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正確去鑒定明清朝的傢具
分清明清傢具:一件明清傢具要從材質、年份、完整程度和精美程度諸多因素考察判斷,單以一個因素來獨立判斷是不科學的。確定老傢具的材質可以通過觀察木紋來確定,有些材質,比如中式傢具常用的雞翅木、紫檀、櫸木、杉木、老紅木和西洋傢具常用的柚木、橡木等還是容易識別的;也可以用指甲在暗處掐一下,根據材質的硬軟來確定品種;也可以掂一下分量。如果你積累了一定經驗的話,通過以上3個方法大致可確定材質。除了材質之外,年份也是決定老傢具價值的重要因素,對發燒級的藏家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所以,對老傢具的式樣和紋飾你心裡要有個譜。通過考察式樣可以估計它的年份,有些式樣非常奇特,一般圖錄中沒有收入,就要提防點。
另外,為了提高古代傢具的身價,投機者有時會任意更改原有結構和裝飾。如有人認為,凡看上去比較素的明式傢具年代可能較早,結果投機者就把一些珍貴傳世傢具上的裝飾故意除去以冒充年代較早的傢具。在普通木材製成的傢具表面貼皮子(即包鑲傢具)偽裝成的硬木傢具,做工精細者外觀幾可亂真。包鑲傢具的拼縫處,處處以上色和填嵌來修飾,但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傢具出於功能需要(如琴桌)或是其它原因,不得不採用包鑲法以求統一。用鼻子嗅也是一個辦法。新仿的傢具有刺鼻的油漆味,而老傢具沒有,只有一種悶在老屋裡的陳宿味或者淡淡的霉味,如果是優質的木材,還會散發出特有的香味。鑒別老傢具一定要看面板下面,但還有些新仿傢具為了障人耳目,會在面板下用黑漆塗抹一層,使人看不出新舊。看到如此處理的面板你應該在心裡打個問號。
『貳』 明清黃花梨鑒別
明清傢具與其他工藝品不同,絕大多數沒有年款,其鑒定是一項復雜而困難的工作。通常有三個竅門:
明代椅子常見有四齣頭式和官帽式,還有圈椅、玫瑰椅等。四齣頭式和官帽式椅子在明代墓葬中曾有發現。因此,在鑒定中可以判斷,凡與這類出土椅凳風格類似的傳世扶手椅品種,應斷為明式製品。有些較早出現的傢具品種,往往到了清代後就不再流行。傳世的圓靠背交椅基本都是明式傢具。而式樣莊重、體態碩大的太師椅,則是清式傢具的代表。
法則二:用材
明清傢具在用材方面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因此,辨別木材是鑒定傢具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傳世的明清傢具有不少是用紫檀、黃花梨、雞翅木、鐵力木、烏木等木材製作。在清代中期以後,這幾種木料日漸匱乏,成為罕見珍材。所以,凡是以這幾種硬木製成的傢具,大都是傳世已久的明代或清代前期遺物。
雖說此類傢具後代也有仿製,但終因材料難得及價格昂貴,為數極少。今存的傳統硬木傢具也有許多是用紅木、新黃花梨和新雞翅木製作的。由於這幾種木材,是在紫檀、黃花梨等名貴木材日益難覓的情況下才被大量使用,所以,以這些木材製作的傢具,大多為清代中期以後至晚清、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產品。如有用紅木、新黃花梨或新雞翅木製作的明式傢具,因其用材的年代與傢具流行的年代不相吻合,故大多是近代的仿製品。當然,這也不能完全一概而論。但從總體上說,紅木傢具的大量出現是清代中期以後的事。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傳世的櫸木傢具,不能以材質來判斷年代,因為它在明清兩代均被廣泛用於製作傢具,並在造型上也較多地保持了一致性,許多清代中期及至更晚的櫸木傢具,仍然沿襲著明代的手法。所以,對櫸木傢具的斷代,應更多地依靠其他方面的特點來進行鑒定。了解不同時代的裝飾風格是傢具斷代的重要依據。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裝飾風格。鑲嵌裝飾就是明代與清代傢具區別的一個明顯標志。明代傢具很少用鑲嵌裝飾,而清代傢具則多鑲嵌裝飾。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