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電網預收電費規定
法律分析:對於用戶實繳金額大於實際應繳電費時,超過的部分作為下一月份預收電費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第三十五條 本法所稱電價,是指電力生產企業的上網電價、電網間的互供電價、電網銷售電價。
電價實行統一政策,統一定價原則,分級管理。
第三十六條 制定電價,應當合理補償成本,合理確定收益,依法計入稅金,堅持公平負擔,促進電力建設。
㈡ 國家電網預存電費每戶要求300元是屬於非法集資
要是預存電費而且存入後可以使用的是不屬於非法集資的,強制要求預存電費屬於不合理收費。但有些地方電網升級有要求用戶預存一定數額電費的,但預存電費升級改造的電表等是由供電部門免費更換的,要是不預存也可以,但電表等費用由用戶承擔。這就和,廣電、移動、聯通預交兩年收視費送機頂盒一樣,屬於優惠的一種方式,不知你那裡是什麼情況。
㈢ 這個補交階梯差價電費是什麼意思,我家的電表是預存電費的,上面顯示的是金額,不是電量
意思是家裡的電用的比較多,已經超過第一階梯的電量,第二階梯的用電價格要超過百分之二十,所以要補齊。
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式遞增電價可以提高能源效率。通過分段電量可以實現細分市場的差別定價,提高用電效率。
階梯式電價的具體內容是:
第一階梯為基數電量,此階梯內電量較少,電價也較低;
第二階梯電量較高,電價也較高一些;
第三階梯電量更多,電價更高。
隨著戶均消費電量的增長,每千瓦時電價逐級遞增。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式遞增電價可以提高能源效率。
(3)為什麼我的國家電網為什麼有預存電費擴展閱讀:
實行這種電價制度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為了保障低收入群體維持基本生活水平的用電需求,設置第一檔電量和電價,這一檔的電價一般低於單位供電成本。
(2)按照絕大多數居民的戶均用電量或全部居民用戶的戶均用電量設置第二檔電量,此檔電價基本涵蓋單位供電成本,並保證供電企業的應得利潤。
(3)為了促進居民節約用電,設置第三檔及以上分檔電量,此檔電價水平除了涵蓋單位供電成本,並保證供電企業應得利潤外,還要彌補第一檔用戶沒有承擔的供電成本及其他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