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家電品牌是灶具起家的
林內是灶具發家的
⑵ 海爾最先是做什麼起家的
1984年-1989年● 1989年6月,一場政治風波襲來,市場出現寒流,而海爾冰箱在這場風波中,不但沒有降價,反而提價12%,仍然被搶購。海爾以它的高質量和服務贏得了市場。● 1988年12月,海爾冰箱在全國冰箱評比中,以最高分獲得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從此奠定了海爾冰箱在中國電冰箱行業的領頭地位● 在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的招標中,海爾冰箱戰勝十多個國家的冰箱產品,第一次在國際招標中中標.海爾的發展逐漸引起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由於產品質量過關,海爾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陽三大城市一炮打響,市場出現搶購現象。● 1986年,原西德駐華大使裴培義先生從北京專程到青島電冰箱總廠考察。工廠緊張有序的工作狀況使裴大使十分佩服年輕的廠長張瑞敏。● 1985年,張瑞敏從消費者的信中發現了產品存在的質量隱患,為了真正喚醒員工的質量意識、市場意識,「砸冰箱」事件成為海爾歷史上強化質量觀念的警鍾。● 張瑞敏分析了當時電冰箱市場品種繁多,競爭激烈的形勢,提出了「起步晚、起點高」的原則,制定了海爾發展的「名牌戰略」。● 1984年12月26日,張瑞敏帶領新的領導班子來到小白幹路上的青島電冰箱總廠。當時的冰箱廠虧空147萬元,產品滯銷,人心渙散。張瑞敏是到農村大隊借錢,才使全廠工人過了一個年。1990年-1995年● 1995年7月,原紅星電器有限公司整體劃歸海爾集團,海爾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通過輸入海爾文化,盤活被兼並企業,使企業規模不斷擴展。● 1995年5月22日,海爾集團東遷至剛落成的海爾工業園,拉開了海爾二次創業——創世界名牌的序幕。● 海爾超級無氟電冰箱參加世界地球日的展覽,成為唯一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環保產品。● 海爾園建設日新月異,新項目邊施工、邊建設、邊投產。● 在海爾園建設過程中,中國的資本市場開始啟動。1993年11月19日,海爾冰箱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 1992年9月,海爾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標志著海爾已成為合格的世界級供應商。● 1992年5月,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了,海爾抓住機遇,在青島東部高科技開發區征地800畝,建立了海爾工業園。● 從1984年到1991年,歷時7年,海爾專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術、人才、資金、企業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合並了青島電冰櫃總廠和青島空調器總廠,於1991年12月20日成立海爾集團,進入了多元化發展的戰略階段。● 1991年,在全國首次馳名商標評比中,問世僅僅6年的海爾品牌與那些有著悠久歷史的品牌一起,被評為「全國十大馳名商標」,標志著海爾的名牌戰略已經開始產生積極的效果。
⑶ 海爾電器最早什麼家電起家
海爾集團的發展過程海爾集團公司的前身青島冰箱廠是於1984年在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版冰箱生產權技術的基礎上成立的。1991年12月份,以青島電冰箱廠為核心企業,以空調器廠、冷櫃廠為緊密層企業,經過改制,組建了海爾集團公司。1993年國家發展資本市場,海爾集團抓住這個機遇,積極籌備冰箱公司上市,93年11月份海爾冰箱股票上市,募集資金3。69億元,96年通過配股又募集資金1。43億元,這些資金先後用於擴大冰箱產量及相關項目上,得到了最有效的運用。
海爾集團發展如此迅猛,完全得益於有效的資本運營模式,抓住有利時機,實現了低成本的資本擴張,其中最顯著的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股權融資,發行海爾冰箱股票,募集社會資金;二是以無形資產兼並有形資產,進行兼並重組,實現高效率的規模擴張
⑷ 美的是以什麼起家
你好!美的最開始做的是電風扇,並且不是現在的新商標,美的老商標為風扇的扇頁狀,1980 生產電風扇,進入家電行業 ,1981 正式注冊使用「美的」商標 。
下面是他的發展歷史
2006年美的電器股改,引入戰略投資者,實行期權激勵
2005 收購江蘇春花;制定美的集團「十一五」戰略發展規劃,全面描繪未來美的發展的宏偉藍圖
2004 與東芝開利簽署合作協議,先後收購榮事達、華凌,製冷產業實力全面提升
2003 相繼收購雲南、湖南客車企業,正式進軍汽車業,進入多元化發展
2002 全面推行戰略性結構調整
2002 冰箱公司成立
2001 完成產權改革;磁控管公司、變壓器公司成立,形成微波爐產業鏈
2001 新項目MDV、微波爐、飲水機、洗碗機、燃氣具等相繼投產
2000 事業部制公司化改造,管理層融資購法人股(MBO)和中高層骨幹持流通股
1999 成立信息技術公司、物流公司、電工材料公司
1999 美的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1998 收購東芝萬家樂進入空調壓縮機領域
1998 成立蕪湖製冷公司、工業設計公司,收購壓縮機公司
1997 進行事業部制改造
1993 成立電機公司和電飯煲公司
1993 成立美的集團並進行內部股份制改造
1985 開始製造空調
1981 正式注冊使用「美的」商標
1980 生產電風扇,進入家電行業
1968 何享健先生帶領23人集資5000元在北窖創業。希望幫助你
⑸ 海爾電器公司最初是做什麼的
海爾最初是做冰箱的,靠冰箱起家。
1984年海爾品牌創立於青島。
1985年,張瑞敏從消費者的信中發現了產品存在的質量隱患,為了真正喚醒員工的質量意識、市場意識,「砸冰箱」 事件成為海爾歷史上強化質量觀念的警鍾。
1988年12月,海爾冰箱在全國冰箱評比中,以最高分獲得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質量金牌,從此奠定了海爾冰箱在中國電冰箱行業的領軍地位。
(5)家電品牌是做什麼起家的擴展閱讀:
創業以來,海爾堅持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創新體系驅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使得海爾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通過對互聯網模式的探索,海爾集團實現了穩步增長。
2016年海爾全球營業額預計實現2016億元,同比增長6.8%,利潤實現203億元,同比增長12.8%,利潤增速是收入增速1.8倍。海爾近十年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6.1%,利潤復合增長率達到30.6%。利潤復合增長是收入復合增長的5倍。
互聯網交易產生交易額2727億元,同比增長73%,包含海爾產品也包括社會化的B2B、B2C業務。根據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發布的2016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數據顯示:海爾大型家用電器2016年品牌零售量佔全球市場的10.3%,居全球第一。
這是自2009年以來海爾第8次蟬聯全球第一,同時,冰箱、洗衣機、酒櫃、冷櫃也分別以大幅度領先第二名的品牌零售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海爾在全球有10大研發中心、21個工業園、66個貿易公司、143330個銷售網點,用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⑹ 格力以前是做什麼起家的
格力以製造台窗式空調起家,逐漸成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國際化家電企業。
1991到1993年,新成立的格力電器,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廠,只有一條簡陋的、年產量不過2萬台窗式空調的生產線。格力在朱江洪董事長的帶領下開發了一系列適銷對路的產品,搶佔了市場先機,初步樹立格力品牌形象,為公司後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994至1996年,公司開始以抓質量為中心,提出了「出精品、創名牌、上規模、創世界一流水平」的質量方針,實施了「精品戰略」,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出台了「總經理十二條禁令」,推行「零缺陷工程」。
幾年的狠抓質量工作,使格力產品在質量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奠定了格力產品在質量上的競爭優勢,創出了「格力」這一著名品牌,在消費者中樹立良好的口碑。1994年,董明珠總裁開始主管銷售工作,憑借不斷創新的營銷模式,95年格力空調的產銷量一舉躍居全國同行第一。
(6)家電品牌是做什麼起家的擴展閱讀:
格力的立生之本:
格力電器自成立以來,以「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企業」為座右銘,致力於技術創新,把掌握空調的核心技術作為企業立足之本。
格力電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建成了行業內獨一無二的技術研發體系,組建了一支擁有外國專家在內的5000多名專業人員的研發隊伍,成立了製冷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和家電技術研究院3個基礎性研究機構,擁有300多個國家實驗室。
在技術研發上,格力從來不設門檻,需要多少投入多少的做法,讓其成為了中國空調業技術投入費用最高的企業。據統計,僅2011年,格力電器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就超過30億元。
格力電器在國內外累計擁有專利超過6000項,其中發明專利1300多項,是中國空調行業中擁有專利技術最多的企業,也是唯一不受制於外國技術的企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⑺ 哪個品牌是做洗衣機起家的
小天鵝是做洗衣機起家的。
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始建於1958年。從版1978年中國第一台全自動洗衣機權的誕生到2010年品牌價值達150.16億元,成為世界上極少數能同時製造全自動波輪洗衣機、滾筒洗衣機、攪拌式洗衣機全種類洗衣機的全球第三大洗衣機製造商。
(7)家電品牌是做什麼起家的擴展閱讀
1990年,小天鵝洗衣機唯一榮獲行業內國優金獎;1997年,小天鵝商標被認定為中國洗衣機行業第一枚馳名商標。
2001年,小天鵝洗衣機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2005年,小天鵝榮獲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中國出口名牌;2006年小天鵝榮獲美國《讀者文摘》信譽品牌金獎。
2007年小天鵝被商務部認定為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2008年,美的收購「小天鵝」24.01%股權,強強聯動,構築全新發展平台。
⑻ 哪個電視品牌是做電視機起家的
長虹始創於1958年,[1]從軍工立業、彩電興業,到信息電子的多元拓展,已成版為集軍工、消費電子、核權心器件研發與製造為一體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並正向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信息家電內容與服務提供商挺進。2018年長虹品牌價值達1459.65億元人民幣。[2]
⑼ 海爾最先是做什麼起家的
1984年-1989年
● 1989年6月,一場政治風波襲來,市場出現寒流,而海爾冰箱在這場風波中,不但沒有降價,反而提價12%,仍然被搶購。海爾以它的高質量和服務贏得了市場。
● 1988年12月,海爾冰箱在全國冰箱評比中,以最高分獲得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從此奠定了海爾冰箱在中國電冰箱行業的領頭地位
● 在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的招標中,海爾冰箱戰勝十多個國家的冰箱產品,第一次在國際招標中中標!海爾的發展逐漸引起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 由於產品質量過關,海爾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陽三大城市一炮打響,市場出現搶購現象。
● 1986年,原西德駐華大使裴培義先生從北京專程到青島電冰箱總廠考察。工廠緊張有序的工作狀況使裴大使十分佩服年輕的廠長張瑞敏。
● 1985年,張瑞敏從消費者的信中發現了產品存在的質量隱患,為了真正喚醒員工的質量意識、市場意識,「砸冰箱」事件成為海爾歷史上強化質量觀念的警鍾。
● 張瑞敏分析了當時電冰箱市場品種繁多,競爭激烈的形勢,提出了「起步晚、起點高」的原則,制定了海爾發展的「名牌戰略」。
● 1984年12月26日,張瑞敏帶領新的領導班子來到小白幹路上的青島電冰箱總廠。當時的冰箱廠虧空147萬元,產品滯銷,人心渙散。張瑞敏是到農村大隊借錢,才使全廠工人過了一個年。
1990年-1995年
● 1995年7月,原紅星電器有限公司整體劃歸海爾集團,海爾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通過輸入海爾文化,盤活被兼並企業,使企業規模不斷擴展。
● 1995年5月22日,海爾集團東遷至剛落成的海爾工業園,拉開了海爾二次創業——創世界名牌的序幕。
● 海爾超級無氟電冰箱參加世界地球日的展覽,成為唯一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環保產品。
● 海爾園建設日新月異,新項目邊施工、邊建設、邊投產。
● 在海爾園建設過程中,中國的資本市場開始啟動。1993年11月19日,海爾冰箱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
● 1992年9月,海爾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標志著海爾已成為合格的世界級供應商。
● 1992年5月,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了,海爾抓住機遇,在青島東部高科技開發區征地800畝,建立了海爾工業園。
● 從1984年到1991年,歷時7年,海爾專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術、人才、資金、企業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合並了青島電冰櫃總廠和青島空調器總廠,於1991年12月20日成立海爾集團,進入了多元化發展的戰略階段。
● 1991年,在全國首次馳名商標評比中,問世僅僅6年的海爾品牌與那些有著悠久歷史的品牌一起,被評為「全國十大馳名商標」,標志著海爾的名牌戰略已經開始產生積極的效果。
⑽ 美的這個品牌到底是做什麼產品起家的
美的最開始做的是電風扇,並且不是現在的新商標,美的老商標為風扇的扇頁狀,1980 生產電風扇,進入家電行業 ,1981 正式注冊使用「美的」商標 。
下面是他的發展歷史
2006年美的電器股改,引入戰略投資者,實行期權激勵
2005 收購江蘇春花;制定美的集團「十一五」戰略發展規劃,全面描繪未來美的發展的宏偉藍圖
2004 與東芝開利簽署合作協議,先後收購榮事達、華凌,製冷產業實力全面提升
2003 相繼收購雲南、湖南客車企業,正式進軍汽車業,進入多元化發展
2002 全面推行戰略性結構調整
2002 冰箱公司成立
2001 完成產權改革;磁控管公司、變壓器公司成立,形成微波爐產業鏈
2001 新項目MDV、微波爐、飲水機、洗碗機、燃氣具等相繼投產
2000 事業部制公司化改造,管理層融資購法人股(MBO)和中高層骨幹持流通股
1999 成立信息技術公司、物流公司、電工材料公司
1999 美的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1998 收購東芝萬家樂進入空調壓縮機領域
1998 成立蕪湖製冷公司、工業設計公司,收購壓縮機公司
1997 進行事業部制改造
1993 成立電機公司和電飯煲公司
1993 成立美的集團並進行內部股份制改造
1985 開始製造空調
1981 正式注冊使用「美的」商標
1980 生產電風扇,進入家電行業
1968 何享健先生帶領23人集資5000元在北窖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