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美國連鎖家電零售渠道有哪些

美國連鎖家電零售渠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1-01 13:36:01

A. 家電銷售渠道模式有哪些

1.家電連鎖賣場
2.大型連鎖百貨超市
3.個體經營渠道
4.專賣店
5.代理商分銷商渠道
6.工程操作渠道
7.團購渠道

B. 介紹一下全球三大零售商

全球前四分別是:沃爾瑪(美國)、家樂福(法國)和家得寶(美國)特易購。。沃爾瑪和家樂福前面已述。。
家得寶 為全球領先的家居建材用品零售商,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家得寶遍布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等地區,連鎖商店數量達2234家。家得寶連續9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最受歡迎的專業零售商」。並在2007年美國財富500強中排名第17位,2006年全球財富500強排名第43位,同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最受仰慕的專業零售商」第1位及「最受仰慕的公司」第13位。從1978年亞特蘭大的第一家店到今天足跡遍布全球。在美國49個州擁有1200多家店鋪,海外有133家。HomeDepot於1978年創立,全球最大的建材家居零售企業美國「家居貨棧」,是排在沃爾瑪、家樂福之後的全球第三大零售集團。它遍布全美1800p多家連鎖店、2004年750多億美元左右的銷售額。目前「家得寶」在國內共有50多名工作人員,主要任務是在中國采購家居建材用品,並從事該行業的市場調查工作。這些工作是否為「家居貨棧」全面進入中國並開設連鎖店做准備公司業績:1999年營業收入38,434.0百萬美元.
公司於2006年底,收購天津家世界家居,成功登陸中國市場。目前家得寶在北京擁有兩家門店,分別位於南三環成壽寺和西四環鄭常庄。
公司業務與產品:專業零售 特易購 TESCO(特易購)簡介 歷史發展 公司運作 特易購品牌資產的故事 渠道為王 自有品牌 常年低價,顧客至上TESCO(特易購)簡介 歷史發展 公司運作 特易購品牌資產的故事 渠道為王 自有品牌 常年低價,顧客至上

TESCO(特易購)是英國最大的連鎖零售商,在2008年為僅次於沃爾瑪(美國)、家樂福(法國)和家得寶(美國)的全球第四大超市集團。
TESCO超市最早以銷售食品起家,逐漸延伸至服裝、電器、客戶財經服務、互聯網服務及電信業務。截止到2006年2月,TESCO的營業額(52周)達383億英鎊。 [編輯本段]TESCO(特易購)簡介成立時間:1924年
總部地點:英國 赫特福德郡
重要人物:Terry Leahy (CEO)
口號:Every Little Helps
「點滴皆有助益」
產業:零售業
產品:食品 日用品 財經服務 電信
營業額:711億(2005/06年)美元
市值
員工數:360,000 [編輯本段]歷史發展TESCO的創始人為傑克科恩,他1919年起在倫敦東區的一個市場銷售食品。「TESCO」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1924年,第一家店則於1929年在倫敦開業。1947年,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1948年,第一家自助式商店開始營業,時至今日,它依然作為一家TESCO的城市店(Metro)運營。
第一家TESCO超市於1956年在埃塞克斯郡開業,據說房子是由一家電影院改造成的。第一家「大型」超市建成於1968年,地點是西蘇塞克斯郡。1974年,TESCO開始銷售汽油,並且在1979年它的年度營業額超過10億英鎊。1975年,第一家高級百貨店開張。1997年第一家特大店(Extra)開業。
1995年,TESCO發行了第一張會員卡,隨後展開了它的互聯網服務業務。在1990年代,它將業務拓展至歐洲、愛爾蘭及東亞地區。2001年7月,TESCO開始了在美國的網上食品零售業務。2003年10月,電信業務開始營運,包括行動電話及家用電話的服務。2004年8月,寬頻業務正式營運。 [編輯本段]公司運作英國TESCO公司分為5種形式,分別是:
特大店(Tesco Extra)是一種TESCO的大型倉儲店,超市銷售的所有商品都能在此買到。第一家特大店於1997年開業,至2004/05財政年度,英國本土的特大店已經發展至100所。一般來說,特大店的面積都在6300平方米左右,2006年1月在斯勞建成的一家佔地約18300平方米,成為英國面積最大的一家特大店。
標准店(Tesco stores)是TESCO標準的超級市場形式,主要銷售食品及少量非食品商品。它是TESCO最常見的商店,亦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
城市店(Tesco Metro)是規模介於TESCO標准店與便捷店之間的一種商店形式,一般坐落於城市市中心或主要街道位置。
便捷店(Tesco Express)是小型規模的商店,主要以銷售食品為主,廣泛地分布於繁忙的都市區或購物區中。至2006年2月,全英國的TESCO便捷店超過650家。
一站店(One Stop)是唯一不使用「TESCO」名稱的商店,是規模最小的商店,它們通常是被TESCO兼並的一些小零售商,但被允許保留原來的名稱。
2005年5月,TESCO宣布試運營一種無食品商店形式,並且於同年10月開設第一家商店——TESCO家庭特別店(Tesco Homeplus),這種倉儲店銷售除食品外的一切商品,並且TESCO計劃在2006年至少再開設3家這樣的商店。
海外業務
TESCO在其他國家的業務主要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出現,例如在韓國與三星公司合作。特易購在進入台灣市場所採取的策略是以獨資的方式進行,然而這項策略導致特易購在台灣市場的展店速度比不上家樂福及大潤發,使其一直無法達到經濟規模,因此,在2005年9月,TESCO宣布出售其在台灣的業務給家樂福,並買下了家樂福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商店。在愛爾蘭,TESCO是主要的食品零售商。TESCO還計劃打入有6000萬美元商業利潤的美國零售市場,決定於2007年在西海岸開數家分店。國內知名獵頭烽火獵聘提供!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九。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五。

C. 美國小家電品牌商有哪些

Black & Decker, Hamilton Beach, KitchenAid, Oster, Cuisinart 比較流行

D. 什麼是家電連鎖家電連鎖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是怎樣

第三章 中國家電零售業的競爭與挑戰
零售業在當今社會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It is the final stage in a channel of distribution. As the last channel stage,it entails selling to final consumer.」 中國的零售業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而過去5年家電連鎖業更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據國內領先的漢彬洲企業管理咨詢公司估算,從2000年到2004年中國前七名的家電連鎖企業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72%,尤其是作為行業領頭羊的國美與蘇寧,年平均銷售增長更是高達216%。目前來看家電連鎖業已成為整個家電零售業的主導,下面就著重針對家電連鎖業來談中國家電零售業的競爭與挑戰。
3.1 家電連鎖成家電零售業競爭主導
2005年4月5日,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04年中國零售企業前100強銷售統計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張榜。前10位中家電連鎖企業就佔3席,其中國美電器以年銷售額239億元居第二位。此外三聯商社、江蘇五星、河南八方等家電連鎖企業也位列此次的百強榜,且排名相比2003年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目前中國全部連鎖家電商的市場份額為25%左右。百貨商場的銷售模式已呈衰落之勢,而連鎖經營卻大打出手,在華東、華北、華南各地區攻城掠地,擴張各自的版圖。
華東地區:在上海,2002年和2003年,家電零售市場還是「三國時代」:以永樂、國美為代表的連鎖家電商,以一百、華聯為代表的大百貨商場和以曲陽商務中心為代表的專業市場,經營規模相當,各霸一方。經過幾年的攻城掠地,連鎖家電商用專業、低價、服務等營銷手段,迅速擴充領地。從2004年上海家電市場的統計看,三大連鎖家電商已佔據了上海市場85%的市場份額,其中永樂一家就佔有50%的份額,國美約佔20%,其餘15%由蘇寧等瓜分;而專業市場和大百貨商場的市場份額相繼滑落至不到8%和6%,且經營強勢僅局限於個別大類品種,與家電連鎖企業各大品種全面強勢相比,經營難度越來越大。
華北地區:在北京,2004年各家電連鎖巨頭可謂競爭激烈。大中2004在北京的門店已達到46家,2005年開店選址的計劃仍沒有止步的意思;蘇寧2004年在北京開設8家新店,到年底賣場的數量提升到了15家;國美2004年在全國開設的200家門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在北京。北京現已成為國內擁有家電連鎖最多的城市,總門店超過80家,2005年仍會有40家新店加入。上海家電業巨頭永樂進軍北京市場的首家店已經於2005年4月中旬在五棵松正式營業。為與已經在北京家電連鎖市場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的國美、蘇寧和大中競爭,永樂借首家店開張之機推出全新的「永樂生活電器采購卡」,爭奪京城容量巨大的企事業單位團購市場。從目前各家電連鎖巨頭的版圖擴張計劃不難看出,京城仍是商家必爭之地,市場份額遠沒有飽和。
華南地區:在廣州,已站穩腳跟的家電業兩大連鎖巨頭蘇寧和永樂2004年幾乎同時宣布擴張策略:永樂朝東進入黃埔區,而蘇寧則向南在番禺區開店。加上先前有所動作的國美,國內三大家電連鎖巨頭已全部將重兵鎖定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
在廣州商圈,黃埔區簡直是一個「空白」。因此永樂為進一步擴大高端產品的推廣,在東圃和黃埔建立了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永樂圈地陣線。在黃埔店開業之後,永樂繼續以每月一個新店的發展計劃在華南地區進行擴張,目前在深圳、東莞、順德等地拓展已相當順利。
蘇寧以華南地區第一家二線城市連鎖店番禺店的開張,拉開了進軍二線城市的序幕。蘇寧華南區總監周曉章認為,家電連鎖商在基本上佔領了中心城市市場之後,必然會向下一級城市進軍。中小電器零售商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擠占,直至新興的渠道模式佔領市場,舊的渠道模式退出市場。蘇寧的進駐就是要與當地現有的家電經銷商展開價格、服務競爭,進一步搶占市場。
國美電器華南區總經理王俊洲預計,隨著百貨業態已逐漸退出家電銷售或者大幅萎縮,今年華南地區國美將占據60%以上的市場份額。目前國美入粵不足35個月,在廣、深兩地共計開發近三十家商城,以幾乎每月一家新店的加速度,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此外國美還成功開發了佛山、湛江、惠州、東莞、中山等二、三級市場,基本完成對華南家電市場的框架式布局。
家電連鎖的高速增長已經在一級市場取得了相當成效。中國前七大家電連鎖企業已經吃下了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全國27個一級城市近40%的市場。目前為止家電連鎖企業的門店還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及內陸的一些主要大型城市。伴隨著一級市場的飽和,家電連鎖企業也開始向二三級的城鎮滲透。以浙江市場為例,在成功進駐了杭州和寧波市場後,國美、蘇寧和永樂又迅速將門店開到了杭州灣一帶富庶的紹興、嘉興、慈溪等二三級城鎮。
3.2 家電連鎖高速發展的原因
近年來家電連鎖業一直是中國零售業乃至其他服務業中非常出彩的行業,保持著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對中國50個城市消費者的調查研究表明,2004年消費者對家電專業連鎖渠道的認同持續上升,有68.2%的消費者表示將會選擇家電專業連鎖渠道。而2000年這一選擇比重還低於20%。 以前由大百貨、專業連鎖店、大型綜合超市三分天下的競爭格局,隨著連鎖家電商的進入,它們所佔有的市場份額發生巨大變化,專業連鎖店已取代百貨店,成為消費者購買家電的主渠道。
伴隨家電行業微利時代的到來,以國美、蘇寧等為代表的專業連鎖經營店快速建立起零售終端網路,佔有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據統計,中國現有家電零售網路中,家電連鎖企業在數量上已經成為絕對主體,比例高達65%;而曾經作為傳統家電經銷主力的百貨商場銷售比例則不斷縮減,有的已經放棄家電經營。
家電連鎖經營的高速增長,首先得益於其獨有的價格優勢,而價格優勢又依賴於它的經營業態優勢——銷售規模大,采購成本低,運營成本低,進而帶來零售價格低。而作為傳統經營模式的單店經營規模較大,資金分散,不但成本高,售後服務及人員管理也不像連鎖經營那樣針對性比較強。
其次,2004年全國鋼價上漲使家電製造行業的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尤其以「價格戰」見長的國內空調企業,在壓縮機價格暴漲近70%的壓力下,低成本策略正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此外小家電企業專業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外資品牌為迎合市場而下調價格的做法,也給國內家電零售企業帶來了巨大威脅。生產廠商的利潤空間縮小,必然向銷售商傳導,而在此情況下連鎖經營的規模優勢就顯現出來。規模大意味著兩個好處:一是可將平均成本攤低;二是在與廠商的談判中擁有更大的主動權。
最後,家電連鎖擴張的動力一部分源自舊領域內利潤空間的逐步消失,另一部分動力則來自外資家電零售企業所帶來的壓力。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國內零售市場的政策保護期已經於2004年底結束,繼搶灘超市、家居、便利店等領域以後,外資將在2005年對家電流通領域形成沖擊。像美國的百思買更是已經於2005年3月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3.3 服務制勝的競爭新手段
2004年以來家電銷售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家電連鎖巨頭如國美、蘇寧在經營能力和規模上有了顯著提高,發展更加迅速。不過在市場供大於求,家電產品利潤空間縮小的情況下,單靠價格戰來守住陣腳不是那麼容易的,要真正打開並擴大市場,還要靠強有力的服務作為堅實的後盾。如今對家電零售商來說,在售後服務方面誰能爭取到消費者,誰就是真正的勝利者。
2005年初國美高層宣布在全國啟動「彩虹服務」大行動。「彩虹服務」的核心理念就是咨詢服務落實率、客戶投訴回復率、安裝調試合格率,維修落實率、用戶檔案完備率、上門服務到位率和服務時間准時率等7個方面力求做到讓顧客百分之百滿意,並誓言將「彩虹服務」打造成中國家電零售業第一服務品牌。
緊接著蘇寧也毫不示弱,宣布舉辦全國「陽光服務月」大型活動,以全員專業化服務的「陽光服務」新概念,力圖打造中國最優秀的連鎖服務品牌。蘇寧目前在全國擁有售後服務中心與社區網點近百家,直接提供服務的產品涵蓋了空調、熱水器、冰箱、電視等各類商品,並且在回訪、無塵安裝、免費服務等方面開創了全國先例。2005年3月15日蘇寧宣布將啟動為期3年的「5315服務平台建設工程」,即在全國建設500個服務網點,30個客服中心,15個物流基地。隨著蘇寧服務平台建設工作進一步升級,蘇寧服務平台對蘇寧品牌的建設和利潤的貢獻也將進一步加大。
永樂則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提高服務質量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會一直做好自己的四大保障:退換保障、質量保障、低價保障、額外支出保障。
3.4 家電製造與零售聯盟的競爭新趨勢
近年來在家電業鏈條上掌握較大話語權的是渠道商,但伴隨著2004年12月11日中國零售業大門的開啟,這種廠商的關系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2004年底國美、蘇寧兩大國內零售巨頭主動攜手本土的家電製造企業,企圖形成廠商之間的戰略聯盟和良好的互惠、互利、互動關系,以應對那些對中國市場垂涎已久的外資家電巨頭的入侵。
2004年11月22日蘇寧與海爾的銷售公司在南京掛牌。新成立的公司有一個多達1400多人的銷售隊伍,將負責全國蘇寧體系內海爾產品的銷售與管理工作。雙方宣稱通過新公司的運作,2005年海爾品牌在蘇寧銷售平台所佔的市場份額將創紀錄地達到300億元。
作為國內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家電零售業,在中國零售業大門打開後壓力陡然增大。一旦國內家電零售企業處於被動,必然會波及家電製造領域。在共同可能要面對的壓力下,蘇寧、海爾打破了家電製造商主攻生產,零售商主攻銷售的固有思維模式。按照兼任新公司總經理的蘇寧營銷中心副總監王哲的說法,銷售公司的成立將完全實現雙方在商品庫存、定製包銷、產品銷售等方面的全面共享。這樣不但可以在價格上更加實惠,也便於蘇寧根據市場需求對海爾產品的款式、價格、性能等提出更高要求,而且海爾產品在蘇寧體系內的售後服務、零配件供應等將更加快捷便利。
海爾、蘇寧分別是家電製造業和銷售業巨大,雙方的此次牽手標志著國內家電零售商與製造商首次超越「采銷」關系,實現跨領域的深度合作。中國家電零售的競爭已經從渠道空間資源的競爭過渡到市場需求資源的競爭。另一方面兩者的親密接觸勢必會造成家電格局的變化,引起整個家電業的震動。強強聯手組建專門的經營公司,這是供貨商和零售商之間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意味著商業品牌的定位與供貨商產品的定位之間的差異將形成合力,形成供應鏈之間的分化合作。蘇寧與海爾的合作預示著中國家電廠商、商家將由以前的互相博弈轉到真正的競合時代。
不僅是海爾,另一家電製造巨頭格蘭仕也開展了與家電零售商的合作。2004年12月6日格蘭仕、國美兩大家電巨頭有關人士在北京就雙方從企劃、供貨到售後等方面建立緊密夥伴關系進行深入溝通。此後一周蘇寧與格蘭仕也進行了類似的溝通。從2005年1月1日起「美蘇」與格蘭仕進入新的戰略合作階段。作為供應商的格蘭仕在為國美、蘇寧提供產品的同時,企劃與宣傳也將與之相應,分銷信息化系統也將對其提供支持。而國美、蘇寧則保證在其門店的格蘭仕產品的銷售,同時積極響應格蘭仕的研發和生產計劃,讓其專櫃處於良好的銷售狀態。
在我國零售業全面開放後,中國家電零售巨頭已經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綜合商業資本和品牌影響與外資商業巨頭尚有相當的差距,但在與本土家電製造企業的溝通上卻擁有更多便利。國美、蘇寧等家電零售企業與本土家電製造商加深合作,可以藉助商品資源的競爭力加速提升整體競爭力,加速與家電製造商的溝通與合作是它們應對外資「入侵」的最好辦法。隨著外資零售巨頭的進駐,眾多家電製造企業將在這一輪變化中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廠商之間的控制與反控制關系的微妙變化也將在戰略合作方式及促銷手段等實際利益方面有所體現。國美總經理李俊濤表示,廠家、商家、消費者的多贏局面,首先需要廠商之間放棄單極思維,聯手優化供應鏈,形成廠商之間真正的戰略聯盟及良好的互惠互利互動關系。
3.5 家電零售業的挑戰之一——外資家電連鎖的進軍
根據WTO協議,2004年12月11日起中國商貿流通領域結束過渡期,正式全面對外開放。中國的零售業首當其沖,但實際上受到沖擊最大的還是家電零售業。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家電零售總額約為5000億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為12%。外資對家電零售業5000億元的大蛋糕是覬覦已久,現在門一下子全打開了,狼就會蜂擁而入。事實上,全球500強零售連鎖企業沃爾瑪、家樂福等早已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中國,並占據了一定的家電市場零售份額,而國外專業的家電連鎖巨頭如美國百思買、日本小島電器等也已經完成了對中國市場的初步考察,種種跡象表明留給國內家電連鎖企業構築堡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中國零售行業全面向外資開放後,中國龐大的市場空間應該是他們首選的目標之一。外資家電巨頭利用資金優勢、管理優勢和物流配送優勢對中國的家電連鎖零售構成全面沖擊已是在所難免。
目前國內家電零售企業數量超過3.2萬家,國內家電零售市場更是被國美、蘇寧、永樂三大巨頭壟斷,它們所佔的市場份額高達80%。沃爾瑪、麥德龍等一些零售連鎖巨頭目前還沒有對中國的家電零售構成威脅,而美國百思買這次卻是真的來了。2005年3月底百思買成為第一個進入國內家電零業的外資家電連鎖企業。
百思買已經在上海設立亞太區的總部,在深圳建立華南分公司,下一步的行動將是在武漢等生產製造和物流交通較發達的地方繼續分布采購中心。據百思買全球副總裁、亞洲采購總監呂維民透露,百思買總部在全球家電市場的采購額達180億美元,其中在中國製造的產品達72%,主要的中國本土供貨廠家有上廣電、長虹、海信、海爾等。百思買這次來到中國,主要有三個目的:首先是了解中國的零售市場,為以後的開店鋪路;其次是了解中國的供應商,熟悉供應市場,以及如何與中國的供應商打交道;最後才是物色一些適合直接采購銷售的中低檔商品,以豐富超市商品層次。
外資家電連鎖企業都有一個長期的「中國策略」,即進入中國初期沒有贏利計劃,在零售上搞「傾銷」,以國外市場的贏利來貼補中國市場,這必將給本土家電連鎖企業帶來致命的價格壓力。未來五年慘烈的價格戰等待著本土家電連鎖企業。國內家電連鎖企業和外資家電連鎖企業的競爭將直接展開。外資渠道擁有全球數量眾多的連鎖店面以及成熟的流通業運營經驗,這些都將對本土品牌渠道造成極大的競爭壓力。
然而百思買的進入並不會立即對中國現有的家電零售格局形成巨大沖擊。其中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企業還停留在以低廉價格為導向的階段,百思買所倡導的以服務為導向、擴大在線交易比重的模式不可能在中國迅速推廣,現在百思買所要達到的理想狀態是占據空白市場,與本土企業實現雙贏。此外,盡管外資家電零售企業擁有品牌、人才、營銷技術、資金、管理能力等優勢,但從實際運作情況看,外資家電連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後會面臨陌生的文化,尤其是消費文化的沖突。而目前國內效率低下的物流體系、數量眾多的供應商、資源分散的售後服務等,都是一道道難以逾越的無形「門檻」。這為本土家電零售企業贏得了強身健體的時間。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百思買以及未來外資家電連鎖企業的進入對於中國的本土家電連鎖企業將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在本土家電連鎖企業自我發展到一定階段又沒有榜樣可以學習時,會遭遇發展的瓶頸。國內家電連鎖企業應虛心向洋家電連鎖學習經營管理精髓,再結合中國特點,創立中國特色的連鎖模式,靠管理創造利潤,靠創新獲得生機,這也是中國家電連鎖的必由之路。
相關鏈接:美國百思買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的零售和分銷及服務集團,包括美國「百思買」零售店、加拿大「未來商城」、Magnolia Hi-Fi以及熱線娛樂公司,在北美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集團總部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在2003年全美財富500強中排名第78位,全球財富500強中排名第188位。截至2004年3月,它在北美已經擁有了超過750家店,並且每年以70~80家的速度增長;2004年收入達245億美元,市場佔有率為16%。
3.6 家電零售業的挑戰之二——國有資本的進入
國內家電零售連鎖行業基本上是民營商業資本扮演主角。而國有商業資本和國際商業資本在這個行業中的影響和作用微乎其微。這樣一種資本態勢不能客觀反映中國主流商業資本的影響和作用。對於近5000億元的巨大市場,國有商業資本應該也必須有一席之地。2004年11月2日,也就是在我國零售業大限之日來臨的前夕,一家叫易好家商業連鎖公司在深圳特區宣告成立,使我國民營資本唱獨角戲的時代正式終結,把我國的家電零售業推進了一個新時代。
易好家的大股東是中國建材百強企業之首的中國建材集團,是由國資委直接監管的特大型企業,佔有60%的股份,其餘40%的股份則由日本三菱商社持有。首期斥資5億元巨資全面進軍家電零售業,以AV、白色家電、通訊、數碼等家電產品為主營業務。
易好家不但具有國有商業資本,同時又有國際商業資本成份,更可怕的是它來勢兇猛,一成立就直指行業老大的位置。按易好家的計劃,在2005年開始啟動「大華南戰略」:在華南區開辟廣州、佛山、珠海、福州、南昌等新市場,門店數量達到15-20家;到2006年將進軍華北市場,以北京和天津為中心新開15家以上的門店,年銷售額將突破70億元,並進入中國家電連鎖零售企業三甲的行列;到2007年開發華東市場,連鎖版圖將圈進上海、杭州、南京、寧波、無錫、蘇州等地區,門店數量達到50-60家,形成華南,華北和華東的大三角連鎖框架,年銷售額將突破100億元;到2009年將覆蓋中國內地大部分地區,門店數量將達到100家以上,年銷售額突破200億元,成為中國最優秀的家電連鎖品牌。
對於國有資本進入家電零售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陸刃波認為,以前國內的家電連鎖業基本上是民營資本壟斷,競爭還不充分,存在很大的機會。國有資本介入後將有助於改善家電零售商靠擠壓上游製造商來獲得利潤的現象,緩解兩者之間的矛盾。今後還會有更多的國有資本進入。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則認為,國有資本進入家電零售業,是中國應對零售市場全面開放發出的重要信號,具有象徵意義。
目前我國家電銷售終端的競爭還局限於新舊業態之間的競爭,雖然在同類型的家電連鎖企業如國美、蘇寧之間也有競爭,但競爭程度小於外界預期。家電連鎖業的全國性擴張,與其說是搶佔全國性的網路終端,還不如說是共同培育一個新興的行業。現階段的競爭只是一種外延式的擴張,還是處在一個成長性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目前在中國發展家電零售業有著非常好的外在環境。一方面國家對零售業的政策不斷改變,限制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中國家電零售企業有很好的上下游資源,上游資源——中國家電製造業的能力越來越強,貨源充足,下游資源——中國消費者的購買能力越來越強,中國已成為除北美以外的第二大家電消費市場。我國家電零售市場不但容量大,並且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競爭又不激烈,這是各方資金看中該行業的主要原因。
3.7 家電零售業的出路
中國零售業大門後外資家電巨頭登陸中國,中國家電零售業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首先,與外國家電零售商相比,如果打價格戰國內家電零售商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而其服務的操作空間卻很大。國內幾家大的家電連鎖企業經過近幾年來的實踐探索,在服務水平上已經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可以與國外家電零售巨頭抗衡。前面提到國內家電連鎖業採用以服務取勝的新競爭手段,表明家電連鎖企業正在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努力實現整體產業升級,以應對中國家電零售業的逐步開放和外資家電連鎖企業的大舉進入所帶來的挑戰。
其次,中國家電零售業還應准確進行市場定位,明確顧客需求,提供超值的服務和高質的產品,避免低級無序的惡性價格戰。與上游的家電製造廠家共同商討和制定產品計劃、供貨周期,甚至幫助上游廠商進行新產品研發和質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在產業鏈中達到「雙贏」 。
最後要創名牌家電連鎖集團。品牌是家電連鎖經營的生命,沒有品牌,尤其是沒有知名品牌,是難以做大做強的。家電品牌必須具備三要素:一要有較高的知識含量;二是要有過硬的質量以及較高的專業化水平;三要有優質和個性化的服務。品牌一旦創立,就要很好地維護、發展。

E. 中國家電產品銷售渠道有哪些

目前中國家電產品銷售渠道大致可分為傳統渠道和新興渠道兩種類型。傳統渠道主要版有大商場、中小商權場以及從五金交化轉變而來的電器專營店。新興渠道有綜合性連鎖、家電類連鎖、電器城、品牌專賣店、集團采購、網上訂購等。在我國城市市場,從渠道數量上看,大商場仍是家電產品銷售的主要渠道,但是受到家電連鎖和家電城的強有力競爭。以電視機市場為例,從銷售量上看,占據電視機市場份額最大的依然是百貨商場,其比例高達40.9%。其次是家電城和家電專營店,所佔比例分別為24%和16.6%。但是通過對比電視機渠道形態在數量和市場份額的比重可以發現,我國城市市場電視機銷售渠道中,家電城的銷售效率最高,其次是百貨商場。渠道銷售效率是企業追求的目標。在不同等級城市中,針對不同的產品,各種渠道的銷售效率會有不同的表現。總而言之,城市規模越大,新興渠道的流通成份越高,家電專業連鎖和綜合性連鎖的競爭能力越強。想要了解的更多,不妨咨詢一下中國市場調查中心

F. 中國家電連鎖零售企業有哪些

中國消費電子零售前十名的零售商依次為:
國美電器、蘇寧電器、永樂電器、三聯商社回、五星電器、大中電答器、大商電器、宏圖三胞、迪信通和盛興電器。
所謂家電專營連鎖企業,一般是指專門經營家電商品零售的企業。一般由四家以上的零售商店組織在一起,同受一個中心組織管理,統籌進貨,商店內外裝潢、商品種類以及服務方式具有同一風格的經營組織。採取節約銷售費用,薄利多銷的政策,以便爭取顧客佔領市場,這是連鎖商店的重要特點。

閱讀全文

與美國連鎖家電零售渠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和電器維修工 瀏覽:270
江蘇隧道防水堵漏多少錢 瀏覽:300
伸縮縫鋁材怎麼打結構膠更防水 瀏覽:185
防水羽絨服用什麼布料 瀏覽:953
小米保修郵寄過去沒保修 瀏覽:940
網購維修東西怎麼處理 瀏覽:279
液化氣灶換點火器維修多少錢 瀏覽:1000
揚州小米售後維修點地址電話 瀏覽:368
廚房電器維修掙錢嗎 瀏覽:292
金山家電綜合維修怎麼樣 瀏覽:638
伊奈馬桶維修電話 瀏覽:360
許昌東風風行維修電話 瀏覽:979
民宿傢具定製 瀏覽:574
裝修好的房子重做防水要多少錢 瀏覽:176
家居彩妝膜批發 瀏覽:639
thinkpad維修點哈爾濱 瀏覽:641
紅蘋果板式傢具怎麼樣 瀏覽:375
武漢海爾洗衣機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13
蘇州蘋果筆記本特約維修點查詢 瀏覽:383
渝中格力空調維修電話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