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式傢具風格及特點
明式傢具風格及特點
1、明式傢具風格
明式傢具風格追求古、雅、精、麗,即在外形上追求復古,體現明朝時期特有的傢具歷史感。李前明式傢具優點電煤,具有漢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同時融入了工匠的精湛醫術,體現出明代人民極高的審美情趣。
2、明式傢具特點
(1)造型
明式風格的造型具有對比特點,一般來說整體形態較為勻稱,局部具有對比,從高低,寬窄、粗細上體現出來,沒有多餘的點綴,更加追求自然,強調出典雅的美感。
(2)材質
從材質方面來說,明式傢具多採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金絲楠木等,能夠呈現天然無雕飾的線條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升值價值。同時這一類材質能夠散發出淡淡的香味,是大自然的體現。
(3)結構
明式傢具特別重視結構,注重面的處理,能夠將比例完美掌握,貼合人體使用習慣,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明式傢具具有結構嚴謹的特點,在特別的介面處用牙板、牙條、圈口、券口漏稿、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鑲嵌,增強了牢固性返擾孝和使用壽命。
2. 明清傢具特點比較
明清傢具
古典傢具是中國悠久燦爛的藝術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古典傢具的價值不僅僅是服務於人的使用價值,同時還凝集著在特定環境下形成的各個時期不同的藝術風格,綜合反映了不同歷史階段的生產發展、生活習俗、觀念意識、審美情趣以及科學技術和物質的發展水平。人類使用傢具的歷史非常久遠,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完整的傢具遺存屬戰國時代。今天人們能見到的古代傢具,主要是明清兩代的製品。
明代是我國傢具史上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傢具的造型、裝飾、工藝、材料等,都已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簡潔的時代特色,後世譽之為「明式傢具」。清式傢具以設計巧妙、裝飾華麗、做工精細、富於變化為特點。尤其是乾隆時期的宮廷傢具,材質之優,工藝之精,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正是這一時期正是確立了清式傢具的風格。明清傢具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傢具所具有的極其精湛的工藝價值、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
傢具一般可分為椅凳類、桌案類、床榻類、櫥櫃類和其它雜項類。
一、 明清傢具的藝術風格和裝飾特點
1. 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是指製作於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簡朴具有特定造型風格的傢具。明式傢具以結構上的合理化與造型上的藝術化,充分地展示出簡潔、明快、質朴的藝術風貌。並善於將雅俗熔於一爐,雅而致用,俗不傷雅,達到美學、力學、功用三者的完美統一。
明式傢具的整體結構以框架式樣為主要的形式,呈現有束腰和無束腰兩大結構特徵。無束腰傢具以圓腿側足為主,造型簡練穩重。有束腰傢具方腿直足,或三彎腿或鼓腿 ,形體敦厚而顯得莊重秀麗。這兩種造法,給人以虛實相間、方正穩重的感受,成功地體現出科學性和藝術性融於一體的造型美。
明式傢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特別講究線條美。它不以繁縟的花飾取勝,而著重於傢具外部輪廓的線條變化,因物而異,各呈其姿,給人以強烈的線條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點,又別具一格。線腳的變化和運用是明式傢具線條造型的另一體現。線腳是指傢具邊框邊緣的造型線條。通過平面、凹面、凸面、陰線、陽線之間不同比例的搭配組合,形成千變萬化的幾何形斷面,達到鮮明的裝飾效果,極富藝術情趣。
明式傢具裝飾手法善於提煉,精於取捨,主要通過木紋、雕刻、鑲嵌和附屬構件等來體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選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紋理,凡紋理清晰好看的「美材」,總是放在傢具的顯著部分,格外鈞用雋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與透雕結合及圓雕等多種,其中以浮雕最為常用。雕刻題材十分廣泛,大致有卷草、蓮紋、雲紋、靈芝、龍紋、螭紋、花鳥、走獸、山水、人物、鳳紋、宗教圖案等。刀法線條流暢,生動形象極富生氣。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傢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圍子等處,常做小面積雕刻,以少勝多,工精意巧的裝飾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2. 清式傢具
清初傢具沿襲明式傢具的風格,但隨著歷史發展,滿漢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清康熙年間逐漸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華麗氣派的清式傢具風格,到乾隆時達到顛峰。乾隆時期的傢具,尤其是宮廷傢具,材質優良,做工細膩,尤以裝飾見長,多種材料、多種工藝結合運用 ,是清式傢具的典型代表。
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傢具,特別是宮中傢具,常用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其中以紫檀木為首選,其次是花梨木和雞翅木 。用料講究清一色,各種木料不混用。為了保證外觀色澤紋理的一致和堅固牢靠,有的傢具採用一木連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後,上述三種木料逐漸缺少,遂以紅木代替。
裝飾方面,為了追求富貴豪華的裝飾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種裝飾材料和使用了各種工藝美術手段,可謂集裝飾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傢具為裝飾而裝飾,雕飾過繁過濫,也成了清式傢具的一大缺點。
清式傢具採用最多的裝飾手法是雕刻、鑲嵌和描繪。雕刻刀工細膩入微,以透雕最為常用,突出空靈剔透的效果,有時與浮雕相結合,取得更好的立體效果。鑲嵌在清式傢具中更為普遍地運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鈿嵌、百寶嵌、琺琅嵌乃至瑪瑙嵌、琥珀嵌等,品種豐富,流光異彩,華美奪目。其中琺琅技法由國外傳入,用於傢具裝飾僅見於清代。描金和彩繪也是清代傢具的常用裝飾手段,吉祥圖案是清式傢具最喜歡的裝飾題材。
綜觀清式傢具,以清中期為代表,總的特點是品種豐富,式樣多變,追求奇巧;裝飾上富麗豪華,並能吸收外來文化,融會中西藝術。造型上突出穩定、厚重的雄偉氣度,製作上匯集雕、嵌、描、繪、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藝,品種上不僅具有明代傢具的類型,而且還延伸出諸多形式的新型傢具,使清式傢具形成了有別於明代風格的鮮明特色。
3. 漆木傢具
漆木傢具是中國傳統傢具的另一大類,也屬漆器的一類。它是以木材做胎骨,外面上漆,是木工和漆工的聯合作品。明清時代中國的漆工藝非常發達,各種技法齊備,用於傢具髹飾,或單色純正,或五彩繽紛,形成絢麗奪目的裝飾效果。
二、 明清傢具的用材
明清傢具所用石材、金屬飾件,選材考究,製作精良,頗富特色,對傢具的裝飾起了烘雲托月的美妙效果。
1.優質木材
明清傢具所用木材多產自熱帶,質地堅硬,色澤紋理優美,可分為硬木和非硬木兩類。紫檀、花梨、雞翅木、鐵力木、紅木、烏木等屬硬木,楠木、櫸木、樟木、黃楊木等為非硬木。這里簡要介紹如下幾種:
紫檀木
主要出產於印度及馬來半島、菲律賓等地,我國湖南、廣東、雲南有少量出產。紫檀材質緻密堅硬,密度較大,入水則沉色調呈紫黑似犀角色,紋理纖細浮動,有不規則的牛毛紋,微有芳香。明清兩代主要用於製作高級傢具和精巧器物。紫檀傢具深沉古雅,利用其自然特點,採用光素手法,不事雕飾,表現出莊重大方、沉靜古樸的氣質風度。紫檀有新老之分,新者色紅,老者色紫,水浸老者不掉色,新者掉色,用於區分新老紫檀。
花梨木
花梨也有新老之分,老花梨又稱黃花梨,主要產於海南島,木色從橙黃到紫赤都有,質地堅硬,紋理清晰美觀,有悅人的香氣。新花梨木質較疏鬆,木色赤黃,呈條紋,無光澤,無香氣,紋理色澤較老花梨差異明顯。由於黃花梨紋理華美,色彩明快,材料較大,是明及清前期高級傢具的主要用材。明清兩代製作的黃花梨傢具,充分發揮其木質本身紋理的自然美,大多採用素光手法而不加雕飾,顯得簡練、優美。
雞翅木
老雞翅木紋理緻密細膩,紫褐色相間成紋,具有禽鳥羽毛一般美麗的花紋,尤其是縱斷面,具有光澤和深淺變化,細看猶如雞的翅膀纖毛浮動,雞翅木即由此得名。新雞翅木木質粗糙,紫黑相間,紋理渾濁不清,且呆滯缺少變化。
紅木
主要產於印度,我國廣東、雲南幾南洋群島也有出產,是現代最常見的名貴硬木。老紅木近似紫檀,木色深紅或黑紅色,少數有黑色斑點,紋理戲迷光滑,並有輕微香氣。新紅木顏色赭黃,有花紋,外觀似黃花梨。新紅木經生漆處理後顏色變深,頗似老紅木,但與老紅木不同。老紅木時間越久,顏色越深,而新紅木時間越久顏色越淺。清乾隆以後的高級傢具多數為紅木。
2.石材
通常製成板材,用於桌案面心、插屏、屏風或羅漢床的屏心、櫃門的門心、坐墩的面心、椅子靠背等,清式傢具使用石材較多,廣式傢具的坐具用石材做面心的更多。石材主要有大理石、花斑石、紫石、青石、白石、綠石及黃石等。石材的選擇上以自然形成的山川煙雲圖案為上品,力求體現山水畫中水墨氤氳的藝術效果,令人賞心悅目。
3.金屬飾件
明清傢具常用金屬飾件,如櫃、箱、櫥、椅及屏風等傢具尤為多見,名目繁多,如合頁、面頁、吊牌、包角、鎖插等,造型各異。飾件上採用鏨花、鎏金、錘合等技法,製作出各種花紋,燦爛華美。金屬飾件的設計與傢具的整體造型及雕飾密切相關,充分反映出明清傢具在結構、裝飾與實用三者關繫上相當成熟的藝術處理手法。這些具有藝術創意的金屬飾件,有的具有不可或缺的功用,有的對傢具起到保護加固的作用,同時為傢具添光加彩。光彩奪目的金屬飾件與天然的木質紋理形成不同色彩、不同質感的鮮明對比,相得益彰,使明清傢具更臻與完美。
三、 明清傢具的主要產地極其風格
明清時期各地都有傢具生產,精製的則主要產於蘇州、廣州、北京、徽州、寧波、福州、揚州、山西等地區。各地區因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傢具風格。其中以蘇州、廣州、北京製作傢具最為著名,「蘇作」、「廣作」和「京作」被稱為明清傢具三大名作。
1.蘇作傢具
是指以蘇州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所生產的傢具。蘇作傢具歷史悠久、傳統深厚,是明式傢具的發源地,名揚中外的明式傢具即以蘇作傢具為主。明代蘇作傢具格調大方、簡練,造型優美,線條流暢,比例適度,精於用材。與京、廣相比,硬木來源不及他們從與充裕,表現為用材精打細算,大件器具往往採用包鑲手法,雜木為骨,外貼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構件常見。這種技術要求較高,費工費時,但都能作到天衣無縫,保持美觀。進入清代以後,蘇式傢具也相富麗豪華方面轉變,但逐漸被廣式傢具超越。
總的來看,蘇式傢具的最大特點是造型上的輕與小和裝飾上的簡與秀,不如廣式傢具渾厚凝重,滿身雕飾。蘇作傢具常用小面積的浮雕、線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題材多取自名人畫稿,以山水、花鳥、松、竹、梅多見,並喜用草龍、方花紋、靈芝紋、魚草紋及纏枝蓮等圖案。
2.廣作傢具
廣州地區製作的傢具被稱之為廣作傢具。廣州地處我國門戶開放的最前沿,是東南亞優質木材進口的主要通道,同時兩廣有時中國貴重木材的重要產地。得天獨厚的條件促進了廣式傢具的發展,清中期以後,異軍突起,超過了蘇式傢具,成為清式傢具最著名的產地。
廣作傢具的特點是,用料粗壯,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摻用,氣度豪華氣派。結構、造型和裝飾上,受西方建築裝飾風格影響較大,多為中西合璧之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廣式傢具中的鑲嵌技藝獨步一時,堪稱一絕。
3.京作傢具
京作傢具不是指一般的民間用品,而是指宮廷作坊在北京製造的傢具,以紫檀、黃花梨和紅木等幾種硬木傢具為主。
由於宮廷造辦處財力、物力雄厚,製作傢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裝飾力求華麗,鑲嵌金、銀、玉、象牙、琺琅、百寶鑲嵌等珍貴材料,非其他傢具製造可比,使京作傢具形成了氣派豪華以及與各種工藝品相結合的特點。另一方面,由於過分追求奢華和裝飾,淡化了實用性,甚至成為一種擺設,這是京作傢具最大的遺憾。
3. 明式傢具有什麼特點
一、明式傢具的特點
巧:即製作精巧,設計巧妙。明式傢具的造型結構,十分重視與廳堂建築相配套,傢具本身的整體配置也主次井然。十分和諧,使用者坐在上面感到舒適,躺在上面感到安逸,陳列在廳堂里有裝飾環境、填補空間的巧妙作用。
簡:即是造型簡練,線條流暢。明式傢具的造型雖式樣紛呈,常有變化,但有一個基點,即是簡練。有人把它比作八大山人的畫,簡潔、明了、概括。幾根線條和組合造型,給人以靜而美,簡而穩,疏朗而空靈的藝術效果。
二、明式傢具的魅力
1、文人參與設計,極具意匠美。明式傢具的設計者大多是文化氣息甚濃的文人雅士,由他們設計出傢具圖樣後,再交由出色的木工製作而成。在傢具設計之時,設計者往往會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融於設計之中,使傢具的造型優美、穩重、簡朴,各組件的比例講求實用與審美的一致,裝飾講究少而精。
淡而雅。明式傢具,乍看之下,一般感覺毫不起眼,但細品之下,卻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欣賞、推敲。明式傢具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嘗則回味無窮。所以,有設計師甚至認為,明式傢具是用來觀賞而不是用來使用的。
2、選料考究流露天然之美。明式傢具在造型上,講求物盡其用沒有多餘的東西,簡潔到不能再簡潔了,強調傢具形體線條優美、明快、清新。通體輪廓講求方中有圓、圓中有方,整體線條一氣呵成,在細微處有適宜的曲折變化。明式傢具注重委婉含蓄,干凈簡朴之曲線,若有若無、若虛若實,給人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體現了虛無空靈的禪意。
明式傢具在選材時追求天然美,凡紋理清晰、美觀的"美材",總是被放在傢具的顯著部位,並常呈對稱狀,巧妙地運用木材天生的色澤和紋理之美,而不做過多的雕琢,在不影響整體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積的雕飾,這與現代人返璞歸真的審美時尚是完全契合的。
4. 明式傢具的主要特點
明代時期傢具的特色可用三大點來概括:
1、普遍採用較硬質的樹種製作各式硬木傢具。
2、不加油漆罩染,充分體現木材原有的紋理和色澤。
3、採用木構架的結構,很注意傢具的造型。
明式傢具講究選料,多用紅木、紫檀、花梨、雞翅木、鐵梨等硬木,有的傢具也採用楠木、榆木、樟木及其它硬雜木,其中黃花梨木效果最好。
硬木是比較珍貴的木材,其木質堅硬而有彈性,本身的色澤紋理、美觀,所以明式傢具很少用油漆,只擦上透明肆肢的蠟,就可顯示出木材本身的質感和自然美。
(4)明式傢具為什麼沒有雕飾擴展閱讀:
明式傢具的實用性美學,通過率真的性情將文人與工匠聯結起來。明代的文人深受心學影響,心學強調對自身性情的尊重。尤其到了泰州學派的王艮,把王陽明「致良知」以「心」為核心,轉變為以「身」為中心,強調「安身」「尊身」「保身」「愛身」和「敬身」。
對「身」的關注最後就落實在主張「百姓日用即是道」,把人的肉身存在與聖人之道相提並論。李贄更進步一把人的慾望與世俗生活提高到倫理的高度,認為「穿衣吃飯宴彎,即是人倫物理。除卻晌雹悶穿衣吃飯,無倫物矣。」
對日常生活的尊重,使得文人能夠張揚性情。這與工匠們來自民間的淳樸自然結合起來,使得明式傢具有著一種率真的情調。表現在形式上就是少用雕飾,多用基本線條,以呈現器具本身的材料美感與質感。
5. 明式傢具有什麼風格特點
明式傢具並不是指明代傢具。明代傢具,是專指在明代製作的傢具。明代傢具是時間概念,而明式傢具則是藝術概念。兩者有著本質區別。明式傢具是我國明代形成的一項藝術成就,被世人譽為東方藝術的一顆明珠。在世界傢具體系中享有盛名。 明式傢具有如下風格特點: 1、造型大方,比例適度,輪廓簡練、舒展。2、結構科學合理,榫卯精密,堅實牢固。 3、精於選料配料,重視木材本身的自然紋理和色澤。4、雕刻紅腳處理得當。 5、金屬飾件式樣玲瓏,色澤柔和,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 關於明式傢具的風格特點,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傢具的品》和《明式傢具的病》兩篇文章中有把明式傢具的優點和不足分析的已很全面。他把明式傢具歸納為五組,共十六品。分別為第一組:簡練、淳樸、厚拙、凝重、雄偉、圓渾、沉穆。 第二組:濃華、文綺、妍秀。 第三組:勁挺、柔婉。 第四組:空欞、玲瓏。 第五組:典雅、清新。 在明式傢具中,並不是完全的盡善盡美,也有不盡人意和不足的便子。王先生把它們歸納為"八病"。分別為:繁瑣、贅復、臃腫、滯郁、纖巧、悖謬、失位、俚俗。 明式傢具沒有時間限制,不僅明代的優秀傢具稱為明式傢具,清代初期的傢具仍保留著明式的風格特點,仍屬於明式傢具。後來乃至我們今天按明代式樣仿製的也屬於明式傢具。不論研究傢具的還是收藏、製作古典傢具的,都要讀一讀王先生的這兩篇文章。
一般是指我國明代至清代早期(約當公元15—17世紀)所生產的,以花梨木、紫檀木、紅木、鐵力木、杞梓木等為主要用材的優質硬木傢具。由於製作年代主要在明代,故稱叫「明式」。它是在宋代、元代傢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在工藝、造型、材料、結構上都有重大突破。明式傢具一直被譽為我國古代傢具史上的高峰,是中國傢具民族形式的典範和代表。在世界傢具史上也獨樹一幟,自成體系,具有顯赫的地位。具有造型淳樸、大方,結構簡練,突出木材天然紋理,不添加繁瑣裝飾,注重實用、美觀等特點。在中外享有盛譽。明式傢具品類齊全,按使用功能大致分為六大類。①坐卧類。有凳、墩、椅等。②承具類。有幾、桌、案等。③卧具類。有床、榻等 ④ 庋具類。有盒、匣、奩、箱、櫃、櫥等。⑤架具類。有面盆架、鏡架、衣架等。⑥屏具類。有硯屏 、炕屏等 。明式傢具採用榫卯接合方式的框架結構,榫卯種類繁多,斗拼巧妙,結合牢固。明式傢具多選用紫檀、花梨、紅木等質地堅硬、紋理細密、色澤光潤的木材。漆飾方法有桐油、擦蠟、大漆、雕漆等。還有式樣細致精巧的金屬配件起輔助裝飾作用。
明式傢具的主要特點是採用木架構造的形式,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形體特徵,造型簡潔、單純、朴質,並強調傢具形體的線條形象,在長期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了以「線腳」為主要形式語言的造型手法,體現了明快、清醒的藝術風格。同時,明式傢具不事雕琢,裝飾洗練,充分地利用和展示優質硬木的質地、色澤和紋理的自然美;加上工藝精巧,加工精緻,使傢具格外顯得雋永、古雅、純朴、大方。明式傢具比例的合度和諧;體現了完美的尺度與人體功學的科學性;合理、巧妙的榫卯結構和加工工藝,都充分地反映了「明式」的卓越水平。所以,明式傢具被稱之為明清工藝美術寶庫中的明珠,是中國封建社會未期物質文化的優秀遺產。 明式傢具的造型結構十分重視與廳堂建築相配套,線條組合給人疏朗空靈的藝術效果,與繁復奢華的清式傢具相比,明式傢具以清新素雅、簡練概括而取勝,因此在古傢具市場中,一直流行著「十清不抵一明」的說法。
6. 明式傢具為何雕飾比較少明式傢具有什麼特點
有很多愛好收藏的人,喜歡收藏一些古代的傢具,古人的傢具自然和現代人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能夠流傳到現在,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不過傢具自然還是清朝時期留存下來的最多,但是有一些清朝時期的傢具卻叫做明式傢具,這是為什麼?而明式傢具上面的雕飾為什麼比較少,它有什麼樣的特點嗎?
很多人誤以為明式傢具是素雅只有線條裝飾的,其實明代傢具裡面有很多是帶有雕刻的,而且精品居多。縱觀明式傢具拍賣歷,成交價最高者,莫不以精彩的圖案布局,精湛的雕工取勝。在2017年12月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上,一對康熙御制黃花梨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櫃拍出了9890萬元的天價,無獨有偶,在14年北京印千山春季拍賣會上,明代月洞式門罩黃花梨架子床以5290萬落錘成交。為何在收藏界浸霪多年的各位泰斗對這些華美絢麗的滿雕作品如此青睞呢?
這是因為這些作品是明式傢具的代表作品,凝結了明代傢具製作的最高技藝。事實上,明式傢具收藏中,以雕飾為點綴的作品勝過光素的作品,一是存世量少,二是又多為精品,極受收藏家們的追崇!
今人多見到明式傢具多以素雅為主,以為古人是因愛惜原木表面紋絡,不忍以刻刀毀去。而事實確是:在傢具表面施以雕飾,不是不願,而是不能。各中原由,本文將以兩個方面加以解釋。
一.法度不容
明朝是一個等級森嚴,法律嚴苛的專制社會,自建國始,朱元璋對百姓民生服飾、建築、器用制定嚴格的條令,稍有不當就可能犯下「僭越」大罪,殺頭亦是常事。《明律》對世人穿衣的面料、樣式、尺寸、顏色,日常的飲食所用的餐具,住宅房屋數量及所塗顏料都有嚴格規定。
所以,在明朝要想「高消費」,前提要有相應的身份,否則就可能違法犯罪。有次海瑞巡撫蘇州,世人皆知其嚴,為防出錯,富戶將紅色大門塗成黑色,弄得整個蘇州城都像辦喪事。因此世人置辦傢具,皆是小心翼翼,不敢在傢具上枉加裝飾。而在當時,文人為強調自身品味、格調,突出自身社會地位,就在傢具的線條、型制上小做文章,也就促成了現代所說的文人傢具,說是文人參與了設計,到不如說是文人的無奈之舉罷了。
在當時,大部分的精美傢具這由皇族和世家大族所有,據《工部廠庫須知》記載:「廣東布政司每年應解……胭脂木十段、花梨木十段、南棗木十段、紫榆木(紫檀的別名)十段……送御用監交收。」而這些貢木,據晚明太監劉若愚撰寫的《酌中志》記載,由御用監內擅長雕刻的佛作負責硬木器物的製作成器。如萬曆一朝,皇帝朱翊鈞在打造器物方面尤其出手闊綽。據《工部廠庫須知》記載:萬曆十二年(1584年),「御前傳出紅殼面揭帖一本,傳造龍鳳拔步床、一字床、四柱帳架床、梳背坐床各十張,地平、御踏等俱全……六項計銀三萬一千九百二十六兩,工匠銀六百七十五兩五錢。」如此龐大的開支,皇室對精美傢具的需求可想而知。
二.社會生產力的限制
光素的傢具製作只需要用基礎的錛、鋸、刨、鑿、斧、銼、墨斗做出每個構件,然後添加簡單的線條,鑿出榫頭,鑽出卯眼,就可組裝成器,一個工匠足可勝任這項工作。而在傢具上進行雕刻,則是另一種製作工藝,這就需要專門的雕刻工具、訓練有素的雕刻技藝、雕飾圖案的構想,位置、尺寸的確定和不同工種間的合作協調,是需要由多個工匠共同完成。這就需要一個社會集體的大規模協作。在當時,只有皇家才能擁有這樣的製作團隊。而在民間,工匠之間缺少協作,且大量的雕刻題材為皇室所專用,雕刻技藝為皇室壟斷,民間傢具雕刻藝術發展緩慢。另外,明時生產力不足,土木堡之變後的連年征戰,山東、河南等地的連年災害,除蘇浙二地外,人們生活水平偏低,傢具用品體量較小,注重一器多用,堅固實用。同時,簡潔的造型也能防止傢具的損壞,這雖與審美喜好有所背離,但實為無奈之舉。可以說,今人所贊頌的文人傢具,在當時只不過是民俗傢具,為日常生活所做,上不得檯面。
直到明帝國崩潰後,皇室傢具和匠人流入民間,社會生產力得到解放,才使得傢具上的雕飾漸多。到乾隆年間,明式傢具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硬木傢具上雕飾應用日益漸多,促成了一大批精美器物的創作。傢具上的小拱度下移式羅鍋棖和羅鍋棖加矮老、卡子花等造型富於裝飾性的構件才開始流行,以點綴性的局部雕刻和滿雕才開始在民間大量出現。
明式雕飾和清式雕飾的比較
明式雕飾簡潔大氣,布局合理,講究一個「雅」字。多以歲寒三友、蓮花靈芝、山石流雲為題,頗有「明月清泉」、「陽春白雪」之類的文儒高士之意趣。而清式傢具雕刻繁瑣,選材多以戲曲故事,日常物件為主,較為世俗化,突出的是民間百姓對生活富足的嚮往或統治者炫耀權力財富的功利要求。二者相較,明式雕飾在表意明志上更勝一籌,更為符合今人的審美意向。
(很多人會驚訝,這明明是清代傢具,為何又稱為明式傢具?記住這香幾確實可以歸納為明式,因為他的雕刻風格及紋飾保留了明式紋飾的特徵,所以可以稱之為「明式傢具」,更多資訊紅木達人王義)
玉不琢,不成器,紅木雖好,但光素的外表終究是難以滿足人們對精美傢具的色目之欲。時下,很多年輕人對明式傢具的理解始終停留在無雕飾全素工才是明式傢具、文人傢具!甚至衍生出來了「新中式」,死命追求極簡風格。其實明代文人在雕飾上絕不會泛用,雕飾是古人當時對美的追求和嚮往的文化符號,包含美好寓意,並非繁縟。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基礎,怎麼能理解那些紋飾和雕刻?又豈是一般工匠所能領悟的?特別是這樣明式傢具中的精品,更具備極高的收藏價值,所以那些帶雕刻的明式傢具拍賣價格為何屢獲新高?那些收藏大家絕對可不傻!所以奉勸一些年輕人,放棄意霪,好好正視一下怎麼才是真正有傳統文化的明式傢具,可不能在傳統的路上走歪啊!
7. 明式傢具製作技藝介紹
說到傢具啊兔兔是說不完的話,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很喜歡西式的傢具,這不兔兔的姐姐結慧如婚了為了傢具的事傷透腦筋呢!兔兔的姐姐喜歡西式的傢具,可是兔兔的姐夫呢喜歡中式的傢具,到底是挑選西式的傢具呢還是中式的傢具呢?為此兩個人可傷透腦筋了呢!不知道朋友們是否聽說過明式傢具呢?如果沒聽過的朋友今天可要好好聽兔兔講講明式傢具製作技藝哦!
介紹
明式傢具製作技藝是江蘇省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明式傢具是指自明代中葉以來,能工巧匠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雞翅木等進口木材製作的硬木傢具。雖然明式硬木傢具在全國很多地方都生產,但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能工巧匠製作的傢具最得大家認可。因此,人們公認蘇式傢具是明式傢具的正宗,也稱它為蘇州明式傢具,簡稱蘇式。
明式傢具的品種十分豐富。保留下來的,主要有凳椅類,幾案類、櫥櫃類、床塌類、台架類等。此外尚有作為屏障之用的圍屏、插屏、落地屏風等。
明式傢具的製作技藝被稱為古代傢具製作技藝的最高峰。正宗的明式傢具不論大小,都沒有一滴膠水、一顆釘子,而是以精密巧妙的榫卯技藝來結合部件,使傢具能適應冷熱、干濕變化,這也是明式傢具能保持百年的秘訣之一。另一個令人稱奇的製作技藝是明式傢具的線條弧度與人體結構相適應,人坐上去不僅舒適,還能有助於糾正身姿坐態。此外,蘇州製造的明式傢具也繼承了江浙匠人精明細致的特點,做到了惜木如金。蘇州工匠用靈巧的雙手將木料巧妙套用,甚至連很小的木片都派上用場。明式傢具製作年代為明中期至清早期,時宏租間跨度200餘年。經典明式傢具以其材質昂貴,做工精絕,式樣講究,數量稀少而稱雄。
中國傢具經過不斷地變化、演進和發展,到了明代,進入了完備、成熟時期,形成了獨特風格,被世人譽之為「明式傢具」。
發展過程
明式傢具風格的形成,離不開當時的社會條件。明初恢復經濟的措施,使社會經濟得以復甦,社會生產得到發展。手工業也比元代有了較大的進步,工匠從「工奴」中,得到些許自由,在為官方服役之外,可以個人從事手工藝活動,這就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所以,明代的陶瓷、傢具等手工業,都有突出的成就;並產生了我國的工藝網路全書《天工開物》和《園冶》、《髹漆錄》、《魯班經》等著作。
在經濟繁榮、科技進步的興盛國勢之中,城市的園林和宅第建設,也隨著興旺起來。宮廷貴族、富商巨賈們的新府第,自然需要大量的傢具以充其內。加之鄭和七次下西洋,從盛產高級木材的南洋諸國運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等傢具原料,從此南洋諸國和中國來往密切。明中期以後,花梨、紫檀等珍貴木材的進口,也是促進明代細木傢具這個品種發前絕啟展的一個條件。在明代有一大批文化名人,熱衷於傢具工藝的研究和傢具審美的探求。他們玩賞、收藏、著書和參與設計傢具之風,蔚然興起於文化圈內。這些文化名人的投入,無疑對於明代傢具風格的成熟,起到一定作用。在明代的嘉靖、隆慶、萬曆三朝,除普遍的情況仍是漆木傢具以外,社會上開始崇尚硬木傢具。追尋古樸之風,遍及南北。
明末清初,宮廷還將民間傢具製作大師請進宮內製作所需傢具。據清代內務府檔案,雍正三年養心殿造辦處木作有製造疊落式傢具的記載。顯然,明式傢具的雕工,作為製作「第一技能」而受到古代皇族的高度重視。明式傢具的雕刻精品,不少即出自宮廷造辦處能工巧匠之手,做工之精到今人嘆為觀止。
明式傢具風格的形成,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間,可以說,從五代開始,經過兩宋,包括遼金。到了明代,社會經濟繁榮、對外頻繁交流、開放海禁、以及科技進步和文化發達,傢具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傢具至明代,已是品種齊全,造型豐富,藝術風格漸趨成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傢具的成熟期、總結期了。明式傢具製作工藝精細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結合部件,大平板則以攢邊法嵌入邊框槽內,堅實牢固,能適應冷熱干濕變化。高低寬狹的比例或以適用美觀為出發點,或有助於糾正不合禮儀的身姿坐態。裝飾以素麵為主,局部飾以小面積漆雕或透雕,以繁襯簡,樸素而不簡陋,精美而不繁縟。通體輪廓及裝飾部件的輪廓講求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及用線的一氣貫通而又有小的曲折變化,線條雄勁而流利。傢具整體的長、寬和高,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的權衡比例都非常適宜。
蘇州明式傢具,具有"結構嚴謹、線條流暢、技藝精良、漆澤光亮"等四大特點,以其鮮明的藝術風格和地方特色獨樹一幟。結構嚴謹是指傢具構成都是靠卯榫技藝,注重結構的整體性及力的平衡;線條流暢是指傢具外觀上以線條為主,很少雕飾;技藝精良是指選料、配料、木工、打磨、漆工等每道工序均做工講究,無懈可擊;漆澤光亮是指傢具上漆均採用生漆傳統技藝,通過十幾道工序的精工細作,達到似漆非漆的效果。
選材是設計藝匠的重要工作之一。明式傢具多用花梨、紫檀、雞翅木、鐵梨等硬木為材料,也採用楠木、樟木、胡桃木、榆木及其它硬雜木,其中以花梨中的黃花梨效果最好。設計是明式傢具製作的頭道工序,不僅要設計造型,還包括傢具的結構、雕花紋樣等,其高下全憑設計師的獨具匠心。
木工製作即生坯製作,其基本流程除中間的機械加工外,有劃線、理線、裝配、打磨四個環節。雕刻需按設計圖樣通過鏟底、理順邊線、拉花、雕刻紋樣等,做到跟腳清、花葉活翻、層次清晰、有立體感。漆工共有16道工序:打生坯,刮面漆,磨砂皮,做顏色;上頭膠漆,縷砂皮面漆;縷砂皮,揩漆;推砂葉面漆;推砂葉;揩漆等。
這些硬木色澤柔和、紋理清晰堅硬而又富有彈性,對傢具造型結構、藝術效果有很大的影響。由於木質堅硬面有彈性,且硬木是比較珍貴的木料,所以明式傢具的橫斷面製作很小。為此,造型也就顯得線型簡練、挺拔和輕巧。由於木材本身的色澤紋理美觀,所以明式傢具很少施用髹漆,僅僅擦上透明蠟就可以充分顯示木材本身的質感和自然美。紫檀木從深黑到紫紅,有金屬般的色澤和綢緞般的質感,材質堅硬、紋理縝密,適於雕刻。它是古典傢具最細膩的雕制木材,雕工精美者可達到穿枝過梗的程度。可以說,明式傢具中以紫檀雕制而成的優秀作品足以代表中國古典傢具的最高製作水平。黃花梨木呈棕黃色或棕紅色,華貴而富有耐性,具有不易開裂、不易變形、便於造型、利於雕刻等諸多優點,是與紫檀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製作傢具的最優良木材。
怎麼樣呀,聽完兔兔的上述對於明式傢具製作技藝的介紹,從前沒有聽過聞明式傢具的朋友們是不是相當震驚呢?其實明式傢具在中式傢具行業里相當的出名呢,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喜好西式的傢具,因此對於明式傢具了解得不多!明式傢具的技藝可以說是相當的精湛,傢具造型不僅美觀,而且別具韻味,絕對不是一般普通的傢具以及西式傢具能夠比擬的!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8. 明式傢具的特點
明式傢具著重在「式」。無論後代傢具在材料和生產時間有什麼變化,只要具有明代傢具的風格,都叫做明式傢具脊悶敏。明式傢具具有濃厚的明式風格,朴實高雅、秀麗端莊、韻味濃郁、剛柔相濟,造型優美簡練那麼明式傢具的特點都有什麼,今天土巴兔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
明式傢具的特點
1、選材上,多用硬木,紋理優美
明式傢具之所以能在海內外亨有美譽,其大量選用質地堅硬、色澤幽雅、肌理華美的珍貴木材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明式傢具所選用的黃花梨、紫檀、雞翅木、櫸木等木材,其木質自身就有著優美的色澤和肌理,黃花梨溫潤,紫檀靜穆,烏木深沉等。這些木材經磨光打蠟,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色的自然美,加之銅飾件等的襯托,更顯得精美絕侖,富有藝術感染力。
明代傢具的木材紋理,自然優美,呈現出羽毛獸面等膝隴形象,令人有不盡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紋理優勢,發揮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這是明代硬木傢具的又一突出特點。明代硬木傢具用材,多數為黃花梨、紫檀、鸂鶒木等。這些高級硬木,都具有色調和紋理的自然美。工匠們在製作時,除了精工細作而外,同時不加漆飾,不作大面積裝飾,充分發揮、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調、紋理的特長,形成為自己特有的審美趣味,形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這是明代傢具的又一特點。
2、造型上,以線為主,洗練大方
在所有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中,幾乎都採用「線」的形式來表現。明式傢具通過框架結構,以線為主要造型語言,來塑造各種形體特徵的。明式傢具在造型中多採用曲線與直線的對比與變化,集中了直線與曲線的優點,柔中帶剛,虛中見實。明式傢具的線型還借鑒青銅器、古玉器、陶瓷、建築、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中線型的運用,深得剛柔相濟、流暢舒展之妙。
嚴格的比例關系是傢具造型的基礎。我們看明代傢具,其局部與局部的比例、裝飾與整體形態的比例,都極為勻稱而協調。如椅子、桌子等傢具,其上部與下部,其腿子、棖子、靠背、搭腦之間,他們的高低、長短、粗細、寬窄,都令人感到無可挑剔地勻稱、協調。並且與功能要求極相符合,沒有多餘的累贅,整體感覺就是線的組合。其各個部件的線條,均呈挺拔秀麗之勢。剛柔相濟,線條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現出簡罩畢練、質朴、典雅、大方之美。
3、裝飾上,繁簡相宜,手法靈活
明式傢具在注重結構、功能、造型、材料的諸多前提下,講究適宜的裝飾,採用雕刻、鑲嵌、髹飾等多種用法,或結構裝飾、或細部刻劃,使結構與裝飾、裝飾與傢具整體渾然融合,適宜的裝飾,既為傢具增飾添華,又與傢具整體的簡潔形成對比。裝飾用材也很廣泛,琺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樣樣不拒。但是,決不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據整體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裝飾。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積的透雕或鑲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雖然已經施以裝飾,但是整體看,仍不失樸素與清秀的本色;可謂適宜得體、錦上添花。
4、結構上,嚴謹科學,榫卯合理
明式傢具多種多樣的構件,在結構中的作用均十分明確,根據受力情況和形式效果,在用料、做工上無不做到精益求精,在比例和關繫上正確和諧。即使一些看起來只起裝飾作用的構件,也多是結構構件的加工變化,在傢具形體中顯得自然、緊湊。
5.結構嚴謹、作工精細
明代傢具的卯榫結構,極富有科學性。不用釘子少用膠,不受自然條件的潮濕或乾燥的影響,製作上採用攢邊等作法。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明代傢具的結構設計,是科學和藝術的極好結合。時至今櫻枝日,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傢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見明代傢具的卯榫結構,有很高的科學性。
6.造型比例嚴謹,注重功能性
在造型特徵上明代的傢具設計講求嚴密的比例關系和適宜的尺度,在此基礎上與使用功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力求達到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在造型中運用曲線,無論是大麴率的著力構件還是小曲率的裝飾線腳、花紋、牙板,大多簡潔挺勁,賀潤流暢,而無矯飾。
明式傢具的分類
明式傢具分五類:第一類為床榻寶座;第二類為椅、凳、墩;第三類為桌、案、幾;第四類為櫥、櫃、格、箱;第五類為屏風及其它傢具。
第一類,床、榻、寶座,為卧具和起居用具,明代此類傢具主要有架子床、羅漢床、榻和床式大椅。
第二類,椅、凳、墩等坐具,明代的坐具主要有交椅、圈椅、四齣頭官帽椅、南官帽椅、靠背椅、杌椅、坐墩。
第三類,桌、案、幾等承具,明代的桌分束腰桌和無束腰桌;案有長方案和條案之分,案面兩端有翹頭案和平頭案之分;幾有香幾和炕幾之分。
第四類,櫥、櫃、格、箱等存貯具,櫥一屜稱為悶戶櫥、兩屜稱聯二櫥、三屜稱聯三櫥、四屜稱聯四櫥;櫃分圓角櫃和方角櫃;箱有長方和正方形之分。
第五類,屏風及其它傢具,屏風有插屏和圍屏;其它傢具有鏡台和衣架。
以上就是土巴兔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明式傢具的特點的主要內容,更多有關明式傢具的資訊文章,請繼續關注土巴兔裝修網。
9. 明式傢具怎麼樣
傢具是人們的家庭裡面都會安裝,只是傢具的材質種類比較多,所以大家最好是先看有哪些樣式適合,不過傢具也是有品牌的,所以大家最好是先看有哪些傢具品牌口碑好,那麼明式傢具怎麼樣呢?明式傢具的挑選技巧都有哪些呢?下面就由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明式傢具怎麼樣
1、明式傢具具有結構嚴謹的特點。它的卯榫結構據有很強的科學性,沒有使用釘子和膠的固定,也不受自然條件下的乾燥於潮濕的影響,在特別的介面處用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鑲嵌。這樣既增加了牢固性又具有一定的美觀度。
2、明式傢具它局部和局部的對比,整體形態的對比都是比較勻稱的。無論是高低,寬窄、粗細都特色的勻稱,沒有多餘的累贅、貼合自然,剛柔並濟。具有強烈的典雅美。明式傢具的材料選擇多數是紫檀木、黃花梨、金絲楠木等等。它呈現的線條天然無雕飾,自然美。它充分利用了木材的紋理特長,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魅力。
二、明式傢具的挑選技巧
1、傢具的材質要環保。從材質上來分,傢具就可以分為:實木傢具、板式家兆改具、鋼材傢具、塑料傢具、布藝傢具、藤藝,已經現代流行的紙傢具等。無論是哪一種材質的傢具,首要保證的必須是健康。在購買傢具的時候,可以查看相關的質量檢測報告書,確保自己購買的傢具是健康環保的。
2、氣味不能刺激。環保的傢具應該是沒有刺激性氣味的,不刺激眼睛、鼻子、喉嚨。如果一聞傢具,就發現氣味刺激,就需要注意。刺激性的氣味越重,就可能是甲醛的含量較高。但是,有一些傢具即使味道不重,材質卻依然不合格。所以,在購買之前,一定要要求商家出示相關的環保證書。
3、油漆要光滑。聞了氣味之後,你還需要仔細觀察一下子油漆。油漆對族納判人體的健康狀況也是密切相關的。你需要用手摸上一摸,你需要注意的是油漆是否光滑,油漆是否起皺,有沒有掉漆的情況。一般正規廠家的傢具,在油漆方面都是做得非常考究的。
傢具是家庭裡面都會安裝的,只茄衫是傢具也有很多品牌,那麼明式傢具怎麼樣與挑選技巧有哪些。
10. 明式傢具的特點
藝術展現
明式傢具具有一定的古韻味。它崇尚仙人的質朴之風,追求自然的樸素,不加修飾。充分利用了木材的優美線條來展現這種氣韻。
明式傢具的雅多為人們一眼注意到的,它指的是傢具的材料、工藝和造型。風格古樸典雅、端莊美麗。傢具線性變化、邊框接觸柔和適用。擁有直線和曲線的對比、方和圓的對比、橫與直的對比,具有很強烈的形式美。
明式傢具的麗質。因為特別重視工匠藝術。注重面的處理、比例掌握,所以傢具具有形象淳樸的特徵。它運用了古建築的框架結構,以框架為主、造型為鋪的特點使得明式傢具給人展現出了一種干凈利落的風采。畝段慶
風格展現
結構美
明式傢具具有結構嚴謹的特點。它的卯榫結構據有很強的科學性,沒有使用釘子和膠的固定,也不受燃則自然條件下的乾燥於潮濕的影響,在特別的迅握介面處用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鑲嵌。這樣既增加了牢固性又具有一定的美觀度。
造型美
明式傢具它局部和局部的對比,整體形態的對比都是比較勻稱的。無論是高低,寬窄、粗細都極具特色的勻稱,沒有多餘的累贅、貼合自然,剛柔並濟。具有強烈的典雅美。
木質美
明式傢具的材料選擇多數是紫檀木、黃花梨、金絲楠木等等。它呈現的線條天然無雕飾,極具自然美。它充分利用了木材的紋理特長,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魅力。
這些都是明式傢具不可忽略的魅力,我們在選購明式傢具的時候需要了解其豐富的內含,將其放在與其有相輔相成作用的居室內,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明式傢具的優點,同時還會使自己的家居風格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