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sci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sci影響因子大於2的算高。影響因子雖然只和被引次數和論文數直接相關,但實際上,它與很多因素有密切聯系。決定影響因子大小的因素現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1)論文因素,如論文的出版時滯、論文長度、類型及合作者數等。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發表論文數)、類型等。
(3)學科因素,如不同學科的期刊數目、平均參考文獻數、引證半衰期等都會對期刊的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產生影響。
(4)檢索系統因素,如參與統計的期刊來源、引文條目的統計范圍等。
(5)名人效應的影響。
介紹
影響因子是一個雜志中文章被引用次數的總和除以這個雜志的總文章數。但這個數字是平均數,它存在的問題是,平均之後並不能反映每一篇文章的引用情況。如果一個雜志只有兩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引用數是500,另一個文章的引用數是10,那麼影響因子反映出的數字是兩者的平均值255。
因此,一個有高影響因子的期刊,只能表明它擁有多篇被多次引用的論文,但並不意味著它刊載的每一篇論文都是高引用的。
資料顯示,由湯森路透公司計算的期刊影響因子,最初是用來幫助圖書館員確定購買哪些期刊的,並不是測度研究論文科學質量的指標。也就是說,影響因子用於評判一個期刊是可以的,但用來評判論文,並延伸到用來評判科學家是沒有借鑒意義的。
㈡ JACS的影響因子是多少
2003年JACS的影響因子是6.5,2007年影響因子為7.885
現在是8.9.
㈢ 科技期刊影響因子多少算高,0.261是不是很低啊
在國內算是中等的,國外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呵呵
㈣ 影響因子是多少
此雜志2013年5月剛創刊,出於順應出版行業的挑戰,Wiley出版社旗下由Respirology雜志團隊運營的一份online-only雜志,open access, case reports.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resp.12111/pdf 是創刊號上的EDITORIAL,你有興趣就瞅瞅。
由於是新創刊的,所以此雜志最快2015年才會有第一個impact factor,當然它目前暫時未被SCI收錄。Respirology的IF現在也就才2點多,Respirology case reports估計也高不到哪去。
如果你要是等著畢業或者其他方面急著發文章的話,就不要考慮這個雜志了,otherwise你就悲催了!
㈤ Neuromolation影響因子多少
Neuromolation2015-2019年的SCI影響因子分別為2.409、2.614、2.774、2.663、4.029,可以看到,Neuromolation的影響因子前幾年表現並不是很好,維持在2分多的樣子,但始終有一個上漲的勁頭,雖然2018年影響因子略有下降,但這並不影響它整體上漲的趨勢,今年更是跨過3分,直接4分+。㈥ 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012年國內(不包括台灣地區)有150多種學術期刊被SCI收錄,影響因子最高的是10.526(CELL
RES),影響因子>2的有15種。影響因子的高與低是相對的,大於2的算高,大於1的可以算比較高,看你如何比較,1-2之間的有40種,1-0.5之間的有50種
㈦ Toxics影響因子多少
Toxics 於2013年創刊,2019年被SCIE收錄,於2020年6月29日收獲第一個影響因子,IF 為3.271,首次亮相就表現不俗,後續發展值得期待!㈧ 影響因子多少算一區
1.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 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
2.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影響因子是一個相對統計量。
㈨ 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中文雜志影響因子大於2的算高。影響因子雖然只和被引次數和論文數直接相關,但實際上,它與很多因素有密切聯系。決定影響因子大小的因素現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1)論文因素,如論文的出版時滯、論文長度、類型及合作者數等。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發表論文數)、類型等。
(3)學科因素,如不同學科的期刊數目、平均參考文獻數、引證半衰期等都會對期刊的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產生影響。
(4)檢索系統因素,如參與統計的期刊來源、引文條目的統計范圍等。
(5)名人效應的影響。
(9)家電科技影響因子是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因子是一個雜志中文章被引用次數的總和除以這個雜志的總文章數。但這個數字是平均數,它存在的問題是,平均之後並不能反映每一篇文章的引用情況。如果一個雜志只有兩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引用數是500,另一個文章的引用數是10,那麼影響因子反映出的數字是兩者的平均值255。
因此,一個有高影響因子的期刊,只能表明它擁有多篇被多次引用的論文,但並不意味著它刊載的每一篇論文都是高引用的。
資料顯示,由湯森路透公司計算的期刊影響因子,最初是用來幫助圖書館員確定購買哪些期刊的,並不是測度研究論文科學質量的指標。也就是說,影響因子用於評判一個期刊是可以的,但用來評判論文,並延伸到用來評判科學家是沒有借鑒意義的。
㈩ 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影響因子2以及以上算高。國內的期刊能到2.0及以上就算很高的了。影響因子: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 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
影響因子計算方法:
影響因子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響因子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該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數;B = 該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