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京東商城和傳統的家電零售相比有哪些特點
如果是京東自營的商品送貨很快。第三方的就區別不大了。
『貳』 家電行業市場分析 什麼是零售行業 家電零售行業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內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容2013上半年我國B2C家電網購市場規模(含手機、平板電腦)達到530億元。其中,平板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四類大家電產品約佔25.8%,達到137億元;小家電產品為50億元;手機產品則達到300億元。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平板電視類產品網購銷量已佔國內市場彩電零售總量的8.3%,手機網購銷量占整體手機銷量的比例則由去年的9%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3.8%,冰空洗白電產品佔比也有很大提升,一些新興的家電品類,如空氣凈化器等更是自誕生之時起就在在線市場有較高的銷量和人氣。
家
『叄』 零售家電利潤大概是多少
大型家電利潤很低,不會超過百分之五。數量大可能爭取到一定量返點。
『肆』 家電零售業與網路結合的優缺點
與網路結合的最終來目的就是要提升銷源量,利潤最大化。
優點:
1、與網路結合可省去渠道費用,節約成本
2、無流量、地域、區域、時間的限制
3、利用成本低的優勢開展各種促銷返利
缺點:
1、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傳統購物交易對象彼此都很清楚,在網路環境下容易混淆
2、就國內目前物流能力存在諸多缺陷,某種程度上也制約了這種網路銷售的快速發展。
總體來看,這些缺點都是可以改進和避免的,家電網購正在朝氣蓬勃的發展,呈現一片生機。
『伍』 家電零售業怎麼了
稅負率的計算公式是實際繳納的稅款[增值稅.城建稅.教育附加費.所得稅等內]\銷售收入;電器行業容如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則稅率為百分之十七,計稅依據為進銷差額;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稅率為百分之六,零售業為百分之四,計稅依據為銷售收入的全額,城建稅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的百分之七,教育附加費實際繳的增值稅的百分之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不同地區利潤水平不同計稅依據也是不同的,所以稅負率是不同的.稅負率是考核徵收水平的一項指標.
『陸』 家電零售實體店還有前途嗎,能賺錢嗎
每個行業都有成功人士,電器也在裡面,不能確定對每個人在這個行業上都有前途,但回我可以答確定你做銷售就是為未來開路,因為10個成功的人裡面有8個都是從銷售做起的,其餘的2個那就是祖上留下來的,銷售可以提高你、鍛煉你,前途也是需要過程的,在你做銷售的時間就是過程,努力吧
『柒』 京東商城和傳統的家電零售業相比,具有什麼特點
京東商城屬於電商,沒有櫃台,屬於網路銷售。
『捌』 家電零售實體店還有前途嗎,能賺錢嗎
每個行業都有成功人士,電器也在裡面,不能確定對每個人在這個行業上都版有前途,但我可以確定權你做銷售就是為未來開路,因為10個成功的人裡面有8個都是從銷售做起的,其餘的2個那就是祖上留下來的,銷售可以提高你、鍛煉你,前途也是需要過程的,在你做銷售的時間就是過程,努力吧
『玖』 家電行業到底怎麼樣呢
2019年家電市場新政落地
1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下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後簡稱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在1月29日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中稱,拉動家電消費是促進商品消費的一個重要抓手。
但需要看到的是,同為擴大內需的救市政策,這輪家電市場新政絕不是十年前「家電下鄉」政策的卷土重來。而對於家電企業來說,靠政策吃飯顯然也並非長久之計。
節能、智能和超高清成為這輪家電市場刺激政策的關鍵詞。
方案指出,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產業鏈條長、帶動系數大、節能減排協同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銷售,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消費者交售舊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計算機)並購買新家電產品給予適當補貼,推動高質量新產品銷售。
行業人士分析,據測算若該政策在全國推廣,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預計就可以增加1.5億台高效節能智能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約7000億元,全生命周期節電大概是800億千瓦時。
而在提到要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外的同時,上述方案還提到要加快推進超高清視頻產品消費。加大對中央和地方電視台4K超高清電視頻道開播支持力度,豐富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支持廣電網路和電信網路升級改造,提升超高清視頻傳輸保障能力。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超高清電視、機頂盒、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等產品推廣應用予以補貼,擴大超高清視頻終端消費。
事實上,節能、智能以及超高清也正是家電行業目前的發力方向,國美方面表示,目前彩電品類中智能彩電佔比可達到95%。冰箱和洗衣機高能效商品佔比也達到95%。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消費電子處處長曲曉傑此前在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上的發言中也稱,2019年將推進用5G技術傳播4K內容的工作,4K超高清視頻用戶預期到2022年能夠達到2億戶。
在將刺激家電市場做為拉動內需增長抓手的背後,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在去年11月16日在一次發言中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國與貿易國。劉宇南也在發布會中援引數據稱,根據統計來看2018年家電消費占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位列第五位。總量上看,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和銷售的大國,2017年,空調、冰箱、洗衣機、平板電視的內銷量大概是2.3億台,銷售額接近8000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四大家電產量除了洗衣機出現同比下降0.4%外,其他三類電器均同比增長,截止至2018年底,全國彩電產量為20381.5萬台,同比增長14.6%。空調產量為20486萬台,同比增長10%。全國家用洗衣機產量為7150.7萬台,同比下降0.4%。全國家用電冰箱產量為7876.7萬台,同比增長2.5%。
2018年全年全國四大家電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十年輪回 2019年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全國試點推廣
十年一個輪回。同樣採取補貼模式的家電下鄉政策也正是於2009年前後從試點推向全國。
2007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山東、河南、四川以及青島展開試點工作。按照相關規定,非城鎮戶口居民購買手機、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將按售價給予13%的財政補貼。2008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14個省區市落地。2009年2月,家電下鄉政策推廣到全國。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各地家電下鄉政策均以四年為期。2013年1月31日,「家電下鄉」政策正式結束。
而作為家電下鄉的後續刺激政策,2012年6月期一年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開始實施。政策規定對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家電產品,給予消費者不同金額的節能補貼。
相隔十年的新舊家電補貼政策,擴大內需救市的意味同樣明顯。據記者了解,家電下鄉政策是為了緩解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消費電子企業面臨的外銷急速下滑危機。而眼下據國家統計局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增速創2003年來新低。其中,作為以往的消費旺季,2018年11月、12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為8.1%和8.2%,位於全年低點。
但與上一輪家電補貼政策的普惠性以及固定補貼比例相比,這輪新政更具彈性,強調「有條件的地方」與「適當」。而與家電下鄉聚焦農村市場不同,這輪新政提到的「著力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則意味著更大市場。
從家電下鄉政策的歷史統計數據來看,補貼政策對家電市場的刺激作用巨大。根據上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3億台,實現銷售額7071億元。但家電下鄉政策的相關後遺症也很快凸顯。失去政策刺激的家電市場,陷入長期疲軟狀態。
家電業內人士表示,家電下鄉等補貼政策在激發出農村市場巨大消費潛力的同時,也提前透支了市場的購買力。而空冰洗等家電產品的更換周期一般都長達十年。同時,電商近幾年的輪番大促也已經讓家電市場的購買力充分釋放。同時,作為拉動家電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房地產行業目前也增長乏力。
而對家電企業來說,補貼也並不好拿。僅2015年10-12月就有康佳等四家彩電廠商相繼發布公告稱宣布公司將退回高效節能家電推廣財政補貼資金。
1月16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2019年第一次股東大會上回應家電新政相關問題時則稱,有人聽到新政很高興,但我並沒有很高興,過去的家電下鄉補貼,讓很多企業弄虛作假,推動這個補貼政策時,反而格力電器比較吃虧的。對於家電企業來說,尋找到政策刺激之外的增長動力顯然更為重要。
『拾』 我國家電零售行業的現狀
在消費品市場整體增長速度放緩的環境中,由於拉動家電消費的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以及「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對家電銷售有著重要貢獻的政策即將退出市場,2010年作為熱點商品銷售的家電在2011年開局就呈現出了放緩態勢,且下半年放緩趨勢更為明顯。
從家電市場運行情況來看:
(一)家電市場零售額增速放緩
2011年上半年限額以上企業家電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1.5%,比2010年同期放緩7.3個百分點;下半年7-10月份零售額同比增速大幅度低於2010年同期,雖然11月和12月 「搭政策末班車」消費心理,促使家電市場零售額增速有所回升,但未改變全年零售額增速放緩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限額以上企業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21.6%,比2010年回落6.1個百分點。
(二)家電產量和出口增速呈緩慢態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我國家用洗衣機產量增速比2010年放緩15.6個百分點;家用電冰箱產量增速比2010年放緩6.6個百分點;房間空調器產量增速比2010年放緩17.0個百分點;彩色電視機產量增速比2010年放緩4.4個百分點。
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導致我國家電產品出口保持緩慢增長態勢,尤其是自9月份以後,我國出口總額增速持續走低。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2011年,我國家電產品出口額946.2億美元,同比增長7.9%,增速低於全行業平均水平4.0個百分點。
(三)家電零售價格降幅繼續收窄
2011年我國經濟運行中物價漲幅較高,全年CPI漲幅高達5.4%,其中7月份CPI同比增長6.5%,創37個月新高。在較高物價影響下,許多商品零售價格出現上漲,家電零售價格雖然繼續保持下降趨勢,但下降幅度收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價格同比下降3.1%,降幅比2010年收窄0.8個百分點,在2009年價格達到最大降幅之後連續兩年收窄。
(四)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減弱
「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在過去兩年裡對拉動家電消費起到積極作用,但進入2011年,一季度「家電下鄉」、「以舊換新」銷售額和銷售量尚保持高速增長;二季度,「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效果呈現持續走弱態勢,部分月份家電下鄉零售額和零售量同比出現負增長。2011年全年家電下鄉實現銷售量1.03億台,實現銷售額26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5%和53.1%,增速相比2010年的130%和170%大幅放緩。
(五)一線城市家電銷售增速創新低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的統計數據,從2009年起,隨著一線城市居民家電保有量趨於飽和,家電銷售增速呈放緩態勢,2011年一線城市家電市場零售額同比下滑7.4個百分點,增速創2006年來新低。與此同時,二、三線城市在家電銷售渠道下沉的帶動下,同比保持穩定增長,2011年零售額分別增長12.3%和14.4%,大大高於一線城市增速。
(六)網上銷售成為傳統連鎖銷售的強有力競爭對手
近年來網上銷售爆發火熱,家電網上銷售也呈現快速增長。粗略計算,中國家電網購市場規模2011年底達到400億元,約占網上零售交易總額的5.0%。網上銷售渠道的迅猛崛起,給傳統連鎖銷售渠道帶來巨大壓力,以京東商城為例,2009年銷售量僅為60億,2010年銷售額達到102億;而2011年的發展目標是260億,以翻倍甚至數倍的速度飛躍式增長。在整體家電市場銷售增速放緩態勢下,網上銷售高速增長,必將促使其與傳統連鎖零售渠道展開市場份額的爭奪,成為傳統零售渠道強有力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