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一輪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措施將有哪些好處
讓消費者買得安心、用到溫馨,推動綠色智能家電質量認證至關重要。「得到綠色認證的商品代表著在商品全生命周期內具備資源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低、微毒少害、易回收處理和再利用、安全健康和質量品質高特點。」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司長劉衛軍說。
加速推動智能化助推消費品工業的「三品」行為;深入開展2022年消費品工業的「三品」全國行活動;打造綠色智能家電網購節等百場促消費活動。
工信部最近將推出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推動包含家電、家居在內的大家居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產業鏈發展水平,打造更多的家中應用領域,在家電行業增種類、提品質和創品牌層面更為下功夫;培養一批智能製造的示範工廠,打造一批超出百億甚至千億元規模的著名品牌;推廣一批優質企業和一系列新品與精典,不斷提高家電消費信心。
B. 北京消費券助力綠色家電,此舉具有哪些積極意義哪些家電更劃算
北京消費券助力綠色家電,這也是全國統一的市場構建,而且也能夠釋放出內需,這能夠有效刺激居民的消費,而且這也是非常直接的手段,所以發放消費券或是進行補貼,都能夠有利於促進居民消費。而北京的消費券助力綠色家電就得到了實行,同時也是綠色家電得到了更快的發展,所以之後很多省份也紛紛效仿北京這種發放消費券的形式,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內需擴大,同時也能促進經濟。
通過消費券來助力綠色家電也能謹晌起到非常明顯的效果,而且消費券活動也能夠保證企業和政府進行聯合,之後這種合作形式也能有利於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發展,所以這對於提高當地的經濟發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保障民生同時促進家電行業的發展,這是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釋放出了消費者對於家電的需求,關於綠色節能家電是今後的聚焦。
C. 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對國家經濟發展有什麼利益
「以舊換新」政策,是在國務院領導的親自推動下,相關部門共同研究推出來的一項利國利民利企的好政策。黨中央和國務院在全面實施家電下鄉和汽車、摩托車下鄉的同時,2009年5月份,出台了以舊換新的政策,對汽車和家電以舊換新,通過財政補貼這個政策工具促進消費。這項政策和汽車下鄉、家電下鄉一起構成了擴大汽車和家電消費的政策體系,是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措施,可以有效的發揮財政倍數效益,擴大消費需求。
(一)拉動國內需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我國汽車、家電消費快速增長,保有量大幅增加,淘汰更新潛力較大。據預測,2009年汽車報廢量將達到270萬輛,家電報廢量將達到近9000萬台,如果加快淘汰更新,將促進汽車、家電產業穩步增長。 (二)促進節能減排。老舊汽車油耗比新車高5%-10%,特別是「黃標車」油耗比「綠標車」高30%,污染物排放量嚴重超標,老舊家電電耗比新家電高20%-30%。實行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有利於提高汽車、家電能效水平,減少環境污染。 (三)有效利用資源。汽車、家電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鋼鐵、有色金屬、塑料、橡膠等資源,通過「以舊換新」,加快完善汽車、家電回收拆解處理體系,可使這些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四)穩定和擴大就業。汽車、家電生產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不僅有利於促進汽車、家電產業穩步增長,也有利於促進營銷、物流、售後服務以及報廢汽車、廢舊家電回收拆解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發展,安置大量人員就業。
D. 我國家電產品結構合理嗎,原因
從整體上看,殲攜我國家電產品結構已經相對合理。以下是一些原因:
1. 技術進步: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家電產品的性能、質量和節能水平不斷提高。這使得我國家電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競爭力。
2. 市場競爭:國內外家電企業在中國市場展開激烈競爭,這促使企業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結構,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3. 政策引導:政府對家電行業的政策支持和引導,例如節能補貼氏虛伏、綠色消費等政策,有助於引導企業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然而,在某些細分領域,我國家電產品結構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處。以下是一些例子:
1. 高端家電市場:相對於國際知名品牌,我國家電企業在高端家電市場上的競爭力仍有待提高。這可能導致部分消費者傾向於購買進口產品。
2. 智能家電領域:近年來,智能家電市場逐漸興起,但我國家電企業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方面還有待加強。
3. 能效標准:盡管我國已經制定了較為嚴格的能效標准,但部分企業可能在執行過程中仍有待提高。這可能導致部分低能效家電產品在市場上流通。
為了進一步譽蔽優化我國家電產品結構,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可以共同努力。例如,政府可以繼續實施有利於家電行業發展的政策,引導企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企業可以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核心競爭力;消費者可以積極支持國產家電產品,推動行業發展。
E. 家電市場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我們國家的家電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跨國企業迅埋喚速發展、企業兼並聯合現象還有生產要素的全球化調度以及生產成本的降低,都給家電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機遇與挑戰。中國家電行業的缺乏與發達國家對抗的競爭力,核心技術不夠,投入與產出比重小,還存在著嚴重的擠兌現象。家電企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利用我國發展的優勢,解決瓶頸,尋找發展道路。我國家電行業日趨壯大,在無數人的努力下,成了國際家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我們的家電行業起步比較晚,還沒有成為家電生產使用的強國,我國的家電企業品牌與國外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我國家電業發展現狀
最近幾年,國家推出了家電下鄉的政策,這項政策就是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家電下鄉給我們的國家電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家電下鄉的模式讓我們國家的電行業有了新的突破。我們國家是最大的家電生產國和出口國,像冰箱啊、彩電啊、手機啊、洗衣機啊這些家電的產量都是全球第一。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我國的家電行業發展起來沒那麼容易了,遇到了很多問題。為了緩解家電行業受到的沖擊,國家還推出了很多新的政策。機遇充足的市場也為我們國家提供了發展機會。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國,出口的商品也非常多,像彩電、冰箱等家電的消費品,產能都非常大。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城市居民的條件也改善了很多。我國的家電行業市場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發展機遇也很充足。家電企業的實力不斷增強,這和我們國家的家電行業不斷努力分不開關系。我們國家的家電企業還打入了國際市場,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我國家電行業發展對策
我國的家電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做到揚長避短,利用國內的家電市場發展的機遇,增強家電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爭取做一個強大的家電企業品牌。我們國家的政府規定,一定要充分利用國內的發展優勢,像「以舊換新」、像「節能補貼」、像「出口退稅」這些政策都給家電行業帶來了很多機遇。在政策的支持下,不僅能帶動消費的升級,也可以促進家電行業的結構調整。我國的家電行業要想做大做強,成為家電業的巨頭,就必須結合國內外的發展現狀。企業一定要做好品牌經營,品牌是一個企業的核心,也差大是一個企業打入市場的基礎,我們國家的家電行業在國際上的聲譽還並不響亮,國外的大牌子才是深入人心的品牌。虛液豎中國企業要想壯大自己的品牌,強化自己的品牌,經營好自己的品牌,就必須轉變發展模式。努力做好科技創新工作非常重要,企業的產品要有一個核心的發展依靠,科學技術非常關鍵。中國的家電產業要想進一步提高地位,就要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還要合理地規劃產品的研發和投入經費。
F. 加快釋放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潛力,是否能穩定當前的消費
加快釋放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潛力,能夠穩定當前的消費,因為在全國開展以舊換新等措施,能有效完善綠色智能家電,同時也能夠使舊家電得到有效回收。而加快釋放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的潛力也能夠是家電產業的增速得到放緩,而這也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在這個市場上能夠有序競爭,這對於家電行業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同時也有利於在消費市場上有信心面對一切問題,同時在家電市場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從而能夠有利於家電行業得到有利的發展。
而綠色家電也受到了國家政府的認可和支持,所以國家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所以如今的政策以及國家的態度都有利於綠色智能家電的消費,所以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的潛力肯定能夠穩定當前的消費。
G. 分析」家電下鄉」的現實經濟意義
一、實施家電下鄉,既可轉移出口能力,減少貿易順差和貿易摩擦,又可消化家電行業的過剩產能,扭轉企業效益普遍下滑的勢頭。與單純控制出口相比,這種方式符合市場經濟原則,有利於企業發展,更有利於就業及和諧社會的建設。
二、家電下鄉財政補貼政策的經濟效應分析
財政補貼總是直接或間接與價格變動有關,不是財政補貼引起價格變動,就是價格變動導致財政補貼。因此,家電下鄉財政補貼會影響資源配置,需求和供給的變動和其他的經濟活動。
其正面效應有:
1、有利於拉動內需,擴大農村消費
2、有利於消化家電業產能過剩,促進行業發展
3、有利於改善農民生活,縮小城鄉差距
其負面效應有:
1、扭曲價格體系,影響價格調節作用的發揮。
2、打破了市場的公平競爭規則,不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
3、加重了財政負擔。
總而言之,可拉動千億元內需的農村市場的確非常值得期待,家電下鄉中的種種不當行為必須杜絕。而官方或應出台更細致的政策措施以確實保護農民的利益不受損害,惟其如此,才能保證農民對「家電下鄉」不會失望,保證商家利益,保證農村需求能夠持續不斷地增長。才能保證國民經濟穩步快速發展。
H. 家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屬於當代中國經濟嗎
電市場現狀及重點企業深度分析
數商雲營銷總監
為企業級商家提供全鏈數字化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服務
來自專欄產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
家用電器主要指在家庭及類似場所中使用的各種電器和電子器具。又稱民用電器、日用電器。家用電器使人們從繁重、瑣碎、費時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人類創造了更為舒適優美、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條件,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一、家電行業概況
(一)家電分類
家用電器的分類方法在世界上尚未統一。但按產品的功能、用途分類較常見,大致分為8類。
(二)家電發展歷程
(三)家電仍處於優勢地位
影響家電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竣工的景氣周期、出口超預期和線上電商渠道的崛起,目前,家電行業的發展還是處於優勢地位。從2020年第三季度起,原材料供應處於緊張的狀態,價格呈上漲趨勢。隨著家居上市企業股市行情的上漲,家居品牌收益處於良好狀態,帶動家電行業發展。
二、家電行業的發展環境
(一)國家相關政策支持產業發展
家電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性產業,行業發展歷程中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全方位支持。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到,將應用感應控制、語音控制、遠程式控制制等技術手段,發展智能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監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
(二)經濟發展穩中有進
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GDP為82313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1430億元,同比增長7.4%;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20940億元,同比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50761億元,同比增長9.5%。
(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2021年1-3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2021年1-3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157元,增長8.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4.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2417元,增長8.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90.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2元,增長12.3%,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7.1%。
(四)消費潛力不斷釋放
2021年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511億元,同比增長14.9%,比2019年1-10月份增長8.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454億元,同比增長4.9%;比2019年10月份增長9.4%,兩年平均增速為4.6%。
(五)城鎮化進程加快
城鎮化進程加快為定製傢具行業提供源動力。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數據顯示,全國城鎮化率(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從2016年的57.35%提高到2020年的63.89%。傢具市場特別是整體家電市場的快速發展與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密不可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將為智能家電行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六)消費者數字化程度高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應用,物聯網與移動終端的發展,中國的網民數量增長速度日益加快,消費者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消費品部分品類已達到50%以上的線上滲透率。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11億,較2020年12月新增網民2175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1.6%,較2020年12月提升1.2個百分點。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超過10億用戶,也為智能家居家電的遠程式控制制提供了基礎。
(七)新興技術融合行業加速發展
「十三五」期間,我國智能家電產業數字化轉型趨勢明顯,生產製造、品種種類、營銷服務等模式不斷創新。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數量大幅度增加,涌現出智能油煙機、智能空調、智能馬桶蓋、智能迷你壁掛洗衣機等一大批引領市場需求的智能家電產品。
目前,大量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直播、電商等營銷手段,構建B2C的高效率營銷服務模式。未來,在新興技術的加持下,智能家電行業加速發展。
三、家電行業國內市場的現狀
(一)家電行業市場現狀
1.家電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達到8333億元,在疫情沖擊之下顯示出較強的韌性;電商渠道對家電零售的貢獻率首次超過50%,網路零售對家電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高端產品、生活家電大幅增長,有效促進了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2021年1-3季度,中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5414億元,同比2020年同期提升7.7%,同比2019年同期仍下滑8.7個百分點。
2.家電前四品類均價不斷增長
2021年1-3季度,在成本提升的背景下,家電產品均價同比持續在提升,智能化、高端化、套系化表現明顯,且品牌競爭也愈發激烈,市場資源逐步向TOP品牌集中。
3.家電前四品類集中度
2021年1-9月,我國家電前四品類市場集中度整體較高。從線上市場來看,前四品類中,空調、洗衣機線上市場集中度均超過80%,彩電線上市場集中度略低。從線下市場來看,空調、冰箱線下市場集中度較高,其中空調線下市場集中度高達93%。
4.家電前四品類高端品佔比
從線下市場來看,2021年1-10月冰箱線下市場高端品佔比較多,達30.1%;其次為空調,佔比達17%。在線上市場中,前三品類高端市場佔比差異不大,而洗衣機線上市場高端佔比較低,為1.7%。
5.家電行業進出口情況
2021年上半年,家電市場呈現「內冷外熱」趨勢,國內家電行業企業競爭激烈,出口市場增速表現亮眼。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家用電器出口量及金額分別達30.5%、46.9%。而2021年1-10月我國家用電器出口量及金額開始回落,出口量達32.13億台,出口額達822.35億美元。
2021年,家電行業受原材料、海運、匯率、缺芯等多方面影響,出口需求在2020年高基數下增速回落。
(二)市場競爭格局
1.家電行業頭部品牌集中度
2021年1-3季度,我國家電市場增速有所回落,以成熟大家電為代表的行業從「價格戰」轉為「價值戰」,經營邏輯、需求邏輯、銷售邏輯、渠道邏輯、競爭邏輯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向TOP品牌集中趨勢明顯。
2.重點企業分析
(1)格力
①經營情況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國際化家電企業,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營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空氣能熱水器、手機、生活電器、冰箱等產品。數據顯示,2021年1-9月格力營業收入達1395億元,凈利潤達157億元。
②產品營收佔比
格力主營空調、生活電器、智能裝備等產品。格力主營產品中,空調營收佔比居第一位,佔比高達73.8%。2021年上半年,格力中央空調憑借16.2%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繼續實現26年行業領跑;2021年上半年格力家用空調內銷佔比33.89%,排名家電行業第一。
(2)美的
①經營情況
美的集團是一家集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晶元產業、電梯產業的科技集團。數據顯示,2021年1-9月美的營業收入達2629億元,凈利潤達237億元。
②產品營收佔比
美的主營消費電器、暖通空調及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美的主營產品中,暖通空調營收佔比居第一位,佔比達44%。2021年上半年,家用空調壓縮機銷量同比提升29%,全球市場佔比提至42%並繼續穩居全球第一。
(3)海爾
①經營情況
海爾集團創立於1984年,產品涵蓋冰箱冷櫃、洗衣機、熱水器、空調、電視、廚電、智慧家電和定製產品八大品類。數據顯示,2021年1-9月海爾營業收入達1700億元,凈利潤達100.6億元。
②產品營收佔比
海爾主營業務涵蓋冰箱冷櫃、洗衣機、廚電、空調、水家電等。海爾主營產品中,空調營收佔比居第四位,佔比達14.4%。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9月,海爾家用空調收入較同期增長20%。
(三)家電市場發展機遇
1.健康化
隨著消費者更深層次的需求被釋放,健康概念是消費者最為關注,也是廠商推廣中力度最大的一類產品。目前在白電市場上,冰箱的除菌概念、分類存貯;洗衣機的雙桶分類洗、高溫殺菌;空調的自清潔等與健康高度相關的產品將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2.個性化
在家電消費市場上,消費者對產品的功能性和個性化等需求大大提高,未來智能家電產品的研發生產方向將從單一實用主義逐漸向個性化、可定製化發展,使得其成為帶有消費者個性的家居用品,而非簡單的家電產品。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家電產品在更多地嵌入具有互聯網功能的模塊,實現WIFI聯網控制等智能化功能的同時實現家電的個性化,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
3.市場需求不斷擴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電智能化的發展,未來智能家電市場將不斷加速發展,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農村市場的開拓,家電下鄉等影響下,農村智能家電市場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未來幾年農村智能家電市場仍有擴大的空間。
4.行業格局進一步優化
當前隨著中國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費能力逐步提高,消費者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對於產品質量和品質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未來智能家電產品結構必將發生變化,高端產品的佔比將會逐步提升,品牌集中度也將得到提高,龍頭企業的優勢將會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