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國家電信博物館怎麼不開了

國家電信博物館怎麼不開了

發布時間:2021-11-18 19:48:52

A. 中國電信博物館在哪裡+地址+交通+服務設施

位置 交通 服務設施 簡介

通信是讓兩個在不同區域的人聯繫上的美好發明,我們看到的只是現代通信,好像一個手機就足以完成關於通信的任何事,但是在古代,人與人之間是怎麼通信的的呢?飛鴿傳書?!到了近代電報機的發明又是怎樣的一個新起點,這些都可以在博物館找到答案。

位置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42號(近學知橋)

交通

公交: 392、323、375、490學知橋北站下車即到,乘公交331、386、398、438、478、498、632、691、810、836、944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站下車向南約500米。

地鐵: 10號線西土城站B口(東北口)出,向北約100米路東。

服務設施

多功能廳

位於博物館四層,面積480平方米,可容納200人,配備有先進的燈光、音響設備和高素質的服務人員,可以舉辦各類大、中型新聞發布會。

臨時展廳

位於博物館一層,面積800平方米,可舉辦作多種主題臨時展覽。

電話

010-58843042

ps:現在停業維修,所以想看的小夥伴需要耐心等等哦。

簡介

中國電信博物館藏文物17000餘件,設通信史、科技科普、電話卡和綜合4大展廳,是中國首座通信專業綜合性博物館。

通信史廳展示中國的通信發展歷史,包括古代、近現代和當代三個部分。陳列中國通信發展的歷史圖片資料,反映從3000多年前通信活動的萌芽到當代電信發展的最新成果。

是全面展示中國通信發展歷史的窗口,全國電信文物收藏、保管、研究的專門機構,傳播電信科技科普知識的文化基地。中國電信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匯集了千餘件通信藏品。其中韋斯登重錘式電報機、清末的龍圖案電話機、共電式人工交換機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這些展品與模型、繪畫、景觀、沙盤、雕塑一起,交相輝映,構成了中國通信發展的完整陳列。觀眾可以動手操作通信設備,親身感受現代通信技術的魅力。

B. 為何開國大印現被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再啟用了呢現在中央政府不用印嗎

印自古受人重視,舊時稱作印信,秦漢更將印作為陪葬,印在人在。
開國大印是按照仿古的樣式刻制的,也代表了當時的社會對印的理解和重視。
隨著時間的漂移,社會已經發生重大轉型,中國也越來越向文明社會、現代社會轉軌。
在今天,古印式樣的東西,除了在書畫作品中還發揮作用,多數已經被新式的圓形印章取代。
開國大印,已經演變成了一種象徵,一種符號,沒有實際的使用意義。
如果蓋在現在的文書上,明顯不倫不類。
所以對這類物品來說,博物館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C. 中國電信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1.清末的龍圖案電話機;
2.韋斯登重錘式電報機;
3.當今最先進的各種通訊技術及產品

在中國電信博物館的近代通信廳, 一幅縱貫台灣、連接海峽兩岸的通信線路圖特別引人注目。這是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1887年在台灣主持架設的中國第一條電報水線。它的一端縱貫台灣南北,另一端連接著福州閩江口和台北淡水口,這是中國電信史上第一條海底電纜,表明在100多年以前,海峽兩岸就有密切而又便利的聯系。講解員摁動開關,這條長長的水線上立刻亮起了一串綠色的小燈。
中國電信博物館作為中國唯一以國家通信為內容的大型專題博物館,展示了中國從甲骨文記錄的古代通信活動萌芽到當地通信近3000年的通信發展歷史,1000多件展品匯集在通信史廳,其中清末挪威進獻給清王朝的龍圖案電話機、韋斯登重錘式電報機、供電式人工交換機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令人矚目的展品還有兩封分別寄於1949年5月和6月的信件。當時,中國政局動盪,物價飛漲,舊中國的郵政也不可避免地衰落,展出的兩封平信上所貼郵票都有40多枚,郵資已超過2000萬元。
科技科普廳里,在「電路交換路由顯示圖」前,觀眾拿起代表北京市區的電話撥打一個西藏拉薩的電話號碼,當這一號碼的電話機在展桌的另一端響起時,牆上線路密布的中國地圖上,剛剛撥打的電話所經過的交換線路就逐次亮起,形成一條美麗的燈線。
中國電信業百年發展歷程精縮在這里的展台上,國內外電信發展的最新成就展示在觀眾面前。無論是記載歷史,還是溝通未來,無論是傳播信息,還是發展科技,一切都是為了創造人類文明。中國電信博物館無比自信。

D. 中國電信博物館開門了嗎+門票+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

中國電信事業的發展是每一代人不斷努力的共同結果,因為有電信的存在,才讓我們人類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從前一封信要發好幾個月,到現在手機拿起,一秒鍾接到簡訊,這是人類文明最偉大的發明。

開放時間

全年(周二—周日)09:00--16:30開放;

15:45停止售票,每周一閉館

免票日:

每年5月1日,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憑有效證明免票參觀;

每年6月1日,適齡的少年兒童享受免票參觀;

每年7月1日,省部級以上優秀黨員及優秀黨務工作者憑有效證明免票參觀;

每年8月1日,現役軍人(含武警)憑士兵證或軍官證免票參觀;

每年9月10日,教師憑教師證免票參觀;

每年九九重陽節60歲以上老人憑老年證免票參觀;

全年享受免票者:

70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免票參觀;

離休幹部憑本人離休證免票參觀;

中國博物館學會、北京博物館學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會員憑當年注冊會員證免票參觀;

媒體記者憑本人有效記者證免票參觀;

1.1米以下有成人陪同兒童免票;

各旅行社導游憑本人導游證免票參觀;

優惠票:

團體票(30人以上):成人8元/人;學生4元/人(40位學生免一位教師);

零售票:

成人10元/人;學生5元/人;60歲以上老年人憑身份證票價5元/人;殘疾人憑殘疾證票價5元/人;

簽約旅行社組織的旅遊團體:

簽約旅行社組織的旅遊團隊(16人)在團體票基礎上,每滿16人免一人門票;簽約旅行社組織的旅遊團憑導游證免票參觀。

官網

http://museum.chinatelecom.com.cn/


ps:現在博物館正在裝修,還並沒有開業哦!

裡面展出了中國電信領域的發展歷程,這里有包括電話卡、通信設施在內的17000多件展品,是了解電信事業發展的不錯選擇。比較全面地介紹了我國電信的發展歷史,圖片與實物都有,兒童去擴展知識,成年人去還可以追憶過去。

E. 上海電信博物館觀後感 上海電信博物館怎麼樣

上海有一家博物館很特別,居然只在周末的上午才對公眾開放,它就是上海電信博物館,雖然它位於上海的中心地段,但是它似乎一點也沒被這種喧囂的環境所侵擾半分,大概大隱隱於市就是這個道理吧。

上海電信博物館位於延安東路34號,展陳面積近3000平方米。上海電信博物館系1921年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外灘建設的電報大廈(現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共有電報通信、市內電話通信、長途電話通信、無線通信、綜合薈萃和臨時展區等六個展區組成。真實記錄了百年電信在曲折中發展,在奮斗中振興,在改革中轉型的風雨歷程。在上海電信博物館可以充分感受電信百年滄桑巨變和國家命運、城市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激發愛國情愫。博物館館名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主任吳邦國題寫。

館內陳列主要為五部分:電報通信、市內電話通信、長途電話通信、無線通信以及綜合薈萃組成。在展示手段上,除實物、照片、文字、圖表陳列,還運用了繪畫、場景、模型以及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豐富展示效果,營造出感性直觀的認識氛圍。展廳內還有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互動項目,供觀眾參與。

上海電信博物館是認識上海電信發展歷史,感悟電信百年風雲的窗口,也是青年學生豐富相關歷史文化知識,開展第二課堂教育的理想場所。

這棟建築本身就有極強的可看性,內部裝修也是古樸大氣。感慨的是,短短幾年,街邊電話亭、電話卡這些原本很熟悉的東西如今只能在博物館里才能看到了。。電梯也很棒,三樓、四樓是可以免費參觀的。從電信的起源到發展歷史,一一展示,看到老早的共同電話亭、老式撥盤式電話機、大哥大、拷機,好有意思。還同時認真學習了莫斯密碼,成功發報,雖然那個發報機反應慢5秒。

裡面的蠟像就像真人坐在哪裡一樣,有了呼吸,那就是真人了。展出了各式各樣的實物,小到一個電信上的零件,大到一整排電櫃。在歷史上100年並不遙遠,然而處在網路時代的我們走進電信博物館感受100年前的情景彷彿就是看到了電信的「文明之光」,離現在太遙遠了,在這不到100年裡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如同是人類發展的幾千年。

這座博物館老少皆宜,電信事業的發展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值得被人們了解和記得。

F. 上海電信博物館在未開放時間能不能敲章

如果是沒有開放的時間,那裡應該是沒有人上班的,肯定是蓋不了章。

G. 上海電信博物館怎麼樣

今天路過算是看到真容了,金光招牌,字體是很明顯是某領導的手筆。---------------------1871年,上海出現中國第一個電報房,標志著中國電信業的誕生。見證我國電信業發展的上海電信博物館正式開館最早為丹麥大北電報公司1921年建造的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建造的電報大廈。館內共分電報通信、市內電話通信、無線通信、長途電話通信、綜合薈萃五大展示內容,中國電信業一個多世.紀的歷程——從莫爾斯人工發報到衛星地球站建成,從長波電台開通到行動電話使用,從磁石電話出世到海底電纜敷設,通過各種實物、模型和圖片一一展示。 在上海電信博物館中,有不少珍貴的實物和史料是第一次面向公眾:如1881年3月在上海成立上海電報局時,當時鑲嵌在大門門楣上石質招牌原物;一張上世紀30年代「電話分營區域圖」,紅色的代表租界由美商上海電話公司經營,綠色的代表華界由上海電話公司經營。這張圖見證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無法行使通信主權的悲哀;還有1956年3月,我國在西方技術封鎖的惡劣環境下,自行生產的第一台BD55型電傳機,這一自主創新成果結束了我國無法自製電傳機的歷史。電信業與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上海電信博物館中,還有大量的實物讓你回想起過去的歲月:搖把子電話機、比磚塊還大的「大哥大」、比碗口還粗的鉛包電纜,還有用於查號的「旋轉檔夾」——每一圓形鐵架豎著嵌入450片檔格片,每一檔格片密密麻麻橫插42條戶名條,雖然查號就像大海撈針,但一個熟練的查號員僅需20秒就能「撈」出用戶需要的號碼。這種旋轉檔夾人工查號方式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商上海電話公司一直沿用到1989年,被計算機查號取代也不過20年的歷史。上海電信博物館內,還有一個上世紀80年代上海弄堂口的公用傳呼電話站模型,一按按鈕,就會響起傳呼電話阿姨的溫軟吳語,讓觀眾驚嘆改革開放以來上海電信業的飛速發展。 平時接受社會團體預約,這個雙休日起終於對社會免費開放了,

H. 中國電信博物館的館舍簡介

中國首座通信專業綜合性博物館。位於海淀區學院路42號。2001年對外開放。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展出面積7000餘平方米,設通信史、科技科普、電話卡和綜合4大展廳。博物館藏有文物1.7萬件。2003年收藏北京賓士東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商務智能電話、首款中文Smartphone CECT Mio 8380手機等。中國電信博物館是我國信息通信產業綜合性博物館,是全國通信文物主要的收藏、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專門機構,是進行文化、學術和技術交流的社會公益性文化基地。
中國電信博物館是國家通信行業綜合性博物館,是展示中國通信發展歷史、傳播電信科普知識的文化場所和全國電信文物收藏、研究、保管的專門機構。中國電信博物館隸屬於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承擔著企業溝通社會、服務客戶的職責。
中國電信博物館將努力成為全面展示我國通信歷史文化和通信發展成就的窗口;成為未來通信科技前端技術的精品廊;成為對青少年進行通信科技科普教育的第二課堂;成為溝通通信企業與廣大觀眾用戶的橋梁;成為聯結通信運營與製造企業的紐帶;成為國際通信業界之間科技與文化交流的基地。中國電信博物館正以嶄新的精神風貌迎接著八方來客。

I. 中國電信博物館的作用價值

中國電信博物館作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始終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辦館方針,努力發揮通信科普第二課堂作用,主動走訪北京市
各區縣的教育局、少年宮、科技館和中小學校,與學校建立緊密的聯系,開展了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社教活動。
博物館利用地處海淀區學院路大專院校聚集區的優勢以及電信行業的專業特點,與周遍大學如: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院校建立了聯系,進行互動教學,主動走入大學舉辦巡迴展覽,開展電信專業院校或電信專業學生入學教育活動,使新生剛邁入專業大門就能全面了解行業發展歷史和進程,成為學生入學教育生動的一課。
中國電信博物館具有齊備開展活動的設施和場地,有能容納200多人的多功能廳、各類教室和專題場館,歡迎各中小學和大專院校與博物館聯系,合作開展社會教學活動,讓更多的學生走進博物館這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課堂。

閱讀全文

與國家電信博物館怎麼不開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廚房電器維修掙錢嗎 瀏覽:292
金山家電綜合維修怎麼樣 瀏覽:638
伊奈馬桶維修電話 瀏覽:360
許昌東風風行維修電話 瀏覽:979
民宿傢具定製 瀏覽:574
裝修好的房子重做防水要多少錢 瀏覽:176
家居彩妝膜批發 瀏覽:639
thinkpad維修點哈爾濱 瀏覽:641
紅蘋果板式傢具怎麼樣 瀏覽:375
武漢海爾洗衣機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13
蘇州蘋果筆記本特約維修點查詢 瀏覽:383
渝中格力空調維修電話 瀏覽:951
三星冰箱維修點上海 瀏覽:131
鎮安的家電維修 瀏覽:169
傢具行業怎麼去問物業要電話號碼 瀏覽:24
楊凌哪有電器維修的 瀏覽:791
婁底維修格力空調電話 瀏覽:540
惠陽淡水哪裡有蘋果ipad維修店 瀏覽:152
聯想官方售後維修點電話沈陽 瀏覽:367
北京曲美家居電話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