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智能小家電市場怎麼樣

智能小家電市場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1-02-28 03:00:51

⑴ 小家電市場的前景如何,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方向

雖然不如大家電「出鏡率」高,但近些年,小家電產品類型的不斷豐富、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內外銷保持快速增長、眾多企業紛紛投資「試水」……每一條都昭示著中國小家電產業正在蓬勃發展。賽迪顧問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2年以來,中國小家電產業的產量一直保持著10%以上的增長,2006年產量達到127497萬台。目前,中國小家電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更是完成出口92511萬台,全球80%以上的小家電產品出自中國。而國內小家電生產企業則主要集中在廣東、江浙一帶,特別是廣東,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優越的地理位置、配件廠雲集等有利條件下,全國63.4%的小家電製造企業選擇在廣東紮根,此外,落戶江蘇、浙江、福建聚集的小家電生產企業數量也分別佔去了行業總規模的6.6%、14.1%和8.4%。

細分市場上各品牌大顯身手

小家電產業的產品類別繁雜,按照用途被分為廚房小家電(微波爐、電水壺、電咖啡壺、食品加工機、油炸鍋、電飯煲、麵包機、電磁爐、電烤箱等)、家居小家電(電熨斗、吸塵器、電風扇等)、個人護理小家電(電吹風、剃須刀等)。賽迪顧問提供的數據顯示,2006年,廚房小家電產品占據整體市場份額的81.2%,這一方面是由於被劃分為廚房小家電統計范圍的產品品類較多,另一方面,微波爐、電飯煲等產品已經成為現代家庭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廚房電器,其市場銷售一直十分紅火。

2006年,小家電知名品牌繼續擴大著行業領先優勢,橫向進行品牌比較可以看出,飛利浦、松下在家居和個人護理小家電產品方面的競爭優勢明顯,美的、格蘭仕、海爾、蘇泊爾則在廚房小家電領域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值得一提的是,亞都、奧普、九陽都是以單一產品打響品牌知名度,分別在空氣凈化加濕器、浴霸、豆漿機產品細分市場上占據絕對領先位置,而在一些市場規模較大的小家電產品上,品牌集中度已經有顯著提高,強勢品牌的市場地位得到了體現。

廚房小家電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

經過多年的市場推廣,消費者對廚房小家電的功能特點有了更多的認識,正在逐步地接受廚房小家電。廚房小家電產品以其節能、實用、健康的形象進入消費者的家庭,逐漸取得消費者的認可,同傳統的烹調方式比,廚房小家電使用安全、便捷、便於清潔、效率高,具有明顯的功能優勢。近年來中國廚房小家電市場銷量每年以超過10%的速度上升。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廚房小家電市場總體規模達692.4億元,與2005年的604.5億元相比,增長了14.59%。其中,作為廚衛電器的主力軍,燃氣灶、吸油煙機、電飯煲的市場銷售額分別達到115.0億元、80.4億元及39.2億元。

廚房小家電市場需求量增加,發展迅速,與此同時,消費者也對產品本身提出了種類多元化、設計精品化、功能實用化等更高要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為了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企業在降低產品價格的同時,也在豐富著自己的產品線。

隨著產業集群化和資本的滲透,廚房小家電行業將會呈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直至淘汰的趨勢。2006年,廚衛電器市場經過幾年的培育,已經逐步形成了良性的市場主體,品牌集中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據賽迪顧問統計數據,電飯煲產品市場上主要活躍的品牌有美的、蘇泊爾、格蘭仕、三角、半球等,其中美的占據了46.6%的市場份額,在電飯煲市場掌握著絕對發言權。吸油煙機市場則主要是帥康、老闆、方太、華帝等品牌,這五個品牌共佔去市場總份額的43.8%。燃氣灶市場上的前五位品牌是華帝、帥康、美的、老闆和方太,分別佔去了13.2%、8.0%、6.3%、3.8%和3.1%的市場份額。

家居小家電成為新熱點

家居小家電產品主要包括電風扇、電暖器(暖風機)、電熨斗等傳統產品,也包括近年來快速興起的吸塵器、空氣加濕器、空氣凈化器等新興產品。在一輪輪購房熱潮的推捧中,曾經長期被視為邊緣化產品的家居小家電市場在2006年被激活,成為城市消費者的新寵,擁有家居小家電的數量已成為衡量生活質量的又一個新指標。2006年,中國家居小家電市場全年銷售額已達到126.3億元,占據小家電市場份額的14.8%,比2005年增長12.6%(見表4)。不少大家電廠商也紛紛進入這一領域,憑借原有的品牌、渠道、技術優勢,迅速「興風作浪」,促成了家居小家電市場目前的競爭格局。

此外,家居小家電幾家領軍生產企業在不斷擴大產業規模的同時,十分注重對海外市場的開發,憑借種類齊全、價格低廉、市場操作相對規范等優勢打入海外市場,成為小家電產品出口的拳頭產品。賽迪顧問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家居小家電市場將持續放量增長,增長速度持續保持在7%左右,預計在2011年市場規模達到181億元。

個人護理小家電蘊含誘人利潤空間

如果與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大家電做比較,電動剃須刀和電吹風等小件產品同樣可以賣到千元以上,可想其利潤空間會有多大。據分析,消費者之所以肯為小產品付出大費用,主要是希望日後通過使用產品獲得享受,因此,個人護理小家電比其他小家電產品更為強調外觀設計、科技含量、材料選擇、實用性、舒適性的全面品質。而高利潤率更容易吸引實力強大的企業參與競爭,又從側面激勵了個人護理小家電產品領域的不斷升級。2006年,中國的個人護理小家電市場成為眾多家電廠商新的利潤增長點,多種產品市場處於導入期,發展前景廣闊。

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個人護理小家電市場已達到約4800多萬台的市場規模,2006年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總量達到5500萬台左右,增長率達到14.5%。銷售額也由2005年的31.2億元增加到34.4億元,增長率為10%。

⑵ 家電行業前景如何

前景不錯,據《中國白色家電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2015年全內國家電業總收入達容14083億元,較上年微減 0.4%,下滑幅度不大; 但行業凈利潤 993 億元, 較上年增長 8.4%。分產品看,產業在線統計,2015 年我國彩電出貨量預計達 1.45 億台,同比增長 2.8%;洗衣機行業總銷量 5613.8 萬台,同比微降 0.4%;冰箱總銷量為7319.5 萬台,同比下滑 3.7%。;空調銷售 10660 萬台,同比下降 8.6%;廚電銷售額增長 3.6%;小家電增長 9.9%。總體看,占行業體量最大的空調銷售下滑拖累了家電全行業的表現,而其他產品表現尚屬穩定。
2015 年國內小家電零售額 1200 億元左右,增長 5%。跨國小家電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小家電市場, 以美的、 海爾為代表的大家電企業進軍小家電領域,原有小家電企業也不斷擴大規模。近期成為焦點的是智能鐵鍋電飯煲的興起,由於國內市場巨大的飯煲消費量與更新換代需求, 我們預估它將成為近年小家電市場的突出品種。

⑶ 像目前小家電行業是一個什麼樣的趨勢,要是做小家電行業是否能站住腳

我國小家電市場發展十分迅速,據《中國小家電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專據顯示,2016年小家電市場整體規模增長8.8%,截止到2016年,我國小家電的市場規模達到2600億元,年屬復增長率達到10%,該行業前景巨大。
縱觀整個小家電細分市場,新品類、新應用層出不窮,高端、智能、健康產品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去年全球小家電零售量超過20億台。其中,廚房小家電佔比達42%,個人護理小家電佔比25%,其他品類小家電佔比33%。由此可見廚房智能小家電更有發展前景。
家電產品智能化已是家電企業扭轉局面的重要棋子,同時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吸引著各大家電企業前來搶食。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7萬億美元。

⑷ 我想開個智能小家電不知怎麼樣

大城市可以

⑸ 家電行業到底怎麼樣呢

2019中國家電行業分析: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出台,探索其他增長動力更為重要

2019年家電市場新政落地

1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下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後簡稱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在1月29日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中稱,拉動家電消費是促進商品消費的一個重要抓手。

但需要看到的是,同為擴大內需的救市政策,這輪家電市場新政絕不是十年前「家電下鄉」政策的卷土重來。而對於家電企業來說,靠政策吃飯顯然也並非長久之計。

節能、智能和超高清成為這輪家電市場刺激政策的關鍵詞。

方案指出,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產業鏈條長、帶動系數大、節能減排協同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銷售,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消費者交售舊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計算機)並購買新家電產品給予適當補貼,推動高質量新產品銷售。

行業人士分析,據測算若該政策在全國推廣,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預計就可以增加1.5億台高效節能智能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約7000億元,全生命周期節電大概是800億千瓦時。

而在提到要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外的同時,上述方案還提到要加快推進超高清視頻產品消費。加大對中央和地方電視台4K超高清電視頻道開播支持力度,豐富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支持廣電網路和電信網路升級改造,提升超高清視頻傳輸保障能力。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超高清電視、機頂盒、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等產品推廣應用予以補貼,擴大超高清視頻終端消費。

事實上,節能、智能以及超高清也正是家電行業目前的發力方向,國美方面表示,目前彩電品類中智能彩電佔比可達到95%。冰箱和洗衣機高能效商品佔比也達到95%。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消費電子處處長曲曉傑此前在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上的發言中也稱,2019年將推進用5G技術傳播4K內容的工作,4K超高清視頻用戶預期到2022年能夠達到2億戶。

在將刺激家電市場做為拉動內需增長抓手的背後,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在去年11月16日在一次發言中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國與貿易國。劉宇南也在發布會中援引數據稱,根據統計來看2018年家電消費占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位列第五位。總量上看,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和銷售的大國,2017年,空調、冰箱、洗衣機、平板電視的內銷量大概是2.3億台,銷售額接近8000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四大家電產量除了洗衣機出現同比下降0.4%外,其他三類電器均同比增長,截止至2018年底,全國彩電產量為20381.5萬台,同比增長14.6%。空調產量為20486萬台,同比增長10%。全國家用洗衣機產量為7150.7萬台,同比下降0.4%。全國家用電冰箱產量為7876.7萬台,同比增長2.5%。

2018年全年全國四大家電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十年輪回 2019年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全國試點推廣

十年一個輪回。同樣採取補貼模式的家電下鄉政策也正是於2009年前後從試點推向全國。

2007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山東、河南、四川以及青島展開試點工作。按照相關規定,非城鎮戶口居民購買手機、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將按售價給予13%的財政補貼。2008年12月家電下鄉政策在14個省區市落地。2009年2月,家電下鄉政策推廣到全國。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各地家電下鄉政策均以四年為期。2013年1月31日,「家電下鄉」政策正式結束。

而作為家電下鄉的後續刺激政策,2012年6月期一年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開始實施。政策規定對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家電產品,給予消費者不同金額的節能補貼。

相隔十年的新舊家電補貼政策,擴大內需救市的意味同樣明顯。據記者了解,家電下鄉政策是為了緩解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消費電子企業面臨的外銷急速下滑危機。而眼下據國家統計局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增速創2003年來新低。其中,作為以往的消費旺季,2018年11月、12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為8.1%和8.2%,位於全年低點。

但與上一輪家電補貼政策的普惠性以及固定補貼比例相比,這輪新政更具彈性,強調「有條件的地方」與「適當」。而與家電下鄉聚焦農村市場不同,這輪新政提到的「著力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則意味著更大市場。

從家電下鄉政策的歷史統計數據來看,補貼政策對家電市場的刺激作用巨大。根據上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3億台,實現銷售額7071億元。但家電下鄉政策的相關後遺症也很快凸顯。失去政策刺激的家電市場,陷入長期疲軟狀態。

家電業內人士表示,家電下鄉等補貼政策在激發出農村市場巨大消費潛力的同時,也提前透支了市場的購買力。而空冰洗等家電產品的更換周期一般都長達十年。同時,電商近幾年的輪番大促也已經讓家電市場的購買力充分釋放。同時,作為拉動家電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房地產行業目前也增長乏力。

而對家電企業來說,補貼也並不好拿。僅2015年10-12月就有康佳等四家彩電廠商相繼發布公告稱宣布公司將退回高效節能家電推廣財政補貼資金。

1月16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2019年第一次股東大會上回應家電新政相關問題時則稱,有人聽到新政很高興,但我並沒有很高興,過去的家電下鄉補貼,讓很多企業弄虛作假,推動這個補貼政策時,反而格力電器比較吃虧的。對於家電企業來說,尋找到政策刺激之外的增長動力顯然更為重要。

⑹ 小家電行業前景如何

出近年來,受樓市低迷及行業政策等外部環境的影響,中國家電業遭遇市場寒流,大市場低迷。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控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白電、黑電市場規模同比均下降15%左右,小家電市場規模同比下降5%。由此可見,在市場大環境趨於下滑的形勢下,小家電抵住了市場壓力,以時尚、方便、實用等特點贏得了市場的青睞。另外目前,我國小家電市場保有量較低,每戶不足4件,相比歐美國家每戶平均擁有10件左右的保有量,呈現出了強大的市場空間及增長力。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中,中國小家電市場將持續放量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到2016年我國城市和農村的小家電市場容量將達到64479.15件和11809.22件。為滿足消費者對小家電產品美觀和智能化需求,我國的小家電市場在技術上也在不斷創新從歷史趨勢來看,2006年之前國美和蘇寧發展很快,對家電製造企業壓榨力度逐年提升,導致家電製造企業毛利一直在下降,而家電連鎖毛利一直在上漲。2006年後,家電製造行業完成整合,出現強勢龍頭企業,家電製造和家電連鎖之間的博弈趨於平衡,使得家電製造的毛利得以回升。2013-2017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指出2011年之後,在電商的競爭壓力下,渠道議價能力下降,家電連鎖的毛利在2011年開始下跌。大家電行業的此種趨勢對小家電有著較大的借鑒意義。

⑺ 家電市場前景怎麼樣

家電可分為三色來:白色、黑源色和米色。黑色主要是做娛樂用,比如彩電、音箱等,白色家電主要是洗衣機等助益與生活家務用,還有就是米色家電,指電腦信息產品。未來的家電,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智能型家電必將成為主流家電。以替代人們日常的家庭勞務,比如智能吸塵器:益節智能吸塵器;智能洗衣機:海爾洗衣機等。市場是千變萬化的,但總的路子是不會變的。

⑻ 小家電市場「爆發」,品牌如何領跑市場

——原標題:2019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分析:市場前景廣闊,人工智慧技術將是未來發展方向

小家電市場市場潛力和增長空間巨大

與發展多年的大家電市場正碰觸行業天花板相比,小家電市場開始展現出龐大的市場潛力和增長空間。尤其是隨著我國國民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費升級所帶來的觀念轉變,高端、智能、健康類小家電產品開始逐漸走俏,市場體量不斷擴大,一批小家電企業正在迅速崛起。

小家電市場是藍海 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前不久,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家電市場規模達到8104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彩電零售同比下跌9.59%;空調、冰箱、洗衣機同比增長率為4.5%、3.5%、3.1%。

與大家電的下跌或小幅增長相比,小家電則增長快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小家電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8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銷售收入整體呈現增長的趨勢。2012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銷售收入已達2620.51億元,同比下降4.77%。2014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銷售收入突破了3000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銷售收入增長至3614.33億元,同比增長2.12%。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小家電行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市場銷售收入將超3900億元,達到3903.4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8%。

2012-2018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銷售收入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顯示,吸塵器繼續擔任小家電行業中增長品類的排頭兵,市場規模達到零售額195億元,同比增長率45.6%;破壁機發展速度較快,其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千萬台。

與此同時,中怡康時代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小家電零售額整體處於增長狀態,廚房烹飪類零售額43億元,同比增長15.6%;廚房水料類零售額42億元,同比增長11.4%;個人護理類零售額30億元,同比增長40.1%。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小家電市場前景一片光明。另有統計顯示,以小家電產品人均保有量來看,目前我國小家電產品人均保有量顯著低於歐美及日韓等國家,低保有量及低普及率也意味著未來市場發展空間的潛力巨大。

「小家電是家電行業的快消品,更新換代比較快。與此同時,國內小家電企業的創新能力也非常強。」榮電集團董事長侯文明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大家電的使用期限多為7-8年,甚至更長。而小家電的使用期限一般也就2-3年,有的甚至只用了一年左右就更換成新產品了。另外,除了市場上常見的產品品類外,這幾年,國內小家電企業發明了很多新產品,如養生壺、陶瓷水壺等,非常受市場歡迎,銷量大增。

「當前,我國經濟和消費都處於轉型升級的階段,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的需求量激增,定製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創意也越來越豐富,而以人工智慧技術為引領的智慧小家電,未來的市場需求量則會更大。」侯文明告訴本報記者,未來小家電市場一定會實現大爆發,目前還走在「爆發」的路上。

產業鏈生態化競爭是核心

作為中國小家電品類最多的企業之一,榮電集團(以下簡稱「榮電」)的前身是合肥榮事達小家電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由於市場切入精準,榮電發展快速:2006年,其投產建成廣東中山基地,並在全國32個省份實現渠道布局;2013年,完成線下、禮贈品、電商、電視購物四大戰略通路布局,成為中國小家電及禮贈品行業領軍品牌;2016年,伴隨中國(肥東)互聯網生態產業園開園,榮電集團成功實現互聯網企業轉型;2018年,前瞻性提出的「3U智慧生態產業模式」,被商務部向全國企業及產業園大力推介。

與此同時,作為傳統家電成功轉型為互聯網科技企業的典範,榮電的發展模式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榮電這幾年的發展勢頭不錯,目前已推出70多個品類、3000多個單品,每年銷售約3000萬台小家電產品。2018年,集團總收入達54.74億元,同比增長17.3%;今年前4個月,銷售收入增長達到23%。」侯文明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榮電擁有好帥、亞摩斯、榮事達三大品牌,經營涉及智能家電、機器人、智慧家居、高端農產品、榮電大學、金融投資、互聯網生態產業園等七大領域。

從現有的市場競爭層面來看,榮電在產品、渠道和服務等各方面的布局已經非常完善。如在產品方面,榮電以「高顏值」設計,打造智能化、精品化、有品質保障的產品,脫糖電飯煲、破壁機、空調、語音茶吧機、旅行便攜水壺、智能門鎖、超霸機器人等成為線上線下的明星產品;在銷售渠道上,有線上、線下、禮贈品和電視購物四大銷售渠道,其中線上銷售佔40%左右,線下銷售佔60%;在用戶服務方面,榮電在全國建立了自己的售後服務平台和體系。

但光有這些還不夠。「未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某個產品或環節的競爭,而是生態體系和整個產業鏈的競爭。」侯文明說,家電產品從前端設計到中端製造再到後端銷售,由很多個環節組成,如果每個環節都強大了起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才會跟著強大。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2018年,榮電提出「3U智慧生態產業模式」。

「『3U智慧生態產業模式』是榮電在運營中國(肥東)互聯網生態產業園的實踐中誕生的一套商業生態模式。」侯文明說,該模式就是配置優化互聯網、人工智慧、物聯網三大領域的生態資源,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無縫鏈接和互聯互通。

企業要做生態,必須整合各方資源。「榮電目前整合了自身的產品資源、通路資源,聚集了服務資源、產業資源、社會資源、教育資源等方方面面的優勢資源。」

「比如產品設計,榮電不僅與設計公司(洛可可、法國米羅、大業設計)緊密合作,還會對外開放設計平台,吸引國內外各種資源參與。」在侯文明看來,「3U智慧生態產業模式」依託榮電七大板塊資源,可以深入對接當地政府、產業和社會資源,從產品經營向資源經營聚攏,通過資源經營,在互聯網生態產業園即可實現各資源板塊的生態發展。

據了解,榮電已在全國各地開業3U生態店127家、3U生態館17家,建設3U生態產業園19家。

「未來,榮電希望通過旗下3+N品牌矩陣,圍繞內容營銷、用戶運營、3U生態等三大工程,做家庭健康消費品解決方案和企業經營增值解決方案。」侯文明表示。

人工智慧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在企業轉型升級初期,我們就認識到人工智慧是大勢所趨。」侯文明說,未來,人工智慧產品的開發將是企業競爭的拐點,誰能擁有人工智慧技術,誰就能贏得用戶支持。

「我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進行得很早,大概從七、八年以前榮電就和新加坡創新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目前榮電的人工智慧團隊、總工程師就是新加坡創新公司派過來的。另外,在人工智慧領域,榮電並不是大范圍布局產品種類,而是做好產品縱深度,這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好帥兒童教育機器人。」侯文明說,好帥兒童教育機器人以「人工智慧+教育」為核心,深耕雲端資源。

通過幾年的發展,榮電與聯想來酷、喜馬拉雅、格靈教育等資源平台進行了合作,好帥品牌深入布局智慧教育。目前,好帥兒童教育機器人已經成為全國銷量第一。

在傳統家電板塊中,通過在工業設計、技術和新材料的運用上加以強化,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產品體驗。例如早前榮電與阿里雲聯合推出過全球第一台智能APP遠程操控健康養生壺,可以通過後台的人機交互,建立起消費者的興趣平台。擁有燒水、葯膳、煮麵、花茶、煲湯等13大養生功能的智能養生壺,已經實現了Wifi智能操作,不管用戶身在何處,只要安裝一個手機APP,便能智能操控養生壺。智能養生壺本就帶有榮電的養生配方,用戶可以隨意選擇、應用配方,對養生壺發出指令,與它進行互動。

為了更好地布局智慧家居,榮電還與華為展開合作。在2019華為HiLink生態大會上,榮電獲得了「最佳小家電合作夥伴獎」。榮電的亞摩斯鈦晶養生壺、IH電磁電壓力鍋、IH電飯煲、足浴盆四款產品已經入選華為智選生態產品,接入華為HiLink生態,利用華為的網路和智能技術,給用戶帶來更加智能化的全新體驗。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全屋智能家居領域深度合作,推動家電產業升級,共同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的風向標。

在侯文明看來,榮電不只是小家電企業,更是未來互聯網生態戰中的引導者,依靠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引領全新的生活方式,滿足消費者更深層次的需求,打造「3U生態」全面覆蓋家電消費。

⑼ 國內智能家居發展現狀怎麼樣

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20年有望超1800億元

據艾媒網數據顯示,2016-2018年期間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此處為狹義的智能家居市場),初步估算2019年的市場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達到1530億元,2020年將達到1820億元。



中國智能家居市場主要以家庭安防、智能照明、智能家電等品類為主

2018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主要以家庭安防、智能照明、智能家電等品類為主,分別占總體智能家居市場比重為26%、21%、16%、11%。

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產品出貨量達8.4億台,其中視頻娛樂出貨量3.47億台

2018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達1.5億台,同比增長35.9%,其中,智能音箱、智能燈泡和智能門鎖三款產品增速最快。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產品出貨量共計8.4億台,其中視頻娛樂出貨量最多,為3.47億台。家庭監控安全設備次之,共計1.64億台。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

閱讀全文

與智能小家電市場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傢具對外貿易 瀏覽:748
舊牆體翻新有吊頂怎麼辦 瀏覽:648
國家電網考試報名條件專業有哪些 瀏覽:989
舊家電處理廠家在哪裡 瀏覽:937
電路圖正負極 瀏覽:291
舊物翻新地磚怎麼做 瀏覽:118
朗逸天窗漏水維修多少錢 瀏覽:455
十二伏發電機不發電如何維修 瀏覽:649
顧客買傢具不加錢怎麼辦 瀏覽:117
樓房門口小傢具不好弄怎麼辦 瀏覽:448
酒樓怎麼翻新改造 瀏覽:843
家居瑞士 瀏覽:430
門電路延時 瀏覽:56
萬和電器維修工 瀏覽:270
江蘇隧道防水堵漏多少錢 瀏覽:300
伸縮縫鋁材怎麼打結構膠更防水 瀏覽:185
防水羽絨服用什麼布料 瀏覽:953
小米保修郵寄過去沒保修 瀏覽:940
網購維修東西怎麼處理 瀏覽:279
液化氣灶換點火器維修多少錢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