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zen么選擇家用電器呢怎麼知道它的好壞呢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在家庭及類似場所中使用的各種電器。又稱民用電器、日用電器。美國是家用電器的發祥地。1879年美國T.A.愛迪生發明白熾燈,開創了家庭用電時代。20世紀初,美國E.理查森發明的電熨斗投放市場,促使其他家用電器相繼問世。吸塵器、電動洗衣機、壓縮機式家用電冰箱、電灶、空調器、全自動洗衣機應運而生。19世紀80年代,愛迪生效應的發現和驗證電磁波存在的實驗,為電子學的誕生創造了條件。20世紀初,英、美等國相繼發明了第一代電子器件——電子管。1919 年超外差式接收機問世,為收音機發展創造了條件。1923~1924年,美國V.K.茲沃雷金發明了攝像管和顯像管,1931年組裝成世界上第一個全電子電視系統。1954年美國始用彩色電視廣播。磁性(鋼絲)錄音機和磁帶錄音機是先後在1898年和1935 年問世的,在荷蘭飛利浦公司1963年發明盒式磁帶的基礎上,盒式磁帶錄音機迅速普及。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技術進入微電子技術時代,使家用電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目前有些網站結合了很多家用電器公司,比較專業的有:武漢家裝在線。 武漢家裝在線創建於2008年,現已是湖北最大的裝飾、傢具、家居行業門戶網站,開設有:裝飾公司、傢具企業、樣板房、裝修指南、設計指南、傢具商城、裝飾專區、供求信息、裝飾論壇、設計師、招標信息、客戶服務等欄目。致力於為裝飾、傢具、家居行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網路服務。我們可以通過武漢家裝在線對家用電器進行相關的搜索。 使用年限參考 識別「超齡」家電: 1、彩電:顯像管電視,當出現圖像不清晰、畫面顫抖等情況,就意味著相關元器件出現老化,同時輻射也會增大,一旦遇到碰撞、驟冷、驟熱等情況,都能引起顯像管爆炸。另外平板電視出現時間較短,不涉及超齡問題。 2、冰箱:出現製冷劑泄漏,運轉聲音過大,甚至運轉時發生較嚴重顫抖,同時耗電量比以前大增等,都是「超齡」化的特徵。據悉,一台使用10年後的冰箱,耗電量將變成最初使用時的2倍。 3、洗衣機:經常出現滲水、漏電等毛病,消費者可考慮換機。 4、空調:一開機就直噴塵土,吹出的風摻雜著一陣霉味,有的甚至流出黑黑的臟水,這些都在提醒主人:該空調可能已經到使用極限了。 質量家用電器優劣鑒別法: 一、鑒定彩色電視機 鑒定時先看外形,注意造型色彩,漆膜有否剝落和光潔不均的現象。接上電源,調節溫度,宜調至第二檔。讓自動控制器作自停,自開多次,檢查溫控裝置是否可靠有效,然後檢查壓縮機的運轉是否正常和噪音大小,這時再將調節旋紐旋至「不停」位置,半小時後蒸發器內即可出現霜水,就此檢查蒸發器四壁是否均勻,散熱是否一樣,最後檢查門是否 關得嚴和靈活。 二、鑒別電飯煲 先把內煲(或稱內膽)放進外殼,左右轉動數次,檢查內煲與外殼底部的發熱板是否吻合,吻合的使用效率就高。接上電源後,用手指碰觸外殼,不應有發麻的感覺(漏電)。按下煮飯開關五分鍾後,內煲底部的溫度約為103 度,這時,限溫器觸點應能自動斷開,煮飯開關彈起,轉入60攝氏度的保溫狀態。 三、鑒別冰箱溫控器 1.先將溫控開關旋至「強冷」檔(必須在五分鍾以後),此時壓縮機開始工作。 2.待5--7分鍾,將開關旋至「弱冷」檔,壓縮機應停止工作,同時開關會 有「的嗒」一聲。 3.再等五分鍾,將開關撥至原「強冷」檔,壓縮機應工作,此時便。可認為此溫控器正常。 四、鑒定全自動洗衣機 1.搞清控制該台洗衣機程序控制器是機械凸輪式還是電腦式。 2.試機,觀察其進入,洗滌,排水,甩干應和說明書規定的時間相符。 3.在指針轉到「甩干」程序時,把上蓋板打開,洗滌甩干筒應在10秒鍾停止轉動。 五、鑒別電風扇 1.看樣式。 2.看外觀:外形上除了美觀大方,還要看噴漆和鍍鉻是否光滑,平直,無皺紋等,葉片轉動應平穩 3.測性能:看開啟鍵是否利嗦,測試搖頭和定時器是否靈,控制准確,風力有無差別,葉片平穩,無聲響,不漏電,溫升正常 家用電器使人們從繁重、瑣碎、費時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人類創造了更為舒適優美、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供了豐富多採的文化娛樂條件,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Ⅱ 《帕美拉》內容簡介
塞繆爾·理查森於1689年出生在英格蘭德比郡,父親是倫敦的傢具製造商。1707年他在一家印刷廠當學徒,並沒有接受過多少正規教育。13年後他辦起了自己的文具店和印刷廠,成了倫敦商界的知名人士之一。他結過兩次婚,有12個子女。
當里文頓和奧斯本兩位書商建議他編寫一卷包含各種主題的示範書信,以指導文化水平不高的讀者寫信時,理查森開媽了他的文學生涯。這件事讓他很著迷;一個年輕家庭女僕受到男主人侵犯時寫給她父親以尋求應付辦法的一小批信被他寫成了一部小說,這就是《帕梅拉》,又名《貞潔得報》。這本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了風靡一時的小說。到1741年5月,小說已出到第4版,並在義大利由戈登尼搬上舞台,同時也在英國上演。理查森的作品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聲譽,而他的名作《克拉麗莎》又名《一個少女的歷史》--歐洲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於1747-1748年出版。塞繆爾·理查森於1761年去世。
通過書信體的方式讓帕梅的自己講述故事的寫法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帕梅拉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為生存而工作,帶著一種質朴的口吻講話的重要的女主人公。她公開反抗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偏見,即中、上層社會的女孩就是貞節的,不指望帕梅拉那個階級的女孩子們為自己設定這樣的價值觀,不必對把她們的貞操獻給闊老爺而大驚小怪。通過帕梅拉對這一社會行為准則的反叛,理查森抨擊了社會上關於階級、財產和權威的觀念。雖然描寫的是諸如性墮落為權這一類嚴肅的主題,但《帕梅拉》也是一個人們高度稱頌的,往往帶著喜劇色調的愛情故事,兩個年輕的主人以常常表現出無知的幼稚,卻極富人性。
Ⅲ 傑里米·邊沁的人物詳介
傑里米·邊沁(Jeremy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是英國的法理學家、功利主義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改革者。他是一個政治上的激進分子,亦是是英國法律改革運動的先驅和領袖,並以功利主義哲學的創立者、一位動物權利的宣揚者及自然權利的反對者而聞名於世。他還對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據說他生在一個地道的托利黨家庭,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律師。他母親是安多弗地方一個商人的女兒,結婚前的名字叫艾麗西亞·格羅夫。傑里米幼年時身體短小羸弱,秉性沉靜勤勉。他3歲多一點的時候就開始學拉丁文,只要能到手的書就貪婪地閱讀。這些書中給他印象最深的是他7歲時看的一本費奈隆的小說——《忒勒馬科斯歷險記》。他後來曾說:「我在想像中把自己比作書中的主人公。在我看來,他是品德完美的典型人物。」接著又說:「這本小說可以說是我整個性格的基石,也是我一生事業的出發點。我認為功利原理在我心裡的第一次萌芽,可以溯源於這部書。」這一回憶所透露出來的過於少年老成,對邊沁說來卻是很自然的。他缺乏強壯的體魄與充沛的精力,缺乏這些使一個人童年快樂的東西。他曾不斷為一些小病和精神過敏所折磨,但卻並非不幸福,因為他的雙親似乎都一貫對他慈祥而鍾愛。他父親並不酷愛文學,對自己孩子的性格也沒有清楚的認識,但他卻溫習了希臘文,以便親自作兒子的老師。這小孩也想法找些小說和詩集來看,由於詩和小說難得見到而更覺有味。當我拿到一本小說的時候,就把自己當作書中的每一個人物。我想到他們的事情比想到自己的事還多。我曾為理查森所寫的《克拉麗莎》哭過好幾小時。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對《吉爾·布拉斯》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為書中每一個人的幸福而感到幸福,也為他們的不安而感到不安。我非常喜歡《格利佛游記》,甚至要保證書中的故事都是真的;保證這不是傳奇,也不是浮誇的故事,而是完全的實錄。格利佛為了挽救小人國國都而被判死刑時的情節是十分動人的。我非常替他擔心,尤其是當他被那些小人綁起來的時候,更是替他擔心。當我看到拉其他人的處境時,心中是非常悲哀的。我也很不願意看到我的同胞被描寫成雅虎。許多小孩都有過像他這樣的體驗,但沒有人像小邊沁那樣對於莫里哀和約翰遜懷有滿腹的牢騷,說他們沒有提供事實。成年人常常把自己成年時的性格說成是小時就有的。可是,像邊沁這樣一個人,在其成年以後的生活中,一方面充滿人道主義,另一方面又因為缺乏想像力而無法欣賞藝術或理解歷史,上面所說的那種童年的印象,對他說來是很自然的。邊沁7歲時被送入威斯敏斯特學校,一直念了5年。他在學校里的生活是很平淡的。他沒有挨過一次鞭子;只是一次為了朋友們的原故,幾乎和一個同學打起來。像他那樣一個病態的孩子,只要稍稍有一點煩惱,或是稍稍犯一點錯誤,心裡就會感到十分難受。他不喜歡孩子們的游戲。他的身體太弱,打不了板球,但卻參加了一個板球俱樂部。後來的希臘史學家米特福德也是這個俱樂部受人推崇的會員。小邊沁感到老師中沒有人能理解他的愛好或試圖發展他的才能。他長大以後回憶起當年的學校生活,認為那差不多等於是浪費時間。可是他的拉丁文和希臘文寫得很好,同學常常請他捉刀。他10歲時就用希臘文給牛津大學基督學院副院長邊沁博士寫了一封信;12歲時就被認為可以進大學了。1760年6月28日,他在牛津女王學院正式入學。如果說邊沁在中學里是不快樂的,那麼他在大學里也差不多同樣是不快樂的。他剛一正式進入大學,煩惱就開始了;因為他必須為三十九條信綱簽名,而他認為除非自己確信綱要所說的全是真理,否則就無法誠實地簽名。後來他還是簽名了。但他卻是以一種早熟的激憤心情簽名的。在多年以後寫的書中,提到這事,他是深切痛恨的,他認為這是將偽君子作風強加在他的頭上,或者至少也是對真理的不負責任。入學的煩惱原是可以對付得過去的,但邊沁所得的生活費用很有限,不得不借債度日。更糟糕的是,他的個子仍然很小,穿著大人的短褲和鑲邊的衣服時,樣子很古怪。在大學里的前輩與晚輩中也沒有很多他能夠喜歡或尊敬的人。他恨他的導師。這人姓傑斐遜。「他唯一關心這個學生的事情就是不讓他有任何娛樂。」他叫邊沁再念一次西塞羅的《講演集》,其實邊沁已經能背了。傑斐遜的專職是教地理。有一次他的講課內容是這樣的:「君士坦丁堡在哪裡?然後就用一根棒指在地圖上畫著君士坦丁堡的地方。」邏輯概論方面,這位傑斐遜先生是藉助於桑德森和瓦茨進行教學的。邊沁承認自己從桑德森的書中得到了益處;但他認為瓦茨的書是「老太太的邏輯」傑斐遜從不用心去理解學生知道什麼,或者有多少進步。邊沁沒有經過他批准,甚至根本沒有通知他,就學了數學。傑斐遜的壞脾氣,是他自己的特性;他的漠不關心卻是導師們的共性。他們大半是上午做一些無聊的日常事務,到晚上就打牌邊沁對大學里的前輩普遍下了一個結論說:有些人放盪奢糜,有些人抑鬱乖僻,大多數人則是毫無生氣的。在同大學生的交往中,邊沁也並不幸運。許多人都是放盪而好酒貪杯。他說過,有一個名叫克羅普的同學,因為行為惡劣而遭到了傑斐遜先生的訓斥。傑斐遜先生對那個少年說,「你會把你頭發斑白的父親活活地氣死。」被斥責的少年答道:「不會,我父親戴的是假發。」有一回一個牛津大學的自費生請邊沁吃晚飯。請他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之後,那位先生卻在歸途上截住他,揍了他一頓,使他的眼睛上邊裂了一大口子。另外有一個大學生常常抓住邊沁的腳,把他提起來,讓他的腦袋朝下。還有一個秉性溫和的同學堅持每天早晨要替他梳頭。但聽過上述自費生的那樁滑稽的事情之後,再聽到這些事情,就不會感到震驚了。他在女王學院又遇到米特福德,可是他認為米特福德只是個庸才而已。這一時期中,可以說唯一使他敬仰的人是安多弗附近的牧師達林先生。邊沁在牛津時既藐視那些課程,又不喜歡他周圍的那些人,所以生活是苦惱而無所獲益的。日後他回憶到這一段生活時,不像吉本那樣輕松並有禮貌地抱怨一通,而是痛心疾首地表示憤慨。「我認為謊言和虛偽是英國大學教育的必然結果,而且也是唯一的必然結果。」牛津大學培養出來的名人恐怕沒有誰比他更不喜歡牛津了。邊沁這一個時期的生活使他性格中的怪癖再難改變,同時使他從學校中所得到的教訓也更為牢固,那就是對舊制度的漠視或鄙視,對可能的改革的充滿自信的希望。邊沁生來就有的這些感情,在教育中得到了加強,並給邊沁的全部思想與著作蓋上了特殊的印記。1763年,邊沁進入林肯法學院,並在高等法院法庭中做見習生。這個法庭由曼斯菲爾德勛爵擔任審判長。後來他指斥曼斯菲爾德為「極端托利黨人」,但那時有好幾年曼斯菲爾德卻是他「崇拜的偶像」。同一年邊沁又回到牛津,聽了布萊克斯通的英國法律課。據他自己說,甚至在當時,他就發現了布萊克斯通的幾個荒謬之處。1766年,他取得文學碩士學位,結束了他的大學生活。那時他18歲,簡直沒有超過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平均年齡。他住在城裡,同時也到法庭里去跑跑,但是他既無意顯達,又沒有那種咄咄逼人的魄力來做個成功的律師。他所接到的第一宗案件(幾乎也就是他所接的唯一的案件)是關於衡平法的一宗小案件。他勸他的當事人和對方達成和解,因而就省卻了一筆訴訟費。他對法律的應用雖然不大關心,對於法律理論卻是非常用功的。他對當時英國法律中的缺點,印象日益深刻。於是他開始問自己有沒有一個通用的標准可以用來衡量每一條特定的法律的價值。讀了休謨的《論文集》以後,他找到了他所要的衡量標准,那就是功利主義原理。休謨提出,道德行為的特徵就是產生幸福的傾向;但是人類作為社會動物,是從別人的幸福中自己感到快樂的,所以,他們應當不僅以自己的快樂、而且以別人的快樂作為他們的行為的目的。邊沁把這種理論發展成功利主義的道德體系。然而這種體系當時在他心中還沒有具備明晰的形態。邊沁最初發表的作品所談論的事情沒有多大重要性。23歲時,他寫了兩封信給《倫敦官報》,替曼斯菲爾德勛爵辯護,因為曼斯菲爾德那時受到了愚蠢的無聊文人的攻擊。過了幾年,到1776年的時候,他寫了一封信給他的父親說他正在寫一篇論文,題為《法理學批判原理》。過了很久以後,此論文便以《道德與立法原理引論》的書名問世了。這一年他還匿名發表了《政府片論》。此書是由威廉·布萊克斯通的《英國法律詮釋》導言中的某些論點引起的。作者匿名,書中有些批評又寫得冗長瑣屑,但《評論》卻得到了相當大的成功。人們把它歸之於許多名人的手筆,如曼斯菲爾德勛爵、卡姆登勛爵,以及鄧寧,即後來的阿什伯頓勛爵。據邊沁自己說,曼斯菲爾德贊揚這本書,因為他不喜歡布萊克斯通。這本書還使謝爾本勛爵親自來拜訪邊沁。這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政治家,這次拜訪奠定了他們之間親密的友誼,直到謝爾本去世為止。邊沁常到謝爾本在湖區鮑伍德地方的邸宅里去住。他在那裡認識了很多能乾的人和可愛的婦女。很久以後他寫道:「我從那顆心靈中所得到的感情以及我在那一座邸宅中所結交的朋友,雖然並未使我完全忠實於人類的偉大事業,卻也使這種忠誠精神得到了初步的發展。」得到像謝爾本這樣一個人的推崇,對於邊沁這樣一個完全不適於問世的、羞澀和神經質的青年人來說,自然成為希望和信心的泉源。因此,與謝爾本結交就成了邊沁一生事業的轉折點。在那一時期,邊沁還開始跟莫爾萊和達蘭貝爾等外國名人通信。他逐漸有了一些親密的朋友,他們把他看成自己的導師。這些早年的門徒包括林德、威爾遜和羅米利。1780年他把《道德與立法原理》一書寫完並刊印出來,可是沒有發表。他自己的思考和朋友們的批評都指出書中存在著種種缺點,因此他決定把此書保留起來,直到訂正了以後才發表。他曾把一部未發表的抄本送到鮑伍德去,這時他就無法阻止謝爾本把此書拿在早餐桌上來款待夫人小姐們了。謝爾本還把此書的校樣送給卡姆頓和阿什伯頓看,他們兩人似乎比那些女士們更加認為這本書的內容很深奧。1785至1787年邊沁在歐洲大陸上作了一次漫長的旅行。他最小的弟弟塞繆爾——傑出的海軍建築師和工程師——在俄國葉卡捷琳娜二世那裡已經工作了幾年。這一情形促使邊沁取道法國、義大利、地中海東岸和君士坦丁堡到俄國去觀光。他在俄國住了將近兩年,這一段時間他主要是在克里科夫城附近他弟弟的工廠里度過的。他在這里住的時候,寫出了《為高利貸辯護》,這是他的短論中最著名的一篇。邊沁認為俄國沒有多大趣味。一個野蠻民族,經由那富有哲學思想的女皇頒發的御旨而文明化了——這種幻象,如加以細看,便愈來愈模糊了。那種驅使學者去研究原始民族的習慣與觀念的好奇心在邊沁身上是完全不存在的。長期旅居——遠離他所喜愛的一切——使邊沁感到厭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是悄悄地溜出了俄國的國土。1787年12月,他到了柏林,取道荷蘭回到了祖國。長年在歐洲旅行,對於邊沁的思想看來簡直沒有發生影響,在他問世的著作中也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這正表明了邊沁的特性。他終身是一個分析家而不是一個觀察家。他回到英國之後不久,就和迪蒙認識了,此人在宣揚他的聲譽與擴大他的影響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迪蒙是一位日內瓦公民,由於政治紛爭而被迫成為流亡者。他是由羅米利的介紹而與邊沁認識的。迪蒙不是一位深刻或富於創見性的思想家,但他卻是感受新思想敏銳得驚人的奇才。他還有一種條理分明而又生動感人的表達手法,這是深受法國文學與語言熏陶的人所具有的特色。迪蒙自己無法贏得聲譽,但他為之效力的兩位偉人——邊沁和米拉波的名望,他卻分有其榮而無愧。1789年,邊沁終於發表了《道德與立法原理引論》。他構思此書達15年之久。他在序言里說,繼這部導論之後,還要出版一系列的著作,詳細討論法律的各個主要部門。盡管邊沁發現即使享有高齡仍然不足以實現他所提的計劃,這部導論本身卻已充分給他的權威和聲譽奠定了鞏固的基礎。約在此時,法國召開了留名千古的三級會議。當時法國人依然沉湎於建立完美國家的幻想,改革的計劃不厭其多。邊沁心裡馬上就產生了一種希望,認為他所喜愛的某些改良觀念,終於能以宏偉的規模得到實現。邊沁的著作通過迪蒙而被米拉波知道了。布里索則親自來拜見邊沁,邊沁以長輩俯就晚輩的神態接受了他的稱頌。邊沁還將自己幾部著作的抄件送給這位法國的文字之交。其中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論政治策略》,亦稱《立法議會程序》。這本書在他的《道德與立法原理》的序言中已經說過要寫的,它對法國來說似乎特別有用處,因為法國缺乏議會經驗,使得混亂一團的政局更為混亂。米拉波和其他有資望的批評家都稱贊這本書,然而,它卻沒有機會作為行動的手冊。不久,邊沁又向國民議會提出建立模範監獄和濟貧院的計劃,並表示願意親自幫助創辦和管理而不取報酬。法國方面授予邊沁法國公民的資格以表示感謝他提供計劃並願意幫助,可是此事卻一點後文也沒有。那時,法國人心情過於興奮,顧不上改良監獄這類平淡的事情。邊沁沒有到法國去定居——他是夠聰明,或者說是夠幸運的。不久,邊沁的溫和天性所深惡痛絕的暴力統治就粉碎了他的和平改革的願望。邊沁發表《道德與立法原理》之後不久,萌生了參加議會的強烈願望。這個問題他和蘭斯多恩勛爵(當時稱為謝爾伯恩勛爵)討論過,並以為蘭斯多恩勛爵已經答應提名他為選區代表進入議會。後來邊沁發現對方沒有採取任何步驟來履行他想當然的諾言,便寫了一封長達60頁的信給蘭斯多恩勛爵,申述抗議的意思。蘭斯多恩勛爵回了一封很委婉的信,解釋他未曾有意作此允諾,而且也不知道邊沁想在議會里取得席位。邊沁接受了這種解釋,放棄了從事政治活動的想法。也許是由於這一步看來有可能損害他的獨立人格,所以他經過考慮以後就卻步不前了。也可能是他的本能告訴他,作為一個作家他是強有力的,但在下院他卻會變得一籌莫展。後來,他又想到了另一個計劃,並為它孜孜不倦地工作了多年,這就是模範監獄的計劃。他把這種模範監獄稱為「環視房」,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內部的安排使坐在中央的人可以看到每一部分和每一個犯人。「環視房」的平面圖出自他的弟弟塞繆爾的精巧構思,在結構和管理的細節上,邊沁作了許多改進。邊沁原來打算把這種「環視房」作為監獄,但他認為類似的設計也可以適用於平民習藝所和其他公共機關。解釋和推薦這種發明的文字在他已發表的著作中所佔的比重是相當大的。這一計劃在開始時很受歡迎。1792年,議會曾經討論過。1794年按照邊沁的設計圖建立一座監獄的法案被批准成為法律。那時還購置了一塊寬廣的地基,一切都說明這一試驗很有希望;然而事情卻中斷了,據說是因為喬治三世堅決反對。財政部為了補償邊沁為環視房計劃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給他一大筆酬金,但這無法彌補他所感到的失望。原先他對自己的計劃採用後所能增進的公共福利懷有很多奢望,後來計劃不得不放棄時,他就不忍再看自己有關這一問題的文件。他說:「這就像是把關著魔鬼的抽屜打開,使整個屋子都充滿了鬼氣。」邊沁沒有結過婚。他的父親於1792年去世時,給他留下了富裕的生活環境,使他可以毫不間斷地為改良法律而工作。他的工作方式很特別。他往往集中精力研究一個問題,直到材料齊備,足以寫成論文。接著,批判的精神會提出新的疑問和新的改進,寫作的辛勞會使他把著作準備付印的日子推遲;未完的手稿就會保留好幾年,往往改寫過三四次,而最後還是不出版。如果邊沁單靠自己的力量,這種工作方式必然有損於他的影響和聲譽。但他發現迪蒙是可以彌補他的缺陷的助手。迪蒙常常把邊沁手稿中論證說理的許多大的脫漏填補起來,把冗長的分析予以壓縮;把紛繁的頭緒加以精簡;同時還刪除稿中的生硬詞句,淳化其中怪僻的思想,最後還添加一點感**彩。這樣一來,就使公眾看到一篇題材廣闊,條理井然和詞藻華麗的論文。邊沁的創作借迪蒙而獲得廣泛的傳播。但迪蒙用的是法文,所以邊沁的思想在國外所得到的傳播和贊賞比在國內的要多。他的名字在歐美兩洲是人所共知的。俄國的官方人物,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自由主義者,以及南北美洲人士中都有他的朋友和仰慕者。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曾邀請邊沁幫助改革俄國法典。邊沁曾向巴伐利亞國王建議要幫他改革巴伐利亞法典。後來他給希臘的起義者寫過信,譴責君主制度。他還為穆罕默德·阿里提供了憲法草案。如此相互表示好意究竟有什麼實際成果是很難說的。然而這一切至少使邊沁感到自己得到了他人的理解,同時也支撐著他去做沒有報酬的工作。邊沁在國內得到的鼓勵不如在國外多。他開始感到年歲日增,希望遷移到氣候更加溫和的地方去。他請求西班牙政府准許他到墨西哥去住。後來,他想卜居於委內瑞拉。這位溫文的哲學傢具有一種特性,喜歡跑到即將發生混亂的地區去,但幸而他從未實現過任何移居外國的計劃。他在英國也並非真的不快樂。他保持了足以進行工作的精力。他雖然很少參加社交,但與故人友情不渝,新交也不乏其人。誠然,蘭斯多恩勛爵於1805年去世,使他失去了一位有力而忠實的贊賞者,此人首先發現了他,並且從未背棄過他。1808年,邊沁又結識了詹姆斯·密爾。除迪蒙以外,這就是他最得力的門生了。密爾和邊沁很快就成了密友,盡管他們的友誼並非沒有波折。密爾是一個貧窮傲岸的蘇格蘭人,自命才高而不甘受人蔭庇。邊沁雖然篤於情誼而又樂於助人,但卻非常敏感而不易和合。他對於密爾那種自負的神情退避三舍,他認為如果密爾是民主主義者,那並不是因為密爾有所愛於多數的人,而是因為他有所恨於少數的人。這兩位友人感到交往不宜過勤,有一兩次密爾似乎打算完全斷交,但事情卻從沒有發展到真正爭吵的地步。邊沁的晚年,除孜孜不倦地進行自願承擔的工作以外,並無其他值得記述的地方。他成了羅伯特·歐文在新拉納克的企業的合股人——此企業的目的是要使工人的福利和僱主的財富調和起來。他曾勸說友人幫助他開辦一個新型的學校。這種學校將傳授有別於書本知識的實用知識。他把這種學校稱為「精選學校」。但「精選學校」並沒有成為事實。西德默斯勛爵掌權時,曾來函向邊沁征詢法律改革方面的意見。邊沁的回答是願意幫助起草一部刑法,但這次通信並沒有得出任何結果。當時的政局使大多數英國政治家對於大規模改良計劃的反對態度變得更為強硬。邊沁對這些政治家頑固的保守主義感到失望,於是便全力鼓吹改革。他贊成激進派反對輝格黨的議會改革。所有激進派的人都仰望他如同先知一般。他曾和卡特賴特少校以及弗朗西斯·伯德特爵士②通信,回信一致對他極口稱頌。他成了奧康內爾的朋友,此人是要求解放天主教徒的那派人的領袖。同時他還結交了布魯厄姆,此人是積極的法律改革者。然而邊沁對於當時的政治似乎沒有發生真正的影響。僅就他那種獨特的表達自己的方式而言便不適於說服公眾。恭維他的政治家也不大會求教於一個隱退的學者。但他長期為改革法律而作出的努力,隨著埃爾登勢力的衰退而開始獲得成果。布魯厄姆能言善辯,不知疲倦地推動法律改革的事業,皮爾也在刑法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改革。在邊沁看來,議會的提案,尤其是已經通過的部分,都非常不能令人滿意。英國的法律改革工作從開始到此時已經60多年,還是這樣不完備;已經完成的工作和尚待完成的工作比起來,簡直是微不足道。幸而邊沁尚能看到他自己的學說至少有了初步的實際效果,這是許多改革家難以幸遇的。1823年,邊沁出資興辦《威斯敏斯特評論》,編緝人員幾乎都是他的門生。鮑林是政治部門的編輯,薩瑟恩是文學部門的編輯。詹姆斯·密爾以及後來他的兒子約翰·密爾經常為此刊物撰稿。除了迪蒙改寫過的邊沁的研究論著以外,《威斯敏斯特評論》上的論文就成了向大眾傳布邊沁學說的主要工具。邊沁本人很少為《評論》撰稿。那時他已經75歲,雖然精神矍鑠,但全神貫注於頻繁的書信往返(包括與世界各地許多最傑出的開明人士的書信往返)以及自己久經思考的立法著作的改寫與出版。他那種獨特的工作方式在上面已經說過了。晚年他有許多助手幫助他准備出版著作,其中有年輕的約翰·密爾幫他編輯了龐然巨冊——《司法證據原理》。邊沁一生中大概從來沒有像晚年這樣快樂而又有影響。1825年訪問巴黎時,他得到了最殷勤的接待。一次當他走進一個法庭時,所有的律師都起立致敬,庭長讓他坐到自己的右邊。
Ⅳ 格林格電器的抽煙機支持智能體感操控嗎
格林格電器的抽油煙機支持智能體感操控的現在都是要求
2007年中國規模以上全部家用廚房電器具製造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1,075,322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33.88%;2007年1-2月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0,060,189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26.12%,2007年1-2月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53,462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27.17%;截至2007年2月底,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單位數達528家。
2008年1-10月中國規模以上全部家用廚房電器具製造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1,075,322千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33.88%。
中國廚具產業出現了如下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從機遇方面講,信息技術有助於優化企業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在競爭中獲取優勢。而那些無法利用信息技術改進流程的企業則在競爭中明顯處於劣勢地位。
產品結構向美觀、時尚、環保、能耗低的方向演化。低附加值的產品必須繼續經受國內同行業的沖擊和更深層次的競爭。
流通渠道醞釀變革。隨著近幾年家電連鎖業的興起,它成了當前家電業銷售的重要渠道,但由於家電連鎖店的進入成本和運營成本較高,已有廠家在尋求其它途徑,如進入建材城和整體廚房展示廳等。
未來廚具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整個行業到了重新洗牌的階段。但大多企業規模小,處境艱難。豐厚的利潤使一些大型家電企業也開始搶灘廚衛市場,使競爭迅速在全國范圍內升級。特別是不少跨國公司攜技術、品牌、營銷優勢卷土重來,使國內廚具競爭更趨白熱化。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快速穩步增長,城鎮居民的住房需求發生重大變化,對相關產業包括廚具產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拉動作用。同時,廣大農村市場有待開發,加上城市居民更新換代的需求,廚具的需求量將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未來趨勢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生產環保廚房設備成為必然的趨勢,越來越多人注重廚房的環保裝修。特別在垃圾分類逐漸提上日程的現在,很多客戶要求廚具要環保,不僅健康還節省能耗。
環保首先是整體概念上要做到,首先是輕量化,在保證廚房設備強度、剛度和尺寸形狀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設備零部件的數量,縮小零部件的斷面尺寸;其次是提高櫃體容積的利用率,合理地設計物品存放空間;三是採用復合結構,充分發揮材料的功能;四是盡量採用拆裝結構,既有利於生產銷售,又有利於舊傢具的零部件回收利用。
市場上的廚房檯面主要分為四大類:天然石材(大理石、花崗岩)檯面,飾面防火板檯面,不銹鋼檯面,人造石檯面,它們都具有防污、防燙、防劃痕的基本特點。但從綜合指標來講,最適合廚房使用的還是人造石檯面的廚房設備。
與天然石材相比,人造石的密度要大得多,油污、水漬不易滲入;拼接縫經過打磨後一般不易發現;色澤均勻,花色較多;最重要的是,人造石由石粉壓制而成,放射性遠遠低於天然石材,更加環保。同時,飾面防火板檯面和不銹鋼檯面多使用刨花板做基材,由於吸水率較大,容易受潮變形;製作時還會使用甲醛含量較高的脲醛樹脂膠,容易造成室內空氣污染。
除了檯面材質外,整體廚房設備使用木質材料既環保,也能讓廚房看起來自然清新舒服。很多業主都喜歡簡約風格的廚房,在打造上,廚房和走道貫通可使用淺楓木色的櫥櫃和柞木地板連作一片,賦予整個空間清新淡雅的感覺。同時,打造環保廚房還有很多細節都要很細心地去布置和考慮。例如可以在廚房加一個疊放的舊木凳,不僅可以作為簡易的備餐台,也可以作為花架,打破平庸的做法讓這廚房頓時變得個性十足,小小的舊木桌也有同樣效果。只要造型考究,去舊貨市場淘一淘,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樣的辦法既省錢也絲毫不影響外觀。
不少業主認為環保用白色調最容易表達,但是白色廚房簡潔干凈,但難免有些冰冷感覺,這時候可以加一塊淺橡木的料理台與同色系的地板呼應,立刻可增添視覺上的溫暖感覺。當然要注意最好不要在水槽附近使用木質檯面,以防止發霉變形。
當然,環保最重要還是要降低能耗。廚房是家庭的主要污染源,而廚房家電作為廚房設備中的核心部件,是否具有健康、環保的功能顯得更重要。
廚房污染主要有油煙污染、雜訊污染、電磁輻射等。應該盡量選擇那些具有節能、低耗功能的廚房設備。如油煙機是否有「高速、低速、柔速」三個速度,長時間燉煲可以使用柔速檔,省電又靜音;燃氣灶是否純藍猛火;消毒櫃是否採用聚能光波消毒,是否有智能跟蹤消毒功能。
Ⅳ 選購家用電器
.你的地盤你做主。空調有貴的也有便宜的。1.5p掛機有2000多的,也有6000多的,版洗權衣機有七八千的,也有幾百塊的,消毒櫃也有孬好之分,微波爐用著很方便,怕輻射挑分量重的買,買一個好一點的音響也可以。在這一點上,我感覺別人幫不了你,還是你自己拿主意。自己感覺劃算就行,買好的,可能兩件就花掉20000元,買一般的能買好多東西還有剩餘,你說是不是
Ⅵ 怎麼選擇家用電器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在家庭及類似場所中使用的各種電器。又稱民用電器、日用電器。美國是家用電器的發祥地。年美國T.A.愛迪生發明白熾燈,開創了家庭用電時代。20世紀初,美國E.理查森發明的電熨斗投放市場,促使其他家用電器相繼問世。吸塵器、電動洗衣機、壓縮機式家用電冰箱、電灶、空調器、全自動洗衣機應運而生。19世紀80年代,愛迪生效應的發現和驗證電磁波存在的實驗,為電子學的誕生創造了條件。20世紀初,英、美等國相繼發明了第一代電子器件——電子管。1919 年超外差式接收機問世,為收音機發展創造了條件。1923~1924年,美國V.K.茲沃雷金發明了攝像管和顯像管,1931年組裝成世界上第一個全電子電視系統。1954年美國始用彩色電視廣播。磁性(鋼絲)錄音機和磁帶錄音機是先後在1898年和1935 年問世的,在荷蘭飛利浦公司1963年發明盒式磁帶的基礎上,盒式磁帶錄音機迅速普及。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技術進入微電子技術時代,使家用電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目前有些網站結合了很多家用電器公司,比較專業的有:武漢裝修在線。
武漢裝修在線創建於2008年,現已是湖北最大的裝飾、傢具、家居行業門戶網站,開設有:裝飾公司、傢具企業、樣板房、裝修指南、設計指南、傢具商城、裝飾專區、供求信息、裝飾論壇、設計師、招標信息、客戶服務等欄目。致力於為裝飾、傢具、家居行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網路服務。我們可以通過武漢裝修在線對家用電器進行相關的搜索。
使用年限參考 識別「超齡」家電:
1、彩電:顯像管電視,當出現圖像不清晰、畫面顫抖等情況,就意味著相關元器件出現老化,同時輻射也會增大,一旦遇到碰撞、驟冷、驟熱等情況,都能引起顯像管爆炸。另外平板電視出現時間較短,不涉及超齡問題。
2、冰箱:出現製冷劑泄漏,運轉聲音過大,甚至運轉時發生較嚴重顫抖,同時耗電量比以前大增等,都是「超齡」化的特徵。據悉,一台使用10年後的冰箱,耗電量將變成最初使用時的2倍。
3、洗衣機:經常出現滲水、漏電等毛病,消費者可考慮換機。
4、空調:一開機就直噴塵土,吹出的風摻雜著一陣霉味,有的甚至流出黑黑的臟水,這些都在提醒主人:該空調可能已經到使用極限了。
質量家用電器優劣鑒別法:
一、鑒定彩色電視機
鑒定時先看外形,注意造型色彩,漆膜有否剝落和光潔不均的現象。接上電源,調節溫度,宜調至第二檔。讓自動控制器作自停,自開多次,檢查溫控裝置是否可靠有效,然後檢查壓縮機的運轉是否正常和噪音大小,這時再將調節旋紐旋至「不停」位置,半小時後蒸發器內即可出現霜水,就此檢查蒸發器四壁是否均勻,散熱是否一樣,最後檢查門是否 關得嚴和靈活。
二、鑒別電飯煲
先把內煲(或稱內膽)放進外殼,左右轉動數次,檢查內煲與外殼底部的發熱板是否吻合,吻合的使用效率就高。接上電源後,用手指碰觸外殼,不應有發麻的感覺(漏電)。按下煮飯開關五分鍾後,內煲底部的溫度約為103 度,這時,限溫器觸點應能自動斷開,煮飯開關彈起,轉入60攝氏度的保溫狀態。
三、鑒別冰箱溫控器
1.先將溫控開關旋至「強冷」檔(必須在五分鍾以後),此時壓縮機開始工作。
2.待5--7分鍾,將開關旋至「弱冷」檔,壓縮機應停止工作,同時開關會 有「的嗒」一聲。
3.再等五分鍾,將開關撥至原「強冷」檔,壓縮機應工作,此時便。可認為此溫控器正常。
四、鑒定全自動洗衣機
1.搞清控制該台洗衣機程序控制器是機械凸輪式還是電腦式。
2.試機,觀察其進入,洗滌,排水,甩干應和說明書規定的時間相符。
3.在指針轉到「甩干」程序時,把上蓋板打開,洗滌甩干筒應在10秒鍾停止轉動。
五、鑒別電風扇
1.看樣式。
2.看外觀:外形上除了美觀大方,還要看噴漆和鍍鉻是否光滑,平直,無皺紋等,葉片轉動應平穩 3.測性能:看開啟鍵是否利嗦,測試搖頭和定時器是否靈,控制准確,風力有無差別,葉片平穩,無聲響,不漏電,溫升正常
家用電器使人們從繁重、瑣碎、費時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人類創造了更為舒適優美、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供了豐富多採的文化娛樂條件,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Ⅶ M16系列自動步槍的研發歷史
1957年,美軍裝備7.62毫米口徑M14自動步槍之後,就正式提出設計新槍。當時有兩家美國公司競爭研製步槍,阿瑪萊特公司由尤金·斯通納(主設計師),羅伯特·佛利蒙,L·詹姆士·沙利文領導的設計小組開始研製新的.22口徑步槍。他們的第一個方案卻是傳統布局。但是試驗中發現連發時後坐力不易控制。於是便把AR10按比例縮小為.22口徑自動步槍。新槍命名為AR15。
同時溫切斯特也加入競爭當中。基於M1卡賓槍設計,他們提供了.224口徑的輕型軍用步槍(LMR)。為了能夠擊敗對手,斯通納要求雷明頓公司改進他們的.222槍彈。由此誕生了.223雷明頓步槍彈。AR15於1958年3月31日開始進行軍隊中實驗,陸軍將AR15與M14進行對比試驗。
到此時仙童已經在AR15上花了145萬美元,但是前途依舊不明朗。1959年把AR15專利以現金75000美元賣給了柯爾特。1960年斯通納離開了阿瑪萊特(阿瑪萊特屬於仙童發動機與飛機製造公司下屬公司)
柯爾特決定將未來壓在AR15上。1962年,美國空軍首先採購8500支AR-15式步槍裝備機場警衛部隊。陸軍於1964年正式裝備該槍。1964年2月8日,美國空軍將XM16正式命名為「美國5.56mm口徑M16步槍
M16式步槍在越南戰場上暴露出許多問題:彈膛污垢嚴重,卡殼,拉斷彈殼,彈匣損壞,缺乏擦拭工具。原因是多方面的越南潮濕氣候,溫度高,槍易生銹。M16的生產過程缺乏監管。但最主要的彈葯問題。原先的M193使用原裝杜邦公司IMR4475單基管狀葯,但是陸軍於1964年決定採用奧林公司的WC846裝葯,原先的T65彈也是使用該裝葯。但是該裝葯比較臟,偏偏M16槍管與槍膛未鍍鉻,而軍方被告知這是劃時代的武器,不需要過多清理(缺乏擦拭工具)。於是柯爾特公司開始改進,改進後被命名為M16A1,1967年2月28日開始被軍方採用,
1977~1980年北約小口徑步槍選型試驗後,確定比利時的SS109式5.56毫米口徑槍彈為北約制式口徑槍彈,而M16A1式步槍只能使用美國的M193式5.56毫米口徑槍彈,為了統一到北約口徑,並進一步提高步槍的作戰性能,柯爾特製造公司又對M16A1式步槍進行了改進。1982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首先採購了20萬支改進後的M16A1式步槍裝備部隊,並命名為M16A2式步槍。1984年3月美國陸軍也正式宣布採用M16A2式步槍。
M16系列步槍除裝備美國武裝部隊外,還裝備澳大利亞、智利、多米尼加、海地、義大利、約旦、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紐西蘭、黎巴嫩、斯里蘭卡、越南、中國台灣等55個國家和地區。 SALVO項目
在1948年,軍隊資助的設立了民間研究機構作戰研究室,模仿英國的同類作戰研究所。他們最初的一個工作ALCLAD項目是研究防彈背心很快他們得出結論:他們需要知道更多關於戰場傷亡的事情,以提出合理的建議。之後超過3百萬份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戰場傷亡報告被分析。他們在接下來的幾年內發表了一系列的基於他們發現的報告
他們的基本結論是絕大部分的戰斗發生在近距離。在一個高度機動化的戰爭里,部隊戰斗形式以遭遇戰為主此時擁有更強火力的那一方將會獲勝。他們也發現在戰斗中被擊中的概率是隨機的,也就是說,精確瞄準沒有什麼意義,因為目標不再是原地不動的了。最准確的傷亡率指示器就是總共發射的子彈數量。他們的結論建議步兵需要裝備全自動的步槍,以增加開火的幾率。但是,這種武器同時也會大大增加彈葯消耗。為了讓一個步兵有足夠的彈葯來支撐一場戰斗,他們需要使用一些輕巧得多的武器裝備。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是在美國和英國為了.28和.30口徑子彈的優劣爭論不休的時候秘密進行的。
由於所有這些原因,現有的步槍很難適應現實世界的戰斗。雖然看上去新的T44(M14自動步槍的前身)能夠增加發射速率但是它沉重的彈葯箱使得導致單兵彈葯攜行量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此外,這種槍的長度和重量都使它不適合短距離的戰斗。因此此時需要一種更小更輕的武器能夠更快的投入使用。
這些努力並沒有避開美國陸軍軍械部小型軍火研究與發展主任瑞納·斯塔德勒的注意。他對於民間研究機構涉足他的范圍感到不滿。陸軍軍械部這時開始了對由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為T25發展的大威力子彈的支持而這是在T44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最後,他要求阿伯丁靶場提交一份關於小口徑武器的報告。但是,當瑞納指派的主要研究者唐納德·赫爾發現.22英寸(5.59毫米)的子彈與比它更大的子彈在大多數戰斗中性能相同時這個計劃出現了意外當一個武器可能因為低後坐力而具有更高的射速的時候它將會造成更大的傷亡。唐納德·赫爾的同事,尤其是威廉姆斯·小戴維斯和G.A.加斯塔夫生,開始了一系列的試驗性.224英寸(5.69毫米)子彈的研究。1955年,他們要求增加研究預算的請求被否決了,
同時,美國陸軍一個新的研究項目,也就是SALVO(齊射),是為了找到一種符合現實戰斗需要的武器而設立的。在1953到1957年之前的兩期計劃里,SALVO逐漸發現如果一種武器能連發射擊將4發子彈散布20英寸(0.5米)見方的范圍內,那麼它的命中率將是現有半自動武器的兩倍。在第二期計劃SALVO II里,測試了幾種試驗概念性武器。AAI公司的愛爾文·巴爾提出了一系列的鏢彈武器。第一種是裝配32支鏢的霰彈槍,而最後一種是單發鏢彈的步槍。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和溫徹斯特連發武器公司生產了多槍管的武器。而作戰研究室自己的設計使用兩種新槍彈,將.22,.25或.27彈頭裝在一個溫徹斯特.308或斯普林菲爾德.30-06子彈彈殼里。
尤金·斯通納
正當T44的測試繼續進行時,比利時赫斯塔爾國家兵工廠也通過美國哈林頓-理查森武器公司提交了他們的新式武器FN FAL自動步槍,代號T48。然而,其測試的結果顯然已經被放棄了。T44被選為美國陸軍的新軍用步槍,而不是其有力的競爭對手T48。T44還沒有中選的時候,一種新的步槍加入了這個競爭行列。1954年,新成立的阿瑪萊特公司的尤金·斯通納領導了AR-10的開發。斯普林菲爾德的T44和其他類似的型號都是傳統的使用做傢具的木材製成的步槍,要不就是全用鋼製成,主要使用經過鑄造和機加工的部件。阿瑪萊特是為了將最新的工藝和合金材料應用到槍械設計中而成立的,而斯通納覺得他應該很容易擊敗其他競爭對手。
斯通納設計的一開始就是全新的。槍管是組合式的,在擁有來福線的不銹鋼的槍管以外還設置了堅硬和散熱良好的鋁合金襯管。機匣是由鑄造和研磨過的鋁材而並非u鋼製成。槍管和機匣由一個獨立的鎖定槍機的硬化鋼適配器連接。這使得當使用一個輕巧的鋁制機匣時,仍然可以進行鋼鋼之間的鎖定。驅動槍機的高壓火葯氣體由槍管的前端導出,並直接進入在在槍機框里與槍機之間形成的活塞室,而槍機本身相當於活塞。傳統的步槍將這個活塞室和活塞放在靠近導氣孔的位置。它的槍托和握把是由玻璃纖維外殼加上堅硬的塑料內核製成的。槍口消焰器甚至是用鈦金屬製成的
與此同時此槍的布局也不太相同。典型的設計是將瞄準具貼近放在槍管上方,用槍托的向下彎曲將後坐力轉移到肩膀上來使得瞄準鏡正好與眼睛處於同一高度。然而,這意味著由於抵肩部位低於槍膛軸線,因此槍在開火的時候容易導致槍口上跳,而使得其非常難控制,特別是在全自動開火的時候。阿瑪萊特借用了德國MG42通用機槍和M1941式約翰遜輕機槍的設計,將槍管和槍托放在一條線上,正好在眼睛的下方,然後將準星抬高,覘孔式照門表尺被安裝在攜帶提把上面。這個攜帶提把以下也包括位於機匣頂上的拉機柄。
AR-10在當時是一個很先進的設計。它使用與T44相同的槍彈。在比同類槍支輕兩磅(900克)的同時,它也顯著改善後坐力控制。然而,它推出得太遲了,甚至是可以說是匆忙的。它那不尋常的設計在這之後在傳統的大軍火商中再沒有找到什麼追隨者。在1957年當一支不銹鋼內襯管的鋁制槍管在試驗中發生爆裂事件之後,AR-10被取消參加選型的資格。但是它仍然為未來的新型小口徑高速槍支的發展提供了概念。 在1957年,一份1955年加斯塔夫生書寫的經費申請來到了美國大陸軍司令部威萊德·維曼將軍的手中。他立刻成立了一個小組來發展一種測試用的.22口徑(5.6毫米)的武器。他們最終的要求是需要一種可選模式射擊的武器當裝滿20發子彈時重量大概是6磅(2.7千克)。其子彈要能夠穿透500碼(460米)遠的標準的美國鋼制頭盔防彈衣或是一塊0.135英寸(3.4mm)的鋼板。同時其傷害能力要達到或超過.30卡賓槍。
見識過之前的AR-10之後,維曼個人建議阿瑪萊特發展一種測試用的新武器。斯納通當時正在為AR-10的新版本AR-16努力,但是斯通納作為主設計師領導的設計小組接受了這個挑戰。他們的第一個設計使用傳統的布局以及木材但是被證實太輕了。當使用傳統的槍托之後,即使是使用輕型彈葯,後坐力控制也再次成為了一個問題。他們的第二個設計只是AR-10的縮小口徑版本,但是立刻就被證明為是更加成功的。新槍被命名為AR-15。同時溫徹斯特公司推出了一種基於他們的M1卡賓槍的設計。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的埃利·哈維也嘗試推出一個新的設計,但是被他斯普林菲爾德的上級給否決了,因為他們拒絕將T44的資源轉移過來。
到了最後,阿瑪萊特的AR-15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了。為了符合穿透力要求,由雷明頓公司研製出來的新型.223雷明頓步槍彈。輕型彈葯使得其能夠做的比AR-10還小。即使是將槍管換成簡單的全鋼類型,它也還是比溫徹斯特的設計輕了一磅(450克)以上。後者空槍重2.89千克,而裝滿彈葯時3.5千克。
它唯一的問題就是九個月之後,1958年3月31號,當軍方開始測試的時候,AR-15還沒有完全完成研製過程。雨水進入阿瑪萊特AR-15和溫徹斯特的樣槍的槍管時發射都會導致炸膛,而這使得軍隊重新開始等待更大的子彈的出現,這次就是.258英寸(6.55毫米)。雖然如此,他們建議低溫天氣下的測試在阿拉斯加進行。斯通納之後飛往阿拉斯加以更換某些部件,但是當他到達的時候他發現步槍被錯誤的重新組裝了斯通納認為這是操作不當所至要求重新測試。當他回去的時候他驚奇的發現軍方也已經在他到達以前推翻了他的設計,他們的報告也令人驚訝的建議使用.258英寸(6.55毫米)子彈。在讀完這些報告之後,麥斯韋爾·泰勒將軍堅決反對這個設計,並強制繼續生產M14自動步槍。
並不是所有的報告都是負面的。在一系列的AR-15、M14和AK-47的模擬作戰測試中,軍方發現AR-15的小尺寸和輕重量使得其能夠被快速投入戰斗,就像大陸軍司令部所說的一樣。他們最後的結論是一個裝備AR-15的八人小組能與現有的裝備M14的十一人小組具有相同的火力。他們同時也發現當發射了一千發子彈以後AR-15比M14更加可靠具有更少的射擊中斷故障以及卡彈發生的幾率。
這時,創立阿瑪萊特的仙童公司已經花費了145萬元作為研究開銷,而且看上去還遠沒有完。1959年12月仙童將AR-15生產權賣給了柯爾特輕武器公司,只用了耗費萬5千美元現金和保證支付之後銷售額的百分之4.5。1960年阿瑪萊特進行了重組,斯通納離開了公司。 柯爾特公司進一步完善了AR-15的設計,並開始向軍方高層發起游說工作。1960年6月,空軍副參謀長柯蒂斯·李梅參觀了AR-15的演示。他立即訂購了8,500支作為戰略空軍基地的防衛用途。柯爾特公司也同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簡稱ARPA)進行了磋商,後者購買了1,000支步槍以作為1962年初夏南越南部隊的使用,進行全面的實戰測試與南越南部隊合作的美國特種部隊提交了重要的戰場報告,強調立即採用AR-15的必要性。但是美國陸軍在1962年、1963年兩次復試AR-15,兩次都否定AR-15。但是經過努力,國防部決定對AR-15和M14進行一次效費比試驗試驗表明AR-15擁有AK-47相抗衡的火力,而且價格更低廉。
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掌握了兩個沖突的觀點:ARPA報告對於AR-15的青睞,以及五角大樓對M14的肯定。甚至連總統約翰·肯尼迪都對該事件表示了關切。因此麥克納馬拉命令陸軍部長賽勒斯·萬斯測試M14,AR-15以及AK-47。陸軍的測試報告指出M14適合在陸軍使用,但是萬斯懷疑這些測試方式有欠公正。他命令陸軍監察長調查這些測試所用的方法,而後者的綜合報告指出陸軍的測試人員明顯地偏向M14。柯爾特公司開始利用這個事件,他們利用民間媒體譴責軍方測試人員過分地偏袒M14。
試驗記錄證明AR-15確實勝過M14,柯爾特也在政治上獲得支持,駐越南美軍司令威廉·威斯特摩蘭上將提出裝備的請求麥克納馬拉在1963年1月命令M14停止生產。11月,陸軍訂購了85,000支XM16E1作為實驗用途提供部隊試用而空軍另外訂購了19,000支。同時,陸軍正在進行另一項計劃,輕武器系統(SAWS),目標是適合一般陸軍使用的武器。他們強烈建議立即採用這種武器,這其實是變相抵制AR-15,1963年末,空軍正式接收第一批XM16在當時已經有非正式地稱呼這種槍為M16。1964年2月,空軍將AR-15正式命名為美國5.56毫米口徑M16步槍,空軍的M16與陸軍的XM16E1是不同的,在接下來會說到,後者具有復進助推器。空軍的M16隻是對AR-15進行小改動。
1965年當M14隨著美國部隊到了越南,某些使用上的瑕疵開始變得明顯陸軍在通過將近20年的實驗之後,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得到M14的設計雖然M14可能是M1式加蘭德步槍的良好替代品,但是它並不是好的M1/M2/M3卡賓槍的替代品。M14在狹窄地區或者叢林地區會顯得非常笨重而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即使它比很多專為狹區作戰的設計的槍支還是要輕點。其彈葯比.30-06要輕,也就意味著巡邏時可以攜帶更多的子彈,但還是比.30卡賓槍子彈要重,因此彈葯攜帶量仍然有限全自動射擊經常被批評成浪費彈葯,並且槍彈威力大,在全自動射擊時後坐力使射手不容易精準射擊。因此逐漸的步槍都被鎖定成半自動射擊模式。最後,陸軍花費了相當的時間和金錢將一種半自動槍械改成另一種具有長使用壽命但是很小的武器。它很快會被取代,即使這看起來像是內部政治斗爭的結果。在M14設計的保衛戰中,由加蘭德步槍發展而來的M14要更可靠。當M16正在進行TCC以及許多項改進以增強其可靠性的時候,M14越來越不受關注了,它不適合叢林環境作戰。
同時部隊也在瘋狂的嘗試在面對蘇制AK-47時增加他們自己的火力。他們臨時拼湊使用任何他們能找到的武器例如前二戰武器湯普森沖鋒槍。在越南戰場上的美軍迫切地需要一種新的輕便的步槍,在未完成充分試驗的情況下,XM16E1被大量的生產,但是很快就獲得了很差的評價。從1966年秋天開始,越南戰場上頻頻傳出出現故障的問題。
對於XM16E1,五角大樓下令將其子彈的發射葯由單基管狀裝葯變成更精細的雙基球形裝葯。這增加了開火的全自動射速,而且使得槍的部件銹蝕得更快,也增加了污垢,經常出現卡殼和斷殼現象。這個簡單的改變導致的一些問題被譴責。射擊中斷故障通常是因為生銹的彈膛或發射葯殘渣,差的維護,磨損的部件,或者是這些因素的全部。對於變得更多污垢,解決的辦法就是重新設計緩沖器來減少循環射速,而部件損壞率因此變回正常水平作為一種遺留下來的東西,球狀裝葯今天仍然被用作配發彈葯。
槍機輔助閉鎖裝置是出於因為某種原因在緩沖器彈簧不能使槍機成功復位而無法閉鎖的情況下,可以手動完成槍機復位閉鎖。這個位於機匣右側的活塞狀的槍機輔助閉鎖裝置是XM16E1與M16的明顯區別。柯爾特公司,空軍海軍陸戰隊和尤金·斯通納都認為沒有必要增加這個復雜裝置,還因此增加了4.5美元的步槍采購成本,又沒有什麼實際好處。但是三年之後,1967年2月28日,陸軍訂購了84萬支這種版本的步槍,就是後來所稱的M16A1。
柯爾特公司過分誇大了M16測試中體現出來的可靠性,他們宣稱這種槍從來不用被清洗。雖然這種說法可能對於原本配套的IMR裝葯是正確的,但是對於更加精細的,燃燒更快的,比較骯臟的球狀裝葯來說可不是。直接推動機框的氣體操縱系統使用槍管頂部的導氣管將氣體導出到槍機後部和機框凹進處之後的「活塞室」裡面。當燃燒的氣體來到這個區域,它們驅使機框向後移動,然後將多餘的氣體經由拋殼窗以及槍機框頂部的氣鍵和槍管里的氣管之間的空間排出。傳統的設計將活塞保持在槍管的上方或下方,然後從那裡排出多餘的氣體。斯通納系統的優點是槍機和槍機框形成的「活塞」是在一條直線上運行,同時與槍膛處在同一條軸線上。因此,當槍機框移動的時候槍膛的軸線也不會反向移動。消除單獨的活塞也使得操作變得容易,因為活動機件更少了。這個設計的缺點是它會將火葯氣體直接送到後膛,很容易在槍機組件內積碳。因此,M16需要經常清洗和潤滑來保持其可靠性。
更糟的是,部隊被告知,因為它是劃時代的武器,因此它不需要清洗,從而也沒有配備清洗工具。結果,在戰場上M16經常發生卡殼、槍膛嚴重污垢、槍管與槍膛銹蝕、拉斷彈殼、彈匣損壞等故障。士兵們經常譏笑這些是一「玩具槍」還用一句話來形容發生故障的槍:「你可以叫它「Mattel」(美國著名的玩具廠商)。這句話後來演變成了一個民間傳奇,內容就是第一批M16是部分或全部的由玩具業廠商製造的。
在陸軍和政府內部,關於M16的爭論再一次發生了。斯通納的最新設計,一種被叫做斯通納63的武器系列,被送到越南做測試。而SPIW鏢彈武器測試計劃也再次被啟動。幸運的是,冷靜的頭腦占據了主導地位。一個由國會組成的委員會於1967年報告:「看上去所謂問題重重的M16其實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步槍,其在應用中發現的種種問題均由部隊內部管理不善所致。」M16的清洗工具被迅速的生產出來。一本漫畫維護手冊也在部隊中流傳來展示M16正確維護的方法。可靠性方面的毛病迅速的消失,雖然對槍的負面評價並非如此。但是這對於一找到M16就開始使用它的北越南軍隊來說並不是這樣的。
也許M16A1最重要的改動就是引入了在槍膛中鍍鉻以及不久之後在槍管上也鍍鉻。這個改進在最初的SALVO項目測試里就已經提出了,但是之後被否決了,因為在實際上效費比不高。在當時,沒有一種可靠的方法可以在一根.224英寸直徑的槍管里鍍上鍍鉻。鍍鉻的真正價值在於防止槍管內部生銹。作為一個接近直牆的內室,最少量的銹粉,生銹的黃銅,沙,污物,銹點蝕,甚至標記用的油漆粉末都會導致摩擦力呈指數增長。士兵們在戰場上發現第一發子彈發射出去會在槍膛中產生阻塞。這是因為粗糙的槍膛,約翰遜/斯通納式槍機固有的缺少預抽殼動作以及5.56子彈相對較小的錐度的聯合作用。鍍鉻不但能防止生銹,還能減少摩擦力。沒有進入槍膛的污垢被壓到發射後的彈殼,並隨著它一起被排出。
在經歷了坎坷的起步之後,M16已經證明它的可靠性能夠達到使用要求。在1967年年末,當部隊被要求的時候只會拿他們的M16來換取XM177,後者是同一種武器的卡賓槍版本。
輕型彈葯也是在步槍領域中引起大量爭論的一種事物。「大威力子彈」的概念即使過了好多年也沒有消亡,而增大口徑的要求一直延續到1980年代。大部分爭論都集中在蘇聯使用的中間型威力槍彈的7.62×39毫米槍彈,這已經比他們戰時用的「全威力」7.62×54毫米設計縮小了。那些「小口徑」陣營的人相信,在1970年代,當蘇聯採用了一種類似(或更小)的子彈,尺寸5.45×39毫米,新的蘇聯子彈具有更先進的設計,縮短槍管膛線纏距,使彈頭轉速高,其他採用的理由包括更輕的重量,小的後坐力,全自動射擊中更高的散布精確度,更遠的射程,更平的彈道,以及最後想要與美製槍械保持同步的願望。這裡面的許多優點也用來描述M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