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家電行業的企業有哪些問題

家電行業的企業有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2-02-01 21:36:20

㈠ 有哪些家電企業

出口額超抄過1.5億美元的企業:

海爾集襲團公司

廈門燦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美的企業集團

格蘭仕集團公司

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

上海夏普電器有限公司

利稅總額超1億人民幣的家電企業:

海爾集團公司

廣東美的企業集團

春蘭(集團)公司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上菱家用電器(集團)總公司

四川長虹電器有限公司

江蘇小天鵝集團

上海海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格蘭仕集團公司

廈門燦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奧克斯電器廠

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

江蘇新科電子集團空調器製造有限公司

青島海信空調有限公司

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

青島澳柯瑪集團總公司

廣州萬寶集團有限公司

帥康集團有限公司

寧波富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金魚電器集團有限公司

寧波惠康國際工業有限公司

廣東志高空調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統計)

㈡ 中國家電企業都有哪些

生產電視的企業有:創維、廈華、TCL、海爾、長虹、海信、樂華、金星、版康佳等等
生產冰洗的企業有權:海爾、小天鵝、康佳、海信、惠而浦、金菱、友誼等等
生產小家電的企業有:蘇泊爾、美的、格蘭仕等等
生產廚衛的企業有:方太、華帝、帥康、海爾等等
實際,像索尼,東芝,飛利浦,三星,西門子,伊萊克斯等國際知名品牌也大多數是在中國境內生產。

㈢ 請問家電行業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強度是怎樣的

近年來,我國家電行業的發展可謂悲喜交加,身在其中的企業既經歷了成長初期快速發展的快感,也面臨著供大於求矛盾下的市場惡戰利潤不斷下滑傷痛。無論是海爾、TCL等已初步實施全球化的國內家電巨頭,還是長虹、科龍遭遇發展挫折的探路者,或是美的、格蘭仕、志高為代表的一批新勢力,或者數不勝數的不知名中小企業。他們都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才是家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家電企業有喜有憂.
近年來,在我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大潮中,家電行業的發展與增長也隨之水漲船高:一方面行業整體競爭力不斷提升。產能呈現大規模化發展,上千萬套的生產基地層出不窮;產業鏈不斷完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三大產業基地不斷發力,武漢、蕪湖等新興產業基地正在崛起;企業競爭日趨成熟,價格惡戰趨緩,品牌、服務、產品、技術等諸多因素輪番上陣,短期內中國迅速成長為全球家電業的製造中心。另一方面,國內涌現出來了一大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家電巨頭,包括海爾、TCL、海信、格力、春蘭等企業除了在國內市場樹立了較強有力的競爭優勢,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分別在歐美等地開拓銷售網路,並建立生產製造工廠,實現了「走出去」發展。.
就在我們為國內家電企業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內獲得了迅猛發展而欣喜的同時,一些存在於行業內部的問題開始頻頻出現:盲目擴張規模化,圈地建廠造成產能過剩,一些家電領域的產能足以支撐全球的需求量,但市場范圍卻囤於國內,最突出的就是空調和彩電;產能過剩後造成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價格戰火持續不斷,企業利潤持續走低、企業競爭力薄弱。通過近年來部分上市家電企業的年報,我們清晰地看到企業利潤呈持續下滑的趨勢,這種走勢令人吃驚;市場環境不成熟,相關的法規和准則的缺失,企業的市場競爭行為得不到正確引導和有力約束,發展一度步入死胡同。.
此時,人們找到病根並開出了葯方:企業核心競爭力缺乏,要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特別是一些家電企業要迅速掌握並擁有產品的技術創新能力,引領國內以至全球家電產品的發展方向。.
但問題隨後出現。我國家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又應該如何在短期內迅速實現對技術創新能力的有效突圍?筆者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一方面,國內家電企業面臨著來自全球市場一體化下的國際家電企業的挑戰和壓力。國際巨頭們在資本運作、內部管理、產品工藝、技術創新等多方面擁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他們在進入國內市場後迅速地將這種優勢進行輻射和擴張。眼下,以LG、三星、西門子為代表的國外家電企業,紛紛轉戰中高端市場,盡管只佔據了少量的市場份額卻獲得了高額的利潤回報,就是充分看清了國內家電企業在這些方面所存在的劣勢和弊端。.
另一方面,眾多中小企業還要面臨國內家電巨頭的擠壓和重組。隨著國內家電市場競爭從快速發展轉向穩步增長,整個市場在經歷了淘汰和洗牌之後,也呈現出了「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發展格局。在這種背景下,占市場總量80%以上的中小企業今後的發展空間和時間成了一大難題。如何做強做大,獲得市場空間。對於技術創新這一需要時間積累和足夠資金投入的途徑,顯然短期內並不適合於許多國內家電企業的發展和成長。.
學會尋找比較優勢.
短期內,國內家電企業加強並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可行性並不大。同時,每個企業都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重重壓力,既要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和正常流轉,特別是資金流不能出現問題,還要面對著來自戰略轉型和流程再造過程中的巨大的風險和競爭壓力,真是左右為難。.
因此,筆者認為,國內家電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優勢的可能性和空間比較小,但可以在競爭中尋找比較優勢,擴大對市場的控制權和話語權。目前,國內家電企業的比較優勢主要集中體現在規模化競爭、價格利器、中低端市場三方面。.
一直以來,我國家電企業都將發展的重點投向於產能的擴張,力主做大規模的發展方向。包括TCL、海爾、海信、美的等諸多家電巨頭,都建立起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生產基地。在這種思路指導下,家電企業的產能全面擴張,並快速成為全球家電業製造基地。其實,我們在為企業的產能過剩的問題而擔憂之際,還應當看到跨國企業在進入國內市場之後,面臨著對國內環境不熟悉、市場操作風險大等問題,不可能在國內市場投入重力進行規模化建設。這一點正好襯托出我國家電企業的規模化競爭優勢。國內的企業只要能夠引入先進的管理體系和流程,控制好生產環節的成本優勢,那麼這一點將會為企業的市場競爭贏得先機。

㈣ 家電行業在電子商務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信譽度,買家抄對於賣家的信譽無法保障,畢竟家電行業所涉及的金額不算小;
2、物流問題,發貨方無法准確的知道買方當地的物流情況,目前國內的快遞公司無法上門接收大家電產品用於快遞;
3、付款方式,我國受國外的黑客攻擊比較多,基於我國民眾對於計算機的認知程度不如國外,所以對於電子匯款、手機匯款等等付款方式,在我國民眾心中信任度較低;
4、網路門店的設立,現在要在網上開設電子商務門店,所要求的條件比實體店還要苛刻,目前海爾已經推出電子商務門店,具體要求可咨詢官方網站;

㈤ 家電行業的管理者存在哪些管理上問題和煩惱嗎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家電產品的消費需求也不斷增強,再加上近期國家實行「家電下鄉」的優惠政策,給家電行業的發展帶來一個新的高峰期,同時也給家電銷售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業務量的增加對家電銷售企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很多企業管理者都在使用或正考慮使用軟體方式來管理。但是在家電銷售企業當中,特別是在一些二、三級城市,仍然有很多企業採用是手工管理方式,而部分企業雖然使用了軟體,但也是通用型的進銷存軟體產品,很多方面不能滿足家電行業管理的需求。所以家電銷售企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 [1] 商品進銷數量、庫存積壓情況、庫存成本核算、往來賬款以及公司經營業績等報表,手工統計工作量太大、不易查詢,而且容易出錯;
* [2] 商品品種繁多、商品價格等級眾多,在采購銷售業務過程中,如何能既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又能控制對核心數據的查看和操作許可權;
* [3] 商品庫存零亂、無法實時查詢,如何對庫存進行預警和合理控制;
* [4] 如何對批發、采購等業務的返利計算和統計管理
* [5] 如何對配送和安裝的派單、服務監控、結算等管理;

笛佛家電通 軟體專為家電批發零售企業業務管理所開發,軟體包括:客戶管理、供應商管理、配送和安裝公司管理、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倉庫管理、配送管理、安裝管理、賬款管理和統計分析等,基本囊括了家電銷售企業日常管理的所有內容;

㈥ 家電行業上市的公司有哪些

可關注三類投資標抄的:一是,自下而上襲:美的電器、青島海爾。美的電器看點在於戰略轉型後盈利能力的提升;青島海爾看點在於股權激勵實施後外延式的增長。二是,長期增長空間確定的龍頭:格力電器。在行業增速放緩,各項成本上漲的轉型背景下,家電行業強者愈強的特徵將體現的更加顯著,龍頭企業始終是投資的重點,推薦空調龍頭格力電器。三是,房地產相關:2012年,經濟可能超預期回落,會帶來保障房建設的加速,廚電企業對房地產的敏感性最強,可關注萬和電氣、老闆電器。

從公布的三季報來看,家電業收入增幅逐季趨穩。第一創業證券認為,長期來看,行業仍然受到更新需求、農村保有量的提高、出口市場增長以及新一輪行業競爭導致的集中度再提高等因素支撐而實現穩定增長,上下游議價能力、競爭力較強的公司更能受益行業的穩定增長,其具備能穩定增長、同時超預期可能性較大,以及具有更高的安全邊際,推薦投資組合為格力電器、美的電器、海信電器和合肥三洋。

㈦ 家電行業內企業之間的競爭強度是怎樣的

在家電業蓬勃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和世紀90年代前期,家電企業幾乎都在巨額利潤的推動下迅速實現了規模擴張。
但事實上,家電業從1998年開始就出現了行業萎縮的現象。而到了2000年,則更有廈華、廈新等一大批虧損企業浮出水面。

在家電行業大舉擴張的時期,國產品牌以價格和營銷為武器,曾經一度把洋品牌逼到了市場一隅,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長期保持在85%以上的較高水平,國內家電企業一度幾乎可以不用考慮來自國際品牌的威脅。

然而從1999年末開始,這一趨勢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伴隨著家電產品升級換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憑借其技術優勢,悄無聲息地展開了對國內市場的反撲。2000年中,在價格戰此起彼伏的彩電市場上,平均零售價格幾乎是國產同型彩電一倍的索尼彩電其零售額份額連續數月位居國內市場首位,其中索尼純平彩電在最初上市的幾個月中市場份額一度佔了純平彩電全部市場份額的80%以上,難怪業內人士急呼狼來了。

彩電在10月的爆發性銷售中,索尼、三星、夏普、LG更是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國有品牌面臨著更加緊急和嚴峻的場面。銷售是每個企業的重中之重,創維的銷售是業界值得稱道的,從營銷策略到競爭組合,創維給彩電行業樹立了一個營銷制勝的模式。而海信的技術立企讓企業多了些競爭的噱頭。各有個的粉絲,競爭依然慘烈。

競爭是市場存在和發展的機制,要生存必須有所依仗,營銷是制勝之寶!

㈧ 家電行業到底怎麼樣呢

2019中國家電行業分析: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出台,探索其他增長動力更為重要

2019年家電市場新政落地

1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下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後簡稱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在1月29日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中稱,拉動家電消費是促進商品消費的一個重要抓手。

但需要看到的是,同為擴大內需的救市政策,這輪家電市場新政絕不是十年前「家電下鄉」政策的卷土重來。而對於家電企業來說,靠政策吃飯顯然也並非長久之計。

節能、智能和超高清成為這輪家電市場刺激政策的關鍵詞。

方案指出,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產業鏈條長、帶動系數大、節能減排協同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銷售,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消費者交售舊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計算機)並購買新家電產品給予適當補貼,推動高質量新產品銷售。

行業人士分析,據測算若該政策在全國推廣,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預計就可以增加1.5億台高效節能智能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約7000億元,全生命周期節電大概是800億千瓦時。

而在提到要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外的同時,上述方案還提到要加快推進超高清視頻產品消費。加大對中央和地方電視台4K超高清電視頻道開播支持力度,豐富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支持廣電網路和電信網路升級改造,提升超高清視頻傳輸保障能力。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超高清電視、機頂盒、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等產品推廣應用予以補貼,擴大超高清視頻終端消費。

事實上,節能、智能以及超高清也正是家電行業目前的發力方向,國美方面表示,目前彩電品類中智能彩電佔比可達到95%。冰箱和洗衣機高能效商品佔比也達到95%。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消費電子處處長曲曉傑此前在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上的發言中也稱,2019年將推進用5G技術傳播4K內容的工作,4K超高清視頻用戶預期到2022年能夠達到2億戶。

在將刺激家電市場做為拉動內需增長抓手的背後,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在去年11月16日在一次發言中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國與貿易國。劉宇南也在發布會中援引數據稱,根據統計來看2018年家電消費占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位列第五位。總量上看,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和銷售的大國,2017年,空調、冰箱、洗衣機、平板電視的內銷量大概是2.3億台,銷售額接近8000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四大家電產量除了洗衣機出現同比下降0.4%外,其他三類電器均同比增長,截止至2018年底,全國彩電產量為20381.5萬台,同比增長14.6%。空調產量為20486萬台,同比增長10%。全國家用洗衣機產量為7150.7萬台,同比下降0.4%。全國家用電冰箱產量為7876.7萬台,同比增長2.5%。

2018年全年全國四大家電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十年輪回 2019年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全國試點推廣

十年一個輪回。同樣採取補貼模式的家電下鄉政策也正是於2009年前後從試點推向全國。

2007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山東、河南、四川以及青島展開試點工作。按照相關規定,非城鎮戶口居民購買手機、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將按售價給予13%的財政補貼。2008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14個省區市落地。2009年2月,家電下鄉政策推廣到全國。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各地家電下鄉政策均以四年為期。2013年1月31日,「家電下鄉」政策正式結束。

而作為家電下鄉的後續刺激政策,2012年6月期一年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開始實施。政策規定對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家電產品,給予消費者不同金額的節能補貼。

相隔十年的新舊家電補貼政策,擴大內需救市的意味同樣明顯。據記者了解,家電下鄉政策是為了緩解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消費電子企業面臨的外銷急速下滑危機。而眼下據國家統計局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增速創2003年來新低。其中,作為以往的消費旺季,2018年11月、12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為8.1%和8.2%,位於全年低點。

但與上一輪家電補貼政策的普惠性以及固定補貼比例相比,這輪新政更具彈性,強調「有條件的地方」與「適當」。而與家電下鄉聚焦農村市場不同,這輪新政提到的「著力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則意味著更大市場。

從家電下鄉政策的歷史統計數據來看,補貼政策對家電市場的刺激作用巨大。根據上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3億台,實現銷售額7071億元。但家電下鄉政策的相關後遺症也很快凸顯。失去政策刺激的家電市場,陷入長期疲軟狀態。

家電業內人士表示,家電下鄉等補貼政策在激發出農村市場巨大消費潛力的同時,也提前透支了市場的購買力。而空冰洗等家電產品的更換周期一般都長達十年。同時,電商近幾年的輪番大促也已經讓家電市場的購買力充分釋放。同時,作為拉動家電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房地產行業目前也增長乏力。

而對家電企業來說,補貼也並不好拿。僅2015年10-12月就有康佳等四家彩電廠商相繼發布公告稱宣布公司將退回高效節能家電推廣財政補貼資金。

1月16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2019年第一次股東大會上回應家電新政相關問題時則稱,有人聽到新政很高興,但我並沒有很高興,過去的家電下鄉補貼,讓很多企業弄虛作假,推動這個補貼政策時,反而格力電器比較吃虧的。對於家電企業來說,尋找到政策刺激之外的增長動力顯然更為重要。

㈨ 家電行業發展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參考前瞻 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家電行業電商發展模式與企業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內示:
容優勢:
1、 3年內不需要大的資本支出,僅依靠之前的產能已足夠滿足需求,產能調節靈活。
2、 國內市場局面基本確定,新近企業基本沒有,可以發力海外,逐漸提高自有品牌減少貼牌產品。
3、 手握大把現金,基本沒有有息負債,可以開始在合適的價格回購公司股票。(目前海爾和美的已經進行。)國內市場上真拿的出真金白銀回購股票的公司也屬很少了。
劣勢:
1、 除了空調以外其他需求接近飽和,如果市佔率不能持續提高,營收和利潤有下滑的風險,不過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替換需求可能比大家想想的大的多。
2、 人工成本上升會導致成本提高,可以看到三巨頭早就開始打造機器人生產線,比其他企業有了先發優勢。
3、 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目前就我個人看全球的需求進入了疲軟時期,目前還沒有大的革命出現導致需求大幅增長,在未來的幾年原材料價格會比較平穩。

㈩ 家電行業的競爭狀況

2007年,國內白色家電市場呈現城鎮更新、鄉村普及。中心城市保有量相對較高,
開拓中小城鎮與鄉村市場成為內銷增長動力。冰箱進入城鎮較早,面臨更新換代,
且鄉村普及令需求潛力得以釋放,加之科龍與美菱恢復性增長,令冰箱內銷增長顯
著。空調進入城鎮較晚且未向鄉村普及,處於城鎮飽和與鄉村需求難釋的境況,令
內銷增幅驟降甚至負增長。獨具的價格優勢令白色家電出口持續高幅增長,退稅是
出口獲利重要來源。出口擴大產銷可提高產能利用率,凸顯規模效應,利於攤薄單
位成本。降低家電出口退稅率令企業原材料成本增加,擠壓了盈利空間。人民幣升
值對家電企業影響負面,產能過剩致使出口成為企業生存的倚仗,低價低成本是主
要優勢,匯率變動難以實現出口價格提升。非關稅壁壘作用凸顯,主要出口地區提
高節能指標和徵收回收費;換用新冷媒製冷劑令空調單位成本增加,削弱了出口成
本優勢。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對我國家電產品實行反傾銷措施,倘若遭受全面反傾銷
,必定對家電行業和企業造成致命打擊。

第一章 2006年全球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整體狀況
二、空調
三、電冰箱
四、洗衣機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行業進入壁壘低,競爭者眾多,市場逐漸呈現飽和狀況。
二、廠家差異化道路
三、市場細分更加明顯
四、產品走向
五、行業加速整合
第三節 主要國家與地區
一、美國:市場成熟、需求增長平穩,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
二、歐洲: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新的環保政策加大外來品牌進入的難度
三、日韓:消費市場保持平穩,產量逐漸外移
四、印度:市場潛力巨大,未來戰略要地

第二章 2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況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產業規模
二、產業結構
三、產業競爭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國內廠商的市場地位優勢依舊明顯
二、各廠商上紛紛將注意力瞄向三四級消費市場
三、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制約行業發展
四、中國白色家電產業正處於整合關鍵期
五、宏觀政策利於行業整體發展
第三節 重點地區發展概要
一、長三角
二、珠三角
三、其他重點區域

第三章 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發展預測
第一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趨勢分析
一、空調市場發展趨勢
二、電冰箱市場發展趨勢
三、洗衣機市場發展趨勢
第二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規模預測
一、空調市場預測
二、電冰箱市場預測
三、洗衣機市場預測
第三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結構預測
一、產品市場結構
二、區域市場結構
三、營銷渠道結構

第四章 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細分產業研究
第一節 空調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二節 電冰箱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三節 洗衣機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技術創新成為產業熱點
三、阻礙因素

第五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競爭分析
第一節 國內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二節 國外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三節 渠道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白電市場的渠道結構
三、細分市場的渠道結構
四、渠道發展特點
五、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六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分析
第一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發展研究
一、特徵
二、趨勢
第二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模式演進
一、產業生命周期
二、傳統模式與新型模式
三、演進路徑與挑戰

第七章 我們的建議
第一節 對政府的建議
一、宏觀調控
二、更加發揮家電行業協會的幫助企業經營的作用
三、指導家電行業發展方向,增強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第二節對 廠商的建議
一、產品策略
二、價格策略
三、渠道策略
四、品牌策略
五、服務策略
第三節對 渠道商的建議
一、改進運作模式達到與廠家的雙贏
二、避免盲目投資,減少渠道成本擴大銷售利潤
三、品牌店、超市和大型百貨商場惟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保存自己的份額

閱讀全文

與家電行業的企業有哪些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ost電路原理 瀏覽:225
飛塗外牆防水膠怎麼樣 瀏覽:8
如何查詢百邦維修進度 瀏覽:742
廣東gf防水材料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348
膠州仿古傢具市場在哪裡 瀏覽:249
汽車水泵保修期限 瀏覽:101
贛州市哪裡回收舊家電 瀏覽: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瀏覽:539
房屋漏水物業如何維修 瀏覽:54
前鋒熱水器瀘州維修點 瀏覽:768
電動車維修技巧免費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449
電影里的智能家居 瀏覽:277
塔吊維修怎麼寫 瀏覽: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瀏覽:927
多久壓電路 瀏覽:328
濟南歷城區家電維修地址 瀏覽:429
買華為平板如何注意買到翻新機 瀏覽:162
switch如何驗證是不是翻新 瀏覽:275
濟南lg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86
小米虹口維修點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