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呂清森的先進事跡結合自己寫心得體會該怎樣寫最好
為巡檢一條長47千米的輸電線路——紅(紅石)白(白山)線,吉林供電公司樺甸分公司送電檢修班工人呂清森,在東北高寒山區原始密林中獨行31年,並首創了「採光巡線法」、「風力風向觀測法」等巡線方法,發現供電隱患數千處,為國家減少損失達數千萬元。7月7日《亮報》專辟第4版、5版講述了呂清森在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故事。 山路人生呂清森的人生,大半在路上。這路,一條在腳下,走了31年;一條在空中,看了31年。一路上他拘謹而沉默,偶爾答話時總是低著頭,垂著眼睛,更顯身形瘦小。但進了山,他頓時舒展開來,帶著黃挎包、綠水壺、工具袋,在密林覆蓋、狹窄陡峭的山道上走得飛快,全然不像50多歲的人。盛夏的長白山余脈,山道沿途能看到體型碩大的螞蟻蚊蟲和間或飄飛的蒲公英,這讓他很開心。若是到了冬天,積雪齊腰深,只能咬緊牙關在雪地里或滾或爬,樹叢上撲簌簌掉落入懷的白雪便是最親密的夥伴了。常常這樣走上幾天,他也遇不上一個人。高寒山區,茫茫林海,危險而寂寞,但為了守護一條長47千米的輸電線路——紅(紅石)白(白山)線,作為吉林供電公司樺甸分公司送電檢修班的一員,他就這樣一路走,一路看,整整31年。「幹了巡線這個工作,就要保證不出事故。」進山前,路過村裡義務護線員王立伍的家,這個家一直給呂清森留著門:「小呂子巡線有時會下山來歇腳呢。」最初沒人想到,這一留,便留了幾十年,推門而入的小呂子已成了老呂。他巡檢的紅白線,全線路共179基鐵塔,其中山地丘陵佔99%,是曾被稱為樺甸地區「線況最壞、導線最舊、線徑最細、離地最高、環境最差、巡護難度最大」的「六最」線路。線路主要供應以「中國第一金礦」為代表的冶礦業用電和附近幾個村鎮的居民用電,容不得一點閃失。誰願意長期把這副擔子挑在肩上?更何況,20歲前,呂清森根本沒有想過要一輩子干巡線這個工作。原本,他的夢想是當兵。1979年,巡了一輩子線路的父親呂明俊把自己的望遠鏡像發獎牌一樣掛在呂清森脖子上。「父親跟我說,你拿上這個望遠鏡,幹了巡線這個工作,就要保證不出事故。」父親身體不好,住進了醫院,呂清森想在一旁多陪陪,卻總被父親「攆」出去:「你的工作不能耽誤,我幹了一輩子還沒干夠呢!」其間,紅白線停電檢修,他再三拜託醫生和家人後,在父親的催促下出發去現場,可他並不理解父親的話,「這工作又苦又累,還那麼枯燥,怎麼能幹了一輩子還沒干夠呢?」但他再也沒機會向父親提問了。「1992年4月17日」,呂清森說出這個日子時,有很長時間的停頓,「父親走的那天,我還在線路上。」後來他一進家門就一頭暈倒在父親的遺像前。父親留給呂清森的最後一句話,還是讓他好好巡線。這47千米的線路,從此牽著他的魂。呂清森慢慢理解了父親對這份工作的不舍:「拿著望遠鏡,看護著線路,我覺得特別自豪,就好像在戰場上指揮一樣。」他把楊靖宇將軍曾戰斗過的這片人煙稀少的山林當成自己的陣地,把線路看成是自己的對手,「我和這條線路拼了30多年,已經摸清了它的脾性。這銀線上流動的都是經濟價值,看護好它是我的任務呀!」他堅守著自己的任務和使命,從青年到中年。連續31年,紅白線安全運行無事故。「別人看不出的毛病他能看出來,就有這股鑽研的勁兒。」下午,幼兒園放學,呂清森接了孫子回家,再幫家裡做頓飯。晚上7點,新聞聯播開始了,呂清森閉著眼睛認真聽……現在,他的休息時間多半這樣打發。電視,大多隻聽不看,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巡線主要用眼睛看,有時蹲在地上一看就是二十幾分鍾,眼睛特別累,所以平時要讓眼睛好好休息一下。」熟識的人都說:「他就是對這工作『魔怔』了。」「魔怔」了的呂清森常常想著線路的問題就出神了,家裡的大事小情當然指望不上他,妻子高秀鳳卻從來沒有埋怨,他出門巡檢時,她總是給他炒上一兩把黃豆,讓他在不能抽煙的時候解饞。高秀鳳打心眼裡佩服丈夫:「別人看不出來的毛病他就能看出來,光聽打雷的聲,他就知道是在哪個方向;電燈閃幾下,他就能說出哪個地方有雷擊。」能作出如此准確的判斷,呂清森憑的就是「有股鑽研的勁兒」。呂清森文化程度不高,剛參加工作時,甚至連字都認不全,還得師傅手把手地教。資料多了,不認識的字也多了,他就讓家人幫忙把資料內容用錄音的方式轉記下來,硬聽硬背。至今,他已記下了20多本工作筆記。這些因長期使用、邊緣已經破損的筆記本上,有不少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意義的符號:「有些是用來替代不會寫的字,有些則是為了方便記憶。」此外,這里還記錄了他發現的少腳釘、缺螺絲等缺陷以及他多年總結出的經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父親和師傅們都這樣教我。」憑借經驗和鑽研,31年中,呂清森首創了「採光巡線法」、「風力風向觀測法」等巡線方法,發現供電隱患數千處,為國家減損資金達數千萬元。「採光巡線法,就是找到最合適的觀測位置,在平視導線的角度,等太陽光直射導線的時候進行觀察,這就像滿山遍野給你打著探照燈一樣,能夠發現導線斷股等平時很難發現的缺陷。」徒弟翟信龍說。紅白線跨越高寒山區,地形復雜,巡線的路陡峭難走,還不時有碎石青苔,「站都站不穩」,很容易滑倒摔傷。但為了能從不同角度全方位觀測導線狀況,呂清森反復琢磨之後,形成了獨特的「之字形走法」,大家巡線都用這種走法,速度更快了,效率更高了。復雜的地形還會影響到風向,進而影響到對跨越山谷的導線的觀測:早上和下午的風向不一樣,觀測行走的路徑也不一樣,早上要在導線左邊,下午則要走在右邊……呂清森不止自己琢磨,還帶著大家一起琢磨,同事們都佩服這個「土專家」。依據多年實地巡線經驗,他把紅白線按地理環境、設備狀況等分成九段區域,和班組成員一起交流每一區域的巡檢情況,期望為更多的人提供參考。「火車都提速了,咱的工作也得提速呀!怎麼提速?不能光悶著頭苦幹,就得琢磨。」他不覺得自己是「魔怔」了,因為他已認定巡線是自己的神聖職責。要把自己的職責做好,不得全身心投入地去琢磨嗎?「人沒有精神不行,多干點活累不死人,沒有精神卻容易死人。」「194到195號間,有熊出沒,注意安全。」如工友們所說,呂清森沉默寡言,巡視日記上這短短的一句話背後,是在5米內與野生黑熊正面遭遇的危險故事,少有人知。兒子呂鵬卻是知道的。巡線歸來,長時間沒見著人的呂清森總是特別想跟兒子聊天。他想不出什麼更有趣的故事,只好嘮嘮巡線途中的情形:夏天,草叢深處有俗稱「野雞脖子」的毒蛇;野豬會帶著小豬仔過路,要屏住呼吸等它們過去;狼的毛色會隨季節變化,不易發現,進山時得用「叫棍」敲擊樹干……這些還不是最可怕的。密林里有一種叫做「草爬子」(學名「蜱」)的寄生蟲,鑽入人體後很難察覺,若不及時取出,嚴重時會因呼吸衰竭致死。呂清森是當作故事講的。小時候,呂鵬也是當故事聽的,長大後才覺得心驚肉跳。為了防密林中的蟲蛇,一年四季,呂清森都穿著秋褲,即使夏天最熱的時候,即使在家裡。他說,要是在家裡換上短褲涼快了,再穿秋褲上線路就受不了那個熱了。有一次,他巡線時遇上山體滑坡,差點連命都丟了,回家時滿身都是傷,傷口猙獰嚇人。 呂鵬忍不住和父親談了一次:「你也上年紀了,大家也都勸你換個稍微輕松點的地方,不用那麼累那麼危險,不也是一樣巡線嗎?」「不一樣。」呂清森說。這條線路太艱苦,如果換上新手可能在幾年內都很難適應。而他最熟悉這里,夏天雷擊、冬季覆冰,他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准確找到事故點,避免重復故障,保證客戶安全可靠用電,減少國家損失。他沒想過自己會離開這條路,離開這山,「就算將來退休了,我還會經常回來看看的。」他說,幹活累不死人,但沒有精神卻容易死人,幹啥都得有一股子精神頭——做人講誠信,工作負責任,社會比奉獻,這股精神頭到啥時候都不能丟。31年,就是這股不能丟的精神頭,使一個普通的電業工人,在山路人生中,創造了寶貴的價值。(周艷 張長浩 齊立強)記者手記:偉大精神代代相傳呂清森,一名普通的線路工人,31年如一日,用心守護著吉林樺甸地區最偏僻、環境最差、巡護難度最大的一條送電線路。最平凡的巡線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業績。31年深深淺淺的腳印,鑄就一種偉大的精神。這是一種執著堅韌的敬業精神。他默默承受著巡線路上的千辛萬苦,兢兢業業,扎實工作,保證了紅白線31年安全運行無事故。這是一種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31年間,呂清森並不是沒有機會更換工作崗位,卻總是主動選擇這條最艱苦的線路,辛苦自己,幸福他人。對於遇到困難的同事,他總是毫不猶豫地相助;對於新入行的同事,他總是毫無保留地授藝。呂清森內心始終有著這樣一種強烈的願望:做更多的事,幫助更多的人,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一種勤勞刻苦的鑽研精神。呂清森文化程度雖然不高,但時刻不忘學習,認真閱讀相關資料,詳細記錄各類數據,不斷歸納總結,發明「採光巡線法」、「風力風向觀測法」等一整套成功的巡視方法。為了等光線角度,呂清森能夠在一個地方一蹲就是一天;為了掌握線路受熱變化情況,他燒壞了家裡的鋁勺,還把手燙出水泡;為了測試水泥桿凍裂溫度,他把電桿挖出數個小洞,把溫度計放到裡面……刻苦鑽研精神成就了呂清森精湛的技藝,常人難以發現的缺陷,呂清森一眼就能找到,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巡線「神鷹」。巡線腳步不止,道路越走越寬。魯迅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呂清森所走的山林,大多地方原本也沒有路,都是他巡線時踩出來的。31年過去了,呂清森仍在這條路上前行。這條路,還會有後來人繼續走下去,因為這路上的精神一定會代代相傳。( 張瑩 )全國電力企業掀起學習呂清森熱潮 7月1日,國家電監會組織全國主要電力企業召開呂清森先進事跡宣傳學習工作會議,印發《在全國電力系統廣泛開展向呂清森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全國電力系統要學習呂清森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責任意識;學習他愛崗敬業、勇於進取的拼搏精神;學習他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克難攻堅、細致嚴密的鑽研精神。《決定》要求,電力系統各單位要在全系統形成學習呂清森同志的熱潮;各級黨組織要把開展向呂清森同志學習的活動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結合起來,以實際行動推動電力工業科學發展;電力系統幹部要以呂清森同志為榜樣,立足本職,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在崗位上建功立業。此前,國家電網公司黨組已於6月29日印發了《關於開展向呂清森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要求各單位、各部門以開展向呂清森同志學習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強「三個建設」,在推動公司科學發展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要把學習活動與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引導員工自覺踐行公司核心價值觀和企業精神,提升「國家電網」品牌美譽度,增強公司軟實力;要把學習活動同深化「兩個轉變」、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統一起來,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推進「三集五大」工作的
㈡ 我是國家電網的職工2011年評為優秀團員先進事跡怎麼寫啊
優秀團員先進事跡材料 我叫陳江,性別:男,年齡24,民族:漢。2001年榮幸的被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吸收,成為一名令人自豪的共青團員;2002年在和靜縣二中擔任團支部書記;2008年8月進入新疆金特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軋鋼分廠加熱工段工作,擔任生產班組丙班班長。在這二年的時間里干過生產班崗位工、維修班鉗工,參加過兩次加熱爐改造,在爐子改造過程中擔任監工。 自從加入中國共青團,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綱領,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行動指南,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團結全國各族青年,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這正是我個人追求的人生價值所在,因此,我認為能夠成為一名團員,那曾經是我最大的夢想。 自入團以來積極參加團組織的各類活動。努力完成團組織交給的任務,積極完成團的任務,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積極參加團組織的活動。在工作上踏踏實實,在學習上積極進取,在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團員;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黨的一員,為人民做出我應有的貢獻。 如今算來,我加入團組織以來已有10年的時間了,我深深感受到了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團組織使我健康成長,使我正確認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為共青團員我們應該堅持與時俱進,全面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下面我將個人的基本情況匯報如下: 在思想上: 首先,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覺悟水平,樹立起作為共青團員應該起到帶頭和模範作用;其次,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團員活動,在活動中學習理論,在活動中實踐理論,這做到學以致用,也符合馬克思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再次,按時繳納團費,不拖後腿,爭取為團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此外,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質,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嚴於律己,揚善抑惡、求實創造、與時俱進,將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認真遵守學院各項規章制度,不參加非法組織。認真學習《團的章程》,自覺履行團員的義務,執行團的決議,遵守團的紀律,完成團組織交給的任務,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也是一個團員應盡的責任。本人素良好道德修養,並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積極要求進步,進廠二年我就向廠里的黨支部遞交了我個人的入黨申請書,並爭取早日在自己的積極努力下獲得「入黨積極分子結業證書」,我絕對不會辜負黨對自己的期望,繼續努力爭取能盡早成為一名黨員。 在學習上: 我始終堅持一句格言「放棄努力本是我的任務,在現有的基礎上爭取再爭取更是我的職責」。在校學習一直未鬆懈,有科學的生涯規劃,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認真鑽研專業知識,刻苦學習。樂於幫助其他同學,取長補短,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上課時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積極思考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從而帶動同學們上課時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不僅自己收獲頗豐,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也大大提高;後及時完成作業,做到認真復習,預習一起抓,並經常去圖書館看各類報刊雜志,不僅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也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此外,我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幫老師做項目,是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現在離開了學校,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更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進入工作崗位以來,通過師傅的教導,去領悟鋼鐵行業崗位的操作知識及技能,虛心的向老員工請教和交流,收集崗位相關的業務書籍及筆記資料,以期能盡快的適應工作環境、掌握應有的知識技能,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不斷的總結個人工作的得與失;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地進步。 在生活上: 首先,我歷來反對鋪張浪費,崇尚質朴的生活,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派的作風,合理利用自己的工資,我深知金錢的來之不易,從不亂花一分錢。但是,我卻又不是一個守財奴,我認為應該把自己的微薄薪水花費在有意義的事上。 其實,我認為,生活不單單包括吃喝上。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精神修養和能力的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會令個人終身受益。合理的安排個人的休息、娛樂、體育鍛煉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觀念。
在工作中: 在工作中我安安穩穩,沒干一個活我都要求自己做到再好,我認識到與同事之間的善意交往也是必須的。因為人是一個個體只有許多人在一起才能組成一個社會的有機體,善於團結同事,才能真正的把工作搞好,使得生活合理有序的進行。 雖然通過團組織的悉心培養和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點點成績,但是我認為還是遠遠不夠的,雖然能以一個優秀團員的標准來嚴格要求自己,但是距離一個優秀團員的標准還有差距,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實事求是,戒驕戒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始終保持團組織的先鋒模範作用,腳踏實地、積極進取、不斷創新、默默的奉獻,力爭使自己在各項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績,努力使自己成為共青團組織的優秀先鋒。 今後我會堅持勤奮努力踏實工作的優良作風,在工作上學骨幹,在政治上求先進,在活動中求積極,認真而努力地做好組織交給的每一件事,帶著激情和責任感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辜負團組織和領導對我的期望。
陳江 2011年3月18日
㈢ 創建工人先鋒號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創建「工人先鋒號」以創一流工作、一流服務、一流業績、一流團隊為內容
㈣ 國家電網甘肅優秀班組發言稿
軥錄疾力 敦技勵能 打造技能型班組
----做設備的忠實「守護兵」
(一)班組簡介: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洛陽供電公司檢修試驗工區變電一次檢修二班成立於1998年1月,現有員工10人,負責洛陽地區17座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一次設備的檢修維護工作,承擔著洛陽電網核心區域變電設備的日常檢修維護和缺陷處理工作。
(二)榮譽榜:
2008年,被評為河南省青年文明號、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
200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
2011年,被評為河南省電力公司標桿班組、國網公司達標班組;
2012年,被評為河南省共青團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集體;
2013年,被評為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班組技能建設及班組長素質提升勞動競賽先進班組、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鄭雷勞模工作室;
2014年,被評為國網公司先進班組、國網公司工人先鋒號。
(三)班組事跡通訊文章: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洛陽供電公司檢修試驗工區一次檢修二班自成立以來,面對各項工作任務,始終抓落實重責任、抓標准化促規范、抓班組建設促管理、抓學習重積累、抓技術重創新,形成了「軥錄疾力,敦技勵能」的良好班組文化氛圍,全力打造技能型班組,全心全力確保洛陽電網的安全與穩定。
防微杜漸 強化安全教育
一次檢修二班始終堅持把安全教育作為班組管理和培訓的重中之重,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循「時時抓、事事抓」的工作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以安全事故為警戒,並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班組安全管理制度,與班組成員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積極營造「安全生產無小事,班組工作無違章,時時處處重安全,人人心中有安全」的工作氛圍,牢固樹立「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意識和責任心,切實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為人身和設備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互幫互助 營造和合氛圍
「班和萬事興」,班組建設是員工素質文明的重要體現,班組風氣決定發展的結果。一次檢修二班把日常工作與班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記錄為載體,督促日常工作深化細化,以實際工作充實記錄內容,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班組長帶領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不斷增強隊伍的凝聚力,通過師帶徒、徒幫師的培養模式,在和諧愉快的工作生活中提升隊伍整體素質。
㈤ 求工人先鋒號評選的車間主要事跡
以下內容供參考:
**有限公司**車間是負責**的工作。一直以來**車間都以全員安全意識、全員質量意識和創一流團隊為目標,不斷在強化自身素質、提高業務技能方面下功夫,積極開展全體員工技能競賽、技術練兵等比賽活動,通過車間員工的不懈努力,出色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 車間現有員工**人,平均年齡**歲,全部具有大專以上文化水平,是全車間上文化水平及素養最高的一支充滿活力的年輕隊伍。車間現有*條先進的自動生產線,2014年度在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員工的辛勤努力與無私奉獻下,公司保持著健康、穩步、持續的發展勢頭。車間的年產量也由20**年度的**噸提升到20**年度的****噸,同比增長率為**%; 通過車間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人均產能也由**噸提升到**噸,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出貨交期。為了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對一些以前很難把握的關鍵性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發明了一些工裝,並採納了一些合理化建議。
一、提高材料利用率,降耗增效促生產
企業的目的就是創造效益,材料利用率直接影響產品的製造成本、市場競爭力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為確保公司實現利潤最大化,全公司上下堅持精益生產的經營管理模式,車間員工更是上下一心,力求節約材料,降低成本。針對材料利用率這一塊,車間更是想方設法進行提高,安排專人每日統計余料的重量並每天召開會議討論余料產生的原因,從人-機-料-法-環等方面分析原因,並根據具體問題逐一改善。車間員工在生產過程中隨著余料的產生及時做好標記(材料規格、型號、厚度、寬度、長度等),在以後的生產中,對於選用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優先使用余料,從而余料的利用價值及被利用的可能性有很大的提高。關於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公司專門安裝了先進的ERP軟體及配料系統,更好的利用原材。車間針對生產計劃計劃,進行深入的分析計算後,合理安排生產,及時調整余料的再利用,從而減少余料的產生,提高材料利用率。
二、安全工作從嚴抓,安康競賽保發展
車間始終將安全生產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嚴格遵守公司的安全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則,每天在晨會上進行安全生產意識的宣導,每月在例會上進行一小時安全法規學習,在月末專門召開安全會議,總結一個月來的安全注意要點。車間主任還與車間的每位職工簽訂了安全責任書,使安全落腳點准,責任明確,讓職工在教育和實際工作中不斷提高安全意識。車間全員陸續參加了公司組織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培訓班的學習培訓,通過學習,使車間成員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識結構,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知識水平,工作作風也不斷加強。通過學習,車間員工更加註重安全生產、規范作業,為企業的安全可靠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將安全工作貫穿到每時每刻,車間特製訂了兩個「安全信箱」方便車間員工提出自己的安全建議;同時制訂了「安全知識要知道,勞保用品要戴好;上班時間多留神,平平安安最開心,安全第一」的安全口號,在每天的早會上宣讀。讓車間的每一位員工都能夠做到「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三、加強培訓提素質,勤學苦練出成績
在技術飛速發展和更新的時代,作為現代化企業的員工,努力掌握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是我們的根本,也是我們干好本職工作的基石。
多年來車間一直不斷的強化員工的業務技能水平。為了人人練就過硬的崗位技能,開展了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勞動競賽。在20**年度公司舉行的**和**比賽中,車間代表隊都取得了好成績;。通過這些活動再次證明了車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掌握技巧的熟練程度。
為了做好培訓工作,車間堅持每月*次的技術培訓,對工作中的難點、疑點和急需要掌握、了解的問題進行集中的討論與學習。重大重要的工作項目,採取集體討論,集思廣益,共同攻克難題,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並在工作現場進行培訓與學習,把愛崗敬業、爭先創優作為立志成材的動力,涌現出了許多刻苦鑽研、潛心實踐的青年人才,成為了企業的生產骨幹。有幾人在車間擔當著工作負責人,工作獨擋一面。車間員工勤學習、愛鑽研的學習氛圍濃厚,成為全公司較為典型的學習型車間。
一個職業化程度高的員工,必將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員工;一個團體職業化程度高的車間,必將會成為一個受企業重視的車間。車間這個團隊今後將繼續以團結務實、和諧進取的班組精神,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繼續前進。今後我們將以這次創建「工人先鋒號」活動為契機,繼續在深化員工素質、提高員工的綜合業務技能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支不怕吃苦、作風硬、敢打敢拼、能打勝仗的隊伍為目標,以團結務實、和諧進取的車間精神,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繼續前進。
㈥ 國家電網大工匠的先進事跡,寫關於網改方面的,怎麼寫,求幫助,急!!!
這個就按照個人的優秀事跡去寫嘛
㈦ 工人個人事跡怎麼寫
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