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紅木傢具都有很好的油性蠟質 為什麼還要上漆
說到紅木傢具,我們通常都會疑問,紅木傢具適合打蠟還是上漆?而也有人會問,紅木傢具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油性蠟質,為什麼還要這項工藝呢?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一起來看看吧!
紅木傢具上漆還是打蠟
我們常說南漆北蠟,上漆打蠟都只是為了保護傢具,使其使用壽命更長,只是因為南北氣候差異,才有了南漆北蠟的說法,但這也不是絕對性的,也有很多南方的紅木使用上漆的工藝,而北方的紅木使用打蠟的工藝,但值得一提的是,上漆必須要使用生漆,打蠟則必須使用蜂蠟。
也有人說,紅木傢具自身就含有油性蠟質,沒有必要上漆,但上漆是很有必要的,總結為下面兩個原因。
紅木傢具上漆後表面更光滑
紅木傢具光滑的像烤漆一樣的質感是靠打磨呈現出來的,紅木本身是木頭,材質上更加偏向於陶的表面,而上漆之後的打磨就很容易達到烤漆的效果,而且手感更加細膩舒適。但這對工藝要求很高,需要精細的操作,所以非常耗時,進而也會增加成本。

所以,紅木傢具上漆是很有必要的,上過漆的紅木傢具很經用,加上日常保養,用來收藏也是妥妥的。
⑵ 紅木傢具上漆好還是打蠟好
都挺好的。看你選擇。
上漆:環保生漆可以延長紅木傢具的使用壽命。
打蠟:精細打磨可以成就古樸自然之美。
通常人們所說的「上漆」指的是紅木傢具中的傳統擦漆(也稱揩漆)。一直以來,紅木傢具就有「南上漆北打蠟」的說法。「上漆在南方比較常用,一則南方空氣濕度大,往往需要通過上漆來保護傢具,二則可以起到裝飾效果。」李其芳說:「許多人聞漆色變,覺得上漆就一定不環保。其實上漆作為一種傳統手工藝,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上漆以天然生漆為主要原料,其有極強的附著力、抗酸鹼、耐腐蝕性能,對傢具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並能產生良好的裝飾效果,這從大量的出土文物上可以得到佐證。尤其在南方,由於氣候比較濕潤,為了防潮,很多傢具的表面都擦上一層薄薄的生漆,大大地延長了紅木傢具的壽命。而且,經過多次反復的打磨擦漆、上色等純手工做法對紅木傢具進行表面處理,做出來的紅木傢具木紋清晰、平滑流暢、色澤清瑩光澈,手感舒適,不僅提高了紅木傢具的升值空間,而且增強了其藝術欣賞價值。」
和上漆一樣,打蠟也是紅木傢具製作工序中重要的一環。「通常人們所說的『打蠟』主要是指的是燙蠟。燙蠟是紅木傢具的另一種傳統表面塗飾工藝。很早的時候,人們把蠟塗在傢具表面後,用火把蠟烤熔了,把蠟燙在傢具表面,所以叫做『燙蠟』。後來有了噴燈,烤蠟就方便了。再後來用電吹風,直到現在,這仍然是北方最常用的熔蠟方法。燙蠟後的傢具經過人手撫摸,受到空氣的氧化,顏色變化很快,其色澤自然透亮溫潤,更能體現紅木本色,感覺就像與自然界融合,紅木傢具也像有了生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