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正牌艾美特電器是哪裡生產的
艾美特電器(深圳)有限公司,1973年創立於台灣,以製造電風扇起家,1991年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岩設立主要生產基地,憑著多年高度一體化的生產綜合實力,目前已成為一家自製率高達95%的全球知名小家電企業,投資總額4750萬美元,現有員工8000餘人。公司現有50餘條成品生產線,成品總裝能力年達2000萬台,產品營銷中國國內31省市的8000餘家商場及日韓、歐美等世界100餘國家和地區,是世界小家電品牌的設計、開發、生產的供應商,並與東芝、三洋、三星、賽博等國際知名品牌保持長久合關系。
艾美特的願景是成為精緻生活小家電的第一品牌,長期專注於與空氣改良有關的家用電器產品,自1993年在中國注冊商標「艾美特」「AIRMATE」(意以空氣良伴為目標),1997年艾美特品牌正式在中國國內市場推廣,產品包括艾美特電風扇、艾美特電暖器、艾美特換氣扇、艾美特養生機、艾美特加濕機、艾美特空凈機、艾美特電壓力鍋、艾美特電飯煲、艾美特電磁爐等系列精緻小家電。2001-2010年艾美特電風扇市場綜合佔有率連續十年穩居國內企業前二名。2005年,艾美特成為全國家用通風電器具製造行業的領頭羊。2006年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全國前500強最具品牌價值的企業,艾美特品牌價值高達13.01億。2007年,艾美特榮獲國家商務部認定的「2006年度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2004-2010年艾美特電暖器中國市場綜合佔有率連續七年領先業界。長期以來,艾美特銳意進取,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2010年公司的銷售總額近18億元人民幣。
始終堅持產品品質第一與技術創新的艾美特,在生產過程中,從來料檢驗、製程檢驗,到出貨檢驗,都以嚴謹的質量檢驗標准和檢驗手法實現全面品質管理;並以強大的研發能力和領先潮流的工業設計為後盾,匯聚來自日本、法國、韓國、台灣、香港及中國內地等600多人的研發菁英團隊,每年可自行開發200款以上的新產品,平均每1.5天推出一款新產品。艾美特更積極打造「節能減排」綠色企業,抱持著永續發展的精神,落實低碳生活理念。
面向未來,艾美特將一如既往秉持「為人類創造優質生活」的信念,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擁抱全球,為將「艾美特」鑄造成家電行業精緻品牌而努力。
㈡ 台灣靠什麼把經濟發展起來的
台灣省是依靠資本主義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系逐步發展起來的,主要為集成電路出口和電腦零件出口。
大力鼓勵廠商投資集成電路、電腦等高新技術產業,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價值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取代傳統產業,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現今當局逐步減少對投資和對外貿易的干預,一些大型「國有銀行」和「國營企業」陸續被私有化。國際貿易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進出口貿易第一地區,其次為美國和日本。不同於鄰近的韓國和日本,台灣經濟以中小型企業而非大型企業集團為主。
台灣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舉足輕重,全球大多數電腦電子零組件都在台灣生產。高新技術產業已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業佔GDP的比重從1952年的35%降至2%,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合計比例過半。
(2)為什麼台灣家電製造企業擴展閱讀:
國民黨政府遷台初期採取適度干涉的計劃經濟制度,加上美國的經濟援助,得以重建面臨困局的台灣經濟。農業方面支持小農生產與資本農業雙軌並置,實行土地改革政策增加農業生產。工業方面於195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勞動密集型輕工業,扶植以紡織業為主的民營企業。
1950年代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外移,當局為吸引外資採取鼓勵出口的政策,由出口帶動生產,使台灣成為美、日的加工基地,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締造了舉世矚目的台灣經濟奇跡。1970年代在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下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基礎。
1980年代後陸續放寬進出口與投資限制。目前當局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生物科技、綠色能源、文化創意、精緻農業六大新興產業和十大服務業。
㈢ 台灣產的電器比大陸質量好嗎
質量都好,因為台灣的工業經過日本質量革命的洗禮,大陸沒有。你來台灣看看有多少大陸品牌電器就好。如果大陸品牌的電器質量好價格合理,為什麼台灣人普遍不用。台灣用的大陸電器主要都是外國品牌在大陸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