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選到最好用的收納盒
作為一個整理師,每當打開自己在各個媒體後台的留言,或者其他老師線上課程的評論區,不論我們寫的內容是什麼,講的主題是什麼,收到最多的問題依然還是:
我究竟該買什麼樣的收納盒?
這是個好問題。
如果我們連為自己挑一個好用的盒子都搞不定,又何來的用整理秒殺一切,用整理創造新生活。
什麼是收納盒?
我相信對於大多數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來講,收納盒指的都不僅僅是一個「盒」,它其實包括了收納盒、收納筐、收納箱、抽屜等各種用來裝東西的工具。
在宜家,它們被稱為」儲物盒「。如果用」儲物盒「在宜家的APP上搜索,你會看見600多條記錄:
也就是說,就算你決定只去宜家一個品牌挑選,也要面對」從600多種盒子當中做出選擇「這么一個巨大的難題。更不用說再算上MUJI、Nitori、某優品……還有馬爸爸家成千上萬的產品——尼瑪,這簡直比選老公還難!
哎,我在電腦前坐了大半天,也沒想明白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就像媒婆沒法去大街上把所有男人抓來給你挑一樣,我總不能把那幾萬個盒子都拿出來選一遍吧。
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放到任何人家裡都好用「的盒子的,只有學會使用方法和挑選原則,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解決掉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問題。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選擇工具時的10大原則:
No1 電鑽和剪刀法則
「如果是用來裝電鑽,就把它收到帶蓋子的盒子里。如果是用來裝每天都要用的剪刀,就不要買蓋子。」
這個法則的意思是,我們先要知道買盒子是用來裝什麼東西,再開始選盒子。而不是看見盒子不錯買回來,再來決定裝點什麼東西好。
剪刀使用頻率很高,選擇在使用方法上盡可能簡單的容器。而那些使用頻率非常低的物品,即使你用中國結綁起來,也不至於會怎麼樣。什麼叫做使用方法簡單呢?想一下你拿東西的動作,是一隻手就能完成,還是需要兩只手?是一個動作就能完成,還是要好幾個動作?
No2 15cm法則
「除非特別明確用來裝體積比較大的物品,大多數時候一個大約15cm深(甚至更淺)的盒子會更好用。」
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收納的物品大部分都是小體積的、瑣碎的雜物,如果把它們一股腦兒扔在一個很深的盒子里,想用的時候就很難找出來了。
我常常在宜家看見有人往小推車里一個一個地搬22L的,甚至容量更大的薩姆拉收納盒。但其實除了用在儲藏室,它幾乎不適合其他任何場合。
No3 電梯房法則
「如果一定要推薦一個收納神器,我會選抽屜。」
雖然淺的收納盒好用,但往往我們櫃子里的空間又比較高,只放一個淺盒子,那豈不是上面都要白白浪費了?所以,想要利用垂直空間,就要把平房改造成電梯房。
電梯房是」想去哪層就去哪層「,電梯房收納則是:」想拿哪層就哪層。「普通的收納盒是做不到的,把帶蓋子的收納盒一層一層摞起來,用的時候搬來搬去,那可不叫電梯房。能夠實現電梯房的最常用工具,就是抽屜。
No4 腰際線法則
「放在超過你腰的高度以上位置的收納工具,請慎重。」
這個法則的意思是,我們先要知道買盒子是放在哪裡的,再開始選盒子。
抽屜、筐子、盒子、帶蓋子的箱子、帶拖輪的箱子……基本上所有的收納盒都可以放在我們腰部以下的位置。但是適合放在高處的卻並不多。問題有三:
A 視線。抽屜雖然是收納神器小公舉,但它也有自己不能應付的場合,不信把它放在比你胳膊還高的地方試試就知道了。
B 重量。考慮到我們的老腰,放在高處的收納工具盡量選擇自重較輕的。紙質、布藝為首選,塑料次之。什麼,你說想試試實木和鐵藝的?想必您一定是武林高手!
C 安全。為了我們和家人的人身安全,玻璃、陶瓷這種易碎的收納工具,也不適合用在高處。
No5 男朋友法則
「像為物品選擇男朋友一樣,選擇收納它的容器材質。」
收納盒的材質五花八門,牛津布、無紡布、普通塑料、pp、樹脂、亞克力、玻璃、木、竹、鐵藝、藤編、草編……等等等。究竟哪一種的比較好?
除了考慮外觀上的個人喜好,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選擇跟我們要收納的物品材質更貼近的那種。
收納衣物就用布藝,收納文件就用紙盒,收納不怕水的清潔用品就用同樣不怕水的塑料……大多數時候塑料是萬能的,但是對於我們特別寶貝的小雜物,用更有質感的木質或者藤編容器來配它們,是不是更好呢?
讓收納工具像最般配的男朋友一樣去呵護我們的物品。
No6 第二眼美女法則
「盡量不要選擇第一眼就讓你激動得想下單的收納。」
讓我們第一眼就」天哪!居然還有這種東西!「,說明它並不常見,不常見說明它是為了某些特殊需求而開發的,為了特殊需求開發還能讓你覺得驚艷說明它的設計初衷就是讓你驚艷而不是讓你舒服。
不要迷信神器。不論在什麼領域,真正的」神「,都是第一眼看上去其貌不揚的。它沒有跳脫的色彩、奇異的造型、復雜的機關,但是卻能夠適配多種使用場景,結實耐造,方便好用。除非你對自己的色彩搭配充滿信心並且本身就希望收納工具成為家裡的裝飾物,否則的話,還是簡單低調一點的最好。
如果你覺得這個原則有一點不好把握,我們可以把它轉換為更簡單一點的:
顏色:黑or白or灰or木or透明 > 彩色
形狀:正方形or長方形 > 圓形及其他任何
使用方式:手動 > 自動
No7 善變法則
「要分隔,但不要分死。」
對於瑣碎的小件物品來講,在抽屜或者收納盒內部做分隔,能夠幫助我們對它們進行細分類收納,使用起來更方便。
但是,我不建議大家選擇內部把分隔做得過小,而且還不能調整的工具。例如,一個4x4的襪子收納盒,你就只能放16雙襪子,少了浪費,多了的話你又會發現,已經劃分好的一個小格子里根本塞不下兩雙襪子。
一個大致分隔的容器就足夠了,這讓我們的物品數量可以更有彈性。並且,提前把分隔就做好的容器,不如在容器中根據需要隨時增減的獨立分隔。
No8 忌完美法則
「你幾乎不可能找到把空間利用到100%的收納工具。」
有朋友跟我說,要選擇一個尺寸合適的收納盒太難了,要麼放不下,要麼放不滿,挑來挑去挑了半年也沒買到。我告訴她:除非你在買傢具做櫃子的時候就想好了用什麼盒子,否則,還是放過自己吧!
只要自己收納的需求被滿足了,物品都居有定所,好拿好用,為什麼非要把空間利用到100分呢?這不應該是我們的目標。
櫃子里左右空了幾個厘米,收納盒上邊空了個幾厘米,抽屜沒有被塞滿,這有什麼錯呢?大部分時候,能夠合理利用80%的空間——是的,我說的是要「合理」——就能夠讓我們家裡有序又美麗了。
No9 一站式法則
「你不需要在一個家裡集齊所有的收納品牌。」
如果前面所有法則你都覺得執行起來有困難,請記住這一條就可以了。
你是怎麼找收納工具的呢?直接管朋友要鏈接,還是在網路上搜爆款,還是去家居店裡抓瞎?提前規劃按需購買,還是昨天看見喜歡的下單幾個,今天碰到心動的又下單幾個呢?
其實你不用滿世界找的,與其臨時起意搜產品,不如鎖定你最中意的品牌。
收納工具雖然多,但僅僅就實現「容器」功能的工具來說,只要是大一點的品牌,幾個基本款產品都能滿足我們絕大部分的需求。選擇同一品牌的產品好處在於:首先,你不用糾結不知道買啥;其次,你家裡看起來更整潔;最後,你不會因為要鏈接招人煩。
No10 寧貴勿濫法則
「貴的東西除了貴,什麼都好。」
收納工具同上。
螞小蟻小姐
《愛上收納:井井有條又熱氣騰騰的家》作者
日本JALO一級生活規劃師
中國規劃整理塾上門導師及講師
韓國KAPO一級整理收納專家
熱愛秩序的水瓶座
內容由好好住用戶螞小蟻小姐提供,更多問題來好好住APP和屋主直接交流吧~
② 中國古代傢具歷史悠久,古代傢具有什麼類別
中國古典傢具按功能不同原則上可分為「五類」:椅子、桌案、床、櫃架、其他。
椅子
漢代以前,人們沒有座位,通常用茅草、樹葉、獸皮等製成的墊子坐在地上。直到有一種叫「胡床」的座位從外地傳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椅子和凳子。唐代全面發展後,椅子從胡創的名字中分離出來,稱其為椅子。
其他
除了椅凳類、桌案類、床榻類、櫥櫃類等傢具外,還有很多種類的傢具,如:書櫃、印匣、搬運箱、屏風、盆架、鏡桌等,都在這里歸納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