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人運用傢具木頭與木頭連接用了什麼方法
古人運用傢具木頭與木頭連接用了卯榫連接方法。通過卯與榫的契合,達到緊密穩定結構。經久而不松動,愈用而愈緊湊。
卯榫的經典與巧妙之處在於區別於現代結構連接方式,不使用鐵釘固定而比之更牢固耐用,而卯榫的結構也演化為多種方式出現於我們的生活應用中。
而其中最為顯眼的便是斗拱,在中式古建築中,華夏大地,南北東西,處處可見房屋中大量使用的斗拱,復雜而唯美,繁瑣而堅固,成為廊檐中式結構經典。
這一創造性的發明自出現後便大量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經千年以上的傳承後不斷發揚光大,並在勤勞智慧的人們手中不斷改善和創新,最後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卯榫在傳承過程中也銜生出了多種用途,並在材料使用方面也不再拘泥於木材,而是發展到了石材,玉器,紡織等多種材料之上。
(1)古代的傢具怎麼用擴展閱讀
卯榫結構大致分類:
1、棕角榫:棕角榫因其外形像粽子角而得名,從三面看都集中到角線的是45度的斜線,又叫「三角齊尖」。多用於框形的連接。另外,明式傢具中還有「四平式」桌,其腿足、牙條、面板的連接均要用棕角榫。
2、栽榫:又叫「樁頭」、「走馬銷」,是一種用於可拆卸傢具部件之間的榫卯結構。
由於要拆卸,榫頭易磨損,甚至損壞,出於維修方便,也避免因榫頭損壞而使傢具部件報廢的情況,一般都採用另外一種木料來製成榫頭,然後將榫頭栽到傢具部件上。栽榫多採用掛榫結構。羅漢床圍子與圍子之間及側面圍子與床身之間,多用栽榫。
3、楔釘榫:是用來連接圓棍狀又帶弧形的傢具部件,如圓形扶手的榫卯結構。雖然也是兩根圓棍各去一半、作手掌式的搭接,但每半片榫頭的前端,都有一個台階狀的小直榫,可插入另一根上的凹槽中。這樣便使連接部不能上下移動。
4、暗榫:兩塊木板兩端對接,使用燕尾榫而不外露的,叫「暗榫」或「悶榫」,是製作幾、案、箱子之類必用之榫。
5、套棒明清椅子的搭腦不出挑,與腿交接處不用夾頭榫,常用腿料作方挖出榫,搭腦部位則挖方形榫眼,套接,故名。
Ⅱ 在古代傢具是如何擺設的,庭院有什麼講究
椅凳類
寶椅、玫瑰椅
交椅和圈椅
官帽椅和靠背椅
杌凳
桌案類
方桌和圓桌
條桌和條案
炕桌、炕案和炕幾
琴桌和棋牌桌
茶幾和套幾
花幾
櫃櫥類
圓角櫃和方角櫃
頂豎拒
書格
多寶格
箱匣
屏風類
曲屏鳳
插屏和掛屏
台架類
中國古代傢具的發展源遠流長,其歷史是一部由木頭構創的絢麗詩篇,亦自成體系,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無論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傢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傢具(春秋戰國秦漢時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漸高傢具(魏晉南北朝時期)、華麗潤艷的高低傢具(隋唐五代時期)、簡潔鐫秀的高型傢具(宋元時期),還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傢具、雍容華貴的清式傢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恆魅力吸引著中外萬千人士的鍾愛和追求。尤其是明清傢具,將我國古代傢具推上了鼎盛時期,其品種之多、工藝之精令國內外人士嘆為觀止。由於受民族特點、風俗習慣、地理氣候、製作技巧等不同環境的影響,中國古代傳統傢具走著與西方傢具迎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工藝精湛、不輕易裝飾、耐人尋味的東方傢具體系,在世界傢具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東方藝術風格特點。中國古代傢具深深地影響著世界傢具及室內裝飾的發展。
http://www.zh5000.com/JS/jiju/zgjjonline.htm
http://www.bast.net.cn/dmsa/live/kichen/default.shtml
我相信這2個網站對於樓主來說很好用。
世界各民族都有按照自己的文化觀建造的庭院樣式,從庭院建築的風格上,可分為四大流派:亞洲的中國式、日本式,歐洲的法國式和英國式。其中,中國庭院建築集科學性、創造性、藝術性於一體,蘊涵著中華民族崇尚自然的人文觀念與美學理想,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造園因素,通過藝術組合而成的建築綜合體,既具有獨特的風格,又具有特殊的功能。中國古代先哲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庭院建築中體現為建築與自然的相近、相親、相融,人們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過程中,享受著「明月時至清風來,形無所牽,止無所泥」的生活樂趣。
在中國古人的認識中,庭院是有生命的空間,是最想想的建築空間。四面圍合的空間模式,是中國建築組群構造的唯一方式。
Ⅲ 古人使用的「春凳」是怎樣的為何是洞房必備之物
古人用的春凳是椿木做的,所以也叫做“椿凳“。尺寸的話要比一般的椅子高一些,可以坐兩個人,而且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放在床邊。如果家裡有客人來的話,古代人是不準坐在床上的,所以都會將椿凳拿出來給客人坐。在結婚的時候,因為都要陪嫁很多的被褥,所以被褥會和椿凳綁在一起然後放在新婚夫妻的床尾。
雖說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春凳的習俗已經沒有了。但是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依然會保存著春凳的習俗。而春凳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被一些傢具沙發所代替。不過,春凳不僅是一種工藝品,更是文化的傳承與見證者。即便春凳的習俗已經消失了,但是通過春凳,可以體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Ⅳ 「春凳」是古代使用的傢具,為何許多酒店如今還有有什麼用呢
旅遊是生活中一件能夠提高幸福感的事情,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很多酒店的床尾處擺放有一個像凳子的東西。有部分朋友感到納悶,這是做什麼用的呢?
其實,這凳子叫做「春凳」,是古人流傳下來的,既然是古代傳下,必有其過人之處,那麼酒店將其擺放在床尾的作用是什麼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古時的春凳
在古代,春凳是家家不可少的傢具,但是到了今天已寥寥無幾,鮮能見到。只能說,時代的發展淘汰了許多東西。雖然在以前它很流行,家家必備!但是,時代是變遷著的,只有適應性強的才能夠保留下來並且發展強盛。春凳便是如此!
一些酒店沿用「春凳」,這是值得鼓勵的,畢竟是宣揚傳統,宣揚古人的智慧傑作!如今,春凳更多的是被當做一件藝術品來看待,而不是一件實用品。
Ⅳ 古代桌子的用途是什麼
桌案類包括:1炕桌、炕幾、炕案;2香幾;3酒桌、半桌;4方桌;5條幾、條桌、條案;6書桌、書案、畫桌、畫案;7其它桌案等。
炕桌、炕幾、炕案:在炕上使用的矮形傢具。炕桌放在炕或床的中間;炕幾、炕案由於較窄通常放在炕或床的兩側端。
香幾:因承置香爐而得名,香幾多為圓形少方形,腿足彎曲較為誇張。不論在室內還是在室外香幾多居中放置,四無旁依,應面面宜人欣賞,體圓而委婉多資者較佳。
酒桌、半桌:這是兩種形制較小的長方形桌案。酒桌遠承五代、北宋,常用於酒宴。桌面邊緣多起陽線一道,名曰「攔水線」。半桌約相當於半張八仙桌的大小,故名。它又叫「接桌」,每當一張八仙桌不夠用時,用它來拼接。
方桌:是傳世較多的一種傢具,分為「八仙」、「六仙」和「四仙」,在條桌、面桌上都可以找到同樣的做法。
條幾、條桌、條案:條案的形式按照北京匠師的分法是:案面兩端平齊的叫「平頭案」,兩端高起的叫「翹頭案」。它們的結構不是用夾頭榫,就是用插肩榫,否則便是變體。共分有琴幾、炕幾、方幾、茶幾、架幾案、棋桌、月牙桌、三屜桌等。
書桌、書案、畫桌、畫案:這是四種比較寬而大的長方形傢具,就是較小型的,也大於半桌。其結構、造型,往往與條桌、條案相同,只是在寬度上要增加不少,北京匠師均有明確的概念。畫桌、畫案,為了便於站起來繪畫,都不應有抽屜,其為桌形結構的稱畫桌,案形結構的稱畫案。書桌、書案則都有抽屜,也依其結構的不同,分別稱之為桌或案。
其它桌案:桌和案一般不好區分,尤其是條案和條桌。案在中國古典傢具中的地位比較特殊,其前有俎幾,其後才有桌。在席地而坐的年代,幾是人們坐時的側靠之具,多為長者、老者而設,到春秋戰國時期,幾不僅可以倚靠憑伏而且可以承托各種器物。
Ⅵ 古代的傢具擺設!!!
椅凳類 寶椅、玫瑰椅 交椅和圈椅 官帽椅和靠背椅 杌凳 桌案類 方桌和圓桌 條桌和條案 炕桌、炕案和炕幾 琴桌和棋牌桌 茶幾和套幾 花幾 櫃櫥類 圓角櫃和方角櫃 頂豎拒 書格 多寶格 箱匣 屏風類 曲屏鳳 插屏和掛屏 台架類 中國古代傢具的發展源遠流長, 其歷史是一部由木頭構創的絢麗詩篇,亦自成體系, 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無論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傢具、 浪漫神奇的矮型傢具(春秋戰國秦漢時期), 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漸高傢具(魏晉南北朝時期)、 華麗潤艷的高低傢具(隋唐五代時期)、簡潔鐫秀的高型傢具( 宋元時期),還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傢具、雍容華貴的清式傢具…… 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恆魅力吸引著中外萬千人士的鍾愛和追求。 尤其是明清傢具,將我國古代傢具推上了鼎盛時期,其品種之多、 工藝之精令國內外人士嘆為觀止。由於受民族特點、風俗習慣、 地理氣候、製作技巧等不同環境的影響, 中國古代傳統傢具走著與西方傢具迎然不同的道路, 形成了一種工藝精湛、不輕易裝飾、耐人尋味的東方傢具體系, 在世界傢具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東方藝術風格特點。 中國古代傢具深深地影響著世界傢具及室內裝飾的發展。 http://www.zh5000.com/JS/jiju/ zgjjonline.htm http://www.bast.net.cn/dmsa/ live/kichen/default.shtml 我相信這2個網站對於您有所幫助。
Ⅶ 古代傢具名稱
1、拔步床
拔步床是一種傳統的大型古床,或稱「八步床」、「踏步床」,是一種功能齊全的床。床下有一木製平台,正面伸出床沿,平台四角立柱,並鑲以木製圍欄,使床前形成一個淺廊,中間為床的門戶,兩側可放置小型傢具及雜物。它造型奇特,體積龐大,結構復雜,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製平台上,平台前沿長出床的前沿二 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鑲以木製圍欄。還有的在兩邊安上窗戶,使床前形成一個迴廊,迴廊中間置一腳踏,兩側可以放置小桌凳、燈盞等。
Ⅷ 古代的床不僅僅是用來睡覺,還有什麼其他用處
在古時床還有供人們吃飯看書或者當成桌凳的功能。
在現代,床是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的必需品,我們一輩子有很多時間都花在了床上,但是對於我們來講它的作用也就僅僅是用來休息的地方,而在古代就不一樣了,不得不說社會的進步發展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Ⅸ 古代傢具幾的作用
茶幾,它可以說是我們最為常見的一種傢具。大多茶幾為方形或長方形,其高度與扶手椅的扶手大致相近,多用來擺放杯盤和茶具。茶幾是從明代長方香幾演變而來的,也可以說屬於清代清代傢具。另外,茶幾中還有一種按大小排列在一起的套幾,套幾在明清時代和清代前期比較流行。
而古典傢具中的香幾,則是因為用來放置香爐而得名。香幾圓形居多,腿足一般是非常講究的,彎曲誇張的形態。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香幾都居中擺放,不與其他傢具挨靠。佛堂中有時需要五個香幾一組擺放用於陳設五供,特殊時也可以單獨擺放。古代書房中常擺設香幾,用於陳放美石花尊或單放香爐燒香,有的香幾甚至可以用來擺放各式古玩裝扮廳房。
Ⅹ 古代傢具的介紹
我國古代傢具主要有席、床、屏風、鏡台、桌、椅、櫃等。席子,是最古內老、最原始容的傢具,最早由樹葉編織而成,後來大都由蘆葦、竹篾編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見席子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床,是席子以後最早出現的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