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購買貨物贈送貨物的怎麼入賬
1、贈送禮品、物品進促銷費用(包括進項稅轉出)
借:銷售費用——業務宣傳費
貸: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2、代繳個人所得稅(企業贈送禮品不可能向受禮人索取個稅,只能自己墊付)
借:銷售費用——業務宣傳費
貸:銀行存款
贈送的禮品、物品如果是企業自己生產的產品,在歸入促銷費用的同時將其作為視同銷售處理。
1、贈送的禮品、物品
借:銷售費用——業務宣傳費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稅款)
2、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1)購買小家電送客戶怎麼做賬擴展閱讀:
企業應通過「銷售費用」科目,核神寬伏算銷售費用的巧絕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游攜記企業所發生的各項銷售費用。
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銷售費用,結轉後,「銷售費用」科目應無余額。「銷售費用」科目應按銷售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銷售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和廣告費、運輸費、裝卸費等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科目。
(二)企業發生的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職工薪酬、業務費等經營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累計折舊」等科目。
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㈡ 給客戶買的禮品如何入賬
實物禮品的去向不同,明細科目(費用)上會有不用。但總體上來說,購買實物禮品,用會計術語來表示,則為:公司費用增加,同時公司現金/銀行卡金額減少。
接著介紹實物禮品的3大去向:有的禮品是送給我們尊貴的大客戶,有的是為了增加銷量贈送給消費者的小禮物,還有的禮品是分發給本單位員工的。接下來逐一介紹各種去向的賬務處理。
1、若該實物禮品用於贈送客戶,則對應的明細科目為「業務招待費」,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貸:現金/銀行卡
2、若該實物禮品用於產品促銷等商業活動,則對應的明細科目為「廣告費」,會計分錄為:
借:銷售費用——廣告費
貸:現金/銀行卡
3、若該實物禮品用於員工內部活動或者獎勵,則對應的明細科目為「員工福利」,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員工福利
貸:現金/銀行卡
(2)購買小家電送客戶怎麼做賬擴展閱讀
1、根據日常發生的業務填制記憑證。記賬憑證下要附正式發票。
2、根據記賬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各明細分類賬。
3、月末,根據全月記賬憑證匯總,填制科目匯總表,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如果業務量很大,記賬憑證很多,也可以按旬匯總,登記總賬)
4、結賬。根據總賬各賬戶余額及發生額填報財務報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記賬和網路:會計
㈢ 贈送客戶的商品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計入業務招待費或者計入銷售費用均可,視你們贈送對象確定。
賬務處理如下:
借: 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一般納稅人視同銷售的賬務處理應計算銷項稅額)
會計分錄亦稱「記帳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帳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帳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帳戶前,通過記帳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帳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
㈣ 贈送客戶產品如何做賬納稅
一、自產(按稅法規定視同銷售)
1、贈送的時候(自產的產品為前提)
借:營業外支出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
2、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二、外購
1、入庫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
貸:銀行存款
2、贈送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庫存商品
(4)購買小家電送客戶怎麼做賬擴展閱讀:
企業應通過「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營業外支出的發生及結轉情況。該科目可按營業外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確認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原材料」等科目。
確認盤虧、非常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庫存現金」等科目。
期末,應將「營業外支出」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營業外支出」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營業外支出反映企業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盤虧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是企業財務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㈤ 房屋租賃企業幫客戶購買的家電怎麼做賬
房屋租賃企業幫客戶購買的家電,按照代購做賬
房屋租賃企業在裝修房子時,為這個房子購買的各種家電,款付了款嗎,這樣做賬
借:其他應收款---xx客戶
貸:銀行存款
未收到票,和收到票,都無需做賬。因為是代購,發 票應開具客戶名稱,沒收到發 票,就要代替客戶催要發 票;收到發 票後,把發 票給客戶即可
㈥ 贈送給客戶的商品怎麼做賬
贈送給客戶的商品的做賬如下:
借:銷售費用
貸:主營業務收入—贈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贈品
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根據會計分錄涉及賬戶的多少,可以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簡單分錄是指只涉及兩個賬戶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是指涉及兩個(不包括兩個)以上賬戶的會計分錄。
㈦ 廠家贈送的商品如何做賬
第一種方式:外購商品免費贈送給客戶的,不確認收入,但是由於稅法規定視同銷售,還是要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成本方面還是按成本價結轉成本,按售價計算銷項稅額。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樣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第二種:對商品買多少贈多少的,屬於捆綁銷售。這種方式屬有償贈送,實質上是銷售折扣。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產品—贈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產品—贈品
第三種:直接贈送低值的物品吸引消費者,如鑰匙扣、玻璃杯等,隨商品的售出而贈送。在購進該贈品時:
借:庫存商品—贈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無償贈送促銷贈品: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贈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
如企業收到贈送的商品沒有任何發票,則按公允價值:
借:庫存商品
貸: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接受捐贈時,捐贈收入先計入「待轉資產價值」科目。在交納所得稅後,再將已交納稅款部分的待轉資產價值轉出。
同時,收到實物銷售返利方沖減有關存貨成本,並要計繳增值稅。需分兩種情況處理:
(1)若供貨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則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主營業務成本
(2)若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借:長期待攤費用/合同取得成本(代理期限超過一年的)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說明:(1)如果代理期間在一年及以內,可以直接在支付當期計入損益;(2)收取代理費的供應商屬於「銷售無形資產」,在收取費用時應開具增值稅發票;(3)「合同取得成本」,為執行新收入准則後使用的科目。
㈧ 贈送的產品怎麼做賬
贈送客戶產品如何做賬納稅
一、功產(按稅法規定視同銷售)
1、贈送的時候(自產的產品為前提)
借:營業外支出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
2、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二、外購
1、入庫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
貸:銀行存款
2、贈送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庫存商品
贈送客戶的商品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方案一:與開具銷售發票正常銷售的產品一同確認銷售收入,確認銷項稅,正常結轉成本,只是在單價上有所體現,單價會低於其他客戶;
方案二:不開具銷售發票確認為樣品費,按銷售單價確認銷項稅;會計處理:借: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方案三:不開具銷售發票確認為營業外支出,按銷售單價確認銷項稅;會計處理:借:營業外支出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公司贈送產品怎麼入賬?
進銷售費用,相當於廣告費了。廣告費應該是不能超過年收入的15%如果超過15%可以下一年繼續扣除。
財務做賬時,贈送的東西怎麼做?
借:營業費用
貸:庫存商品
貸唬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視同銷售處理】
外購商品作為贈品如何做賬務處理(急)
(1)增值稅中視同銷售的確認。《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燃喚規定,以下8種行為視同銷售:
①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
②銷售代銷貨物;
③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至其他機構用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④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
⑤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
⑥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用於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
⑦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皮磨凱或個人消費; •
⑧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
所以你先做入庫處理。借:原材料
應繳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金
貸:應付賬款等科目
贈送:
借:營業外支出(營業費用)
貸:主營業務收入 (按照市場價格或公允價值)
貸: 應繳稅費--增值稅--銷項稅金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用於贈送的商品,該怎麼做會計分錄?
促銷分錄
借:營業費用
貸:庫存商品(帳面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按平均銷售價提取稅金閥
銷售100個結80個分錄
借:應收帳款(100個的)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銀行存款(80個的)
貸:應收帳款
借:主營業務成本(100個的)
貸:庫存商品
請問企業無償贈送他人自產產品要怎麼做賬? 謝謝
無償贈撫他人產品,要做視同銷售,並計算應交增值稅
借:營業外支出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贈送的物品怎麼做賬
買一贈一」作為商業零售企業常見的一種促銷手段,那麼「買一贈一」行為在企業所得稅中是如何處理的呢?
關於買一贈一策略中附送的贈品企業所得稅是否視同銷售的問題2008年以前並沒有文件予以明確規定,因此,實務中對此問題爭議非常大,一種觀點認為:贈品應視同企業對外捐贈,根據相關稅收政策應該視同銷售進行納稅處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贈品的銷售價款實質上已包含在商品銷售價款中,只是尚未在合同和發票中單獨標明贈品的售價,沒有將贈品的售價從銷售價款中分離出來而已,屬於有償贈游友送,應當視為成套、配套或捆綁銷售,即銷售帶有贈品的商品,所以無需視同捐贈處理。由於沒有明確的文件規定,稅務機關則往往採用了第一種處理方法,即將「買一贈一」企業所得稅中作為視同銷售處理的,則產生了稅收與會計的差異。
2008年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後為了新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銜接,國家稅務總局出台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75號)對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明確,也使「買一贈一」企業所得稅的處理有了明確答案。
一、稅法基本規定。
國稅函[2008]875號第三條:企業以買一贈一等方式組合銷售本企業商品的,不屬於捐贈,應將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
二、政策解讀及舉例
1、根據國稅函[2008]875號文件規定實質就是將企業的銷售金額分解成商品銷售的收入和贈送的商品銷售的收入兩部分,各自對應相應的成本來計算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文件的關鍵在於確定了買一贈一的行為性質,它屬於兩種銷售行為的組合,只不過沒有分別定價而已,而不是一個銷售行為和一個捐贈行為的組合。
舉例說明:如某企業採取「買一贈一」形式銷售,銷售A商品,售價不含稅(公允價值)1000萬元,成本700萬元;同時贈送B商品,同類不含稅售價(公允價值)50萬元,成本30萬元。則該企業「買一贈一」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如何計算呢?
(1)確認A商品收入:
①計算分攤比例(1000/(1000+50)*100%=95.2%
②計算應分攤的銷售收入1000*95.2%=952(萬元)
則 A商品的銷售收入=1000/1050*1000=952萬元,A商品對應成本為700萬元。
(2)確認B商品收入:
①計算分攤比例(50/(1000+50)*100%=4.8%
②計算應分攤的銷售收入1000*4.8%=48(萬元)
則B商品的銷售收入=50/1050*1000=48萬元,B商品對應成本30萬元。
(3)該企業應交納企業所得稅=(952-700+48-30)*25%=67.5萬元。
2、根據國稅函[2008]875號文件規定「買一贈一」的企業所得稅處理不作為視同銷售,也就不屬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文件所列舉的視同銷售確定收入的情形。那麼「買一贈一」企業所得稅規定會不會產生稅收與會計的差異呢?
舉例說明:某超市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增值稅稅率為17%,2009年12月開展節前促銷活動,該超市服裝櫃推出了一項某品牌棉襖買一贈一的銷售方式,凡購買大號棉襖一件,贈送同品牌小號棉襖一件,該品牌棉襖大號進價150元件,售價220元/件,小號進價22元/件,售價40元/件,月末結賬前,經核算12月份共銷售該品牌大號棉襖900件,票以開、款已收。
(1)該企業的會計帳務應該如何處理呢?一般來說:
......
收到贈送樣品如何做賬
直接做到外帳。不用入帳。我們公司都是這樣做的。有個記錄就行了。
接受贈送的商品再銷售,該如何做賬?
我認為不應做固定資產處理,要作為庫存商品。不然要交稅的
受贈時,計入營業外收入
借:庫存商品 3000
貸:營業外收入 3000
銷售時,把電腦當作商品銷售
借:銀行存款 3000
貸:庫存商品 3000
無償贈送的,為視同銷售,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㈨ 購買禮品送給客戶怎麼做賬
購買禮品送給客戶做賬的方法是:
購買送客戶的禮品計入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科目,具體會計分錄是: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為生產、經營業務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應酬費用。它是企業生產經營中所發生的實實在在、必需的費用支出,是企業進行正常經營活動必需的一項成本費用。由於其直接影響國家搏蔽寬的稅收,因此稅法對其稅前扣除有限定,僅允許按一定標准扣除。
企業應通過「應交稅費」科目,總括反映各種稅費的交納情況,並按照應交稅費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該科目貸方登記應交納的各種稅費等,借方登記實際交納的稅費;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反映企業尚未交納的稅費,期末余額如在借方,反映企業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