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保修費確認預計負債本年發生的減去去年已經發生的嗎
保修費一般是按銷售的額度比列去計提預計負債修理費用,但是以前年度已經計提但是過了保修期的應該是沖回,實際支出的費用也是應該減去的。期末的余額就應該是期初加上本年計提,減去實際發生和需要沖回的,等於期末數據。
㈡ 企業對產品保修期結束,本月發生保修費用超過原預計負債余額,為什麼說本月無暫時性差異
首先說明你的第一個疑惑:這里預計負債的期初與期末產生的差異是9萬,預計負債當年提取了15萬,實際發生了6萬,那麼當年實際形成的可以在以後年度沖抵稅款的部分就是期初與期末的差額,其形成的25%的遞延所得稅的資產,因為這是預計會發生的,可以在所得稅稅前扣除的,但是因為現在未發生或脊不能扣除,只能在其銷團好發生時扣除;如果這個題目的條件換一下,其實賬面34,期末賬面25,那虧鉛么這時就說明當年的計提要比實際發生的要少,那麼此時就會沖減之前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第二,關於預計負債作為納稅調增這里,這是稅法和會計的差異造成的,在會計上,承認這15萬的預計負債,作為企業的支出扣除,但稅法不承認,稅法只承認已經實際發生的,當期未發生的不能在當期稅前扣除,因此當期支付的6萬元保證費用可以稅前扣除,但預先計提的15萬不能扣除。這里把15萬加回調增當期的利潤,6萬因為已經發生可以在稅前扣除,因此減去6萬。應當理解納稅調整,調整的部分是稅法與會計差異的部分。你的理解基本上思路是對的。
㈢ 計提保修費的問題~!具體看補充,謝謝大家解答啦
應交所得稅是根據稅法的規定計算的,向計提的保修費這類計提,在會計利潤中已經計入版當期費用,減少了當期的權利潤。但是按照稅法規定,這類費用只有在實際發生的時候才可以稅前扣除,因此未發生而計提的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時候要在會計利潤上加回。
比方說收入100,成本80,費用僅有計提維修費10,這樣會計利潤為10,但是稅法規定計提的費用不能稅前抵扣,所以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就是10+10=20,這樣應納稅額5,和會計利潤計算的所得稅費用2.5之間差額為2.5。
企業實際繳納了5的所得稅,但在利潤表上只有2.5的所得稅費用,差額2.5顯示在資產負債表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裡面。
㈣ 計提保修費的遞延所得稅的核算,請看下面的例題~~謝謝啦,我的疑問是關於計提保修費40萬
正是因為在會計利潤基礎上做納稅調增且稅法上允許在保修費用實際發生時扣除,才形成了遞延資產。現在多交稅將來在實際發生的時候少交稅,應納稅所得額調減,會計上做遞延資產轉回。
㈤ 有關負債的問題,如何確定負債
1售後保修屬於預計負債,就是企業根據以往的經驗等預計會發生一定數額的保修費用,在銷售產品的時候確認為費用,借:銷售費用 貸:預計負債。預計負債是企業銷售巧清產品形成的,而企業銷售產品是已經發生的交易(過去的交易),所以預計負債也滿足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孝沖前者事項形成的這一條件,而履行保修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並且金額可以確定,所以預計負債也是負債
2保險公司需要確認負債(投保了,發洪水判旅了,要賠錢了)
㈥ 年底不確認預計負債,本期支付的保修費確認遞延所得稅嗎
您好!
一、支付的保修費不確認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是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存在差異時確認的。支付保修費不會產生這種差異,所以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
二、就產品保修業務的賬務處理,舉例如下:
A公司根據歷史經驗,預計2X18年度銷售的產品將發生產品保修費用100萬元。2X19年度支付保修費用80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將來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抵扣。
賬務處理如下:
1、2X18年度確認預計的保修費用。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借:管理費用 100
貸:預計負債 1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5
貸:所得稅費用 25
2、2X19年度支付保修費用80萬元
借:預計負債 80
貸:銀行存款(存貨、職工薪酬等) 80
借:所得稅費用 20
貸: 遞延所得稅資產 20
註: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5萬元,是已計提還未使用的保修費用20萬元對應的部分。
三、政策依據:
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2006)第四條 企業在取得資產、負債時,應當確定其計稅基礎。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存在差異的,應當按照本准則規定確認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㈦ 實際發生的維修費大於預計負債時 分錄是怎樣的
1、相關費用並沒有發生,預計負債計提時,會計處理為:
借:費用類科目
貸:預計負債
2、實際發生的維修費大於預計負債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費用類科目啟頃
預計負債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
3、如果預計負債多計提的情況下:
借:預計負債
費用類科目(紅字)
貸: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等)
通俗講,預計負債是指因或有事項可能產生的負債,或有事項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其結果需由某些未來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才能決定的不確定事項)。
(7)保修費用比預計負債小擴展閱讀
預計負債確認的條件
預計負債是因或有事旦好項可能產生的負債。根據或有事項准則的規定,與或有事項相關的義務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的,企業應將其確認模旁鉛為負債:
1、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2、該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這里的「很可能」指發生的可能性為「大於50%,但小於或等於90%」。
3、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㈧ 對於某一種產品或服務,其保修期算不算成本,應不應該計算到價格中去求答案及說明。
企業銷售產品,存在保修期的,要按照銷售價格確認收入並結轉成本。對於產品的保啟物修費用,如果能合理估計數額,符合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確認預計負債。實際發生雹旁春保修費用時,再沖減預計負債。
(1)出售商品時
借:應收賬款源耐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估計在保修期內可能發生的保修費用時,符合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
借:銷售費用
貸:預計負債
(3)實際發生保修費用時
借:預計負債
貸:銀行存款等
㈨ 保修費不就是預計負債嗎為何最後還用余額減去銷售費用裡面的發生的和耗用的
2801 預計負債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產品質量保證、重組義務、虧損性合同等預計負債。
二、本科目可按形成預計負債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明細核算。
三、預計負債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由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重組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由產品質量保證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由資產棄置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計算確定各期應負擔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實際清償或沖減的預計負債,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根據確鑿證據需要對已確認的預計負債進行調整的,調整增加的預計負債,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的預計負債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確認尚未支付的預計負債。
預提產品保修費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銷售費用
貸:預計負債——產品保修費
實際發生保修業務,領取原材料、發生人工費用時不再計入「銷售費用」科目(否則會重復計費用),而是沖減預計負債,分錄為:
借:預計負債——產品保修費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
由以上的分錄可以看出預計負債的余額=上年末余額+本年計提數-本年因發生保修業務而沖減的金額。
㈩ 保修費的預計負債怎麼計算
實際可抄抵扣=-50+10=-40(萬元)轉回遞延襲所得稅資產10萬元借:所得稅費用 1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應交所得稅=(1610-50+10)*25%=392.5(萬元)借:所得稅費用 402.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92.5 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沒有稅率變動,沒有永久性差異,驗證,1610*25%=402.5(萬元)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