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核電站數量及分布
一、秦山核電站(中核)
秦山核電站地處浙江省海鹽縣。
二、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中廣核)
三、嶺澳核電站(中廣核)
嶺澳核電站位於廣東大亞灣西海岸大鵬半島東南側。
四、田灣核電站(中核)
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
五、紅沿河核電站(中廣核)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東崗鎮,
地處瓦房店市西端渤海遼東灣東海岸。
六、寧德核電站(中廣核)
七、陽江核電站
廣東陽江核電
八、三門核電站
位於浙江南部
九、海陽核電站
位於山東煙台海陽市東南部海邊
十、方家山核電站
位於浙江海鹽,南臨杭州灣、。
十一、咸寧核電站
鄂贛交界處的湖北省通山縣,有一座湖北省第二大的水庫——富水水庫。
十二、另外,中國台灣省現有3座核電站;在建的1座;擬建的尚有2座。
已經投產的台灣省慶山和國盛兩座核電站。
B. 台灣省有幾座核電站
目前台灣共有四個核能發電廠
核一場 台北縣石門
核二廠 台北縣萬里
核三場 屏東縣恆春
核四場 台北縣貢寮
C. 中國有幾個核電站分別在哪裡
中國現有核電站6座。 分別是: 浙江省的秦山(一期)核電站、秦山核電二期工程和秦山核電三期工程,廣東省的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以及江蘇省的田灣核電站。
未建成或在建: 三門核電工程項目 (浙江南部) 陽江核電站 (廣東陽江) 煙台海陽核電站、威海乳山核電站、威海榮成核電站 。
中國自主創新的第三代核電項目正在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進行建設,和正在運行發電的第二代核電機組相比,預防和緩解堆芯熔化成為設計上的必須要求,而這一點也正是作為第二代核電站的福島核電站事故中暴露出來的弱點。據悉,中國第三代核電站將裝備有蓄水池,這樣的「大水箱」在緊急情況下能釋放出大量的水,從而達到降溫等應急需求。
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的能量產生電能的發電廠。目前商業運轉中的核能發電廠都是利用核裂變反應而發電。核電站一般分為兩部分:利用原子核裂變生產蒸汽的核島(包括反應堆裝置和一迴路系統)和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屬:鈾、鈈。
D. 核電站中國有幾個
核電站中國有21個。
核電站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動力反應堆所產生的熱能來發電或發電兼供熱的動力設施。反應堆是核電站的關鍵設備,鏈式裂變反應就在其中進行,目前世界上核電站常用的反應堆有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進型氣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廣泛的是壓水反應堆,壓水反應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它是從軍用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動力堆堆型。
2011年,在中國運行的6座核電站共11台機組,總核電容量有9百多萬千瓦,僅佔全國總發電量的2%。按照《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到2020年,中國將增建成多座核電站。
當前已經從廣東、浙江、山東、江蘇、遼寧、福建、廣西等沿海省份確定了13個優先選擇的廠址,預計到時總投產核電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核電年發電量達到2600億千瓦小時,可佔全國發電量的6%以上。並且,根據當前的核電建設,這個目標預料還可以上調。
輻射影響由於煙灰中存在鐳、釷等放射性元素,百萬千瓦級燃煤發電廠對周圍居民的輻射劑量約為每年0.048毫希,而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正常運行過程中所排放的微量放射性物質對周圍居民的輻射劑量僅為每年0.018毫希。換句話說,核電站的輻射影響明顯低於火電廠。
E. 台灣大規模停電,造成停電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台電調度中心通報,此次台灣大規模停電的原因是由於高雄興達電廠設備故障。一個電廠開關故障跳脫,卻沒有備用備用的機組來維持電網的穩定,從而導致台灣地區大規模的停電。有台灣學者表示,本次停電主要歸因於民進黨急著廢核,發電量嚴重不足,而且全台大停電的現象在未來可能還會重復上演。
F. 台灣有沒有核電站
至今,全台共4座核電站:
北部3座:
台北縣石門核能一廠
台北縣萬里核能二廠
台北縣貢寮核能四廠(施工中)
南部1座:
屏東縣恆春核能三廠
核電站(nuclearpowerplant)是利用核裂變(NuclearFission)反應所釋放的的能量產生電能的發電廠。目前商業運轉中的核能發電廠都是利用核裂變反應而發電。核電站一般分為兩部分:利用原子核裂變生產蒸汽的核島(包括反應堆裝置和一迴路系統)和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屬:鈾、鈈。
G. 中國有多少核電站 分別是什麼
中國核電廠分布圖
一、秦山核電站(中核)
秦山核電站地處浙江省海鹽縣。
一期工程,採用中國CNP30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1×30萬千瓦,設計壽命30年,綜合國產化率大於70%,1985年3月澆灌第一罐核島底板混凝土(FCD),1991年12月首次並網發電,1994年4月設入商業運行,1995年7月通過國家驗收。經過十多年的管理運行實踐,實現了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掌握技術、積累經驗、培養人才,為中國核電發展打下基礎」的目標。
二期工程及擴建工程,採用中國CNP65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65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二期約55%,二擴約70%,1#、2#機組先後於1996年6月和1997年3月開工,經過近8年的建設,兩台機組分別於2002年4月、2004年5月投入商業運行,使我國實現了由自主建設小型原型堆核電站到自主建設大型商用核電站的重大跨越,為我國自主設計、建設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將對促進我國核電國產化發展,進而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擴建工程(3#、4#機組)是在其設計和技術基礎上進行改進,2006年4月28日開工,3#機組計劃於2010年12月建成投產,4#機組力爭2011年年底投產。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採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技術(CANDU6),裝機容量2×728兆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55%,參考電廠為韓國月城核電站3號、4號機組。1號機組於2002年11月19日首次並網發電,並於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於2003年6月12日首次並網發電,並於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業運行。
二、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中廣核)
大亞灣核電站是採用法國M31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98.4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不足10%,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開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兩台單機容量為984MWe壓水堆反應堆機組先後投入商業營運。
三、嶺澳核電站(中廣核)
嶺澳核電站位於廣東大亞灣西海岸大鵬半島東南側。
一期工程,採用中國CPR100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99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30%,於1997年5月開工建設,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業運行,2004年7月16日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二期工程,採用中國改進型CPR100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1號和2號機組綜合國產化率分別超過50%和70%,於2005年12月開工建設,兩台機組計劃於2010年至2011年建成投入商業運行。
三期工程,採用採用中國改進型CPR100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預計2011年開工建設。
四、田灣核電站(中核)
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廠區按4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規劃,並留有再建2至4台的餘地。
一期工程,採用俄羅斯AES-91型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106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70%。於1999年10月20日正式開工(FCD),單台機組的建設工期為62個月,分別於2007年5月和2007年8月正式投入商運。
二期工程3號和4號機組的建設已啟動,單機容量均為100萬千瓦。
三期工程5號和6號機組的建設已啟功,採用中國二代加CPR1000核電技術。
五、紅沿河核電站(中廣核)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東崗鎮,地處瓦房店市西端渤海遼東灣東海岸。規劃建設6台機組,採用中國改進型CPR1000壓水堆技術,單機容量100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60%,1號機組於2007年8月正式開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業運營。目前在建中。
六、寧德核電站(中廣核)
規劃建設6台機組,採用採用中國改進型CPR1000壓水堆技術,單機容量100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75%以上,1#機組於2008年2月FCD,1、2#機組計劃於2013年左右建成投入商業運行。
七、陽江核電站
2004年,經10多年籌備的廣東陽江核電項目也有望在年底通過國家核准,這個規劃投資達80億美元、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機組的全國最大核電項目一期工程於2006年正式動工。目前在建中。
八、三門核電站
2004年7月,位於浙江南部的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獲得國務院批准。這是繼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之後,獲准在
浙江省境內建設的第二座核電站。三門核電站總佔地面積740萬立方米,可分別安裝6台100萬千瓦核電機組。全面建成後,裝機總容量將達到1200萬千瓦
以上,超過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一期工程總投資250億元,將首先建設兩台目前國內最先進的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技術機組。三門核電站最快將在2010年前後發揮作用。
九、海陽核電站
位於山東煙台海陽市東南部海邊、總投資達600億元的海陽核電站首期工程已於2007年年底開工。目前,海陽核電工程前期准備工作已全面完成,計劃2010年首期工程兩台機組並網發電。與此同時,該項目的配套工程---抽水蓄能電站工程,也將與核電站一期工程同時開工建設。"兩電"工程完工後,每年將提供600萬千瓦電能。據了解,海陽核電站建成後將是中國最大的核能發電項目。
海陽核電站項目是經過國家發改委同意、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中電投)控股建設的核電項目。中電投佔40%、中國核工業集團佔20%、國電集團佔20%、山東魯信控股佔10%、華能集團佔5%、煙台市電力開發佔5%。據了解,由於核電對技術和安全性要求高,此前核電站的建設都是具有軍工背景的企業承擔。
海陽核電站位於海陽市東南部的海邊,在海陽市大辛家鎮的冷家莊和鄰近的董家莊。處於膠東電力負荷中心,地質條件優越,是國內基礎條件最好的核電站址之一。工程分三期實施,一期將建設2台10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海陽核電站的規劃容量為60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並留有擴建餘地,總裝機容量870萬千瓦,發電機組全部投產後,年發電量接近三峽電站發電量的90%。一期工程投資250億元,規劃建設兩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
山東乳山核電項目工程總體規劃建設六台百萬級核電機組,一期工程建設兩台百萬級核電機組,2006年開始前期工程准備工作,爭取在「十二五」末投產發電。
國防科工委在2008年1月7日召開的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上透露,2008年中國將開工建設福建寧德、福清和廣東陽江三個核電項目。
另外,中國台灣省現有3座核電站;在建的1座;擬建的尚有2座。已經投產的台灣省慶山和國盛兩座核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2×63.6和2×98.5萬千瓦。
十、方家山核電站
方家山核電工程是秦山一期核電工程的擴建項目,工程規劃容量為兩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採用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技術,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預計兩台機組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投入商業運行。項目建成後,秦山核電基地將擁有9台核電機組,總容量達到630萬千瓦。該項目位於浙江海鹽,南臨杭州灣,建成後將承接華東區域電網,區位優勢相當明顯。
十一咸寧核電站
鄂贛交界處的湖北省通山縣,有一座湖北省第二大的水庫——富水水庫。富水河上的這座水庫建成於1964年,蓄洪、發電、灌溉、養殖、航運兼顧,年發電量1.412億度,壩高45米,頂寬6.4米,壩頂長941米,有8個泄水閘,庫面浩浩11萬畝,庫容量17.64億立方米,兩岸群峰秀麗,庫中有無數島嶼,當地人稱它為「湖北的千島湖」。這樣一個秀美的地方,還隱藏著我國首個內陸核電項目——湖北咸寧核電廠。11月18日,成都商報記者對這個正進行建設的項目進行了實地探訪。
進入位於通山縣大畈鎮大墈村的核電站工地,是一條26公里長的專用大件運輸道路——核電公路。公路已建成,目前還有一座跨湖的大橋正緊張施工中。核電站,就位於大橋連接的湖心島——獅子岩上。
咸寧核電項目於2009年全面啟動建設。今年5月15日,核電項目一期常規島及核電站輔助系統工程總承包等合同一攬子框架協議在武漢簽署,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工程有限公司舉行了咸寧分公司及咸寧項目部揭牌儀式。
據通山縣政府公眾信息網公布,至11月4日,主場區場平土石方工程完成1610萬立方米,占總量的76.1%。1、2號核島達到廠平標高,施工現場按照今年底4台機組達到廠平標高的目標加快推進。計劃今年底全部完工。
咸寧核電項目也標志著中國進入第三代核電發展階段。它將首次採用非能動型壓水堆核電技術,備受中國核電行業關注。該核電技術是目前唯一通過美國核管理委員會最終設計批準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是全球核電市場中最安全、最先進的。
總投資達600多億元的咸寧核電項目,其業主是由中廣核集團與湖北省能源集團共同設立的湖北核電有限公司(雙方分別持股60%和40%,由中廣核集團控股)。2008年6月這家公司成立時預計:經過2年的前期准備和5年半的主體工程建設之後,湖北將首次用上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