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紅木傢具的風格有哪些麻煩告訴我
紅木傢具分明式和清式兩種風格。所謂明式傢具,是指明代至清代初期的傢具風格。明式傢具的特點是造型簡潔質朴,比例適當,不僅富有流暢雋永的線條美還給人以含蓄高雅的意蘊美。明式傢具以結構部件為裝飾,不事雕琢,不加虛飾,充分反映天然材質的自然美,又以精煉明快的形式構造和科學合理的榫卯工藝,給人以耐人尋味的結構美。明代文化是一個較為崇尚簡約而熱烈的文化,明代永宣以後,江南經濟繁榮,為建築藝術和傢具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紅木傢具備受文人的重視和喜愛。明式傢具之後,在中國傢具中別開生面的是清式傢具。所謂的清式傢具,是指清代雍正、乾隆以後製作的以優質紅木傢具為代表的藝術風格。清代文化是一個較為崇尚華麗的文化,特別是經過清前期康雍乾三代近百年的經濟繁榮和發展,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傢具藝術的又一個高峰。清式傢具特別是紫檀木傢具等均是從宮廷逐漸傳至民間,而風格則更偏重於雕琢、鑲嵌及紋飾。每一件傢具都是精雕細縷,豪華艷麗,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所以,明清傢具雖是風格不同,但都是中國古典傢具中的精華。請大家參考:
你可以點擊去看看最熱賣傢具款式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B. 紅木傢具有哪些種類
現代人由於對於環保型的材料比較關注,所以在選擇傢具的時候,很多人喜歡選擇實木傢具。因為我們知道實木傢具它的材質是天然的木質,所以是比較環保的。而且在實木傢具中,紅木傢具也是比較受歡迎的,我們也知道紅木傢具的種類也有很多,有哪些種類我們可以選擇呢。下面我們來介紹有關於哪種紅木傢具最好?我們如何選擇呢,一起來看看吧。
1、花梨木
花梨木又稱香紅木,與酸枝木構成相近,其木質堅硬,色呈赤黃或紅紫,紋理呈雨線狀,色澤柔和,重量較輕,能浮於水中,形似木筋。市場上的紅木傢具以花梨木居多。
2、烏木
烏木顏色烏黑發亮,烏木多有大小裂紋,一般只做小件工藝品等,少有大件傢具流傳;烏木不腐、烏木傢具不朽、不蛀的特性,是製作高檔小件傢具、寺廟佛像、手工藝術品的極佳材料。
3、雞翅木
雞翅木傢具雞翅木,木質堅硬,顏色分為黑、白、紫3種顏色,形似雞翅羽毛狀,色彩艷麗明快。但因木內含有細微沙礫等雜質,難以加工,善做裝飾邊角材料。市場上很難見到成套的雞翅木傢具。例如被列入國家紅木標準的貴重熱帶硬木只有幾種:紫檀、黃花梨、烏木、酸枝、雞翅木、香枝木等幾種。而這些名貴木材有些早已沒有自然出產,其它的產量也很小。
4、折疊紫檀木
紫檀木別名紫檀木傢具「青龍木」,屬蝶形花科,亞熱帶常綠喬木,高五六丈,葉為復葉花蝶形,果實有翼,木質甚堅,色赤,紫檀木入水即沉。紫檀是豆科紫檀屬中特別硬重的一類樹種統稱,是紅木中最高級的用材。是一種顏色深紫黑的硬木。最適於用來製作傢具和雕刻藝術品。用紫檀製作的器物經打蠟磨光不需漆油,表面就呈現出緞子般的光澤。因此有人說用紫檀製作的任何東西都為人們所珍愛。紫檀木其木質堅硬,色澤紫黑、凝重,手感沉重,年輪成紋絲狀,紋理纖細,有不規則蟹爪紋。紫檀木又分老紫檀木和新紫檀木。老紫檀木呈紫黑色,浸水不掉色,新紫檀木呈現褐紅色、暗紅色或深紫色。
5、傳統硬木傢具
傳統紅木傢具指按照傳統工藝、款式以明、清經典硬木傢具為主,功能以陳設、收藏為主、製作精湛的深色名貴硬木傢具。泛指硬木高仿傢具、紅木古典傢具、古典工藝傢具等。傳統硬木傢具按品種可分為:凳椅類、桌案類、櫥櫃類、床塌類、屏、座類、台架類。
6、現代硬木傢具
1)、指在傳統工藝基礎上,既能體現傳統傢具藝術,又具有當代藝術創新,且選材講究、製作精湛,具有知識產權和收藏價值的深色名貴硬木傢具。泛指硬木(紅木)藝術傢具,新海派傢具等。
2)、指以傳統工藝和實用功能為主,注重產品款式和工藝、結構的創新,且具有明、清傢具藝術風格的深色名貴硬木傢具,包括深色名貴硬木包覆傢具和軟體傢具。
現代硬木傢具按使用場合可分為:卧房傢具,客廳傢具,餐廳傢具,書房傢具,辦公傢具,酒店傢具等。
7、香枝木
香枝木傢具屬降香黃檀類,又名:海南檀、降香木、俗稱:黃花梨,為中國海南特有之珍稀樹種,此樹種已基本絕跡。其木質堅硬、顏色不靜不宣,視感極好,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有降血壓、血脂之功效。黃花梨顏色以黃色為主調,此色調同深色木紋織成美麗的天然圖案如:鬼臉、狐斑等,在明亮的光照下反射出金光並散發出香氣。黃花梨表面有光澤,有辛辣香氣;結構細而勻,耐腐強度高;故十分珍貴。
以上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關於哪種紅木傢具最好?我們如何來選擇呢的相關問題,對於這方面的問題我們應該有了一些了解吧。其實我們知道紅木傢具的種類是很多的,以上我們也有介紹,這些種類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種類,所以在選擇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做為參考,這樣的話我們才能選擇到合適的產品,希望我們的介紹可以幫助大家哦。
C. 紅木傢具都有哪些設計造型呢
紅木傢具的經典造型有很多,譬如官帽椅、博古架、貴妃床、羅漢床、屏風等等,居典紅木傢具。
D. 明式傢具有什麼風格特點
明式傢具並不是指明代傢具。明代傢具,是專指在明代製作的傢具。明代傢具是時間概念,而明式傢具則是藝術概念。兩者有著本質區別。明式傢具是我國明代形成的一項藝術成就,被世人譽為東方藝術的一顆明珠。在世界傢具體系中享有盛名。 明式傢具有如下風格特點: 1、造型大方,比例適度,輪廓簡練、舒展。2、結構科學合理,榫卯精密,堅實牢固。 3、精於選料配料,重視木材本身的自然紋理和色澤。4、雕刻紅腳處理得當。 5、金屬飾件式樣玲瓏,色澤柔和,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 關於明式傢具的風格特點,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傢具的品》和《明式傢具的病》兩篇文章中有把明式傢具的優點和不足分析的已很全面。他把明式傢具歸納為五組,共十六品。分別為第一組:簡練、淳樸、厚拙、凝重、雄偉、圓渾、沉穆。 第二組:濃華、文綺、妍秀。 第三組:勁挺、柔婉。 第四組:空欞、玲瓏。 第五組:典雅、清新。 在明式傢具中,並不是完全的盡善盡美,也有不盡人意和不足的便子。王先生把它們歸納為"八病"。分別為:繁瑣、贅復、臃腫、滯郁、纖巧、悖謬、失位、俚俗。 明式傢具沒有時間限制,不僅明代的優秀傢具稱為明式傢具,清代初期的傢具仍保留著明式的風格特點,仍屬於明式傢具。後來乃至我們今天按明代式樣仿製的也屬於明式傢具。不論研究傢具的還是收藏、製作古典傢具的,都要讀一讀王先生的這兩篇文章。
一般是指我國明代至清代早期(約當公元15—17世紀)所生產的,以花梨木、紫檀木、紅木、鐵力木、杞梓木等為主要用材的優質硬木傢具。由於製作年代主要在明代,故稱叫「明式」。它是在宋代、元代傢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在工藝、造型、材料、結構上都有重大突破。明式傢具一直被譽為我國古代傢具史上的高峰,是中國傢具民族形式的典範和代表。在世界傢具史上也獨樹一幟,自成體系,具有顯赫的地位。具有造型淳樸、大方,結構簡練,突出木材天然紋理,不添加繁瑣裝飾,注重實用、美觀等特點。在中外享有盛譽。明式傢具品類齊全,按使用功能大致分為六大類。①坐卧類。有凳、墩、椅等。②承具類。有幾、桌、案等。③卧具類。有床、榻等 ④ 庋具類。有盒、匣、奩、箱、櫃、櫥等。⑤架具類。有面盆架、鏡架、衣架等。⑥屏具類。有硯屏 、炕屏等 。明式傢具採用榫卯接合方式的框架結構,榫卯種類繁多,斗拼巧妙,結合牢固。明式傢具多選用紫檀、花梨、紅木等質地堅硬、紋理細密、色澤光潤的木材。漆飾方法有桐油、擦蠟、大漆、雕漆等。還有式樣細致精巧的金屬配件起輔助裝飾作用。
明式傢具的主要特點是採用木架構造的形式,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形體特徵,造型簡潔、單純、朴質,並強調傢具形體的線條形象,在長期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了以「線腳」為主要形式語言的造型手法,體現了明快、清醒的藝術風格。同時,明式傢具不事雕琢,裝飾洗練,充分地利用和展示優質硬木的質地、色澤和紋理的自然美;加上工藝精巧,加工精緻,使傢具格外顯得雋永、古雅、純朴、大方。明式傢具比例的合度和諧;體現了完美的尺度與人體功學的科學性;合理、巧妙的榫卯結構和加工工藝,都充分地反映了「明式」的卓越水平。所以,明式傢具被稱之為明清工藝美術寶庫中的明珠,是中國封建社會未期物質文化的優秀遺產。 明式傢具的造型結構十分重視與廳堂建築相配套,線條組合給人疏朗空靈的藝術效果,與繁復奢華的清式傢具相比,明式傢具以清新素雅、簡練概括而取勝,因此在古傢具市場中,一直流行著「十清不抵一明」的說法。
E. 明清紅木傢具圖片欣賞 古色古香的傳統工藝
近年來,復古風一直盛行,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有了復古的潮流,傢具也是如此的。最近房價下調,所以有很多人開始選擇購買房子,自然少不了的是傢具的新添,所以市面上的傢具也是各種各樣的。其中,明清紅木傢具就是其中一種復古傢具,走的正是中國風路線。但是跟以往的復古傢具不同的是,明清紅木傢具不僅能夠作為家裡的裝飾品,還能夠收藏起來,所以深受很多人的喜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欣賞一下這些明清紅木傢具的圖片吧。
明清傢具的品種、造型均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如酒桌、圓靠背交椅等傢具,在明代尚且流行,入清以後就逐漸被淘汰;而式樣莊重的太師椅,則是清式傢具的代表。又如茶幾,本身就是為適應清式傢具布置方法而產生的品種,多為紅木、新黃花梨製品。未見年代較早的。此外,如折疊椅、折疊香幾等,都是清雍正朝以後出現的新品種。
而在明清兩代均流行的坐墩,在造型上也有明顯不同。明代坐墩多胖而矮,清代的多瘦而高。桌椅的腿足,也經歷了一個由瘦到粗的變化過程。凡是有前者特徵的桌椅,一般年代都要早於後者。鑒定明清傢具的年代早晚,有時也可根據某些構件來判斷。如明代官帽椅的靠背,基本光素無紋。清代官帽椅的靠背,多為雕花板,素板罕見。又如明式傢具的管腳棖都用直棖,而清中期以後管腳棖常用羅鍋棖。再如櫃子,明式櫃子以圓角居多,側腳收分明顯,以各種流暢的線條裝飾為主,不重雕刻。入清以後,這類圓角櫃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方角櫃,下方正平直,側腳收分漸小,至清中期以後基本無側腳。
紋飾也存時代差別
在古器物鑒定學上,以裝飾風格和紋飾來斷代是一條重要的標准。傢具亦不例外。明清傢具在裝飾手法及紋飾上存在著時代的差別。
一般來說,明式傢具以精緻但不淫巧、質朴而不粗俗、厚實卻不沉滯見長,它特有的美學個性和藝術形式也鮮明地體現在紋飾圖案上。明式傢具的紋飾題材如松、竹、梅、蘭、石榴、靈芝、蓮花等植物題材;山石、流水、村居、樓閣等風景題材較多見,並且大量採用帶有吉祥寓意的母題,如方勝、盤長、萬字、如意、雲頭、龜背、曲尺、連環等紋飾,與清代傢具相比,明式傢具紋飾題材寓意大都比較雅逸,頗有「明月清泉」、「陽春白雪」之類的文儒高士之意趣。
正是因為是明清流傳下來的明清紅木傢具,所以更方面的製造都是比較精緻的,基本上現在很多的西方傢具是沒有辦法比較的。因為紅木珍貴性,所以使得明清紅木傢具有了收藏的價值。所以我們不僅可以購買明清紅木傢具裝飾我們的房子,甚至還可以收藏,因為紅木傢具的價格上升空間還是比較高的。看了小編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明清紅木傢具已經很了解了,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土巴兔。
F. 明清紅木傢具類別及其風格和特點介紹
明清紅木傢具所說的紅木,並不是某一種特定的樹種,而是自從明清來,對珍稀的有隻硬木製成的傢具的統稱。確切的來說,「紅木」包括了八類優質的木材品種,包括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紅酸枝木、烏木、條紋烏木和雞翅木。並且,一定要是這八類木材的心材,也就是其樹木的中心所製成的傢具才能成為明清紅木傢具。
明清紅木傢具介紹
明清紅木傢具分為明代紅木傢具和清代紅木傢具,兩個種類都格局風格、自成一派。簡單來說,明代紅木傢具風格簡潔明快,講究精密的工藝和典雅的風格。工藝中兼具活潑和質朴,意味里即高雅又含蓄,可謂是傢具製作的最高境界。
而清代紅木傢具則長於曲折的造型和復雜的結構,多施以細膩的雕刻和巧妙的設計,給人一種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視覺享受。清代時紅木傢具製作的技藝已經達到了巔峰,在清初、乾隆、嘉慶、晚清使其都有具有自己時代特色的紅木傢具風格。
從明清紅木傢具風格的比較下就可以看出,明代紅木傢具注重的是實用性,而清代紅木傢具重視觀賞性。明代紅木傢具整體圓潤大方,給人以十分舒適的使用體驗。且明代紅木傢具多經精細的打磨,整體明亮柔美,手感特別的舒適溫和。換句話說,明代紅木傢具「在意而不在形」。與之相對,清代紅木傢具自然是「在形而不在意了」,清代紅木傢具造型多厚重龐大,給人一種沉重的視覺沖擊。並且大多採用各種工藝進行雕刻、設計、鑲嵌等等,而繁縟的供需的代價就是粗製濫造。因此清代紅木傢具質量上大多粗製濫造,顯得華而不實。
而明清紅木傢具還可以按照地域風格細分為三大派別,分別為廣式、蘇式和京式,三大派別都在其基礎上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地域特色,其中以廣式清代紅木傢具最為突出。
明清紅木傢具鑒定
1、看造型是否優美。古人的器具能流傳至今,那肯定是精品,因此品相必定優美,結構與比例協調。現代仿造品無論怎麼仿,也達不到真品的藝術高度。
2、看有沒有機器加工的痕跡。現在無論什麼傢具廠,總離不開機器,如果某些部件規格與尺寸出奇一致,桿件特別圓,刻線特別直,那就要考慮是不是現代仿造品。
3、看木材的陳舊程度。越舊的木材,氧化度越高,里層木材的顏色也會變深。而仿造品木材的里層顏色偏向新木色,雖然有的廠商會進行染色處理,但細心也會看得清。
4、看木材的品質。古舊傢具如果選用的是紫檀木之類的名貴品種,雖然器具外表看起來可能同樣纖細光滑,但在重量上,一般的仿品卻總是無法企及。
5、看出自何處。古舊傢具有地域風格,如南方紅木傢具喜好嵌雲石,如果在北方出現這種傢具,那就要打一個問號了。
明清紅木傢具的風格和特點
明代傢具:明代傢具造型簡潔,結構合理,工藝精密,風格典雅,為傢具的最高境界,明代傢具一般不髹漆,只在外表施以透明的蠟,工藝簡潔而活潑,質朴,不但富有流暢,雋永的線條美,還給人以含蓄,高雅的意蘊美。
清代傢具:清代傢具結構復雜,造型曲折,雕刻細膩,給人豪華尊貴,富麗堂皇,氣派的感覺。清代傢具的發展有4個階段,分別為清初,乾隆,嘉慶,晚清。
清代創造了繁華穩重富麗堂皇的家格式,其風格造型與明代傢具截然不同,用材厚重,尺寸也較寬大,與明式傢具的樸素大方,舒適形成鮮明的對比。
由此可見,明式傢具注重於實用,舒適,色澤協調沉靜,園順的體質經過打磨髹飾以後,不僅鋥瑩明亮,而且手感特別柔美。清代傢具則較多注重陳設效果,整體造型厚重體形龐大,色彩強烈,並且採用多種工藝手法,強調形體的裝飾美,各種材料的鑲嵌,精細繁縟的雕刻,過度的堆砌和人為的雕琢,使許多傢具顯得特別繁瑣,財力不濟而粗製濫造,華而不實。清代傢具以廣州(廣式),蘇州(蘇式),北京(京式)製作的最出名,各代表一方的風格,被稱為清代傢具三大名作,其中以廣州產品最為突出。
廣式紅木傢具特點為用料粗大,甚至使用十分昂貴的大料,但其原則為不摻別的木料,因此廣式傢具可謂是「財大氣粗」的代表。廣式紅木傢具的花紋雕刻很大程度上受到歐式風格的印象,紋飾精美,最具收藏價值。而著名的明式傢具就是以蘇式傢具為主,其體形輕巧,造型優美,線條流暢清秀,與廣式紅木傢具大相徑庭。京式紅木傢具風格則取兩家之長,介於廣式和蘇式之間了。以上就是有關明清紅木傢具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G. 紅木傢具常見款式有哪些 明式紅木傢具款式圖片欣賞
紅木傢具有現代的紅木傢具,也有清明兩代的紅木傢具,對紅木傢具不熟悉的人內肯定會覺得都差容不多,其實不是這樣的。紅木傢具款式中,有的在造型上是突出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有的是突出傳統結構與裝飾元素相結合;有的是注重紅木傢具的家居色彩搭配;有的是注重材質上的互相融合。這些都是紅木傢具不同款式之間展現出來的不同的設計重點。
H. 明式傢具種類和樣式有哪些
明式傢具來種類和樣式繁多:源椅凳類、桌案類、床榻類、屏風類、台架類等,僅桌案就有書桌、酒桌、方桌、書畫案等多達十數種。其造型尺度適宜,比例勻稱,穩健挺拔,大方雋永,細膩精緻。明式傢具充分體現了簡、厚、精、雅的藝術特色,是中國傢具發展歷程中的高峰,也是中國傢具的黃金時代。
I. 明清時期紅木傢具款式都有哪些
紅木為熱帶地區豆科檀屬木材,主要產於印度,我國廣東、雲南及南洋群島泰國、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也有出產,是常見的名貴硬木。"紅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稱,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
根據國家標准,「紅木」的范圍確定為5屬8類。5屬是以樹木學的屬來命名的,即紫檀屬、黃檀屬、崖豆屬及鐵力木屬。8類則是以木材的商品名來命名的,即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同時,紅木是指這5屬8類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樹木的中心、無生活細胞的部分。除此之外的木材製作的傢具都不能稱為紅木傢具。紅木從廣義上講,包括用紫檀、花梨木(海南檀)、雞翅木、酸枝木等製成的各種硬木傢具。其中以紫檀木質地最好,它一般呈紅色木堅硬沉重,木紋細密,帶有油性,十分美觀。而一般中等質量的紅木傢具多用花梨木和酸枝木製成,其色微紅,木質較紅木輕,略帶脆性,木紋也較紅木粗。
形態:紅木心材橙色、淺紅褐色、紅褐色、紫紅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勻,深色條紋明顯,材質堅硬、耐磨、沉於水。紅木有新老之分。老紅木近似紫檀,但光澤較暗,顏色較淡,有香氣,但不及黃花梨芬郁。新紅木顏色赤黃,有花紋,有時頗似黃花梨。
在媒體上時常會看到不法廠商用新紅木充當老紅木蒙騙消費者的報道,很多消費者都會發問:紅木就是紅木,還有什麼新老之說?其實,紅木不僅有新老之分,而且新老紅木價值相差懸殊,在使用中也會發現品質差距也是相
當大的。那麼,什麼是老紅木?新老紅木又有那些差別呢?
老紅木和其它紅木的區別:老紅木,顧名思義就是經歷時間很長的紅木,《國標》中稱為酸枝,主要產於寮國、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我國在清末民初之前,廣西、雲南等省也有,但民國以後已完全絕跡了。其木質堅硬、細膩,可沉於水,一般要生長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區別於其他木材的最明顯之處在於其木紋在深紅色中常常夾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條紋,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老紅木不僅生長時間長,而且在砍伐後又經過了上百年的歲月洗滌。現在說的老紅木一般指清代中期從南洋進口的紅木,老紅木材幅較寬大,棕眼細長,比重介於紫檀和黃花梨之間。
新、老紅木的材質顏色比較:在色彩上,老紅木顏色較深,大多呈紫紅色,有的色彩近似紫檀,只是顏色較淺一些,紋理細膩,棕眼明顯少於新酸枝木,密度、手感極佳。新紅木一般顏色黃赤,木紋、色彩較之老紅木有種「嫩」的感覺,質地、手感均不如老紅木。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原來,木材的生命並不是因為被砍伐而終止,其內部細微結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只是人們很難察覺而已。隨著時光的推移,紅木內部的結構會越來越緊密,硬度和比重越來越高,入水即沉,而且抗變形能力也愈強。而新紅木一般採用烘烤等方式令其達到使用要求,但人為的技術性的處理並不能動搖材料的內部結構,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產生細微的形變,從而影響收藏價值和品質。
什麼是老紅木?「紅木」一開始與某一樹種沒有多大關系,只是明清以來對在一定時期內出現的呈紅色的優質硬木的統稱,用材包括花梨木、酸枝木、紫檀木,它們不同程度呈現黃紅色或紫紅色。人們無意去辨別它們是什麼樹種時,便以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去稱呼它們為紅木。趙氏《古玩指南》一書中則強調紅木為專門的樹種,書中二十九章曰:「唯世俗所謂紅木者,乃系木之一種專名詞,非指紅色木言也」即可證明,書中的木之一種,指得就是老紅木。老紅木產於中南半島,我國雲南一帶也有生長,其葉長橢圓形、白花、花呈五瓣形,色紅。「木質之佳,除紫檀外,當以紅木為最」,這是書中對老紅木的評價。
老紅木與紅酸枝也不能混為一談。紅酸枝泛指一大類木材,其包括交趾黃檀、奧氏黃檀和巴里黃檀等等十幾種木材。老紅木只是紅酸枝木類的一種,即奧氏黃檀。雖然同歸為黃檀屬類,但老紅木色澤紫紅,清晰富於變化的紋理和細密的結構是同類紅酸枝木無法與之比較的。用老紅木製作傢俱的後道工序採用紫檀一樣的做法—擦蠟,千萬不能使用普通紅酸枝類木材的做法—用漆。因為老紅木飽含蠟質,只需打磨擦蠟,即可平整潤滑,光澤耐久,給人一種淳厚的含蓄美。如果採用現代的擦漆工藝,恰恰掩蓋了其木質的優良本性。且老紅木用漆來處理,容易給一些廠家將其它紅酸枝類木材摻雜其中,為其渾水摸魚提供便利。
正因為老紅木的許多性能,如富含蠟質、紫紅色澤,近似於紫檀。因此老紅木和黃花梨、紫檀並列為明清時期宮廷的三種專用木材。
如果說有什麼傢具越用越值錢,恐怕就只有紅木傢具了。中國傳統傢具專業委員會理事楊波說:因為黃花梨傢具每年以[size=11.5pt]80%到[size=11.5pt]100%的幅度飆升,單件的羅漢床都在[size=11.5pt]150萬元以上。不光黃花梨漲價,其實所有的硬木木材都一直在漲價,他預期今年酸枝木的漲價空間估計在[size=11.5pt]30%。紅木傢具每年的購買增長幅度至少在[size=11.5pt]10%以上,成為繼字畫、珠寶後,投資收藏界第三大熱點。[size=11.5pt]
中國古典傢具中最有升值潛力的品種首先有兩類:一類是明代和清代早期的明式傢具,木質一般為黃花梨;另一類是乾隆工的清式宮廷傢具,木質一般是紫檀。紅木傢具價格之所以節節攀升,主要與其原材料稀缺有關。紅木傢具還能保健,紫檀就是中國中葯里最上乘的名貴葯材,而海南黃花梨,亦稱[size=11.5pt]「降壓木[size=11.5pt]」,並具有環保功能,其使用的漆都是植物漆,而且會越用越亮,論收藏價值,當數老紅木中的紫檀木和海南黃花梨最為突出,因為這兩種木料幾乎已經絕跡,現在只能從民間搶救老料。由於明清以來的大量採伐,已經成材的海南黃花梨幾乎被採伐一空,印度紫檀也非常稀缺,而黃花梨木長成可用需要[size=11.5pt]80年,紫檀木則需要上千年。海南黃花梨木是紅木中的極品,其成材在清代就已經枯竭,每市斤達到了數千元。並且黃花梨木原料在三五年之內也即將枯竭,這直接造成成品傢具價格成倍增值。就連紅木中檔次最底的紅花梨木也在近幾年中翻了數倍。[size=11.5pt]
專家指出,紅木傢具的投資年限為中短期,產生回報在[size=11.5pt]3年到[size=11.5pt]5年,投資金額比較大,投資回報率在[size=11.5pt]500%以上,投資要求專業眼光,投資比例:目前投資不應超過固定資產的[size=11.5pt]20%。[size=11.5pt] 同時,專家也提醒,目前的真偽鑒別僅限於識別用明清低檔古董傢具,充當老紅木傢具或把低檔老紅木傢具賣出高檔價格的騙術。因此,在請教專家初步學會鑒定紅木傢具基礎上,資金充裕或者對紅木興趣很高的人,可以收藏乾隆時期的紅木精品,甚至是整套整套的收藏;如果財力一般,推薦購買實用性、存世量大的單品,比如一把椅子或是一張床。面對市場上很難買到紫檀和海南黃花梨木傢具,專業人士說,現在能買到紅木品種中的紅酸枝和老酸枝傢具的升值空間大。購買時要多了解傢具的背景、歷史和製作工藝,不但可以充實自己的知識,也方便貨比三家,買到最劃算、最具升值潛力的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