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何以為家電影里的黑人小孩怎麼樣了

何以為家電影里的黑人小孩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3-09-29 23:18:11

Ⅰ 《何以為家》:去年那個感動千萬人的小男孩,他的家現在怎麼樣了

2019年的五一檔,超過千萬的中國觀眾被大熒幕上這個小男孩的笑容惹哭了。

電影的中文譯名《何以為家》,它以非常直觀的方式將中東地區的許多問題展現在了中國觀眾面前。至少,看過電影的觀眾,再提到敘利亞、黎巴嫩等中東國家時,會有布滿彈孔的街區、挨餓的流浪人、早熟的孩子、難民的面孔這些具體的影像浮現在腦海,而不再只是一個籠統的「亂」字概括。

可最近的地球上,急需解決的問題實在太多。2020年剛開始50天,就被幾只「黑天鵝」、「綠天鵝」攪的昏天黑地、手忙腳亂。千里之外的貧窮、戰亂和不公帶來的憐憫,可能連一絲漣漪都不見了。

1、中東小巴黎為何淪為「重建」中的城市

1943黎巴嫩獨立,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首都貝魯特曾有「中東小巴黎」之稱,可見其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1975年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爆發沖突,歷時15年的內戰使國家滿目瘡痍。

1990年內戰結束後開始重建,但限於經濟能力和效率,現在城市中還可見很多廢棄的樓房,以及建築物上的彈坑。《何以為家》開始的鏡頭,贊恩和許多孩子一起抽煙,拿木槍互相追打時,就是在類似的地方。

作為敘利亞與以色列的鄰國,黎巴嫩也一直有復雜的宗教爭端,也曾幾度成為戰場。黎巴嫩國內有許多的敘利亞難民,和以色列的關系時常陷入緊張。一個本來就不甚安定、國情復雜的國家,卻仍是許多難民想盡辦法要留下的地方——曾與贊恩相依為命的衣索比亞難民拉希爾就為一張身份證明入了獄。

2019年10月17日晚,就在電影上映後的半年,黎巴嫩國民抗議加稅政策,多地發生示威遊行,部分示威者焚燒輪胎、垃圾阻斷交通。

2020年1月,持續了3個多月的黎巴嫩大罷工,暫時止於哈桑·迪亞卜組建的新內閣政府。新政府宣稱將盡快採取緊急措施,帶黎巴嫩走出當前危機,並會通過行動重新獲得民眾信任。

黎巴嫩只是中東地區國家的一個縮影,貧富差距、階級固化、失業率高……但還是相對富裕和開放的。而周邊的以色列、敘利亞、伊拉克等國,情況更糟。

中東地區聯系著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許多國家富有礦產資源,戰略位置也非常重要,又是三大宗教的發源地,在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有重要地位,成為了資本主義列強的必爭之地,多年混亂的統治,利益爭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2、文化差異仍有情感共鳴

《何以為家》以一個兒童的視角,展開敘述。

但和普通以兒童視角拍攝的電影不同,贊恩是一個因為生活的苦難和命運的不公,過早成熟的孩子。他七八歲的單薄身體實際上已經十二歲,卻裝著幾近成年人的心智,這種反差和電影的現實主義風格十分契合。

贊恩警惕著陌生人給予的可疑幫助和親昵(這不是來自於天生的敏感,而是經歷過太多),竭盡全力賺錢貼補家用,照顧弟妹,卻對自己的生活狀態無能為力。每天在他打工的商店門前停留的那輛校車,成了他抬頭可見卻遙不可及的夢想。

贊恩痛恨父母對生活現狀的麻木,而他能做出的抗爭也只限於幫助妹妹隱瞞初潮和離家出走,如果他不做點什麼,牢里的哥哥就是贊恩的未來(諷刺的是即使贊恩盡力做了許多事,他還是進了監獄)。

而贊恩生活的環境如同泥潭,大部分都是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即便如此,同一個階層中的人們仍存在剝削者和被剝削者。娶了贊恩妹妹的阿薩德愚昧地認為童婚是正常的社會行為,人販子美化自己的犯罪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這個群體沒有統一有效的歷史思考,也沒有對未來系統的想像,贊恩個體的反抗連螳臂擋車都算不上,只不過是一個孩子對他所生活的黑暗世界的抵死一搏,讓人既心疼又遺憾。

導演給了電影一個似乎圓滿的結局——贊恩得到了合法身份,被人販子倒賣的約納斯終於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而這一結局顯然成為眾多影評人批判的「敗筆」。畢竟,無數的「贊恩」還沒有學可上,許多的「約納斯」不知被送往何處……但這種環境中,電影最後留有的這一絲希望,可能更是觸動人們改變的動力——通過個人的微弱努力,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

在去年10月開始的大罷工當中,黎巴嫩一位老師給他的學生們寫了一封信。他告訴學生們積極地去參加罷工,不要擔心考試的事情,並希望他們成為國家歷史的創造者。

民眾一番「傷筋動骨」的罷工,使黎巴嫩經濟雪上加霜,但哪怕換取了一點點公平和進步,也是值得的。他們太需要有理想的領導者。

電影中有一個片段,引起了我的思考。為了哄約納斯開心,贊恩把鏡子放在窗口,把鄰居電視里的圖像反射出來,給約納斯看。這讓我想到了《我和我的祖國》中「奪冠」的那個故事。1984年,當時的中國,也只有少數人家才有電視機。為了看女排比賽,電視機被擺在弄堂里,全弄堂的人擠在一起看,一起緊張一起歡呼。在那台電視機前,我們看到的是團結和希望,而贊恩看的電視,卻是防備和隔閡。

《何以為家》是一部成功的現實主義電影,大部分鏡頭,導演都做到了冷靜客觀的處理,把她所要表達的想法展現了出來。無論是街頭孤獨的孩子,還是監獄中麻木的臉龐,都帶給了觀眾極大震撼。

感謝有電影這樣的媒介,帶給我們對外部世界更多直觀的認知和感受,能產生多一些的敬畏、思考,擁有更加開放的心。

Ⅱ 電影《何以為家》讓人感動,這部電影讓人感動點是什麼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贊恩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時,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然而生活並沒有眷顧贊恩,重重磨難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

我們都學過“暇滿人生”的道理,看似簡單,但我們真的能認識到自己的人生有多暇滿么?很多時候都是“知道”就好,浮於表面,並沒有那麼深刻的感受。我曾經以為好好生活,長大後就會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好人,現實卻全是地獄,你們為什麼要給予我生命!贊恩,何以為家?不養何生!正如贊恩在法庭上對父母說出那句話,如果不能好好撫養孩子,就不要讓他們來到這個世界。願每一個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Ⅲ 何以為家結局小孩找到了嗎

何以為家結局小孩找到了。

黑人小孩是一名單親媽媽拉希爾的孩子,拉希爾是一名偷渡者,沒有身份的她生活也很艱苦,但是她從來沒有逃避做母親的責任。拉希爾白天將兒子包裹得嚴嚴實實,帶著他去上班,生怕被人發現。

後來她遇到流浪的贊恩,相處之下帶贊恩回到自己的家裡,組成臨時家庭,拉希爾白天去上班,贊恩在家幫她帶孩子,但是好景不長,拉希爾因為沒有身份的偷渡客,被警察逮捕了。

拉希爾在監獄里每日以淚洗面,贊恩帶著她的兒子艱難度日,為了養活寶寶贊恩想了很多方法,最終無奈將孩子賣給了雜貨店老闆,後來贊恩在牢里見到了拉希爾,向警察提供了線索很快寶寶得以解救。

因為贊恩控訴親生父母,黑人小孩才有機會被找到:

贊恩面對黑人小孩被搶走,自己也無能為力只能先去為妹妹報仇,後來贊恩因為殺人被逮捕,他也找到了控訴的機會,面對媒體他把他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並且表示將要起訴自己的父母。

贊恩的童年充滿了灰暗,這讓他忍無可忍,他呼籲所有的父母如果沒有能力就不要生孩子,黑人小孩的母親雖然疼他,但確實能力有限,所以在贊恩眼中她也是不負責任的母親。

經過贊恩的控訴這件事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黑人小孩也被救回來了,他的母親也因此被釋放,黑人婦女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也終於擁有了合法的身份,這下她可以帶著孩子安心的生活了,贊恩也起訴成功,並被好心人收養開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

Ⅳ 請問電影《何以為家》中小黑人小孩在現實中是什麼結局

請問電影《何以為家》中小黑人小孩在現實中是遷往挪威,並且接受教育

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故事中,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時,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然而生活並沒有眷顧贊恩,重重磨難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

《何以為家》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uv_dzDgpEyAlrAu-4jtTYg

?pwd=bpm4 提取碼: bpm4

Ⅳ 請問電影《何以為家》中小黑人小孩在現實中是什麼結局

現實中的贊恩因為出演了這部電影享譽全球,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贊恩走上了戛納、奧斯卡等電影節的紅毯,一家受到救濟,經濟狀況改善。

他們全家移民到了挪威,並在那裡接受學校教育,雖然離開黎巴嫩讓贊恩十分不舍,但是挪威全新的家也讓他十分興奮,他已經和兄弟姐妹一起上學了,全家人住在了一個能看到大海的房子里,過得很幸福。

(5)何以為家電影里的黑人小孩怎麼樣了擴展閱讀:

《何以為家》主題聚焦中東難民小孩的苦難人生,影片中12歲的小男孩贊恩眼神中充滿憂慮,卻又在憧憬著未來,他無時無刻不想要逃離,去往別的國家,可現實又將他的夢想不斷撕碎。

他身材瘦小,與家人生活在黎巴嫩的貧民窟中,父親不允許他上學,只允許他去小雜貨店裡打工,有時還要和妹妹薩哈一起上街賣果汁補貼家用,但父母為了抵扣上漲的房租,把妹妹薩哈交給房東,他拼盡全力去阻止,卻被母親打翻在地,他憤然離家開始流浪的生活。

舉目無親的贊恩被好心的黑人女工拉希爾收留,但拉希爾在黎巴嫩沒有合法的身份,外出籌錢時被警察拘留,再也沒有回來,於是贊恩獨自一人帶著拉希爾的孩子尤納斯上街討生活。

但殘酷的命運只是揭開了偏隅的一角,妹妹薩哈低齡懷孕,未等趕到醫院就已死亡,贊恩一次又一次絕望,向電視台、向法院,提出了自己最痛苦的控訴。

《何以為家》拍攝耗時長達五年,其中擔任主演的小男孩贊恩·阿爾·拉菲亞,本就是從敘利亞逃亡至黎巴嫩的難民小孩,導演娜丁·拉巴基在街頭發現了他,當時他沒上過學,連名字也不會寫,但是他純朴的感覺讓導演覺得他是最合適的人選,就讓他來出演《何以為家》。

閱讀全文

與何以為家電影里的黑人小孩怎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訴阿里巴巴商家電話號碼是多少 瀏覽:702
實木傢具粗糙 瀏覽:762
如何鑒別自己的iphone是不是翻新機 瀏覽:100
毛坯房牆面防水用什麼 瀏覽:141
摩爾庄園傢具怎麼放天空 瀏覽:818
艾是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瀏覽:196
手機維修電話換蘋果電池 瀏覽:493
設備維修經過怎麼寫 瀏覽:205
電平提升電路 瀏覽:123
儀表維修協議怎麼寫 瀏覽:410
崇明傢具市場 瀏覽:423
深圳哪個傢具召開帶鋸 瀏覽:215
三色傢具子燈怎麼調試是一致圖片 瀏覽:97
二郎附近空調維修電話 瀏覽:560
某種家用電器的進價為2200元 瀏覽:297
電蚊拍維修一般多少錢 瀏覽:461
售後不保修出什麼問題 瀏覽:825
聯想電腦拆蓋還保修嗎 瀏覽:537
怎麼判斷傢具質量好 瀏覽:539
廚寶加熱管在保修里嗎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