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電網公司發展戰略全面推薦「兩個轉變」是哪兩個轉變
「兩抄個轉變」即轉變國家電網公司發展方式、轉變電網發展方式
「兩個轉變」就是通過實施集團化運作、集約化發展、精細化管理、標准化建設,實現國網公司發展方式的轉變;通過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國家電網,實現電網發展方式的轉變。 國家電網公司資產規模大,內部資源豐富,潛力很大,加快「兩個轉變」,對國網公司各類資源進行戰略整合,充分發揮公司資產、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等諸多優勢,增強企業經營能力,對於減少資源閑置和浪費,提高經營效率和經濟效益,推動國網公司可持續發展,實現建設「一強三優」發展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兩個轉變」是國網公司遵循客觀規律,在充分總結經驗和系統分析公司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的戰略舉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集中體現,是實現「一強三優」發展目標的根本途徑和內在需要。
『貳』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六個轉型是什麼
1、思想觀念轉型,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企業興衰,員工有責;員工思想觀念不轉變,企業轉型無法深入。
2、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多領域、多主體、多環節的綜合性系統工程,需要從戰略高度出發,採用新的文化、過程、結構和策略,處理好相關重大關系,以順利推進這一戰略任務落實落地。
3、動力轉型,隨著經濟增長約束條件的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系統就要隨之更換。. 經濟轉型最本質、最根本的要求和任務就是更換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4、管理轉型,就是技術進步加管理模式演變加商業哲學境界的提升。 技術進步指生產力的發展;管理模式演變指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
5、機制轉型,在產業轉型升級中,要採取實際措施提高經濟效率,關鍵在於設定一個明確可行的目標,並配置一套完善的目標引導機制。
6、服務轉型,有利於改善工業產品供給狀況,破解當前製造業面臨的發展矛盾約束,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叄』 加快電力系統數字化轉型
新型電力系統的「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電源結構由可控連續出力的煤電啟孝高裝機佔主導,向強不確定性、弱可控性出力的新能源發電裝機佔主導轉變。
負荷特性由傳統的剛性,慎櫻純消費性向柔性、生產與消費兼具型改變。
電網形態方面,傳統電力系統是單向逐級輸電為主,新型的包括交直流混聯大電網、微電網、局部直流電網和可調節負荷的能源互聯網。
運行特性的轉變,傳統電網是由「源隨荷動」的實時平衡模式,大電網一體化控制模式。
新型電力系統是向「源網荷儲」協同互動的非完全實時平衡模式,大電網與微電網協同控制模式轉變。新型電力系統基本五大特徵是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
在新型電力系統下,電網運行逐漸呈現智能化、數字化的特點。發展「源網荷儲一體化」運行急需「雲大物移智鏈邊」其中的雲計算、大數據、電力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技術手段,讓電網系統配備擁有海量數據處理分析、高度智能化決策等能力的雲端解決方案。從而實現各類能源資源整合、打通能源多環節間的壁壘,讓「源網荷儲」各要素真正做到友好協同。
數字技術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帶來諸多新可能:廣泛互聯互通、全局協同計算、全域在線透明、智能友好互動。因此,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必然要求數字技術與能源技術深度融合、廣泛應用,實現電網數字化轉型。電網數字化轉型與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需要相互作用、相融並進,沒有電網數字化轉型就沒有新型電力系統。
智慧「雙碳」微電網場景進行數字孿生,有效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管控。整體場景採用了輕量化建模的方式,重點圍繞智慧園區電網聯通中的源、網、荷、儲四方面的設備和建築進行建模還原。
採用輕量化重新建模的方式,支持 360 度觀察虛擬園區內源網荷儲每個環節的動態數據,通過自帶交互,即可實現滑鼠的旋轉、平移、拉近拉遠操作,同時也實現了觸屏設備的單指旋轉、雙指縮放、三指平移操作不必再為跨平台的不同交互模式而煩惱。
新型電力系統發電側重主體發生變化了,以後以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發電為主,這樣就會從原來集中式電源模式變成「集中和分布式」共同發展的模式。同時由於光伏和風電具有波動性、間歇性和隨機性的特點,所以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的運作中就變得尤為重要。所以新型電力系統就是要建立「源網荷儲」的運作模式,也就是電源、電網、負荷、儲能各環節協調互動,實現安全穩定的運行。
可視化把不同類型的分布式資源「聚沙成塔「,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互動體系。實現從能源生產側到應用側的數據監測、數據融合、數據顯示、設備維護聯動管控,讓「源網荷儲」各要素真正做到友好協同。
『肆』 電網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智能電網投資額佔比逐步提升
在國家規劃的推動下,我國智能電網的投資額也開始逐步提升。根據規劃,2009-2010年、2011-2015年以及2016-2020年三大階段我國電網計劃投資額分別是5510億元、15000億元和14000億元,其中智能電網計劃投資額為341億元、1750億元和1750億元,投資額佔比從6.19%提升至12.5%。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電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伍』 國家電網體制改革有什麼好處
改革要有一來個理性的出發點,就源是要針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目標很明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5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市場是一種手段,目的還是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目標是共同富裕,也就是現在說的實現中國夢。
對於電力體制改革,應該分析能源行業、電力體制出現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不是妨礙了實現大的目標。而不是像有些人表面所說的市場化當然可能後頭還有其他的目的。我個人認為,市場化是方向、手段,但不應該成為改革的目的。人們對於市場的認識,以及世界各國的市場結構、組織、體系也不完全一樣,而且事實上沒有一個所謂的規范的、理想的市場經濟模式。有些國家國有化程度高一些,有些國家自由市場經濟的成分更多一些,即使是發達國家之間,也有很大區別。而各國的電力裝機結構、電力管理的架構也不一樣。所以,如果改革只是從一個徹底市場化概念出發來討論,這本身就是偽命題。
『陸』 國家電網公司為什麼主動進行戰略調整、轉變發展方式
從技術創新來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從社會責任來看,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公正。
『柒』 國家電網兩化轉型是哪兩化
國家電網兩化轉型是數字化,信息化。
國網設備部落實公司「一台區一終端」要求,組織各單位研製新型台區智能融合終端,開展拓撲識別、故障研判與主動搶修等應用,以設備智能化提高基層班組工作質量、能力和效率。
國網浙江電力等單位開展低壓配電網運行狀態全面感知、設備狀態異常的精準監測、用戶接入的精準管理,支撐供電服務指揮系統工單驅動業務落地,提升設備精益運維能力。
『捌』 省管企業國家電網如何改革
省管企業國家電網應圍繞健全完善電力市場交孫陸易體系而展開,側重於機制建設和行業管理等塌正方面進行改革。
電網是現代電力系統的核心,是電力市場建設的物質基礎和載體,電網管理體制改革是整個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力體制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發電體制、電網體制以及與之相關的配套機制建設等諸多內容,並且各項改革之間緊密聯系、互為條件、相互制約,需要強化頂層設計團凱悔、同步協調推進,才能達到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