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用水泥和木頭製作傢具,做法原來這么簡單
水泥可以做傢具的,可用來做飾面板,以下是製作工藝:
飾面水泥板的製作包括木模板、材料、成型、勾縫、 脫模、修補等,其特徵在於:
(1)木模板是用50mmx l00mm的杉木條做骨架,再在骨架 上釘上五合板,為制出1500mmx1000mm飾面水泥板木模板的 規格是1630mmxl130mm,然後在木模板上釘上4條寬度為50 mm的杉木條框製成比飾面水泥板長與寬都多出30mm的木模, 杉木條的厚度和飾面水泥板相同,木模多出的30mm是在製作 時先在木模的兩邊嵌入30mm的木條以便脫模時先抽出嵌入的 木條就比較容易脫模,木模板的骨架用榫頭連接並用鐵件加 固,木模板必須平整牢固;
(2)材料包括525#普通水泥、107膠水、用14目過篩的 中砂、鋼絲網(用0.8~1.2nm鋼絲,網眼8~20mm見方) 飾面磚(白瓷磚或彩釉磚)、鋁合金,玻璃、塑料或硬木條、 五金件(包括合頁、自攻螺絲、木螺絲等);
(3)成型:在木模上鋪上光麵塑料地毯作隔離層,框上 用鋁合金飾邊線,鋪進一層經泡水後瀝乾的飾面磚(如生產 單飾面水泥板板,則不必加).按水泥:砂子:水: 107膠水 =1:2:0.2 :0.2的比例拌砂漿,其中水的用量可根據實 際情況調整,拌好的砂漿攤進模內一半,用大號油灰刀來回 刮二、三遍,使砂漿和飾面磚粘貼飽滿,然後鋪進一層鋼絲 網(如有特殊需要,可鋪進兩層或另加加強筋),再攤進另 一半砂漿,攤平並震動密實,震動器用0.5干瓦的功率,要懸 掛在震動台下,在砂漿表面抹平後立即鋪上飾面磚,再用長 木尺調整好飾面磚的平鱉度並壓緊;
(4)勾縫:在成型24小時後,即可在模上勾縫,先用油 灰刀颳去飾面磚縫里的砂漿,再用自水泥調107膠水的灰膏勾 縫,白水泥和107膠水的比例為1:0.3~0.4,如為彩釉磚勾 縫,白水泥要先調色,顏料主要用鐵紅、鐵黃,鉻綠,對雙 飾面水泥板的另一面應在拆模後再進行勾縫,在勾縫時還應 配合戴上橡膠指套的手指抹平,並於2~3小時後用濕布擦 凈表面;
2. 紅木傢具的製作流程是怎麼樣的
因為紅木傢具是以手工製作為主的,和機械化流水線上出來的產品不同,需要的周期比較長。紅木傢具的製作工序相當繁瑣,它從木材到成品需要很多道工序。雖然目前紅木傢具的製作一部分流程已經脫離了完全的手工製作,但是也僅限於開木料和打榫。首先將原木用帶鋸鋸成厚薄不同的板材;再把厚薄不同的板材分類,分別進入乾燥窯進行乾燥,一般厚的板材需要乾燥40天左右,薄的在15天左右,將木板乾燥至水分含量在8%——12%。目前很多紅木傢具製作廠家都有一些比較好的乾燥方法,但是這個過程最少也不低於10天。
以上兩步可以說都是准備工作。從下一步起,開始進入正式的製作步驟。
第一步是紅木傢具製作最主要的步驟,也就是紅木傢具製作企業所說的木工步驟。在這里,首先開料人員根據傢具不同部件的需要將乾燥好的木料鋸成合適的尺寸,再經過壓刨使尺寸更加精確。然後進入木工階段的主要程序——開榫,現在一般都採用機器打榫的方式。
第二步雕刻。一般的紅木傢具都有一些或簡單或復雜的雕花來裝飾,所以在組裝以前木工要把需要雕刻的板材送到雕刻車間,雕刻就是一個更需要時間的細活了。而且根據雕刻方法的不同,工人的熟練程度,以及花樣的繁簡,需要的時間也大不相同。以一塊一面的雕花的床圍為例,如果花紋比較繁瑣,即使是一個熟練的老工人也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雕花以後還需要將表面進行初步處理,磨光滑。雕刻以後的板材送回木工車間,這樣就可以組裝了。一件紅木傢具的雛形也就出來了。
但是這時候傢具的表面還是有些粗糙,因此就需要第三步:打磨。這是紅木傢具製作過程中一個重要步驟,打磨得好壞直接影響消費者對紅木傢具的第一印象。以一張羅漢床為例,需要3個工人打磨至少20天的時間,還不包括床圍的部分。
最後一步上漆或上蠟。有的傢具打磨以後就可以直接進入市場了,但是絕大多數都需要進一步上漆或者上蠟。一般南方的傢具上漆的比較多,北方則更習慣上蠟或者打核桃油。如果上蠟或者打核桃油則比較快,直接上就可以了,如果是上漆則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以上8次生漆為例,上一次漆陰干一次,這個過程下來就需要至少15天左右。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件工藝上乘的紅木傢具的出爐需要多麼復雜的工藝。以製作工序相對簡單的圈椅為例,這一道流程下來,就需要至少40天的時間。而如何再加上復雜的雕花、鑲嵌等裝飾,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一件好傢具的出爐,實在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您想享用一件好的紅木傢具,無論心裡多急,也一定要耐心等待。
這就是紅木傢具製作的一般流程。謝謝
3. 木傢具如何製造
用木材或木質材料製成,陳設在室內或公共場所,以供人們工作、生活、休息或放物品等用的製品。木傢具在滿足實用功能的同時,也起著室內裝飾作用。良好的傢具裝備,不僅是保證人們高效工作、方便生活和充分休息的必要條件,而且對人們的藝術愛好和文化修養起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傢具作為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總是反映一定時期的文化藝術和技術發展水平以及人類相應的生活條件。就藝術風格來說,傢具往往與建築具有共同的時代特徵。
中國傢具發展簡史
中國傢具歷史悠久。早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甲骨文中就已有床、幾等傢具的記載。從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221年)至漢代(公元前206~220年)時期,人們的起居習慣是「席地而坐」。因此,早期的傢具特點是粗獷、低矮、敦厚,結構簡單,突出實用功能,以塗漆方法裝飾傢具。漢代後期傢具的品種逐漸增多,裝飾方法在以彩繪為主的基礎上,又出現鑲嵌、金箔貼花等技法。從南北朝(420~589年)到隋唐(581~907年)時期,傢具的品種和裝飾日益演變發展,出現了富麗豪華的座椅等傢具。盛唐以後,「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逐漸普及,傢具也由矮型向高型化發展。明清(1368~1911年)時期,海上交通發達,熱帶的優質木材輸入中國,加上工藝和裝飾手段日益進步,使傢具製造業得到迅速發展,蘇州、廣州、揚州、寧波等地成為當時傢具製作中心。明代傢具結構簡練,接合嚴密,比例協調,造型典雅,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對外國傢具設計和工藝技術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改革和技術進步,中國傢具生產從手工業作坊生產逐漸轉變成具有一定技術裝備水平的工業部門。
木傢具分類
可以按多種特徵來分類。按照結構特徵,可分為拆裝的和不可拆裝的。前者是指那些可以多次拆開和裝配,通常是用各種聯結件或螺栓接合的傢具;後者則是在裝配後不能再拆開,一般採用帶膠的榫接合、膠接合或釘接合裝配而成的傢具。同是櫃類傢具又可分為板式的和框式的。櫃體由各種板件組成的,稱為板式結構。櫃體由帶嵌板的木框組成的,稱為框式結構。木傢具主要按使用場所和功能用途分類(圖1)。
圖2傢具生產發展趨勢
傢具生產的發展與建築事業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影響傢具生產發展的,還有人民生活水平、人口密度、家庭結構和原材料構成等可變因素。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後期,世界傢具工業發展很快。在多種傢具產品中,木傢具仍佔主導地位。傢具的發展趨勢是:①生產中心向著擁有豐富森林資源或毗鄰木材產地以及有廉價剩餘勞動力的地區轉移;②生產進一步專業化,在建立大型的能批量生產較便宜產品的高度機械化、自動化企業的同時,還將保存相當數量的小型企業和作坊來製造傳統風格的、優質高檔的傢具;③由於世界范圍內的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刨花板和中密度纖維板等類的人造板,將在傢具生產中進一步擴大應用;④傢具工業的生產技術和市場貿易將會越來越趨向國際化。
4. 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 只要六個步驟
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是怎麼樣的呢?實木傢具是指純實木傢具,即指所有材料都是未經再次加工的天然材料,不使用任何人造板制簡答此成的傢具。就是說傢具的所有用材都是實木,包括桌面、衣櫃的門板、側板等均用純實木木板或實木指接板製成,不使用其他任何形式的人造板。下面我們來看看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
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其實挺簡單,下面從六個步驟來跟大家介紹:
第一步,木工與上一道工序交接。即與配料部對接。交接舉搏單子、木材的數量、種類等,還要對所交接的木料做個檢查,不合格地要退回去。
第二步,拉鋸料定位、畫線
拉鋸料定位是把經過刨打光、拼板等加工後的部件,木工師傅根據產品規定的尺寸,根據圖紙,在各部件料上畫線定位好,如打榫的位置,開槽的位置,都要做到精確。
第二步,打孔、做榫卯結構、裁板
木工師傅根據產品的規格,產品的尺寸,按照鋸料的定位、畫的線,用打孔機打孔,用拉鋸裁板,用打槽機打槽。開榫鑿眼要先在木料上畫線,決定鋸割開榫鑿眼的位置。因木工活尺寸大了,可以改小;尺寸小了,則無法增大。用鋸拉榫時,要特別注意合理放線(術語叫「吃線」、「讓線」,二者含義不同,用於不同的部位攔迅),以此保證榫口和卯眼有修整、校正的余料。事實上榫口和卯眼要經過多次細心的修正,才能做到榫口和卯眼的連接是否配合、裝配後的木料是相互垂直的,榫口連接處是嚴絲合縫的。
第四步,鑼圓、穿梢製作、打面板邊
木工師傅,根據師傅產品設計,把要做圓造型,採用鑼圓機,把木料的四角鑼圓。圓角加工應對稱、和順、光滑,無缺角、刀痕。加工面框,面板,門框,門板等部位零件,都有木框4根,兩根長而出榫的叫「大邊」,兩根短的鑿眼的叫「邊抹」。利用大邊和邊抹的格角榫接合成框架,再在各邊上打槽裝板。利用槽的空間,使漲縮的木材不致把面板破壞,或使面板起翹,合理地解決了因木材熱脹冷縮引起的各種問題。
第五步,拉鋸彎料定位、打起方槽
木工師傅,需要根據各種彎料的規格,把要加工的彎料固定在一起,必須要保證一致,定位、用機器打方槽。
第六步,產品組裝
在產品組裝這個階段,其要求是部件與面板要呈90度,介面平整光滑;四腳無傾斜,對角要呈90度,而且四腳要平整如玻璃。產品組裝的時候,是有順序講究的,木工師傅先用進行部件組裝、下架組裝,再進行整體組裝。所用的工具有木錘子、夾具等。
部件組裝
按照產品的結構裝配圖,將加工好的零件組合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結構部件單元。這個加工過程中的「組合」與現代傢具裝配中的「組合」不同,它不是直接就能將零部件組合成產品,而是對零件進行精細加工的同時,進行零、部件的組合。零件組合首先是剔榫眼,減榫,異型部件粗磨找型,檢查榫卯是否大小合適、是否嚴密,有無歪斜或翹角等情況。如發現不妥,要及時修整。
整體裝配
裝配就是將傢具配件組合成一件完整的傢具,組合的難度是相當大,工藝師以其豐富的經驗、精湛的技藝將傢具裝配得渾然一體,天衣無縫。組裝時要求在水平、干凈的地面上進行。這是為了保證傢具裝配質量的必要條件。原因有兩條,一是即便傢具組裝正確,放在不平的地面也會因傢具自重而會出現"走扇"。如在不平的地面上組裝,很不易判別傢具是否裝正了。二是硬木傢具自重很大,放在不平的地面上,腿上的受力不勻,易造成傢具的變形。正式裝配時,把各種部件備齊,按次序擺放,並按順序組裝好。
組裝的次序因傢具不同而有所不同。像櫃子之類,就要事先把櫃門和兩個側山先組裝好,經過測量沒有尺寸上的誤差,待干透後,方可進行全櫃的組裝。在組裝的過程中,一定要不差分毫地掌握好榫卯的緊密,介面的吻合,不然緊了硬拷會至木材裂縫,鬆了則使傢具扭動散架。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更多關於木製傢具的製作方式的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土巴兔學裝修。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5. 做紅木傢具的幾個步驟,你知道多少
7、紅木傢具上蠟工序
上蠟之前可以先在上面塗一層木器防爆劑,這樣可以更好的鎖住水分,然後在陰涼處放置一天。現在塗飾的工藝,主要有打蠟和生漆的。打蠟常用的蠟是蜂蠟。這兩種工藝,都是為了給紅木傢具增加一層保護膜。選用質量較好的蜂蠟。上蠟時可以將蜂蠟放入鐵桶內,然後放在火爐上加熱,等蜂蠟溶化後,用軟的純棉布均勻地擦磨在部件表面上,擦磨的時候應用較大的力量反復進行,以保證蠟能很好地滲入部件。
6. 紅木傢具的製作流程是怎樣的啊
一、平衡除濕處理,科學乾燥木材
乾燥處理——新鮮木材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特定環境下水分會不斷蒸發。水分的自然蒸發會導致木材出現干縮、開裂、彎曲變形、霉變等缺陷,嚴重影響木材製品的品質,因此木材在製成傢具之前必須進行乾燥處理。名鼎檀將開好料的板材堆成材堆裝入乾燥室,採用科學的除濕乾燥方法,分別進行預熱、中間、平衡和終了處理,讓木料含水保持量達到科學標准,提高木材的力學強度,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延長使用年限,保證傢具的經久耐用,防止開裂變形。再經過精選,剔其糟粕,杜絕蟲蛀等劣質木材進入生產流程。
二、專用頂級紅木,精細選材配料
選材配料——俗話說「萬丈高樓從地起」,選材配料工藝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整個傢具產品的質量。名鼎檀專用頂級紅木黑酸枝、黃花梨、小葉紫檀為木料,製作的傢具可以傳世數代,增值保值。選材就是要選擇材質盡量接近的,同一款產品用同批次、同產地、樹齡更接近的材料來拼做這樣做起來省事,質量也好。材質不一樣,縮脹比不一樣,木工就難以把握,遇溫度濕度變化,就容易開裂。配料是在選材的基礎上,精心比對花紋、顏色等。把它配得色澤相當,紋理走向一致,過渡自然。材料選得好,選得順,榫卯就好做,傢具也牢實。料配得好,看上去就美觀,就能增加傢具本身的價值。
三、傳統榫卯結構,傢具穩固耐用
榫卯構造——榫卯是紅木傢具的靈魂,是中國傳統木作工藝的精髓。名鼎檀木工技師依據傢具設計圖樣,科學考慮榫卯的粗細緊密和力學平衡的合理性,運用巧妙的構思,採用精巧准確的榫卯結構將傢具的各個部件緊密組合連接在一起,成為結合牢固的一個整體。榫卯結構的紅木傢具,榫本身即是傢具部件的聯體,材質一致,榫和傢具壽命相同,結構緊密,不易鬆弛,扎實穩固,經久耐用。
四、巧匠精雕細琢,作品美不勝收
精雕細琢——名鼎檀的每件傢具,都經過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雕刻是一種「旨在意會,不可言傳」的手藝。名鼎檀的雕刻技師們將工藝步驟和工具使用技法結合緊密,以鑿、雕、修、刮、磨等精妙藝術手段,一絲不苟,精雕細刻,創造出構圖生動,形象鮮明,線條流暢、技藝精湛的傢具精品,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富含傳統傢具特有的藝術氣質。各類雕刻圖案,表達著各種美好的寓意及祝福,完美呈現手工雕刻的意韻。
五、線條流暢平滑,手感舒適細膩
精刮細磨——名鼎檀對傢具的打磨可謂精益求精,打磨技師先用從粗到細經過幾十道砂紙的打磨,每道打磨都必須將留下的痕跡和不平整光滑的地方徹底打磨干凈。在打磨的過程中,方向是極其重要的。最後再使用最精細的砂紙反復打磨,直至傢具表面光潤平滑,手感舒適。成型的半成品傢具,經過科學專業的、反復細膩的刮磨處理,使傢具的稜角分明、線條流暢、平整光滑、手感舒適,表面平坦無波浪感,視覺流平度佳和紋理流暢清晰。
六、色澤清澈光瑩,氣質高貴典雅
打蠟工藝——中國明清硬木傢具進行木材表面處理的一種裝飾工藝,它不僅很好地展現了木材優美的自然紋理,而且在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層保護膜,很好地防止了外界環境對木材的腐蝕。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層保護模由於不斷受到空氣的氧化,人手的撫摸、抹布的試擦等因素的影響,使傢具的表面、稜角、邊線等處呈現出一種自然的、透亮的、溫潤如玉的表面形態即所謂的「包漿」。在眾多硬木傢具表面形成的「包漿」當中,唯黃花梨的包漿最惹人喜愛。
天然生漆——這是一種優質的天然塗料,來自原始森林和自然漆樹科類,是人工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漆樹液,而天然生漆漆液內主要含有高分子漆酚、樹膠質及水。天然生漆具有防腐蝕、耐水性、耐強酸、耐強鹼、防潮絕緣、耐高溫性等功能,至今沒有一種合成塗料能在堅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過它。名鼎檀紅木經由粗至細的反復刮磨後,採用中國優質生漆進行反復擦拭,臻至傢具木紋清爽、平滑流暢、色澤清澈光瑩,氣質高貴典雅。
騰訊網亞太家居為您解答。
7. 製作實木傢具需要什麼設備
傳統方法製作實木傢具需要推台鋸、封邊機、冷壓機、熱壓機、多排鑽、塗膠機、帶鋸、砂光機、烘乾房、拼板機、油漆高清度噴房等設備。
現代製作廠需要數控開料機、數控雕刻機、木榫機或者木榫加工中心、噴漆、砂光機等等
8. 假「紅木」傢具是怎麼做成的
紅木傢具是指用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紅木製成的傢具,是明清以來對稀有硬木優質傢具的統稱,深受部分消費者的喜愛。以下為紅木傢具造假手法,了解這些有助於你買到真品。
第一,偷梁換柱:常見手法是將顏色或紋理相近的木材混用。
1、紫檀傢具
常在不明顯的地方與老紅木、深紅色漆木混用。
2、黃花梨
用產於越南,寮國的所謂「越南黃花梨」冒充產於海南島的黃花梨即降香黃檀;用產於寮國或寮國與緬甸接壤的一種花紋、顏色近似於黃花梨的酸枝木冒充黃花梨;將「越南黃花梨」、酸枝木與海南黃花梨混用。
3、花梨木
用產於非洲或南美的氣干密度未達到0.76g/cm3的亞花梨或花梨木。
第二,邊材與心材的利用:
木材的顏色是天然形成的,特別是硬木很少材色是一致的,其實這才是木材的自然屬性之一,木材由邊材和心材組成,一般靠近樹皮的部分,顏色較淺,水分較多,稱為邊材。在隨心周圍部分,顏色較深,水分較少,稱為心材。
第三,偷工減料
1、縮小傢具原有尺寸
整體縮小原物尺寸,長短縮,彎變直,厚變薄。
2、簡化或根本沒有榫卯
3、拼接與貼皮
圈椅的前腿與後退上下一定為「一木連做」,即一根木頭從上到下貫通。是不是「一木連做」,一定要看上下的紋理是否能鏈接,顏色是否一致。
4、銅活
用於投資與收藏的硬木傢具,銅活也是十分講究的,一定用上等的色澤、手感均佳的黃銅或高品質的白銅,好的白銅一般不多見。
5、蠟活
硬木傢具一般燙蠟、烤蠟或抖蠟,特別是紫檀、黃花梨,不同材質的傢具用蠟也不是一樣的。很遺憾的是,目前,很多傢具商為了少花錢、見效快,採用找色的方法而用進口的「英國蠟」,更有伸著用地板蠟或石蠟,這樣傢具原有的天然質朴的本色會立即改變,或緩慢變色而失去原有的味道。
6、黏合劑
傳統傢具的榫卯之間一般用較好的黃魚鰾,更講究的為鯊魚鰾,這樣便於傢具的拆卸與修復。而現在一些企業在新制或修復傢具時,往往用進口膠或國產「502」等將傢具結構粘死。
9. 木工科普,榫卯傢具是怎麼做出來的
榫卯傢具是通過在木件上做出的凹凸互補部位相互咬合連接的方式製作出來的。榫卯傢具的特點是不需要任何膠水或鐵釘,完整地保存了木質原材料的特性。
常用的榫卯結構按其作用功能分類共有三個類型。一種是負責拼接兩個面的交接構和,常見的有燕尾榫,扎榫等。傢具中,衣櫃的門與面通常都使用此種榫卯結構。第二種是負責點和點相連接的結構,這種結構活動性很強,適用性非常廣,主要結構有雙夾榫,斜釘榫等。最後一種是將三個部件結合在一起的榫卯結構,這種結構相對而言比較復雜,常見的有勾掛榫和半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