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家電晶元是指什麼

家電晶元是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1-12-17 11:33:40

㈠ 哪些電器的晶元含金

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用品的電路板晶元都有黃金,只是成分多少而已。

黃金在電腦主板上很多地方都有使用:IDE介面、PCI Express插槽、PCI、AGP和ISA中,以及其他的一些介面,跳線,處理器的插座,在老主板的DIMM上也有,這些都是經常覆蓋著幾微米厚的黃金層。

內存晶元也有黃金,不過很薄,就在金手指(目的是接觸式導通)位置可以看到。內存金手指就是內存片與主板插槽連接的,排列整齊的一排觸點,也可以說是導體,為了保證外露導電位不被氧化,所以一般是會鍍金處理的。

電子元器件提煉黃金

1、脫金水(脫金劑+氰化鈉)。

2、粉碎電子元器件,放進大燒杯,倒入脫金水,過濾出溶液。

3、加入鋅粉,吸收金水中的黃金,將沉澱過濾出來(2h)。

4、加稀硝酸和沉澱反應,用濾紙過濾出沉澱(有毒氣放出)。

5、金粉和稀硫酸一起加熱,去除雜質。

6、風干或者吹風機吹乾。

7、和硼砂一起煅燒。

8、得到純黃金。

㈡ 什麼是電子元器件

電子元器件是電子元件和小型的機器、儀器的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構成,可以在同類產品中通用;常指電器、無線電、儀表等工業的某些零件,是電容、晶體管、游絲、發條等電子器件的總稱。常見的有二極體等。

電子元器件包括:電阻、電容、電感、電位器、電子管、散熱器、機電元件、連接器、半導體分立器件、電聲器件、激光器件、電子顯示器件、光電器件、感測器、電源、開關。

檢測方法:

電子元器件的檢測是家電維修的一項基本功,安防行業很多工程維護維修技術也實際是來自於家電的維護維修技術,或是借鑒或同質。如何准確有效地檢測元器件的相關參數,判斷元器件的是否正常,不是一件千篇一律的事,必須根據不同的元器件採用不同的方法,從而判斷元器件的正常與否。

特別對初學者來說,熟練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檢測方法和經驗很有必要,以下對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檢測經驗和方法進行介紹供對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電子元器件

㈢ 電磁爐控制面板和裡面主板上的多引腳晶元各是什麼晶元

來個專業點的回答:
每個品牌使用的晶元(單片機)廠家是不回一樣的,程序也是不一樣的。
2007年以前的電磁答爐主要採用20腳單片機+393和339(後兩者是標准邏輯器件),
2008年後的邏輯器件被各單片機集成了,變成了單晶元單片機,腳位數基本也是20腳
2013年以後,電磁爐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更新好幾代了,電路更成熟,已經變成了16或者18腳的主控單片機。
所以具體你要說是哪個品牌的電磁爐,我可以幫你再查查。你很幸運,我是單片機代理。專業從事小家電和電磁爐的開發和代理。尤其是大功率商用電磁爐,我可是行家。

㈣ 是不是所有的數碼電子產品都有晶元,舉例子說明下,謝謝

所謂晶元,就是集成電路的載體。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把很多二極體,晶體管,電路,縮小到一個小小的矽片里,既可以實現一整套電路功能,又可以極大的縮小體積。在同等體積下,可以大大增加電路性能。所以,現代電器,數碼產品中,絕大部分都有晶元。比如U盤、照相機、電視機等等,都有。

㈤ 電腦里的晶元(處理器)和家電里的晶元是一樣的嗎

顯然不一樣,現在能夠獨立製作CPU的國家只有美國.中國也開發了龍芯,但是那東西完全不能用.而晶元材料提供商有韓國日本台灣美國德國.

㈥ 晶元是電器元件嗎

第一節 電阻器
電阻,英文名resistance,通常縮寫為R,它是導體的一種基本性質,與導體的尺寸、材料、溫度有關。歐姆定律說,I=U/R,那麼R=U/I,電阻的基本單位是歐姆,用希臘字母「Ω」表示,有這樣的定義:導體上加上一伏特電壓時,產生一安培電流所對應的阻值。電阻的主要職能就是阻礙電流流過。事實上,「電阻」說的是一種性質,而通常在電子產品中所指的電阻,是指電阻器這樣一種元件。師傅對徒弟說:「找一個100歐的電阻來!」,指的就是一個「電阻值」為100歐姆的電阻器,歐姆常簡稱為歐。表示電阻阻值的常用單位還有千歐(kΩ),兆歐(MΩ)。
一、電阻器的種類
電阻器的種類有很多,通常分為三大類:固定電阻,可變電阻,特種電阻。在電子產品中,以固定電阻應用最多。而固定電阻以其製造材料又可分為好多類,但常用、常見的有RT型碳膜電阻、RJ型金屬膜電阻、RX型線繞電阻,還有近年來開始廣泛應用的片狀電阻。型號命名很有規律,R代表電阻,T-碳膜,J-金屬,X-線繞,是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在國產老式的電子產品中,常可以看到外表塗覆綠漆的電阻,那就是RT型的。而紅顏色的電阻,是RJ型的。一般老式電子產品中,以綠色的電阻居多。為什麼呢?這涉及到產品成本的問題,因為金屬膜電阻雖然精度高、溫度特性好,但製造成本也高,而碳膜電阻特別價廉,而且能滿足民用產品要求。
電阻器當然也有功率之分。常見的是1/8瓦的「色環碳膜電阻」,它是電子產品和電子製作中用的最多的。當然在一些微型產品中,會用到1/16瓦的電阻,它的個頭小多了。再者就是微型片狀電阻,它是貼片元件家族的一員,以前多見於進口微型產品中,現在電子愛好者也可以買到了(做無線竊聽器?)
二、電阻器的標識
這些直接標注的電阻,在新買來的時候,很容易識別規格。可是在裝配電子產品的時候,必須考慮到為以後檢修的方便,把標注面朝向易於看到的地方。所以在彎腳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在手工裝配時,多這一道工序,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自動生產線上的機器沒有那麼聰明。而且,電阻器元件越做越小,直接標注的標記難以看清。因此,國際上慣用「色環標注法」。事實上,「色環電阻」占據著電阻器元件的主流地位。「色環電阻」顧名思義,就是在電阻器上用不同顏色的環來表示電阻的規格。有的是用4個色環表示,有的用 5個。有區別么?是的。4環電阻,一般是碳膜電阻,用3個色環來表示阻值,用 1個色環表示誤差。5環電阻一般是金屬膜電阻,為更好地表示精度,用4個色環表示阻值,另一個色環也是表示誤差.
色環電阻的規則是最後一圈代表誤差,對於四環電阻,前二環代表有效值,第三環代表乘上的次方數。不要怕,記住顏色和數碼就行啦,其他的不用記。有一個秘訣:面對一個色環電阻,找出金色或銀色的一端,並將它朝下,從頭開始讀色環。例如第一環是棕色的,第二環是黑色的,第三環是紅色的,第四環是金色的,那麼它的電阻值是1、0,第三環是添零的個數,這個電阻添2個零,所以它的實際阻值是1000Ω,即1kΩ。
三、可變電阻
可變電阻又稱為電位器,電子設備上的音量電位器就是個可變電阻。但是一般認為電位器都是可以被手動調節的,而可變電阻一般都較小,裝在電路板上不經常調節。可變電阻有三個引腳,其中兩個引腳之間的電阻值固定,並將該電阻值稱為這個可變電阻的阻值。第三個引腳與任兩個引腳間的電阻值可以隨著軸臂的旋轉而改變。這樣,可以調節電路中的電壓或電流,達到調節的效果。
四、特種電阻
光敏電阻 是一種電阻值隨外界光照強弱(明暗)變化而變化的元件,光越強阻值越小,光越弱阻值越大。其外形和電路符號如圖2所示。如果把光敏電阻的兩個引腳接在萬用表的表筆上,用萬用表的R×1k擋測量在不同的光照下光敏電阻的阻值:將光敏電阻從較暗的抽屜里移到陽光下或燈光上,萬用表讀數將會發生變化。在完全黑暗處,光敏電阻的阻值可達幾兆歐以上(萬用表指示電阻為無窮大,即指針不動),而在較強光線下,阻值可降到幾千歐甚至1千歐以下。
利用這一特性,可以製作各種光控的小電路來。事實上街邊的路燈大多是用光控開關自動控制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元器件就是光敏電阻(或者是光敏三級管,一種功能相似的帶放大作用的半導體元件)。光敏電阻是在陶瓷基座上沉積一層硫化鎘(CdS)膜後製成的, 實際上也是一種半導體元件。新村裡聲控樓道燈在白天不會點亮,也是因為光敏電阻在起作用。我們可以用它製作電子報曉雞,清晨天亮時喔喔叫。
熱敏電阻是一個特殊的半導體器件,它的電阻值隨著其表面溫度的高低的變化而變化。它原本是為了使電子設備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正常工作而使用的,叫做溫度補償。新型的電腦主板都有CPU測溫、超溫報警功能,就是利用了的熱敏電阻。
第二節 電容器
電子製作中需要用到各種各樣的電容器,它們在電路中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與電阻器相似,通常簡稱其為電容,用字母C表示。顧名思義,電容器就是「儲存電荷的容器」。盡管電容器品種繁多,但它們的基本結構和原理是相同的。兩片相距很近的金屬中間被某物質(固體、氣體或液體)所隔開,就構成了電容器。兩片金屬稱為的極板,中間的物質叫做介質。電容器也分為容量固定的與容量可變的。但常見的是固定容量的電容,最多見的是電解電容和瓷片電容。
不同的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也不相同。規定把電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電壓時所儲存的電荷量稱為該電容器的電容量。電容的基本單位為法拉(F)。但實際上,法拉是一個很不常用的單位,因為電容器的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微法(μF)、納法(nF)、皮法(pF)(皮法又稱微微法)等,它們的關系是:1法拉(F)= 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納法(nF)= 1000000皮法(pF)
在電子線路中,電容用來通過交流而阻隔直流,也用來存儲和釋放電荷以充當濾波器,平滑輸出脈動信號。小容量的電容,通常在高頻電路中使用,如收音機、發射機和振盪器中。大容量的電容往往是作濾波和存儲電荷用。而且還有一個特點,一般1μF以上的電容均為電解電容,而1μF以下的電容多為瓷片電容,當然也有其他的,比如獨石電容、滌綸電容、小容量的雲母電容等。電解電容有個鋁殼,裡面充滿了電解質,並引出兩個電極,作為正(+)、負(-)極,與其它電容器不同,它們在電路中的極性不能接錯,而其他電容則沒有極性。
把電容器的兩個電極分別接在電源的正、負極上,過一會兒即使把電源斷開,兩個引腳間仍然會有殘留電壓(學了以後的教程,可以用萬用表觀察),我們說電容器儲存了電荷。電容器極板間建立起電壓,積蓄起電能,這個過程稱為電容器的充電。充好電的電容器兩端有一定的電壓。電容器儲存的電荷向電路釋放的過程,稱為電容器的放電。
舉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我們看到市售的整流電源在拔下插頭後,上面的發光二極體還會繼續亮一會兒,然後逐漸熄滅,就是因為裡面的電容事先存儲了電能,然後釋放。當然這個電容原本是用作濾波的。至於電容濾波,不知你有沒有用整流電源聽隨身聽的經歷,一般低質的電源由於廠家出於節約成本考慮使用了較小容量的濾波電容,造成耳機中有嗡嗡聲。這時可以在電源兩端並接上一個較大容量的電解電容(1000μF,注意正極接正極),一般可以改善效果。發燒友製作HiFi音響,都要用至少1萬微法以上的電容器來濾波,濾波電容越大,輸出的電壓波形越接近直流,而且大電容的儲能作用,使得突發的大信號到來時,電路有足夠的能量轉換為強勁有力的音頻輸出。這時,大電容的作用有點像水庫,使得原來洶涌的水流平滑地輸出,並可以保證下游大量用水時的供應。
電子電路中,只有在電容器充電過程中,才有電流流過,充電過程結束後,電容器是不能通過直流電的,在電路中起著「隔直流」的作用。電路中,電容器常被用作耦合、旁路、濾波等,都是利用它「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那麼交流電為什麼能夠通過電容器呢?我們先來看看交流電的特點。交流電不僅方嚮往復交變,它的大小也在按規律變化。電容器接在交流電源上,電容器連續地充電、放電,電路中就會流過與交流電變化規律一致的充電電流和放電電流。
電容器的選用涉及到很多問題。首先是耐壓的問題。加在一個電容器的兩端的電壓超過了它的額定電壓,電容器就會被擊穿損壞。一般電解電容的耐壓分檔為6.3V,10V,16V,25V,50V等。
第三節 電感器
電感器在電子製作中雖然使用得不是很多,但它們在電路中同樣重要。我們認為電感器和電容器一樣,也是一種儲能元件,它能把電能轉變為磁場能,並在磁場中儲存能量。電感器用符號L表示,它的基本單位是亨利(H),常用毫亨(mH)為單位。它經常和電容器一起工作,構成LC濾波器、LC振盪器等。另外,人們還利用電感的特性,製造了阻流圈、變壓器、繼電器等。
電感器的特性恰恰與電容的特性相反,它具有阻止交流電通過而讓直流電通過的特性。
小小的收音機上就有不少電感線圈,幾乎都是用漆包線繞成的空心線圈或在骨架磁芯、鐵芯上繞制而成的。有天線線圈(它是用漆包線在磁棒上繞制而成的)、中頻變壓器(俗稱中周)、輸入輸出變壓器等等。
實物圖和電路符號見圖
變壓器 是由鐵芯和繞在絕緣骨架上的銅線圈線構成的。絕緣銅線繞在塑料骨架上,每個骨架需繞制輸入和輸出兩組線圈。線圈中間用絕緣紙隔離。繞好後將許多鐵芯薄片插在塑料骨架的中間。這樣就能夠使線圈的電感量顯著增大。變壓器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從它的一個繞組向另兒個繞組傳輸電能量。變壓器在電路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耦合交流信號而阻隔直流信號,並可以改變輸入輸出的電壓比;利用變壓器使電路兩端的阻抗得到良好匹配,以獲得最大限度的傳送信號功率。
電力變壓器就是把高壓電變成民用市電,而我們的許多電器都是使用低壓直流電源工作的,需要用電源變壓器把220V交流市電變換成低壓交流電,再通過二極體整流,電容器濾波,形成直流電供電器工作。電視機顯象管需要上萬伏的電壓來工作,是由「行輸出變壓器」供給的。
當然,電源變壓器也有其不少缺點,例如功率與體積成正比,笨重、效率低等,現在正在被新型的「電子變壓器」所取代。電子變壓器一般是「開關電源」,電腦工作需要的幾組電壓就是開關電源供給的,彩電、顯示器中更是無一例外地使用了開關電源。
繼電器 就是電子機械開關,它是用漆包銅線在一個圓鐵芯上繞幾百圈至幾千圈,當線圈中流過電流時,圓鐵芯產生了磁場,把圓鐵芯上邊的帶有接觸片的鐵板吸住,使之斷開第一個觸點而接通第二個開關觸點。當線圈斷電時,鐵芯失去磁性,由於接觸銅片的彈性作用,使鐵板離開鐵芯,恢復與第一個觸點的接通。因此,可以用很小的電流去控制其他電路的開關。整個繼電器由塑料或有機玻璃防塵罩保護著,有的還是全密封的,以防觸電氧化。

第二章:半導體器件

第一節 二極體
半導體是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物質,它不像導體一樣能夠完全導電,又不像絕緣體那樣不能導電,它介於兩者之間,所以稱為半導體。半導體最重要的兩種元素是硅(讀「gui」)和鍺(讀「zhe」)。我們常聽說的美國矽谷,就是因為起先那裡有好多家半導體廠商。
二極體應該算是半導體器件家族中的元老了。很久以前,人們熱衷於裝配一種礦石收音機來收聽無線電廣播,這種礦石後來就被做成了晶體二極體。
二極體最明顯的性質就是它的單向導電特性,就是說電流只能從一邊過去,卻不能從另一邊過來(從正極流向負極)。我們用萬用表來對常見的1N4001型硅整流二極體進行測量,紅表筆接二極體的負極,黑表筆接二極體的正極時,表針會動,說明它能夠導電;然後將黑表筆接二極體負極,紅表筆接二極體正極,這時萬用表的表針根本不動或者只偏轉一點點,說明導電不良。(萬用表裡面,黑表筆接的是內部電池的正極)
常見的幾種二極體如圖所示。其中有玻璃封裝的、塑料封裝的和金屬封裝的等幾種。圖2是二極體的電路符號,像它的名字,二極體有兩個電極,並且分為正負極,一般把極性標示在二極體的外殼上。大多數用一個不同顏色的環來表示負極,有的直接標上「-」號。大功率二極體多採用金屬封裝,並且有個螺帽以便固定在散熱器上。
利用二極體單向導電的特性,常用二極體作整流器,把交流電變為直流電,即只讓交流電的正半周(或負半周)通過,再用電容器濾波形成平滑的直流。事實上好多電器的電源部分都是這樣的。二極體也用來做檢波器,把高頻信號中的有用信號「檢出來」,老式收音機中會有一個「檢波二極體」,一般用2AP9型鍺管。
二極體的類型也有好幾種,對於電子製作來說,常常用到以下的二極體: 用於穩壓的穩壓二極體,用於數字電路的開關二極體,用於調諧的變容二極體,以及光電二極體等,最常看見的是發光二極體。
發光二極體在日常生活電器中無處不在,它能夠發光,有紅色、綠色和黃色等,有直徑3mm、5mm和2×5mm長方型的的。與普通二極體一樣,發光二極體也是由半導體材料製成的,也具有單向導電的性質,即只有接對極性才能發光。發光二極體符號比一般二極體多了兩個箭頭,示意能夠發光。通常發光二極體用來作電路工作狀態的指示,它比小燈泡的耗電低得多,而且壽命也長得多。用發光二極體,還可以構成電子顯示屏,證券交易所里的顯示屏就是由發光二極體點陣構成的,只是因為各種色彩都是由紅綠藍構成,而藍色發光二極體在以前還未大量生產出來,所以一般的電子顯示屏都不能顯示出真彩色。
發光二極體的發光顏色一般和它本身的顏色相同,但是近年來出現了透明色的發光管,它也能發出紅黃綠等顏色的光,只有通電了才能知道。 辨別發光二極體正負極的方法,有實驗法和目測法。實驗法就是通電看看能不能發光,若不能就是極性接錯或是發光管損壞。
注意發光二極體是一種電流型器件,雖然在它的兩端直接接上3V的電壓後能夠發光,但容易損壞,在實際使用中一定要串接限流電阻,工作電流根據型號不同一般為1mA到3OmA。另外,由於發光二極體的導通電壓一般為1.7V以上,所以一節1.5V的電池不能點亮發光二極體。同樣,一般萬用表的R×1檔到R×1K檔均不能測試發光二極體,而R×10K檔由於使用15V的電池,能把有的發光管點亮。
用眼睛來觀察發光二極體,可以發現內部的兩個電極一大一小。一般來說,電極較小、個頭較矮的一個是發光二極體的正極,電極較大的一個是它的負極。若是新買來的發光管,管腳較長的一個是正極。
第二節 三極體
半導體三極體也稱為晶體三極體,可以說它是電子電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電流放大和開關作用。三極體顧名思義具有三個電極。二極體是由一個PN結構成的,而三極體由兩個PN結構成,共用的一個電極成為三極體的基極(用字母b表示)。其他的兩個電極成為集電極(用字母c表示)和發射極(用字母e表示)。由於不同的組合方式,形成了一種是NPN型的三極體,另一種是PNP型的三極體。
三極體的種類很多,並且不同型號各有不同的用途。三極體大都是塑料封裝或金屬封裝,常見三極體的外觀如圖,大的很大,小的很小。三極體的電路符號有兩種:有一個箭頭的電極是發射極,箭頭朝外的是NPN型三極體,而箭頭朝內的是PNP型。實際上箭頭所指的方向是電流的方向。
電子製作中常用的三極體有90××系列,包括低頻小功率硅管9013(NPN)、9012(PNP),低雜訊管9014(NPN),高頻小功率管9018(NPN)等。它們的型號一般都標在塑殼上,而樣子都一樣,都是TO-92標准封裝。在老式的電子產品中還能見到3DG6(低頻小功率硅管)、3AX31(低頻小功率鍺管)等,它們的型號也都印在金屬的外殼上。我國生產的晶體管有一套命名規則,電子愛好者最好還是了解一下:
第一部分的3表示為三極體。第二部分表示器件的材料和結構,A: PNP型鍺材料 B: NPN型鍺材料 C: PNP型硅材料 D: NPN型硅材料 第三部分表示功能,U:光電管 K:開關管 X:低頻小功率管 G:高頻小功率管 D:低頻大功率管 A:高頻大功率管。另外,3DJ型為場效應管,BT打頭的表示半導體特殊元件。
轉換仍然遵循能量守恆,它只是把電源的能量轉換成信號的能量罷了。三極體有一個重要參數就是電流放大系數β。當三極體的基極上加一個微小的電流時,在集電極上可以得到一個是注入電流β倍的電流,即集電極電流。集電極電流隨基極電流的變化而變化,並且基極電流很小的變化可以引起集電極電流很大的變化,這就是三極體的放大作用。
三極體還可以作電子開關,配合其它元件還可以構成振盪器。
第三節 可控硅
可控硅也稱作晶閘管,它是由PNPN四層半導體構成的元件,有三個電極,陽極A,陰極K和控制極G 。
可控硅在電路中能夠實現交流電的無觸點控制,以小電流控制大電流,並且不象繼電器那樣控制時有火花產生,而且動作快、壽命長、可靠性好。在調速、調光、調壓、調溫以及其他各種控制電路中都有它的身影。
可控硅分為單向的和雙向的,符號也不同。單向可控硅有三個PN結,由最外層的P極和N極引出兩個電極,分別稱為陽極和陰極,由中間的P極引出一個控制極。
單向可控硅有其獨特的特性:當陽極接反向電壓,或者陽極接正向電壓但控制極不加電壓時,它都不導通,而陽極和控制極同時接正向電壓時,它就會變成導通狀態。一旦導通,控制電壓便失去了對它的控製作用,不論有沒有控制電壓,也不論控制電壓的極性如何,將一直處於導通狀態。要想關斷,只有把陽極電壓降低到某一臨界值或者反向。
雙向可控硅的引腳多數是按T1、T2、G的順序從左至右排列(電極引腳向下,面對有字元的一面時)。加在控制極G上的觸發脈沖的大小或時間改變時,就能改變其導通電流的大小。
與單向可控硅的區別是,雙向可控硅G極上觸發脈沖的極性改變時,其導通方向就隨著極性的變化而改變,從 而能夠控制交流電負載。而單向可控硅經觸發後只能從陽極向陰極單方向導通,所以可控硅有單雙向之分。
電子製作中常用可控硅,單向的有MCR-100等,雙向的有TLC336等。
第四節 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是一種採用特殊工藝,將晶體管、電阻、電容等元件集成在硅基片上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件,英文為縮寫為IC,也俗稱晶元。集成電路是六十年代出現的,當時只集成了十幾個元器件。 後來集成度越來越高,也有了今天的P-III。
集成電路根據不同的功能用途分為模擬和數字兩大派別,而具體功能更是數不勝數,其應用遍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集成電路根據內部的集成度分為大規模中規模小規模三類。其封裝又有許多形式。「雙列直插」和「單列直插」的最為常見。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用軟封裝的IC,精密產品中用貼片封裝的IC等。
對於CMOS型IC,特別要注意防止靜電擊穿IC,最好也不要用未接地的電烙鐵焊接。使用IC也要注意其參數,如 工作電壓,散熱等。數字IC多用+5V的工作電壓,模擬IC工作電壓各異。集成電路有各種型號,其命名也有一定規律。一般是由前綴、數字編號、後綴組成。前綴表示集成電路的生產廠家及類別,後綴一般用來表示集成電路的封裝形式、版本代號等。常用的集成電路如小功率音頻放大器LM386就因為後綴不同而有許多種。LM386N是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的產品,LM代表線性電路,N代表塑料雙列直插。這里有各大IC生產公司的商標及其器件型號前綴。
集成電路型號眾多,隨著技術的發展,又有更多的功能更強、集成度更高的集成電路涌現,為電子產品的生產製作帶來了方便。在設計製作時,若沒有專用的集成電路可以應用,就應該盡量選用應用廣泛的通用集成電路,同時考慮集成電路的價格和製作的復雜度。在電子製作中,有許多常用的集成電路,如NE555(時基電路)、LM324(四個集成的運算放大器)、TDA2822(雙聲道小功率放大器)、KD9300(單曲音樂集成電路)、LM317(三端可調穩壓器)等。
第三章:各種集成電路簡介
第一節 三端穩壓IC
電子產品中常見到的三端穩壓集成電路有正電壓輸出的78××系列和負電壓輸出的79××系列。故名思義,三端IC是指這種穩壓用的集成電路只有三條引腳輸出,分別是輸入端、接地端和輸出端。它的樣子象是普通的三極體,TO-220的標准封裝,也有9013樣子的TO-92封裝。
用78/79系列三端穩壓IC來組成穩壓電源所需的外圍元件極少,電路內部還有過流、過熱及調整管的保護電路,使用起來可靠、方便,而且價格便宜。該系列集成穩壓IC型號中的78或79後面的數字代表該三端集成穩壓電路的輸出電壓,如7806表示輸出電壓為正6V,7909表示輸出電壓為負9V。
78/79系列三端穩壓IC有很多電子廠家生產,80年代就有了,通常前綴為生產廠家的代號,如TA7805是東芝的產品,AN7909是松下的產品。(點擊這里,查看有關看前綴識別集成電路的知識)
有時在數字78或79後面還有一個M或L,如78M12或79L24,用來區別輸出電流和封裝形式等, 其中78L調系列的最大輸出電流為100mA, 78M系列最大輸出電流為1A,78系列最大輸出電流為1.5A。它的封裝也有多種,詳見圖。塑料封裝的穩壓電路具有安裝容易、價格低廉等優點,因此用得比較多。 79系列除了輸出電壓為負。引出腳排列不 同以外,命名方法、外形等均與78系列的相同。
因為三端固定集成穩壓電路的使用方便,電子製作中經常採用,可以用來改裝分立元件的穩壓電源,也經常用作電子設備的工作電源。電路圖如圖所示。
注意三端集成穩壓電路的輸入、輸出和接地端絕不能接錯,不然容易燒壞。一般三端集成穩壓電路的最小輸入、輸出電壓差約為2V,否則不能輸出穩定的電壓,一般應使電壓差保持在4-5V,即經變壓器變壓,二極體整流,電容器濾波後的電壓應比穩壓值高一些。
在實際應用中,應在三端集成穩壓電路上安裝足夠大的散熱器(當然小功率的條件下不用)。當穩壓管溫度過高時,穩壓性能將變差,甚至損壞。
當製作中需要一個能輸出1.5A以上電流的穩壓電源,通常採用幾塊三端穩壓電路並聯起來,使其最大輸出電流為N個1.5A,但應用時需注意:並聯使用的集成穩壓電路應採用同一廠家、同一批號的產品,以保證參數的一致。另外在輸出電流上留有一定的餘量,以避免個別集成穩壓電路失效時導致其他電路的連鎖燒毀。
第二節 語音集成電路
電子製作中經常用到音樂集成電路和語言集成電路,一般稱為語言片和音樂片。它們一般都是軟包封,即晶元直接用黑膠封裝在一小塊電路板上。語音IC一般還需要少量外圍元件才能工作,它們可直接焊到這塊電路板上。
別看語音IC應用電路很簡單,但是它確確實實是一片含有成千上萬個晶體管芯的集成電路。其內部含有振盪器、節拍器、音色發生器、ROM、地址計算器和控制輸出電路等。 音樂片內可存儲一首或多首世界名曲,價格很便宜,幾角錢一片。音樂門鈴都是用這種音樂片裝的,其實成本很低。
不同的語言片內存儲了各種動物的叫聲,簡短語言等,價格要比音樂片貴些。但因為有趣,其應用越來越多。 會說話的計算器、倒車告警器、報時鍾表等。語音電路盡管品種不少,但不能根據用戶隨時的要求發出聲音, 因為商品化的語音產品採用掩膜工藝,發聲的語音是做死的,使成本得到了控制。
一般語音集成電路的生產廠家都可以特別定製語音的內容,但因為要掩模,要求數量千片以上。近年來出現的OTP語音電路解決了這一問題。OTP就是一次性可編程的意思,就是廠家生產出來的晶元,裡面是空的,內容由用戶寫入(需開發設備),一旦固化好,再也不能擦除,信息也就不會丟失。它的出現為開發人員試制樣機提供了方便,特別適合於小批量生產。
業余製作採用可錄放的語言電路是十分方便的,UM5506、ISD1400、ISD2500等,外圍元件極少。bitbaby第一次知道可錄放語音集成電路,是在九幾年的無線電雜志上,記得那時是UM5101和T6668,都是用41256等DRAM的。那時多想有那麼一套,不用磁帶就可以錄音的怪物,還能在放音時隨意變調呢。早期的數碼留言機也用它們,由於使用DRAM,如果沒有後備電池,一旦斷電後,所有的信息都會丟失。
現在採用EEPROM的語音電路大大方便了電子愛好者,它隨錄隨放,不怕掉電,使用方便,外圍元件少。只是價格較貴些,每秒鍾成本約1元人民幣。這類語音錄放集成電路首推(美國)ISD公司的ISD系列。國內、***都有廠家生產兼容的晶元及軟包封的晶元、模塊,但從結構來看,猜想來自於ISD。
如果您對語音集成電路很感興趣,請密切留意bitbaby的網站。為了讓您更好地了解語音IC,bitbaby以後將把精心收集的語音IC應用圖集貼到網上來,以方便您查詢使用。

㈦ 什麼是生產家用電器用的手勢識別的晶元的

現在很多電器都支持手勢和語音識別功能,它頂部有個攝像頭和麥克風,可以通過手勢完成所有控制。匯春科技的晶元就很好,低能耗,隔空感應。

㈧ 小家電里的控制器用的什麼晶元編程語言是用的C語言嗎

學習單片機要有數字電路,模擬電路,計算機原理等課程作為基礎的。學會C語言固然是好的。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單片機的編程語言只是C語言。匯編語言非常重要,因為它是一中面向機器的語言,可以明確表明程序在晶元里如何運行的。只是計算機的根。

㈨ 家電(空調)常用單片機晶元種類有哪些

at89c52

閱讀全文

與家電晶元是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淺紫色的牆面配什麼傢具 瀏覽:870
理光西安維修電話 瀏覽:280
傢具實木好還是板式好 瀏覽:800
馬自達電路圖 瀏覽:440
起亞k5維修保險杠得多久 瀏覽:636
我們如何對待空壓機維修 瀏覽:446
杭州松下特約維修點在哪裡 瀏覽:143
航嘉維修點 瀏覽:557
把傢具刷白用什麼 瀏覽:28
涼台頂漏雨水怎麼做防水好 瀏覽:840
三相電機控制電路圖 瀏覽:956
彩鋼瓦翻新怎麼才能不咬底漆 瀏覽:902
心形流水燈電路圖 瀏覽:125
儲藏室鐵質門怎麼防水 瀏覽:856
搬傢具入戶門如何保護 瀏覽:487
淡藍色客廳配什麼顏色傢具效果圖 瀏覽:355
平方基礎沉了如何維修 瀏覽:77
維修費一般按多少年攤銷 瀏覽:917
無錫哪裡有三星手機維修 瀏覽:144
南寧長虹電視維修電話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