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爾是全球第幾大白色家電製造企業為什麼會成為世界名牌在全世界有多少國家使用海爾冰
海爾現在完了,下滑的像跳樓!!
⑵ 海爾是全球第幾大白色家電製造企業為什麼會成為世界名牌在全世界有多少國家使用海爾冰箱
全球著名戰略調查公司Euromonitor(歐洲透視)公布的2002年度全球白色家電製造商版排序顯示,海爾躍升為權全球第二大白色家電品牌。在同時公布的根據美元銷售額排序的全球家電製造商排名中,海爾位居第四位,根據銷量進行的排名中,海爾位居第五。
⑶ 中國三大白電巨頭是哪些個為何稱之為——白電
白色家電,因為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多為白色稱為白色家電。電視及其周邊設備如家用游戲機、錄像機等也由於散熱以及與電視產品搭配等原因往往也被設計成黑色,稱為黑色家電。
三大白電巨頭:海爾、美的、格力
⑷ 海爾洗衣機成功的原因
簡單說:質量+信譽+策略。下面是我給你找的資料看看就明白了
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海爾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本土化的設計中心、製造基地和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5萬人,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2007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營業額1180億元。海爾集團現任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
海爾集團在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確立的名牌戰略指導下,先後實施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2005年底,海爾進入第四個戰略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創業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2007年,海爾品牌價值高達786億元,自2002年以來,海爾品牌價值連續6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海爾品牌旗下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熱水器、電腦、手機、家居集成等19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其中海爾冰箱、洗衣機還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首批中國世界名牌。2005年8月,海爾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之首。2006年,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第四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據中國最權威市場咨詢機構中怡康統計:2007年,海爾在中國家電市場的整體份額達到25%以上,依舊保持份額第一;尤其在高端產品領域,海爾市場份額高達30%以上,其中,海爾在白色家電市場上仍然遙遙領先。在智能家居集成、網路家電、數字化、大規模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技術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創新驅動」型的海爾集團致力於向全球消費者提供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雙贏。
截止到2007年,海爾累計申請專利7883項(其中發明專利1736項);僅2007年,海爾申請專利875項(其中發明專利502項),平均每個工作日申請2項發明專利。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上,海爾已參與9項國際標準的制定,其中3項國際標准即將發布實施,這表明海爾自主創新技術在國際標准領域得到了認可;海爾主持或參與了152項國家標準的編制修定,制定行業及其它標准425項。海爾是參與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最多的家電企業。
在創新實踐中,海爾探索實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及「人單合一」發展模式引起國際管理界高度關注。目前,已有美國哈佛大學、南加州大學、瑞士IMD國際管理學院、法國的歐洲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商學院專門對此進行案例研究,海爾「市場鏈」管理還被納入歐盟案例庫。
2008年,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進入第三年;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飛猛進,海爾開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海爾通過從目標到目標、從用戶到用戶的端到端的流程,打造卓越運營的商業模式。海爾的信息化革命,意味著 「新顧客時代」的開始。海爾通過流程機制的建立和卓越商業模式的打造,創造和滿足全球用戶需求。海爾已經啟動「創造資源、美譽全球」的企業精神和「人單合一、速決速勝」的工作作風,通過無邊界的團隊整合全球化的資源,創出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編輯本段]〖海爾集團發展戰略〗
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特徵:只乾冰箱一個產品,探索並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
特徵: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
特徵: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 Haier 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6年— )
特徵:為了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運作全球范圍的品牌,從2006年開始,海爾集團繼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階段之後,進入第四個發展戰略創新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的區別是:國際化戰略階段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全球化品牌戰略則是在每一個國家的市場創造本土化的海爾品牌。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要解決的問題是: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運營的競爭力。與分供方、客戶、用戶都實現雙贏利潤。從單一文化轉變到多元文化,實現持續發展。
[編輯本段]〖海爾大事記〗
2008年海爾集團
●10月,中國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改革三十周年功勛(貢獻)人物/中國改革貢獻單位頒獎典禮在北京召開。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榮獲 「中國改革30周年功勛人物」獎。此次論壇由《財經界》雜志社和新浪財經聯合組織,評選結果由論壇專家組、秘書處推薦,經媒體公示、由讀者投票最終產生,評選出了30位三十年來在各行各業中涌現出的功勛人物,以表彰他們為中國改革開放做出的卓越貢獻。獲得這一殊榮的功勛人物包括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等。
●9月27日,國家統計局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八屆最大500家企業暨中國大企業競爭力500強發布會」,向社會發布了關於中國大企業集團的最新統計信息,海爾集團名列2008年度中國大企業競爭力500強第1位。此次發布的2008年中國大企業集團綜合實力信息,是國家統計局調查中心借鑒國際先進統計方法,對我國企業集團現狀進行跨行業、全方位、多指標調查所取得的最新數據成果。評價指標體系按影響企業集團競爭力的因素分為能力指標和機制指標。能力指標包括生存、發展、潛力三類共計47個指標,機制指標則根據含義分為制度、決策、激勵、管理和創新五類共計11個指標。國家統計局企業調查總隊經過科學的分析和處理,最後合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將各指數匯總成競爭力指數。
海爾集團躍居中國大企業競爭力500強第一,與其全球化的發展和成功的奧運營銷帶來的品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分不開。2008年奧運會,中國向世界展示了經濟文化實力,開始更深層次地融入國際主流社會。這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社會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的重要體現。民族品牌也一樣,通過奧運跳板越來越多的民族品牌開始融入全球化的商業環境、適應全球化的公共關系。作為2008奧運會的贊助商,海爾集團從2005年就開始了奧運營銷的步伐,從成功為37個奧運場館提供6萬件綠色節能產品到奧運會期間 「一塊金牌一所希望小學」金牌公益計劃的實施,海爾集團藉助於奧運會舞台充分向全球展示了自己「全球化品牌」的勢力和新形象。「海爾一開始'走出去'不是出口創匯,而是出口創牌;現在'走進去』、'走上去』不是中國製造,而是中國創造。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海爾將借信息化時代提供的最好的時機,整合全球的資源打造全球化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網路,向著創全球化品牌的目標揚帆遠航。」張瑞敏說。這句話很好地闡釋了海爾奪得中國大企業競爭力500強冠軍的原因所在。
● 3月25日,由北京大學企業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聯合《北大商業評論》,共同推出的首屆「中國最受尊敬企業家」榜單公布,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榮選「中國最受尊敬企業家」。同時,《北大商業評論》公布了2007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總榜和行業榜,海爾榮登家電企業「中國最受尊敬企業」榜首。
● 3月25日,由中國商務廣告協會和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2008中國消費者理想品牌大調查」結果揭曉。海爾等本土品牌在境外品牌的強勢競爭下,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海爾冰箱、洗衣機、熱水器三個品類同時榮登第一。
● 3月,海爾集團申報的國家863計劃項目:基於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家電裝配生產過程,跟蹤與調度系統的應用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批准,正式啟動。
● 3月,中國品牌研究院公布「第三屆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排行榜,「海爾」商標榮獲「中國綜合行業標王」和「山東省標王」,成為唯一一個榮獲「雙標王」的家電商標。
● 3月13日,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公開7年來服務質量「明察暗訪」調查結果。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秘書長陳傳意說:「海爾是唯一做到被抽查的所有產品、所有城市、合格率均為100%的企業,堪稱『中國式服務』的典範!我們共在48個城市抽查了海爾8類產品,全部合格。」
● 3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在代表團審議結束時,胡錦濤總書記來到代表們中間,與代表們一一親切握手。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主辦的《人民權利報》對楊綿綿總裁與胡總書記的見面是這樣描寫的:「海爾是著名的世界品牌,總書記曾親自出席他們在巴基斯坦建設的海爾-魯巴經濟區揭牌儀式,並視察海爾工業園。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向總書記匯報說,海爾工業園已經投產,而且效益很好。總書記聽了十分高興,並叮囑楊綿綿,要把海外的項目搞好。」
● 3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作為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
● 2月,由中國生產力學會、中國發展研究院、中國工業報社等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工業經濟年度人物發布暨頒獎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榮獲「中國工業經濟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 2月16日,第57屆NBA全明星賽在美國新奧爾良體育館隆重舉行。作為NBA唯一家電贊助商,海爾品牌LOGO在球場周圍十分醒目,海爾成為賽場上閃亮的品牌「明星」。海爾與NBA共同推出了「Haier,Shooting Star——海爾混合投籃比賽」,吸引了全球NBA球迷的目光。
● 2月,兩款海爾洗衣機在日本大型消費電子渠道Bic Camera的銷量超過了同容量段的松下、東芝等著名品牌。Bic Camera渠道在其電視廣告中免費對海爾洗衣機進行主推介紹,並在其網站上主推海爾;海爾成為其首推的第一個中國家電品牌。
● 2008年值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周刊》在北京發布首份《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百人榜》,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榮登「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百人榜」榜單。「百人榜」是這樣評價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的:「張瑞敏成就了「海爾中國造」的品牌,成就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奇跡,更成就了國人擁有享譽世界的民族品牌的夢想!」
● 1月11日,「海爾集團2007全球年會」在中央研究院隆重舉行,主題是「開放、對等、共享、全球運作」。全球七大區的海爾經理人通過網路視頻參加了會議。
● 美國拉斯維加斯時間1月6日,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產業盛會——第四十一屆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展)在美國拉斯韋加斯拉開帷幕。「中國消費電子產業領先品牌TOP10」在CES展會上揭曉,海爾被評為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第一品牌。海爾連續兩年榮登十大品牌之首,體現了海爾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⑸ 被稱為世界四大白色家電
世界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
Whirlpool(惠爾浦)
GE(通用)
SIEMENS(西門子)
Haier(海爾)
白色家電是對家電的一種分類的回具體類別名稱。答在國內也經常被經銷商簡稱為白電,與之對應的是黑色家電,簡稱黑電。 黑電和白電都是中國的分類方法,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黑電和白電也是有明顯區別的:黑電產品是帶給人們娛樂、休閑,而白電產品則是減輕人們的勞動強度,比如洗衣機、乾衣機、洗碗機、微波爐、烤箱等部分廚房電器;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物質生活水平,比如空調器、熱水器、電冰箱、酒櫃等。
⑹ 海爾做到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用了幾年時間
海爾是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
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中國購買者滿意度第一品牌。
海爾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本土化的設計中心、製造基地和貿易公司,
全球員工總數超過5萬人,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
2007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營業額1180億元。
⑺ 請從企業文化角度分析海爾崛起的原因。
海爾企業文化是被全體員工認同的企業領導人創新的價值觀。
海爾文化的核心是創新。它是在海爾二十年發展歷程中產生和逐漸形成特色的文化體系。海爾文化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戰略創新為方向、以組織創新為保障、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以市場創新為目標,伴隨著海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中國走向世界,海爾文化本身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員工的普遍認同、主動參與是海爾文化的最大特色。當前,海爾的目標是創中國的世界名牌,為民族爭光。這個目標把海爾的發展與海爾員工個人的價值追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每一位海爾員工將在實現海爾世界名牌大目標的過程中,充分實現個人的價值與追求。
海爾文化的核心是創新
案例:
「有生於無」與「以柔克剛」
有一次,張瑞敏首席執行官出訪日本一家大公司。該公司董事長一向熱衷中國至理名言。在這位董事長介紹該公司經營宗旨和企業文化時,闡述了「真善美」,並引述老子思想,張瑞敏也發表了自己看法:《道德經》中有一句話與「真善美」語義一致,這就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張瑞敏以這句話詮釋了海爾文化之重要性。他說,企業管理有兩點始終是我銘記在心的:第一點是無形的東西往往比有形的東西更重要。當領導的到下面看重的是有形東西太多,而無形東西太少。一般總是問產量多少、利潤多少,沒有看到文化觀念、氛圍更重要。一個企業沒有文化,就是沒有靈魂。第二點是老子主張的為人做事要「以柔克剛」。張瑞敏說:「在過去人們把此話看成是消極的,實際上它主張的弱轉強、小轉大是個過程。要認識到:作為企業家,你永遠是弱勢;如果你真能認識到自己是弱勢,你就會朝目標執著前進,也就會成功。」
有一次,一位記者問張瑞敏:「一位企業家首先應懂哪些知識?」張瑞敏想了想說:「首先要懂哲學吧!」
張瑞敏能聯系企業實際,從老子思想中悟到「無」比「有」更重要、「無」生「有」的道理,也悟出柔才能克剛、謙遜才能進取的為人做事之理。驕橫與張揚永遠是企業衰敗之源。
人的成熟,在於思想的成熟。企業家的成熟在於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的理念體系。一切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經營哲學家。著名經濟學家艾豐為《張瑞敏如是說》一書寫序,題目就是:「不用哲學看不清海爾」。艾豐用哲學恰到好處地評價了張瑞敏。
案例:
海爾文化走進哈佛講壇
1998年3月25日 ,在美國哈佛商學院內,工商管理碩士二年級學生的課堂上是一番異常熱烈的景象,大家正欣喜萬分地迎接一位陌生的老師——來自中國的企業家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請大家想想看, 1984 年張瑞敏先生面臨的嚴重挑戰是什麼?」林·佩恩教授循循善誘地向大家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
呈馬蹄形排列的座位上立即舉起一片手臂,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表述自己的想法。其中有拉美人、日本人,更多的是美國人。
教授不斷提問,把討論逐漸引向深入。「海爾具有每年增長 80% 的速度,成為家電發展最快的企業,大家認為什麼是影響海爾成功的因素?你若是張先生,又如何做出決策?海爾管理為什麼是有效的?一條『休克魚'為什麼能被海爾文化激活?為什麼研究企業文化就是研究活力?」學員們各自發表著看法。
張瑞敏聽著各國碩士生的提問和對海爾文化案例的熱烈討論,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一位美國的學生說:「從張先生的講課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國企業成功的管理!」
張瑞敏是走上哈佛講壇的第一位中國企業家,以海爾的卓著業績和精闢經營理念讓世界認識了中國企業與成功的海爾文化。這一事件在中國企業管理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它說明,中國企業只要創新,同樣也可以在企業管理方面為世界做出貢獻。
還可以去看看張瑞敏寫的<張瑞敏談商錄>
25年中國最佳管理典範讀本最能影響中國商界的管理經典超值配備張瑞敏經營之道VCD 體現張瑞敏超前管理思想的經典教程突破現代公司經營困境的管理金鑰匙張瑞敏無疑是中國現代管理的大師,他的許多思想所閃現出來的光芒幾乎超越了這個時代的智慧。中國有許多管理者可以稱為企業家,但真正可以稱作管理大師的惟有張瑞敏。
⑻ 海爾白色家電
中國海爾在世界白色家電品牌中排名第一位,全球市場佔有率為5.1%。這是中國白色家電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品牌。
⑼ 海爾是世界上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是什麼意思啊不是很明白
白色家電就是洗衣機,冰箱那些~~~~~~~~~海爾前身是洗衣機廠出來的,你想了解海爾買一本關於海爾管理者的書吧,海爾是中國第一個在外國設廠房的家電企業,算了不起的了
⑽ 白電集團和海爾集團是什麼關系
所謂白電,是家電銷售過程對部分用途的家用電器的統稱,包括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空調等,「黑電」主要是直電視機。
具體的你去家電商場問問就知道了。
至於你這里加個集團是什麼意思不甚清楚,可能形容規模大吧。
比如海爾集團是中國白電生產的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