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用的傳輸介質有哪幾種
1、有線傳輸介質主要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
2、無線傳輸介質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激光等。
常用的傳輸介質分為有線傳輸介質和無線傳輸介質兩大類。不同的傳輸介質,其特性也各不相同,它們不同的特性對網路中數據通信質量和通信速度有較大影響。
(1)家電使用的傳播介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不同的傳輸介質,其特性也各不相同。
1、物理特性。說明傳播介質的特徵。
2、傳輸特性。包括信號形式、調制技術、傳輸速度及頻帶寬度等內容。
3、連通性。採用點到點連接還是多點連接。
4、地域范圍。網上各點間的最大距離。
5、抗干擾性。防止雜訊、電磁干擾對數據傳輸影響的能力。
6、相對價格。以元件、安裝和維護的價格為基礎。
雙絞線一般用於星型網路的布線,每條雙絞線通過兩端安裝的RJ-45連接器(俗稱水晶頭)將各種網路設備連接起來。雙絞線的標准接法不是隨便規定的,目的是保證線纜接頭布局的對稱性,這樣就可以使接頭內線纜之間的干擾相互抵消。
超五類線是網路布線最常用的網線,分屏蔽和非屏蔽兩種。如果是室外使用,屏蔽線要好些,在室內一般用非屏蔽五類線就夠了,而由於不帶屏蔽層,線纜會相對柔軟些,但其連接方法都是一樣的。一般的超五類線里都有四對絞在一起的細線,並用不同的顏色標明。
B. 無線傳輸介質有哪幾種,每種傳輸方式主要用途是什麼
無線傳輸的介質有:無線電波、紅外線、微波、衛星和激光。在區域網中,通常只使用無線電波和紅外線作為傳輸介質。無線傳輸介質通常用於廣域互聯網的廣域鏈路的連接。
1、無線電波
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射頻頻段的電磁波。無線電技術為通過無線電波傳播聲音或其他信號的技術。
無線電技術的原理在於,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這一現象,通過調制可將信息載入於無線電波之上。當電波通過空間傳播到達收信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 通過解調將信息從電流變化中提取出來,就達到了信息傳遞的目的。
2、微波
微波指頻率為300MHz-300GHz的電磁波,是無線電波中一個有限頻帶的簡稱,即波長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間的電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統稱。微波頻率比無線電波頻率高,通常也稱為「超高頻電磁波」。
3、紅外線
紅外線可分為三部分,即近紅外線,波長為0.75~1.50μm之間;中紅外線,波長為1.50~6.0μm之間;遠紅外線,波長為6.0~1000μm之間。
(2)家電使用的傳播介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利用無線電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可以實現多種無線通信。在自由空間傳輸的電磁波根據頻譜可將其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激光等,信息被載入在電磁波上進行傳輸。
導向的紅外線被廣泛用於短距離通信。電視、錄像機使用的遙控裝置都利用了紅外線裝置。
通過拋物線狀天線把所有的能量集中於一小束,便可以防止他人竊取信號和減少其他信號對它的干擾,但是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必須精確地對准。由於微波沿直線傳播,所以如果微波塔相距太遠,地表就會擋住去路。
因此,隔一段距離就需要一個中繼站,微波塔越高,傳的距離越遠。微波通信被廣泛用於長途電話通信、監察電話、電視傳播和其他方面的應用。
C. 電傳播要介質嗎
電流的傳導是需要介質的,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比如我們生活中用電纜傳導電流。
但電能的傳播可以不需要其他介質的,通過自身產生的電磁場就能傳播。比如兩個線圈放在真空中,其中一個線圈中通以交流電,由這個線圈所產生的電磁場,就能使另一個線圈中產生出電流。從而實現電能的輸送。
D. 請問無線電傳播的介質是什麼
電磁波的轉播是無需介質的。
光就是電磁波,太陽到地球的宇宙空間都是真空,傳播卻也暢通無阻。
以前認為
以太
是光的傳播介質,相對論出來之後就把這個錯誤概念拋棄了。
實際上,電磁波的轉播就是一種場的傳播,不需要介質,相反,信息的傳播所需要的「介質」就是場。
E. 無線電的傳播媒介質是什麼
無線電,和光波一樣都是電磁波,是電場和磁場相互疊加,簡單說就是電流的周圍可以形成磁場,之後所形成的磁場的中線再形成電流,這樣成周期性交替,將信號向空間中的某一方向傳播出去,這樣我們就應該知道電磁波傳播的媒介就應該是電場和磁場,而與空氣無關,即使在真空中電磁波也可以傳播.
但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是,空氣中的含量卻可以影響電磁波的傳播,因為:
1.電磁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相同的,那麼當空氣中含量不同(比如濕度等等)時,就會影響電磁波的傳播;
2.介質對電磁波的吸收、反射和折射作用的強弱都和介質的成分有關,比如當兩地的空氣介質不均勻時,在其界面上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反射和折射,這也當然會影響電磁波的傳播;
3.等等和多,舉不勝舉呀,呵呵。
F. 使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是什麼
使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是什麼?數據信息等均支持通過轉換為光信號在光纖中進行傳播的。
光導纖維,不僅可用來傳輸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而且可以滿足視頻傳輸的需求。光纖傳輸一般使用光纜進行,單根光導纖維的數據傳輸速率能達幾Gbps,在不使用中繼器的情況下,傳輸距離能達幾十公里。
傳輸原理
光纖傳輸設備傳輸方式可簡單的分成:多模光纖傳輸設備和單模光纖傳輸設備。光纖,不僅可用來傳輸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而且滿足視頻傳輸的需求。其數據傳輸率能達幾千Mbps。如果在不使用中繼器的情況下,傳輸范圍能達到6-8km。
綜觀國內外配線系統的發展,我們可看出這樣三個階段:
1、雙絞線階段。在這個階段語音同大規模數據通信不能混用也適應這樣的數據通信。
2、同軸電纜 +雙絞線階段。
3、光纖階段。
(6)家電使用的傳播介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產品優勢
光纖是傳輸訊號極為方便的一種工具,纜線其中一根纖細的光蕊,就可以取代上千條以上的實體的通訊線路,完成大量及長距離的通訊工作。光纖傳輸的8大優勢如下:
1、靈敏度高,不受電磁雜訊之干擾。
2、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價格低廉。
3、絕緣、耐高壓、耐高溫、耐腐蝕,適於特殊環境之工作。
4、幾何形狀可依環境要求調整,訊號傳輸容易。
5、高帶寬,通訊量大衰減小,傳輸距離遠。
6、訊號串音小,傳輸質量高。
7、保密性高。
8、便於敷設及搬運原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光纖傳輸
G. 電磁力的傳播介質是什麼
電磁力的傳播介質是磁場。這就像風力的傳播介質是空氣,如果沒有空氣,電風扇再吹也不會有風。同樣沒有磁場,不僅導線周圍不會產生電磁波,而且再大的電磁鐵也不會產生磁力。如果說不需要介質,除非空間是零,但滿空間飛的手機信號,又怎能說明空間是零那,所以空間不僅不是零,而是空間是磁場組成的,即電磁力的傳播介質是磁場,或者說電磁力的傳播介質是空間。
H. 什麼是藍牙它是通過什麼介質來傳輸數據的
藍牙是一個標準的無線通訊協議,基於設備低成本的收發器晶元,傳輸距離近、低功耗。它是通過無線電介質來傳輸數據的。
藍牙( Bluetooth® ):是一種無線技術標准,可實現固定設備、移動設備和樓宇個人域網之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無線電波)。藍牙技術最初由電信巨頭愛立信公司於1994年創制,當時是作為RS232數據線的替代方案。藍牙可連接多個設備,克服了數據同步的難題。
如今藍牙由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簡稱SIG)管理。藍牙技術聯盟在全球擁有超過25,000家成員公司,它們分布在電信、計算機、網路、和消費電子等多重領域。IEEE將藍牙技術列為IEEE 802.15.1,但如今已不再維持該標准。藍牙技術聯盟負責監督藍牙規范的開發,管理認證項目,並維護商標權益。製造商的設備必須符合藍牙技術聯盟的標准才能以「藍牙設備」的名義進入市場。藍牙技術擁有一套專利網路,可發放給符合標準的設備。
I. 藍牙的傳輸介質是光纖嗎
不是
藍牙的連接方式屬於無線連接,光纖是有線連接。藍牙通過發射電磁波信號進行通信,而電磁波傳輸的介質目前還沒有發現,也被稱為是暗物質。
電磁波還應用於手機通訊、衛星信號、導航、遙控、定位、家電(微波爐、電磁爐)紅外波、工業、醫療器械等方面。
J. 在寬頻傳輸中特別是有線電視信號的傳輸使用什麼作為傳輸介質
現在主幹用的是光纖,支幹用的同軸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