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農葯名稱
農葯名稱是指有復效成分及制商品的稱謂,包括化學名稱、通用名稱(中文通用名和國際通用名)和商品名稱(在農葯登記管理中已取消)。農葯通用名稱是農葯標准化機構規定的農葯有效成分的名稱,也是該葯專有的名稱。農葯中文通用名稱是指農葯單制劑的通用名稱,或混合制劑的簡化通用名稱。農葯國際通用名稱是國際標准化組織批準的英文農葯通用名稱,如沒有國際通用名稱的,可採用其他國家及有關學術組織的英文或拉丁文農葯通用名稱。農葯化學名稱是根據化學命名原則,確定農葯有效成分化學結構的名稱。一般有IUPAC和CA命名原則,我國採用中國化學會的有機化學命名原則命名。農葯商品名稱是農葯生產廠家為其產品在工商管理機構登記注冊所用的名稱或辦理農葯登記時批準的商品名稱,不同的農葯制劑具有不同的商品名。我國「一葯多名」的問題曾經很突出,如吡蟲啉就有700多個商品名。我國從2008年1月8日起,停止批准商品名稱,農葯名稱一律使用通用名稱或簡化通用名稱。自2008年7月1日起,生產的農葯產品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稱。
⑵ 農葯呲蟲噻嗪酮能和甲維鹽混合
可以混合!吡蟲啉,噻嗪酮,甲維鹽都是常用的殺蟲劑!混用可以降低害蟲的抗葯性
⑶ 什麼是農葯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是有機合成農葯快速發展的時期,多種新的化學農葯的開發,極大地滿足了農業生產、衛生防疫的需要,大大地增強了人們征服害蟲、病菌、雜草的能力。與此同時,隨著化學農葯的大量使用,其對人類、對環境的一些負面影響日漸暴露,農葯對人畜的急、慢性毒性,農葯對環境的污染,農葯對有益生物的危害,以及農副產品中農葯殘留量的增加等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卡遜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用誇張的手法描繪了濫用農葯的悲慘前景,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強烈震動,農葯的使用一時成了熱門話題,甚至個別極端勢力主張從此禁止一切化學農葯的使用。在巨大的壓力下,農葯科研工作者沒有卻步。從20世紀70年代以後,通過加強對農葯的法制管理和科學使用研究,研製開發出了一系列高效、低毒、易降解、與環境相容性好的農葯新品種和劑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生物農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和昆蟲幾丁質合成抑制劑。從此,農葯的春天來到了。
早在1800年,人們就認識到除蟲菊花的殺蟲作用,並作為殺蟲植物被引種至世界各地大規模栽培。1942年,瑞士化學家斯托丁格爾和魯奇卡首先發表了除蟲菊素的化學結構。1949年,美國化學家謝克特等合成了第一個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丙烯菊酯,但丙烯菊酯和隨後發現的一系列擬除蟲菊酯類農葯見光很易分解,因而僅用於室內害蟲的防治,尚不能用在田間防治農業害蟲。1973年,英國洛桑試驗站的艾列奧特成功地合成了第一個光穩定性擬除蟲菊酯——氯菊酯,為擬除蟲菊酯類農葯用於農業生產做出了突破性貢獻。
擬除蟲菊酯類農葯與同時期的其他有機合成農葯相比,其用葯量大幅度降低。如溴氰菊酯,其每公頃用量僅為15克,比常規提高了100倍,而對人、畜等哺乳動物的毒性反而分別降低了432.3倍(經皮毒性)和43.6倍(口服毒性)。另外,擬除蟲菊酯農葯與天然除蟲菊素結構相似,在環境中易於降解。正因為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這些卓越的優點,20世紀80年代以來,其研製開發已成為熱潮,商品化的品種目前已達到40多種,使用面積已佔整個農用殺蟲劑使用面積的25%,成為當前防治農、林、衛生害蟲的主要葯劑品種。
昆蟲幾丁質合成抑制劑是一種昆蟲生長調節劑。20世紀70年代初期,凡·達阿侖等在篩選新的除草劑時,設想將敵草腈和敵草隆組合在一起可能有更高的除草活性,於是他們將敵草隆去掉兩個甲基,用苯甲醯基取代苯腈,合成了Du-19111。然而事與願違,Du~19111沒有表現除草活性,卻意外地發現它能影響昆蟲幾丁質合成而引起菜粉蝶幼蟲死亡。這一重大發現,導致開發出一大類新型殺蟲劑。昆蟲幾丁質合成抑制劑以其作用方式獨特和殺蟲活性高,對哺乳動物低毒,對魚類、害蟲天敵、蜜蜂均很安全,無殘毒和環境污染之慮,故稱之為「生物農葯」。近幾十年來,已有除蟲脲、滅幼脲、定蟲隆和滅幼唑等10多種品種商品化,成為保護莊稼的新「武器」。
在擬除蟲菊酯類和昆蟲幾丁質合成抑制劑殺蟲劑開發的同時,殺菌劑、除草劑中的一些內吸性高效、低毒品種也相繼問世,如三唑酮等麥角甾醇抑制劑、甲霜靈等苯基醯胺類和多菌靈等苯並咪唑類殺菌劑,綠磺隆等系列磺醯脲類除草劑。由於這個時期開發的農葯其葯效大幅度提高,使田間用葯量大大降低,有效地減少了農葯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和殘毒。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生物源農葯的研製、開發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特別是農用抗生素和活體微生物農葯的開發應用。農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發酵產生的具有農葯功能的次生代謝物質,例如用作殺菌劑的春雷黴素、滅瘟素、井岡黴素,用作除草劑的吡丙氨醯膦,用作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赤黴素,以及被認為是近10年內殺蟲劑領域最令人興奮的殺蟲劑——齊墩蟎素。
活體微生物農葯,即利用一些使有害生物致病的微生物作為農葯,以工業方法大量繁殖其活體並加工成制劑來應用,如商品化的蘇雲金桿菌(Bt)、白僵菌、核多角體病毒、顆粒體病毒、病原線蟲、微孢子厚蟲等,由於生物源農葯來源於自然,在環境中很容易自然降解,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因此顯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生物技術開始應用於農葯領域,並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例如,蘇雲金桿菌制劑(Bt)是一種對鱗翅目害蟲有特效,對有益生物、人畜等安全的殺蟲劑,但由於該活體微生物受紫外線影響較大,在田間難以充分發揮其葯效。最近人們已將Bt殺蟲蛋白毒素基因轉移到熒光假單胞菌中,使熒光假單胞菌產生Bt殺蟲蛋白素,由於熒光假單胞菌產生的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線對殺蟲毒素的破壞作用,因而可使蘇雲金桿菌制劑(Bt)田間葯效大為提高。更有甚者,人們已將經過改造後的Bt蛋白毒素基因成功地轉入到煙草、番茄、棉花等作物中,得到了抗蟲的植物。毫無疑問,生物技術賦予了農葯新的含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農葯也在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目前,農葯品種正朝著高效、低毒、低殘留、與環境相容的方向發展,農葯的創制也突破了直接殺死有害生物的傳統農葯概念,而強調利用農葯對有害生物的生理或行為產生較緩和的長期影響,即農葯的作用不是直接殺死而是通過調節有害生物生長、發育、繁殖來達到控制其危害。在應用技術上,近年提出了「環境相容性劑型及使用技術」,大大地提高了農葯在靶體上的沉積率,大幅度降低農葯用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此外,隨著有關農葯安全性風險評價的管理日趨完善,生物合理農葯將是人們與有害生物斗爭不可替代的武器。正如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N.E.Borlaug所預言:「我們要優先考慮的是吃並保持健康,為此必須要有農葯。沒有農葯,全世界將挨餓!」
⑷ 農葯「甲基托布津」和「甲托」是一種葯嗎,多菌靈和百菌清的作用有什麼區別
一、「甲基托布津」和「甲托」是同一種葯。是一種廣譜性內吸低毒殺菌劑,具有內吸、預防和治療作用。
二、多菌靈和百菌清的主要區別
(一)、葯劑特性不同
(1)、多菌靈
為白色結晶固體,熔點302℃~307℃(分解),密度1. 45glcm3 (20℃)。24℃時溶解度:水29mglL(PH4),二甲基甲醯胺5g/L,微溶於其餘有機溶劑中。低於50℃至少2年穩定。在鹼性溶液中緩慢分解,隨pH升高分解加快,隨pH降低失去活性,以7作為基準。在酸中穩定形成可溶性鹽。
(二)、作用機理不同
(1)、多菌靈
干擾病原菌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影響細胞分裂,起到殺菌作用。
(2)、百菌清
能與真菌細胞中的三磷酸甘油醛脫氫酶發生作用,與該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質相結合,從而破壞該酶活性,使真菌細胞的新陳代謝受破壞而失去生命力。
(三)、應用不同
(1)、多菌靈
用於防治瓜類白粉病、疫病,西紅柿早疫病,豆類炭疽病、疫病,油菜菌核病。還可以防治大蔥、韭菜灰霉病,防治茄子、黃瓜菌核病,瓜類、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西紅柿、萵苣、菜豆菌核病,西紅柿、黃瓜、菜豆灰霉病等。
(2)、百菌清
可用於麥類、水稻、蔬菜、果樹、花生、茶葉等作物。如麥類赤霉病,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晚疫病、葉霉病、斑枯病、瓜類霜霉病、炭疽病)。此外還可用於桃腐病、瘡痂病,茶炭疽病、茶餅病、網餅病,花生葉斑病,橡膠潰瘍病,甘藍霜霉病、黑斑病,葡萄炭疽病,馬鈴薯晚疫病,茄子灰霉病,橘子瘡痂病等。
⑸ 吉林省八達農葯有限公司甲柳福美雙種衣劑
今天想把打農葯有限公司江鈴福美雙福。上網上查就能查到。我的資料。
⑹ 農葯安全間隔期指什麼意義
農葯的安全間隔期是指最後一次施葯至收獲農作物前的時期,即自噴葯到殘留量降版至允許殘留量所需的權時間,稱為安全間隔期。安全間隔期因農葯、作物種類等不同而不同。最後一次噴葯與收獲之間的時間必須大於安全間隔期,不允許在安全間隔期內收獲作物,以防人畜中毒。下列是柑橘生產中一些常用農葯安全間隔期:炔蟎特,30天;雙甲脒,21天;毒死蜱,21天;殺螟丹,21天;機油乳劑,15天;噠蟎靈,30天;氟蟲脲,30天;溴蟎酯,21天;阿維菌素,21天;辛硫磷,15天;敵百蟲,28天;敵敵畏,21天;噻嗪酮,35天等。
⑺ 小麥使用甲柳三唑酮拌種,對小麥有沒有什麼不利的影響
小麥種子拌種請使用專業的小麥種衣劑,小麥種衣劑有成膜劑等多種助劑,使用回安全效果好。甲答基異柳磷是防治地下害蟲的種衣劑常用葯,對小麥安全。
將乾燥或濕潤狀態的種子,用含有粘結劑的農葯組合物所包,使在種子外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包覆強度的保護層,這一過程稱為種子包衣,包在種子外邊的組合物質稱之為種衣劑。
⑻ 農葯稀草酮是葯什麼草的
烯草酮是殺禾本科雜草,適用於闊葉作物例如大豆/花生/油菜
⑼ 有誰知道「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是哪一類農葯
殺蟲劑。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是一種微生物源低毒殺蟲、殺蟎劑,是在阿維菌素的基礎上合成的高效生物葯劑,具有活性高、殺蟲譜廣、可混用性好、持效期長、使用安全等特點,作用方式以胃毒為主,兼有觸殺作用。
其殺蟲機制是阻礙害蟲運動神經。不要在魚塘、蜂場、桑園及其周圍使用,葯液不要污染池塘等水域。對蜜蜂有毒,不要在果樹開花期使用。一般作物的安全採收間隔期為7天。
原葯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粉末;熔點:141-146℃;溶於丙酮和甲醇、微溶於水、不溶於己烷;穩定性:在通常貯存的條件下穩定。
(9)農葯甲柳酮廠家電話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在農葯領域的具體應用:
1、該品是目前國際能取代5種高毒農葯的新型、高效、低毒、安全、無公害、無殘留的生物殺蟲殺蟎剤。、殺蟲譜廣、無抗葯性。
2、具有胃毒、觸養作用。對蟎類、鱗翅目、鞘翅目害蟲活性。如在流菜、煙草、茶葉、棉花、果樹等經濟作物上使用,具有其它農葯無可比擬的活性。
尤其是對紅帶卷葉、煙蚜夜、煙草天鑕、小菜、甜葉葉、棉鈴蟲、姻草天鑕、早地夜振、紛紋夜、菜粉螟、甘藍橫條螟、番茄天、馬鈴君甲蟲等害蟲具有超高效。
3、用途廣泛用於蔬萊、果樹、棉花等農作物上的多種害蟲的防治。
4、用途本品具有高效、廣譜、安全、殘效期長特點,為優良的殺蟲、殺蟎劑,對防治棉玲蟲等翅目害蟲、蟎蟲、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蟲有極高的活性,且不易使害蟲產生抗葯性。對人畜安全,可與大部分農葯混用。
⑽ 農葯用的氮酮哪裡有
我是作農葯生產的 我一直從南京大名化工有限公司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