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身鍍金的"巴渝第一拔步床",是100年前大戶人家的嫁妝嗎
拔步床,也稱為"八步床",是中國傳統傢具中,體型最大,結構最復雜的一類床具,主要流行於明清時期,相比於一般的架子床,它多了一個"小木屋",即用木架構成的一個廊架,就像一個小房子。
這張撥步床是"巴渝第一床",可以說是拔步床中最復雜最精妙也最奢侈的一張,不光是全身雕花刻案,還鍍上了黃金,整張床金光閃閃,豪氣異常,是皇宮里都難見的規格。
整張床進進出出共有五層,每一層都刻滿了扶手瓜,數量共44個,佛與福諧音,而44則象徵世世代代幸福延綿,非常講究。另外還雕了牡丹和綬帶鳥,綬與壽諧音,牡丹則代表富貴長壽。最後還有鼠食葡萄圖,9隻小老鼠分食大堆葡萄,葡萄多籽,老鼠也叫耗子,諧音好子,寓意多子多福,人才輩出。
『貳』 閨蜜馬上就結婚了,結婚陪嫁用品應該准備什麼
結婚陪嫁物品,是需要好好花心思選購的。所以在婚禮前,女方都會把清單列好,看選用哪些陪嫁用品既不失身份,又可以讓自己的女兒實用。
陪嫁用品三:床上用品。紅色四件套,被子,枕頭,抱枕都是選擇雙份的,這個就寓意著夫妻兩人雙雙對對,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紅色更有喜慶之意,是結婚的大好日子裡增添氣氛。這些也是生活最貼近最實用的陪嫁物品。
陪嫁物品四:家電。像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等都是需要用的到的生活家電。在陪嫁物品上有這些家電,既可以在日常上用的到,也可以幫助新人們節省一定開銷,也有特殊的寓意,寓意著父母祝願新人們家庭幸福美滿。
很多陪嫁物品都是可以根據生活所需去選擇,也可以根據每個家庭去選購。既可以顯示女方的身份和品味,也可以希望女兒在新婚後有更加美好的家庭生活。
『叄』 結婚女方必須買的東西,結婚時女方需要買些什麼東西陪嫁呢
提起結婚女方必須買的東西,大家都知道,有人問結婚時女方需要買些什麼東西陪嫁呢?另外,還有人想問結婚女方需要准備什麼?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結婚女方要買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結婚時女方需要買些什麼東西陪嫁呢?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傢具家電結婚的時候,一般是男方負責買房,女方負責買家電、傢具。現在的大家電大傢具都是陪嫁物品,比如電視、冰箱、電腦、沙發等東西,在婚前找個好日子搬進新房。
2、床上用品在大多數地區的婚嫁習俗中,陪嫁物品之一就是床上用品。女方要准備大紅色的棉被,一般是雙數,也就是6套、8套或者10套。還要准備床上四件套,圖案要喜慶的。結婚頭三天必須穿新衣。
3、生活用品一些生活用品也是嫁妝的一部分,新娘要提前准備好。根據地區的不同,需要准備的東西也不一樣。一般有牙刷、毛巾、子孫桶、紅色喜盆等,都是日常用到的東西。
4、貴重首飾結婚的時候,男方家會給女方三金或者五金首飾。而出嫁的時候,女方父母也會為其准備幾套貴重的首飾,一般是黃金材質的。這種首飾有保值功能,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5、陪嫁箱子新娘出嫁的時候,還要准備2個陪嫁箱子。箱子裡面除了放自己的日常服裝和回門衣服以外,還要放壓箱錢。壓箱錢是父母給女兒的私房錢,具體金額根據經濟條件定。
結婚女方需要准備貴重物品、床上用品、家用電器、其他習俗用品、紅色臉盆。男方買三金 女方買啥。
1、貴重物品——禮金、珠寶、汽車、房子
這四樣東西乍一看,很多人會覺得疑惑,這些東西不是男方准備的嗎?一般來說,這幾樣東西基本上都是男方來准備的,但是女方也會准備禮金和珠寶首飾,根據地方習俗來看到底要准備三金還是五金。
而汽車和房子則是娘家人對自己女兒的愛護,畢竟新娘有了自己的車子和房子後,在婆家人眼裡的地位多少都會有些不一樣。不過也有男方准備新房,女方准備裝修、車子或者傢具的情況。
2、床上用品女方買結婚四件套禁忌。
床上用品可是女方的嫁妝必備。一般情況下,床上用品都是雙數,代表著成雙成對的吉利。無論是三件套也好四件套也好,基本上都要准備4份,或者是6份或8份。女方結婚准備清單大全。
4份的寓意是雙鋪雙蓋,好事成雙;6份的寓意是六六大順;8份的寓意是發發一生;10份的寓意則是十全十美。還有一種情況是新郎新娘各自准備4床被子,寓意四平八穩。女方准備的基本嫁妝。
3、家用電器
傢具:衣櫃、沙發、梳妝台、餐桌等。家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等。生活用品:大小喜碗洗盆等各10件,喜杯、餐具等。如果男方已經備好的車房,那麼女方家裡為女兒置辦家用品會增進兩家人的感情哦。結婚男方必須買給女方的東西。
4、其他習俗用品
子孫桶:外面用大紅布包裹,桶內放置紅棗、紅花生、桂圓、5個紅鴨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衛生紙、柏樹枝一小捆。(隨著時代的變化,准備子孫桶的新人越來越少,所以可以視情況而定,看到底需不需要准備子孫桶)女方壓箱底的衣服誰買。
5、紅色臉盆
一般需要准備兩個臉盆。其中一個放置的是新娘為公公婆婆買的各一雙皮鞋、襪子、帽子。另一個則放上健康秤和一盆帶籽萬年青。切記,兩個盆中都需要放置一些紅棗和桂圓,然後用帶有喜字的紅布遮蓋。婚鞋為什麼不能穿二次。
以上就是與結婚時女方需要買些什麼東西陪嫁呢?相關內容,是關於結婚時女方需要買些什麼東西陪嫁呢?的分享。看完結婚女方必須買的東西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肆』 民國時候的松木傢具有收藏價值嗎
有收藏價值。
民國傢具收藏價值表現在五個方面:
中華民國從1911年成立到1949年終結,通常我們將這期間所生產製作的傢具統稱為民國傢具。這裡面又可分為「民國仿」傢具和「民國式」傢具,前者即民國期間仿製的明清傢具和西洋傢具,後者則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晶,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民國傢具與清代傢具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民國傢具比清代傢具洋氣。這種「洋氣」反映在傢具上,就出現了中西「雜交」的現象,或曰崇洋時尚。目前民國傢具從五個方面表現出它收藏的價值:
1.年代:民國至今將近百年了,清末民初正是中國幾千年來未有之大變革,人們的政治觀念在變,對西方的政治文化由抵制變為「西為中用」。從國家體制,到服飾發型、建築傢具都出現了巨大的改變。民國傢具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出現的。短短四十多年間形成了一種時尚,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追捧,有了自己獨特的美學符號和審美體系,這些要素使得民國傢具有了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當前在舊貨市場流通的古舊傢具,主要是民國硬木傢具,經歷了一定時間的沉澱,具備了藝術品成為藏品的底限,其正處於「舊品殘值流通階段」或「舊品變藏品階段」,頗有收藏空間。
2.材質:在清末民國初期,傢具的用料還是承襲清代的酸枝木、花梨木為主的格局。但此間原本不被我們中國人所重視的櫸木、柚木、松木傢具都逐漸風行起來,這完全是洋為中用的結果。
受西方的影響,民國傢具開始採用現代工業材料,夾板表面覆貼各種珍貴木紋,追求名貴。除了木材,玻璃成為那一時期製作傢具最重要的材料。比如民國客廳中,沙發、牌桌、茶幾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大件傢具——陳列櫃,櫃的迎面和側面一般均由玻璃組成,用來擺設珍稀藝術品或書籍以供觀瞻,同時又顯示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修養。在原來沒有擋板的地方裝上玻璃,增加了密閉性;將原來的實木板件改為玻璃,又增添了通透性。同時,玻璃的使用也使得傢具整體顯得很「洋氣」。一些櫥櫃的櫃門上還用上了彩色玻璃,使得私密性和裝飾趣味又添一層。民國時期還有瓷磚的介入,多用於餐廳、廚房的傢具和牆面,少部分則用於鋪地,上面印製漂亮的花紋和鮮艷的色彩。
3.品相:民國傢具可以說是19世紀初葉的「混血兒」,既有豪華富貴洋里洋氣的,也有俗里俗氣的,更有非驢非馬不可思議的。
按品相,可分為三類:(1)復制派。民國傢具很大程度上是歐式古典傢具在中國的復制。人們追捧西式傢具,文化階層追求原汁原味。很多傢具是直接按照外國雜志上的照片生產出來的。在民國傢具中,流傳最多的就是在國外被稱為「邊椅」的餐用椅,佔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樣式繁多,不可勝計。與國外不同的是,民國時期的餐椅酸枝木、花梨木佔了很多,而國外的餐用椅多是桃花心木、椴木等。另一種純舶來的復制傢具是沙發。現在看到的老傢具中凡是沙發都是民國時期的產物。(2)改良派。以海派傢具為主,即俗稱的上海老傢具。民國海派傢具不僅代表一個時代,也代表這個時代中國傢具的最高水平。其在用料上延續了明清傢具的理念,以硬木為主、醬紅底色雍容富貴。造型款式吸收西方式樣,品種有三門大櫥、五斗櫥、梳妝台、三搖鏡、玻璃櫥、窗頭櫃、獨腳圓台和床等。卧室里床由繁變簡,床從單邊上改為雙邊上,強調舒適和實用,梳妝台變繁復,椅子脫離了明清「燈掛」樣式,椅背欹斜、椅腿或「三彎」或用機械鏇木等,另有牌桌、大衣櫃的引進,器形尺碼較之原先均放大,如大衣櫃、陳列櫃等高都在兩米多,這與洋建築的房間寬大有關。此外像西洋彩玻璃、磨邊鏡子、西洋花飾等也被大量採用。海派傢具不僅領導了時尚,也體現了中國工匠的智慧,為中國傳統傢具注入了新鮮的血液。(3)雜交派。多指一些土洋結合的傢具,中西元素糅合地相當生硬,藝術水準很低。
4.稀有性:民國傢具由於年代近,存世量比較大,但是風格獨特的傢具卻往往顯得鳳毛麟角。雖然由於仿製成本高,民國傢具的贗品並不多,但是近年來民國傢具的價格走勢一路飆高,出現了很多嫁接的仿造品或者變造品。所以收藏的時候要注意「去偽存真」。
5.完整性:民國傢具經過近一百年的時間,不少傢具因使用過程中的損壞而導致了局部的殘次,這也是民國傢具的一個特徵。從收藏和投資角度講,收藏完好而沒有缺失的傢具應該是首選。當然,一些像拉手、銅飾等有小缺失的可以暫付闕如,還有一些傢具看似已散了架,但只要不缺主要的部件,就能整舊如舊。
『伍』 明清紅木傢具都用的什麼材質
明清紅木傢具主要使抄用以下幾種材質:
1、海南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
2、印度小葉紫檀。學名檀香紫檀;
3、大紅酸枝。學名交趾黃檀;
4、鸂鶒木。這個材質容易與現在的雞翅木混淆,目前市面上的雞翅木大部分產自非洲(所謂新雞翅),而明清材質鸂鶒木產量十分稀少,紋理與非洲雞翅相比更加穩重,藝術氣息更重;
5、鐵力木。這是中國本土產木材,目前已被列入二級保護物種,禁止採伐了。
除了上述材質,明清傢具很少使用其他材質。其中部分輔料,例如某些黃花梨凳子的凳面,可能會使用一些其他材質。
上述內容,摘錄自作家海岩的專著《姚紅魏紫俱凋零——紅木傢具古今談》,其中對明清傢具幾種常用材質有詳盡介紹(海岩在寫作之餘,通過長期的收藏實踐,已成為紅木收藏界公認的大家,其收藏有400餘件明清黃花梨傢具,使其成為業內權威)。從書中我們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所謂花梨木、酸枝木,並不是明清傢具常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