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仿清式傢具

仿清式傢具

發布時間:2021-02-11 15:52:49

『壹』 明朝傢具與清朝傢具區別

一、明式傢具

1、造型上,以線為主,洗練大方

在所有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中,幾乎都採用「線」的形式來表現。「線」最能靈活確切地抓住形象的表現特徵,能概括生動地表現物體的形象。「線」在我們的民族藝術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明式傢具就是通過框架結構,以線為主要造型語言,來塑造各種形體特徵的。明代工匠集前代智慧、創造之大成,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提煉成簡潔、流暢、舒展、剛勁的線型變化。明式傢具在造型中多採用曲線與直線的對比與變化,集中了直線與曲線的優點,柔中帶剛,虛中見實。明式傢具的線型還借鑒青銅器、古玉器、陶瓷、建築、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中線型的運用,深得剛柔相濟、流暢舒展之妙。明式傢具一方面在傢具形體的每個部件,進行線型的設計與加工,使構成傢具的所有構件都能呈現出特定的線型感,另一方面,又將構件的線型融合在傢具整體的形體造型中,成為傢具整體形象的直接體現。

明式傢具不同構件線型變化,以及組合結構表現線型的的同時,還尤其注意線腳的應用和變化。運用不同的線腳,不僅可以把區別傢具的平面,將較大的平面轉化為不同的較小平面,表現出起伏和線型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線腳在視覺中具有方向感、運動感和明暗變化。運用線腳來貫通整體,使傢具的視覺形象完整地統一起來,使傢具的造型更富有渾然一體的線型美。形態各異的線型和線腳,是工匠在長期的生產實踐的總結和創造,都是運用「線」的形式特徵,在曲直方圓的對變化中,取得相輔相承的效果。明式傢具具有嚴密的比例關系,舒適宜人的尺度,傢具的外形比例、尺度與其使用功能緊密聯系起來,力求達到形式與功能的和諧一致。許多明式傢具的尺寸比例,尤其是關鍵部位的人體尺度,是經過認真推敲後確定的,基本上與現代的人體工程學原則相一致。此外,明式傢具的椅凳、桌案、櫥櫃等類傢具中,都可以看到收分,傢具的腿部根據其長短,大多是從下端向上逐漸收細,並略向里傾,使傢具有穩健、挺拔和輕盈的視覺效果。

明式傢具落落大方的洗練造型,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這在明式圈椅、燈掛椅、圓角櫃、架子床等傢具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以被 王世襄先生譽為海內圈椅第一的黃花梨透雕圈椅為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明式傢具的造型特色。該椅椅座面的矩形符合黃金分割比,從正面看,椅腿略有收分,椅腿內側呈梯形空間,這些幾何學上的比例關系,使傢具取得了美的和諧效果。椅圈三接,圓中略呈扁狀,椅圈向前方兩側延伸,與扶手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婉轉流暢的優美曲線。這一大麴率的曲線,突出地成為該傢具造型上的主調,其它部件與之相呼應,襯托這一主題,椅腿的直線與椅圈的曲線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使各自的線型特徵更為突出。圈椅上圓下方的設計,源於中國古代的「天圓地方」、「承天象地」的哲學思想。

2、結構上,嚴謹科學,榫卯合理

從狹義的范圍來說,結構就是把傢具各個具體、特定構件合理地裝配起來,將其連結成一個完善的整體式樣。因此,結構件及其連結方法,便成產傢具結構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對於任一件明式傢具來說,其長邊短抹、橫棖、腿足等都是具體的結構件,必須將它們按照結構所需要的實際大小、形狀和間距組合裝配在一起,才能構成傢具特定的實體形式,表現出傢具形體的條理性、明晰性。

明式傢具多種多樣的構件,在結構中的作用均十分明確,根據受力情況和形式效果,在用料、做工上無不做到精益求精,在比例和關繫上正確和諧。即使一些看起來只起裝飾作用的構件,也多是結構構件的加工變化,在傢具形體中顯得自然、緊湊。比如卡子花,一般用在矮老的位置,是連接邊抹和橫棖的一個結構件,其實質可看作是裝飾化的矮老。類似的構件,常常被稱為裝飾結構件,如牙條、角牙、券口等,它們對傢具整體結構都起到了加固、充實和美化的作用。這些也體現了明式傢具裝飾與結構的高度一致性,達到了結構裝飾這一完美的境界。

3、裝飾上,繁簡相宜,手法靈活

明式傢具在注重結構、功能、造型、材料的諸多前提下,講究適宜的裝飾,採用雕刻、鑲嵌、髹飾等多種用法,或結構裝飾、或細部刻劃,使結構與裝飾、裝飾與傢具整體渾然融合,適宜的裝飾,既為傢具增飾添華,又與傢具整體的簡潔形成對比。

4、選材上,多用硬木,紋理優美

明式傢具之所以能在海內外亨有美譽,其大量選用質地堅硬、色澤幽雅、肌理華美的珍貴木材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明式傢具所選用的黃花梨、紫檀、雞翅木、櫸木等木材,其木質自身就有著優美的色澤和肌理,黃花梨溫潤,紫檀靜穆,烏木深沉等。這些木材經磨光打蠟,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色的自然美,加之銅飾件等的襯托,更顯得精美絕侖,富有藝術感染力。

二、清式傢具

1、形制上,式樣豐富,體態凝重

清式傢具,品種繁多,有很多是前代沒有的品種和式樣。比如,出現了茶幾、多寶格、太師椅等,還出現了多功能、可折疊、拆裝的新型傢具,如套幾等。此外,清式傢具的造型更是變化無窮,就單件傢具的設計則注意造型的變化。在形式上常見的還有仿竹、仿藤、仿青銅器、甚至仿假山石的木製傢具。

從造型上看,清式傢具的形態優美凝重,線型圓潤流暢,有富麗堂皇、氣勢雄偉之感。總體來說,清式傢具,尤其是廣式傢具體態要比明式傢具寬大、厚重。凝重則不呆笨,華麗憨厚而不臃腫繁瑣的清式傢具,與當時的政治色彩、民族特點、建築環境、室內空間等相一致,與明式傢具的簡練俊美形成明顯對比。

2、用料上,選材考究,作工精細

在用料選擇上,清式傢具推崇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以紫檀為首選。特別是清中期以前的宮中傢具,選料更為講究。用料清一色,各種木料互不混用,有的傢具甚至不同一根木料製成;選材上要求無疤無節,無表皮,色澤均勻;在結構製作上,為了外觀色澤紋理的一致,也為了堅固,往往採用一木連作,而不用小料拼接。清式傢具的珍品,是選用名貴材料,經精心設計與精心加工而成的一種日用工藝品,它以手工製作為主,帶有明顯的歷史繼承性,是一種典型的傳統手工藝,也是現代化機器設備所不能完全代替的。

3、裝飾上,手法多樣,繁縟華貴

注重裝飾性,是清代傢具的最顯著的特徵,為了達到瑰麗多姿,千變萬化的效果,清式傢具的設計者幾乎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裝飾材料,嘗試了一切可以採用的裝飾手法,在傢具製作與各種工藝品相結合上更是殫精竭慮,力求新奇。

清式傢具採用最多的裝飾手法是雕飾和鑲嵌。清代的木雕工繼承了前代成熟的技藝,又借鑒了牙雕、竹雕、石雕、漆雕等多種工藝手法,形成了特有風格。清式傢具自乾隆以後又出現了雕飾過濫過繁的弊病,所制傢具幾乎無一不雕,不分造型,不論形式,不管部位地滿雕。鑲嵌是將不同材料按設計好的圖案嵌入器物表面。由於所嵌材料的色澤、紋理、質地不同,而且鑲嵌後還可施加表面雕飾或下襯底漆,因而可構成千變萬化的花樣。

傢具上嵌木、嵌竹、嵌石、嵌瓷,嵌螺鈿乃至百寶嵌,明代已有採用,但清式傢具應用的手法更為靈活,使用更為普遍。清式傢具大量採用螺鈿嵌飾,鑲嵌琺琅器也曾流行一時,鑲嵌琺琅包括嵌掐絲琺琅和畫琺琅。琺琅器本身是一種裝飾性極強的器物,與清式傢具的風格十分和諧,這是清式傢具嵌琺琅盛行的主要原因。琺琅色彩艷麗,與色澤紫黑、紋理緻密的紫檀木相配,形成強烈的色調與質地對比,呈現出別具一格的悅目效果。

4、藝術上,博採眾長,融匯中西

傳世的清式傢具,尤其是清中晚期後的傢具,明顯受到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藝術品影響,採用西洋裝飾圖案或裝飾手法的佔有相當比例,尤以廣式傢具更為突出。受西洋影響的清式傢具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採用西洋傢具的式樣與結構,另一種則是採用傳統的中國傢具造型與結構,但或多或少地採用西洋傢具部件的式樣或裝飾,最常見的雕飾西洋圖案。

『貳』 明式傢具和清式傢具的區別

明式傢具質朴簡潔,豪放規整,清式傢具工藝精湛,雍容典雅。明式傢具結構採用小結構拼接,內使用榫卯,容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和多樣性,符合人體工程學,沒有過多的裝飾,突出木色紋理,體現材質美。清式傢具追求體量,厚重有餘,俊秀不足,有一種沉重感,注重裝飾,紋理吉祥。

『叄』 明式傢具與清式傢具的特點及區別

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是我國明代以漢族文人為主導形成的一項傢具藝術成就,以簡潔典雅的造型,嚴謹科學的結構聞名於世,在世界傢具體系中享有極高的聲望。

主要指那種以硬木製作與明代和清代前期,設計精巧,製作精良,風格簡約的優質傢具。

英國傢具大師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傢具指南》一書中,把明式列為世界傢具三式之首(明式、哥特式和洛可可式)。

作為現代極簡主義的鼻祖,至今,當中外設計師們談起明式時,仍然公認它是世界傢具設計上無可超越的巔峰。

明式傢具的特徵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造型簡練、以線為主

嚴格的比例關系是傢具造型的基礎。我們看以上圖中的明代傢具,其局部與局部的比例、裝飾與整體形態的比例,都極為勻稱而協調。

如椅子、桌子等傢具,其上部與下部,其腿子、棖子、靠背、搭腦之間,它們的高低、長短、粗細、寬窄,都令人感到無可挑剔地勻稱、協調。並且與功能要求極相符合,沒有多餘的累贅,整體感覺就是線的組合。

其各個部件的線條,均呈挺拔秀麗之勢。剛柔相濟,線條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現出簡練、質朴、典雅、大方之美。

2、結構嚴謹、作工精細

明式傢具的卯榫結構,極富有科學性。不用釘子少用膠,不受自然條件的潮濕或乾燥的影響,製作上採用攢邊等作法。

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明代傢具的結構設計,是科學和藝術的極好結合。

時至今日,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傢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見明代傢具的卯榫結構,有很高的科學性。

3、裝飾適度、繁簡相宜

明式傢具的裝飾手法,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雕、鏤、嵌、描,都為所用。裝飾用材也很廣泛,琺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樣樣不拒。

但是,絕不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據整體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裝飾。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積的透雕或鑲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

雖然已經施以裝飾,但是整體看,仍不失樸素與清秀的本色;可謂適宜得體、錦上添花。

4、木材堅硬、紋理優美

明式傢具的木材紋理,自然優美,呈現出羽毛獸面等膝隴形象,令人有不盡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紋理優勢,發揮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這是明代硬木傢具的又一突出特點。

明代的優質硬木傢具用材,多數為黃花梨、紫檀等。這些高級硬木,都具有色調和紋理的自然美。

工匠們在製作時,除了精工細作而外,同時不加漆飾,不作大面積裝飾,充分發揮、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調、紋理的特長,形成為自己特有的審美趣味,形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這是明代傢具的又一特點。

明式傢具的風格特點,概括起來,可用造型簡練、結構嚴謹、裝飾適度、紋理優美四句話予以總結。

清式傢具

清式傢具是以滿族皇室為主導的,在明末清初時期,由於西方傳教士的大量來華,傳播了一些科學技術促進了中國經濟、文化藝術的繁榮。

所以清式傢具在宮廷和民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共同創造中發展起來的,可以說這是中國的「巴洛克時期」。運用各種精湛的技藝,使清式傢具形成了獨有風格。

清代傢具的特點總體分為以下幾點:

1、造型上渾厚、莊重

在造型特徵上, 骨架粗壯結實,方直造型多於明式曲賀造型,題材生動且富於變化,裝飾性強,整體大方而局部裝飾細膩入微。

清式傢具的總體尺寸趨於寬、高、大、厚,與此相應,局部尺寸與部件用料也隨之加大變寬。

2、裝飾上求多、求滿、富貴、華麗

在裝飾風格上, 以富麗、豪華、穩重、威嚴為准則,多結合廳堂、卧室、書房等不同居室進行設計,分類詳盡,功能明確。

其主要特徵是,造型莊重,雕飾繁重,體量寬大,氣度宏偉,脫離了宋,明以來傢具秀麗實用的淳樸氣質,形成了「清式」傢具的風格;在裝飾手法上注重形式,不惜功力、用料,工藝精良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在裝飾上力求華麗,並注意與各種工藝品相結合,使用了金銀、玉石、寶石、珊瑚、象牙及百寶鑲嵌等不同質地裝飾等不同地裝飾材料;
琺琅嵌、瓷嵌也是當時重要的裝飾手法,描金,彩繪在清式傢具中都佔有一定地位,追求富麗堂皇的意味;
在裝飾花紋上,花紋圖案整體較滿,通常是一些代表吉祥瑞慶的花鳥紋等裝飾花紋。

3、主要使用的材料有紫檀、酸枝木、花梨、楠木、烏木和櫸木;

根據以上所說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式傢具與清式傢具在風格特徵上不同之處。

明式傢具製作的榫卯結構極為精密,構件斷面小輪廓非常簡練,裝飾線腳做工細致,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形成了明代傢具朴實高雅、秀麗端莊、韻味濃郁、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

清式特點首先表現在用材厚重上,傢具的總體尺寸較明式寬大,相應的局部尺寸也隨之加大。其次是裝飾華麗,表現手法主要是鑲嵌,雕刻及彩繪等,給人的感覺是穩重,精緻,豪華,艷麗,和明式傢具的樸素大方,優美,舒適形成鮮明的對比。

清式傢具以優質硬木傢具為代表,其中紫檀、酸枝木佔大多數,另有少部分黃花梨、雞翅木等,其它則是漆傢具和雜木傢具,總體上說與明式傢具相比並無多大變化,但對材料的選擇和使用卻有所不同,在風格上更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清式傢具和明式傢具相比,自然不如明式傢具那樣有很高的科學性,但仍有許多獨到之處。

它不象明式傢具那樣以樸素,大方,優美,舒適為標准,而是以厚重,繁華,富麗堂煌為標准,因而顯得厚重有餘,俊秀不足,給人沉悶笨重之感也缺乏應有的科學性。

但從另一方面說,由於清式傢具以富麗,豪華,穩重,威嚴為准則,為達到設計目的,利用各種手段,採用多種材料,多種形式,巧妙地裝飾在傢具上,效果也很成功。

上面我們通過傢具的風格特徵來進行對應的對比,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傢具的品種以及其用途分類來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

明清傢具的品種,也與年代有著很大的關系。明代椅子常見有四齣頭式和官帽式,還有圓椅、玫瑰椅等。四齣頭式和官帽式椅子在明代墓葬中曾有發現。因此,在鑒定中可以判斷,凡與這類出土椅凳風格類似的傳世扶手椅品種,應考慮為明式製品。有些較早出椅現的傢具品種,往往到了清代後就不再流行。

也有一些傢具品種,出現的時間較晚,早期不可能製作。如圓靠背交椅,入清以後不再流行,從偉世品來看,它們多用黃花梨製作,很少有紅木或新黃花梨的製品。

所以,傳世的圓靠背交椅,基本都是明式傢具。而式樣莊重、體態碩大的太師椅,則是清式傢具的代表,再如茶幾,本身就是為適應清代傢具布置方法而產生的品種,傳世的大量實物中,多為紅木,新黃花梨製品此外,如折疊椅,折疊香幾等,都是清代雍正以後出現的新品種。

清式傢具與明式傢具一起,以其不同時代、不同特點,成為中國傳統傢具的優秀代表。清式依其造型和用途分為六類:

第一類,床、寶座。主要有架子床、羅漢床和寶座,比較明式的多,其風格與明式大不一樣。

第二類,椅、凳、墩。種類與明代大體相似,造型及裝飾風格卻不相同。

第三類,桌、案、幾等承具。是清代製作傾向。

第四類,屏風。清代屏風種類齊全,主要有插屏、掛屏、圍屏、座屏等,從而更能體現清代傢具的風采。

第五類, 櫃、格、箱、架。風格與明式大不相同.明式以光素為主,清式有華麗的花紋,或雕刻、或鑲嵌、或金漆彩繪,很少有光素的。

第六類,天然傢具。又稱樹根傢具,在明代才真正受到賞識,並競相仿效,清代更是風行一時。此傢具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實用價值;此傢具與一般傢具相比,有回歸自然、品味高雅效果。

總的來說,明清兩式傢具都各具其風韻。

明式傢具追求簡練美、功能合理化,而清式傢具則追求品種豐富、式樣多變、奇巧。

『肆』 明代和清代兩種傢具的分各個差異是什麼

一、明式傢具

1、造型上,以線為主,洗練大方

在所有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中,幾乎都採用「線」的形式來表現。「線」最能靈活確切地抓住形象的表現特徵,能概括生動地表現物體的形象。「線」在我們的民族藝術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明式傢具就是通過框架結構,以線為主要造型語言,來塑造各種形體特徵的。明代工匠集前代智慧、創造之大成,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提煉成簡潔、流暢、舒展、剛勁的線型變化。明式傢具在造型中多採用曲線與直線的對比與變化,集中了直線與曲線的優點,柔中帶剛,虛中見實。明式傢具的線型還借鑒青銅器、古玉器、陶瓷、建築、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中線型的運用,深得剛柔相濟、流暢舒展之妙。明式傢具一方面在傢具形體的每個部件,進行線型的設計與加工,使構成傢具的所有構件都能呈現出特定的線型感,另一方面,又將構件的線型融合在傢具整體的形體造型中,成為傢具整體形象的直接體現。

明式傢具不同構件線型變化,以及組合結構表現線型的的同時,還尤其注意線腳的應用和變化。運用不同的線腳,不僅可以把區別傢具的平面,將較大的平面轉化為不同的較小平面,表現出起伏和線型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線腳在視覺中具有方向感、運動感和明暗變化。運用線腳來貫通整體,使傢具的視覺形象完整地統一起來,使傢具的造型更富有渾然一體的線型美。形態各異的線型和線腳,是工匠在長期的生產實踐的總結和創造,都是運用「線」的形式特徵,在曲直方圓的對變化中,取得相輔相承的效果。明式傢具具有嚴密的比例關系,舒適宜人的尺度,傢具的外形比例、尺度與其使用功能緊密聯系起來,力求達到形式與功能的和諧一致。許多明式傢具的尺寸比例,尤其是關鍵部位的人體尺度,是經過認真推敲後確定的,基本上與現代的人體工程學原則相一致。此外,明式傢具的椅凳、桌案、櫥櫃等類傢具中,都可以看到收分,傢具的腿部根據其長短,大多是從下端向上逐漸收細,並略向里傾,使傢具有穩健、挺拔和輕盈的視覺效果。

明式傢具落落大方的洗練造型,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這在明式圈椅、燈掛椅、圓角櫃、架子床等傢具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以被 王世襄先生譽為海內圈椅第一的黃花梨透雕圈椅為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明式傢具的造型特色。該椅椅座面的矩形符合黃金分割比,從正面看,椅腿略有收分,椅腿內側呈梯形空間,這些幾何學上的比例關系,使傢具取得了美的和諧效果。椅圈三接,圓中略呈扁狀,椅圈向前方兩側延伸,與扶手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婉轉流暢的優美曲線。這一大麴率的曲線,突出地成為該傢具造型上的主調,其它部件與之相呼應,襯托這一主題,椅腿的直線與椅圈的曲線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使各自的線型特徵更為突出。圈椅上圓下方的設計,源於中國古代的「天圓地方」、「承天象地」的哲學思想。

2、結構上,嚴謹科學,榫卯合理

從狹義的范圍來說,結構就是把傢具各個具體、特定構件合理地裝配起來,將其連結成一個完善的整體式樣。因此,結構件及其連結方法,便成產傢具結構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對於任一件明式傢具來說,其長邊短抹、橫棖、腿足等都是具體的結構件,必須將它們按照結構所需要的實際大小、形狀和間距組合裝配在一起,才能構成傢具特定的實體形式,表現出傢具形體的條理性、明晰性。

明式傢具多種多樣的構件,在結構中的作用均十分明確,根據受力情況和形式效果,在用料、做工上無不做到精益求精,在比例和關繫上正確和諧。即使一些看起來只起裝飾作用的構件,也多是結構構件的加工變化,在傢具形體中顯得自然、緊湊。比如卡子花,一般用在矮老的位置,是連接邊抹和橫棖的一個結構件,其實質可看作是裝飾化的矮老。類似的構件,常常被稱為裝飾結構件,如牙條、角牙、券口等,它們對傢具整體結構都起到了加固、充實和美化的作用。這些也體現了明式傢具裝飾與結構的高度一致性,達到了結構裝飾這一完美的境界。

3、裝飾上,繁簡相宜,手法靈活

明式傢具在注重結構、功能、造型、材料的諸多前提下,講究適宜的裝飾,採用雕刻、鑲嵌、髹飾等多種用法,或結構裝飾、或細部刻劃,使結構與裝飾、裝飾與傢具整體渾然融合,適宜的裝飾,既為傢具增飾添華,又與傢具整體的簡潔形成對比。

4、選材上,多用硬木,紋理優美

明式傢具之所以能在海內外亨有美譽,其大量選用質地堅硬、色澤幽雅、肌理華美的珍貴木材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明式傢具所選用的黃花梨、紫檀、雞翅木、櫸木等木材,其木質自身就有著優美的色澤和肌理,黃花梨溫潤,紫檀靜穆,烏木深沉等。這些木材經磨光打蠟,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色的自然美,加之銅飾件等的襯托,更顯得精美絕侖,富有藝術感染力。

二、清式傢具

1、形制上,式樣豐富,體態凝重

清式傢具,品種繁多,有很多是前代沒有的品種和式樣。比如,出現了茶幾、多寶格、太師椅等,還出現了多功能、可折疊、拆裝的新型傢具,如套幾等。此外,清式傢具的造型更是變化無窮,就單件傢具的設計則注意造型的變化。在形式上常見的還有仿竹、仿藤、仿青銅器、甚至仿假山石的木製傢具。

從造型上看,清式傢具的形態優美凝重,線型圓潤流暢,有富麗堂皇、氣勢雄偉之感。總體來說,清式傢具,尤其是廣式傢具體態要比明式傢具寬大、厚重。凝重則不呆笨,華麗憨厚而不臃腫繁瑣的清式傢具,與當時的政治色彩、民族特點、建築環境、室內空間等相一致,與明式傢具的簡練俊美形成明顯對比。

2、用料上,選材考究,作工精細

在用料選擇上,清式傢具推崇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以紫檀為首選。特別是清中期以前的宮中傢具,選料更為講究。用料清一色,各種木料互不混用,有的傢具甚至不同一根木料製成;選材上要求無疤無節,無表皮,色澤均勻;在結構製作上,為了外觀色澤紋理的一致,也為了堅固,往往採用一木連作,而不用小料拼接。清式傢具的珍品,是選用名貴材料,經精心設計與精心加工而成的一種日用工藝品,它以手工製作為主,帶有明顯的歷史繼承性,是一種典型的傳統手工藝,也是現代化機器設備所不能完全代替的。

3、裝飾上,手法多樣,繁縟華貴

注重裝飾性,是清代傢具的最顯著的特徵,為了達到瑰麗多姿,千變萬化的效果,清式傢具的設計者幾乎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裝飾材料,嘗試了一切可以採用的裝飾手法,在傢具製作與各種工藝品相結合上更是殫精竭慮,力求新奇。

清式傢具採用最多的裝飾手法是雕飾和鑲嵌。清代的木雕工繼承了前代成熟的技藝,又借鑒了牙雕、竹雕、石雕、漆雕等多種工藝手法,形成了特有風格。清式傢具自乾隆以後又出現了雕飾過濫過繁的弊病,所制傢具幾乎無一不雕,不分造型,不論形式,不管部位地滿雕。鑲嵌是將不同材料按設計好的圖案嵌入器物表面。由於所嵌材料的色澤、紋理、質地不同,而且鑲嵌後還可施加表面雕飾或下襯底漆,因而可構成千變萬化的花樣。

傢具上嵌木、嵌竹、嵌石、嵌瓷,嵌螺鈿乃至百寶嵌,明代已有採用,但清式傢具應用的手法更為靈活,使用更為普遍。清式傢具大量採用螺鈿嵌飾,鑲嵌琺琅器也曾流行一時,鑲嵌琺琅包括嵌掐絲琺琅和畫琺琅。琺琅器本身是一種裝飾性極強的器物,與清式傢具的風格十分和諧,這是清式傢具嵌琺琅盛行的主要原因。琺琅色彩艷麗,與色澤紫黑、紋理緻密的紫檀木相配,形成強烈的色調與質地對比,呈現出別具一格的悅目效果。

4、藝術上,博採眾長,融匯中西

傳世的清式傢具,尤其是清中晚期後的傢具,明顯受到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藝術品影響,採用西洋裝飾圖案或裝飾手法的佔有相當比例,尤以廣式傢具更為突出。受西洋影響的清式傢具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採用西洋傢具的式樣與結構,另一種則是採用傳統的中國傢具造型與結構,但或多或少地採用西洋傢具部件的式樣或裝飾,最常見的雕飾西洋圖案。

『伍』 請問這幾個仿清代老傢具具體名字叫什麼,謝謝急!急!急!

隆聖德紅木傢具

『陸』 仿明清傢具的區別是什麼

仿明清傢具的區別:
第一,結合處。主要觀察古代傢具的結合處是用榫卯、釘子還是膠粘。鑒賞傢具就可以依據古代傢具與現代傢具不同的組裝結構加以區分。艾克在鑒定明式傢具榫卯結構方面提出的原則是:「非絕對必要,不用木梢釘;在能避免處盡可能不用膠粘;任何地方者不用鏇制——這是中國傢具工匠的三條基本法則。」其實這也是中國古典傢具榫卯結構特點的總結。古式傢具具有精巧的榫卯結構,構件之間,不用金屬釘固定,而是全憑榫卯即可做到上下左右,粗細斜直連接合理,面面俱到。而且工藝精確,扣合嚴密。
第二,歷代榫卯結構。由於不同的時代傢具榫卯結構受到一定生產力的制約,所以也不盡相同。例如,先秦楚墓和漢墓出土的傢具一般只有暗榫、透榫、半榫、等幾種方法。夾頭榫大約在晚唐、五代時出現,匠師受到大木樑架柱頭開、中夾綽幕的啟發而運用到桌案上來,插肩榫則是明清傢具常用榫卯特徵。
第三,注重榫卯使用工具。作偽高手一般懂得古代傢具都是用榫卯而很少用釘子和膠粘的,而且偽造得也很相似。但是無論作偽者怎樣高明,畢竟不同時代傢具榫卯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總會有所不同。仔細觀察就會看出破綻。如張德祥就指出,明式圓角櫃它的透榫兩側呈圓弧形,就一定是偽作的。因為圓弧榫眼出自近代的打眼機, 所以說辨別榫卯使用的工具和有無近代工藝的手法也是鑒定傢具的重要方面。

『柒』 哪裡有仿明清紅木傢具賣

不知道樓主家在什麼地方,如果離雲南不遠的話到我這里來看看,我是生產廠家,自產自銷,價格很公道,質量有保證。

『捌』 仿古實木 明清古典中式傢具 榆木傢具 明式圈椅 明清仿舊傢具

***上海航管紅木傢具有限公司****,簡稱航管紅木,創始於公元一九九四年。 歷經十餘年市版場經濟風雨權洗禮,現已發展為擁有員工700餘名,佔地二十餘畝、廠房30000餘平方米、公司展廳3000平方米,在上海、北京開設多家直營門店,在山東濟南、青島,***********浙江杭州、台州、東陽,河北石家莊等地有多家連鎖代理商的行業大型企業。經營規模、銷售收入在上海本土企業中遙遙領先,穩居前茅,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領軍企業

『玖』 如何區分清代傢具和清式傢具

清代傢具大體分為三個時段:

1、清代初期,即清入關至康熙晚期;

2、雍正至乾隆、嘉慶時期;

3、道光至清代末期。

清代康熙年以前生產的傢具仍保留著明式風格,因而被列為明式傢具。進入雍正朝以後,由於經濟的繁榮,形成盛世局面,各項手工藝得以高度發展,傢具藝術一改明式那種簡練格調,形成獨特的風格、特點。被譽為代表清代風格的清式傢具。清式傢具風格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用材厚重,形體寬大,局部尺寸也大多採用誇張的手法;用材廣泛;裝飾手法豐富多采;作工精細;整體造型穩重、精製、豪華、艷麗。

清式傢具用材厚重,以廣式傢具最為突出。廣式傢具的主體構件無論彎曲度有多大,很少用拼接作法,而多用一塊整木挖成。京式傢具和蘇式傢具看似較大,但絕大多數採用拼接作法。其目的主要是為省料。蘇式傢具還常於硬木框內鑲安柴木板心,表面塗漆,在漆面上或彩繪或鑲嵌各式花紋。

在用材方面除各種硬質木材外,還有各種金屬,各種玉石,碼瑙、青金、綠松、蜜臘、沉香、螺鈿、象牙,各色瓷,各種羽毛畫,刺綉品等。可謂用材廣泛。

裝飾手法主要有三點,雕刻、鑲嵌、彩繪。雕刻裝飾一般採取深浮雕的手法,圖案反映出高中低三個層次。鑲嵌裝飾則多種材料並用、多種工藝結合,得用嵌件的自然色彩巧妙運用,使圖案形象逼真。彩繪裝飾多體現在漆器傢具上,作法是以各色漆描繪各式花紋。

清式傢具雖不如明式傢具那樣具有很高的科學性,但仍有很多獨到之處。它不像明式傢具那樣以樸素、大方、優美、舒適為標准,而是以厚重、豪華、富麗堂皇為取向,因而顯得厚重有餘,俊秀不足,也缺乏應有的科學性。但從另一方面講,由於清式傢具以富麗堂皇和豪華穩重為標准,為達到設計目的,利用各種手段,採用多種材料、多種形式,巧妙地裝飾在傢具上,效果也很成功。所以,清式傢具仍不失為中國古典傢具藝術中的優秀作品。清式傢具也和明式傢具一樣,是清代中期形成的藝術風格。我們現在按清代中期式樣仿製的各式傢具仍屬於清式傢具。

閱讀全文

與仿清式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品房主體結構保修期多少年 瀏覽:594
賣家電怎麼選地點 瀏覽:675
高層樓頂防水怎麼處理的 瀏覽:435
江蘇液體防水塗料多少錢 瀏覽:162
遼寧撫順電器維修 瀏覽:746
微信小程序賣家電怎麼樣 瀏覽:723
西門子洗衣機無刷電機10年保修 瀏覽:480
蘇州依瑪壁掛爐售後維修服務電話 瀏覽:866
國家電網招聘招聘什麼專業多 瀏覽:829
消防水圖DN40是什麼意思 瀏覽:721
整體傢具定做有哪些注意事項 瀏覽:340
怎麼維修輪胎成型機 瀏覽:314
古硬幣怎麼翻新 瀏覽:173
什麼是信息家電消費產品 瀏覽:330
濟南蘇寧電器維修電話 瀏覽:579
南寧國美電器維修電話 瀏覽:261
畢設傢具模型製作需要多少時間 瀏覽:727
閱古會心紅木傢具哪裡生產的 瀏覽:682
北美電器維修點河南 瀏覽:672
生態防水怎麼樣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