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電路圖,應該分為兩個層次:
1、能看懂大部分的元件符號,知道這些元件的基本作用,初中物理稍用點功就可以滿足:
這第一層次的簡單,初步了解電阻(含可變)、電容(含電解)、晶體管(分二極體、三極體、發光管)、電感(變壓器或陷波器)、集成化塊、顯示元件、電動元件、開關、電池及接地符號等即可,學會使用簡單的電壓、電流、電阻等測試儀表。細一點的話,應該知道電阻除了阻值之外,還有功率大小、碳膜、金屬膜等分類,可變的有可變電阻、線繞電位器、碳膜電位器等。電容除了容量大小之分外,還有瓷片電容、滌綸電容、電解電容、無極性電容等。晶體管就更多了,僅二極體就有整流、檢波、穩壓、光敏等門類,發光的除了紅光、蘭光、綠光、白光、雙色、三色的之外,還有功率大小、指示、照明之分。集成塊、顯示元件這里略過,但說電動元件,可以想像的到家電中使用較多的電動機(洗衣機、吸排油煙機、換氣扇、空調等)、自動控制繼電器等,可以自己去找找看。
2、能看懂電路圖,重點是能懂得電路的基本原理,了解每一個完整電路圖的結構和運行原理:
這一層 是在具備第一層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具備的,大致應該掌握以下幾點:
a、了解每一個元件在線路中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間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
b、了解每一個局部電路圖部分的大致運作原理(電流或信號走向);
c、分清電路中交流、直流部分的轉換和區分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
d、基本了解每一個家電產品完整電路圖的電路原理和基本工作要求、額定滿足條件;
e、學會使用萬用變、示波器、頻率計、信號發生器等各種檢查、檢測、維修儀表和工具。
上述兩個層次中,滿足第一層次的,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元器件更換,即直觀能發現的元器件損壞,可以進行更換, 直觀不能發現的問題,原則上就不能自己動手了。除非逐步的具備了第二層次的各種知識。
一般家電中,電風扇、油煙機、照明燈等相對簡單,節能燈(一般不允許維修)、使用電子鎮流的日光燈等元器件都工作在高壓狀態,維修要求較高。空調、冰箱等還需要具備一些製冷設備應知應會的技術,高級些的洗衣機、微波爐等還涉及微電腦控制等技術,不熟悉原理或沒有可更換器件的話,還是不建議去碰,否則得不償失,會越修越壞的。
以上內容是自己憑多年積累的經驗總結的,篇幅所限,比較膚淺,為了您及被維修電器的安全,請務必多學習和總結維修經驗,不要盲目斷章取意某一篇文章的內容,隨便進行套用。
B. 零基礎學電路圖需要從什麼學起,
看電路圖,和看書一樣。先看目錄,就是電路圖的框架結構,有幾部分,什麼功能;然後看標題,每部分的結構組成;然後是正文,由什麼元器件組成,記住元器件的特性,大小,形狀,封裝等,他們怎麼連接等。最後融合在一起,就明白的差不多了,試試看效果如何?
首先,了解一下該電路圖對應的產品,產品的功能,主要的工作參數。產品功能是指該產品用在什麼物品上,屬於消費類,通訊類,工業類中的哪一類?工作參數有時鍾類型,匯流排結構等等。
其次,看看電路圖中有多少IC,元件你認識,和不認識。它們的DATASHEET你了解多少,對他們的作用和功能是否清楚。
在實際當中,有條件的話,直接創造一些故障板(當然,故障原因你清楚),將這些故障記錄下來,並分析深層的原因。因為測試之後的結果與設想的結果可能會有很大差異。
看電路圖最忌諱的是眉毛鬍子一把抓。因此最重要的是了解信號流程,即主信號的走向,或者說信號從哪裡來去向是哪裡。如果是規范的原理圖畫法,它的信號走向時有規定的,一般來說原理圖的左方是信號的入口,右方是信號的出口。根據這個原理很容易了解到這張原理圖的功能是什麼。然後再把原理圖細分成若幹部分,仔細了解每一單元的功能,你就會對整個功能有個大體了解。當然首先你應對單元功能電路有比較多地了解。由多張圖紙組成整機電路圖一般情況下都有圖紙編號。圖紙編號的順序就是整機的工作流程。掌握這些原則是可以很清晰地看懂電路圖的。
先看產品功能,再看電路結構框圖,再看主要晶元元件/電路模塊功能,然後看介面,然後看每個晶元的周邊電路設定/濾波等等。來來回回看個2、3遍,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拿任何一張原理圖,首先要搞清楚是什麼東東,然後分細節的看,最後綜合,這樣一張完整的電路圖就錄入你的腦袋裡去了,以後做PCB布線和調試就了如指掌了。只有這樣,你才會經驗積累。
先由整體到部分功能模塊的Spec;然後再綜合。
對於具體的功能電路部分則需要在學校接觸到的基礎知識,模電,數電,電路等等,信號處理也很重要。這些有助於更好的理解功能模塊。一般在具體的IC都有應用電路,平時多琢磨琢磨對積累經驗挺好好處的。
先將電路簡化.基本原則是:斷路的,短路的部分可以去掉;電壓表可能去掉;電流表可當作一根導線.
簡化後要判斷電路的連接方式大致有幾種方法:
1)電流流向法.可從電源的正極或負極出發,看電流從正(負)極到負(正)極有幾條路徑?只一條是串聯.
2)看電路元件之間是否互相影響.可從電路當中取下一個用電器或電阻,如果不影響其他元件的工作則是並聯,影響是串聯.
3)節點法.比較復雜且容易出錯不做介紹.
C. 怎麼學習電路圖基礎
學習電路圖需要課本知識,再結合電路圖學技能。就是寫電流電壓電阻以及各種電子設備符號組成的電路圖,重要的是電路圖中的一些常識的應用。
D. 新手電筒工怎麼看懂電路圖
新手電筒工怎麼看懂電路圖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認識常見的電器符號,和電器元件在電路圖返雹腔中的標識方法,這就好比你學看文章,首先要學會認字。常開常閉的畫法,線圈的畫法,各種觸點要認識,比如接觸器觸點,時間繼電器觸點,熱繼電器觸點。電器元件的標識符,比如,接觸器一般用KM標識,中間繼電器用KA,時間繼電器用KT等等。當然也有的圖紙不按這些標識的,那圖紙中一般都會給出說明。
第二步,了解各種電器元件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接線方法。如果不了解這些,看圖是看不懂的。比如,接觸器,有線圈,有主觸點,輔助觸點,其實原理就是電磁鐵帶動觸點動作。
第三步,從簡單的電路學起,接觸器點動電路,自保電路圖,正反轉電路,星三角降壓啟動電路等等一步一步從簡單到復雜的學習。重點是學習電路的邏輯控制。學的是基本功。
第四步,找些實際的肆信電路圖紙來漏衫學習分析。根據自己掌握的基本功,加以延伸,多加練習,熟能生巧,看得多了,自然就分析得更快,更透徹了。
E. 怎樣學習空調電路圖
初學人員要分析電子電路或了解、掌握電子產品的工作原理,看懂、讀懂電子產品的電路圖是一項基本功。怎樣快速地看懂、讀通電子產品的電路圖呢?
一、要學習並熟練掌握電子產品中常用的電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識,如電阻器、電容器磨裂碰、電感器、二極體、三極體、可控硅、場效應管、變壓器、開關、繼電器、接插件等,並充分了解它們的種類、性能、特徵、特性以及在電路中的符號、在電路中的作用和功能等,根據這些元器件在電路中的作用,懂得哪些參數會對電路性能和功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具備這些電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識,對於讀懂、讀通、讀透電路圖是必不可少的。
二、為方便、快捷地看懂、讀通電路圖,還要掌握一些由常用元器件組成的單元電子電路知識,例如整流電路、濾波電路、放大電路、振盪電路、電源電路等。因為這些電路單元是電子產品電路圖中常見的功能塊,掌握這些單元電路的知識,不僅可以深化對電子元器件的認識,而且通過這樣的"初級練習",也是對看懂、讀通電路圖的鍛煉,有了這些知識,為進一步看懂、讀通較復雜的電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就更容易深化自己的學習。
三、應多了解、熟悉、理解電路圖中的有關基本概念。比如關鍵點的電位,各點電位如何變化、如何互相關聯,如何形成迴路、通路,哪些構成直流迴路、哪些形成信號通道、哪些屬於控制迴路等。
四、要看懂、讀通某一電子產品的電路圖,還需對該電子產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例如由產品的主要功能,它可能由哪些電路單元組成。這對讀懂、讀通它的電路圖可以少走彎路。
五、經常在電路圖中尋找自己熟悉的元器件和單元電路,看它們在電路中起什麼作用,然後與它們周圍的電路聯系,分析這些外部電路怎樣與這些元器件和單元電路互相配合工作,逐步擴展,直至對全圖能理解為止。瞎談
六、不斷嘗試將電路圖分割成若干條條框框,然後各個擊破,逐個了解這些條條框框電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再將各個條條框框互相聯系起來,將整個電路圖看懂、讀通。
七、要多看、多讀、多分析、多理解各種電路圖。可以由簡單電路到復雜電路,遇到一時難以弄懂的問題除自己反復獨立思考外,也可以向內行、專家請教,還可以多閱讀這方面的教材與報刊、雜志(如《家庭電子》源陵、《電子文摘報》就很不錯),從中吸取營養。只要堅持不懈地追求、努力,快速讀懂、讀通電路圖並非難事,而要成為電子技術的專家、行家裡手,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F. 如何掌握看電氣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1. 識讀電氣圖的基本方法
有些電氣圖雖然不算太復雜,但如果不從電路原理上掌握其連線規律,診斷線路故障就比較困難,所以要順利修好常用電氣設備,就必須讀懂和掌握電氣圖,尤其是初學者,更要學會識讀電氣圖。對於各類電氣圖的識讀,通常有以下幾種基本識圖方法。
1)結合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知識看圖
在實際生產的各個領域中,所有電路(如輸變配電、電力拖動、照明、電子電路、儀器儀表和家電產品等)都是建立在電工、電子技術理論基礎之上的。因此,要想迅速、准確地看懂電氣圖,必須具備一定的電工、電子技術知識。例如三相籠型非同步電動機的正轉和反轉控制,就利用了電動機的旋轉方向由三相電源的相序來決定的原理,用倒順開關或兩個接觸器進行切換,改變輸入電動機的電源相序,從而改變電動機的旋轉方向。
2)結合電氣元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看圖
在電路中有各種電氣元件,如配電電路中的負荷開關、斷路器、熔斷器、互感器、電表等;電力拖動電路中常用的各種繼電器、接觸器和各種控制開關等;電子電路中,常用的各種晶體二極體、晶體三極體、晶閘管、電容器、電感器及各種集成電路等。因此在看電氣圖時,首先應了解這些電氣元件的性能、結構、工作原理、相互控制關系及在整個電路中的地位和作用。
3)結合典型電路識圖
典型電路就是常見的基本電路,如電動機的啟動、制動、正反轉控制、過載保護、時間控制、順序控制、行程式控制制電路;晶體管整流、振盪和放大電路;晶閘管觸發電路;脈沖與數字電路等。
不管多麼復雜的電路,幾乎都是由若干典型電路組成的。因此,熟悉各種典型電路,在看圖時就迅速地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從而看懂較復雜的電路圖。
4)結合有關圖紙說明看圖
圖紙說明表述了該電氣圖的所有電氣設備的名稱及其數碼代號,通過閱讀說明可以初步了解該圖有哪些電氣設備。然後通過電氣設備的數碼代號在電路圖中找到該電氣設備,再進一步找出相互連線、控制關系,就可以盡快讀懂該圖,了解該電路的特點和構成。
5)結合電氣圖的制圖要求看圖
電氣圖的繪制有一些基本規則和要求,這些規則和要求是為了加強圖紙的規范性、通用性和示意性而提出的。可以利用這些制圖知識准確看圖。制圖基本知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在繪制電路圖時,各種電氣元件都使用國家統一規定的文字元號和圖形符號。
b.主電路部分用粗線畫出,控制電路部分用細線畫出。一般情況下,主電路畫在左側,控制電路畫在右側。
c.統一電器的各部分不畫在一起,根據其作用原理分散繪出時,為了便於識別,它們用同一文字元號標注。
d.對完成具有相同性質任務的幾個電氣元件,在文字元號後加數碼以示區別。
e.電路中所有電氣元件都按「平常」狀態繪制。
2. 識讀電氣圖的基本步驟
電氣圖的識讀通常有以下幾個基本步驟。
1)閱讀設備說明書
閱讀設備說明書,可以了解設備的機械結構、電氣傳動方式、電氣控制要求;電動機和電氣元件的分布情況及設備的使用操作方法;各種按鈕、開關、熔斷器等的作用。
2)閱讀圖紙說明
拿到圖紙後首先要看圖紙說明,搞清設計的內容和施工要求,就能了解圖紙的大體情況,抓住讀圖的重點。圖紙說明通常包括圖紙的目錄、技術說明、元器件明細表和施工說明等。
3)閱讀主題欄
在認真閱讀圖紙說明的基礎上,接著閱讀主標題欄,了解電氣圖的名稱及標題欄中有關內容。憑借有關的電路基礎知識,對該電氣圖的類型、性質、作用等有明確的認識,同時大致了解電氣圖的內容。
4)識讀系統圖(或框圖)
閱讀圖紙說明後,就要識讀系統圖(或框圖),從而了解整個系統(或分系統)的情況,即它們的基本組成、相互關系及其主要特徵,為進一步理解系統(或分系統)的工作打下基礎。
5)識讀電路圖
為了進一步理解系統(或分系統)的工作原理,需仔細識讀電路圖。電路圖是電氣圖的核心,看圖難度大。對於復雜的電路圖,應先看相關的邏輯圖和功能圖。
識讀電路圖時,先要分清主電路和控制電路、交流電路和直流電路,其次按照先看主電路再看控制電路的順序看圖。看主電路時,通常從下往上看,即從用電設備開始,經控制元件,順次往電源方向看。通過識讀主電路,要搞清用電設備是怎樣從電源取電的,電源經過哪些元件到達負載等。看控制電路時,應自上而下、從左向右看,即先看電源,再看各條迴路。通過看控制電路,要搞清它的迴路構成、各元件間的聯系(如順序、互鎖等)、控制關系和在什麼條件下迴路構成通路或斷路,分析各迴路元件的工作狀況及其對主電路的控制情況,從而搞清楚整個系統的工作原理。
6)識讀接線圖
接線圖時以電路圖為依據繪制的,因此要對照電路圖來看接線圖。看接線圖時,也要先看主電路再看控制電路。看接線圖要根據端子標志、迴路標號,從電源端順次查下去,搞清線路的走向和電路的連接方法,即搞清每個元件是如何通過連線構成閉合迴路的。看主電路時,從電源輸入端開始,順次經控制元件和線路到用電設備,與看電路圖有所不同。看控制電路時,要從電源的一端到電源的另一端,按元件的順序對每個迴路進行分析。接線圖中的線號是電氣元件間導線連接的標記,線號相同的導線原則上都可以接在一起。由於接線圖多採用單線表示,因此對導線的走向應加以辨別,還要搞清端子板內外電路的連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