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電價格為什麼老是上漲
鋼材價格上漲了,再加上普遍的通貨膨脹,成本上升,當然要漲價轉嫁到消費者頭上了。
B. 供不應求,為什麼會導致漲價
你一共問了5個問題,我逐一回答你。
一、 為什麼供不應求,會有你的「所以導致漲價」?
簡單地比如:這個地區只有10個家庭,每個家庭炒菜的時候都用1粒蒜頭,一粒賣一塊錢,理論上市場供應10粒正好。但是現在市場只有6粒,每個家庭都想要一粒蒜頭,菜販趁機抬高價錢了,賣到2塊錢一粒,你有錢的就買,捨不得買的回家歇著。畢竟這個社會是有貧富分化的,2塊錢的6粒蒜頭一下子就賣光了。第二天,市場只供應3粒蒜頭了,菜販要賣到5塊錢一粒了,那麼支付得起的家庭才買,其他的窮人只能看著別人吃了。
二、現在菜市場大蒜買的人一下子很多,下面你會看到的是大蒜價格會明顯上漲
因為上面的情況,大家都怕買不到蒜頭,或者怕越來越貴,所以想買多點儲存起來,以免越遲買越虧本。市民的隨眾心理一啟動,大家都跟風一起買了。價格上升道理同上。
三、這漲價這個動作,是誰最先做的?
1. 自然因素:天氣、自然災害等原因蒜頭減產。
2.人為:無良商販想賺更多的錢,雖然蒜頭並沒有減產,但是他們從農民手中全部收購回來,將5粒蒜頭冷藏起來,造成供不應求的假象,抬高價錢,讓大家搶。等過了一段時間再放另外的5粒出來,照樣抬高價錢等你來買。去年的綠豆由4塊錢漲價到17塊錢一斤,用的就是這個手法。
四、你說賣大蒜的就是一些農民,為什麼賣的好了,就這些農民要漲價?
有些精明的農民學會了商販的一套,以其人道還治其人之身,把蒜頭藏起來,不賣或者抬高價格限量賣給商販,到了商販這個環節同樣的手段重演,導致市場上的蒜頭貴上加貴了。
五、這些農民根本不懂經濟學,他們怎麼知道要漲價?
很多老實的農民不知道實情的,很便宜買給商販,比如1毛錢1粒賣給商販,商販正常賣1塊錢,但是如果商販藏了5粒後,拿出5粒在市場賣,價錢就翻了幾番了。
老兄,我記得在初二和初三的時候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時候就講過這個問題啦,雖然你是理科,但一樣要上政治課的啊,上大學也有學的。供求關系在講解價值規律的時候有解釋過:供求關系變化對商品價格水平的影響
商品的價格水平,不僅取決於商品價值量和貨幣價值量的變動,而且與商品的供求關系緊密相關。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供給與需求之間經常不平衡。供求不平衡必然引起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從而使價格經常發生變動。當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購買者競相購買,價格就會上漲到價值以上;反之,當某種商品供過於求時,售賣者競相拋售,價格就會下跌到價值以下。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引起價格與價值的背離。但同時,價格的漲落又會反過來調節供求關系。當商品價格上升時,就會引起供給增加,需求減少;當商品價格下降時,又會引起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從而引起供求關系向著相反的方向變化。正是價格變動對供求關系的這種反作用,使價格的偏離始終以價值為基礎,即圍繞價值這個軸心上下波動,因此,價格圍繞價值的上下波動不僅不是違背價值規律,反而正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形式。只有通過商品價格的波動,商品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進行交換才成為現實。
明白嗎?
C. 請問,為什麼價格上漲,供給量會增加。
價格上漲,會吸引生產商蜂擁而至,供給量不是隨之增加嗎?
而隨著供應量的不斷增加,也就會使價格慢慢的又降了下來。
D. 請用微觀經濟學的知識來解釋——為什麼家用電器這2年價格逐步走低
通過需求函數 可以略抄知一二
如果不考襲慮其它因素 價格和需求量反方向變動 即需求兩增加,價格變低
至於需求增加 可考慮 消費者收入增加
如果用生產曲線來解釋,在成本中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不變,變動成本隨著產量提高而變小。生產要素的價格下跌,或者廠商的生產技術水平變高,生產成本下降,供給量增加,商品價格下跌,需求增加。
E. 今年空調為什麼會提價啊
。「今年空調漲價,鐵板釘釘」,前天(06年5月15日),各大家電賣場的市場人員都表示了相同的觀點。 漲價步伐跟得緊 眾所周知,在四月份,海爾、格蘭仕、奧克斯、長虹、TCL等主要空調廠家相繼調整了全線空調價格,漲幅約在5%—10%,由於漲幅有限,在今年五一黃金周的空調大戰中,寧波市場反映不大,交易持續紅火。但令業界與消費者吃驚的是,五一黃金周剛過,一些空調廠家又急吼吼地開始「二度漲價」,比如格蘭仕的累計漲幅已達20%,TCL累計漲了15%,奧克斯在上次漲了5%的基礎上近期還將續漲5%,而四月份未漲價的廣東志高空調今天一次性全線漲價13%,每台漲幅在200元—400元之間。 「以暢銷的1.5匹機為例,四月份之前的價格約在1500—1600元,而如今的價格約在1780—1980元之間,漲了兩三百元」,昨天,寧波蘇寧采購部經理班俊松表示,「這次調整幾乎是全行業的」。他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以一個家庭要購買一台3匹櫃機、兩台1.5匹機的空調組合計算,大約要多花1000多元錢。 原材料漲勢猛廠家借勢提價 記者手頭有一份某空調廠家的提價公函,公函上面強調空調漲價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漲價,「銅材、鐵材、塑料的價格節節攀升,像銅價已達到8.3萬元噸,預計將達到10萬元/噸,而空調壓縮機也上漲了10%」。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空調漲價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空調市場也面臨類似的成本上升壓力,但在家電超市的聯合抵制與廠家彼此較勁下,漲價風沒有颳起來。而今年情況有所不同,一方面是有色金屬與零配件的國際市場價格狂飆,另一方面,國家能效標準的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空調廠家的生產成本。已有人開始擔心,如果再持續上漲向消費者轉嫁風險的話,可能會對即將啟動的空調旺季形成打擊。 千元特價機集體「消失」 在一片漲價之聲中,一個特別現象也值得關注,那就是今年五一期間,去年還炙手可熱的千元低價機集體消失。 據分析,去年3月國家出台了空調節能標准,規定3月停止生產能效比低於2.6的空調,9月禁止銷售。而過去大量特價機就是能效比差、材質差的空調機,現在不準上市,加上原材料大漲,特價機的價格優勢很難凸顯,因此多數廠家已不願做特價機了。據了解,目前市場最低價的空調也在1200元以上。與之相對的,格力、美的「工程機」(量大價低、用於工程的空調機)也開始控制銷量或停售。低機價大面積消失,而部分消費者趨向購買中高檔價位的空調,這也推動寧波整體空調均價水漲船高,據我市一家家電賣場的五一空調銷售單價顯示,去年空調均價為2700元,而今年為3031元,漲幅達到12.3%。
F. 最近家電是不是會漲價
冰箱5.1後進入旺季肯定漲 電視由於液晶屏漲價 已經漲了 洗衣機由於是淡季 不會漲 冬季才會漲 我是賣家電的
G. 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所謂的價值規律,在現在已經不適用了,不是說價值規律本身是錯的,而是今天物價的上漲,原因是很復雜的
過去我們認為,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大於求,價格下跌。價格再加之上下波動,價格完全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
這個理論,從現在開始他就是錯的
07年石油價格風風火火的飈到147美元一桶,在大家看來好像是全世界經濟增長導致對石油的需求上升,最終導致價格上漲
你知道嗎?是有每天的供給量為8600萬桶,需求量才為8500萬桶,供略大於求,可是價格卻上漲,這就是價值規律無法解釋是的
你知道為什麼嗎?是那些國際金融炒家,他們依仗自己擁有龐大的資金,從而控制整個期貨市場,從而取得了..對國家大宗物資的定價權
從而通過操縱物價來賺錢...
下面的是我 以前回答另一個人的答案,他也問到了為什麼國家大米價格上漲
是國際金融炒家的精密操作,別信什麼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人們對食物的需求增加,如果是這么想的話,你被那些金融吵架就忽悠了,因為他們不僅是金融高手,也是心理學高手,他們會按照你們的思維來發表一些你們人正確的東西,來誘導你們
便導致價格上漲,那我告訴你,你錯了,問題可不是你想向的那麼簡單
做股票生意你知道吧。今天你買了股票,你如何賺錢,就是明天會有人出高價來買
他們賺錢的手法太高名了。首先他們選擇了大米,你知道為什麼不是小麥嗎?因為吃大米的國家相對比較落後比較愚昧
他們在期貨市場,通過自己強大的財力,取得了多達米的定價權,就是把大米的價格炒得很高,...
由於大米價格飛漲,導致人們買不起大米了,買不起大米會怎麼樣呢?就會有人餓死,就會有人造反..政局就會動盪
那些大米出口國,為了穩定政局就不再出口大米了...
那些進口大米過就慘了..沒了大米會死人的..社會危在旦夕...
這時候怎麼辦呢?砸鍋賣鐵求爺爺告奶奶,跑到國際市場買那些天價大米...
那些金融炒家便狠狠的賺了一把,
告訴你一點數據,2008年糧食需求量為25億噸,供給量確是25.8億噸,供大於求價格還上漲,不是過供求理論是錯的
而是今天的問題,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問題之復雜是你不可想像的,動用資本之巨大也是.....
問題還沒完呢?你把大米這么一買,那麼這個價格就是市場價了
然後來坑下一個國家,糧食和石油的配合,他們藉此席捲了全球
可怕的金融大鱷
H. 家電核心原材料暴漲,暴漲的原因是什麼
據央視財經報道,受到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今年以來,以彩電為代表的家電產品出現了漲價。
同時,工信部數據顯示,2020年1-8月,全國家用電器行業營業收入8723.3億元,同比下降9.4%;利潤總額659.7億元,同比下降10.3%。但今年前三季度, 我國家電出口逆勢增長。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我國家用電器出口462.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2%。
有相關人士表示,家電核心原材料暴漲必定會帶來空調、冰箱等家電的價格的增長。
對於家電上漲,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不得而知,對於現在網路發達的時代,冰箱,全自動,電視,手機所有電子產品也是會有一定影響的。
I. 家電產品新一輪漲價潮來襲!導致電器漲價的原因是什麼
由於電器市場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今年家電產品迎來了新一波的漲價狂潮。2021年1月13日,國際金融報的記者走訪了上海浦東的一家家電賣場,記者通過與該家電賣場中多個家電品牌的工作人員溝通,記者得出結論,很多家電品牌已經通知開始漲價,對於有些品牌也即將漲價,涉及到的家電產品有洗衣機、冰箱、空調等。
很多家電產品企業的工作人員都說,本次家電產品漲價是由於家電產品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的。我們都知道家電產品的價格受原材料價格的影響因素比較大。其中用於製造家電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各種等級程度的鋼材、銅材、塑料以及鋁材,這部分的成本佔比在總成本中比較大,如果這些原材料的價格出現上漲,那麼家電產品的價格勢必也會上漲。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電產品屬於剛需產品,如果這部分產品持續漲價,就會抑制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而且家電產品的持續漲價也不利於市場的穩定。不過業內的專家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家電產品的價格會趨於穩定,不會持續漲價。專家認為在2021年家電產品的平均價格會比2020年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會很多。對於中國來說,家電產品是一個過度競爭的產業,我們作為消費者不必擔心產品的價格會上漲到讓普通消費者買不起的程度。
J. 為什麼中國所有的東西都在漲價唯獨電器行業一直在跌價
惡性來競爭和技術革新所致自。
競爭:象日本幾家著名的大型的家電企業,近年來收到韓國,台灣,中國品牌的擠壓,連生存都成問題了。降價就成了最短平快的救命工具了。如果不能實現技術突破提高創新降低成本,只有關門一條路了。而降價的一部分壓力也會轉嫁給分銷商和零售商。
技術革新:象液晶顯示器幾年前的成品率較低,生產廠商少,所以液晶類產品價格也較高。隨著技術能力提高,成品率降低,為了競爭,價格下降也就合情合理了。
昨天,三星最火爆的S4手機,直降600大圓,蘋果5還hold的住嗎?
創新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