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木性如人當順勢而為:一件傢具一個古人
一件傢具一個古人
古時工匠說起木頭就像說起人,比如說起不好加工的紫檀,他們就說:脾氣大很難伺候。這里是把物和人平等看待,不像西方總是在征服。在明代木匠眼中,木頭和人一樣,都有靈魂,木頭其實是活的,隨時依環境發生變化,溫度、濕度的變化,木頭也會變形和熱脹冷縮,再直的一根木頭,從中間劈成兩根,每一根一定會慢慢彎曲,這些都是木頭的性格。
聰明的木匠悟到了木頭的特性,順勢而為,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西方人幾百年都無法解決的最撓頭的問題,其中關鍵就是思維的差異。有人說,征服是西方人對待自然的理念,西方人對不聽話的木頭的征服,分了三個階段。
最早,是用鐵條和釘子箍起來,做成框架,將木板箍住,令其漲無可漲、縮無可縮,但木頭是堅忍不拔的,寧開不屈,絕不妥協,很多乾脆從中間撕裂或是劈了。
第二階段,他們將木頭切成薄片,一橫一豎地用膠粘在一起,三合板由此誕生,讓木頭自己較勁,似乎解決了木頭反抗的問題,但木片一年365天時時刻刻都在收縮膨脹、在反抗,過了幾十年必使膠失效,這些薄板都一片片撕開了。
到了現代,人們乾脆將木頭碾碎成粉末,然後加入樹脂,壓成膠合板,這似乎就徹底解決了木頭反抗的問題,但實際是一種無奈和徹底的失敗。
古代中國人不想征服木頭,而是要與木頭共存,他們只用很簡單的方法,在每道工序上有相應的辦法,用抽縫等技巧,給木頭膨脹和冷縮的空間,很簡單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樣反而可以讓木頭聽話。
中國傢具榫卯更是一絕,很多明式傢具不用釘不靠膠,只用榫和卯鬥合在一起,歷經幾百年滄桑,木料已近朽爛,但主體結構仍然不松不散,仰仗的就是嚴謹的榫卯結構,反映的是中國人的聰明智慧。
出於對自然和萬物的敬畏、那時的工匠對木材都要材盡其用。量材而用。古人做傢具不依賴圖紙,這是最人性化的方法。工匠要依現有的木料建議主人做什麼,先做大型傢具,剩下一些材料,就做中號、小號的,再剩下的小型的文玩用器,直到除一堆鋸末,只做夠牙簽,什麼都不剩下,一點兒都不糟蹋。
其實最讓人著迷的是明式傢具的語言。看一件傢具,看它的造型、用料、結構和工藝,就能看出傢具背後設計和製作者的藝術修養、品位愛好、性情格調、為人處事??這就是所謂的見物見人。
工藝上,田家青看就是眼和手。眼就是眼力,屬於藝術范疇;手就是手藝,屬於工藝范疇。眼高手低,做出的傢具造型漂亮,有藝術性,但手跟不上勁兒,做工粗糙;眼低手高是匠活,最糟糕;眼高手高者固然讓人欽佩,但也還有人品高下之分,有偷手的:把表面工夫做到完美,暗底下的榫卯卻做得很馬虎,這是較油滑的工匠;如果是眼高手高,傢具的暗處都使得上勁兒,一絲不苟,是實在的人;若還有創新,這件作品在歷史上就會有相應地位,成為經典,我們雖然無法知道他的名字,但見到這樣的器物,人們會肅然起敬。
田家青見過一件明代書櫃,他相信這件櫃子是當年一個文人做的,因為從選料、用料、結構、製作方方面面都能看出稚嫩但認真之處。例如櫃子的四個側面都做成扇活,一個櫃子等於做了兩個櫃子的工,結果費了工夫,反而不結實,從工藝手法上看,他沒有木匠的基本功,是個特別認真的票友。最有意思的是傢具里標識榫卯關系的暗記(通常工匠用簡單的小道道,稱為蘇州碼),居然是用一手極漂亮的楷書寫的千字文。一般一件傢具工匠只要打兩三個暗記就夠了,他卻不厭其繁每個相交地方都寫了。從這些特徵上我們看到了一個追求完美,書生氣十足又迷戀傢具的明朝文人。
田先生說,明式傢具是在文人參與下才達到藝術的高峰。明式傢具中經常會出現的羅鍋撐,如果你沒有感覺,就會把它做成擰著脖子的樣子,難看極了,這種東西教是教不出來的,是工匠藝術素質的直接表現,需要自己感悟。
田家青早年藏有一個清代的明式紫檀香幾。幾面丟失了,但仍有獨特的殘缺美,屬於維納斯式的遺憾。15年前,田家青將其收錄放在專著里,結果有不少人仿造,以謀得高價,有上當的人,居然還設法寄來照片找他來詢問。實際這件香幾一直在他書房中,根本沒出過門。偽品僵直、呆滯,一點精神氣兒都沒有,與真品相距十萬八千里。有書中照片可以參照對比,這位爺卻楞看不出來,可見其眼神!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現今人們對傢具審美的水準:多差的仿古傢具都能賣出去!
當傢具成為哲學
明式傢具對田家青而言,甚至是一種提升境界的器物了。中國古代藝術品之豐富多彩,學問之艱深,常讓研究中國文物已三十餘年的田家青嘆為觀止。二十多年前,他曾看到一個兩米多高的圓角櫃,因為這類櫃子都只有一人多高,他想這一定是此類櫃子中最高的。但後來,又見到了一個3.4米高的,田家青以為這才是最高的。誰知到了美國,他又見到了一個3.7米高的。有意思的是,田家青後來又有幸見識了一個4米多高的櫃子,可能是過去某寺廟中的放經書的器物。不過這次他想的卻是:八成這還不是世界上最高的呢。剛進古玩行業,王世襄先生告訴他一句話:說有容易說無難。當時只是認為極有道理,但最後還是從實踐中理解了,也使他做學問更嚴謹了。
明式傢具承載了中國人所推崇的人生哲理。其實明式傢具給你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你。雖然它不會說話,但你看多了,自然會有所領悟。它已超越了語言。
例如面條櫃,也叫圓角櫃,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歷代流傳至今,倍受歷代中國人的喜愛。看看它的結構,發現它上小下大,上部留有空隙。會使人產生視覺上的穩重感。仔細體會一下,就能明白這個傢具就是中國哲學的化身:做人做事要沉穩,處事要留有餘地。所以這種櫃子能成為明式傢具的一個代表性的品種。前一陣,有個收藏家請田家青為其書齋寫個匾名,他想了想,就寫下了:三餘齋,喻意為人處事和做事業都應留有餘地。
當今人們對傢具價值有一個誤區:認為它的價值取決於木料,賣傢具的人常說紫檀木料很貴,以後會越來越貴,所以做成傢具也會升值,這是一個偷換概念的誤導。對藝術品而言,木料只是藝術載體,就如雕塑用的石膏、畫畫用的紙。再好的紙,但如果用它寫了一筆俗字,就只是廢紙一張。沒有藝術水準的傢具,只能停留在使用層面,並不具備藝術品升值的潛力。而且因為製作傢具會有太多的榫卯,拆下的料很難再重做傢具。所以雖然木料是自然稀缺資源,的確會逐年升值,但做壞了卻一錢不值。
這種貌似簡單的明式傢具,卻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它表達了文人注重內心世界肅靜、不事張揚的情緒,這種情緒貫穿著明式傢具的設計。一個設計在今天能夠有四五年、十年的生命力就算不錯了,而明式傢具已經三四百年仍不落伍,可見當時文人設計的經典。
中世紀,一幅教堂壁畫需要耗去義大利畫家幾個月甚至幾年時光一樣,中間要反復推敲反復琢磨,才能達到結構和美的功能的結合,這種奢侈,已經不是在做傢具,而是完成一種文化的傳承。
Ⅱ 康居傢具的維納斯系列是什麼木材,是全實木的嗎
具體什麼樣子我也沒見 只能通過我的經驗來說一下了,全實木傢具一般都是框架結構為主,有大面積板的位置要注意看一下,好一點的是細木工貼皮,差一點的是密度板貼皮,再就是帶抽屜的沙發 一般抽屜兩側的側板貼皮的比較多,(看大面積位置的時候看木頭是否有拼接縫隙,因為這種大面積位置如果做實木都得用拼接板,拼接板又分2種 ,一種是直拼的,這種比較好 比如80CM長度 40CM寬度的面板 都是用80CM長度的料 來拼 這種價格比較貴,再一種就是插接木,都是用30*20CM的小木頭塊插接起來的邊緣鋸齒狀,如果是這種 還不跟要細木工板貼皮的,個人感覺插接木穩定性太差了。容易變形開裂。)總之大面積的位置必須要有縫隙,沒拼接縫隙的十有八九是貼皮的。還有看大面積位置的木紋,如果太有規律,木紋雷同 也是貼的,拼接的木料,兩塊料之間的拼接位置木紋是有區別的。給你復張圖 這個就是直拼的面板,只針對普通家用實木傢具,紅木 老榆木類除外。還有全實木傢具和全實木同材質無輔料 不是一個概念,比如水曲柳沙發吧 扶手用水曲柳 其餘地方用紐西蘭松或者橡膠木,做出來的成品也叫全實木沙發,但是和款式一樣全水曲柳不摻雜的沙發比起來價值就差一些了。
Ⅲ 太康都有哪些傢具品牌
太康的傢具品牌有:
1. 維納斯傢具
太康的傢具品牌中,維納斯傢具是較為知名的一家。維納斯傢具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設計風格,在傢具行業里占據了一席之地。品牌注重品質,採用環保材料,追求時尚與實用的完美結合。
2.歐派家居
歐派家居是太康地區另一大傢具品牌。該品牌主要生產中高檔傢具,以其卓越的品質和多樣的風格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歐派家居注重產品的細節設計,追求完美的工藝,致力於為消費者打造舒適、優雅的居住環境。
3.美樂樂傢具
美樂樂傢具在太康地區也有較高的知名度。該品牌以時尚、實用的設計理念,結合現代家居生活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傢具產品。美樂樂傢具注重材料的選取,確保產品的環保與安全。
太康地區的傢具品牌各有特色,以上列舉的維納斯傢具、歐派家居和美樂樂傢具是其中較為知名的幾家。這些品牌不僅在本地有著良好的口碑,也在其他地區逐漸嶄露頭角。它們在產品設計、材料選取、工藝製作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優勢,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選擇這些品牌的傢具,消費者可以享受到高品質、環保、時尚的家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