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舊書臟了怎麼清潔
如果你很喜歡這本書,用塊干凈小布,用水濕了,一頁一頁的擦凈.有太陽要記得拿去曬一下.舊書是傳染病的一種途徑,要小心為上.
2. 怎麼整理舊書,清除表面污漬,筆劃。破壞修補
你好!我這里有以下幾種方法:
1:增白上光。經修補、除污後,那些污漬斑斑的連環畫已基本上煥然—新,對那些沒有污痕,沒有破損,只是書皮陳舊者,可將書皮揭下或與內頁隔開,用漂白粉或增白皂水擦拭,凈水沖洗伸展在玻璃板上,上履吸水紙,稍干後揭下幾夾在報紙中壓平陰干。凡經過除污、清洗過的書皮,都輕易粗糙起毛,失往光澤,故應用呢絨或軟布蘸地板蠟在書皮上輕輕擦試打光。
2:打磨切邊。對書口、書眉、書腳三邊表面臟舊者,用細砂紙輕輕磨擦,或在不影響開本尺寸的條件下,用印刷廠的切紙刀切往少許,效果更好。
3:復制更新。對封面或封底破損嚴重或封面、封底已無存的連環畫冊,屬於珍品佳作者,可以復制,以恢復和保持躲品的原貌或全品相。一是以品相好的面、底為樣本,用彩色復印機或製版復印機發印;二是極珍貴的躲品,應以好樣本復製版面印刷,然後粘貼在無皮的躲品連冊上,並在新封面或封底的適當位置標注「復制」字樣。
4:書皮和書脊脫裂的修補。書皮與書脊脫裂,可在書皮摺合線距書脊半公分處塗上一層膠水或漿糊,四邊與書對齊粘合按刮平整即可;如書皮脫落且沿書脊處缺損,要先用相同的紙接補後再與書粘合;書皮三邊(書口、書眉、書腳)裂口或有牙口、破損,可剪裁長、寬相當的同色紙條,從書皮裡面粘貼補齊。書皮出現褶皺或變形,可在書皮上墊襯紙用熨斗燙平。
5:書口兩角的修補。書口的兩角,不論書皮還是內頁最輕易捲曲、折疊和缺損,其修補方法是首先用手將其逐頁伸展,然後用熨斗燙平;缺損者先將破邊按斜角剪齊(即剪後一角變兩角),然後將相同顏色的紙按稍大於缺角面剪成三角,從書皮裡面與缺角搭邊粘合,按實壓平。
6:書頁撕裂的修補。書頁撕裂但不缺「肉」者,可在撕裂處下邊墊一張蠟紙,然後將裂縫對齊對嚴,塗上膠水,並在上面再展一張蠟紙,沿裂縫處在蠟紙上輕輕刮抹幾下,用重物壓在上面,24小時後將蠟紙揭往即可。
7:破損的書邊。可先用小刀把重迭的纖維分開及掃平,然後以羊毫沾水潤濕。用以修補的紙張亦同樣用水沾濕,然後將之撕開,紙邊即會突出一絲絲纖維,以黏著劑將書邊與修補紙張黏在一起,修補的位置便會很吻合。假如需要修復的文獻本身用紙較厚,那就要先在修補紙張底下墊一塊膠版,用針打小孔,再沿界線撕開,那修補出來的介面就能較緊合。
8:內頁脫落的修補。內頁從裝訂線處脫落,可在脫落頁的裝訂邊沿半公分處塗抹一層膠水,先將書口等三邊對齊,然後用一條薄化學板或塑料墊板將塗膠水的裝訂邊沿插進裝訂線里,合上書本壓實。如內頁沿摺合線撕斷,可剪一同顏色不超過書頁空缺邊的窄紙條,按縱長方向對折,在其外面徐上一層膠水後,將折疊的一邊與脫落頁粘合,另一邊與鄰頁裝訂邊沿粘合,最後在脫落頁裝訂邊沿上下各墊一張蠟紙,將書合上,待膠干後將蠟紙揭往。
9:書脊脫開的修補。書脊脫開,可在脫開的脊紙里側塗上膠水,沿折疊線邊沿對齊,粘貼在原位上,按刮平整,並用抹布將刮擠出的膠水擦往,用蠟紙將書脊包緊,再用鐵夾子夾住,待膠干脊固拿下。對書脊封皮破損、脊頁開裂的,可用一條薄墊板或牙簽蘸膠水逐脊頁縫塗膠,或在書脊面上塗抹一層膠水,用蠟紙包緊壓以重物,待膠干拿下。
10:書籍乾裂。先給書本一點霧氣,讓它變軟,再用纖維紙托底,避免裂縫伸延。也有一些書籍,買到時內容經已褪色,基本上是無法將之還原的。為了保存原物僅存的顏色,一般建議用影印、計算機掃描等方法裝作拷背,供一般使用。而修復好的書籍,可存放在較為穩定的環境里,減少受光線的影響,作長久保存。書籍最好存放在相對濕度達百分之五十至六十之間、空氣流通、溫度低於二十五度、沒有陽光直射的環境。亦鼓勵定期將書籍取出翻閱,以便檢查它們是否一切正常。不是專業的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3. 透明書皮臟了怎麼清洗
准備工具:蘸取酒精的濕布、橡皮擦、紙巾
1、如果是沾上灰塵污漬,直接用一塊紙巾擦拭即可。
4. 怎麼把弄臟了的書封面弄乾凈
用濕布除去痕跡即可。
如果書頁上不小心弄上了鐵銹斑跡,可以用草酸或者檸檬酸去除,如果書頁上有潮濕斑跡,可以用做油條用的明礬的水溶液去除,用膠頭滴管滴一滴或者用小布條一點一點印上去。
如果弄上油脂,在污跡上放一張吸水紙,用熨斗輕輕熨幾遍,直到把吸干為止。如果有墨水跡,把這頁下先墊一張吸水紙,用20%雙氧水溶液浸濕污斑,然後壓一重物,等干後墨水痕跡會消失。
(4)書皮臟了如何翻新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成品書皮:用戶可以從文具店裡購買喜歡的書皮進行包裝,很簡單,也很漂亮。
2、硬紙:選擇喜歡的硬紙或者禮品紙都可以,用傳統的包書紙的方法就可以了。
3、膠帶:用膠帶把書皮嚴密的包裹起來,還能起到防水的作用。
4、書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避免潮濕。
5、定期晾曬:書放時間長了容易變形。。天氣好時可以進行晾曬。
5. 舊書如何翻新
先說去除封皮污垢的方法。
假如封皮是塑料壓膜的,只需用肥皂水清洗,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假如封面是純紙面的,無論是灰塵、蠅屎還是一般的污跡,都可以用清水浸泡的方法去除。
假如封皮有筆跡等污跡,處理方法大體可以分為四類:
1.鉛筆痕跡:用橡皮擦。
2.墨水痕跡:據說可在書頁下墊一張吸水紙,用20%的雙氧水溶液浸濕污斑,然後在書頁上再放一張吸水紙,上邊壓以重物。等到墨水被雙氧水溶解吸收,紙張干後,墨跡也就跟著消失。但這種方法我沒用過。
3.油筆(圓珠筆)痕跡:我只能用細砂紙反復摩擦。這種方法實在粗暴,可我沒有別的好辦法。
4.油跡:據說,在油跡上放一張吸水紙,用熨斗輕輕熨燙幾遍,油垢即可被吸入紙內,使書頁平整干凈。這種方法我也沒用過。
假如封皮原有破損,又被書商或某人修補過,處理方法比較復雜,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1.膠布粘貼:很多人喜歡用透明膠布(帶)粘補書頁,但時間久了,膠布會起化學反應,嚴重腐蝕書頁。因此,膠布粘補法最不可取,遇到這種情況,我只能狠狠心,把膠布撕掉了事,雖然這有可能損壞書頁的完整,可我也沒有別的辦法可用。
2.糨糊或膠水粘補:糨糊或膠水對書頁的損傷也很大,更會將前後幾頁書粘連在一起,不利於閱讀。對此,可以採用清水浸泡的方法,去除書頁中的糨糊或膠水,然後用塗抹過乳白膠的小紙條重新粘補。
2004年9月3日,我曾買過一本封面與扉頁被糨糊緊緊粘連的《阿凡提的故事》(張世傑編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63年初版,1979年4印),我將該書的封面與扉頁泡在水裡,再一點點地揭起,最後終於讓完整的扉頁展現在眼前。
這里提到的乳白膠,學名叫做「聚醋酸乙烯乳液」,呈乳白色,不透明,故名。在我看來,它的粘補效果最佳,而且也不會讓書頁起皺。
《中國書畫裝裱》(王棟編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初版)中介紹過一種修補書畫的方法,在修補舊書時也可借鑒:「下水浸泡,放進有瀉水孔的水池或水盆內,塞住瀉水孔,將開水倒進水池浸燙,浸泡半日後,最上一層老塵即脫離畫面,溶於水中,水呈黃赭色。然後拔出塞子,放出臟水,查看浸泡效果。……如果經過幾次浸泡仍不能使積塵盡去,可在清水中加進少量漂白粉,漂去最後一層積塵。」
假如封皮有未曾處理過的破損,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裂口:假如裂口處露出明顯的紙纖維,又不「缺肉」,將少量乳白膠塗抹於患處,撫平裂口,干後即可粘合(裂口兩面最後墊上塑料薄膜,免得乳白膠粘在襯頁或扉頁上)。假如裂口「缺肉」,只能用塗抹乳白膠的小紙條粘補,最好使用與封皮紙質、顏色相同的紙條,這樣看起來更加美觀自然。《中國書畫裝裱》中說:「補救裂縫用簽條法,即在裂縫處用宣紙在背紙後麵糊上一條,上覆背紙夾在中間……」這種方法跟我採用的似乎差不多少。
2.書脊開裂:假如僅僅是開裂,用乳白膠粘補即可;假如書脊破損嚴重或者已經不復存在,可以用塗抹過乳白膠的,同質同色的紙條粘補,紙條的寬度要恰好覆蓋過封皮一點,這樣才能耐翻。
2.破洞:用塗抹過乳白膠的,同質同色的紙條粘補。《中國書畫裝裱》中曾這樣說:「網紙法:在殘洞處塗上糨糊,貼上一塊宣紙,待干後用手撕去四圈邊,由於殘洞處已經貼牢,四邊撕去後的形狀正好和殘洞一樣,覆蓋後將這層紙夾在中間。用這種方法補殘,就叫『網紙』。」
3
再說說書頁的處理方法。
其實,上述的各種方法也適用於書頁,但書頁的破損有幾點特殊之處。
1.霉斑:封皮很少有霉斑,它一般都存在於書頁上。《中國書畫裝裱》中介紹說:「在霉斑處塗上『灰錳氧』,霉斑即變成紫色;然後再塗草酸,即可由紫轉黃,輕霉即可盡去,重霉即可減輕。……唯有紫斑難去凈,只能減輕。」在網上查,《勞動報》上有篇文章《各路藏品價值打折後的「消梅」攻略》,說「用高錳酸鉀溶液3%,以棉簽或者毛筆塗刷霉漬處,一二分鍾後,再用5%的草酸溶液塗上,即可去掉霉斑。」
這些方法我都沒試過,因為我對霉斑不太反感。2003年2月24日,買到一本《庾信詩賦選》(譚正壁等選注,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2月初版),書頁上有一些紫色的霉斑,看起來有如水墨畫,漂亮極了,至今仍然留著它們,捨不得清洗掉。
2.鐵銹:有的舊書用鐵釘裝訂,受潮後釘子容易生銹,據說用草酸或檸檬酸液可以擦去鐵銹,然後用清水洗,用吸墨紙壓好書頁,曬干即可。但這種方法我沒用過。
3.裂口:一般情況下,用塗抹乳白膠的同質同色的小紙條直接粘補。假如裂口比較長,或者出現在正文上,卻不能隨便粘補,因為書頁兩面都有字,處理時必須慎重。但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用及窄的小紙條粘補,粘補時讓紙條粘在每行的空隙處,這樣就會影響正文的閱讀了。不管怎樣,我只用乳白膠粘補,絕不用糨糊、膠水或透明膠布,因為它們對書頁的危害太大。
2004年8月1日,我曾經買到一本《古城秘密》下冊([法]勒白朗著,周瘦鵑譯,文藝書局康德五年十一月一日印刷),當時只修補了破損的封面。幾天後,它不知怎麼,從書架上落到地上,我卻沒有發現。我的貓覺得它是磨煉爪子的好工具,嚓嚓幾下,撕裂了幾頁正文,我只好用小紙條來粘補,使用的就是上面說的那種方法。
4.菜漬:總有人看書時喜歡大吃大嚼,嘴巴又閉不嚴實,或者原本有漏洞,把紅燒獅子頭、雞蛋炒柿子之類的殘骸灑到書頁上。這怎麼辦?我無計可施,只能在心中咒罵那些饞鬼。
5.潮跡:總有人喜歡把書往水裡丟,以為這樣就可以教會它游泳。據說,可用明礬溶液塗洗書頁上的潮跡,但我沒有試驗過,因為我索性不買浸過水的舊書,除非毫無選擇。
6.蟲洞:書上的蟲洞,可以參考上面介紹過的「破洞」處理法修補。但我從未試驗過,因為我喜歡蟲洞。一次,朋友送我一本商務印書館民國版《西畫概要》(吳夢非著,網路小叢書),裡面的蟲洞縹縹緲緲,形態萬千,巧奪天工,美不勝收,令我嘆為觀止。這樣的精美的蟲洞,我說什麼也要保留下來。
7.折角或缺角:很多人看書時喜歡對手動手動腳,擁有把每一頁書看成毛邊的本事。時間一久,很多書頁上都會出現折角或缺角,不利於書的翻閱。我的處理方法是,用塗抹乳白膠的紙條粘補在書頁的折角或缺角上,增加它的硬度或使其恢復原來的長度。對於有折角或缺角的封皮,也可用這種方法處理。
8.圖書館印章或簽名:很多舊書里都有圖書館印章或簽名,有的可以用上述的化學方法去除,有的我實在無能為力,索性用剪刀剪掉,然後以白紙粘補,只圖眼前清靜。
4
有的舊書裝訂質量欠佳,尤其是鐵釘書和膠粘書,開裂現象比較嚴重。我認為,唯一可行的處理方法就是小心地撕下舊書封皮,然後給書鑽孔,用敲直的曲別針代替縫紉針,用細線裝訂。然後,用乳白膠粘補好封皮。以後,此書基本不會出現開裂現象,除非遇到非常非常嚴重的損傷。
再簡單說說舊書的保養。《圖書館古籍編目》(中華書局1985年初版)中還介紹說,舊書應該防火、水、潮、蟲、鼠、塵、強光、高溫,書房窗戶應裝上毛玻璃或百葉窗。我卻沒有這些條件,只是讓我的舊書隨遇而安,因為我始終相信,在一般情況下,書的生命永遠比人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