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市場 > 維多利亞傢具有什麼特點

維多利亞傢具有什麼特點

發布時間:2022-07-15 10:24:33

Ⅰ 歐洲傢具的風格

給你介紹兩種說法:
一.
簡潔舒適的北歐傢具,摩登豪華的義大利傢具,浪漫激情的西班牙傢具,嚴謹的德國傢具,完美與感性的法國傢具,古典優雅的英國傢具……看歐洲傢具,就像看一場歐洲的藝術展覽。從古羅馬到羅馬式,再到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歐洲傢具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有歷史意義的發展時期。時至今日,歐洲傢具的古典氣質逐漸被簡潔、清新、灑脫、自然、個性,和實用、舒適、兼容、耐人尋味的現代風格所代替。歐洲各國的傢具設計師,大多有自己的觀點與個性,加上自由的創作環境,促使歐洲現代傢具流派的形成,尤以義大利、丹麥、瑞典為典型代表。這三個典型代表,也不拘泥於流派的固有風格,而是各自發揮所長,共同構築不可動搖的歐洲傢具的品牌王國地位。
在今後幾期《萬客會》,我們將引領大家一起品味歐洲的一系列不同風格,細細咀嚼歐洲現代傢具設計的深蘊。

二.

傢具的選擇和采購在家居裝飾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所以呢在這里我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些傢具的風格,不同風格傢具的概要可幫助我們選擇合適的傢具。

巴洛克風格(Baroque)
巴洛克風格的傢具以極具裝飾性為特點,經常飾有雕刻的人物或曲線花邊,它可以追溯到17世紀末期和18世紀初期。當時兩家最重要的傢具製造商和傢具雕刻商是丹尼爾·麥若特龍(Daniel Marot)和安德·布盧斯特龍(Andrea Brustolon).

英國安妮王後風格(Queen Anne of England)
這種含蓄優雅型傢具主要由核桃木做成,起源於安妮王後統治時期(1702—1714年)。這種傢具款式的特點是支柱細而尖,呈彎曲形,而且椅子靠背呈花瓶型。

洛可可風格(Rococo)
這種風格與巴洛克風格相近,但更輕快,更富有想像力,更有趣。這種風格的裝飾品通常是不對稱的,帶有貝殼、樹葉或者花朵形的花紋,大約在1720年開始於法國,這種風格在英國被稱為期彭代爾式(Chippendale)。

路易十五時期風格(Louis XV)
這種風格讓人聯想起剪影曲折的輪廓和不對稱的形狀,洛可可風格在路易十五統治時期達到極甚,當時人們開始偏愛舒適,在這類傢具上可以看到中國及東方風格的影響。

新古典主義風格(Neoclassicism)
這種風格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人們發現龐培(義大利古都)、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遺址後的結果,這一發現激發了公眾的想像力,引起人們對古希臘的興趣。柱子上、花環上、面具上都很快出現了古典的花紋,這種風格的傢具以其優雅、輕快而聞名。對稱、復雜的浮雕、筆直的線條也是其顯著特點。

路易十六時期風格(Louis XVI)
這種風格筆直的線條與路易十五時期風格形成對比,椅背是橢圓的,椅子腿又窄又直而且刻有凹槽,鍍金的傢具在這一時期開始流行,正如鑲嵌細工、稀有木料一樣,路易十六時期風格是新古典主義運動的一部分,盛行於路易十六統治時期,結束於法國大革命時期。

英國攝政時期風格 (Regency)
受古典主義影響,這種風格的傢具在外形上要比新古典主義運動時期的傢具外形更笨重、更含蓄,源自羅馬、希臘及古埃及,其特點是裝飾的花紋,不要把這種風格 與法國攝政時期的前洛可可風格想混淆。

帝國統治時期風格(Imperial)
這種風格指的是與英國攝政時期同時期流行於法國的傢具風格,產生 於拿破崙執政時期(1804—1815年),它的特點是線條簡潔,傢具裝飾力求簡單,並且沒有鑲嵌和雕刻,裝飾通常包括金屬製品、天鵝、軍事主題,鷹、戰利品以及拿破崙時期的徽章等。

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風格(Victorian)
這類傢具融合新哥特式、洛可可式以及新古典主義風格於一體,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風格的裝飾通常非常精巧復雜,有許多的雕刻、鑲嵌以及金屬製品。這一時期的傢具風格受到英國工藝美術運動以及法國新藝術運動的影響。

工藝美術運動(Arts and crafts)
這場運動起源於英國,是19世紀末工業革命的結果,它極大地傾向於工匠的精心製作、經濟簡單的設計和避免多餘的裝飾,並把傳統技巧應用於時尚創造。

托內特(Thonet)
19世紀後期德國設計師邁克爾·托內特(Michael Thonet)不僅產生曲木傢具,而且還提出了成批生產這種傢具的方法,很多由他設計,在歐洲、美洲製造的椅子現在仍很有價值。

Ⅱ 淺析維多利亞時期平面設計風格,1000字以上。

多利亞,這個最具英國氣息的詞彙包容的豈止是殖民地奢華、裝飾、絢麗等特徵,可以說,它是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1837——1901年)形成的藝術復辟的風格,它重新詮釋了古典的意義,揚棄機械理性的美學,開始了人類生活中一種全新的對藝術價值的定義,這就是「
」。
對於19世紀這個政治、經濟、社會皆飛速變化的時代來說,其最顯著的結果就是富裕的
的劇增。財富的擁有及身份的提升喚起了中產階級改變居住環境和
樣式的意識,他們急於在住宅建築上明確和標榜他們的成就。於是,以裝飾為主的「維多利亞風格」應運而生。
使得批量生產成為可能,那麼「安樣式」設計製造便成為一種方便、廉價、普遍的標准,這為喜歡對所有樣式的裝飾元素進行自由組合的維多利亞式風格帶來了最簡便的機會,並使之最終擊敗了其他各種樣式。事實上,你很難對維多利亞樣式進行准確的分類,它其實包括了各種裝飾元素,樣式的混合和沒有明顯樣式基礎的創新裝飾的運用,是當時傢具和其它用品設計的典型特徵。
在建築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歷史上各種建築式樣的復興在整個
形成一種風尚。
樣式在英國首先備受推崇,新興的富商、資產階級渴望與貴族有同等的生活,他們對風格的准確性沒有興趣,因此經常隨機地使用幾種風格的元素:
式、
、都鐸式、伊麗莎白式或
。只是,維多利亞時期對這些風格的重新演繹並非只是簡單的復制,而是加入了更多現代的元素,並運用了新的
,改進了原有的建造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原有風格進行了完善,是對多種風格所作的融合。毫無疑問,以當時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影響,美國以及當時的
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印度等地也開始風行維多利亞風格。不一樣的是,他們都採用了地方性的可利用材料和製作工藝,並按當地不同的氣候條件來適時改造住宅的式樣。例如,在美國,這個時期至少形成了八種不同的風格,如一開始的哥特復興式和義大利風格,接下來的粘貼式風格,19世紀後期的美國
風格、
羅曼式、屋頂風格和殖民復興風格等,同時,埃及和東方特徵也融入其中,這些風格在時間上相互重疊,沒有特別明顯的開始和結束,多數的住宅都是混合風格,個人化的演繹非常豐富。

維多利亞時期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發展使得物品的種類面目一新,
、鐵與黃銅管都能製造出簡單而實用的物件,也適用於裝飾設計,他們使得裝飾變得豐富起來。大部分的維多利亞式的設計是裝飾性的,傢具採用曲線的形式,凸出的裝飾和復雜雕飾的框架,用機器復制裝飾細部。室內的傢具既要舒適,又要顯得華麗,墊子於木框匹配,傾向於厚和突出,有些褶皺和束卷,墊子里的彈簧用以支撐柔軟而飽滿的表面,帶有精製而艷麗的編織圖案是其外部覆蓋材料的標准。這些傢具都有大的尺度和過分的裝飾,它是展示身份的象徵。在維多利亞時期,裝飾性的
深受人們喜歡,大型住宅中的頂棚為石膏提供了大量的機會,石膏的玫瑰、圓形大浮雕從新古典的時代一直持續下來,在各種不同復興風格中被廣泛使用。精細的垂花、肋狀物和花卉以及結綵。如同
的圖案一樣,都充分表現出他們的本質特徵。
廣泛流行,它是一種壓縮的輕質帶有線腳的牆紙,用在平淡的頂棚上增加質感。牆紙也是特別流行的牆壁處理方式,可用在木
上或樸素的粉牆上,其圖案也許是幾何形的,花卉的,甚至風景,牆紙邊緣設計一蛋箭或希臘線腳來收頭,以創造出合適的構圖。在一些樸素的住宅中,一般使用平松木地板,並用地毯覆蓋,然後用蜂蠟和松脂對其分色和磨光,用小塊不同著色的硬木鋪設成幾何圖案,也是不錯的選擇。大廳通常採用有裝飾的油彩的瓷磚,鋪設成幾何圖案。花飾瓷磚提供了一個耐久且易清洗的表面,在
及浴室中都很流行,豐富的色彩和
市的地面色彩紛呈。
維多利亞式的四柱床有了強烈的哥特式細節——拱形的雕刻裝飾運用到了床的本身。
在這個鄉村氣息濃郁的卧室,四柱床佔主導地位,擁有強烈的早期維多利亞的特徵。
紫色和黃色的主題在當時的美國卧室內非常流行。精緻的聯邦式大床、帝國式的裝飾櫃、頂上帶有鷹圖案的的鏡子,以及相對簡單的窗簾和織物,都是早期美國維多利亞風格的典型特徵。
18世紀的維多利亞風格是國際
上重要的一筆,對於中世紀歌德風格的推崇和流行,使得
上更多的體現了皇室的藝術需要。

上的矯揉造作,繁瑣裝飾,異國風氣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不可否認,維多利亞風格帶來的是視覺上的絕對華麗與分割取捨,人類對於自然和裝飾的唯美體現得到了最大化的發揮,因此,在
中,它不但沒有消失,更有了新時代的發展。

Ⅲ 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風格

形成於19世紀的維多利亞風格,在藝術上影響深遠,具體到室內設計而言,它的色彩絢麗、用色大膽、色彩對比強烈。黑、白、灰等中性色與褐色和金色結合突出了豪華和大氣。星級酒店和豪華住宅常採用這種風格。它的造型細膩、空間分割精巧、層次豐富、裝飾美與自然美完美結合。維多利亞是唯美主義的真實體現,大量的細部造型元素至今為行業經典。這種風格的設計和施工工藝成為追求豪華與異域風情者的首選. 「維多利亞風格」在當今台灣室內設計市場之中,仍是具有相當份量的設計方向;雖然並不受年輕、強調理性的族群歡迎,但對於歐洲印象有強烈喜好的屋主而言,不啻是個統合整體的理想風格。矯飾古典細部配合繁復線板及壁爐,搭配水晶燈飾、蕾絲窗紗、彩花壁紙、精緻瓷器和細膩油畫,這些都是體現維多利亞風格缺一不可的要素。
試著在google那兒拜訪一下victorian style,你至少可以得到28000個相關檢索,你會發現這個詞語已廣泛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名,地名,傢具,時裝,器皿等,乃至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代名詞。這個最具英國氣息的詞彙包容的豈止是殖民地奢華、裝飾、絢麗等特徵,可以說,它是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1837——1901年)形成的藝術復辟的風格,它重新詮釋了古典的意義,揚棄機械理性的美學,開始了人類生活中一種全新的對藝術價值的定義,這就是「維多利亞風格」。
對於19世紀這個政治、經濟、社會皆飛速變化的時代來說,其最顯著的結果就是富裕的中產階級的劇增。財富的擁有及身份的提升喚起了中產階級改變居住環境和室內裝飾樣式的意識,他們急於在住宅建築上明確和標榜他們的成就。於是,以裝飾為主的「維多利亞風格」應運而生。工業革命使得批量生產成為可能,那麼「安樣式」設計製造便成為一種方便、廉價、普遍的標准,這為喜歡對所有樣式的裝飾元素進行自由組合的維多利亞式風格帶來了最簡便的機會,並使之最終擊敗了其他各種樣式。事實上,你很難對維多利亞樣式進行准確的分類,它其實包括了各種裝飾元素,樣式的混合和沒有明顯樣式基礎的創新裝飾的運用,是當時傢具和其它用品設計的典型特徵。 維多利亞時期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發展使得物品的種類面目一新,膠合板、鐵與黃銅管都能製造出簡單而實用的物件,也適用於裝飾設計,他們使得裝飾變得豐富起來。大部分的維多利亞式的設計是裝飾性的,傢具採用曲線的形式,凸出的裝飾和復雜雕飾的框架,用機器復制裝飾細部。室內的傢具既要舒適,又要顯得華麗,墊子於木框匹配,傾向於厚和突出,有些褶皺和束卷,墊子里的彈簧用以支撐柔軟而飽滿的表面,帶有精製而艷麗的編織圖案是其外部覆蓋材料的標准。這些傢具都有大的尺度和過分的裝飾,它是展示身份的象徵。在維多利亞時期,裝飾性的頂棚深受人們喜歡,大型住宅中的頂棚為石膏提供了大量的機會,石膏的玫瑰、圓形大浮雕從新古典的時代一直持續下來,在各種不同復興風格中被廣泛使用。精細的垂花、肋狀物和花卉以及結綵。如同檐口的圖案一樣,都充分表現出他們的本質特徵。淺浮雕廣泛流行,它是一種壓縮的輕質帶有線腳的牆紙,用在平淡的頂棚上增加質感。牆紙也是特別流行的牆壁處理方式,可用在木牆板上或樸素的粉牆上,其圖案也許是幾何形的,花卉的,甚至風景,牆紙邊緣設計一蛋箭或希臘線腳來收頭,以創造出合適的構圖。在一些樸素的住宅中,一般使用平松木地板,並用地毯覆蓋,然後用蜂蠟和松脂對其分色和磨光,用小塊不同著色的硬木鋪設成幾何圖案,也是不錯的選擇。大廳通常採用有裝飾的油彩的瓷磚,鋪設成幾何圖案。花飾瓷磚提供了一個耐久且易清洗的表面,在過廳及浴室中都很流行,豐富的色彩和肌理市的地面色彩紛呈。
維多利亞式的四柱床有了強烈的哥特式細節——拱形的雕刻裝飾運用到了床的本身。
在這個鄉村氣息濃郁的卧室,四柱床佔主導地位,擁有強烈的早期維多利亞的特徵。
紫色和黃色的主題在當時的美國卧室內非常流行。精緻的聯邦式大床、帝國式的裝飾櫃、頂上帶有鷹圖案的的鏡子,以及相對簡單的窗簾和織物,都是早期美國維多利亞風格的典型特徵。
18世紀的維多利亞風格是國際設計史上重要的一筆,對於中世紀歌德風格的推崇和流行,使得設計表現上更多的體現了皇室的藝術需要。
視覺設計上的矯揉造作,繁瑣裝飾,異國風氣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不可否認,維多利亞風格帶來的是視覺上的絕對華麗與分割取捨,人類對於自然和裝飾的唯美體現得到了最大化的發揮,因此,在現代設計中,它不但沒有消失,更有了新時代的發展。 維多利亞風格的工藝品、傢具、建築裝潢有著如下明顯可辨特徵:
1.造型龐大,飽滿,裝潢不拘一格。
2.從各種復古風格中衍生的母題,比如羅可可渦卷紋、哥特風格的尖塔紋、文藝復興式的絞纏紋等等,常常混用。
3.開始使用多種新的工藝技術製造傢具、工藝品,多層版膠合板,電鍍等等。
4.裝潢中的走獸、飛禽、花卉果實以寫實風格呈現。

Ⅳ 維多利亞傢具的風格分類及特點

維多利亞傢具的風格分類及特點。屬於一類傢具款式新穎,比較時尚,個性獨特,品味高雅,緊跟潮流,好評不斷,深受用戶青睞。

Ⅳ 維多利亞風格的家裝有什麼特點適合中國家庭使用嗎

維多利亞風格的色彩絢麗、用色大膽、色彩對比強烈。黑、白、灰等中性色與褐色和金色結合突出了豪華和大氣。星級酒店和豪華住宅常採用這種風格。 它的造型細膩、空間分割精巧、層次豐富、裝飾美與自然美完美結合。維室內設計而言,多利亞是唯美主義的真實體現,大量的細部造型元素至今為行業經典。這種風格的設計和施工工藝成為追求豪華與異域風情者的首選. 在當今室內設計市場之中,仍是具有相當份量的設計方向;雖然並不受年輕、強調理性的族群歡迎,但對於歐洲印象有強烈喜好的屋主而言,不啻是個統合整體的理想風格。矯飾古典細部配合繁復線板及壁爐,搭配水晶燈飾、蕾絲窗紗、彩花壁紙、精緻瓷器和細膩油畫,這些都是體現維多利亞風格缺一不可的要素。

Ⅵ 古埃及。維多利亞。莫里斯。新藝術。時期的風格特點!

古代埃及藝術
1.古王國藝術
這一時期的藝術以建築和雕塑最為突出,繪畫還處於初期階段。
2.中王國時期
中王國時期的基本特點是:金字塔的建築開始衰落,王公貴族的陵墓開始建築在山崖邊,為了崇拜太陽神建造一些方尖碑。此外,民用建築、大型宮殿和水利工程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3.新王國時期
一、神廟,代表作:卡納克的阿蒙神廟,在底比斯附近,這個建築物在中王國時期就開始建造,知道托勒密時代才最後完工。
二、雕塑,新王國時期的雕塑,除了一些宏大的法老雕像外,還有一些小型的更為活潑生動的肖像。
三、壁畫
古埃及在繪畫上取得的成就集中在新王國時期,他的特點是:
一、題材更加多樣化;
二、很少再用線刻輪廓,多用筆直接蘸顏料在牆上或草紙上作畫。
維多利亞風格

維多利亞風格是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1837——1901年)形成的藝術復辟的風格,它重新詮釋了古典的意義,揚棄機械理性的美學,開始了人類生活中一種全新的對藝術價值的定義,這就是「維多利亞風格」。
一,維多利亞風格的工藝品、傢具、建築裝潢有著如下明顯可辨特徵:
1.造型龐大,飽滿,裝潢不拘一格。
2.從各種復古風格中衍生的母題,比如羅可可渦卷紋、哥特風格的尖塔紋、文藝復興式的絞纏紋等等,常常混用。
3.開始使用多種新的工藝技術製造傢具、工藝品,多層版膠合板,電鍍等等。
4.裝潢中的走獸、飛禽、花卉果實以寫實風格呈現。
二,服裝
是指1837年至1901年間,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的服飾風格,該時代女性的服飾特點是,大量運用蕾絲、細紗、荷葉邊、緞帶、蝴蝶結、多層次的蛋糕裁剪、折皺、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領、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宮廷款式。隨著復古風潮的盛行,這股華麗而又含蓄的柔美風格,正帶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
莫里斯

第一,強調手工藝,明確反對機械化的生產。
第二,在裝飾上反對古典、傳統的復興風格。
第三,提倡哥特風格和其它中世紀的風格,講究簡單、撲實無華、良好功能。
第四,主張設計的誠實、誠懇,反對設計上的嘩眾取寵、華而不實趨向。
第五,裝飾上推崇自然主義、東方裝飾和東方藝術的特點。
新藝術

新藝術運動開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達到頂峰。新藝術運動的名字源於薩穆爾·賓(Samuel Bing)在巴黎開設的一間名為「現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裡陳列的都是按這種風格所設計的產品。 准確的說新藝術是一場運動,而不是單一的一種風格,可分為直線風格和曲線風格,裝飾上的和平面藝術的風格,並以其對流暢、婀娜的線條的運用、有機的外形和充滿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稱。 這種風格影響了建築、傢具、產品和服裝設計,以及圖案和字體設計。
新藝術風格的流行時間大約從1880到1910年左右,是指當時在歐洲和美國開展的裝飾藝術運動。這種藝術新形式帶有歐洲中世紀藝術和18世紀洛可可藝術的造型痕跡和手工藝文化的裝飾特色,同時還帶有東方藝術的審美特點,也運用工業新材料,包含了當時人們的懷舊和對新世紀的嚮往情緒,是人們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過渡時期所有復雜情感的綜合反映。這一運動帶有較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表現出懷舊和憧憬兼有的世紀末情緒,是傳統的審美觀和工業化發展進程中所出現的新的審美觀念之間的矛盾產物。
社會轉型期的新舊更替並不僅僅體現在時間上,還體現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審美觀念,以及每天所使用的日用品中。這一時期,歐洲藝術家、手工藝人、建築師所創造出來的新的藝術形式被稱為「新藝術」。
新藝術風格的產生直接受到了19世紀60年代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新藝術運動延續和發展了工藝美術運動的自然植物造型,許多新藝術的藝術家也是工藝美術運動的參與者。在歐洲傳播的東方文化也是新藝術風格產生的靈感來源之一。19世紀的歐洲幾乎控制了所有的非洲、東南亞、印度和太平洋國家,從這些國家掠奪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從這些國家引進文化和藝術。在1862年的倫敦博覽會上,日本等國的商品在此公開展售,日本的紡織品、扇子、高級瓷器和著名版畫家的作品是歐洲市場上的新鮮東西,這些帶有異域文化特點的商品成為藝術家所喜愛的收藏品,其風格特徵在他們的作品中得到體現。
新藝術運動風格被許多批評家和欣賞者看作是藝術和設計方面最後的歐洲風格,因為在此以後,歐洲幾乎再也沒有這種地域范圍廣泛的藝術運動產生,新藝術運動展示了歐洲作為一個統一文化體的最後輝煌。它試圖打破純藝術和實用藝術之間的界限,內容幾乎涉及所有的藝術領域,包括建築、傢具、服裝、平面設計、書籍插圖以及雕塑和繪畫,而且和文學、音樂、戲劇及舞蹈都有關系。

Ⅶ 歐式風格,新古典風格,維多利亞風格的區別,怎麼才能合理的區分

歐式裝修強調以華麗的裝飾、濃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達到雍容華貴的裝飾效果。歐式客廳頂部喜用大型燈池,並用華麗的枝形吊燈營造氣氛。門窗上半部多做成圓弧形,並用帶有花紋的石膏線勾邊。入廳口處多豎起兩根豪華的羅馬柱,室內則有真正的壁爐或假的壁爐造型。牆面最好用壁紙,或選用優質乳膠漆,以烘托豪華效果。地面材料以石材或地板為佳。歐式客廳非常需要用傢具和軟裝飾來營造整體效果。深色的橡木或楓木傢具,色彩鮮艷的布藝沙發,都是歐式客廳里的主角。還有浪漫的羅馬簾,精美的油畫,製作精良的雕塑工藝品,都是點染歐式風格不可缺少的元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類風格的裝修,在面積、空間較大的房間內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歐式裝修可利用顏色、細節烘托氣氛。比如羅馬柱、歐式門。在地板的選擇方面,色澤飽滿,深色典雅的花色都可最大限度的體現歐式風格。如紅檀,黃檀,古典橡木等花色。

新古典風格2008年在開始在中國家裝界流行起來,它利用現代的手法和材質還原出家居古典氣質,兼備古典與現代的雙重審美效果,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新古典主義傳承了古典主義的文化底蘊、歷史美感及藝術氣息,同時將繁復的家居裝飾凝練得更為簡潔精雅,為硬而直的線條配上溫婉雅緻的軟性裝飾,將古典美注入簡潔實用的現代設計中,使得家居裝飾更有靈性。
摒棄復雜的肌理和裝飾,新古典主義在材質上一般會採用傳統木製材質,用金粉描繪各個細節,運用艷麗大方的色彩,令人強烈地感受傳統痕跡與渾厚的文化底蘊,但同時摒棄了過往古典主義復雜的肌理和裝飾,簡化了線條。代表著優雅而莊重的生活態度,而不僅僅是傢具的仿古、昂貴。

名家生活空間新古典風格整裝特點:

1、「形散神聚」是新古典的主要特點。名家生活空間新古典風格整裝在注重裝飾效果的同時,用現代的手法和材質還原古典氣質,新古典具備了古典與現代的雙重審美效果,完美的結合也讓人們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2、講求風格,在造型設計上不是仿古,也不是復古,而是追求神似。
3、用簡化的手法、現代的材料和加工技術去追求傳統式樣的大致輪廓特點。
4、注重裝飾效果,用室內陳設品來增強歷史文脈特色,往往會照搬古典設施、傢具及陳設品來烘托室內環境氣氛。
5、白色、金色、黃色、暗紅色是歐式風格中常見的主色調,少量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來明亮。

維多利亞風格是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1837——1901年)形成的藝術復辟的風格,它重新詮釋了古典的意義,揚棄機械理性的美學,開始了人類生活中一種全新的對藝術價值的定義,這就是「維多利亞風格」。維多利亞風格的工藝品、傢具、建築裝潢有著如下明顯可辨特徵:
1.造型龐大,飽滿,裝潢不拘一格。
2.從各種復古風格中衍生的母題,比如羅可可渦卷紋、哥特風格的尖塔紋、文藝復興式的絞纏紋等等,常常混用。
3.開始使用多種新的工藝技術製造傢具、工藝品,多層版膠合板,電鍍等等。
4.裝潢中的走獸、飛禽、花卉果實以寫實風格呈現。

Ⅷ 維多利亞式

就是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格呀

維多利亞時代(1839-1901)是不是英國海外擴張的鼎盛時期,我們留給歷史學家去討論。「星期六」讀「文化廣場」的人大概有興趣知道蒸汽機是這個時候產生的;世界博覽會是這個時期產生的;下午茶是這個時期產生的;「美人靠」之類的維多利亞式傢具是這個時期產生的;狄更司的小說是這個時期產生的……為什麼偏偏是英國?這個問題大概也要留給能夠回答今天為什麼偏偏是美國的學者們去回答,我們繼續「星期六」吧。你要是不怕費腦子,我順便一提:薩義德在《文化與帝國主義》一書里研究狄更司的《遠大前程》,說那裡面的主人公發跡,很有英國殖民擴張的背景。奧斯汀的《曼斯菲爾德庄園》有帝國思想。蓋斯凱爾夫人的小說也有帝國色彩。你大概沒有興趣再探究下去了吧。那好,我跟你說,維多利亞時期印製的紙牌很受收藏家親睞呢!維多利亞時期的女裝現在來看仍舊很美很時尚呢!對了,時尚這個詞兒,雖然很有法國味道,但是,維多利亞這個美麗的名字一跟時尚連上,馬上不分伯仲,甚至還要佔一點便宜。消費文化雖然以現在的美國為極致,但要是探源頭,至少英語文化圈是從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開始的。研究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史家早就把那時中產階級的收入和消費方式作為課題了。碰巧了,馬克思寫《資本論》的時期恰好就是維多利亞時期。沒有對當代經濟生活的觀察,光是在大英博物館里思考閱讀,這樣的巨著是產生不了的。

維多利亞時代是藝術的時代,「前拉斐爾派」是這個時期誕生的……我還是把高雅的藝術留給美術史家去談,這里只附上一些大家能夠看得賞心悅目的插圖。好在關於維多利亞時代,我是舊書新書都有。之所以收藏這些書,是因為裡面有精美的插圖,因為維多利亞時代令我產生許多聯想,因為維多利亞女王年輕時的畫像很美。

英國散文家普利斯雷(J.B.Priestley)說:「單單去寫維多利亞鼎盛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他老人家還真的就完成了一本,書名就叫《維多利亞鼎盛期》(Victoria』sHey�day)。我很少保留近幾十年出的英文書,卻因為喜歡普氏的散文和倫敦版美麗鮮艷的插圖而收藏了這一本紅封布面的大書。關於維多利亞生平的書,記得手裡有一本林登·史特拉奇寫的《維多利亞女王傳》,可是藏書沒有歸類一時找不出來;倒是找出一本1912年版克萊爾·傑羅德(CLAREJERROLD)寫的《維多利亞女王早期的宮廷生活》,作者聲稱寫的是「真實的人」「自然的人」的青春時代。我自己最喜歡讀的還是1934年牛津大學出版的《維多利亞王朝初期的英國1830-1865》,這本書的主編是G。M。揚。揚編已經顯示出社會風俗在史料中的地位。我這次提供的圖片,很多是從這本書里來的。

維多利亞時代在英國是科學和工業發明昌盛的年代,也是文學藝術繁榮的年代。維多利亞時代是個大話題,報紙的篇幅不宜展開論述,我只想借幾張圖展示一下那個時代英國的風貌,讓學經典英語的讀者對英國文化的背景有個大致的了解。

維多利亞時代是藝術的時代,「前拉斐爾派」是這個時期誕生的……我還是把高雅的藝術留給美術史家去談,這里只附上一些大家能夠看得賞心悅目的插圖。好在關於維多利亞時代,我是舊書新書都有。之所以收藏這些書,是因為裡面有精美的插圖,因為維多利亞時代令我產生許多聯想,因為維多利亞女王年輕時的畫像很美。

《祈禱的時間》是1854年由充滿抒情意味的畫家韋斯特(CHARLESWEST)所作。此畫表現的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居家理想,有很濃的宗教色彩。韋斯特擅長畫裝飾畫,最經常表現的主題是母親和孩子。其他代表作有《善行》,畫一個女孩扶著父親走上教堂台階時的情形。《心跳》則描繪一個青年女子等待郵差時的神情。

維多利亞時代青年女子的理想模式——美麗而嫻靜。喜歡女紅但又不失浪漫。這幅作品是1850年英國皇家學院院長格蘭特爵士為女兒畫的。畫作完成不久,這個女孩就離開了人世。

閱讀全文

與維多利亞傢具有什麼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子家私傢具 瀏覽:222
胖妞電器維修 瀏覽:84
淘寶賣家電子面單怎麼查詢底單 瀏覽:802
通州小家電維修店 瀏覽:459
國家電網招標員是什麼工作 瀏覽:361
徐州家電維修網路推廣怎麼樣 瀏覽:853
木傢具怎麼會蛀 瀏覽:588
歐藍德保修多少公里 瀏覽:930
iPhonexr無服務維修視頻 瀏覽:758
長沙油煙機維修電話 瀏覽:546
杭州東風日產維修點活 瀏覽:997
傢具講解視頻該怎麼拍 瀏覽:545
充電插口有糊味保修 瀏覽:70
中國家用電器檢測所簡稱 瀏覽:497
廈門市長虹維修中心 瀏覽:148
普通汽車維修店堅持多久才會生意好 瀏覽:388
老家房子做防水多少錢 瀏覽:982
內牆翻新如何鏟牆面 瀏覽:670
家用電器中國有限公司 瀏覽:9
深圳寶安有什麼傢具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