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家居消防自救逃生

家居消防自救逃生

發布時間:2021-02-07 22:05:44

1. 火災逃生自救方法

火災幾乎是我們身邊最普遍,也最可能遭遇的災難,對我們來說,掌握一定的火災逃生自救知識是非常必要的。由於在火場中的人可能受到燒傷、窒息、中毒、爆炸危害、倒塌物砸埋和其他意外傷害,所以火場避險的基本原則就是趨利避害、逃生第一。3月20日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隊消息,成都市武侯區某電腦城發生火災,幸好暫無人員傷亡報告。今天我就為大家總結一些火場的基本逃生方法。

2. 室內著火,被困人員應如何逃生自救

火災發生時,一定要冷靜地面對。假如火災初起時就被發現,可趁火勢很小之際,用滅火器、自來水等滅火工具在第一時間去撲救,同時還應呼喊周圍人員出來參與滅火和報警。如有多人滅火,應進行分工,一部分人負責滅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圍的可燃物,防止、減緩火勢蔓延。

針對不同火情,尋求逃生良策

逃生開門前應先觸摸門鎖。若門鎖溫度很高,則說明大火或煙霧已封鎖房門出口,此時切不可打開房門。應關閉房內所有門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門縫,並潑水降溫。同時利用手機等通訊工具向外報警。

若門鎖溫度正常或門縫沒有濃煙進來,說明大火離自己尚有一段距離,此時可開門觀察外面通道的情況。開門時要用一隻腳抵住門的下框,以防熱氣浪將門沖開。在確信大火並未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情況下,應盡快逃出火場。

遇有濃煙濕毛巾捂鼻,彎腰低頭迅速撤離

通過濃煙區時,要盡可能以最低姿勢或匍匐姿勢快速前進,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狹窄的角落退避,如牆角、桌子底下、大衣櫃里等。

逃生勿入電梯,樓梯可以救急。電梯往往容易斷電而造成電梯「卡殼」,人在電梯里隨時會被濃煙毒氣熏嗆而窒息。

預先熟悉逃生路線,了解掌握逃生方法

每個人要對自己工作、學習或生活的建築物的結構及逃生路徑做到瞭然於胸,熟悉建築物內的消防設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這樣,火災發生時,就不會覺得走投無路了。

3. 火災逃生自救十法

1、要了解和熟悉環境。當你走進商場、賓館、酒樓、歌舞廳等公共場所時,要留心太平門、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以便在發生意外時及時疏散和滅火。

2、要迅速撤離。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被火圍困時,要立即想法撤離逃生。

3、要從通道疏散。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考慮利用窗戶、陽台、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脫險。

4、是利用標志引導脫險。在公共場所的牆上、頂棚上、門上、轉彎處都設置「太平門」、「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和逃生方向箭頭等標志,被困人員按標志指示方向順序逃生,可解「燃眉之急」。

5、要利用繩索滑行。用結實的繩子或將窗簾、床單被褥等撕成條,擰成繩,用水沾濕後將其拴在牢固的暖氣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員逐個順繩索滑到下一樓層或地面。

6、要保護呼吸系統。逃生時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將口鼻捂嚴,否則會有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軟組織窒息致死的危險。

7、要藉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網、氣墊、軟梯、滑竿、滑台、導向繩、救生舷梯等。

8、為低層跳離,適用於二層樓。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床墊、大衣等柔軟的物品,以便「軟著陸」,然後用手扒住窗戶,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快速從火災逃生。

9、為暫時避難。火災很大,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可利用衛生間等暫時避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濕,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系,以便盡早獲救。

10、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顧他人死活的行為和前擁後擠現象,要堅決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逃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3)家居消防自救逃生擴展閱讀

火災預防:

1、在公共場所使用電熱設備時,要遠離可燃物。

2、使用的照明燈具要與可燃物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否則,照明燈具若緊貼在木板或其它可燃物上其危險性也時很大的。

3、人們使用電熨斗熨燙服裝,或使用電吹風修整發型時,用完後,應及時將電源切斷,並放置在不燃的基座上,燈余熱散盡後,再收存起來。

4、劇場、俱樂部因劇目需要演員吸煙時,要有專門人管理,以防將煙頭扔到幕布或布景上引起火災等。

4. 火災逃生自救十二招

1.毛巾、手帕捂鼻護嘴
因火場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氧氣少、一氧化碳多的特點,人吸入後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神經中樞中毒,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採用濕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與手帕不要超過六層厚)。注意:不要順風疏散,應迅速逃到上風處躲避煙火的侵害。由於著火時,煙氣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向上蔓延快、橫向蔓延慢的特點,因此在逃生時,不要直立行走,應彎腰或匍匐前進。
2.遮蓋護身
將浸濕的棉大衣、棉被、褥子、毛毯等遮蓋在身上,確定逃生路線後,以最快的速度直接沖出火場,到達安全地點,但注意,捂鼻護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
如果走廊或對門、隔壁的火勢比較大,無法疏散,可退入一個房間內,將門縫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紡織物封死,可不斷往上澆水,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從而達到抑制火勢蔓延速度、延長救援時間的目的。
4.衛生間避難
火災發生時,實在無路可逃,可利用衛生間進行避難。因為衛生間濕度大,水源豐富,可用水潑在門上、地上,進行降溫,水也可從門縫處向門外噴射,達到降溫或控制火勢蔓延的目的。
5.樓房著火逃生
當房門、樓梯或過道被濃煙烈火封鎖、人被圍困在宿舍里無法逃生時,可利用宿舍的陽台、陽台邊的落水管逃生。也可採用繩索、消防水帶,或將床單撕成條連接,順著繩索滑下。如果隔壁的陽台較近,翻越隔檔逃往隔壁的陽台。即使自己無力逃生,躲避到陽台上的人,也可贏得一些時間來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
6.跳樓逃生
如無條件採取上述自救辦法,而時間又十分緊迫,煙火威脅嚴重,被迫跳樓時,低層樓可採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向地面上拋下一些後棉被、沙發墊子,以增加緩沖,然後手扶窗檯往下滑,以縮小跳樓高度,並保證雙腳首先落地。
7.火場上不要乘坐普通電梯。
這個道理很簡單:其一、發生火災後,往往容易斷電而造成電梯故障,給救援工作增加難度;其二、電梯口通向大樓各層,火場上煙氣湧入電梯通道極易形成煙囪效應,人在電梯里隨時會被濃煙毒氣熏嗆而窒息。
8.逃生過程中,如果身上的衣物被引燃,應迅速將衣服脫下或撕下,如果有水可迅速用水澆滅,或就地滾翻將火壓滅,但注意不要滾動太快。一定不要身穿著火在的衣服跑動。

1.逃生預演,臨危不亂。
2.熟悉環境,牢記出口。
3.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4.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5.鎮靜辨向,迅速撤離。
6.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7.簡易防護,蒙鼻匍匐。
8.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9.緩降逃生,滑繩自救。
10.避難場所,固守待援。
11.緩晃輕拋,尋求援助。
12.火已及身,切勿驚跑。

5. 如果家裡面安裝了防護欄,火災發生該如何逃生自救

這個就需要設置能打開的防護欄的。一般消防要求的是需要設置具有緊急時刻能夠打開的防盜網或者欄桿的。

6. 火災時如何自救和逃生 10條

http://www.ke365.com/lif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6

http://info.fire.hc360.com/zt/0610/

消防專家提示火災逃生中的五種錯誤行為
一、原路脫險

這是人們最常見的火災逃生行為模式。因為大多數建築物內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為人們所熟悉,一旦發生火災時,人們總是習慣沿著進來的出入口和樓道進行逃生,當發現此路被封死時,才被迫去尋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時已失去最佳逃生時間。因此,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的大樓或賓館時,一定要對周圍的環境和出入口進行必要的了解與熟悉。多想萬一,以備不測。

二、向光朝亮

這是在緊急危險情況下,由於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決定,人們總是向著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著生存的希望,它能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亂撞而更易逃生。而這時的火場中,90%的可能是電源已被切斷或已造成短路、跳閘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無忌憚地逞威之處。

三、盲目追隨

當人的生命突然面臨危險狀態時,極易因驚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斷思維能力,當聽到或看到有什麼人在前面跑動時,第一反應就是盲目緊緊地追隨其後。常見的盲目追隨行為模式有跳窗、跳樓,逃(躲)進廁所、浴室、門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帶頭,追隨者也會毫不猶豫地跟隨其後。克服盲目追隨的方法是平時要多了解與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與逃生知識,避免事到臨頭沒有主見而隨波逐流。

四、自高向下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火焰向上飄。當高樓大廈發生火災,特別是高層建築一旦失火,人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火是從下面往上著的,越高越危險,越下越安全,只有盡快逃到一層,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這時的下層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樓下逃生,豈不是自投火海嗎?隨著消防裝備現代化的不斷提高,在發生火災時,有條件的可登上房頂或在房間內採取有效的防煙、防火措施後等待救援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五、冒險跳樓

人們在開始發現火災時,會立即作出第一反應。這時的反應大多還是比較理智的分析與判斷。但是,當選擇的路線逃生失敗發現判斷失誤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勢愈來愈大,煙霧愈來愈濃時,人們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時的人們也不要跳樓、跳窗等,而應另謀

7. 火災時如何自救和逃生10條

火災逃生—— 萬一發生火災,我們要沉著應對,保持鎮靜、不盲目回行動是安全逃生的重答要前提。 (1)逃生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背向煙火方向迅速離開。注意保持低姿勢,呼吸要小而淺。如為高樓里的火災,因火勢向上蔓延,應用濕棉被等物作掩護快速向樓下有序撤離,不要向樓上跑。離開房間時,一定要隨手關門,使火焰、濃煙控制在一定的空間內。因為供電系統隨時會斷電,所以千萬不要乘電梯逃生。 (2)等待救援時應盡量在陽台、窗口等易被發現的地方。如果逃生通道被切斷、短時間內無人救援時,應關緊迎火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堵塞門縫,用水淋透房門,防止煙火侵入,並靠牆躲避,因為消防人員進入室內救援時,大都是沿牆壁摸索行進的。 (3)不要輕易跳樓。只有在消防隊員准備好救生氣墊或樓層不高的情況下,才能採取此方法。可將應急逃生繩或將被單、檯布撕成條做成繩索,牢系在窗欄上,順繩滑至安全樓層.

8. 家裡有必備和高樓逃生的消防工具有哪些

家庭必備的消防用品有防火毯、滅火器、逃生繩、強光手電筒和防煙面具。家庭消防用品以防火為主、滅火為輔,居民家中不慎發生火災,自救滅火比消防官兵到場處置效率往往更高,家中常備實用性消防器材顯得很必要。

1、防火毯

防火毯又稱滅火毯、消防被、消防毯等,是由玻璃纖維等材料經過特殊處理編織而成的織物,能起到隔離熱源及火焰的作用,可用於撲滅油鍋火或者披覆在身上逃生。火災初期將防火毯直接蓋在火源或著火物體上,可在短時間內撲滅火源。

在無破損的情況下,防火毯可重復使用,沒有失效期。日常保存時應將其固定放置於易取之處,每隔12個月檢查一次,發現有損壞或污染立即更換。

2、滅火器

家庭常備滅火器宜選用手提式ABC類乾粉滅火器,配置在便於取用的地方,注意防止被水浸漬和受潮生銹。

滅火器主要功用是滅火,不能直接噴在人身上作為防火使用;應存放在乾燥通風且隨手可拿到的地方,避免陽光照射、雨淋、遠離腐蝕性物質,不可放在衛生間或者暖氣上。同時,還要注意定期檢查,看是否過期或者壓力不足。

(8)家居消防自救逃生擴展閱讀

家庭消防注意事項

1、不能隨意亂扔火種,小孩不能玩火,家長應妥善放置火柴、打火機等物品,不要讓小孩拿來玩耍。

2、不要在酒後、疲勞時或臨睡前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

3、外出時、臨睡前要熄滅室內外的火種,關閉燃氣(煤氣、液化氣、天然氣)的總閥門。

4、要保持居室的走道、樓梯暢通,不隨意堆物;不允許以防盜為名,擅自安裝鐵門封堵樓房通道、安全出口。

5、不應亂拉亂接電線;使用電熨斗、 電吹風、電熱杯、電取暖器等家用電熱器具時,人不能離開;也不要用燈泡取暖或烘烤衣物。

9. 消防知識《火災逃生自救方法》

火災逃生自救九大要訣
第一訣:不入險地,不貪財物。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為害羞及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拿走貴重物品上。
第二訣:簡易防護,不可缺少。家中、公司、酒家應備有防煙面罩,最簡易方法也可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澆身,匍匐前進。因為煙氣較空氣輕而飄於上部,貼近地面逃離是避免煙氣吸入的最佳方法。
第三訣:緩降逃生,滑繩自救。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身邊的繩索、床單、窗簾、衣服自製簡易救生繩,並用水打濕,緊拴在窗框、暖氣管、鐵欄桿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條等保護手心、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
第四訣:當機立斷,快速撤離。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相互擁擠、亂沖亂撞。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當火勢不大時,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逃到天台、陽台處。
第五訣:善用通道,莫入電梯。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或扶梯,特別是木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第六訣:大火襲來,固守待援。大火襲來,假如用手摸到房門已感發燙,此時開門,火焰和濃煙將撲來,這時,可採取關緊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防止煙火滲入,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第七訣:火已燒身,切匆驚跑。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
第八訣:發出信號,尋求救援。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發送求救信號,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第九訣:熟悉環境,暗記出口。無論是居家,還是到酒店、商場、歌廳時,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當大火燃起、濃煙密布時,便可以摸清道路,盡快逃離現場。

閱讀全文

與家居消防自救逃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寧海爾洗衣機維修電話 瀏覽:849
專業維修電動工具直流焊機怎麼樣 瀏覽:711
電動剪電路 瀏覽:560
湖南索尼相機維修點 瀏覽:237
家電清洗行業有哪些公司 瀏覽:256
手機無線充電路燈 瀏覽:960
廚房裝修怎麼配家電最適用 瀏覽:620
小米全屋智能家電哪些要多少錢 瀏覽:183
伊卡蘭歐式傢具好嗎 瀏覽:427
水PH電路 瀏覽:165
有多少種傢具材料 瀏覽:97
日默瓦傢具哪個牌子好 瀏覽:699
原裝輪胎怎麼翻新 瀏覽:418
家用電器短路6 瀏覽:871
愛樂樂傢具 瀏覽:585
奧克斯空調售後維修官網 瀏覽:32
華為售後維修app 瀏覽:531
切改電路 瀏覽:15
查找家電數據去哪些網站 瀏覽:495
電路中r是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