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電網具體工作內容有哪些
電力調控中心:負責管轄區域內電力調控、調度計劃、運行方式、水電及新能源、繼電保護、調度自動化和電力通信等專業管理;參與制定二次系統規劃等。
供電公司:負責管轄區域范圍內黨、政、軍、機關、工農業生產、各大商戶及居民生活供電服務和全區的電網運維工作。
培訓中心:負責公司員工培訓的專業機構,主要開展電力技術類、經營管理類、信息技術類、電力資質類培訓以及技能鑒定等工作,並承擔公司遠程培訓系統維護及各類競賽調考的組織工作。
電力醫院:電網公司的醫療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
送變電公司:主營高壓及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建設,以送變電工程施工為主導,集設計、建築、安裝、調試、超高壓運行檢修、加工、大件運輸等於一體的多元化經濟實體。
變電檢修中心:主要負責各變電站一、二次設備的維護檢修工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校驗工作、高壓及儀表試驗、油務化驗等工作,並承擔低壓、輔助設備的檢修工作。
調度通信中心:主要負責公司的生產、檢修調度、各類通信線路和設備的運行維護、檢修以及信息網路系統的管理工作。
直流運檢中心:主要負責公司換流站的運維管理工作。
國家電網作為高效快捷的能源輸送通道和優化配置平台,是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現代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關系國家能源安全。
2010年以來,國家電網規模增長近一倍,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電力的需求。2017年,公司經營區全社會用電量5.0萬億千瓦時,最高用電負荷8.3億千瓦,裝機13.8億千瓦。2017年底,110(66)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98.7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43.3千億伏安。
Ⅱ SG186工程的「6」個體系,提供多方保障
為保障公司信息化發展的協調性與連續性,順利落實公司信息化發展的戰略回重點,「SG186工程」提出了要「答建立健全六個信息化保障體系」。
這六個體系分別是:信息化安全防護體系、標准規范體系、管理調控體系、評價考核體系、技術研究體系和人才隊伍體系。這些體系的建立將為公司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必需的資源、技術、管理和人才保障。
建成後的六個保障體系將以國家電網公司通信網路為基礎,覆蓋公司總部、直屬單位及網省公司、地市公司、縣公司,形成高速、暢通、安全、可靠的國家電網公司信息網。
李向榮說,在「SG186工程」中,要重視人才保障的重要作用,因為隊伍建設是順利完成這一工程的重要保障。為此,公司將加強信息化人才培養和信息技術知識的普及,著重建設信息化管理、建設、運行和應用「四支隊伍」,為「SG186工程」的順利推進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持並營造良好氛圍。
Ⅲ 國家電網的下屬單位有哪些
國家電網的下屬單位有:
1、國家電網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於2013-08-01在西城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呂建平,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與電力供應有關的技術開發、電力生產調度信息通信等。
2、國家電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於2008年4月,是國家電網公司全資子公司。擁有獨資、控股子公司、分公司40家。截至2010年底,公司資產總額486.22億元,員工29415人。
3、國網物資有限公司:2012年2月9日在北京正是揭牌成立,是國家電網公司從深化「兩個轉變」、建設「三集五大」體系戰略高度出發作出的重大部署。
4、國網英大集團:於2010年12月20日由原國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組建,是國家電網公司出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金160億元。
5、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2016-01-13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楊東偉,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銷售汽車、日用品、五金交電、化工產品、電子產品等。
Ⅳ 國家電網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要求
幾十年來~電力企業在實踐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安全生產標准、制度、管理辦法等~保證了安全生產的基本需要。電力企業中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安全監督體系構成了電力企業
1
安全管理的有機整體~兩個體系各自發揮作用並協調配合~是電力企業搞好安全生產的關鍵。
電力企業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由決策指揮保證系統、執行運作保證系統、規章制度保證系統、安全技術保證系統、設備管理保證系統、政治思想工作和職工教育保證系統等六大系統組成。在安全保證體系中~有三個基本要素:人員、設備、管理。人員素質的高低是安全生產的決定性因素,優良的設備和設施是安全生產的物質基礎和保證,科學的管理則是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安全保證體系的根本任務~一是要造就一支具有高度事業心、強烈責任感、良好安全意識、嫻熟業務技能、遵章守紀的優良品質和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的員工隊伍,二是努力提高設備、設施的健康水平~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成果改善和提高設備、設施的性能~最大限度發揮現有設備、設施的潛力,三是不斷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現階段~電力企業安全監督體系一般由安全監督部門、車間和班組安全員組成三級安全監督網路。其主要功能~一是安全監督~二是安全管理。即運用行政上賦予的職權~對電力生產和建設全過程的人身和設備安全進行監督~並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公正性和強制性,協助領導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開展各項安全活動等。
2
電力企業安全監督部門的工作側重點~以安全管理為主~現場監督為輔~以不定期抽查為其主要監督方式,車間級安全員的工作側重點~是監督一些工作量較大或工作條件較復雜的大修、基建、改造等工程~其他工程可採取不定期抽查的辦法~以較多的精力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班組級安全員應主要側重於現場監督。
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安全監督體系各自的職責和分工又有所不同。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要保證企業在完成生產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安全、可靠,要解決安全生產在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閉環管理過程中~誰對哪些工作負責任~在哪些范圍內負責~負什麼樣的責任~使企業生產的每項工作~每個崗位人員都時時、處處考慮到安全問題~落實好安全保證措施。安全監督體系則直接對企業安全第一責任人和安全主管領導負責~要監督、檢查安全保證體系在完成生產任務的全過程中~是否嚴格遵守各種規章制度的規定~是否落實了安全技術措施和反事故技術措施~是否保證了企業生產的安全可靠。所以~安全監督體系和安全保證體系是一種制約與被制約的關系~安全監督體系是制約者~安全保證體系是被制約對象。
從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安全監督體系對生產安全的作用因素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起到內因的作用~安全監督體系起到外因的作用。因此~要夯實企業的安全生產基礎~建立長效的安全
3
生產管理機制~確保安全生產~其保證體系的有效運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安全監督體系的作用~就是檢查、監督安全生產保證體系運轉是否正常~是否有效。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力企業安全管理體系還不能完全適應電力企業發展的需要~與國際上先進的管理理念、方法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管理理念上不能與國際接軌。現行的安全工作方法~只注重於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規律的研究~雖然保證了各項防範措施的目的性與針對性~但在超前控制和風險分析、評估與控制方面缺乏實效~被動式的安全管理思想與模式已經不能充分適應現代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需要,
(2) 管理方式上缺少科學性。管理技術不構成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以支持企業的運行~表面上看安全生產管理各項標准、制度完善~但是由於缺少系統的安全思想的指導和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方式~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沒有形成合力~在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安全責任落實、安全文化建設等方面與企業發展、安全工作需要相比差距較大,
(3) 管理手段上方法單一。現在的安全工作主要依靠人治的管理和員工的自覺行為~人的因素在安全管理工作的整個過程中
4
占據著主導地位~以績效考核代替過程管理~以獎懲機制代替激勵機制~抓班組安全建設多~抓管理層的責任落實少~管理失去重心~出現「兩張皮」現象~缺少創新的動力。
國際上基於風險評估的幾個先進管理體系。
(1)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HSMS)
OHSMS體系運行的主線是風險的控制過程~基礎是危害辯識、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的策劃。該體系首先對作業活動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識別~然後評價每種危害事件發生的風險等級~依據安全健康法規的要求~確定不可承受的風險~制定目標和管理方案加以控制~並落實運行機制~做好應急應變的准備。
(2) 「安全五星」管理體系
國際職業安全協會(NOSA)的「安全五星」體系同樣以風險管理為基礎~側重於對未遂事件的預防和控制。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延伸出針對班組等生產作業單元在工作前的安全評估、五步安全法等安全管理方式。它已成為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的有效手段。
(3) 安全、環境、健康管理體系(HSE)
HSE管理體系是採用與質量管理體系、環境控制管理體系相同的方法~對組織或企業的人員健康、安全管理和環境保護進
Ⅳ 「十二五」國家電網公司發展規劃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實施好此規劃,需要哪些保障措施
答:「十來二五」公自司發展規劃包括電網發展規劃、農電發展規劃、直屬產業發展規劃、金融產業發展規劃、國際化發展規劃、建設規劃、調控運行規劃、生產規劃、營銷規劃、科技規劃、信息化規劃、人力資源規劃、財務規劃、物資規劃、安全應急規劃和企業文化建設規劃等16個專項規劃,需要認真抓好規劃的貫徹落實。一是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凝聚力量、堅定信念,加快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實現電網發展的歷史跨越。二是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建設「三集五大」管理體系,從組織架構、管理模式、業務流程上,為公司和電網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密切跟蹤電價改革進展,積極爭取合理的電價政策;加強公司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把握工作的主動性;處理好改革和發展的關系,以改革促發展。四是積極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增強公司防範風險管控能力,確保公司穩健經營;切實保障隊伍穩定,維護好公司穩定大局。五是強化社會輿論引導,加強與政府、媒體、客戶等方面的溝通與合作,與各利益相關方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營造公司發展的良好環境。
Ⅵ 國家電網公司內部下屬部門有哪些
國家電網公司內部下屬部門有:
1、辦公廳 (董事會辦公室)
2、總師辦公室
3、研究室
4、發展策劃部
5、財務資產部
6、安全監察質量部
7、運維檢修部
8、營銷部 (農電工作部)
9、科技部(全球能源互聯網辦公室)
10、基建部
11、交流建設部
12、直流建設部
13、信息通信部
14、物資部(招投標管理中心)
15、產業發展部
16、對外聯絡部(品牌建設中心)
17、國際合作部
18、審計部
19、經濟法律部
20、組織部(人事董事部)
21、人力資源部
22、體制改革辦公室
23、離退休工作部
24、後勤工作部
25、黨建部(與團委、直屬黨委合署辦公)
26、監察局(與中紀委駐公司紀檢組合署辦公)
27、工會
28、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
29、國家電網運營監測(控)中心
30、企業管理協會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6)國家電網的保障體系有哪些擴展閱讀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公司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公司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
公司注冊資本8295億元,資產總額38088.3億元,穩健運營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義大利、希臘、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資產。公司連續14年獲評中央企業業績考核A級企業,2016~2018年蟬聯《財富》世界500強第2位、中國500強企業第1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
Ⅶ 國家電網四個服務是什麼
國家電網「四個服務」指:
1.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2.服務電版力客戶、
3.服務發電企業、權
4.服務社會發展。
具體內容:
1.在服務國家工作大局方面,推進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農村電網「卡脖子」、「低電壓」等問題得到治理;穩步推進農田機井通電工程,服務高標准良田建設。
2.在服務電力客戶方面,做好電力設施配套工程建設及管理工作,為項目按時投運創造有利條件。
3.在服務發電企業方面,公司建立完善的分布式電源並網服務體系,明確業務流程和各環節辦理時限,持續提高電源並網服務水平。
4.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公司圍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國際航空港物流中心、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的功能定位,從遠景能源保障、飽和負荷密度目標網架、現代城市配網建設等多方面,高標准、高起點編制了航空港區電力專項規劃,著力建設與航空港區相匹配的國際一流電網,支撐航空港區加速發展。
Ⅷ 國家電網是什麼級別單位
國家電網是副部級事業企業。
一、國家電網公司(State Grid),簡稱國家電網、國網,成立於2002年(壬午年)12月29日,是經過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單位。
二、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以建設和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更安全、更經濟、更清潔、可持續的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經營區域覆蓋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供電人口超過11億人,公司員工總量超過186萬人。
三、公司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2015年,公司連續第五年蟬聯《財富》世界500強第7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 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8)國家電網的保障體系有哪些擴展閱讀:
國家電網科技創新
公司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建設世界一流電網、國際一流企業」為目標,以創新體系建設為保障,以重點工程建設為依託,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面實施「一流四大」科技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 60 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52項。中國專利金獎5項,中國標准創新貢獻獎一等獎7項。累計擁有專利 73350 項,其中,發明專利 16064 項。專利擁有量、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七年位居央企第一。
舟山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廈門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南京統一潮流控制器、舟山直流斷路器等一批重大科技示範工程相繼建成投運。公司建立了統一的技術標准體系,制修訂國際標准 47 項、國家標准 616 項、行業標准 1355 項。
2017年,公司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負責牽頭實施國家「科技創新2030」智能電網重大項目。總體上看,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實現從技術跟隨到技術趕超的轉變,正在努力推進從技術趕超向技術引領的跨越。
Ⅸ 國家電網安全生產四個體系
國家電網安全生產的體系架構包括電網基礎體系、技術支撐體系、智能應用體回系和標准規范體系四答個部分。
電網基礎體系是電網系統的物質載體,是實現「堅強」的重要基礎;技術支撐體系是指先進的通信、信息、控制等應用技術,是實現「智能」的基礎;智能應用體系是保障電網安全、經濟、高效運行,最大效率地利用能源和社會資源,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的具體體現;標准規范體系是指技術、管理方面的標准、規范,以及試驗、認證、評估體系,是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制度保障。
Ⅹ 國家電網發展戰略方針是什麼
國家電網始終堅持集團化、集約化、標准化、精益化、數字化、國際化的方針,不斷完善更版具競爭優勢的權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電網是高效快捷的能源輸送通道和優化配置平台,是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現代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關系國家能源安全。
2010年以來,國家電網規模增長近一倍,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電力的需求。2017年,公司經營區全社會用電量5.0萬億千瓦時,最高用電負荷8.3億千瓦,裝機13.8億千瓦。截至2017年底,110(66)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98.7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43.3千億伏安。
(10)國家電網的保障體系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適應和引領全球化、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的重大舉措。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等互利的原則,立足主業,發揮企業優勢,積極服務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在全球設立10個辦事處,在美國和德國設立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化發展過程中,堅持長期戰略,實施本土化運營;堅持規范運作,實現長治久安;堅持共享發展,促進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