負有計提繳納的義務,並且據我們了解,絕大多數地方稅務局也是據此執行的。但對該土地計稅面積減除的具體操作程序,國家稅務總局和多數省市地稅機關並無明確的規定,這里援引北京市地稅局《關於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用地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問題的通知》(京地稅地〔2005〕550號)中對此事項的具體規定,供參照——「房地產開發企業已銷售房屋的佔地面積,可從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計稅面積中扣除。已銷售房屋的佔地面積計算公式如下:以下內容需要回復才能看到
已銷售房屋的佔地面積=(已銷售房屋的建築面積÷開發項目房屋總建築面積)×總佔地面積。」
但需提請您注意的是,欲獲取稅務機關對減少計稅土地面積的認可,須提供相關土地使用權轉移的證明資料,同時也須在會計上對權屬已經轉移的開發產品有相應的確認銷售收入和成本的賬務處理作為輔助和配合,而若相關預收賬款和開發產品仍未結轉收入和成本,卻即認定土地權屬已經轉移,或招致稅務機關不認可貴公司相關土地不予計稅的行為,更存在直接認定貴公司存在推遲結轉銷售收入成本並滯後清算相應的土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可能,故提請貴公司注意相關稅種間和會計稅收處理的協調,規避其間潛存的稅收風險。

③ 房地產開發發生銷售後 土地使用稅怎麼交

房開企業土地使用稅應稅面積=土地使用證面積-廣場綠化道路面積-學校幼兒園等免稅面積-已銷售面積/容積率

所以,你要掌握房開企業開發樓盤的具體規劃,尤其是容積率
容積率=建築面積/用地面積

④ 對於開發公司來說,房子已經銷售並正式簽訂了銷售合同,在交納土地使用稅的時候可以將這部分免交

應以正式合同上約定的交付時間為界,如果實際交付時間比合同提前了,只要提供交樓確認書等正規文件,也能確定提前的交付時間。交付時間之後的月份,這部分土地不用再交土地使用稅。
分兩次交的,是否是稅務局要求每半年交一次?能不能到年底一次交,我認為你還是咨詢一下專管員,很難說,也許稅務局為了調控稅款的入庫,有靈活的規定。
如果超過了納稅期限的補交,要交滯納金。

⑤ 房企取得土地使用權轉讓繳納土地使用稅的問題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86號)第二條規定,「以出讓或轉讓方式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由受讓方從合同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同未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由受讓方從合同簽訂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對房地產開發企業來說,從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轉讓合同簽訂後就應按規定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而在每期開發項目建成進行預售或銷售後,應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應是逐漸減少的,等到開發的房地產項目銷售完畢,土地使用稅的納稅義務也就終止了。

⑥ 公司地址變更是否需要交土地使用稅

公司的地址變更,需不需要繳納土地使用稅?首先需要看的是你的公司的地址是不是你自己本人的?還是租用的?

⑦ 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開發產品後,停止繳納土地使用稅的土地面積怎麼確定

房地產開發企業已銷售房屋的佔地面積,可從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計稅土地面積中扣除。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房屋並終止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義務時間按「房屋交付時間和購房者房屋產權登記時間孰先」的原則確定。
已銷售房屋的佔地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已銷售房屋的佔地面積=(已銷售房屋的建築面積÷開發項目房屋總建築面積)×總佔地面積
具體還是建議咨詢主管稅務機關溝通確定,不同的地方政策不同。

⑧ 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的變化

近年來,為配合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措施,總局出台了多項針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法規,以進一步加強房地產稅收的徵收管理工作。對房地產企業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也出台了相關政策,主要有《關於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規定的通知》(國稅發[2003]89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土地增值稅稅收徵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4]100號)。這兩個《通知》主要明確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商品房征免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問題以及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用地的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減免問題,對加強兩稅的徵收管理起到了一定的規范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當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還存在諸多尚不明確的問題。

一、房地產開發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期限問題

國稅發[2004]100號文規定「除經批准開發建設經濟適用房的用地外,對各類房地產開發用地一律不得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這就明確了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減免問題,但是對開發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繳納起止時間並未明確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徵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徵用次月起繳納土地使用稅。」這里的批准徵用的時間,有不同的理解,一是國土局與企業簽訂的國有土地出讓合同所確定日期;二是《建設用地許可證》的徵用日期;三是土地使用證的簽發日期。上述三個時點,都可理解為土地批准徵用的時間,至於以哪個時間為准,並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

對開發用地終止計算土地使用稅的時間也有不同的看法:一是認為,建設用地土地使用稅的計算時間應當截止至住戶取得房地產權證之日。其理由是房產公司為住戶辦理房地產權證時要將原有的土地使用證交回土地管理部門,這時房產公司對開發用地的土地使用權也告終止;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土地使用稅的計算截止日應該是在房產達到可使用狀態,並且對已銷售房產交付住戶使用的時間,即商品房交房時間。持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是《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二條、第三條對納稅義務人、計稅依據的規定,強調「使用」和「實際佔用」土地,認為交房後房地產公司已經沒權使用房產所在的土地,也不存在「實際佔用」土地的行為,所以不管交房時是否已辦理房產證,均不再由房產公司繳納土地使用稅。在交房和業主取得房產證之間也有一段時間距離。這兩個不同的計稅終止時間應用哪個?也未明確。

二、對開發用地中用於小區道路、綠化用地的征稅問題

開發用地土地使用稅的計稅依據,根據《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三條的規定為「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應該為國土部門核發的土地使用證上的土地面積。但也有人提出,房產開發商在取得開發用地時城市建設部門已經要求其按一定容積率、綠化率進行規劃,國土部門下達的《建設項目規劃設計許可通知書》里也標明了綠化率等,而根據《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六條的規定「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免繳土地使用稅,所以計算土地使用稅的面積應是減去用於綠化和道路的土地面積後作為計稅依據繳納土地使用稅。這裡面小區綠化和道路用地能否作為公共用地免繳土地使用稅成為一個爭議的問題。據了解各地稅務機關在這方面征稅上也存在差異。

三、已完工未銷售商品房是否由開發商繳納土地使用稅問題

對已完工尚未銷售的商品房是否由開發商繳納土地使用稅的問題現在也存在比較大的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對已完工未銷售的商品房,應該按其建築面積佔全部可銷售房產面積的比例計算應分攤的土地面積,然後以應分攤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由開發商承擔這部分房產的土地使用稅;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及相關法規的規定都沒有明確待售商品房應由開發商繳納土地使用稅,況且在開發的房產部分銷售辦理房產證時,對原有開發土地的土地使用證已由國土部門收回,未銷售的房產成了一種商品,開發商在沒有使用的情況下是不應該負擔這部分土地使用稅的。這個問題現在各地稅務機關在實際操作時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有的地方徵收有的地方不徵收。

四、待售商品房作為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的抵押物用時,征免房產稅的問題

利用待售商品房作為抵押物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是房地產開發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手段,如果根據《房產稅暫行條例》第二條關於納稅人的規定,「房產稅由產權所有人繳納。」則待售商品房只要辦理了房產證,且房產證的權屬所有人為房地產開發企業,房產稅就應該由房地產開發企業繳納。但是根據國稅發[2003]89號文的規定「鑒於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商品房在出售前,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言是一種產品,因此,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徵收房產稅;但對售出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應按規定徵收房產稅。」待售商品房是否繳納房產稅就要根據房產是否已使用、出租、出借來區別對待。所以就存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利用待售商品房作抵押物申請抵押貸款,只是對商品房設置了抵押權,並沒有傳統意義上對待售商品房的「使用」,所以將房產設置抵押不能認為是對房產的使用,不繳納房產稅;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利用待售商品房作抵押物申請抵押貸款的行為本身就是對房產的一種「使用」,是房產開發商行使了待售商品房的使用權,因此在待售商品房設置抵押期間應由房產開發商繳納房產稅。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根據自己對現有稅收政策法規的理解提出如下觀點:

一、開發用地土地使用稅的計算期限應從納稅人從國土部門簽發土地使用證開始,從房產交付使用之日止。

這是因為納稅人取得土地使用證是從法律意義上取得了土地使用權,而簽訂土地出讓(或轉讓)合同只是合同雙方的意思表示,是否真正取得土地還要看簽訂雙方對合同的履行情況,所以認為應從簽訂出讓(轉讓)合同開始計算的觀點不切實際,對其他認為應從取得《建設用地許可證》、或《交付土地證明書》作為徵用土地開始使用時間雖有一定道理,但由於這些書面資料在全國各地表現形式有所不同,所以難以作為全國統一的標准。

認為土地使用稅應從房產交付使用之日止是因為房產交付使用後房產開發商已經沒有實際佔用土地的行為,所以也就不構成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而住戶取得房產證的時間普遍會存在滯後情況,將住戶取得房產證時間作為止算時間對開發商不公平。

二、對開發用地中用於綠化、道路的公共設施用地應分兩個階段區別對待。

第一,在國土部門簽發土地使用證日到開發項目完工並開始交付使用期間,應按土地使用證載明實測面積全額納稅,包括在紅線圖內的綠化、道路等公共設施用地。這是因為在土地閑置及施工建設期間,雖然規劃圖內已經規劃了綠化等公共用地,但實際使用人是房產開發商而不是社會公眾;第二,在房產建成交付使用後,如果開發商將部分房產轉為自用,則此時應繳納土地使用稅的計稅依據不包括綠化、道路等公共用地,因為房產交付使用後,綠化、道路等用地成了小區住戶的公共用地,這種用地具有一定的社會性,所以根據土地使用稅的免稅規定該部分土地應屬免稅土地。

三、對已完工未銷售商品房的土地使用稅只有在已使用、出租、出借的情況下才需由開發商繳納。

首先,目前土地使用稅的有關法規、政策都沒有明確規定這部分房產應由開發商繳納土地使用稅,對於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我們認為對此征稅是不妥的;其次,國稅發[2003]89號文雖然只規定了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徵收房產稅,沒有明確規定不徵收土地使用稅,但是該文同時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自用、出租、出借本企業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計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從該條款上理解,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在沒有自用、出租、出借的情況下是不用繳納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的;第三,對未出售的商品房徵收土地使用稅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商品房作為開發商的一種商品,其存量隨著房產的銷售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就造成了每月的計稅依據都不同,而土地使用稅是按年計征的,如果有開發商繳納這部分稅款,征稅上會非常繁瑣復雜。此外,房產不能正常銷售,開發商的現金流本身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再徵收土地使用稅將會進一步加重開發商的負擔,不利於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基於上述原因,我們認為房產開發商建造完工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應由開發商繳納土地使用稅。

四、待售商品房作為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的抵押物用時,應徵收房產稅。

根據國稅發[2003]89號文的規定,售出前已使用的商品房應按規定徵收房產稅。這里文件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抵押是否為一種使用,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法律條文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使用」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里被解釋為「使人員、器物、資金等為某種目的服務。」有了這個解釋我們再判定作為抵押物的待售商品房是否應稅就比較容易。房產開發商用待售商品房抵押貸款的行為其實也就是「使待售商品房為(開發商)融通資金的目的服務」,所以符合「使用」的定義,應徵收房產稅。

存在以上尚不明確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房產稅、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制訂的時間較早,對以後出現的一些普遍存在問題沒有考慮到;另一方面是因為不同人對稅法的理解不同,或者對稅法理解上的偏差造成的。因為上述問題都是現在房地產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怎樣理解稅法對稅務人員執行稅法和納稅人依法納稅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明確上述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⑨ 土地使用權人變更後,繳納土地使用稅有什麼影響

沒有變化,個人再出租或者轉讓的稅率會發生變化

⑩ 房屋出售怎麼交土地使用稅

對於新徵用的土地,區分耕地與非耕地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徵用的耕地,自批准徵用之日起滿1年時開始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徵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徵用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閱讀全文

與銷售後土地使用稅怎麼變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用電器安全新標准 瀏覽:815
泛美國際傢具如何 瀏覽:630
汽車沒有缸壓維修費多少錢 瀏覽:829
大排摩托車維修視頻下載 瀏覽:500
維修費屬於勞務嗎 瀏覽:86
傢具地板木門維修視頻 瀏覽:608
物業維修費開什麼票 瀏覽:735
歐陸風情傢具 瀏覽:317
容聲燃氣灶維修電話 瀏覽:785
昆明地下室防水材料多少錢一卷 瀏覽:718
優雅美傢具 瀏覽:379
熱風的鞋保修嗎 瀏覽:728
德國寶料理機維修點 瀏覽:786
沈陽路虎4s店維修電話怎麼能找到 瀏覽:687
國家電網哪些省公司待遇高 瀏覽:609
國家電網怎麼接收私人電 瀏覽:34
火影保修多久 瀏覽:526
計算機維修視頻教程下載 瀏覽:44
怎麼投訴手機不給簡訊保修 瀏覽:476
專家傢具論證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