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針對家電行業在2016年頒布了哪些新的法律制度和政策
市場風雲變幻,當時間來到2016年,隨著一系列國家直接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政策後遺症的顯現,家電市場籠罩在了揮之不去的寒意之中。很多家電業內人士也開始隨時關注新政策出台的動向、目標,希望能抓住利相關好政策,實現逆境突圍。那麼2016年,到底有哪些政策呢?又將怎樣影響行業和市場呢?
1.家電能效領跑者制度出台
2014年年底發布的家電能效「領跑者」制度,相關細則也早已上報國家部委審定。終於在2015年11月正式亮相。公布的《家電能效領跑者實施細則》首批涉及平板電視、家用電冰箱和空調三大類家電產品,將對高能效的節能產品予以獎勵。不過,此次家電能效領跑者計劃對於相關的企業產品給予的是政策性鼓勵,並沒有像前幾次家電激勵政策那樣「明碼實價」的標出國家補貼金額。
解讀:可以看出,政府對於高能效家電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已經層層加碼,但是其對於類似產業政策的支持手段也開始從過去的「普惠」調整為「獎優」。政府採取有重點,有核心的扶持優秀企業的節能家電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而不會再給一些家電市場投機者們提供空間。這也意味著,未來國家還將會推出一系列刺激家電產業,甚至產品的政策,但將不會採取任何的直接補貼,而是通過對政策實施結果的考核和效果的評估,最終再決定是否給予一定的獎勵和激勵。這也標志著政府對於家電產業治理手段和方法的變革。對於家電產業,特別是大企業堅持的技術創新迭代和產業升級路線來說,將是一次正向肯定。
2.北京版節能家電激勵政策落地
在國家版節能家電激勵政策出台後,11月北京版的節能激勵政策率先落地。不但進行政策性鼓勵,更是明確了將對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吸油煙機、空氣凈化器、坐便器和自行車等9類產品進行節能減排財政補貼。其中,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吸油煙機的能效標識須為中國能效標識一級或二級標准。最高補貼額度每台800元。相對於國家能效領跑者制度僅涉及政策性優惠來說,北京版推出了更為實際的舉措,直接進行財政補貼,並且一直實施3年時間到2018年底結束。
解讀:作為地方政府的北京,面對家電這個能耗大戶通過地方財政補貼的方式,激勵消費者購買使用節能家電。這不僅是對行業節能升級的推動,也為全國其它省市出台類似節能補貼政策,以及家電企業未來發展轉型方向,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那就是要充分推動和肯定高效節能產品的推廣普及。未來,各個地方政府可能會對「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過程中的相關家電企業給予後期獎勵。但問題在於,北京這一政策是否會獲得其它地方政府的認同和借鑒。同時,未來一段時間國家是否會鼓勵各個地方政策進行差異化政策的實施?這些有待繼續觀察。
3.冰箱能效標准再次升級
傳統冰箱行業將迎來全新能效標準的升級,新修訂的《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已經發布,新版電冰箱能效標准1級能效要求耗電量大幅降低,新1級比老1級耗電量需下降40%左右,新規將於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解讀: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綠色節能將成為未來消費者產品選擇的必要條件,也使得政策向更高能效產業結構傾斜。作為整個大家電陣營中的「節能明星」,過去幾年來冰箱節能水平一直走到其它家電企業的前列。此次冰箱能效的再度升級表明,接下來整個家電產業都將迎來一輪系統性的能效再升級。那麼對於冰箱企業和商家來說,這次的能效再升級能否成為改變冰箱產業競爭格局和品牌對壘體系的重要力量和拐點,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圍繞冰箱節能技術的升級迭代,相關企業早在過去幾年就已經展開明爭暗鬥,結果顯然會有預料之中。
4.廢棄電器處理基金補貼標准
2015年11月,財政部、環保部、發改委和工信部四部委發布新版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標准,新補貼標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補貼標准對廢棄電視機和微型計算機的基金補貼標准略有下調,而對廢棄空調補貼標准則有較大幅度提高,具體補貼標准為:電視最高70元/台;電腦最高70元/台;洗衣機最高45元/台;電冰箱最高80元/台;空調最高130元/台。
解讀:當前家電市場的競爭已經從增量轉而存量,而如何從存量市場競爭中找增量,成為不少家電企業的一門必修課。當前,家電市場很大一部分的增長空間在於家用電器的更新換代。此次廢異電器處理基金補貼標準的修改,順應了當前中國家電的家庭保有量,以及不同產品的回收處理價值變化。截至2011年底,我國「四機一腦」的社會保有量已達17.7億台,其中電視機約為5.2億台、電冰箱約為3億台、洗衣機約為3.2億台、空調器約為3.3億台、計算機約為3億台,而我國每年「四機一腦」的廢棄量達數千萬台。對於家電企業和經銷商來說,這可謂是一座有待重點開發和挖掘的「金礦」,也意味著接下來將會給相關企業帶來新的利潤蛋糕。能否在這次政策下獲利,也將考驗企業的經營智慧。
5.電器經營者將被納入召回責任鏈條
國家質檢總局制定的《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經通報WTO後正式頒布,並將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該《管理辦法》對消費品召回實施目錄管理:擬首先從兒童用品和家用電子電器產品共計20類產品開始實施,其中包括家電。
解讀:很多家電廠商對於缺陷家電召回制度並不陌生。就在過去長達四年時間里,關於這一制度的實施和落地傳言頗多,如今正式落地實施和執行,對於中國家電企業的產品生產製造能力不得不說是一種全新的考驗。至少這將會全面倒逼家電企業的精品戰略有效可持續實施,同時推動中國家電製造去除頑疾、重塑形象和信心的重要拐點。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政策中,除了規定生產者是召回第一責任人,更是將經營者、零部件生產供應商等納入到「責任鏈條」中,實現了產業鏈全程監控,更好地推動品質提升。
6.燃氣熱水器新國標六月將實施
2015年國家質檢總局和國標委聯合發布了《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和燃氣採暖熱水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的新強制性國家標准。新國標將於2016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燃氣熱水器新標準的三個等級能效提高1%~2%,各個級別的最低允許能效指標,熱效率的單一限值變為兩個熱效率值的較大值下限和較小值下限,即一級能效熱效率值較大值為98%,較小值為94%,二級能效為89%和85%,三級能效為86%和82%。
解讀:對於熱水器產來而言,新國標主要參照歐標,對燃氣熱水器材料的要求更嚴格,對實驗的要求更精細。將是燃氣水器這一傳統產品在市場上煥發新活力的重要拐點。可以看到的是,新國標的出台對於整個熱水器行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不僅促進企業升級技術,還是一次「優勝劣汰」的行業洗牌。新國標對於市場份額較大的燃氣熱水器企業影響不大,相反小企業會因為行業壁壘的提高而遭受淘汰,預計未來會有兩至三成的燃氣熱水器品牌因無法達標而退市。
通過盤點家電行業最新政策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家電市場來說,相關政策絕不會像之前「家電下鄉」「節能補貼」那樣進行單純財政補貼以拉動市場,而是著重於推動行業向產品綠色高效政策引領上和市場規范化方面。對企業來說,直接抓住政策利好機會可能不是那麼容易,而是要把精力更加集中在產業結構升級上,才能更好的享受政策的紅利。
Ⅱ 我國家電行業這么多年還無法與日本比肩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很多.主要有
1.起步慢,高科技研究不只是研發投入,還有發展的時間長短。日本比中國起步早,聚集的人才也要多。
2.研發投入少。研發投入風險很大,一把與該企業的營業額或者利潤有關,中國的電子企業一般是仿造,要給那些國際大公司支付專利費,再加上中國產品售價一般很低,導致利潤薄,研發投入也就小些。還有中國對專利保護不力,在中國辛辛苦苦投入上千萬,上億的研發費用造出一個產品,沒多久,到處都是這種產品並且沒人支付專利費。
3. 質量,日本企業的質量控制非常好,是大多數中國企業難望相背的,目前富士康的質量控制以及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這方面中國發展很快,因為質量控制可以真金白銀的幫老闆省成本,增加收入。
4. 消費能力- 中國居民的消費能力確實沒有外國強,單算廚房,國外的廚房家電平均有20多件,你看看中國普通家庭廚房有多少家電。高端產品也一樣,與居民收入有關,中國的居民收入與日本相距很遠。
不過不用妄自菲薄,中國人多,市場大,發展很快。中國的所有行業中,家電行業與世界差距是最小的了。等中國的晶元發展起來,趕上他們是指日可待。
電子行業真正的差距就是晶元了,核心技術啊
Ⅲ 我國家電物流相關企業有多少家
這個問題本身是有問題的,物流不分行業,只要是貨物都可以運輸;所有的家電企業沒聽過自建物流的。都是外包的,發貨找物流公司。
Ⅳ 現在我國家電企業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深康佳,長虹,TCL,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美菱電器,蘇泊爾,小天鵝,萬家專樂,海信屬科龍,愛仕達,老闆電器,萬和電氣,浙江美大,華帝股份,奧馬電器,惠而浦,春蘭股份,青島海爾,澳柯瑪,海信電器,九陽股份等等
Ⅳ 現在我國家電企業上市公司有哪幾家,12年的時候是33,據說現在是38了求大神說說吧。
000016深康佳A
000404華意壓縮
000418小天鵝A
000521美菱電器
000527美的電器
000651格力電器
000801四川湖山
000909數源科技
000921ST科龍
002032蘇泊爾
002035華帝股份
002242九陽股份
002290禾盛新材
002403愛仕達
002429兆弛股份
600060海信電器
600234ST天龍
600336澳柯瑪
600481雙良節能
600637廣電信息
600690青島海爾
600724寧波富達
600839四川長虹
600854ST春蘭
600870ST廈華
600983合肥三洋
Ⅵ 家用電器品牌有哪些
家用電器品牌如下:
1、海爾Haier(始於1984年,國際著名的白色家電品牌,中國企業500強,以生產冰箱起步的家用電器企業集團,海爾集團公司)。
家用電器(HEA)主要指在家庭及類似場所中使用的各種電器和電子器具。又稱民用電器、日用電器。家用電器使人們從繁重、瑣碎、費時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人類創造了更為舒適優美、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條件,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家用電器問世已有近百年歷史,美國被認為是家用電器的發祥地。家用電器的范圍,各國不盡相同,世界上尚未形成統一的家用電器分類法 ,有的國家將照明器具列為家用電器的一類,將聲像電器列入文娛器具,而文娛器具還包括電動電子玩具。
Ⅶ 在我國家電行業中,哪些門類的產品比較重視市場細分
手機和電腦來。
顧客需求的差異性是指不源同的顧客之間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在市場上,消費者總是希望根據自己的獨特需求去購買手機和電腦。由於消費者所處的地理位置、社會環境不同、自身的心理和購買動機不同,造成他們對產品的價格、質量款式上需求不同,所以需要市場細分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7)我國處在起步期的家電企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現代企業由於受到自身實力的限制,不可能向市場提供能夠滿足一切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為了有效的進行競爭,企業必須進行市場細分,選擇最有利可圖的目標細分市場,集中企業的資源,制定有效的競爭策略,以取得和增加競爭優勢。
細分種類
1、地理細分:是按地理特徵細分市場,包括一下因素:地形,氣候,交通,城鄉,行政區等
2、人口細分:是按人口特徵細分市場,包括一下因素:年齡、性別、家庭人口、收入、教育程度、社會階層,宗教信仰或種族等。
3、心理細分:個性或生活方式等變數對客戶細分。
4、行為細分:對消費者行為的評估,然後進行細分
5、社會文化細分:是按社會文化特徵細分市場,以民族和宗教為主進行細分
6、使用者行為細分:是按個人特徵細分市場,職業,文化,家庭,個性。
Ⅷ 有哪些跨國公司在我國經營詳細介紹
誰能說出幾個知名跨國公司?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的發展,吸引了不少外資企業紛紛入駐中國市場,在今天這篇文章中將會講解中國有哪些跨國公司在我國經營。我國有哪幾家母公司在我國的?提問:說得具體些,謝謝啦!誰能說出幾個知名跨國公司?相關評論:尋找中國的跨國公司目前已形成兩大軍團四大門派,但普遍缺乏國際競爭力是橫亘面前的主要「攔路虎」。提起跨國公司,有人會提及通用電氣、諾基亞、惠普、拜耳、波音……等給我們說出一大堆,但要說到中國的跨國公司,可能就要令不少人有些疑問:中國的跨國公司是什麼形態?誰是中國的跨國公司?據權威部門統計,中國企業累計在境外已辦起6200多家企業,對外投資總額74億美元,遍布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已成為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對外投資者。外經貿部發展司副處長李永軍說,一些較早走出去的我國大企業,在近二十年的海外經營和國際競爭中,不斷擴大經營領域和規模,已逐步發展成涉及多個行業領域,橫跨多個地區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日出東方中國跨國公司正在崛起第二集團軍聲勢迅猛根據聯合國跨國公司研究中心的定義,跨國公司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擁有資產,包括工廠、礦山、銷售和其他營業機構的所有企業,典型的跨國公司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廠商,以寡頭壟斷為主,擁有上億美元的銷售額,其子公司分散在幾個國家。按此標准,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被海外媒介稱之為「中國第一家跨國公司」。1984年,中信公司投資4000萬元人民幣在美國合資組建西林公司。1986年,購入對方股份,使西林公司成為中信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這是中信公司也是中國公司的第一項海外直接投資。此後,中信公司以收購作為主要進入方式,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泰國、中國香港設有幾十家企業,發展成為現在以金融業為主的多元化跨國企業集團。此後,像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首鋼集團公司、中遠集團和金融業的中國銀行等大批「中」字頭大型國企也開始通過資本購並「試水」國際市場,它們和中信公司一起發展成第一批中國的跨國公司。90年代後期,中國企業的海外直接投資進入到一個蓬勃發展時期,形成了一批新的跨國公司。這是因為,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形成了若干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例如家電、摩托車等。它們在國內市場處於飽和的情況下,只好大著膽子到國際市場找飯吃。而且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人民幣相對升值,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上桌賭本」降低,這也給了中國企業向海外發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海爾集團。海爾從1998年開始重點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目前在全球共有8個海外貿易公司;在美國、義大利、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朗、奈及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2個生產工廠,還有10個工廠在建。「同城兄弟」海信集團現也初步具備了全球性大企業的雛形,在南非、巴西、印尼、美國、日本等國有7個控股的海外子公司,並在南非投資374.5萬美元建立合資工廠,此外還在印尼投資100萬美元,合資建設電視機生產廠。既然「青島二海」勇敢地踏出了國門,它們在國內的老對手自然不甘落伍,深圳康佳集團在印度投資900萬美元組建合資企業,生產彩電、冰箱、視聽和通訊產品,此外還在墨西哥和印尼投資建廠。廣東TCL集團已在越南投資1000萬美元建立彩電生產工廠,有50萬台年生產能力,已佔越南10%的市場份額。此外還在印度合資建廠,占當地7%的市場份額。廣東科龍集團目前正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建立生產企業。春蘭、長虹等也積極地在海外開辟根據地。它們在把家電大戰打出國門的同時,也為中國催生了一批家電業跨國公司,這可能是它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近年來,這種情況又在摩托車行業重演,金城集團、重慶力帆轟達、隆鑫、宗申等企業紛紛到其他國家安家落戶,設法推銷和拓展他們的產品市場。據了解,這批中國跨國公司的「第二集團軍,主要以輕工、紡織、家用電器等機械電子類和服裝類為重點;投資主體多為實力強、有一定信譽的國內生產企業;投資方式則多以設備和成熟技術為主;項目多集中在投資環境好,政局穩定的國家和地區,尤以亞洲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誰能說出幾個知名跨國公司?兄弟,不多說,只說幾個世界五百強前十名的,你就差不多滿意了!1.沃爾瑪。我不用說了你也知道了2.埃克森美孚。當初洛克菲勒創造的標准石油公司的一個子孫也發展成世界第二,不可思議吧3.皇家殼牌石油。石油三巨頭之一,工資待遇相當好,西歐人的福利我不說全球人也知道啦4.英國石油。BP石油,石油三巨頭之一5.通用汽車。實力不菲,別看最近美國對其報道不佳,瘦死的駱駝大於馬啦6.豐田汽車。日本的魔爪統治了整個華南市場。在美國本土,美國的幾大汽車巨頭也奈何不得它7.雪佛龍。石油新起之秀8.戴姆勒克萊斯勒。美國三大汽車巨頭之一9.康菲。石油行業的後起之秀,實力增長的很快。最近在殼牌挖人了,可見野心不小!10.道達爾。石油行業中也分享得一頓大餐,的確不容易啊!最後,送兄弟一句話:如果你是意於求職,選擇世界五百強,肯定沒錯。進了世界五百強,比上了清華北大強多了!我現在就在殼牌SHELL里工作。希望對你有益!網路熱搜詞:說出知名跨國公司?,跨國公司競爭戰略,說出跨國公司,跨國公司有哪些,世界知名跨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