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力體制改革主要內容,謝啦
為改變電力工業在發電、輸電、配電等環節的一體化壟斷體制,國務院於今年3月正式批准了《電力體制改革方案》。 此次電力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電價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電力發展,推進全國聯網,構建政府監管下的政企分開、公平競爭、開放有序、健康發展的電力市場體系。電力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為在發電環節引入競爭機制,首先要實現「廠網分開」,將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電力資產按照發電和電網兩類業務進行劃分。發電環節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將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發電資產直接改組或重組為規模大致相當的5個全國性的獨立發電公司,逐步實行「競價上網」,開展公平競爭。 電網環節分別設立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下設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和西北5個區域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主要負責各區域電網之間的電力交易、調度,參與跨區域電網的投資與建設;區域電網公司負責經營管理電網,保證供電安全,規劃區域電網發展,培育區域電力市場,管理電力調度交易中心,按市場規則進行電力調度。區域內的省級電力公司可改組為區域電網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 為了對電力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管,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按照垂直管理體系,向區域電網公司電力交易調度中心派駐代表機構。 同學是要考電力法嗎?求資源共享啊
B. 電力局,供電局和國家電網的關系
一、概念不同
電力局是中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孝凳設立的綜合性電力企業。負責特定地區變電和供電的單位。電力局的主要部門有送電工區、變電工區、檢修試驗廠、調度所、信息中心、經濟、用電管理所、財務、屬下三產公司等等。
供電局與供電公司有相同的意義。供電公司是指將電能通過輸配電裝置安全、可靠、連續、合格的銷售給廣大電力客戶,滿足廣大客戶經濟建設和生活用電的需要。由供電局或電業局改制為供電公司,要將行政管理職能移交經貿委。
二、級別不同
電力局是南方電網省級電力公司的稱呼。至於供電局已經沒這個叫法了,供電局曾經是國家電網市級供電公司的稱呼,因為現在國家電網已經企業化了,所以供電局理所當然的變成了供電公司。
電力局,供電局和國家電網的關系:中國電網公司有兩家,一個國家電網公司,一個南方電網公司,電網公司的架構為網公司——下屬省公司——各個地市的供電局——市裡各個區的供電所。
(2)國家電網公司改制改什麼擴展閱讀:
國家電網有限搜慎爛公司(簡稱:國網),於2002年12月29日在北京成立,是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單位。公司以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更安全、更經濟、更清潔、可持續的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
公司按集團公司模式運作,國內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穩健運營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義大利、希臘等國家的海外資產。公司連續12年獲評中央企業業績考核A級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2位。
2016年,公司2項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4項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工程魯班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2017年11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由全民所有制改為國有獨資企業。
企業業務
1、依法經營國家電網公司及有關企業中由國家投資形成並國家電網公司擁有世漏的全部國有產。
2、從事電力購銷業務,負責所轄各區域電網之間的電力交易和調度。
3、參與投資、建設和經營相關的跨區域輸變電和聯網工程。
4、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國內外投融資業務。
5、經國家批准,自主開展外貿流通經營、國際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對外勞務合作等業務。
6、從事與電力供應有關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電力生產調度信息通信、咨詢服務等業務。
C. 省管企業國家電網如何改革
省管企業國家電網應圍繞健全完善電力市場交孫陸易體系而展開,側重於機制建設和行業管理等塌正方面進行改革。
電網是現代電力系統的核心,是電力市場建設的物質基礎和載體,電網管理體制改革是整個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力體制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發電體制、電網體制以及與之相關的配套機制建設等諸多內容,並且各項改革之間緊密聯系、互為條件、相互制約,需要強化頂層設計團凱悔、同步協調推進,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D. 國家電網公司應該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嗎
對於電網企業而言,適時開放哪些領域、選擇哪些企業作為合作方、採用怎樣的混改策略與方式,仍是下一階段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在國家發改委列出的2016年改革清單中,明確在電力、鐵路、民航、電信等重要領域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示範,推進國有經濟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具體到電力領域,歸為商業類國有企業的五大發電集團重點將子公司股權結構多元化作為改革的突破口,積極推進股權架構層面的改革,引進外部投資者;同時伴隨售電側放開後社會資本進入積極性提升,考慮共同成立配售電公司。
從電網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放開的領域來看,2014年國家電網公司對外宣布放開分布式電源並網工程與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兩大領域。2015年,在發改委電力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上,國網公司進一步提出在抽水蓄能電站、儲能裝置項目中引入社會投資的方案建議。此外,還將重組整合公司上市資源,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
相比之下,南方電網公司則率先在增量配電領域成立混合所有制供電企業。由深圳供電公司、招商局地產等5家企業共同組建了國資控股的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供電公司。其重要意義在於整合電網公司電網運營管理經驗、上市公司的現代公司治理結構、新能源公司分布式能源應用以及節能技術服務領域的專業實力,實現優勢互補,促進企業效益提升,著力構建定位清晰、權責對等、運轉協調、制衡有效的治理結構。
電網企業混改的關注點
在新一輪電改背景下,開放合作已經成為電力行業創新轉型的驅動力,而混合所有制改革則是電力行業提速發展的重要契機。電網企業在部分業務領域考慮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獲取外部資源的同時,有利於規范公司治理,並逐步建立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對於電網企業而言,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注重以下幾點:
一是確保關鍵領域國有資本仍佔主導地位。放開競爭性業務,引入民企、外資等非國有資本,但並不代表讓國有資本居於次要位置,對自然壟斷環節的管網仍應堅持國有獨資或絕對控股。
二是針對不同業務採取差異化的混合所有制策略。在競爭性業務和非競爭性業務分開的基礎上,電網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明確哪些是可以全面放開的領域、哪些則是有限度放開或必須確保絕對控股的領域。針對不同的領域,可借鑒中石化、中國建材等改革試點經驗,分別採取股份制改制重組、調整股權結構、合作成立新公司、並購或參股私有或外資企業、上市募股、員工持股等方式。
電網企業實施混合所有制的典型模式
(1)在開放競爭性業務領域組建合資公司
針對競爭性業務,可以放開經營主體,電網企業可組建混合所有制的合資公司,通過採取國有資本與其他社會資本共同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調整與優化資本結構,引入民營資本,盤活存量。同時,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不同類型資本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例如,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做為電網企業承諾對外放開的領域之一,前期投入大,投資回收周期長。但作為車聯網、互聯網、智能電網的「入口」,充電設施在未來優化能源資源、交通資源、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商業價值。電網企業在該領域推進混合所有制,組建合資公司,可以考慮將各方的資金、土地以及經營模式融入到充換電設施工程與服務市場中,與合作方建立長期利潤分成模式,以獲取優質土地與客戶資源,注重對行業上下游與其他產業的整合,提高盈利能力。
(2)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引入外部投資者
抽水蓄能電站和調峰調頻儲能項目是電力系統重要設施,不適宜單獨運作,建議圍繞具體項目實行投資放開,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而其建設、運營仍由電網企業主導;對於增量配售電業務,電網企業可以成立專門的售電公司,待穩定運營構築售電市場競爭優勢後,不斷開發市場化增值業務、金融衍生業務等,從企業長遠發展出發考慮吸納優質社會資本,引入戰略投資者,獲得投資者在公司管理或技術方面的支持,共同建立混合所有制售電公司,致力優化售電公司股權結構、提升資產質量。
(3)推進部分業務板塊上市
通過混合所有制實現企業集團部分板塊上市,也是國企混改的重要抓手。就上市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要規范企業改制重組的審批手續,優化資產評估、清產核資、底價確定、交易管理等程序。業務板塊如技術先進或者資產價值較高的競爭性業務板塊,可通過資產剝離與注入的方式實現上市。可參照的例子有:2015年華銀電力的重組公告表明:大股東大唐集團擬將旗下兩處火電以及一處水電資產注入上市公司;華電集團也正全面推進國企改革,並制定出改革路線圖著力推進資產運營改革,以實現公司整體上市為方向,推動上市公司對集團資產的整合,最終讓符合條件的資產全部進入上市公司平台。
電網企業需要充分利用已經上市的資本平台,例如,國網公司平高電氣、許繼電氣,國電南瑞等。在處理好公司控制力和產業市場化的同時,確保公司對核心業務與技術的控制力,統籌研究以產業優質業務和資產進行轉讓、注入、置換和定向增發,合並重組業務關聯企業,增強產業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努力爭取公司分板塊上市。通過體制改革促進公司發展方式、管理方式的轉變,實現資本統一運作。
下一階段的業務篩選分析框架
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對於下一階段電網企業可放開的業務領域,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搭建決策篩選機制進行研判。下文列出了初步的分析框架。
總體來說,哪些業務適合開展混合所有制,需要結合具體業務定位,分別從戰略可行度、操作可行度著手,重點考慮電網業務戰略類型、電網安全影響程度、技術核心程度、業務復雜度、混改緊迫性、盈利空間、政策風險防範等因素的影響,進行研判。
在研判步驟上,首先,評價具體業務開展混合所有制的戰略可行度。如可行度低,即戰略上不可行,則不適宜開展;如可行度高,則進一步評價其操作上是否可行。其次,對戰略可行的業務,評價其開展混合所有制的可操作程度。構建操作可行度評價指標體系,對於操作可行達到一定程度的業務方可實施混合所有制。戰略可行度是從電網企業發展戰略上評價此項業務開展混合所有制的可行性。基於業務戰略類型、電網安全影響程度、技術核心程度三個維度,對戰略可行度進行評價。
一是業務戰略類型。相關業務發展戰略是其開展混合所有制判定的基本依據,戰略的重要性決定了開展混合所有制的必要性。同時,業務的選擇應與電網企業整體戰略定位、發展方向相一致,要有利於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
二是電網安全影響程度。安全性是電網企業相關業務開展混合所有制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點因素。與電網安全緊密相關、安全性要求高,可開展混合所有制的程度相對較低。
三是技術核心程度。核心技術是所有企業賴以生存的前提,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涉及核心技術的業務不適宜開展混合所有制。如與特高壓等核心技術相關的電網運行等業務不適合開展混合所有制。
操作可行度則主要從業務復雜度、混改緊迫性、盈利空間、政策風險等維度進行評價。
一業務復雜度:電網業務的技術、管理、流程的復雜性,決定了外部市場的承攬能力。業務復雜程度高,對於合作方的專業要求相應也較高。
二混改緊迫性:國家層面推進混合所有制的力度越大,混改緊迫性越強,意味著需要分析選擇放開更多領域開展混改業務。
三盈利空間:未來的盈利空間是吸引合作方開展混改業務的必備條件。從這方面來看,遠期盈利空間大、當前佔比較低的業務具備更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發展前景。
四政策依據:作為自然壟斷行業,電網企業是國家監管的重點領域,業務開展混合所有制受到相關政策的約束。公司業務一方面要滿足電力市場化改革、電力監管強化等政策要求,另一方面對於重點業務,需要統籌防範開展混合所有制可能引發的風險。
借鑒上述分析框架,例如,推進電工裝備等產業板塊股權多元化、開展水、電、燃氣與熱力綜合集抄,貫通能源大數據,打造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深化電子商城、拓展智能家居領域,以及利用電力大數據優勢,選擇合適的商業模式開拓個人徵信領域等均大有可為。
E. 國家電網將如何改制
據國家電網官網消息,9月7日,國家電網總部召開了職工大會,審議了公司改制方案,確保年專底前全面完成屬改制任務。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當時在會上表示,當前離11月底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不足3個月時間,要嚴格依法合規操作,保證國有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截至2016年,國家電網資產約3.39萬億元。
近日,國家電網公司取得工商部門於11月30日頒發的改制後的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總部的公司制改制工作圓滿完成。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和《公司法》規定,國家電網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名稱由「國家電網公司」變更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至此,包括國家電網公司總部和需改制的21家二級單位、123家三級及以下單位公司制改制任務全部提前完成。
F. 國家電網公司三項制度改革是什麼
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開局之年,也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全面推進「三型兩網」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開局之年。這一年,國企改革仍然是經濟體制改雹芹革的重中之重。作為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部署,三項制度改革是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舉措。國家電網公司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改革創新,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與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相適應的勞動、人事、分配機制,推進以三項制度改革為核心的內部治理結構改革,著力破解改革難題,努力實現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模肆腔,不斷開創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人,是改革中的關鍵因素。改革,首先要從幹部改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旦衫》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G. 2023電力集體企業改制的內容是什麼
1、電網企業集體企業與東北試點地區集體企業經營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性。2、電網企業集體企業主要業務與主業業務存在緊耦合關系 。3、電網企業利用自身力量解決集體企業存在較大可能性 。4、試點地區的經驗表明利用自身力量解決集體企業問題更有利於集體企業改革 。H. 國網三產改革最新進展,集體的人怎麼辦
國網三產改革最新進展,集體的人安排返回主業工作。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方案中的集體職工安排原則電力集體企業用工尤為復雜,在一個集體企業中主要存在全民職工、集體職伍態工、勞動合同員工、勞務或宴派遣員工、協議員工、返聘員工、借調人員等用工形式衫橘銀。在三集五大後,集體企業要優化用工方式,減少多樣化的用工形式對於全民職工,要逐步安排返回主業工作。
I.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屬於國家的行政機構嗎
原國家電力部改制後組建了國家電力公司,後來國家電力公司又分為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5大發電集團和其他一些輔業集團,所以國家電網公譽型祥司是企業,屬於國資委管理,為央企。但是由於其壟斷性,好像是在替國家行使很多公權力功能。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簡稱:國網),於2002年12月29日在北京成立,是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單位。
公司以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更安全、更經濟、更清潔、可持續的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公司按集團公司模式運作,國內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穩健運營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義大利、希臘等國家的海外資產。
公司連續12年獲評中央企業業績考核A級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2位。2016年,公司2項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4項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工程魯班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
2017年11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由全民所有制改為國有獨資企業。2018年5月,劉國躍出任國網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2018年7月,美國《財富》雜志發布2018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國家電網排名第2位。
國家電網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電網企業,前身為包括全國電網和所有發電廠的原「國家電力公司」。
2000年(庚辰年),以「廠網分離」為標志的電力體制改革租悶開始之後,從原國家電力公司中剝離出電力傳輸和配電等電網業務由國家電網公司運行和經營。各發電廠由分屬5大「發電集團」(大唐、中電投、國電、華電和華能)運行和經營。
2011年,按照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主輔分離」方案,把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省級電網和區域電網企業所屬的勘測設計、火電施工、水電施工和修造企業等輔業慶搏單位剝離建制,與4家中央電力設計施工企業重組為兩家新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市、天津市和山西省等1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公司所屬輔業單位和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以及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重新組建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以投資、建設和運行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智能電網保障。經營區域覆蓋全國26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