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舊房改造國家補助標准
法律分析:一、五保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2萬元;二、五保戶二級危房,戶均補助0.5萬元;三、五保戶三級危房,戶均補助0.3萬元;四、低保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2萬元;五、困難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1萬元;六、一般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0.5萬元;七、低保戶、困難戶、一般戶二級危房,戶均補助0.3萬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三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徵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徵收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等費用。
Ⅱ 農村舊房翻新政策補助標準是怎樣的呢
一般補助的對象主要有: 1、低保戶,主要指的是生活比較貧困的,享受了國家低保政策的農戶; 2、貧困殘疾家庭,指的是家庭生活比較的貧困,同時有殘聯部門頒發的殘疾人證書的農戶; 3、其他貧困戶,指的是經濟上大多比較拮據的,而且收入在當地貧困線以下的困難農戶;
Ⅲ 農村舊房改造國家有補貼嗎
法律分析:農村建房國家是有補助的,但是有一定限制,且建房必須要符合規定,並不是每一戶自建房都可以領取補貼,分別有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戶,新農村建造戶,遷村騰地戶,可以享受補貼,所以算是危房的舊房是會有補助的,為改善農村居民的居住條件,針對農村的危房戶設立了危房補助,用以幫助這些危房農民修葺或重建房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三十一條 舊城區的改建,應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風貌,合理確定拆遷和建設規模,有計劃地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改建。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保護以及受保護建築物的維護和使用,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
Ⅳ 舊房改造政府有什麼政策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國家進行舊房改造,有相對應的補貼政策。市、縣級人民政府決定對房屋徵收,會對被徵收人進行一定的補償,包括:對被徵收房屋進行評估,進行一定價值的補償;因為徵收房屋,造成被徵收人需要搬遷或者是臨時安置的補償費用;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法律依據:國務院《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1,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2,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3,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Ⅳ 舊房改造怎麼賠償
法律分析:(1)房屋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拆建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不得任意更改。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六條 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後,被徵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二十八條 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Ⅵ 農村舊房改造,國家會給出多少補貼呢
國家一般會給出幾千到幾萬的補貼,所以這個補貼的金額還是比較高的,說明國家的福利政策還是非常好的。很有利。
Ⅶ 農村低保戶舊房拆建國家怎樣補助怎麼申請
低保戶房屋改建有沒有補貼 農村低保戶進行房屋的改建時,是有補貼的,補貼主要由中央財政、省級補助和縣級補助資金三部分組成。
農村房屋改造資金由農民自籌為主,住房補助為輔,政府住房分類補助標准為:中央補助資金7500元,省級補助資金1900元,縣級補助資金4500元,共計13900元。如果屬於五保戶和低保戶,而且房屋屬於一級危房,則會補貼2萬元。當然隨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各地建房補助也有差距,還必須以當地補貼為參考。
領取房屋改造補貼流程則是: 戶主申請→村委會評議→鄉鎮府審核→簽訂危房協議改造書→竣工驗收→資金撥付 農村房屋改造的目的在於幫助有需要的農民,減輕其一定的經濟負擔,設立門檻,是為了杜絕那些有能力建房而來騙取補貼的人群。如果有符合條件的農民朋友不要錯過這項補貼了。
低保戶申請條件
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撫養人,以及雖有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撫養人但其無贍養、扶養或撫養能力的城市居民。 2、尚有一定收入,但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於本市當年城市低保標準的城市居民。 3、持有本市東城等八城區或其他郊區(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非農業戶口城市居民,與具有本市農業戶口或外地戶口的人員結婚,並在上述地區定居,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於本市當年城市低保標準的家庭成員。 4、原為本市非農業戶口、刑滿釋放或解除勞動教養後,未及時辦理戶口手續且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於本市當年城市低保標準的人員。 5、其他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人員。
7、三榜公示。在鄉鎮(政務公開欄、村務公開欄、村民聚居地對審批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於5天。群眾有異議的,及時組織調查核實並聽取當事人陳述。
8、批准改造。公示期滿列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批准成為當年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對象。不予批準的,縣(市、區)人民政府或農危改領導小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Ⅷ 舊房改造應該領補助還是領補償
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對舊房進行改造的,一般是對房屋進行徵收拆遷,所以應該對被徵收人進行經濟補償,而不補助。《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第十八條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第十九條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對評估確定的被徵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