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市場 > 傢具染色材料都是什麼

傢具染色材料都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30 07:00:32

1. 傢具油漆的調色方法和技巧

油漆調色配方

油漆調色技能主要有實色漆調色,透明漆調色,金屬漆調色等,通常在擬定調色配方曾經,要依據色彩樣板或按某一什物的色彩來進行剖析,首要了解色相規模,由幾種色彩組成,哪種是主色,哪種是副色,色與色之間聯系怎麼,各占份額約多少,然後依據經歷初步擬出找色配方,再經小樣調試,調色時,先參加主色,再以上色力較強的色彩為副,漸漸連續地參加並不斷攪拌,要隨時調查色彩的變化,取樣抹、刷、噴或沾在干凈的樣板上,待色彩安穩後與原始樣板比色,在整個調色過程中有必要把握「由淺入深」的准則。

減色法混合的成果歸納如下

黃色=白色-蘭色 紫色=白色-綠色 青色=白色-赤色;

黃色+紫色=白色-蘭色-綠色=赤色 黃色+青色=白色-蘭色-赤色=綠色 紫色+青色=白色-綠色-赤色=蘭色 黃色+紫色+青色=白色-蘭色-綠色-赤色=黑色;

拓展資料

油漆調色基本常識

色彩分為非五顏六色和五顏六色,非五顏六色是指黑色、白色和這兩者之間深淺不同的灰色,白黑系列上的非五顏六色的反射率代表物體的明度。反射率越高時,挨近白色,越低時,挨近黑色。五顏六色系列是指除了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種色彩。光譜不同波長在視覺上表現為各種色彩的色彩,如紅、橙、黃、綠、青、紫等。

2. 原木色傢具染色怎麼施工

先看抄一下材料行里的小冊襲子,有各式各樣的原木色,選擇你喜歡的原木色顏色。
再磨砂機給木頭做磨光處理。
磨好後,用沾粘木屑粉塵的布,把木頭擦一遍。
打開染色劑,攪拌均勻,然後用刷子上色。
染色劑會隨天氣溫度的高低,影響風乾的速度,所以要注意在快乾之前,趕快用干布擦拭,讓上色均勻,否則會有深淺不一的色塊出現。

3. 傢具油漆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傢具油漆三種基本成分組成:成膜物質、次要成膜物質、輔助成膜物質。

1、成膜物質

也稱粘結劑,成膜物質大部分為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如天然樹脂(松香、大漆)、塗料(桐油、亞麻油、豆油、魚油等)、合成樹脂等混合配料,經過高溫反應而成,也有無機物組合的油漆。

2、次要成膜物質

包括各種顏料、體質顏料、防銹顏料。

顏料為漆膜提供色彩和遮蓋力,提高油漆的保護性能和裝飾效果,耐候性好的顏料可提高油漆的使用壽命。

體質顏料可以增加漆膜的厚度,利用其本身「片狀,針狀」結構的性能,通過顏料的堆積疊復,形成魚鱗狀的漆膜,提高漆膜的使用壽命,提高防水性和防銹效果。

防銹顏料通過其本身物理和化學防銹作用,防止物體表面被大氣、化學物質腐蝕,金屬表面被銹蝕。

3、輔助成膜物質

包括各種助劑,溶劑。油漆助劑的水平也代表了國家油漆的水平。溶劑也稱「分散介質」(包括各種有機溶劑、水)主要稀釋成膜物質而形成粘稠液體,以便於生產和施工。常將成膜基料和分散介質的混合物稱為漆料。

(3)傢具染色材料都是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傢具漆塗裝7天後才能正常使用,避免傢具漆散發的氣體影響家人的身體健康,同時也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動性和溫度、濕度的適中性,保證傢具表面的漆膜達到正常的硬度;

傢具漆塗裝的傢具可以承受水杯的高溫,但切忌靠近火爐和暖器片等取暖器,以免高溫烘烤致使木器傢具變形,導致漆膜表面開裂、剝落。

除此之外,塗上傢具漆的傢具表面謹防用硬物刻意碰撞和刀子刻劃,否則容易對漆膜造成硬性損傷。塗上傢具漆的傢具表面漆膜要經常用柔軟的紗布擦拭,減少灰塵污跡,並定期用汽車上光蠟或地板蠟擦拭,可以使表面漆膜光亮如新;

若其表面漆膜沾上污漬,要立即用低濃度皂水或洗潔精水洗去,再用清水洗凈、拭乾,最後用汽車上光蠟擦拭即可,注意盡量避免接觸高濃度的化學試劑,以免損壞漆膜。

4. 用棉布蘸染料擦抹修實木傢具,用的是什麼漆

您說的是蠟木染色
擦漆 學名蠟木染色,也叫木蠟油,是最原始實木染色的一種。
塗擦後,木器具有清晰的天然木紋,特別是高檔木料,外觀更加逼真,立體感強,極具視覺的沖擊力。也對您的木器起到防護作用。無毒無味,非常環保,顏色花樣繁多,古典莊重。還可以防水、防曬、耐污漬、耐擦洗,施工簡潔、易學。
附著 說到擦漆(木蠟油)的施工,首先要了解木蠟油附著木質的原理,打磨拋光後的飾面看似光滑平整,在顯微鏡下看,盡是均勻的布滿蜂窩狀的孔隙。而隆塗水性環保木蠟油成分是天然的有色礦物質和棕櫚油等配方,與水混合後,有極強的滲透性,在塗擦的過程中作用於木質的內部,使之完成染色的同時,也大大的延長了木器的使用壽命。
施工 環境溫度在10℃-28℃之間為宜; 用顏色與木器相近的木材填料補充孔隙,待干後用砂紙輕輕磨平並確保飾面無粉塵; 添加20%-50%純凈水,稀釋 隆塗環保木蠟油(比國內其他品牌多出一倍的塗布率); 用微濕的海綿或非絨布以打圈的方式塗上木蠟油,均勻的填滿木器的孔穴後,順著木紋快速的塗擦; 及時用干布去除多餘的塗飾,用干布順著木紋從一端到另一端試抹,以取得光滑均勻的塗飾效果; 待干半小時後,塗上一層水性封底漆,干後用細砂紙輕輕磨光; 最後用刷子(細毛刷)或噴塗施工塗一層水性面漆。干後用細砂紙輕輕磨光,再次塗面漆。面漆可塗2-3層均可。
以上為本人的實踐過程,整個擦漆的各道工序,因各品牌木蠟油的工藝不同,會有所差異。
此文僅供參考,如有疑問,可私信相互交流一下。

5. 給木頭上色用什麼顏料 一般的可以嗎

一、給木頭上色用的顏料一般是水溶性的顏料。

二、原因:木材上色是在保持木材原有屬性的基礎上,採用染料、顏料和化學葯劑等使木材獲得所要求的顏色的方法與加工過程。因為水溶性的顏料覆蓋性小,有很強的滲透性,所以適合給木材上色。

三、木材染色方法:

1、木材染色方法的分類。

木材染色的方法有:染料染色,化學染色,生物染色,調色染色,熱化學染色等。每種方法都有不同的原理。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據浸注方法分為常壓,加壓,減壓浸注。還有單板染色,立木染色等。

2、根據木材不同選擇不同的木材染色方法。

染色方法是根據木材的不同選擇的。像是處理單板或者厚薄均勻的木板就可以用單板染色法;化學染色法則適用於水曲柳這類木材。

3、木材染色滲透劑。

木材的滲透性的不同,染色的深淺的程度就用不同。所以就要藉助木材染色滲透劑來降低表面染液的張力,增加木材的滲透性。

(5)傢具染色材料都是什麼擴展閱讀

影響木材染色的因素:

1、溫度對木材染色的影響。

溫度在一定范圍內能時染色劑的活性變強,增加染色效果,但是超過這個范圍,該種染色劑效果就不到要求。

2、木材含水率。

含水分多的木材,染色劑不易進入木材形成染色。最好選擇含水率為12%—15%的木材最佳。過多的水分會使染色木材出現分布不均勻的色斑。

3、木材樹種的組織結構影響染色時間的長短。

木材樹種有針葉、闊葉等,這些木材的紋理存在差異,會導致染色的時間和效果出現不同。一般針葉木材的染色時間和效果均勻,沒有太大的差異。而闊葉的木材的密度較大,染色劑不易滲透,會出現染色時間長和染色效果差的情況。

6. 如何給實木傢具上色 傢具上色的步驟是什麼

准備以下材料:砂紙,小鏟子,油漆塗料,刷子。

操作以及具體步驟:

1、用砂紙進行粗拋光專。使用一屬塊中等砂紙或電拋光機給傢具的各個表進行都拋光。這樣可以去掉污垢、清漆和拋光和上蠟後的殘留物。每一面傢具都花相同的時間打磨,保持每一面的磨損程度相同。

7. 傢具擦色都用的哪些材料

通常有兩種:色精和色漿,毒性非常高,基本都是重金屬兌出來的顏色,很少有植物顏料(因為傢具行業顏色用量太大,植物顏料產量有限,價格高,絕大多數傢具公司都承受不起,再就是植物顏色在耐久性上也不如重金屬形成的顏色)

8. 傢具上染色 要達到耐曬7-8級的染料用什麼

金屬絡合染料,也就是油溶染料,應該可以吧。木材耐曬如果染色的話最多也就是3級。

9. 木質纖維染色用哪類染料再問,褪掉這類顏色用什麼東西啊

自古以來人們就使用天然動植物色素作染料對衣物進行染色。靛藍、五倍子和胭脂紅等,是我國古代最早應用的植物和動物染料。現代有機染料工業僅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19世紀中葉由於英國等西方工業國家編織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染料,而冶金工業為有機染料的研究和生產提供了條件。1857年,英國的伯琴用煤焦油中的苯製得了有機合成染料苯胺酯並實現了工業化生產,隨後各種染料相繼出現。近20年來,隨著合成纖維的迅速發展,有機染料得到了極其廣泛的應用。
所謂有機染料就是能夠溶於水或溶劑中,採用適當的方法,使纖維材料或其他物質染成鮮艷而堅牢顏色的有機化合物。除在紡織行業大量使用外,有機染料還廣泛應用於橡膠製品、塑料、油脂、油墨、墨水、照相材料、印刷、造紙、塗料、醫葯等領域。有機染料在木材加工領域的使用起源於1913年苯胺酯被用於實木染色。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在木材染色領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德國、義大利等很重視木材染色實用工業技術的開發,形成了自己的專利技術,其產品在我國已有銷售。80年代末我國開始對木材染色技術進行探索。由於染色是增加木材裝飾效果、提高木材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木材染色正在受到生產研究領域廣泛關注和重視。

一.木材染色用染料

木材染色是染料與木材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反應,使木材具有一定堅牢色澤的加工過程,是提高木材表面質量,改善木材視覺特性和提高木材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染料的品種多,結構復雜。木材工業中常用的水溶性有機染料有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鹼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等。直接染料是一些不經特殊處理就能直接作用於木材上的染料,它與木質纖維素的結合是依靠分子間的范德華力和氫鍵力。酸性染料也稱為陰離子染料,是在酸性介質中對纖維進行有效染色的染料,該類染料含有大量的羧基、羥基或磺酸基。鹼性染料也稱陽離子染料,是由苯甲烷型、偶氮型、氧雜蒽型等有機鹼和酸形成的鹽。活性染料是分子中含有反應性活性基因,能與木材中的羥基形成共價鍵的有機化合物。
1964年大川勇等人開始用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鹼性染料對木材染色。 1978年松田健一對漂白後的木材用分散染料等進行染色。1971年基太村洋子等人用各種染料研究木材的染色性,結果表明,酸性染料具較好的滲透性,適宜木材染色。1990年飯田生穗等人對58種闊葉材和3種針葉材進行染色試驗,使用了21種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鹼性染料和活性染料。1993年劉元發表文章介紹了木材著色劑及其特徵。

二.染色方法

木材染色方法有多種,視染色木材的用途而定。通常使用的有單板染色、實木染色和立木染色方法等。單板染色工藝因樹種和染料不同差異很大。單板染色就是採用浸漬處理對單板和薄木均勻染色的方法,單板厚度為0.2-1mm。染色後的單板作為人造板貼面材、傢具貼面材和人造模擬木材的組坯板。1975年基大村洋子研究了木材單板的染色工藝,發現溫度越高, 染色時間越短,90℃2h的浸漬厚度,在50℃時需要24h以上。1989年陳雲英等人對加拿大楊、椴木和柳桉單板染色方法進行了探索。通過對木材上染率和色差的觀測和分析,用酸性大紅GR染料對0.5mm厚泡桐漂白單板進行了染色試驗。實木染色是對方材或原木進行的染色處理,染色材主要用作刨切薄木,或製作高檔傢具。由於厚度大,木材長,在常規條件下靠染色液的自身滲透性很難將木材均勻透徹染色,故而1992年添野豐在高溫、高壓、真空等復雜條件下對實木進行了染色試驗。立木染色,通常是將新採伐的具有一定活性的木材,其根部浸入 染色溶液中,靠木材毛細管中有活性的樹液流動帶動染料分子沿樹幹上行而染色,1990年飯田生重等對58種闊葉材和3種針葉材進行了立木染色試驗。

三.染色工藝

染色木材用途和染色方式的不同, 決定了木材染色工藝的多樣性。1964年大川勇等人使用常溫浸漬的方法染木材。由於木材尺寸大,木材內部難以均勻染色,因此他試驗了煮染法。但長時間的蒸煮,會使木材組織發生變化,且染料也有發色不良的現象,因此這種方法僅適合於特定的染料或化學葯品染色。於是他開始研究差溫染色法,該法為先將木材加熱,然後將熱木材浸漬到冷染色液中,木材中的受熱空氣和水分膨脹而移出,放入冷染液後,木材內部產生負壓,使染料溶液能夠較順利滲透到木材內部。1966年布村昭夫等採用Cedar Bbrown A1312N(FBY)染料對北海道產材和南洋材進行加壓注入法染色。1992年添野豐採用真空加壓方法進行實木染色。 染色在高溫、真空、高壓等復雜條件下完成,處理的木材厚達32mm,真空減壓處理的目的是排除木材中空氣和多餘水分。在30℃時減壓時間是:針葉材8-10h,闊葉材12h;減壓壓力為10mmHG。而針葉材在壓力20Kg/cm2時處理6h,闊葉材在壓力30Kg/cm2時處理8h。

四.木材染色理論

隨著對染色工藝的深入研究和對染色產品的更高要求,染色理論的研究也在不斷發展。2000年作者介紹了木材水溶性染料染色液的組成和染色工藝,探討了對木材染色效果影響較大的主要因素,並提出了我國木材染色工業發展一些建議。
1)染料滲透性與擴散性
由於木材尺寸大,染色深度厚,因此染料在木材中的滲透性就成了影響染色的重要因素。1968年橫田德郎對化學葯劑在木材中的擴散機理進行了研究,認為染料滲透的橫向通道是導管間,導管和木纖維間,木纖維間、導管、木纖維和薄壁組織間藉助於紋孔相溝通的系統,並且細胞內腔和細胞壁之間也存在著諸如瞬間空隙類的局部溝通渠道。
1975年基太村洋子觀測了60餘種酸性染料在木材中的滲透性,發現樹種間染色差異性很大,染料在木材中的滲透性受木材顯微構造、染料分子大小和結構、染料和木材間樸素作用情況的影響,染料吸附性強,則滲透性差。染料水溶液在闊葉樹材的縱向滲透通道是由導管、木纖維、軸向薄壁組織並聯構成的毛細管系統。染料滲透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染料向纖維表面的擴散階段,纖維表面對染料的吸附階段,纖維表面吸附的分子向木材內部的擴散和滲透階段。在木材中不易擴散的染料,當木材含水率很高時,經一段時間的浸漬處理,也能很好地滲透到木材內部,乙醇等溶劑有助於染料的滲透。
1981年矢田茂樹等人研究了常壓下水及染料水溶液在闊葉材里的毛細管上升和減壓注入情況,顯微鏡觀測染色材,並測定了滲透量。1989年研究了液體在木材縱向毛細管中的上升高度與液體表面張力的關系。
1993年趙廣傑等人研究了染料在木材中的滲透性,通過在恆定壓力差作用下,染料水溶液在木材中的滲入流量和溢出流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分析了染料水溶液在木材中的滲透性, 發現湧入流量隨時間的延長而減少是由於染料分子的三角形上染吸附,使有效流動渠道越來越小的緣故。
2)上染性
木材染色是在一定上染過程中完成的,所謂上染就是染料舍染液而向纖維轉移,並透入纖維內部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纖維上的染料濃度逐漸增高而染液里的濃度則相應下降。1971年基太村洋子開始對木材化學組成成分和組織構造的上染性作了研究。用酸性染料、鹼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對處理過的木粉進行試驗,探索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素的染色性,並用顯微鏡觀察了染色木材的上染性,發現酸性藍117對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上染性差,對木素和木粉上染性好。直接藍1對闊葉材的木纖維上染性好,對木射線、導管壁、穿孔板上染性差。
1978年松田健一對漂白後的木材進行染色試驗,從上染率來分析木材對不同染料的上染性。1995年武井升等人則用木材光吸收系數(K)與散射系數(S)之比K/S作為木材對染料吸收速度議程的主要參數,並用測色儀對理論進行了驗證。2000年作者對影響木材染色上染率的主要因素如染液組成、染色工藝參數等進行了系統研究。
3)耐光性
染色後的木材在使用過程中易變色,為此,1986年基太村洋子研究了染色材的耐光性,用耐光劑處理染色材,觀察了它們的耐光性。耐光劑為2-羥-4-甲氧基苯酮-5-磺酸鈉、含氮化合物、聚丙二酸乙二醇酯和聚乙二醇#4000等。1989年平林靖彥用殼聚糖預處理來改善染色木材的耐光性,在氙燈和自然光等老化條件下觀測染色材的變色情況。1991年松浦力也對染色劑的耐光性進行了研究。1996年櫻川智史從木材漂白到木材染色及染色材光變色防止方法進行了研究,認為直接染料在淺色區不能染色,中、深色區可以染色。活性染料必須用助染劑來提高木材成分的染色性,提出了染色材光變色防止方法,即首先應考慮使用耐光染料, 其次是用乙醯化等方法使木材改性,另外還可用紫外光吸收劑如苯並三唑系和鈰系,光穩定劑如位阻胺等來提高染色材耐光性。

五.木材染色發展趨勢

今後應從染料和助劑、結構與組織的上染性、染液滲透性來研究木材染色技術和工藝、設備,並按下面的標准來判斷木材染色質量和技術的優劣:(1)透明性好,保留良好的木質紋理感;(2)耐光性好;(3)染色效果均勻一致;(4)木材內部也能染色;(5)染色後的單板對後續工藝無不良影響;(6)工藝性好,操作簡單;(7)價格便宜。

10. 傢具煬臘做法,上色材料用什麼配方

基礎材料: 1 基材檢查 檢查基材是否有破損.油污.空鼓,縫隙大小是否超標.如果有條件盡內可能容在基材施工前上一道封閉底漆,以免油污滲透入板材無法清除. 2 基材處理 確定基材合格:無破損.空鼓,裂縫等,對基材上的油污如萬能膠.水泥漬.茶漬.汗漬應清理
傢具\材料\做法,上色,配方
基礎材料: 1 基材檢查 檢查基材是否有破損.油污.空鼓,縫隙大小是否超標.如果有條件盡可能在基材施工前上一道封閉底漆,以免油污滲透入板材無法清除. 2 基材處理 確定基材合格:無破損.空鼓,裂縫等,對基材上的油污如萬能膠.水泥漬.茶漬.汗漬應清理

閱讀全文

與傢具染色材料都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回收舊家電的住在哪裡 瀏覽:535
翻新的ipadpro怎麼辨別 瀏覽:22
白牆不想翻新怎麼重新裝修 瀏覽:59
容聲冰箱怎麼查是不是翻新機 瀏覽:218
鄭州高新區格力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855
武漢華中家用電器培訓 瀏覽:905
2衛1廚1陽台防水材料需要多少 瀏覽:645
佛山天之賞智能家居 瀏覽:289
紅木傢具漆面掉皮怎麼辦 瀏覽:506
小什麼當家電影完整版 瀏覽:718
中國概念傢具怎麼樣 瀏覽:507
售後機維修和手 瀏覽:920
汽車翻新英文怎麼說 瀏覽:853
維修汽車要做什麼 瀏覽:342
橋隧建築物綜合維修周期什麼決定 瀏覽:609
廣安華為維修在哪裡 瀏覽:686
dh321電路圖 瀏覽:881
汽車維修常用工具有哪些如何正確使用 瀏覽:763
路面維修協議怎麼寫 瀏覽:894
廠房頂樓防水用什麼材料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