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三相電收費多少
三相電屬於工業用電,按工業用電收費。城市地區客戶三相用電負荷在100kW及以下;農村地區客戶三相用電負荷在50kW及以下,可採用低壓0.38kV供電。
三相電源與單相電源的區別:單相是220V,是相線對零線間的電壓。三相的是A.B.C之間380V的相間電壓,用電器是三相電380V的電機或設備。發電機發出的電源都是三相的,三相電源的每一相與其中性點都可以構成一個單相迴路為用戶提供電力能源。
注意在這里交流迴路中不能稱做正極或負極,應該叫相線(民用電中稱火線)和中性線(民用電中稱零線)。
1、用戶向國家電網提出用電申請;
2、受理後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查勘並與用戶共同確定供用電方案;
3、根據客戶委託事項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標准編制施工預算並與客戶進行協商確定。
4、施工、組織竣工驗收、簽訂供用電合同並送電。
B. 哪些型號的三相配電變壓器屬節能型
「啟則節能型變壓器」是性能參數空載、負載損耗均比GB/T6451平均下降10%以上的三相油浸式電力變壓器(10kV及35kV電壓等級);產品性能參數空載、負載損耗比Gwr10228(組I)平均降低 1O%以上的乾式變壓器。
目前市場上10型以上的變壓器都屬於節能型變壓器差蠢,最新的15型非晶合金變壓器屬於比較有前景的。
評判依據就是空負載損耗的悄慶棚大小。
以下內容源自網路:
國家計委節能局在1983年頒布實施的《關於節約能源基本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暫行規定》中指出:計算投資回收年限一般不應超過5年,最長不超過7年,做為權衡投資與節能效益的政策規定。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可得出如下結論:
(1)SH12較S7,S9多投資的部分均在政策規定的年限內收回,因此目前推廣應用SH12符合節約能源的國家政策導向;
(2)在農村地區一般情況下平均負載率為15%~20%,SH12較S7多投資回收年限稍長,但較S9多投資的回收年限較短,說明在農村地區權衡SH12、S9的投資及節能效益時,應做出推廣應用SH12代替S9的決策;
(3)在工礦企業中,實行三班制,負載率一般在50%~80%,SH12多投資的回收年限較農村地區短,其投資效益更加顯著;
(4)廣泛推廣應用非晶合金鐵芯變壓器,無論是在農村地區的農網改造,還是在廠礦企業,尤其是在新建的配電室變電站中,建議均應採用SH12,如一次性投資到位,可避免短期的重復投資。
C. 關於農電
農電簡介
基本情況
國家電網公司農電工作涉及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目前,公司管理的縣供電企業有1924個、員工人數90.17萬人,農電服務人口8.8億。
長期以來,國家電網公司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自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從「三農」根本利益出發,主動承擔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大力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積極做好農電「兩改一同價」工作,加快農網建設與改造,狠抓農電安全、優質服務和隊伍建設,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2007年,公司供電區域縣及縣以下全社會用電量10600億千瓦時;縣、鄉(鎮)、村、戶通電率分別為100%、99.99%、99.90%和99.89%。
發展歷程
我國農村用電始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1949年全國農村用電量約2000萬千瓦時。七十年代農村用電得到了緩慢、穩定的發展。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使農村電力煥發青春,農村電氣化事業迅猛發展,農電管理逐步規范。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電事業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規范農電管理(1978~1998年)
一是發展農村初級電氣化事業。1983年,國務院批准在水電資源豐富地區,興建100個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縣;1991年,國家在大電網供電區推進農村電氣化建設。截至1998年底,大電網供電地區建成了500個農村電氣化縣,水電地區建成初級農村電氣化縣332個。
二是1991年7月起,全國農電系統開展電力「為農業,為農民、為農村經濟服務」(簡稱「三為服務」)活動。到2000年底,全國共有1234個縣供電企業獲得部級電力「三為服務」達標單位稱號。
三是1994年起,電力系統實施「電力扶貧共富工程」,提出消滅無電縣,使95%的農戶用上電的目標。截至2000年,共解決了近7000萬農村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
四是推行對躉售縣供電企業實施代管。1985年,遼寧、吉林、黑龍江率先在全國對躉售縣供電企業實行代管。
五是不斷加強農網技術管理。通過推行標准化線路、變電站、台區建設,開展節電示範縣(先進縣)活動,推進小型化變並襪電站建設,推廣縣調自動化技術和無人值班變電站建設,實施農網改造「雙加」工程,促進了我國農網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
六是加強電管站行業管理和電價整頓。建立一整套鄉(鎮)電管站的規章制度、管理辦法,頒發了《農村電工服務守則》。1987年開始,國家加強農村電價電費治理,實行農村分類綜合電價和最高限價;1997年起,免徵鄉(鎮)電管站低壓電網維護費增值稅。到1998年,在電力行業歸口管理的1267個縣(市)中,張榜公布電價電費的村達到89.7%。
第二階段:農電「兩改一同價」工作(1998~2005年)
1998年,為陵蔽悄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農村電價高、農民負擔重的問題,規范農村用電秩序,提高農村用電水平,國家決定大規模開展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並提出「改革農電管理尺渣體制,改造農村電網,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簡稱「兩改一同價」)的三大目標。1998年和2001年先後啟動了一期、二期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2002年,啟動縣城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其後,中央陸續下達了農網完善工程投資計劃。中央決策為全面解決農電發展深層次問題,促進農電事業快速健康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使中國農村電氣化事業進入了歷史性、跨世紀的發展階段。
第三階段:實施「三新」農電發展戰略(2006年以來)
2006年,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確立了「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簡稱「三新」農電發展戰略),積極推進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戶戶通電」工程、新農村電氣化「百千萬」工程、農電企業規范化管理工程、農電工素質能力提高工程和生物質能發電工程。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農電安全生產、隊伍素質、供電服務和發展能力達到新水平,服務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績。
發展成就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艱苦奮斗,我國農電事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是農村電網得到大規模的建設與改造,農村供電保障能力持續提升。1998年以來,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積極推進農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公司如期完成了一、二期農網建設與改造任務和縣城電網建設與改造任務,中西部農網完善工程快速推進。實施農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實現了農網發展的歷史性跨越,逐步改變了農村電網裝備簡陋、供電能力差、電能損耗大等狀況,農村電力基礎設施得到有效改善,農村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顯著提高。
二是縣、鄉農電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農村供用電秩序不斷規范。按照國務院「國發〔1999〕2號」和「國發〔2002〕5號」文件要求,積極推進農電體制改革,撤消鄉鎮電管站,實行縣鄉一體化管理,農村供電實行「三公開」(電量、電價、電費公開),「四到戶」(銷售、抄表、收費、服務到戶)和「五統一」(統一電價、統一發票、統一抄表、統一核算、統一考核)管理,建立起規范有序的農村供用電秩序。大力推進縣供電企業體制改革,對地方躉售企業實行上劃、代管或股份制改造,利用大電網的技術和管理優勢,促進了縣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發展能力的快速提升。通過加強代管或實施股份制改造,縣供電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增強。
三是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工作快速推進,農民電費負擔大幅度減輕。截至2007年底,國家電網公司供電區域除內蒙東部外,均不同程度實現了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網同價,有17個省、1078個縣實現城鄉分類用電同網同價;農村生活用電到戶電價下降30%以上,僅2007年照明電費就減輕農民負擔233億元。
四是實施「戶戶通電」工程,讓廣大農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截至2007年底,農村「戶戶通電」工程共解決了98.1萬無電戶、364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國家電網公司供電區域已有23個省和內蒙東部(赤峰、通遼2個地區)基本實現了「戶戶通電」。「戶戶通電」工程的實施,根本改善了新通電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對於促進這些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培養造就社會主義新型農民,加強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和促進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戶戶通電」工程被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譽為「愛心工程」、「惠民工程」。
五是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全面推進,為農村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公司大力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努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安全、可靠、充足、經濟的電力供應和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供電服務。截至2007年底,公司系統累計建成新農村電氣化縣86個、電氣化鄉鎮999個、電氣化村16505個。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有效改善了農村投資環境,提高了農村基礎設施水平,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強大活力。
六是農電企業管理得到加強,農村供電服務水平快速提升。認真履行農電管理與服務職責,對農電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考核;主動發布供電服務「十項承諾」,著力加強農村營業服務窗口建設,完善95598客戶服務系統,全面規范農村供電服務工作。截至2007年底,農村供電服務承諾兌現率達99.99%;90%的縣供電企業建成95598客戶服務系統;97%的農村供電營業窗口達到規范化服務標准要求;70%以上的縣供電企業在地方行風評議中位居前三名;90%的縣供電企業榮獲縣級以上「文明單位」稱號。
七是農電職工素質提升,職工隊伍建設得到加強。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農民工問題有關要求,規范農電工用工管理,改善農電工勞動待遇,保障農電工職業安全衛生權益,大力推進員工教育培訓工作。截至2007年底,各縣供電企業100%與農電工簽訂了勞動用工合同,100%為農電工繳納了一項以上基本社會保險,其中為85.88%的農電工辦理了三項以上社會保險。61%的農電工實現持證上崗,22%的供電所工作人員獲得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發展展望
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電網公司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深入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的農電發展戰略,又好又快發展農電事業。
一是推進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統籌城鄉電網發展,加快推進縣城電網改造和中西部農網完善工程,加大農網建設與改造投入,努力建設結構合理、技術適用、供電質量高、電能損耗低的新型農村電網。
二是繼續推進「戶戶通電」工程。計劃到2010年,通過國家電網最大限度延伸,使公司供電區域基本實現「戶戶通電」目標,共解決約120萬無電戶、450萬無電人口的通電問題。
三是大力實施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在完成「百千萬」新農村電氣化示範縣、鄉、村任務的基礎上,到「十一五」期末,公司系統總體要有20%以上的縣達到「戶戶通電、供電可靠、安全經濟、供用和諧」的新農村電氣化標准要求,2020年要有70%以上的縣達到符合當地經濟發展要求的新農村電氣化標准。
四是大力加強農電科技進步工作。積極採用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進一步提高農網科技裝備水平和技術含量。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契機,注重電網與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注意節約社會資源,保護環境,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動農網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五是扎實抓好農電標准化建設。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農電安全生產基礎、精益管理能力、供電服務水平和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努力推動農電管理與公司管理盡快接軌。
D. 請問在電網當中配網、主網、農網是什麼意思
配電網是指從輸電網或地區發電廠接受電能,通過配電設施就地分配或按電壓逐級分配給各類用戶的電力網。主網是區塊鏈社區公認的可信區塊鏈網路,其交易信息被全體成員所認可。農網是為農村供電的電網,大多由當地縣電力公司管理,一般是35KV及以下的,就是農村的配網。
(4)國家電網農村用的什麼型號擴展閱讀:
配電網將電力系統中從降壓配電變電站(高壓配電變電站)出口到用戶端的這一段系統稱為配電系統。配電系統是由多種配電設備(或元件)和配電設施所組成的變換電壓和直接向終端用戶分配電能的一個電力網路系統。
配電網由架空線路、桿塔、電纜、配電變壓器、開關設備、無功補償電容等配電設備及附屬設施組成,它在電力網中的主要作用是分配電能。從配電網性質角度來看,配電網設備還包括變電站的配電裝置。
E. 什麼是農電什麼是國電
一、成立時間不同
1、國家電網: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2、農電:在農村和縣城通過電力網路向用戶輸送和分配電能。農村供電始於19世紀末。
二、工資待遇不同
1、國家電網:國家電網屬於央企,員工福利待遇要好於農電。
2、農電:農電屬於國家電網下轄的分支機構,待遇要低於國家電網。
三、規模不同
1、國家電網:經營區域覆蓋26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公司注冊資本8295億元,資產總額38088.3億元,穩健運營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義大利、希臘、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資產。
2、農電:農村電力網由220、110kV或35、60kV骨幹網路和10kV配電網路構成。10kV配電網路採用中性點不接地的三相三線配電方式;在電信線路稀少、負荷較小的個別農村地區,尚有採用以大地為一相導線的二線一地三相配電方式。
F. 農網和國網的區別
農網和國網的區別如下:
1、成立時間不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農電屬於國家電網下轄的分支機構,待遇要低於國家電網。
2、工資待遇不同。國家電網屬於央企,員工福利待遇要好於農電,農電屬於國家電網下轄的分支機構,待遇要低於國家電網;
3、規模不同。國家電網,經營區域覆蓋26 個省,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農村電力網由220、110千伏或360千伏骨幹網路和10千伏配電網路構成,採用中性點不接地的三相三線配電方式;在電信線路稀少、負荷較小的個別農村地區,採用以大地為一相導線的二線一地三相配電方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第十八條
電力生產與電網運行應當遵循安全、優質、經濟的原則。
電網運行應當連續、穩定,保證供電可靠性。
第十九條
電力企業應當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電力企業應當對電力設施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
第四十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農村電氣化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當地電力發展規劃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破壞電力設備處罰是什麼
1、行為人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一般會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破壞電力設備,造成嚴重後果的,應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G. 國家電網農生活用電收費標准農村生活用電與農業生產用電的區別在哪裡
國家電網農村和城市電價沒有區別,同網同價,但農村農業生產電力用電電價,包括農業灌溉、排澇是大大低於生活用電的。
H. 國家電網使用的電能表有哪些
您好,這個當然會有專門的電能表啊
都是國家電網統一配備的
長理 直 陪
國家電網
I. 怎麼看農村自己入戶電表多少a
農村自己入戶電表的額定電流是20A。
電表是電能表的簡稱,用來測量電能的儀表,又稱電度表、火表、電能表、千瓦小時表。電表的發展過程是機械電表—電子電表—智能電子表,機械電表已經很少使用,電子電表已大規模使用,在國家電網公司經營范圍內,智能電表安裝比重為40%。
A是指安培,安培定則(Righthandgriprule,又稱右手螺旋定則)是表示電流和電流激發磁場的磁感線方向間關系的定則。
通電直導線中的安培定則(安培定則一):右手握住通電直導線,大拇指指向電流的方向,那麼四指的指向就是磁感線的環繞方向;通電螺線管中的安培定則(安培定則二):右手握住通電螺線管,四指指向電流的方向,那麼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
J. 農村什麼動力電第一檔800千瓦
農村動力電第一檔800千瓦的電價標準是每千瓦時0.44元,其中包括基本電價0.35元,附清汪加費0.09元。此外,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價管理辦法》,農村動力電第一檔800千瓦的電價標准還包括電壓補貼費、發電補貼費、電網補貼費等。
農村動力電第一檔800千瓦的電價標準是由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旨在保障農村地區答哪仔用電安全、經濟、環保。此外,國家電網公司還實施了農村電價補貼政策,以減輕農村地區居民的用電負擔。
農村動力電第一檔800千瓦的電價標準是由國家電網公司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價管理辦法制定的,旨在保障農村地區用電安全、經濟、環保。此外,國家電網公司還實施了農村電價補貼政策,以減輕農村地區居民的用緩磨電負擔。農村動力電第一檔800千瓦的電價標準是由國家電網公司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價管理辦法制定的,旨在保障農村地區用電安全、經濟、環保。此外,國家電網公司還實施了農村電價補貼政策,以減輕農村地區居民的用電負擔。農村動力電第一檔800千瓦的電價標準是由國家電網公司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價管理辦法制定的,旨在保障農村地區用電安全、經濟、環保。此外,國家電網公司還實施了農村電價補貼政策,以減輕農村地區居民的用電負擔。國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