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電網 五個分部是指哪五個謝謝!
國家電網公司分為 西北電網有限公司、華中電網有限公司、華東電網有限公司、東北電網有限公司簡稱西北分部、華中分部、華東分部、東北分部,但這只是名義上的劃分,實際上區域電網的管理職能還是在總部,接受國家電網公司統一領導。
只有中國南方電網公司是獨立的,管轄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海南。
歷史
2000年開始的以「廠網分離」為標志的電力體制改革後,原國家電力公司中剝離出的電力傳輸、配電等電網業務由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經營,而各發電廠被劃歸分屬五大「發電集團」(大唐、中電投、國電、華電、華能)運行。
南方電網公司經營范圍為廣東省、廣西省、雲南省、貴州省和海南省,其餘為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兩大公司和五大發電集團於2002年12月29日同時正式掛牌成立並開始運作。
❷ 國家電網是哪些省份
除了南方電網的26個省份。(廣東、海南、雲南、貴州、廣西),其他省份都是國家電網的范圍。
❸ 國家電網的分部是一個單獨的單位么
不是單獨的,是分公司,國家電網是總公司,各省是分公司。其運作機制和中國移動、中國石油等一樣的。
❹ 國家電網如何區分商業用電與民用電
國家電網是根據物價局電價分類的規定來區分。
凡從事商品交換或提供商業性、回金融性、服務性的答有償服務的電力用戶,不分容量大小、
不分照明和動力,均執行商業電價。用戶商業用電性質難以界定的,參照工商營業執照核準的
經營范圍確定。
2.凡屬城鄉居民家庭生活用電,執行居民生活電價。
各地電網在執行上還有些差異。有的地區將學生宿舍用電、全日制大專院校內食堂和澡堂用
電、部隊營房內照明、電風扇、空調器等用電,國家、集體興辦,在民政部門登記,不以盈利
為目的的社會福利院、兒童福利院用電,也歸屬於居民用電。
❺ 請問國家電網與地方電網如何區分
不存在國家電網和地方電網的說法。國家電網公司投資的電力設施都是國家電內網的資產,現在在全容國27個網省單位中地市以上的電網資產都屬於國家電網公司。縣級電網一般是當地政府出資的,所以縣級供電企業資產屬於都屬於當地政府。國家電網公司和網省公司(局)是直管,網省公司和地市公司(局)也只直管,地市公司和縣級供電企業是代管。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如江浙地區,縣局的收入都比市局的收入高。
現在中國有2家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南方電網分布在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
電廠現在中國有5大發電集團,國電,華電,大唐,中電投,華能.其他有各個政府或其他個人投資的電廠.
電力局是中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綜合性電力企業,屬於國家電網或南方電網.
待遇的話電力局普遍優於地方電
❻ 陝西地方電力公司與國家電網陝西省電力公司怎麼劃分下屬都分別包括哪些分公司
兩個單位都在陝西,都是電力企業,都是國有企業。不同的是前者屬於陝西地方企業,後者屬於國家電網公司直轄的中央企業。
陝西省電力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轄有發供電單位12個
(西安、咸陽、寶雞、商洛、漢中、安康、銅川、渭南、延安、榆林供電局,安康水力發電廠等)、輔業單位12個、其它單位8個。
陝西地方電力集團公司是陝西省人民政府直屬大型配電網企業,為榆林市等9市66個縣(區)供電。 也就是說管轄除陝西省電力公司轄片范圍外的各縣電力局,均屬於躉售縣局。
(6)國家電網公司怎麼分的區域擴展閱讀:
陝西省電力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陝西省電力建設、輸送、銷售的獨立法人。
截至2007年底,公司轄有直屬單位32個,員工總數36315人,資產總額311.98億元,售電量489.77億千瓦時。
陝西電網統調發電裝機容量1149.5萬千瓦,全年最大負荷933萬千瓦,330千伏變電站32座、110千伏變電站320座,
變電容量3302.3萬千伏安、線路16769公里,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調度靈活、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網架結構
陝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是陝西省人民政府直屬大型配電網企業,為榆林市等9市66個縣(區)供電。
面積佔全省國土面積72%,人口佔全省總人口51%,擁有421萬用電客戶,市場佔有率30.08%,是陝西電力市場的重要主體和骨幹企業
❼ 國家電網下面有幾家子公司 分別是
國家電網下面有27家子公司,分別是:
1、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
2、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
3、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
4、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
5、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
6、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7、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
8、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
9、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
10、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
11、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
12、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
13、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
14、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
15、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
16、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
17、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
18、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
19、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
20、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
21、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
22、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
23、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
24、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
25、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
26、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
27、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
(7)國家電網公司怎麼分的區域擴展閱讀:
1、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公司在2016~2018年蟬聯《財富》世界500強第2位、中國500強企業第1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
2、國家電網的分部有6個,分別是:國網華北分部、國網華東分部、國網華中分部、國網東北分部、國網西北分部、國網西南分部。
❽ 請教南方電網和國家電網是怎麼劃分的
區域劃分,南方電網主要區域為廣西、廣東、貴州、雲南、海南五省。其他的是國家電網。
❾ 國家電網分多少個省級公司
國家電網共27個省公司:
華北地區:北京市電力公司,天津市電力專公司,河北省電力有限屬公司,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山西省電力公司。
華東地區:山東省電力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
華中地區: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河南省電力公司。
西南地區:四川省電力公司,重慶市電力公司,西藏電力有限公司。
西北地區:陝西省電力公司,甘肅省電力公司,青海省電力公司,寧夏電力有限公司,新疆電力有限公司。
東北地區: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
(9)國家電網公司怎麼分的區域擴展閱讀:
電網業務
電網是高效快捷的能源輸送通道和優化配置平台,是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現代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關系國家能源安全。
產業
國家電網公司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業務板塊包括電工裝備製造、信息通信與電子商務、節能與電能替代、境外投資與運營、工程總承包等。擁有16家產業公司、6家上市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業務領域
❿ 國家電網啥時候拆分呢
全國聯網是成功模式
筆者從1998年參與電力體制改革,在電力改革中,對廠網分開大家並無歧見,因為在電力的發、輸、配、售四環節中,發電和售電側是可以展開競爭的。但對於輸電網和配電網,由於其自然壟斷屬性,即使拆分也是把一個大壟斷變成若干個小壟斷。其自然壟斷的屬性並不會隨拆分而改變,甚至由於小壟斷不能在更大的市場邊界范圍內實現電力資源的調度和配置,可能會比大壟斷還要壞。因此,在這一次電力改革中,不能搞「沒有退路的一拆了之」,而是應採取較為慎重的,步步逼近更佳方向和路徑更為妥當。
縱觀世界各國電力改革,電網改革是關鍵。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三種模式,第一是縱向分切的模式,即按發、輸、配、售縱向功能逐步分切;第二是橫向分拆模式,即按區域分割電網,在每個區域中發、輸、配、售一體化運行;第三是既橫向分拆又縱向分切的「破碎式」改革模式。正因如此,在1998~2002年的電力改革中,在究竟選擇國家發改委最初要取消國家電網公司搞一分為四的「0+4」模式還是選擇國家電力公司將自身演變為國家電網公司的「1+6」模式爭論中,才出台了5號文「2+5」的妥協模式,既分拆了國家電力公司又新設了國家電網公司。
從2002年至今的實踐看,當時新設國家電網公司不失為正確選擇。
首先,俄羅斯、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巴西、印度等國家都發生了較大的電力事故,相比較而言,中國的電網沒有發生過大的電力事故,電網安全水平較高。其次,中國的電價與世界各主要國家相比,處於較低水平,過去用戶抱怨的「電老虎」也基本銷聲匿跡。再次,電改之初,中國電網被分割為13~14塊互不相連的區域電網,而中國西部水利資源豐富,北部煤炭資源豐富,而東部和南部又是電力負荷中心的非均衡現實環境,決定了全國聯網可以在一個更大的市場平台上展開競價上網,並在全國聯網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因此,打破區域電網公司各自為戰、就地平衡的舊格局,保留一個能在跨省、跨大區范圍內實現聯網的國網公司無疑是正確的。也正是由於有全國聯網的現實需求,國家電網才在特高壓電網的技術上獲得了令發達國家仰視的成就,形成國家競爭力。事實表明,十年來在國家電網體制下,全國聯網取得了相當的成就,應該被人們看到。
電價是電改的「牛鼻子」
既然如此,為什麼總有人說我們的電力體制改革成效不大,甚至是失敗的?筆者認為原因有兩個:其一,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摒棄發改委對電價和電力項目的審批權,電價是決定電力改革成功的「牛鼻子」;然而,這個「牛鼻子」卻始終沒有牽住。其二,廠網分開後,雖然發電主體多元化了,但由於發改委並未放棄審批電價,因此競價上網成了一句空話,國家電網對發電企業統購包銷的購電模式並未改變,而人們期待的大用戶和廠商直接見面,國家電網僅收過網費的新模式也未能推出。
綜上所述,未來電力改革的方向理應是從發改委轉變職能入手、放棄行政壟斷審批電價和國家電網公司改變購送電方式,而絕不是「一拆了之」的把國家電網一分為五,變大壟斷為小壟斷。而這一切又是在沒人對拆分結果負責的情況下發生。
眾所周知,壟斷的實質在於通過壟斷價格來攫取壟斷利潤。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中國的壟斷國企,不管是電網還是石油,有哪一個能自主決定自己產品價格?決定這些企業產品價格的「有形之手」是國家發改委。分析中國的企業壟斷,經濟壟斷只是表象,行政性壟斷才是本質。以電為例,無論上網電價還是零售電價,無論是發電電價還是輸電電價,都是由發改委審批之手決定的,具體竟能管到一廠一價,甚至一機一價。
因此,我國電力改革理應抓住電價這個「牛鼻子」,真正打破行政壟斷,實現「放開發電和售電兩邊,管住輸電和配電中間」的市場化模式,然而這需要中國行政壟斷者勇於放棄自身的權力和利益進行自我革命,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他們總是革企業的命積極,革自己的命消極。
可惜,中國電力改革最需要進行自我革命的國家發改委偏偏又是電力改革的主導者。於是出現這樣一個局面,每當改革到關鍵時刻,被改革者總能把改革視線成功地轉移到企業頭上,這就是僅搞企業改體的「拆分」,卻不觸動改制為核心的電價的真實原因。
最令人遺憾的是,在激進改革者和激進媒體的筆下,無論是電網還是石油企業,不僅是冥頑不化的不改革者,甚至其幹部和員工也成了與一般民眾對立的特殊利益集團和階層。而像高鐵、特高壓電網這樣最值得當今國人驕傲的技術,在他們的筆下又都成了批判中國發展模式的典型案例。批臭了高鐵速度,批倒了特高壓技術,也就否定了以國有資本為主導的中國改革模式。
應明確電改風險和失誤的責任主體
電力改革的成功在電價改革,而電價改革的成功在於國家發改委放棄行政壟斷的電價審批制,實現發電廠商和大用戶直接見面,國家電網公司從統購包銷到收取過網費的市場化改革。必須強調指出的是,電力改革的風險也在電價,而電價改革的風險目前在電網的盲目分拆和私有化。電網改革必須謀定而後動。
客觀來講,目前盲目主張拆分國家電網的人其思路有兩種,且變來變去反正是一門心思要拆分:一是從縱向功能上主張立刻對輸、配電網進行分切,二是從橫向區域上對國家電網搞「0+4」或「一分為五」的分拆,這兩種思路合在一起就是危險的「破碎式」改革。
電力改革必須明確風險和失誤的責任主體,回顧1998年以後的電力體制改革,國家發改委是電力改革領導小組的「牽頭人」。然而這個部門只有改革的權力,卻不承擔改革的風險,以至於2002年國家電力公司解體後,無論是三年電荒的發生,還是電價的上漲都找不到具體的責任人。
電力改革15年後的今天,某媒體再次發出所謂「新一輪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方向已定,國家電網有望一拆為五」的報道,筆者認為這樣的報道輕言是不負責任,重說是誤導電力改革方向。如此重大的報道依據何在?媒體該不該承擔責任,應引起人們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