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智能家居行業的調查報告

智能家居行業的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5-05-02 23:38:38

❶ 智能家居到底怎麼樣

消費水平的提升,科技更多地深入到生活當中,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無線通信等技術的引入,智能家居逐漸成為大家談論的焦點,也讓智能家居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智能家居提升生活品質

家中的門禁對講、可以用平板電腦控制的燈、客廳的自動窗簾……這些是我們最早了解到的智能家居,家裡的智能電視、掃地機器人、室內外的安防……這些是我們現在會用到的智能家居用品,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智能家居似乎已經在不經意間浸入到居家生活當中。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台,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路通信技術、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中的照明系統、安防系統、數字影院系統、網路家電、窗簾控制、空調控制等部分連接到一起,提供智能照明、智能安防、家居娛樂、環境控制、自動抄表健康監測、智能廚衛、停車管理等多種功能的管理系統。

在智能家居產品的使用上,當智能窗簾搭配智能窗戶使用時,可以遠程式控制制窗簾和窗戶的開啟,免去了出門在外下雨忘記關窗戶的擔心。電飯煲通過遠程式控制制實現開啟和關閉,可隨時開始烹飪時間。當智能門鎖結合高清攝像頭使用時,屋子的主人可以直接遠程式控制制開門,免去客人在門外等候的尷尬。智能的空氣凈化器遠程提前開啟後,下班回家就可享受屋內的清新空氣。

智能家居能讓用戶通過觸摸屏、手持遙控器、語音控制等手段來進行操作,使家裡的多個設備產生聯動反應,從而帶給用戶更加方便、舒適、高效的家庭生活空間管理方式。

智能家居給了人們更多生活方式的暢想,也吸引科技巨頭布局。

智能家居向家庭空間延伸

記者了解到,對於智能家居的消費路徑,現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購買智能家居單品產品,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作為80、90的消費群體,大多都願意嘗試購買掃地機器人、智能電視、智能馬桶等這類智能家居的單品,從而體驗單品帶來的生活便利性。另一種是布置整套的智能家居系統,即商家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來享受更大面積的智能家居生活。而在智能家居布置上,家庭安防系統因其需求的剛性度,成為用戶在選擇智能家居時的首選考慮的方面。其次,智能燈光系統和家庭影音、娛樂系統也備受關注。

記者在一些購物網站上發現,一些燈具品牌早就把智能燈光作為一個賣點,手機裝上相應的APP,主人就能通過手機控制房間的多處燈光,而且這類產品的價格也變得越來越親民。另外,有孩子的家庭也會因為安全原因涉及智能家居,比如在家中安裝可遠程式控制制的攝像頭。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現在智能家居的普及率並不是太高,一方面是因為價格原因,一方面從年齡上來劃分的話,年紀稍大的消費者還是喜歡簡單的操作,但智能家居未來是個趨勢,這個趨勢可能從80後的消費者開始轉變。另外,從目前現狀來看,從單品到完整智能家居的布局需求日益明顯,消費者也會從購買單一產品逐步開始考慮布置室內外安防、全屋智能電器、全屋凈化等品類。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眾多傳統家裝公司並未特意強調智能家居板塊,但在裝修業務中已經涉及智能家居,瑞博文·融發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家居現在多數出現在高檔客群中,一個裝修下來幾百萬的別墅,在智能家居方面花費差不多也得幾十萬,因為智能家居從前期水電改造開始就要布局,不單單是一件電器那麼簡單,而是家居的一個智能板塊。

■記者觀察

科技巨頭布局智能家居

在互聯網時代沒有到來之前,智能家居算是個美好的設想,當互聯網時代到來後,智能家居便有了強大的支持,在操作上實現可用性,從2014年穀歌以32億美元收購Nest開始,智能家居便被眾多企業和平台看好。2014年12月,小米科技以12.66億元入股美的集團。美的集團與京東聯手,加強在智能家居及渠道拓展等領域的合作。

同樣,在2014年,蘋果手機在iOS10系統中增加了Homekit平台,使得手機成為家庭空間的控制中心,有媒體報道,2015年10月蘋果就提交的家庭自動化系統,近日正式獲批。一般來說,房間控制(如電器開關和室溫控制器),通常是在建築設計過程中就決定好了的。如果住戶想增加控制項,或移動現有控制項的位置,通常需要砸破牆壁、改裝線路,再進行修復。而蘋果的新專利打破了這一限制,提出了一套新的控制系統,包括一套光學子系統、一個深度圖掃描器和一個投影系統。例如,當住戶走進房間,牆壁上一個開關也沒有。打開「房間控制器」,投影機將把開關選項內容投射到一面牆壁上。當住戶觸摸虛擬控制盤,就可以控制房間中的燈光、空調和娛樂系統。

2015年,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隨著智能家居從基礎建設(包括系統及大數據平台)到中端硬體的完善,智能家居產品將被消費市場接受,市場規模將達1800億元人民幣。根據美國調查與咨詢公司Gartner公布的數據,到了2016年,在「智能家居」領域一共有3.391億件聯網設備投入使用,接近2015年數量的2倍。不過在享受智能設備帶來的服務之時,也不能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安全與隱私。

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以來,智能家居基於住宅平台上的應用集成數量在增長,80後和90後這兩代裝修力量的到來使得智能家居成為裝修熱潮。現在所售的智能家居產品良莠不齊,在選擇智能家居產品上,往往消費者重點關注的僅僅是「智能」兩個字,把重心放在功能的強大上,而忽略其安全性。同時家裝公司在設計智能家居的時候,也應當盡量簡化操作的難度和繁雜度,讓智能家居的智能化不應只是停留在家庭設備的簡單互通上,而應該是全方位地提升人們的生活體驗上。

以上就是小編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❷ 智能家居發展的現狀和前景

第一國內智能家居還沒有相關部門制定出統一行業的標准,很多中小企業各自為政,研發的產品之間不具備兼容性,消費者可能通過不正規的渠道購買的智能家居存在質量問題,這種片面性可能會導致消費者不在信任智能家居。

第二技術人員沒有做深入的市場調研,開發的產品雖然技術上具有先進性,但是實用性差、操作復雜,與市場需求脫節。

第三是技術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一些中小企業沒有能力持續創新,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造成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

第四是國內部分消費者對於智能家居概念模糊,認知不清,無法成為智能家居的潛在客戶。

第五是非功能需求產生的溢價,消費者並不買賬。數據顯示,首當其沖的是目前市面上的產品,人機交互體驗差(12.7%);其次,從業者認為,現有還沒真正挖掘用戶的剛需應用場景(11.3%);第三位則是全屋智能家居系統尚未形成(11.0%),產品之間無法互聯互通,缺乏聯動性。
進入2011年以來,市場明顯看到了增長的趨勢,而且宏觀的行業背景是房地產受到調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長說明智能家居行業進入了一個拐點,由徘徊期進入了新一輪的融合演變期。接下來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進入一個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協議與技術標准開始主動互通和融合,行業並購現象開始出來甚至成為主流

❸ 我國的智能家居研發情況如何,希望了解的指教指教。

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新生產業,處於一個導入期與成長期的臨界點,市場消費觀念還未形成,但隨著智能家居市場推廣普及的進一步落實,培育起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智能家居市場的消費潛力必然是巨大的,產業前景光明。 正因為如此,國內優秀的智能家居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國內優秀的智能家居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智能家居產業中的翹楚!智能家居至今在中國已經歷了近12年的發展,從人們最初的夢想,到今天真實的走進我們的生活,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
各大品牌爭相卡位
當下,各大家電廠商都忙著拉互聯網企業結盟,不過,據記者觀察,這種同盟並不牢固。
海爾+阿里+魅族結構鬆散
2013年,阿里巴巴22億元戰略投資海爾;上個月,阿里5.9億美元戰略入股魅族。三家基於資本紐帶結成聯盟,並且宣布將共同打造智能生態圈涉足智能家居領域。看上去這是一個最靠譜的組合,海爾是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負責製造和物流;阿里是最大的互聯網企業,負責系統和後台數據;魅族手機則可作為智能家居的一個入口。
但就是這個最被外界看好的聯盟,其結構也比較鬆散。海爾從去年開始一直在雕琢一個叫做U+的智能家居平台,已經先後與網路、京東、360等互聯網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同時海爾還加入了蘋果主推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並且是該平台上唯一的中國家電企業。在今年的家博會期間,海爾一口氣推出了U+平台上七個智能生態應用場景,包括洗護、用水、空氣、美食、健康、安全、娛樂。這其中只有娛樂部分出現了阿里的身影,就是海爾阿里智能電視。而阿里這邊也一樣,在情定海爾之後,同時與美的空調以及創維、康佳、長虹等保持著曖昧,想要把它們拉入自己的智能家居體系。
美的+小米各自為戰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去年年底,小米12億元入股美的,雙方當時宣布的業務合作方向里包含了智能家居領域,但是語焉不詳。
其實從去年年初開始,美的就大刀闊斧地向智能家居廠商轉型,宣布要在三年內將生產的產品升級為智能家電,並且投入重金研發智能家居平台和系統。而小米對智能家居市場的熱衷更是顯而易見,從手機、電視到路由器產品,智能家居入口的布局可謂完善。不過在家博會上,美的宣布其研發的M-Smart智能家居平台將全面開放,並面向全行業推出單價僅為10元的智能模塊,家電產品有了該模塊之後就能互聯互通。可問題是,智能模塊和低價這兩件事情,應該是小米更擅長的。
此外,美的和小米都有各自的智能家居APP,加上美的董事長方洪波和小米董事長雷軍都甚少提及相互之間的業務合作,外界認為兩家之間可能還需要磨合。美的擁有豐富的家電產品線,而小米擁有年輕用戶群,兩家應該加強在智能家電市場的協同。
360+格力潛在組合
這個組合目前還處於臆測階段,屬於潛在組合。
360在家博會期間單獨參展,展示了與奧克斯合作的智能空調、與TCL合作的空氣凈化器、與老闆電器合作的油煙機等智能產品,還有自己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360方面還表示,今年將投入上百億的資金聯合有潛力的企業布局智能家居市場。而360的一個緋聞對象是空調行業老大格力。在去年年底小米投資美的期間,市場就有傳聞格力有意聯手360。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今年兩會期間現身360北京總部與周鴻禕會談,這更加引發了外界關於兩家公司組成聯盟的猜測。最新的消息是,董明珠已經對外展示了格力手機,格力方面稱做手機是為了做智能家居入口。
京東商城獨自玩耍
與上述的陣營以及潛在組合相比,京東決定在智能家居市場自己玩自己的。
在家博會上,京東也布置了自己的智能家居體驗館,並且拉上了Broadlink這樣由京東平台培育並且投資的智能家居系統解決方案企業。京東在智能家居市場的玩法是利用銷售渠道優勢,把家電等硬體企業拉進自己的JD+智能平台,同時利用眾籌平台培育智能硬體企業,比如紅火一時的「三個爸爸」空氣凈化器。
市場調查
產品問題多用戶體驗差
智能家居行業標準的缺乏導致智能單品不能互聯互通,從而給用戶帶來較差的體驗。同時,產品價格的虛高又把消費者擋在了門外。
缺乏統一標准
上述提及的幾個陣營都有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以及接入標准,即使是宣稱對外開放,各自為了卡位也都不會主動接入對方的平台。3月初,小米董事長雷軍呼籲國家相關部門盡快制定智能家居行業的統一標准,因為標準的缺乏已成為該新興行業發展的瓶頸,並造成資源浪費。
雷軍說,由於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多樣性、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導致了各廠商的技術路線、通信協議和使用標准非常之多且差別很大。在沒有統一行業標準的情況下,不同領域、不同企業之間各自為戰、各成體系,智能家居產品五花八門,很難實現系統兼容、信息共享以及互聯互通,給消費者帶來極大困擾。實際上,智能家居在國際市場也沒有統一標准。

一位互聯網技術人士表示,通常意義上講,標准指的是技術標准,就是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這個本身是為了實現多個設備的「串聯」,技術標准在本質上並不存在好壞之分。但正是由於通信協議的多樣性和不兼容性導致了不同協議間設備「碎片化」加劇,彼此能夠獨立工作卻相互隔離,難以互聯互通。即使設備之間能夠靠WiFi模塊互聯互通,但是用戶使用習慣所沉澱的數據信息不能歸攏到一起加以分析,那麼這樣的智能家居生活還是「碎片化」的。用戶可以與單個智能設備互動,但是與整體的家居環境互動不了,這就只能叫做智能家電而不能叫做智能家居。
用戶體驗不佳
標准不統一帶來的一個必然後果就是用戶體驗不好。
在杭州工作的小鄭平常對科技產品比較感興趣,他准備嘗試一下智能家居,但發現各家的智能單品都不能互聯互通,智能產品線比較齊全的是海爾和美的,他又接受不了家裡所有的家電都買同一個牌子,最後還是按自己的喜好配齊了各個品牌的智能家居產品。
煩惱也隨之而來。比如某品牌的智能電視,只支持安卓系統的手機操控,蘋果商店的APP一直沒有上線。而小鄭家裡的智能空調和智能冰箱支持蘋果手機,不過需要兩個各自不同的APP去操控。小鄭說,自己買多少件智能家居產品就需要下載多少個手機APP,還不夠累的,要是能打通成一個APP就好了。
另外,小鄭覺得,現在很多智能家居產品的APP只不過是把遙控器的功能搬到了手機上而已,還是開關、調溫那幾個功能按鍵,多出來的信息就是能夠在手機上顯示空調使用時長以及耗電量。
奧維咨詢最近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其聯合騰訊網做的問卷統計當中,有95.2%的消費者表示對智能家居產品很感興趣,同時有87.5%的用戶對智能家居現狀不滿,表示跟預期完全不符,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用戶體驗不好。
產品價格虛高
除了體驗不好之外,一些產品在貼上智能家居的標簽後價格偏高也成為消費者冷眼旁觀的一個原因。
上周六上午,記者在北京蘇寧聯想橋店、北京國美西壩河店看到,在智能家居體驗區願意坐下來體驗的消費者很少。國美的一名店員告訴記者,成套的智能產品一個月賣出去的不到5套,難賣的原因之一就是價格確實貴了點。該店員指著一台雙開門智能冰箱說,剛下架的老款跟這個一樣,容量、耗電量、外形都差不多,下架前還搞活動賣4999元,現在的這個在冰箱門上裝了一個9英寸的液晶屏,說是可以上網也可以看電視,就要賣13999元。
在今年的家博會上,一些廠商推出的智能家居產品售價也令人咂舌。海爾展示了一套包括熱水器、智能鏡子和洗衣機在內的智能衛浴,其售價不低於4萬元。更多http://www.big-bit.com/進行了解。

❹ 智能家居的發展概況

發展概況 1.國外智能家居的發展概況 世界上最早的智能建築是1984年在美國誕生的,之後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先後開始開發智能建築和智能家居產品。而且也使世界其他國家的眾多企業參與競爭智能家居這個市場。 2.國內智能家居的發展概況 智能家居在中國經歷了近6年的起步階段,發展速度緩慢,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開發技術短期內也不成熟。但是隨著建築智能化行業協會的成立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產品在市場上已逐步推廣,前期主要集中在一些分散的智能家庭控制子系統的研究上,如三表抄送系統、門禁系統、可視對講系統等。隨著集成技術、通訊技術、互操作能力和布線標準的發展而不斷改進,實現它們之間信息共享,使得系統安裝方便、使用靈活。預計在2005年~2007年間將逐步普及。而且我國在《2000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項目實施方案》中,將建設智能化小康示範小區列入國家重點的發展方向。因此也就必然促使智能化從智能大廈建設向智能化住宅小區,乃至向家庭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建設部要求「到2010年,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要實現智能化」。據國家建設部科技委智能建築技術開發推廣中心的報告稱:隨著環保、健康、安全、舒適的智能家居逐步普及,家居智能化的比例會大幅增加,目前已達到20%左右;按照智能家居每年500多萬套的速度發展,智能家居市場對智能產品的需求量將大幅度的增長。 市場需求分析 經過前幾年各商家、媒體對家庭智能化概念性的宣傳,現在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產品已經不斷熟悉。有關調查顯示,消費者已經接受了智能家居這一產品的概念且有購買意向,而在家電控制產品價格方面絕大多數的消費者的承受價位在5000元以內,近1/3的消費者承受價位在2000元以下。然而,時至今日,國內廠家自行研製、開發的智能家居產品不太成熟,而有一些國外的知名品牌由於價格太高,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所以智能化家居產品的確蘊涵了無限商機,但是要真正挖掘如此大的市場,則需要研究消費者的深層需求。 針對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分析,消費者對遠程抄表和物業智能管理興趣索然,但是對家居布線、家庭防盜報警網路卻情有獨鍾,所以目前眾多企業都往這一方向發展。 目前,中國開發智能家居產品的企業主要是集中在上海、廣州、深圳、北京、廈門等地區,而且這些企業設計的智能產品還不夠完善,還沒有正式投入市場,所以現在誰能生產高品質、價值合理的產品,誰就能率先佔領市場。
就目前發展趨勢分析,智能家居產品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由於目前市場上的產品類型還不多,那麼現有的產品就能率先佔領有利的市場。不過我們也注重對產品的宣傳,因為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除了考慮產品的價格外,對品牌也有一定的考慮,專業性的品牌或口碑較好的產品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追捧。所以通過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紙和雜志、網路等諸多媒體進行廣泛的產品宣傳是必要的。 智能小區的發展歷程和星級認證 據了解,我國智能化小區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98年以前為第一階段,95年建設部正式推出了小康住宅的設計標准。97年,由部分設計院共同起草的小康住宅電氣設計對策,出現了一批採用電氣技術、具有較簡單家庭安全系統功能的小區。第二個階段是98年到2000年,98年1月份建設部住宅產業辦召開了住宅小區智能化論證研討會,對住宅小區智能化的技術范疇、分別標准、智能化的技術對策等進行了研討。二十一世紀初進入了智能小區的第三個階段。 而智能小區也劃分為:一星級(普及型)、二星級(提高型)、三星級(超前型)三種類型。根據《全國住宅小區智
能化系統示範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的規定,一星級智能小區須包含安全防範、信息管理及信息網路三個子系統。二星級除應具備一星級的全部功能之外,同時在安全防範和信息管理子系統的功能及技術水平有較大提升。信息傳輸信道應採用高速寬頻數據網作為主幹網。物業管理計算機系統應配置局部網路,並可供住戶聯網使用。三星級應具備二星級的全部功能。其中信息傳輸信道應採用寬頻光纖用戶接入網作為主幹網,實現互動式數字視頻業務。在可能條件下,應實施現代集成建造系統(HI-CIMS)技術,並把物業管理智能化系統納入整個住宅小區建設中。同時,HI-CIMS系統要考慮物業公司對其智能化系統管理的運行模式,使其實現先進性、可擴展性和科學管理。 自2000年開始,大部分商品樓盤都不同程度地開始建設了智能化系統。甚至於帶有某些「炒作」或「廣告」的成分。不少地方僅安裝了智能化門禁系統或寬頻入戶系統,就說是智能化小區,未免有點言過其實,這兩項僅僅是智能化小區最基本的設施之一。據了解,目前國內智能化小區大多是一星級,二星級的數量也不是很多,稱得上三星級更是屈指可數。不少開發商往往十分看重智能化系統對樓盤銷售帶來的好處,而對小區建成後,智能化系統的運行與維護,以及所需運行費用則很少考慮。但如果對小區智能化系統的建設所持態度基本上只是市場行為,也必將受到市場的嚴峻考驗。2001年這種具有「盲目性」的建設已逐漸「冷」下來,開始轉為「理性」發展。
文章出自:瑞尊智能

❺ 智能家居的市場真的很大嗎

IDC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36.7%至1.5億台,以智能音箱、智能燈泡和智能門鎖等增長迅猛,領跑智能家居市場,並預計在未來五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持續快速增長態勢,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5億台。

智能家居蘊含萬億市場機遇,巨大蛋糕讓各廠商開足馬力,小米百億推進AIoT戰略,華為不遺餘力建設智能生態,推動家電產業升級,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

巨頭們爭相湧入這個新興藍海市場,在美國形成亞馬遜、谷歌與蘋果三強爭霸局面。亞馬遜系列音箱已經進入美國千萬家庭,牢牢占據家庭入口,尤其亞馬遜Echo/Alexa模式成為全球行業風向標。

在國內,智能家居則呈現百花爭艷態勢,傳統家電廠商、互聯網巨頭、手機廠商以及創新者紛紛湧入,百家爭鳴的競爭格局下,一些玩家率先取得突破。經過多年努力,海爾成套化智慧家庭已進入千萬家庭;小米培育多年的生態鏈營收規模日益壯大,2018年來自IoT與生活消費業務營收規模438億元,同比增長87%,四年間營收規模增長逾9倍,成績讓人驚嘆。

盡管國內百花齊放、玩家眾多,但競爭來看越來越集中化,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小米、海爾、美的、阿里和網路五大廠商占據佔有近半數的市場份額。

蛋糕巨大,但頭部廠商優勢明顯,其他廠商能否分得一杯羹面臨極大的考驗,諸如萬興 科技 是一家消費類軟體的企業,不遺餘力地利用旗下斑點貓包裝物聯網智能家居概念,以軟體+物聯網並駕齊驅的戰略挺進智能家居領域。

只是布局多年,斑點貓無法實現盈利,2014年至2018年一直處在虧損狀態。萬興 科技 年報披露數據顯示,斑點貓在2018年營收1600萬,虧損則高達2685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凈資產負1億元。對於一家這樣持續多年虧損的物聯網智能家居企業,萬興 科技 稱:盡管智能家居行業屬於市場熱點,但由於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的不確定性,如持續對智能家居業務投入,而未能按預期給公司帶來效益,將對整體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萬興 科技 在消費類軟體屬於頭部企業,但斑點貓是萬興 科技 布局物聯網重要一環,以此進入智能家居藍海市場,只是連續5年虧損,且凈資產負1億的狀況下,對於萬興 科技 來說將是一個定時炸彈,或許只是萬興 科技 資本概念。

根據行業發展報告截了一頁圖,市場很大,其實智能傢具已經處處可見,智能鎖是一個垂直行業,這以後也會成為人們房產置業的考量因素之一,祝成功。

很大,看你怎麼去運營

智能化的未來是不可估量的,在未來20年都會被智能化所取代,人到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現在只是初級階段,普及階段,不被人所接受,但未來所產生的商業價值必定會是前所未有的,我一直堅信未來的世界是屬於人工智慧的,不管現在接不接受你必然會隨著時代的進步不自覺的就會接受,然後就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

從市場來看,互聯網巨頭阿里,騰訊,京東,網路,Google……中國運營商電信,移動,聯通……華為,海爾格力,美的……各行各業都在進駐布局……

國家人工智慧物聯網的方向指引,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在拉動這個行業……

整體看來,未來5-10年,是很好的機會,市場體量巨大,多多了解,投資需謹慎。

智能鎖作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目前整個市場普及率,好一點的地方,可以達到5%左右,整個消費者的接納度,越來越高,市場每年以200%的速度在高速增長。包括大的一些互聯網品牌,包括小米,360等行業,大大地推進了整個行業消費者的認知度進程。智能鎖作為一個消費升級的產品,正在走進千家萬戶,慢慢地,消費者有這么一個消費的意識。另外今年下半年,各大品牌開啟的價格戰,也在加速整個行業的普及率,通過降低價格,來使更多的人用上智能鎖,用過智能鎖的人,就像我們現在用智能手機一樣,傳統的手機已經看不到了,以後機械鎖將消失,指紋鎖替代機械鎖的時代已經到來!

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保持強勁增長的勢頭,增速明顯超過整個物聯網的增長速度。根據招股說明書援引Statista 數據,近兩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發展迅猛,2016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168.2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52.87%,盡管未來幾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增速預計將有所回落,但仍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792.9億美元。

行行查,行業研究資料庫(網站 www.hanghangcha.com)

智能家居的前景發展強大,隨著裝修業的提高,客戶的環境要求不斷提高,智能家居就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加上現在的全國房地產業發展迅猛,小區智能化已經成為了一項基本要求,智能家居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智能家居的市場也絕對不會小。

但是有個問題就是,智能家居熱度持續升溫,但是其實很多家庭都沒有智能家居的入駐,這是為什麼?原因如下:智能家居分了20類,分類繁亂、模糊不清,很多消費者都是一臉茫然;智能產品缺乏線下體驗,導致消費者體驗不足,激發不起購買者慾望;價格昂貴,如果要配置一整套的智能家居,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地起的。

這些是現在智能家居遇到的大問題,但是我們也能看到智能家居已經開始在這些問題上花功夫。智能家居價格越來越便宜了,而且線下的體驗店也紛紛開起來了,力求讓智能家居進駐到每一個家庭裡面。

智能家居行業屬於新興的行業,作為新事物前期的發展肯定十分困難,不過前景是美好的。

智能家居是一個讓人憧憬但又讓人躲避的行業,從業者又愛又恨,愛的是它不可估量的商業前景,恨的是它的培育周期太長,縱使谷歌、蘋果、亞馬遜這樣的世界頂級公司大力推動,但也是效果廖廖,差強人意。各種行業分析層出不窮,每年的論壇、大會、專家解讀接連不斷,但就是解決不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問題,深層次的原因還是這些分析或報告不了解這個行業,這也是前段時間某媒體研究院發布了「2019年智能家居行業研究報告」結果被業內揶揄為「最不專業的專業報告」的原因。

智能家居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從技術角度看,它涉及到很多學科和基礎領域,大的方面起碼涉及感測探測、通信網路、系統控制、大數據、邊緣計算、人工智慧、AR/VR等等。從商業模式看,它又包含市場教育、裝修設計、產品研發、安裝調試、日常維護服務等等比較長的鏈條。從發展的角度看,智能家居又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迭代的概念,大家今天見到或討論的智能家居更多的是一種狹義的智能家居,功能上涉及燈光、窗簾、門鎖、安防、暖通新風、環境探測、生理特徵監測、行為分析、語音交互控制等等,但廣義的智能家居則遠遠超出上述范疇,有些方面還需要等待一些基礎材料等領域的突破。

市場上,當前消費者對智能家居還處於一個認知逐步深入的階段,雖然各類創業企業Wulian、UIOT、Orvibo以及BAT、華為、小米等不斷輪番教育市場,但至今為止市場上還沒有哪種需求或產品能夠讓大量的消費者下定決心購買。雖然經過長期努力,在別墅以及部分房地產市場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整體來看智能家居還需要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這也是智能家居當前最大的市場特點。

從發展路徑上看,Wulian是最早看懂並實現全屋智能的企業,其產品類別一度非常豐富,但過多的產品線也制約了其發展,Orvibo開始一直認定單品是智能家居,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教育,開始轉向系統智能。UIOT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企業,從模仿Wulian招商代理到自我改進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市場路徑。BAT、華為等企業更希望從智能音箱入手切入智能家居,小米是較早認識到智能家居系統或生態特徵的企業,所以其發展軌跡更多的是組建同盟軍,拉起一幫小兄弟形成生態多點開花,這種打法初期成效明顯,但發展到一定階段生態企業的離心力越來越強,這些企業開始收益於小米的流量和品牌,但隨著進一步發展,這些傳統紅利逐漸消失甚至出現了制約發展的現象,這也是小米急需解決的問題。阿里和網路鍾情智能音箱,但阿里也在布局生態。華為通過OpenLife、HiLink等發展起自己的企業生態......。但總體來看,無論是BAT、華為、小米,還是Wulian、UIOT、Orvibo們離市場發展預期都有很大的距離。

從市場份額來看,由於智能家居迥異於互聯網特徵,在這個行業幾乎不可能出現所謂頭部企業,大概率會出現幾十家甚至幾百家企業共享市場的現象,甚至同一特徵的企業都會出現多家長期爭鳴的格局,究其根源還是由於這個行業的一些特徵決定的。

首先作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智能鎖目前可以達到市場滲透率的5%左右。整個消費者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市場以每年200 %的高速增長。包括小米、360和其他行業在內的一些大型互聯網品牌,極大地提升了整個行業的消費者意識。 作為消費升級的產物,智能鎖正在進入成千上萬的家庭。慢慢地,我覺得消費者有了這樣的消費感。此外,今年下半年主要品牌發起的價格戰也在加速整個行業的流行。通過降低價格,更多的人會使用智能鎖,那些使用智能鎖的人,就像我們現在使用智能手機一樣,傳統的手機不再可見,機械鎖將在未來消失,指紋鎖取代機械鎖的時候到了。

這是今天智能家居面臨的大問題,但我覺的大家也可以看到,智能家居正在著手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智能家居正在變得越來越便宜,而且離線體驗商店也在開放,以努力把智能家居放在每個家庭中。

大家對於智能家居的市場是怎麼認為的呢?

❻ 小米的智能家居市場佔有率是多少


小米的智能家居市場佔有率是多少?
小米智能家居:市場佔有率詳解
近年來,智能家居市場發展迅猛,小米作為國內領先的智能家居品牌之一,其在市場上擁有著廣泛的用戶基礎和良好的口碑。那麼,小米的智能家居市場佔有率究竟有多少呢?下面將從多個角度為您詳細解析。
一、整體市場份額
根據艾媒數據的最新研究報告,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了4177億元,同比增長了43.6%,其中小米以11.4%的市場份額位列前三大智能家居品牌之一。
二、智能家居細分領域份額
1.智能音箱
在智能音箱領域,小米在2019年第一季度以14.6%的市場份額成為了國內智能音箱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的品牌。
2.智能空調
在智能空調領域,小米在2019年第三季度以12.6%的市場份額成為了國內智能空調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的品牌。
3.智能門鎖
在智能門鎖領域,小米在2019年第三季度以12.3%的市場份額成為了國內智能門鎖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的品牌。
三、用戶口碑與品牌忠誠度
不僅在市場份額上,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的用戶口碑和品牌忠誠度也非常高。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國內智能家居品牌滿意度調查,小米以83.3分的高分成為了智能家居品牌滿意度排名第二的品牌。
四、未來發展前景
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小米在這個領域的表現也越來越出色。據小米創始人雷軍表示,小米的智能家居業務在2019年的收入突破了50億元,未來還將加大在人工智慧、5G技術等方面的投資,持續推進智能家居產品的創新和升級。
總之,小米在智能家居市場上的表現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和認可。雖然小米的市場份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是,小米在市場上的優勢已經逐漸顯現,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備受矚目。

閱讀全文

與智能家居行業的調查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代字行家居電話 瀏覽:408
西安瑰都啦咪壁掛爐維修電話 瀏覽:100
傢具廠工傷保險交多少 瀏覽:576
香奈兒保卡保修嗎 瀏覽:42
上門維修防盜門電話 瀏覽:481
歐式家居名字 瀏覽:56
家用電器安全測試有哪些項目 瀏覽:303
安寧專業廁所防水多少錢一平 瀏覽:836
田園木歌傢具 瀏覽:757
主板電池費電快維修多少錢 瀏覽:267
消防水泵啟泵時間是多少 瀏覽:937
家電維修論壇那個好 瀏覽:281
溫州諾基亞售後維修點 瀏覽:299
十里河家電維修 瀏覽:215
新都辦公傢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844
防水卷材多少平方一次 瀏覽:345
營口傢具維修 瀏覽:986
公牛保修找誰 瀏覽:61
小鎮傢具城在哪裡 瀏覽:521
長春市傢具自噴漆哪裡有賣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