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油漆施工補救方法技巧
油漆施工補救方法技巧
油漆不論品種或形態如何,都是由成膜物質、次要成膜物質和輔助成膜物質三種基本物質組成。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油漆施工補救方法技巧,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斑點
在刷完第一遍漆之後,如果漆膜過於光滑,或者上面有水氣塵土的話,會讓後面的塗刷沒辦法在相應的地方黏著,而形成斑點現象,因此在等第一遍漆乾燥之後,應該先擦去表面附著的油污、灰塵等,然後再刷第二遍。
起皺
起皺會讓漆膜出現很多曲折或者是高低不平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漆膜內部不幹所導致的,或者是因為塗層太厚,漆膜粘度太大等原因,因此應該選擇粘度適中的塗料,而且要注意漆膜不要過厚,要避免陽光直射和強風吹。
流掛
流掛常發生在垂直表面或垂直表面與水平面相接處(稜角)處,流掛處漆膜比其他表面漆膜厚。多由漆稀釋過度和一次刷漆量過多所致。塗刷時,要注意把握塗層厚度,塗刷速度均勻,發現局部流掛,應立即用刷子理勻,去掉多餘的油漆。
色花
如果色漆是由兩種或者兩種顏色以上的漆調和成的,應該注意的是,塗刷時漆膜可能會出現顏色不均勻的情況,在刷漆之前應該先用木棒把漆攪勻,塗刷時如果發現不均勻顏色,可以先將刷子蘸取一些均勻的漆對不均勻的地方進行塗刷,邊刷邊看,可以適當的多塗刷幾次。
咬底
咬底會影響塗層間的附著力,可能會造成漆膜移位、厚度不均勻等情況,因此應該注意油漆配套使用,面漆和底漆應該是配套的,如果使用的兩種油漆不配套,可以在油漆之間用兩種油漆都能配套的漆來作為隔離封閉層。
表面顆粒
表面顆粒多是因為基層清理不徹底有灰塵殘留所引起的,如果有灰塵或者是施工不幹凈,讓灰塵落在了還沒有凝固的油漆表面,這樣就會形成顆粒,因此在施工的時候應該保證室內潔凈無灰塵,盛漆的漆桶、刷子要保證干凈,如果表面出現顆粒之後,可以用砂紙打磨後再刷一遍漆。
漆膜泛白
硝基清漆在陰雨天或潮濕季節塗刷時,容易發生泛白現象,塗層泛白之後會形成一種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乳白色霧層,有色漆泛白後會失去鮮艷的色彩。因此應該注意在施工時室內保持乾燥,雨天應該關窗施工,如果溫度沒辦法控制的話可以在油漆里添加適當的防潮劑,另外可以選擇用烤燈烘烤發白處,等泛白漆膜水分全部蒸發之後再塗刷添加了防潮劑的塗料。
夏季油漆施工的預防措施及補救方法
1.1橘皮
定義:塗膜表面呈現出1 mm以上類似橘皮狀的波紋稱為橘皮。
產生原因:
1)塗料的黏度偏高,塗膜中所使用的流平劑或溶劑不當;
2)噴槍與被塗物距離較遠,塗膜較薄,底材粗糙;
3)噴塗中油漆吐出量較小或噴塗壓力低造成的油漆霧化不良;
4)傢具在噴塗中噴房溫度較高,塗料中流平劑未按噴房溫度升高變化進行增加慢干劑,造成塗料中溶劑揮發較快;
5)塗料晾乾時間較短。
預防措施:
1)在夏季高溫噴塗過程中,要根據噴房溫度變化適當地降低油漆黏度或增加油漆中高沸點溶劑;
2)調整噴塗槍距,一般要求噴槍與被塗物距離在20 ~ 30 cm,並適當增加油漆塗膜厚度。
3)油漆壓力控制在0.4 ~ 0.6 MPa之間,並對自動機噴塗參數及手工噴槍調整到最佳狀態;
4)一般晾乾時間控制在5 ~ 10 min;
5)底材打磨平整。
補救方法:
1)噴塗後及時檢查傢具塗膜狀況,發現塗膜出現橘皮時,現場採用臨時人工進行補漆,並上報給工藝人員進行調整工藝參數;
2)對橘皮的部位進行打磨拋光或對橘皮處打磨重新噴塗烘乾。
1.2針孔
定義:油漆傢具噴塗後漆膜在烘乾的過程當中,漆膜表面已乾燥成形,但塗膜內部由於溶劑繼續揮發,透過初步乾燥的漆膜表面形成的針狀小孔或像皮革毛孔狀的小孔稱為針孔。
產生原因:
1)噴房溫度較高,噴塗後的塗膜表面乾燥較快;
2)傢具噴塗後晾乾過急,烘乾室升溫過快;
3)塗料中所選用的流平劑、溶劑不當;
4)被塗物底材有小孔未打磨,未噴中塗填平就直接噴塗面漆;
5)塗料中含有水分。
預防措施:
1)觀察噴塗後塗膜干濕狀況,適當增加流平劑;
2)按工藝要求調整烘乾溫度,要求烘乾爐升溫曲線平穩上升;
3)選用合適的流平劑或溶劑;
4)傢具底材按要求進行打磨平整,噴塗中塗油漆後再噴塗面漆;
5)加強油漆進貨檢驗,油漆調配、循環、使用的過程當中注意塗料中不能含有水分。
補救方法:採用濕式或乾式的圓打磨方法消除底漆表面針孔後再重新噴塗中塗面漆,乾燥後的面漆傢具可打磨拋光。
1.3流掛、下沉、流淌
定義:塗層表面存在過多塗料在被塗物的垂直面和邊緣固化並牢固附著的現象稱為“流掛”,塗裝完畢到乾燥期間塗層局部垂流,呈厚度不勻的半圓狀、波紋等現象稱為“下沉”,被塗物表面塗料大面積淤積的現象稱為“流淌”。
產生原因:
1)噴槍與被塗物距離太近,噴槍移動速度太慢,一次性噴塗過厚;
2)噴塗氣壓過低,噴幅小,噴槍出漆量大;
3)所用稀釋劑與塗料不配套,塗料中高沸點溶劑含量多,油漆黏度過低;
4)噴房風速不在工藝范圍內;環境溫度過低;
5)濕碰濕噴塗中晾乾時間較短;
6)噴塗不均勻,塗膜厚處表干慢,如其下部薄極易形成流掛。
預防措施:
1)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噴塗,對於要求較高的塗膜可以分為多道噴塗,每道噴塗需要晾乾一下再進行下一道噴塗;
2)做好噴槍調整,保證噴塗設備處於正常狀態;
3)檢查塗料的黏度及噴塗氣壓處於正常工藝范圍;
4)提高噴漆室的溫度在要求范圍內,對風速進行測量確保風速符合要求;
5)選用正確的稀釋劑;
6)在噴塗時確保被塗表面清潔。
補救方法:待塗膜烘乾後,用細砂紙對流掛處進行濕打磨並對其拋光,對流掛較大處用刮刀刮平,再對流掛處打磨至無流痕並重新噴塗烘乾。
1.4色差
定義:噴塗後的傢具目視或用色差儀測量後出現色相、明度、純度與標准色板有差異的現象。
產生原因:
1)塗料批次間存在差異現象;
2)噴塗中噴槍清洗不幹凈出現混色或串色;
3)底漆與面漆配套不當,烘乾時出現過烘烤現象。
預防措施:
1)加強油漆進廠檢驗,油漆色差檢驗嚴格按照公司標准執行;
2)實施工藝檢查,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
3)按要求優化面漆各顏色與中塗的配套關系,色差無問題後進行固化。
補救方法:現場噴塗中出現色差後及時進行補漆,色差嚴重時,則應用細砂紙打磨後,重新噴塗烘乾,並用標准板比對或用色差儀進行測量,確保傢具色差符合要求。
1.5縮孔、抽縮、魚眼
定義:由於被塗物表面存在或混入塗料中的異物(如油、水、硅硐等)影響,油漆不能均勻附著,產生抽縮而露出被塗面,或塗膜坑窪不平的現象稱為縮孔。露面積較大且不規則的稱為抽縮,俗稱“發笑”;呈圓形(直徑多為0.1 ~ 2.0 mm)的稱為縮孔;在圓孔內有顆粒的稱為“魚眼”。
產生原因:
1)員工操作前未洗凈雙手,穿戴的工作服,手套等不幹凈,存在污染源現象;
2)被塗物表面被硅硐、水、油、肥皂、清潔劑等殘漬污染;
3)員工在調漆時或噴塗工具設備不潔凈以及輸氣管不潔凈,導致污染物混入油漆中;
4)所用油漆表面張力偏高,流平性差,油漆自身的抗縮孔性差。
預防措施:
1)員工操作前清潔雙手,工作服要求整潔干凈;
2)確保被塗物表面無污染,出現污染後應及時清潔,確保壓縮空氣清潔、無油、無水;
3)確保塗裝環境清潔,空氣中應無塵埃、油霧和漆霧等漂浮;
4)塗裝用設備、工具、輸漆管及生產用輔助材料等不能帶有導致產生縮孔的物質,尤其是有機硅化合物。
補救方法:打磨至底材消除活性污染物,露底的需要補底漆,然後再補面漆烘乾。
1.6露底
定義:油漆膜厚不足或油漆的遮蓋力差,能見到底色的現象。
產生原因:
1)油漆在使用前未充分攪勻導致色漿沉澱或所用油漆的遮蓋力差;
2)助劑選用不當,油漆的施工黏度偏低;
3)未按工藝要求進行多道噴塗或單層漆膜不足;
4)底漆和面漆的顏色差異較大。
預防措施:
1)在使用前漆料應充分攪拌,選用合適的稀釋劑,加強油漆材料檢驗,選用優質遮蓋力強的塗料;
2)按工藝要求噴塗,並達到工藝要求的單層膜厚;
3)提高噴塗操作熟練程度,謹慎操作;
4)合理配套底漆和面漆顏色,淺顏色的底漆配套淺色面漆,深色底漆配套深顏色面漆。
補救方法:濕膜發現露底後及時補漆遮蓋,干膜發現後需要打磨重新噴塗至烘乾。
1.7發花
定義:塗膜表面的顏色不均勻,出現斑紋、條紋和色相雜亂的現象。
產生原因:
1)油漆中的顏料分散不良或2種以上的色漆混合得不充分,溶劑的溶解力不足或施工黏度不適當;
2)塗膜厚度不勻,厚膜處使塗膜中的顏料產生里表對流;
3)噴塗技術不良。未按照噴塗三原則(噴塗距離、噴塗速度、圖樣搭接寬度)操作。
預防措施:
1)選用分散性和互溶性良好的顏料;
2)選用適當的溶劑,符合工藝要求黏度及膜厚;
3)調配復色漆時應使用同一類型的油漆,最好用同一廠家生產的同一類型油漆;
4)運用良好的噴塗技術,噴霧圖樣搭接的寬度應保持一定,前後搭接程度為有效噴霧的1/4 ~ 1/3。
補救方法:傢具噴塗面漆後濕膜中出現發花現象,待漆面稍晾乾後,再正確噴塗一道面漆;烘乾後傢具出現發花現象,應進行打磨修補面漆至烘乾。
1.8光澤不良、低光澤
定義:光澤代表0 ~ 100 μm的波紋,即塗層乾燥後沒有達到應有的光澤或塗裝後不久塗層出現光澤下降、霧狀朦朧現象。
產生原因:
1)沒有按季節使用稀釋劑,樹脂的混溶性差;
2)被塗面粗糙,被塗物對油漆吸收量大且不均勻;
3)噴塗前被塗物表面污染;
4)由於噴塗氣壓過高或油漆黏度低,使霧化過度;
5)噴漆室的.排氣不良或空氣流向不當,使噴霧回落至已噴好的表面上或補漆造成。
預防措施:
1)正確使用夏季或冬季品質優良的稀釋劑,提高稀釋劑揮發速度;
2)噴漆前徹底平整、清潔被塗物表面;
3)正確掌握噴塗技術,調試好噴漆氣壓和油漆的施工黏度;
4)確保噴漆室的排氣適當和乾燥的溫度;
5)注意噴塗順序,確保噴塗膜厚均勻,減少噴塗漆霧的回落附著。
補救方法:讓塗膜干固透徹,並拋光打磨,使光澤重現。
1.9鮮映性不良
定義:代表0.1 ~ 2.0 mm之間的波紋,具體表現為鮮映性、影像深度,是漆膜表面影像的清晰度,是與塗膜的平滑性和光澤依存的性質,是表示塗膜外觀裝飾性能之一,鮮映性不良就是塗層的裝飾性差。
產生原因:
1)被塗物表面的平整度差,表面粗糙,打磨砂紙粗,打磨精度不夠;
2)所選用油漆的流平性差或本身光澤、細度不達標,鮮映性不良;
3)塗裝環境差,塗層表面產生顆粒或光澤不足;
4)噴塗時油漆霧化不良,塗面的橘皮嚴重;
5)塗層的厚度不足,豐滿度差。
預防措施:
1)提高表面准備和整平打磨工序精度,使被塗面平整光滑;
2)選用流平性好、細度和光澤優良的油漆;
3)改善塗裝環境,高裝飾性塗裝應在清潔無塵的噴塗室和乾燥場所進行,高裝飾噴房空氣潔凈度一般使用“激光離子分析儀”進行測量,潔凈度標准一般按2.83 L/min 中塵埃控制在:1 ~5 μm≤50 000個;6 ~ 10 μm≤10個;10 μm以上為零;
4)選用霧化性能好的噴槍,掌握正確的噴塗技術和施工黏度,使油漆達到最佳的霧滑性;
5)高裝飾性塗層一般多採用多塗層塗裝體系,增加塗層厚度,以提高塗層的豐滿度和平滑性。
補救方法:如塗層干固後,經打磨、拋光鮮映性不良,則需選用鮮映性更優的修補面漆重噴塗。
1.10砂紙紋、打磨痕
定義:傢具經過面漆噴塗烘乾後,塗層表面仍能看到砂紙打磨紋影響外觀的現象,塗膜表面留下的較深紋狀痕跡為打磨痕。
產生原因:
1)所選用砂紙型號與油漆面不配套;
2)打磨工具的狀況不良;
3)傢具在打磨時局部用力過猛或用單指打磨;
4)面漆膜厚不足時常會顯現“打磨痕”;
5)塗層表面未乾透。
預防措施:
1)選擇適當的砂紙型號,一般電泳塗膜使用400#水砂紙,中塗選用800~1000#水砂紙,面漆使用1500~2000#水砂紙進行打磨修飾;
2)及時維護使用工具,選用良好的設備;
3)傢具在打磨時使用手掌打磨;
4)提高面漆噴塗膜厚至工藝范圍內;
5)塗層干透後再打磨。
補救方法:噴塗中發現砂紙紋應及時補漆遮蓋,且不可補漆過厚,干膜發現後應打磨後重新噴塗至烘乾。
;❷ 實木傢具弄上油漬怎麼清理 求介紹妙招
1、除木製傢具上的油污殘茶是極好的清潔劑,抹在傢具上,再噴灑少量的玉米粉進行抹拭,最後將玉米粉抹凈即可。玉米粉能吸收所有吸附在傢具表面的贓物,使漆面光滑明亮。2、除木製傢具上的油墨可在一份水中加兩份白醋,用海綿沾混合液抹拭木製傢具上的油墨跡,然後清洗並使其乾燥。3、白色傢具變黃的處理傢具表面的白色油漆,日久會變黃。可用抹布沾牙膏抹拭,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也可把兩個蛋黃攪勻,用軟刷子往發黃的地方塗,待晾乾後用軟布小心的抹乾凈就可以了。對於防止傢具變黃,要注意在使用中避免陽光長時間直射傢具。4、傢具刮傷的處理如果傢具不小心被刮傷,但未觸及漆膜以下的木質,可用軟布沾少許溶化的蠟液,塗在漆膜傷處,覆蓋傷痕。待蠟質變硬後,再塗上一層。如此反復多塗幾次,即可將漆膜的傷痕掩蓋。 (1天前 )
2、第一步:用干凈的干棉布或略濕的棉布擦拭傢具,我們會發現傢具上的油漬明顯的減少了;第二步:在傢具上均勻的噴上點玻璃水;(小心不要把玻璃水弄到眼睛裡。玻璃水的用量一般都會在產品的使用說明中提到,請按量使用。)第三步:再用報紙快速的在玻璃上來回擦拭,報紙最好是擰成團,體積不要過小,以免過快被玻璃水浸濕。擦拭玻璃時請按照同一方向,不要來回擦,更不要胡亂無方向的擦。推薦採用從上至下或從左至右的方向,擦拭乾凈就可以啦。 (4天前 )
3、食用油的話,就用?不傷手的立?白吧,我說的是洗潔劑。當然,清潔油污的、就是清潔吸油煙機的那些清潔劑效果更佳。如果不嚴重,普通肥皂水就行,稀釋到20%。什麼概念呢?就是一大可樂瓶那麼多的水,然後把你雙手都摸上肥皂,起泡的狀態吧。然後把肥皂洗到那水裡,就查不多是20-30的稀釋度。如果是機器用油,就用汽油好啦。 (4天前 )
4、可以用傢具護理蠟。不知道其他地方怎麼買,實在買不到可以在網上買。 (4天前 )
5、噴上廚房專用的油污凈,然後用洗碗的海綿擦洗即可去除。油污凈超市有賣,比較好的牌子有邦潔,威潔士,威猛先生,綠傘等,你可以到超市看看。 (7天前 )
6、你可以先用油漆工用的鬃毛刷撣干凈灰塵,然後用一條干凈的毛巾,放入水中擰成半干,然後進行擦拭,直到擦除干凈為止,等自然乾燥後就好了.不能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加洗衣粉,因為洗衣粉是咸性的,一旦到了沒有油漆的木板上就會導致木板變黑和變色,那樣就很難再處理了. (9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