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辨別電子元件原裝,散新,翻新,舊貨 轉
這個主要靠經驗,舊貨就很容易看,帶錫,翻新和散新主要看引腳是否劃痕,引腳整體是否整齊,引腳間是否會有污垢,翻新看面是否噴過,標示孔是否統一,磨過面的會有些大小不一,也有一些翻新散新貨做的比較漂亮,比較難分辨!
② 舊的筆記本電腦可以翻新嗎
翻新筆記本很簡單的,淘寶上二手的基本都是翻新的,做的可以和新的沒什麼區別,外行是看不出來的.筆記本也是每個部件組裝起來的,只要有部件就行.全新和二手的電子產品,同樣的差價是多少,一般人都只看外部,有多少人會去看筆記本內部,敢拆筆記本的人都很少.再例如水貨的thinkpad,都是拆卸以後進入的,更換個部件你知道嗎,不影響使用就行.
③ 二手硬碟翻新過程
步驟1、登陸硬碟品牌的官網,輸入序列號進行查詢,可以詳細看到硬碟的質保信息,這個方法是最穩妥的。
步驟2、看外觀日期,日期是刻的,翻新硬碟商家在刻的日期是沒法改的,只能用靜電包裝掩蓋。
步驟3、看標簽,標簽越大嫌疑越大,大標簽下面可能藏著舊標簽。
步驟4、外包裝不精緻,粗糙,翻新的可能性較大。
步驟5、查看金手指,翻新的會有劃痕,使用過的痕跡。
步驟6、核對SN號:首先我們觀察下硬碟尾部標貼與正面標簽上的SN序列號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是假貨。
步驟7、查看硬碟PCB板:全新硬碟的PCB板肯定不會發黃,加之元器件不會出現氧化反應。以下這個圖左邊硬碟電路板就被氧化過,右邊的則是全新控制電路板,對比後非常明顯。
④ 怎麼看主板是翻新的或是2手的
1, 先看螺絲固定口.上過機的,一般都有螺絲擰擦的圈狀痕跡. 有的是加了絕緣墊片(有的機箱是送墊片的),就沒有擰擦的圈狀痕跡,但仔細看會發現一些痕跡----沒有墊片蓋住的外圈,氧化顏色和裡面是不同的!
此外,看板子的背面固定口,上過螺絲的,肯定--或多或少都有被機箱背板上的螺母柱頂過的痕跡!仔細看.
2,有些板子不算是嚴格二手,比如現在很多商家流行這個做法----擺一台無機箱的樣機,運行作展示. 過一段時間,這塊板子就會被裝入包裝盒賣掉. 但在內存卡扣,顯卡插槽的卡扣,cpu卡座的邊緣等處,會有不幹凈的痕跡會輕微刮劃的痕跡! 一般遇到這種,我就會堅決要求商家給換一塊.
3,上面這個方法也適用於其它板子,作輔助檢測. 有的二手或翻新板,作坊會吧螺絲口的焊錫融掉,像新的一樣了,但卡扣等,還有主板後面I/O擋板設備(比如PS2口,USB口等)處,會有劃痕,或插拔過的痕跡.
有的作坊會把螺絲口的焊錫吸掉,就留下一圈銅層,這種看似也是新的,但要警惕,因為廠子出來的新板,是都有焊的.
4,二手或翻新板,在一些細小部位有積土,比如I/O擋板的設備口下面. 當然有的作坊會用微波(我記得是這種方法)洗. 還有的是酒精洗,或一種工業洗滌劑(我忘了名字了,畢竟很早以前接觸這個行業的),反正洗滌劑過後,板子看似很新(包括被氧化發污的焊,也是新的),但有一種酸性味道. 而新板子是一種比較辣的電子元件味道.
5, 二手或翻新的,不少都有被修理的痕跡.其中最多見的是線路補焊. 工整的電路線(一般叫"蛇形線")上,有一小段是人為焊接的.
活糙的師傅接焊的,甚至直接焊一條銅絲上去!
也可以查看元件的焊點,畢竟手工焊和工廠的機焊,規整度不同.
像我說的2,4,5三項,就屬於"經驗".尤其5.
經常接觸這類板子的老鳥,似乎能"聞"出來一樣. 你可以經常去二手市場逛,看板子,比如廣州的石牌,時間長了感覺就有了.
補充:其實淘這類板子很有意思. 我曾以160大洋的價格在04年淘了塊被翻新的二手華碩nForce2,北橋是支持400外頻,還有sata介面的.
哪裡都是新的,就一處蛇形線,有一點焊接痕跡.我估計是塊新板子被撞斷線之類,就買了.現在還在用,挺快的,呵呵.
常去二手市場轉轉吧.好玩哩
⑤ 電腦翻新是怎麼翻得,我想把硬碟翻一下取資料
翻新硬碟這個呢,除了廠家 和 做數據恢復的那些人以外,都沒這個技術和工具的。
你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 買到二手硬碟,或拆機硬碟,這個辨別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下載一個魯大師,就可以檢測所有硬體的資料了,包括硬碟的使用時間 和 啟用次數。、
或者用HD Tune(硬碟檢測工具)也是可以的檢測已經使用時間的。
【回答補充】
硬碟的使用時間是保存在Flash里邊的,光刷硬碟的bios是沒用的,當然,外邊確實有一些軟體可以做到對硬碟的使用時間清零,但是這個需要專業的軟體和工具,一般人是做不了這個的,而且有的硬碟被清零了之後,它的使用時間一直是0,這個就很能說明問題。
至於硬碟是否被翻新,這個就不用討論了,一般人都沒這個技術和工具,所以說,只要你買的二手硬碟能使用,那就可以了,要求別太高。
如果買全新硬碟的話,只要外觀是全新無劃痕、介面也是嶄新的,那就可以了。
真要有質量問題,不管新盤 舊盤 都是返廠維修的。
⑥ 顯示器外表舊了,如何翻新
在電子市場有一種和罐頭盒樣子的清潔劑,效果不錯(二手顯示器經銷商都用這個東東翻新/清潔),價格也不是太貴,有海棉沾著擦拭就可以,你試試吧,效果不錯的。
⑦ 舊的電腦或電子配件最後都去了哪裡
有些翻新,有些拆零件
如果連翻新和拆零件的價值都沒有的,就直接當塑料回收,有些可以提煉金屬,甚至可以提煉到金子。
⑧ 二手筆記本翻新所用的元件的來源
二手筆記本的來源很復雜,一般來說有這樣幾種:首先是進口的電子垃圾中的筆記本,在一些沿海地區,大批的電子垃圾到岸後,大批發商進行分揀,將其中的有價值的筆記本挑出來,並對其中的一些做拼裝修復後,批發出來,就成為二手筆記本的一個重要來源,這種二手筆記本一般以586,P133的低端機為主,現在並不多見。另一個就是走私的二手筆記本,這是目前最為多見的,一些國外大公司淘汰下來的或者是筆記本商的樣品機,庫存機等二手筆記本,通過香港一些專業公司,通過一定的途徑,進口入關,在深圳,廣州等地進行分揀,分類,然後按成色定價發出。第三種就是國家允許的做為可以利用的電子產品進口的二手產品,其中有些是經過原廠翻新的,在這方面國家有明文的規定,對機器的配置,成色都有一定的標准。最後一種就是因為各種原因流入市場的二手筆記本,主要是國內用戶升級後的一些,另外還有一些單位配發給個人的機器個人感覺用處不大的等。大體上,二手筆記本的來源就是這些。各種來源的筆記本因其來源的不同,所以存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首先,做為電子垃圾進來的這些筆記本,配置均相當的低,品牌以富士通的最為常見,屏多為偽彩,也有為數不多的真彩,配置多為586,P133這個檔次的,機器之舊使其根本沒有成色可談,性能也很可憐,基本上,這些本本只能安裝WIN95好些的可以安裝WIN98,如做上網和一些文字性的工作還是可勝任的,第二種途徑的機器量最大,機器的種類也很多,由以IBM的600系列,T系列的早期型最為多見,另外康柏的M700,M300,東芝的1800等機型也很多見,這些機器的成色好壞差別很大,運氣好的話甚至能碰到全新的帶包裝的T20。第三種途徑進來的二手筆記本非常少見,機器多為翻新機,主要是IBM的600系列,最後一種二手筆記本的機器,成色普遍不佳,使用痕跡很重,機器的種類很多,一個櫃台上很難見到兩台同樣的本子,成色很新甚至全新的本子偶然有所見。由於JS們之間的互相竟爭,所以各個JS的進貨渠道均比較保密,同時由於JS的銷習慣以及對利潤的追求所造成的行規,使得不同的JS的櫃台呈現不同的面貌,一些櫃台上我們看到的是一色的老富士通等老舊本子,而另一些櫃台上我們則看到的是全部的IBM600系列,另一些櫃台上則是以M700東芝等二手筆記本的天下,這樣我們就能大體上判斷他的本子的來源了,這樣的好處就使得我們心中有數了。
⑨ 舊設備維修翻新有哪些工作要做
舊設備維修翻新,最主要要做的工作是把舊設備有問題的地方進行修理更換,然後重新的把它翻新一下,這樣才能更好的把工作做好。
⑩ 如何辨別IC集成電子元器件的真假及翻新,
看元器件表面是否有打磨過的痕跡
凡打磨過的元器件表面會有細紋甚至以前印字的微痕,有的為掩蓋還在元器件表面塗有一層薄塗料,看起來有點發亮,無塑膠的質感。
看印字
現在的元器件絕大多數採用激光打標或用專用元器件印刷機印字,字跡清晰,既不顯眼,又不模糊且很難擦除。翻新的元器件要麼字跡邊沿受清洗劑腐蝕而有"鋸齒"感,要麼印字模糊、深淺不一、位置不正、容易擦除或過於顯眼。另外,絲印工藝現在的IC大廠早已淘汰,但很多元器件翻新因成本原因仍用絲印工藝,這也是判斷依據之一,絲印的字會略微高於元器件表面,用手摸可以感覺到細微的不平或有發澀的感覺。不過需留意的是,因近來小型激光打標機的售價大幅降低,翻新IC越來越多的採用激光打標,某些新片也會用此方法改變字標或乾脆重打以"提高"元器件的檔次,這需要格外留意,且區分方法比較困難,需練就"火眼金睛"。主要的方法是看整體的協調性,字跡與背景、引腳的新舊程度不符如字標過新、過清有問題的可能性也較大,但不少小廠特別是國內的某些小IC公司的元器件卻生來如此,這為鑒定增添了不少麻煩,但對主流大廠元器件的判斷此法還是很有意義的。另外,近來用激光打標機修改元器件標記的現象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內存及一些高端元器件方面,一旦發現激光印字的位置存在個別字母不齊、筆畫粗細不均的,可以認定是Remark的。
看引腳
凡光亮如"新"的鍍錫引腳必為翻新貨,正貨IC的引腳絕大多數應是所謂"銀粉腳",色澤較暗但成色均勻,表面不應有氧化痕跡或"助焊劑",另外DIP等插件的引腳不應有擦花的痕跡,即使有(再次包裝才會有)擦痕也應是整齊、同方向的且金屬暴露處光潔無氧化。
看器件生產日期和封裝廠標號
正貨的標號包括元器件底面的標號應一致且生產時間與器件品相相符,而未Remark的翻新片標號混亂,生產時間不一。Remark的元器件雖然正面標號等一致,但有時數值不合常理(如標什麼"吉利數")或生產日期與器件品相不符,器件底面的標號若很混亂也說明器件是Remark的。
測器件厚度和看器件邊沿
不少原激光印字的打磨翻新片(功率器件居多)因要去除原標記,必須打磨較深,如此器件的整體厚度會明顯小於正常尺寸,但不對比或用卡尺測量,一般經驗不足的人還是很難分辨的,但有一變通識破法,即看器件正面邊沿。因塑封器件注塑成型後須"脫模",故器件邊沿角呈圓形(R角),但尺寸不大,打磨加工時很容易將此圓角磨成直角,故器件正面邊沿一旦是直角的,可以判斷為打磨貨。
看商家是否有大量的原外包裝物
包括標識內外一致的紙盒、防靜電塑膠袋等,實際辨別中應多法齊用,有一處存在問題則可認定器件的貨質。
如果有些元器件我們無法用肉眼和經驗來判斷的我們可以藉助一寫工具,如放大鏡和數碼放大鏡打磨翻新過的元器件表面有細微的小孔是我們用肉眼難以看的出的我們就必須藉助設備來觀察!有幾個要點:
A. 看打字,一般翻新的重新打字的(白字)用"天那水"(化學稀釋劑)可以把字擦除的一般為翻新貨,原裝貨是擦不掉的。
B. 看引角,原裝貨的引腳非常整齊且像一條直線,而翻新處理過的則有的腳不整齊且有些歪。
C. 看定位孔,觀察原裝貨的定位孔都比較一致,翻新的有的深淺不一或者根本就真個打磨平了,有的如果仔細看可一看到原有定位孔的痕跡。在實際工作中還要仔細觀察觀察,有的造假工藝相當的高,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