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木製傢具如何翻新油漆
木質傢具、金屬傢具使用久了,都會遇到一個同樣的問題:老舊。就是因為傢具老舊的關系,會給它的外觀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讓它看起來舊舊的。僅因傢具舊了而丟了就太可惜了,特別有些傢具具有紀念意義的,必須要留在家裡。這時可以對傢具進行改色,讓它能夠重新變得新穎。但是,傢具改色翻新怎麼做?小編為你介紹具體的技巧。
傢具改色翻新處理
在不改變原有傢具結構的情況下網路超女,重新刷漆無疑是人們最先想到的裝飾方法。
尤其對於木質傢具而言,消費者在長年累月中看膩了舊有的木質紋理。專家提醒消費者,並不是所有傢具都適合刷漆。板式傢具的板材表面往往黏合了一層較難剝離的三聚氰胺板,在其表面塗刷油漆,附著力較差。相比之下鹿鼎記,實木類傢具較適合重新刷漆。
提示:油漆方面,也應當選擇與傢具表面原有油漆性質相同的產品,以防止新舊兩種油漆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傢具表面起皺。此外,如果塗刷水性木器漆,木材本身很容易吸水導致不穩定,問題嚴重的會發生輕微起鼓變形網路超女,油性漆相對穩定些。
舊傢具塗漆工藝
舊傢具塗漆工藝比新制木器要麻煩。舊木器傢具用塗料翻新一般有原色翻新、加色做新、改色翻新三種。另外,可用粘貼木紋紙和膠貼三聚氫氨塑膠貼面等方法翻新。具體需視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1)舊白坯傢具塗新:有些白坯傢具使用時間較長,雖沒有塗過漆,但表面已沾上一層油污。對這種情況只要用砂紙打磨,除去污跡,油跡應用汽油擦洗,便可按木器塗裝工藝施工。
有些木器木質較乾燥,未塗過色漆,但塗了桐油。對這種情況只要桐油完全乾燥,擦洗干凈後用砂紙打磨平滑,便可按木器塗飾工藝施工。
(2)原色翻新:木器已漆過調合漆,但顏色不好看需要重漆,翻新顏色與原色相同。對這種情況,也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不必起底,只要將漆膜上沾染的油污用肥皂水或汽油擦洗干凈,便可重新塗飾。另一種是要求全部去除舊漆後再塗飾。去舊漆時可用木棒一頭綁上舊布或紗頭,蘸上燒鹼溶液或氫氧化鈉溶液,在舊漆面上全部擦塗1~2遍,見舊漆脫皮後,迅速用清水沖洗其溶液和舊漆,然後用清潔布擦乾。如有少處未去除舊漆,可用玻璃片颳去,再用干布擦抹乾凈,即可重新塗飾原色新漆或其它色漆、清漆。
燒鹼溶液的配法:取干快石灰0.5公斤,純鹼0.25公斤,清水3公斤。先將清水倒入潔凈的木桶或鐵桶內,再將石灰浸入清水中。干石灰遇水就會膨脹發熱,使水沸騰,成為石灰漿。這時,可將一定比例的純鹼放入石灰漿中,再用木棒把兩者攪拌均勻,即可使用。
氫氧化鈉溶液配法:取工業用氫氧化鈉0.1公斤,60~80ºC溫水0.5公斤。將氫氧化鈉放在鐵桶里,再將溫水倒入,成為氫氧化鈉溶液,即可使用。使用中,需保持一定溫度,不能讓氫氧化鈉溶液冷卻。
在使用中,由於燒鹼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均有腐蝕性,在配製和使用時注意不要濺到身上,以免燒壞衣服及皮膚。
(3)加色翻新:舊木器傢具使用時間長了,顏色就變得陳舊,影響美觀,需要加色翻新。方法是在原油漆顏色的基礎上,加重顏色,塗刷清凡立水。工藝和原色翻新相似。
(4)改色翻新:木器傢具在使用中,因脹縮而變形,就要請木工整修。整修後的舊傢具,其木質、色澤、新舊不一,這樣,只能改色翻新做成混色。工藝過程是:去油污;批刮油性膩子;砂紙打磨;塗刷油色;罩光。
傢具改色翻新怎麼做?改色除了可以讓傢具變得新穎外,還能給傢具改變一種新的形態,人們面對傢具的時候可以有一種更好的心情。只是在為傢具改色的時候,具體的顏色應該選擇哪種,如何調色等等,也需要特別的重視。想要讓傢具翻新的話,除了可以通過改色的方式外,還可以自製軟包、貼貼紙等方式,它們帶來的翻新效果也很好。
2. 網友講解黑檀怎麼包漿
導語:今天小兔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黑檀的知識,對於大家來說這種樹木大家不一定認識。因為這種樹木的分布並不是很廣泛,因為黑檀是生長在熱帶雨林地區的一種樹木,並且它的生長還十分得緩慢,材質的密度是非常大的,用途也是非常多的。所以木材也是很珍貴得。很多的朋友對於黑檀的包漿方法都是比較感興趣的,今天小兔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於黑檀的包漿的方法。
一、網友講解黑檀的包漿方法
1、用毛巾、棉布或紗布手套用力地搓珠子表面。作用是清潔珠子表面的膠層和臟色以及進行精細拋光2-3天,大約每天2-3小時。如果是小葉紫檀手串,這時軟布表面會有紅色痕跡這是屬於正常現象。
2、在陰涼處,自然放置一周。讓珠子自然乾燥,同時表面均勻和空氣接觸形成細密均勻的氧化保護層。
3、開始盤手。汗手請不要直接盤,最好戴紗布手套盤,(沒汗的手可以直接盤)。注意珠子的孔口一定要盤到。一天可以盤30分鍾左右,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後,您就可以感受手盤珠子的時候有輕微的粘阻敢,其實這是珠子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
4、這時再放置一周。進行自然乾燥,也讓包漿進行一定程度的硬化。
5、重復3和4的過程,大概1個月的時間,您會看到您的珠子很有靈氣和光澤。盤的好的珠子有時會呈現較強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澤。
二、黑檀的鑒別
1、木材氣味很淡,就是有些乾乾澀澀的味道,用舌尖舔,木材無滋味;
2、在白紙上稍微用力劃,可以看到褐色的條紋;
3、用水浸泡,可出茶褐色的色素;
4、酒精浸泡,馬上出一縷縷的黑褐色素,這些色素短時間內不會散開,非常清晰。
建議採用2、3種方法檢驗,這可是屢試不爽的寶貴方法。 用水浸泡,色素會因為木頭油性的大小而或淡或濃。
上面關於黑檀的包漿方法與黑檀的鑒別的方法給大家一一介紹了一遍,相信大家已經對於黑檀有了一定的了解。關於黑檀木材的用途其實具有很多的方面,比如做膠合板、木線條、耐板版、化工使用的木桶、高級的傢具等等很多的方面。在雕刻上面也是經常用到的一種木材,具有密度高的特點,是雕刻非常好的選材。由於時間的問題就不再於大家多講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3. 實木傢具翻新步驟 六個步驟教會你
如果家庭經濟情況允許的情況下,買傢具時實木傢具一定是最佳的選擇,實木傢具普遍比其他材質的傢具更加昂貴。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雖然實木傢具更加名貴,但是它具備許多其他傢具無法比擬的有點。比如堅實耐用,實木傢具一般不會被用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實木傢具有可能會變得陳舊,但是實木傢具是可以進行翻新的,那麼如何對其進行翻新,翻新步驟又是什麼呢?請看下文。
翻新步驟
1.第一道工序是清洗。老傢具進門,斷胳臂缺腿,蓬頭垢面,得除去浮塵和積土,有時還有水泥漿、瀝青、化學油漆什麼的。然後用水沖,邊沖邊用特製的刷子刷,積垢深厚的,可以加一點鹼水。洗過的舊傢具得陰干。不然遇水膨脹後,榫頭拆開後就難以復原。在有些負責的店家裡,還會對老傢具進行熏蒸消毒,以去除蟲子與蟲卵。
2.第二道工序是去漆。一般是用細砂紙輕輕摩擦,如果遇到較硬的部位得就用刀刮。做這個活得膽大心細,稍不留神就會破壞精雕的部分,有時一條纖細的線腳,被磨平了,再怎麼修也回不過神來。
3.第三道工序是整修木器部分。缺損的部分得找同樣的材質補完整,斷胳膊缺腿的還好補,最難的就是浮雕的部位,比如仕女,蝙蝠什麼的,得以同樣的風格修補好。而每個時期,每個地方的工匠手法又不盡相同,修理的工匠心裡得有譜,得虛心與前輩匠人對話,也不能逞技而壞了原件。不然的話,內行人上眼就看出破綻了。
4.第四道工序是配銅活。有些箱櫃的銅活壞了,也得按原來的式樣做一個,如吊牌、面葉、活頁、套腳、包角、牛鼻環子等都是中國傳統傢具不可忽視的飾件。從製作工藝上分鏤空、鏨花、打毛、做舊等,連點點斑斑的綠銹也做得出,很有滄桑感。
5.第五道工序是精打磨,以便上蠟或上漆。木質好的老傢具修復,按收藏界的原則應該是盡可能地保留原來的模樣,所以負責的店家在接洽客人時會從藝術鑒賞和老傢具保護等方面勸說客人,最好在傢具表面燙蠟,使木質的肌理紋路畢現無遺,這種樸素的美是最最耐看的。比如柏木和櫸木,經過打磨後,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包漿,光潔度不比硬木傢具差。
6.最後一道工序是做漆面。做漆面的意思不是簡單地刷漆,而是盡可能保留原有漆面,只不過收拾干凈而已。不可避免地要上漆,也是有限地進行,比如描金櫃的花飾磨淡了,漆皮起殼了,有些顧客要求維持原狀,有些顧客會要求補一下,那些小面積修補,不會走失原韻,是可以的。有些老傢具還是用披麻帶灰工藝做漆面的,如今這種工藝很少有人會做,就得請高手來復原,如果用化學漆一刷,一臉賊光,這件老傢具的價值就會大大降低。
通過對實木傢具翻新步驟的講解,我相信你一定學到了很多,在面對自己家裡實木傢具的時候,是不是躍躍欲試,想去試試身手。盡管對實木傢具翻新步驟做了講解,但是作為非專業的人士,再決定對實木傢具翻新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當然上面講解的實木傢具步驟還比較簡單,如果你真的想翻新自家的傢具,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了解更多關於實木傢具翻新的內容。
4. 什麼是紅木包漿
紅木包漿又稱「黑漆古」,是古玩行業術語,是指表面由於長時間氧化形成的氧化層。包漿其實就是光澤,是紅木傢具經過長年久月之後,在表面上形成一層自然的光澤。是在悠悠歲月中因為灰塵、汗水、把玩者手漬的經久摩挲,層層積淀,逐漸形成的表麵皮殼。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靜,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
禪椅
5. 沙發的包漿是什麼意思
包漿在傢具行業中,也稱作「皮殼」。經長年累月氣候冷熱干濕不等的條件下,通過空氣氧化而使器物形成一種肉眼可見的表皮,加之幾代人長久使用觸摸這層皮殼,閃現出一種自然的光澤感,且柔和渾成無一絲做作的感覺。
而仿作傢具的光澤,卻沒有這種自然的包漿。紫檀、黃花梨等一些高檔木材,本身有些油性,年深月久,油質外泄,和空氣中的塵土、人們觸摸的汗漬,互相融會成了「包漿」,自然形成的包漿,摸上去沒有絲毫寒氣,反而有溫潤如玉的滑溜感。
(5)傢具怎麼包漿擴展閱讀;
傢具包漿的真假辨別;
在傢具市場造假中,偽造包漿是其中一種方法。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經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但一些商家為偽造包漿,常用漆蠟色作假,甚至用皮鞋油使勁地擦揩。自然形成的包漿和仿造的包漿有很大的區別,小夥伴們可以通過撫摸、嗅聞、觀察細節來進行判斷。
自然形成的包漿色澤光亮,溫潤如玉,不冰涼,不油膩。而偽造的包漿,通常摸起來有油膩、粘澀阻手的感覺,而且氣味有點奇怪。包漿通常出現在傢具經常使用的位置,如交椅的扶手、沙發的扶手和頂櫃的開合處,如果在靠背上或者不經常使用的地方上也出現了包漿,那麼多半是偽造的。
6. 紅木傢具的保養方法
紅木傢具的保養說難也不難,只要你足夠用心,就一定沒有問題,那麼紅木傢具應該怎麼保養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紅木傢具的保養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步:搬運
搬運傢具時要抬起移動。紅木傢具選購成功之後就變成了消費者的私有物品了,如同消費者的孩子一般,需要其主人公極度的關愛和呵護。關愛的第一步就是安全搬運到家,首先要把傢具包裝好,然後搬運時切忌磕磕碰碰,移動時最好搬起移動,不可在地上挪動,否則易造成腿足下端的劈裂。紅木傢具的紅木板面一般是脆的,如桌面、椅面,要經常注意防止碰傷碰裂,如果在使用或搬動時,發現著力處出現脫榫,一定要專業人士維修後再使用。
第二步:擺放位置
紅木傢具到家之後擺放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確保地面是平整的,傢具整體要與地面保持垂直,否則極易引起傢具變形,最終造成縫口開縫,影響傢具的美觀和使用壽命。紅木傢具擺放時要注意遠離熱源,最少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離熱源過近,將會使傢具木材內的水分因過度蒸發造成傢具各縫口、卯榫收縮,而引發卯榫變形、面板開裂等後果。紅木傢具的擺放位置,要遠離門口、窗口、風口等空氣流動較強的地方,要避免受到陽光的直射。
第三步:放置物品
紅木傢具須置物適度,衣櫃、抽屜等存放物件不要超過其容積,以免造成傢具變形。餐桌類紅木傢具的面板,為了保護漆膜不被劃傷,又要顯示木材紋理,一般在檯面上放置厚玻璃板,且在玻璃板與木質檯面之間用小吸盤墊隔開。在傢具上陳設瓷器、塑像等物品時應先墊上一層軟墊。桌面上不宜鋪塑料布之類不透氣的材料。熱水杯等過熱的物品不能直接放置在檯面上,會留下不容易去除的痕跡。有顏色的液體,如墨水等要絕對避免灑在桌面上。
第四步:順應木性
傢具保養要順應木性,也就是順著傢具的「脾氣」:紅木傢具適宜的溫度是15℃~25℃,相對濕度55%~75%。在這種條件下,木材的張縮性小,油漆耐久性高,傢具的穩定性好。
春夏秋冬,不同時節保養的注意事項也各不相同。春季是紅木傢具「上漿」(包漿)最好的季節,可以使用蜂蠟燙蠟,進行一次充分的保養;或者使用核桃油保養紅木傢具,經常使用和撫摸擦拭。夏天比較濕潤潮濕,容易發霉,紅木傢具防潮很重要,切勿用濕布擦傢具,防止傢具表面沾水。秋季涼爽,保養的方法與春季基本相同,燙蠟一次,經常注意擦拭傢具。冬季乾燥,保養紅木傢具的最佳時間是在供暖氣之前,簡單地打蠟,只擦傢具背面、底面,不擦正面,對傢具的水分進行適度封閉。而且,供暖氣之後更不適宜再過度打蠟了。
第五步:要注重「人氣」
這里注重人氣的意思就是經常使用傢具,經常使用傢具不僅可以保持傢具表面的光澤度,而且還可以使傢具產生包漿,而包漿又直接影響傢具的美觀和壽命。據了解,就交趾黃檀材質的傢具而言,經常摩擦使用,有助於傢具木材油性的揮發,而平常可以使用橄欖油或核桃油輕輕擦拭。傢具如人,人需要養生才能活得長久滋潤,傢具也需要「養生」才能歷經歲月滄桑而風采依舊。所以保養傢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呵護它、照顧它,才能真正延長它的使用壽命。
第六步:清潔衛生、防灰塵
在擦拭灰塵時,要用軟棉布順著木紋來回輕擦。若使用硬幹布擦漆面,會對漆面造成磨花現象,令其失去光澤,也不宜用濕布。如果紅木傢具沾上了污漬,可以蘸取少量水溶性或油性清潔劑擦拭。效仿古人用布(最好不要用化纖布料)包著核桃仁碾碎進行擦拭,效果也很好。經常給傢具除塵可以給傢具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於傢具、於人都十分有益。
1、春季保養
春季是紅木傢具保養最適宜季節,是傢具「上漿」(包漿)最好的季節,可以說怎麼保養都不過分。春季可以使用蜂蠟燙蠟,進行一次充分的保養。但是,不建議使用核桃油保養紅木傢具。要經常使用和撫摸擦拭,擦拭時使用清潔的純棉軟布,必須在撣掉傢具表麵灰塵後輕輕地擦拭。
2、夏季保養
夏季比較濕潤潮濕,容易發霉,防潮很重要,是紅木傢具保養的一關。要經常開空調排濕、減少木材吸濕膨脹,避免榫結構部位濕漲變形而開縫。 這個季節新買的傢具不宜燙蠟,切勿用濕布擦傢具,和防止傢具表面沾水。
3、秋季保養
秋季天高氣爽,又是紅木傢具保養的一個最好季節,保養的方法與春季基本相同,燙蠟一次和經常使用「軟磨硬」的方法擦拭傢具。
4、冬季保養
冬季最乾燥,可以說是紅木傢具的「鬼門關」,是最忌諱的季節,尤其現在多住樓房,氣候乾燥室內也乾燥。冬季不要擺放在暖氣附近,切忌室內溫度過高,一般以人在室內穿著毛衣感覺舒適為宜。
紅木傢具無須刻意保養 記住三點就可輕松使用
紅木傢具因為價格高昂,自然比其它傢具要金貴,為了體現珍貴,很多店家在出售之時便告知種種保養之道,初聽也覺得非常有理,可買回家一段時日後,女主人一定會抱怨:不能沾水、不能曬太陽、抹灰還要用棉絲軟布,還要擦這擦那的,這不是買了個祖宗回來供著么?
是否紅木傢具真的很需要細致打理呢?森木傢具董事長蔣華僑的觀點是:紅木傢具只要不被惡意破壞,基本不需特別打理。好比有些古舊傢具使用一兩百年,可能在各種惡劣環境都呆過,甚至不用修理仍能繼續使用,難道它的每一任主人都精心伺候?答案不得而知。在紅木傢具的日常保養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紅木傢具不怕乾裂,怕損傷。
紅木木材多產於熱帶,材質含水率高,加上製成紅木傢具後,材質硬、密度大,要完全消除板材的內部作用力需較長時間。因此在空氣乾燥的氣候下,傢具常常出現干縮開裂,這屬於正常現象,無需大驚小怪,要逐漸適應並接受。
只要傢具的開裂不影響美觀,一般不用修理。因為隨著時間推移,木材將自然變化,這些開裂會慢慢消除。即便是真要修理,多數商家都會提供免費保修,更不要認為傢具開裂是因為傢具製作時沒有干透,一般來說有信譽的商家,都會認真做好木料的乾燥程序。反而如果過分強調傢具的材質足夠干,冬天是不會收縮,但濕潤的夏季來臨時,反而會出現嚴重變形甚至斷裂。紅木傢具干收濕漲的特性讓傢具不僅會出現乾裂,還在換季時發出咯吱響聲,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紅木傢具只要不被惡意破壞,用上幾百年都不會爛掉,特別是其榫卯結構很難徹底垮掉,即使壞了,一經修復又完好如初,但傢具的表面面板如桌面、椅面,一般是脆的,容易碰傷碰裂,影響美觀,因此在整體搬動時,要注意抬高於地面,防止拖拽撞擊。
第二、有雕花的紅木傢具也無需刻意打理。
有雕花的紅木傢具,因為雕刻工藝的精美,觀賞性大大提升,但許多消費者害怕日常打掃難,這個擔心也是多餘的。在表面清理時,只需用長毛刷來刷就行了,如果縫隙里有塵埃,清理不到也無大礙,塵埃在時間作用下形成的包漿,是多少藏家追求的高境界,紅木傢具一定是越用越溫潤,這種生活氣息帶來的人文氣息,也大大增加了紅木傢具的神韻。
第三、燙蠟工藝的紅木傢具不需頻繁擦蠟。
眾所周知,用燙蠟工藝處理過紅木傢具的表面後,傢具不僅體現出木料本身的優美花紋,還呈現出光澤亮麗感。當傢具出現磨損甚至刮傷時,最好的處理辦法也是以蠟復舊。蔣華僑說,雖然蜂蠟是綠色環保的,在紅木傢具的日常保養中,也不需要太多太頻繁的擦蠟保養。這是因為一件紅木傢具出廠時,已經經過了無數次技術工人的反復打磨上蠟完成,在日常保養中太頻繁擦蠟,反而會破壞木質,且觸摸起來手感還會過於油滑,少了正常狀態下的溫潤之感。
一、在傢具擺放時要注意遠離熱源,最少在1米左右。傢具離熱源過近,會很快使傢具木材內的水分因過於蒸發而造成傢具各縫口、榫卯抽縮,而引發榫卯變形面板開裂。最好傢具的背部、內部也擦一遍蜂蠟。
二、室內盡可能增加濕度。如經常用濕布擦地或使用加濕器、養魚,對人與傢具都有好處。
三、傢具的擺放要放平放正,不要四腿不在一個平面上。傢具整體要與地面保持垂直,否則極易引起傢具整體和門子等部位變形,最終造成縫口開縫,有損傢具的壽命。
四、不要使用濕布去擦傢具灰塵。應首先將傢具浮麵灰塵輕輕拂去,再用純棉干布擦,以免顆粒灰塵傷害傢具表層而不美觀。
五、傢具移動時最好搬起移動,不要生拉硬拽,易造成腿足下端的劈裂;
六、有抽屜的傢具,建議在抽屜底面或抽屜棖(架)(抽屜的木棖)上滴上幾滴蠟,而這會減少磨擦,延長使用壽命。
七、紅木傢具最好不要直接放在濕度高的器物旁。
新傢具有時會突發嘣嘣的響聲,只要按以上要求做到了是不會有問題的,響聲是由於傢具面板收縮而引發的正常現象。讓傢具過一個冬天後,可讓廠家上門維修保養使其恢復新面貌。
紅木傢具保養都講要「五防」,「三不」。「五防」是防陽光直射暴曬,以免木材龜裂或酥脆;防過度乾燥,避免木材乾裂變形;防潮濕,以免木材遇濕膨脹,久之腐爛;防火,傢具是木製品,易燃之物,注意防火以免燒毀;防蟲蛀鼠咬。「三不」是不要在櫃頂,桌案面,椅座面上堆壓重物,避免傢具變形;不要用濕布擦拭或用水沖洗,更不能用鹼水,酒精,有機溶劑擦拭,以免損毀木材纖維;挪動時輕抬輕放,不要生拖硬拉,避免造成損壞。
紅木古典傢具的保養非常重要。深圳金秋裝飾與您分享:面對不同特性的傢具,有著不同的保養的特性,我們在保養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手足無措呢,下面的幾種方法,讓我們在快樂享受的同時,輕松保養。
順應木性
傢具保養要順應木性,也就是傢具的「脾氣」:夏天來了,經常下雨,傢具應避免臨窗擺放,以免在陰雨天氣中受潮,漲壞表面,損壞榫卯。冬天北方家家戶戶都生暖氣,人離暖氣近些很舒服,但傢具得離暖氣遠一些,以免因溫度過高而引起木材過分收縮,導致開裂。
很多傢具還怕風,尤其是帶面的傢具,如桌、箱櫃類等傢具,受「干縮濕脹」的影響,在風口處吹久了容易開裂、翹曲。
防止案面塌腰買房
有一種條案叫擱板條案,案面很長,很厚,也很重。它的案面與案腿不是一體的,而是可拆卸的。北方俗稱「一塊玉」,南方叫「梗板」,流行於清末,人們一般用它來放笨重的自鳴鍾或山石盆景等。
因為案面上的物品很笨重,所以案面承受的壓力非常大。案面兩端因有案腿支撐,所以不算吃力,但案面中間卻是懸空的,時間長了會有塌腰的危險。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應該每隔一年或半年把案面翻個個兒,略微彎曲的案面會因為換了受力方向而還原。
南方傢具上漆為防潮
因為南方氣候濕潤,為了防潮,傢具的表面基本上都擦上一層薄薄的生漆。蘇作傢具的特點是內外都上漆,里里外外都受到保護。廣作傢具也擦一層漆。上漆對一般人來說難度較大,可以請專業人士來做。京作硬木傢具是不上漆的,只在表面燙一層蠟。因為北方氣候乾燥,無須上漆,而且燙蠟之後,傢具在使用過程中經過長期反復的摩挲,表面的蠟會滲進木材中,發生氧化,產生包漿。已形成包漿的傢具表面不能受開水燙,也不能沾可溶性很強的液體,如汽油等,否則會損壞包漿。
有句俗話說得好:「冷桌子不能沏熱茶。」這句話可謂順應了木性,因為存放傢具的環境溫度不能驟冷驟熱。比如,帶石頭面的傢具(如桌子、屏風等)冬天不能放在室外,夏天也不能放在陽光下曬,以免開裂。
面上的油污,可用酒精擦拭,如果沒有酒精,用高度白酒擦抹也可以,這是舊時北京大戶人家常用的方法。
傢具如人,人需要養生才能活得長久滋潤,傢具也需要「養生」——保養,才能歷經歲月滄桑而風采依舊。面對陽光、空氣、季節更替等自然因素以及搬動、擺放、運輸、清洗、除塵等人為因素,哪怕是一丁點的疏忽與不慎,都可能對傢具造成致命傷。下面從七個方面入手,具體談談傢具保養的理念、方法和忌諱。
保養方法一:順應木性
人的養生講究順應人性,傢具的保養也要順應木性,也就是傢具的「脾氣」:冬天一些家庭都開暖氣,人離暖氣近些很舒服,但傢具得離暖氣遠一些,以免因溫度過高而引起木材過分收縮,導致開裂。
夏天來了,經常下雨,傢具應避免臨窗擺放,以免在陰雨天氣中受潮,漲壞表面,損壞榫卯。很多傢具還怕風,尤其是帶面的傢具如桌、箱櫃類等傢具,受「干縮濕脹」的影響,在風口處吹久了容易開裂、翹曲。
傢具的脾氣是「勤動易散,久靜易朽」,收藏者必須投其所好,順應木性,才能讓精美的古傢具流傳久遠。
保養方法二:如何保養桌面
有句俗話說得好:「冷桌子不能沏熱茶。」這句話可謂順應了木性,因為存放傢具的環境溫度不能驟冷驟熱。比如,帶石頭面的傢具(如桌子、屏風等)冬天不能放在室外,夏天也不能放在陽光下曬,以免開裂。
桌面上的油污,可用酒精擦拭,如果沒有酒精,用高度白酒擦抹也可以,這是舊時北京大戶人家常用的方法。
保養方法三: 保持乾燥, 應對換季
在四季變換明顯的地區,傢具的保養極為講究。比如伏天過後、春秋兩季等,氣候由潮變干或由干變潮,應適時打開櫃門、拉開抽屜,使傢具內外同步過風,以免因一面過於乾燥或過於潮濕而翹曲。
但是,在過風的時候,不能讓傢具暴露在陽光下或風口處,應置於陰涼、乾燥之處。因為過度的陽光照射會損害木製傢具的材質,造成木材開裂或翹曲,所以要盡量保證古傢具不遭受陽光照射,同時又保持其適度乾燥。
保養方法四:上蠟
傢具如果使用得上了年頭,光澤就會逐漸散失,影響其美觀。
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將地板蠟、蜂蠟等在日光下或爐邊烤軟,用使舊的皮鞋刷子反復劃蹭,這樣刷子上就布滿了很多微小的化開的蠟粒。然後用這把沾滿蠟粒的刷子在傢具上反復地刷,這種方法叫「干抖蠟」。經過「干抖蠟」的處理,失去光澤的傢具立刻「紅光滿面」,比女性化妝品還要有效。還可以用買來的碧麗珠或地板蠟直接上蠟。
上蠟要注意的是,要在完全清除灰塵之後進行,否則會形成蠟斑,或造成磨損產生刮痕。上蠟時,要掌握由淺入深、由點及面的原則,循序漸進,均勻上蠟。當然,最理想的還是到專業廠家去上蠟。
還有一種方法是燙蠟,將蠟干抹在傢具的表面,再用熱吹風機將蠟干吹化成液體狀,用棕刷刷勻後,待其冷卻凝固,然後用木片或竹片將表面的浮蠟除去,最後用棕刷和布「抖凈」、擦亮。這是比較專業也較有難度的方法,弄不好會將包漿搞「新」,不提倡業余者和新手貿然採用。
保養方法五:應對傢具部件的鬆散與脫落
如果遇到傢具的部件發生松動現象,千萬別緊張,其實,越是優質木材做成的傢具,越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嘗試用牙簽、白膠或紙板把它塞緊、加固,千萬別用502去粘。
如果傢具的部件脫落了(比如掉了一個抽屜環等),最應該注意的一點就是:保護好這個脫落的部件,行話叫作「死屍不離寸地」。可以將這個脫落的部件用同顏色的毛線與傢具拴在一起,如果是櫃子或抽屜上的部件,也可以放在櫃子或抽屜中。切不可隨意亂放,以免日久丟失或因其他原因而將其遺棄。否則,一旦可以修復的時候,若找不到脫落的部件,再要想找一個原樣的部件是幾乎不可能的。
如果傢具過分鬆散,可用繩子捆牢或裝進麻袋捆好,然後找行家修理,千萬不要用膠帶等化學產品來粘合,以免處理失當。
保養方法六:除塵
由於環境的污染,空氣中的灰塵越來越多,城市中尤甚,於是保護傢具又增加了關鍵的一課一除塵。很多傢具都有雕花部位或繁復的鏤空部位,特別容易積累灰塵,可用軟棉布來擦拭,但是切記兩點:
一、不能用毛巾。因為毛巾的毛是線組成的小環結構,會剮傷傢具的雕花、轉角及木紋的細小劈裂部位;二、不能用濕布。濕布是古傢具的天敵,它會帶來傢具表面的干濕的劇烈變化。當濕布中的水分和灰塵混合後,會形成顆粒狀,一經摩擦就會損害傢具的表面,輕則損害傢具原有的包漿成色,重則導致傢具表面日後開裂。如果塵垢過多,可用晾乾水分的潮布反復擦拭。
當然,藏友們還可以採用吸塵器,對傢具復雜部位(如雕花部位、鏤空部位等)的一些人力無法祛除的灰塵,可以借現代機器的神威。
經常給傢具除塵主要有兩個好處,一是有利於保護傢具的包漿,甚至補充包漿,而包漿又直接影響傢具的美觀和壽命;二是不會造成「塵土搬家」,導致二次污染,給傢具的存放和欣賞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於傢具、於人都十分有益。
保養方法七: 合理的擺放
傢具擺放與保養也有一定的關系。在平房中,條案、櫃子、桌子擺放時與牆壁要保持一厘米的距離,不能近貼牆壁。因為如果貼得太近,磚牆上的水氣就會侵蝕傢具,使傢具受潮,還會損壞傢具表面的蠟層或包漿,進而損壞木質。
有抽屜的傢具,不要放重物和鈍器,以免壓壞和劃傷,也不能踩踏,尤其是乾燥季節,最容易損壞。
特色工藝為紅木傢具增色不少
一套酸枝沙發,塗上一層油漆,可以使漂色、染色、夾雜邊材假料等常見的手段得到掩蓋,讓表面就如鏡面一樣光滑。而用打蠟工藝來處理紅木傢具,不僅可以保護還沒有生成包漿的紅木傢具,而且易於消費者用肉眼看清傢具的做工和材質,識別具有收藏價值的紅木傢具。
7. 紅木傢具的包漿是如何形成的
紅木傢具包漿的形成,主要還是由人們把玩、擦拭、使用頻繁所引起的,這裡面事件和人物是包漿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一些老傢具上通常都會有包漿。
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經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新仿的包漿一般都不自然,而且有的廠家一不小心在傢具不常被撫摸的地方也形成了包漿,而且新作的包漿有粘澀阻手的感覺,並且又一股怪怪的味道,全然沒有自然形成的包漿那樣溫潤滑溜。
(7)傢具怎麼包漿擴展閱讀:
經常給傢具除塵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有利於保護好傢具的包漿。包漿對傢具有一種天然的保護作用,只有保養得好,包漿才會自然。其次,避免了塵土的二次搬家,使得空氣的潔凈度提高。這不僅對人的養生有好處,對傢具也有很大的好處。
還有一點,就是傢具的擺放也有一定學問。在平房裡,傢具的擺放最好不要緊貼著牆壁,如果是在樓房裡,要離暖氣有一定距離。有抽屜的傢具,最好不要放置重量比較大的物體,以免傢具由於重物的壓迫發生變形。
總之,秋冬季節是紅木傢具保養最好的時期,我們在使用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對傢具造成損害,需要大家注意。
8. 木製傢具翻新怎麼做七大傢具翻新步驟
隨著時間的流失人會慢慢變老,傢具也一樣,特別是像木製傢具使用時間久了,它的表面就會慢慢的老舊化,不如一開始購買時的嶄新,充滿著歲月的痕跡。一件木製傢具可能使用好幾十年了,有些人跟它相伴多年後,對它也產生了感情,在木製傢具的功能並沒有完全失去,還能夠正常使用的時候很多人就會對它進行翻新。那麼,木製傢具翻新怎麼做?
木傢具翻新的具體步驟和方法
1、拆封
觀察結構,小心拆開,保持整件傢具的完整性。首先需要仔細觀察傢具的部件結構並做好序號以方便後來安裝,按照與原傢具組裝時相反的順序把傢具拆開。保持傢具的完整性並盡量避免破壞漆膜和形成新的損傷,盡量避免動用刨刀。部分古舊民間傢具製作時採用的結構和手法特殊,俗稱"絕戶活",導致拆裝不可逆,此時盡量不要進行拆卸,而保持原狀。
2、清洗
除去浮塵和積土可用大功率吹風機吹,不能使用濕布擦,在看清部件本身面目前盲目地使用濕布擦拭會造成無法預料的傷害。有時部件上還會有水泥漿、瀝青、化學油漆等現代垃圾之類的黏著物,對此盡量不使用化學葯劑清除,應使用物理手段清除,如精細的刀刮和打磨。
3、去漆(保舊工件除外)
一般是用細砂紙輕輕打磨,較硬的部位使用刀刮。去漆時不能破壞原有的精雕部分,比如桌案類的舊傢具腿部常見的"一炷香"線腳,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風化,十分脆弱,一旦磨掉,除非線腳改制別樣,否則就成為永久損壞,再怎麼修也回不過神來。
4、配料
根據加工要求和每件舊傢具各部位的承受力,進行翻新配料,要求無裂、無疤節、無腐爛。
5、打磨
舊傢具漆面可直接用角磨機打磨,厚的桐油漆面需用噴燈烤化漆面後進行打磨;薄漆處可直接轉入刮磨車間,用刮刀進行處理,打磨的要求是各部件打白到位,不留死角,不留表漆,油污,深淺一致。
自然的木質肌理和紋路,是最耐看的樸素美。打磨去除木材表面的毛刺,就是為了表現自然的"包漿"效果。包漿是指,優質木材長時間使用後,表面形成的一層溫潤如玉的亮光,越用越亮,這種歲月的痕跡,就稱為包漿。
最好在舊傢具表面燙蠟,比如柏和櫸木,經過打磨後燙蠟,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包漿",光潔度並不比硬木傢具差。
6、組裝
組裝要求用特殊膠粉,按原結構組裝,榫卯結構嚴緊,框類的對角線對稱。整件舊傢具無粉膠,四腳操平。
7、做漆面或髹飾
做漆面並不是簡單地刷漆,而是盡可能保留原有漆面,大多數清水木色的古舊民間傢具擦蠟即可。這是古舊民間傢具修復工藝中的獨特之處。也有需要從新罩漆的,一般情況下,頭道漆後,要再上四到五道面漆,上兩次色,揩漆和復漆一共需要八至十道,木質好的上面漆和復漆的道數可適當減少。漆膜同樣需要打磨,效果最好的是使用人的頭發反復摩擦。漆面打磨的總體要求是不留死角、不留油污、色澤均勻一致。
不可避免地要上漆,也是有限地進行,比如描金櫃的花飾磨淡了,漆皮起殼了,有些顧客要求維持原狀,有些顧客會要求補一下,那些小面積地修補,不會走失原韻,是可以的。有些老舊傢具還是用披麻帶灰工藝做漆面的,如今這種工藝很少有人會做,就得請高手來復原,如果用化學漆一刷,一臉賊光,這件老傢具的價值就會大大降低。
木製傢具翻新怎麼做?老舊的木製傢具要翻新按照文章中介紹的步驟是能夠一步步的完成好,但也應該要提醒大家這些翻新工作看似不難,其實考驗著經驗和能力、專業水平等等,要是從來沒有做過,那麼翻新起來肯定是有一定的難度,建議可以多練習下或是將其委託給專業的翻新人士完成好,避免因自己翻新不當反而破壞了一件好的木製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