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有哪些冰箱標准
冷凍程度應重實用
冷凍力是衡量製冷器具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但製冷器具用途各不相同。與商業用途、科學研究等特殊需要相比,家用電冰箱主要的技術性能不應該是製冷,而應該是保鮮。過大的冷凍力不僅會無謂地增加用電量,而且會破壞食品內部的組織和營養結構。對於講究色香味的人來說,保鮮是消費者購買冰箱的第一需要。
價格貴未必先進
追求名牌是當今的消費時尚。但是名牌並不意味著價高,特別是電冰箱這樣技術成熟的產品,不同的品牌,其材料原件、製造工藝、質量性能都基本相同,因此製造成本也大致相同。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往往是一些軟成本,諸如廣告宣傳費用的支出、內部管理的費用以及其他因素等,特別是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營銷策略的運用,對商品價格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冰箱並非「越省電越好」
和冷凍力一樣,電冰箱的耗電量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性能指標。但是要達到最佳的保鮮效果,僅僅在減少用電量上做文章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最優化的結構和製冷設計。
企業可以通過增加保溫層(成本相應有所增加)這類簡單措施達到節省電量的目的,也可以通過採用新技術成果提高能效比,因此不能片面地強調「越省電越好」
電冰箱的選購(一)
現在的家庭是,結婚、買新房子都要忙於買一些家電,可是往往大家在忙於購買這些家電的時候你又能懂多少呢?我現在就告訴大家電冰箱就怎麼樣來選購的,讓你選購適合你家裡人使用,而且有經濟有實惠的冰箱。
一、電冰箱容量和形式的選擇
(一)電冰箱的容量
自從1914年美國卡爾維納特公司首先生產出第一台冰箱投放市場以來,電冰箱的容量一直向大容量發展。目前單門冰箱已經被市場而淘汰,200升左右冰箱一般僅供單身使用,市場上500——600升電冰箱不斷增長,同時,冷凍室容積也將增加。
我國現在國家電冰箱標准中,電冰箱的容積是以有效容積表示的。所謂的有效容積是指冰箱內部實際可用於儲存食品的容積。
選擇電冰箱的容積一般以每人40-60升來考慮。而且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在考慮冰箱總體儲藏時,應適應選擇冷凍室較大冰箱。另外,大容量冰箱佔用空間比較大,耗電量也將大一些,所以選擇時,一定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切勿盲目追求大容量而造成不必要浪費。
(二)電冰箱型式選擇
目前國內市場冰箱主要有兩種型式,一種是製冷式冰箱,其除霜方式一般是冷藏室自動除霜,冷凍室為人工除霜。另一種是間冷式冰箱,也稱無霜冰箱,其除霜方式是全自動的。
製冷式電冰箱由於是直接冷卻,所以製冷速度快,節能。而且冷凍室和冷藏室不通,以免食品串味。
無霜冰箱只有一個蒸發器,它是利用小電扇將冷凍室冷氣吹向冷藏室實行冷氣分配,所以各室溫度分布均勻,且冷凍室和冷藏室溫度可以分別調整,且能自動除霜,但是無霜冰箱冷凍速度比較慢,且冰箱省電。
從節能角度來看,製冷式冰箱更適合我國國情。因為一方面我國電力比較緊張,另一方面製冷式冰箱比間冷式冰箱省電。
電冰箱除了考慮容量和型式外,還應考慮功能,顏色和產生廠家等因素。另外目前我國各大冰箱生產廠家正在逐步推廣綠色環保冰箱,即以R134a逐步替代R600,這也是選購時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電冰箱的選購(二)
我們介紹電冰箱的選購(一)我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現在我給大家繼續介紹電冰箱的選購。
電冰箱的挑選的方法
電冰箱挑選可分兩步進行,(一)通電前檢查(二)通電試驗
(一)通電前檢查
1.外觀檢查
在開啟包裝箱後,應首先檢查電冰箱的箱體,門及頂框等處是否存在碰傷,碰壞之處。由於電冰箱重量重,體積比較大,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受力過猛而引起的底部變形。
電冰箱的表面塗層起色質應均勻發亮,不應有麻點,氣泡和明顯的劃痕更不應有大、小面積塗層脫落現象存在。電冰箱的電鍍件應光亮細密,不應有鍍層脫落或生綉之處。此外還應注意塑料裝飾件,尤其是拐角處有沒有損壞之處。
冰箱的箱體和電冰箱的內部都是經過發泡工藝來處理完成的,如果在製冷過程中,工藝要求不嚴格或操作不謹慎,發泡材料益出箱體或外部塗層表面,就很能除去,在外觀挑選時應注意箱體表面有沒有油跡。
2.電冰箱內部的檢查
首先先檢查門封,因為門封是直接看冰箱的耗電量和保溫效果,而且是影響製冷壓縮機壽命。質量好的門封有很好的吸合力,開啟電冰箱門時,明顯感到有阻力。如果沒有,則門封質量不好。
電冰箱的冷凍室一般都是由鋁板製作而成的,檢查冷凍室的鋁板有無明顯的裂痕,因為電冰箱製冷室內膽是有ABS塑料。
B. 美的2008冰箱、空調、洗衣機既市場佔有率
1、這個數據你得不到准確的,中怡康的報表只是零售市場的。
了解家電行業的人都知道,美的大家電都是渠道遠強於零售的
如果你不從美的內部知道美的的銷售數據,你不會知道美的道理銷售了多少
2、08年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相關白電市場容量的預估各個機構出現巨大的偏差
以冰箱為例,目前我看到的數量,說08年國內的市場容量從1800萬台到2700萬台的都有,這個佔有率沒法算的。
不知道你是哪個企業的,可以告訴你公開可以查到數據的幾個渠道
海關生產及出口數據,統計局地區生產銷售數據(准確度我不知道)
其他行業內部的數據??呵呵,這些數據都是用來賣錢的,100分可是買不到的哦。
C. 中國家電行業競爭力分析
全球家電銷售額起底回升,亞太地區市場份額較大
國際著名咨詢機構Statista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主要家電(包括九類:洗衣機、滾筒式烘乾機、洗碗碟機、冰箱、冰櫃、炊具/烤爐、爐灶、抽油煙機、微波爐)的銷售規模達到1830億歐元(按照歐元兌美元比例為1.11),約合2031億美元,同比增長3.4%。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家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D. 國外家電行業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
1、 3年內不需要大的資本支出,僅依靠之前的產能已足夠滿足需求,產能調節靈活。
2、 國內市場局面基本確定,新近企業基本沒有,可以發力海外,逐漸提高自有品牌減少貼牌產品。
3、 手握大把現金,基本沒有有息負債,可以開始在合適的價格回購公司股票。(目前海爾和美的已經進行。)國內市場上真拿的出真金白銀回購股票的公司也屬很少了。
劣勢:
1、 除了空調以外其他需求接近飽和,如果市佔率不能持續提高,營收和利潤有下滑的風險,不過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替換需求可能比大家想想的大的多。
2、 人工成本上升會導致成本提高,可以看到三巨頭早就開始打造機器人生產線,比其他企業有了先發優勢。
3、 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目前就我個人看全球的需求進入了疲軟時期,目前還沒有大的革命出現導致需求大幅增長,在未來的幾年原材料價格會比較平穩。
行業分析
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城市,而且城鄉收入差距還有日益擴大的趨勢,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中國市場特有的二元化市場結構。一方面城市市場主要家電產品容量普遍接近飽和,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卻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家電保有水平,家電產品的邊際需求也長期得不到提高。
在農民購買力嚴重不足的條件制約下,家電生產企業只能將精力集中於競爭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場,結果便造成了城市市場供給相對過剩的現象,價格大戰、概念炒作、囤積居奇等現象成了家電行業特有的風景。
E. 國內格力第一,為什麼到了美國第一名卻是海爾
格力和海爾是國內的老牌電器製造商,格力的主打產品是空調,海爾的主打產品是冰箱。兩家公司戰略重點不同。海爾早很多年布局美國市場,現在應該算是美國品牌,自然佔有率更高,而格力先抓國內市場,等在國內稱雄之後,再開始布局海外,對於美國市場的銷售,其實是外國公司的角色,自然不如海爾了。
海爾在2005年左右的時候,在國內已經很火了,成為了當時中國家電市場的一哥,但是當時國內經濟發展沒起來,海爾認為國內市場空間有限,就開始將重心由國內轉向國際化,並大力發展北美市場,畢竟北美市場家電規模是最大的,北美通過收購、自投等方式發展起來了。而國內消費水平發展起來的時候,海爾的重心並沒有像格力一樣將中心放在國內市場,仍在主攻國際市場,導致海爾占據國內第一第二的產品幾乎沒有,因此出現海爾在國內的知名度越來越降,反而沒有國際知名度那麼高了。
格力主要在國內市場發展(當然和格力在發展國際市場受阻也有關系),並且專注於空調,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提升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加之品質比較過關,因此在國內市場空調領域占據了最大的份額,知名度在國內也就比較高。
F. 國產空調巨頭海爾,為什麼能在美國搶下27%的市佔率,銷量排名第一
2017年,海爾集團旗下的海爾+GEA雙空調品牌拿下美國第一,占據27.2%的市場份額,幾乎是第二三名之和,打破近20年的美國空調舊格局。在2018年,美國空調市場下降5%,海爾卻增長30%以上,穩居第一。
海爾在1999年就進入了美國市場,不過,美國家電市場主要由本土品牌和日韓品牌霸佔,海爾的生存空間非常小,剛開始一年只能賣50台冰箱,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不過,海爾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投入,在2004年有建立了一個工業園,並加快本土化,啟用美國本土的員工,營銷方式等等,讓海爾逐漸打開了市場,並獲得了高速的發展。
G. 中國電暖器行業的前景好嗎
前瞻網摘要: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控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白電、黑電市場規模同比均下降15%左右,小家電市場規模同比下降5%。由此可見,在市場大環境趨於下滑的形勢下,小家電抵住了市場壓力,以時尚、方便、實用等特點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近年來,受樓市低迷及行業政策等外部環境的影響,中國家電業遭遇市場寒流,大市場低迷。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控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白電、黑電市場規模同比均下降15%左右,小家電市場規模同比下降5%。由此可見,在市場大環境趨於下滑的形勢下,小家電抵住了市場壓力,以時尚、方便、實用等特點贏得了市場的青睞。另外目前,我國小家電市場保有量較低,每戶不足4件,相比歐美國家每戶平均擁有10件左右的保有量,呈現出了強大的市場空間及增長力。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中,中國小家電市場將持續放量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到2016年我國城市和農村的小家電市場容量將達到64479.15件和11809.22件。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小家電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相比大家電,小家電本身較為適合電商渠道銷售,小家電線上渠道比線下渠道的營銷成本節約20%以上,而且小家電體積小,對物流配送的要求沒有大家電高,線上渠道能夠擴大銷售范圍。目前幾乎主要的小家電品牌均在天貓、蘇寧易購、京東等大的電商平台上開設有品牌旗艦店,或是經銷商網店,電商渠道在小家電市場交易中的份量也在逐漸上升。網購打破原有蘇寧、國美渠道為王的產業鏈格局,家電企業議價能力提升,行業進入品牌為王時代。深度介入網路銷售,甚至參與網路直銷的家電企業將享受網路高毛利、低費用的渠道紅利。從歷史趨勢來看,2006年之前國美和蘇寧發展很快,對家電製造企業壓榨力度逐年提升,導致家電製造企業毛利一直在下降,而家電連鎖毛利一直在上漲。2006年後,家電製造行業完成整合,出現強勢龍頭企業,家電製造和家電連鎖之間的博弈趨於平衡,使得家電製造的毛利得以回升。2011年之後,在電商的競爭壓力下,渠道議價能力下降,家電連鎖的毛利在2011年開始下跌。大家電行業的此種趨勢對小家電有著較大的借鑒意義。
H. 家電行業的競爭狀況
2007年,國內白色家電市場呈現城鎮更新、鄉村普及。中心城市保有量相對較高,
開拓中小城鎮與鄉村市場成為內銷增長動力。冰箱進入城鎮較早,面臨更新換代,
且鄉村普及令需求潛力得以釋放,加之科龍與美菱恢復性增長,令冰箱內銷增長顯
著。空調進入城鎮較晚且未向鄉村普及,處於城鎮飽和與鄉村需求難釋的境況,令
內銷增幅驟降甚至負增長。獨具的價格優勢令白色家電出口持續高幅增長,退稅是
出口獲利重要來源。出口擴大產銷可提高產能利用率,凸顯規模效應,利於攤薄單
位成本。降低家電出口退稅率令企業原材料成本增加,擠壓了盈利空間。人民幣升
值對家電企業影響負面,產能過剩致使出口成為企業生存的倚仗,低價低成本是主
要優勢,匯率變動難以實現出口價格提升。非關稅壁壘作用凸顯,主要出口地區提
高節能指標和徵收回收費;換用新冷媒製冷劑令空調單位成本增加,削弱了出口成
本優勢。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對我國家電產品實行反傾銷措施,倘若遭受全面反傾銷
,必定對家電行業和企業造成致命打擊。
第一章 2006年全球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整體狀況
二、空調
三、電冰箱
四、洗衣機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行業進入壁壘低,競爭者眾多,市場逐漸呈現飽和狀況。
二、廠家差異化道路
三、市場細分更加明顯
四、產品走向
五、行業加速整合
第三節 主要國家與地區
一、美國:市場成熟、需求增長平穩,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
二、歐洲: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新的環保政策加大外來品牌進入的難度
三、日韓:消費市場保持平穩,產量逐漸外移
四、印度:市場潛力巨大,未來戰略要地
第二章 2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況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產業規模
二、產業結構
三、產業競爭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國內廠商的市場地位優勢依舊明顯
二、各廠商上紛紛將注意力瞄向三四級消費市場
三、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制約行業發展
四、中國白色家電產業正處於整合關鍵期
五、宏觀政策利於行業整體發展
第三節 重點地區發展概要
一、長三角
二、珠三角
三、其他重點區域
第三章 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發展預測
第一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趨勢分析
一、空調市場發展趨勢
二、電冰箱市場發展趨勢
三、洗衣機市場發展趨勢
第二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規模預測
一、空調市場預測
二、電冰箱市場預測
三、洗衣機市場預測
第三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結構預測
一、產品市場結構
二、區域市場結構
三、營銷渠道結構
第四章 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細分產業研究
第一節 空調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二節 電冰箱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三節 洗衣機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技術創新成為產業熱點
三、阻礙因素
第五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競爭分析
第一節 國內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二節 國外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三節 渠道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白電市場的渠道結構
三、細分市場的渠道結構
四、渠道發展特點
五、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六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分析
第一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發展研究
一、特徵
二、趨勢
第二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模式演進
一、產業生命周期
二、傳統模式與新型模式
三、演進路徑與挑戰
第七章 我們的建議
第一節 對政府的建議
一、宏觀調控
二、更加發揮家電行業協會的幫助企業經營的作用
三、指導家電行業發展方向,增強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第二節對 廠商的建議
一、產品策略
二、價格策略
三、渠道策略
四、品牌策略
五、服務策略
第三節對 渠道商的建議
一、改進運作模式達到與廠家的雙贏
二、避免盲目投資,減少渠道成本擴大銷售利潤
三、品牌店、超市和大型百貨商場惟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保存自己的份額
I. 家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怎麼寫
1、我國家電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
中國整個家電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但是與其他產品不同,家電產品的生命力相對來說比較強,因此就算進入成熟期,但是要進入衰退期甚至產品消失,還要過很長一段時間,成熟期主要在於一般市場幾乎飽和,各大家電之間將會在有限的市場份額內相互競爭。
從具體產品來看,大部分大家電產品如冰箱、空調、洗衣機均已進入成熟期,而空氣凈化器、凈水器等產品因起步較晚,仍處於成長期。
2、2020年上半年各類家電產量均下降:
2020年1-6月全國家用洗衣機產量3260.2萬台,同比下降7.2%;家用電冰箱產量3759.3萬台,同比下降6.9%;彩電產量為8312萬台,同比減少2.5%;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10414.9萬台,同比下降16.4%。
3、家電代表企業營收均出現下滑:
中國三家家電行業代表企業——美的集團、海爾智家和格力電器,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均遭遇下滑。從營收規模來看,美的集團領先於海爾智家,而海爾智家領先於格力電器;在營業收入下降幅度上,海爾智家下降幅度較小,同比2019年下滑4%,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格力電器,其較2019年同期下滑了28.21%,而在2020年第一季格力電器營業收入為203.96億元,同比下降49.7%,營業收入僅有2019年同期的一半。
4、小家電子板塊營收恢復正增長:
2020年第二季度,小家電子板塊營業收入已經恢復同比正增長,增速達到了15.29%,小家電受益於消費流量向線上集中,且部分小家電企業線上收入佔比較高,收入表現處於各子板塊領先位置。
5、家電行業發展趨勢:
從宏觀層面上看,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預期提升、社保水平提高等因素,將繼續成為推動家電行業增長的驅動力。「十四五」時期,國內家電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和農村市場的全面普及,智能家電正不斷地成為家電消費的主要選擇,可以預計,智能家電行業將實現快速的發展。
J. 中國有哪些外國的家電品牌
松下洗衣機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