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明清傢具鑒賞與研究的目錄
凹凸之樂(代序)
一、試論明式傢具的評價標准——採用記分法評明式傢具內
二、從清代容繪畫看清代早期的宮廷傢具
三、清代傢具的雕飾
四、清代宮廷傢具概說
五、清代宮廷紫檀傢具的主要特徵
六、精品無處不生輝——美國明清傢具收藏之我見
七、清代紫漆描金雙扶手大寶座
八、明清傢具修復例說
九、緬懷老一代明清傢具收藏家
附錄一、中國古代木工工具研究
附錄二、清代乾隆朝「活計檔」輯
㈡ 王世襄《明式傢具珍賞》
您是想問什麼問題呢?
http://wangshixiang.blogbus.com/
這上面有很多王老的資料,您可版以看看權。
㈢ 明式傢具珍賞的作品分析
《明式傢具珍賞》 編著者王世襄是當世首屈一指的明式傢具研究專家,致力收藏和鑽研中國傳統傢具達四十年。他從自己的和全國其他公私藏處中精選出162件明式傢具珍品,分門別類,並按器形由簡而繁,造型由基本形式到成熟階段為次序,編成圖錄,通過文字論述、彩色圖版和圖版解說三個層次,對明式傢具進行了有系統而細致的介紹。
《明式傢具珍賞》以實物彩色圖版為主,全部彩圖連細部特寫共332幅,附傢具實測圖42幅。在圖版解說中,配合186幅黑白圖,對所載各件明式傢具作了細致的描述和精闢的品評。書前有長篇「前言」,結合52幅手繪插圖,系統地闡述了明式傢具的源流、造型特色、結構技巧和欣賞與實用價值。中國傳統傢具發展到明至清前期,達到頂峰的黃金時代。這時期的傢具採用了性堅質細的硬木作材料,在製作上榫卯嚴密精巧,造型上簡練典雅,風格獨特,公認是一個重要的傢具流派,專稱為「明式傢具」。其優秀製品不僅被視為藝苑奇珍,而且對現代傢具的影響也日益顯著。
明式傢具在近四十年來備受西方人士所賞識與重視,曾出版了幾種有關它的著述和圖錄,反而在中國尚無這方面的專著。王世襄編著的這部《明式傢具珍賞》及其姊妹篇《明式傢具研究》專著,不僅填補了這個使人遺憾的空白,而且還後來居上,在傢具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方面都遠超前人。
本書兼備知識性、學術性、藝術性和實用性,既可供文化藝術研究者、傢具設計師和收藏家研究參考,也適合一般文化藝術愛好者觀賞。
㈣ 求王世襄先生《明式傢具研究》《明式傢具珍賞》以及伍嘉恩女士《明式傢具二十年經眼錄》三本書的pdf版。
羅盤覓臣片面性堵棵
㈤ 明式傢具珍賞的介紹
書 名: 明式傢具珍(中文簡體字版)
作者:王世襄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時間回: 2003-9-1
ISBN: 9787501015092
開本: 16開
定價: 300.00元 中國答傳統傢具發展到明至清前期,達到頂峰的黃金時代。這時期的傢具,採用了性堅質細的硬木作材料。
王世襄編著的這部《明式傢具珍賞》及其姊妹篇((明式傢具研究》專著。
㈥ 明式傢具珍賞的序言
對於美術,我是一個什麼都感興趣的門外漢。記得1949——1950年間初到北京,那時北京飯店對面還是一片空地,長達一兩里路都是擺地攤的;古舊書畫、文物珍玩以至於日用衣著,應有盡有。郭沫若先生曾花了只當今天三十五元的賤值買了一部用細木箱裝的「二十四史」,擺滿了一個牆面。後來,在我的朋友、已故的著名音樂家盛家倫的介紹下,我僅花了四十元美金便換得半房子有關中國書畫的線裝書。還記得清楚的是:和工藝美術家張仃(前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一起到東不壓橋一家德國人開的古董店,看到一件櫸木矮扶手椅,造型十分考究,每一根直線和曲線,每一個由線構成的面,配合呼應形成的空間分割,是如此恰到好處,使人產生一種穩重中有變化,嚴謹中帶靈活的美感。中國藝術是善於把畸和正、簡和繁、動和靜、險和夷這些矛盾統一起來的。而從水墨畫到傢具都巧妙地發揮簡和靜之美,藝術家們追求的是用極其簡練的藝術語言恰到好處地表達事物的外在與內涵。宋玉形容美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在明式傢具或八大山人的水墨畫中,都給予我們這種感覺。這是中國明代傢具給予我第一次美的誘惑。我當時心頭突突,很想買回去據為已有,但終於由張仃替學院買了下來。此物現已被王世襄收人這本圖錄中(圖版52)。以後,我在隆福寺舊書店買到一本楊耀先生的《中國明代室內裝飾和傢具》,是1942年《北京大學論文集》的抽印本,篇幅很薄,但是對於念念不忘那具扶手椅的我,已經增加了一點對明式傢具的感性認識。不久,舊書店又送來一帙德國人艾克(G.Ecke)著的《中國花梨傢具圖考》,圖版十分豐富,我不假思索地買下來,但到1957年,我連同心愛的《中國版畫史圖錄》(鄭振鐸著)都忍痛賣掉了。讀到艾克的書,可以說是我接觸到中國明式傢具工藝的開頭。我當時很想做點研究,從美學上說明明式傢具為什麼那麼迷人。但這只是幻想,直到今天,我對美學還是摸不著門。對於明式傢具,也只限於觀賞贊嘆而已。
㈦ 明清實木傢具鑒賞要點有哪些
鑒賞一件明清傢具,必須從造型、工藝、材料三個方面來綜合評判,造型優美、工藝精湛、材質優良才算得上精品。以下收羅的六種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小方法,
遠觀造型
鑒賞明清傢具的第一種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遠看造型,看它的整體比例是否和諧,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的比例是否諧調,看它的線條是否流暢而有力,並試著感受它的韻味。椅子、凳子等形制較小的傢具,保持2米左右的距離為宜;桌案、羅漢床等形制較大的傢具,就要後退到3米開外。遠觀造型時,要從各個方向去看,正面、側面、背面都要看清楚,並且一定要全神貫注,不受外界的干擾。如果此時賣家刻意分散你的注意力,就要格外警覺,因為這往往是傢具有較大缺陷的信號。看的過程中應當間或轉移視線,以防眼睛產生審美疲勞,看看別處或休息一會兒,回過頭來再看,往往會有新發現。一次拿不準,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多看幾次,還可以用相機或手機拍照,請懂行的朋友幫忙參謀。
近看工藝
首先要看各個構件有無缺陷,尤其是一些製作時較難把握的構件,如背板、搭腦、聯幫棍、刀子牙板等,這需要對各個構件的特點有一定的了解。再看它的榫卯結構是否嚴密,各個構件的交接是否天衣無縫。還要看它的雕花是否干凈利落、線腳是否清晰流暢。在這一步中,可以仔細觀察木紋,看它的走勢是否清晰,紋理漂不漂亮,還要看各構件的木紋搭配是否合理。搭配合理,木紋和諧而有一定的變化,若木紋的反差較大、看上去七拼八湊則屬搭配不合理。
觸摸感覺
雙手是人體觸覺最靈敏的部分。往往眼睛發現不了的問題,用手觸摸就可以找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用手觸摸傢具,感覺它的表面是否光滑圓潤、線條是否清晰流暢,尤其是弧位、圓位和線條轉折位。一些弧度較大或弧位較多的構件,可以用手緊握著上下摩挲或左右滑動,來用心體會它是否渾圓順暢,手感別扭就肯定有問題。用手觸摸和感覺的方法,特別適用於椅子的鵝脖、椅圈、扶手和聯幫棍,羅漢床的香蕉腿、三彎腿,桌案的霸王棖等構件。
聽聲辨音
可以敲擊傢具,通過聲音來甄別。敲擊面板可以判斷它的厚薄程度,敲擊其他部位可以判斷它的榫卯結構是否緊密。一般來說,以聲音清脆、厚實為佳,聲音虛浮、松垮則表明存在缺陷。
嗅覺識別
嗅覺於鑒賞傢具最大的幫助,一方面可以判斷木材的含水率是否達標。如果聞起來有明顯的發酸、發霉的味道,就說明木材的烘乾不到位,或因保存不當而受潮。另一方面,可以判斷油漆的質量,優質天然漆幾乎是無味的,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木材的原味,劣質油漆則氣味濃烈,一聞便知。含水率達標、油漆優良的傢具,聞起來清清爽爽,帶有淡淡的木香。 通過嗅覺還可以分辨木材的材質。海南黃花梨的清香、紫檀木的香中帶辣、酸枝木的又酸又辣,行家是可以分辨出來的,然而木材一旦製成傢具,尤其是椅凳、幾案等暴露在空氣中的傢具,即便行家也無法憑嗅覺來判斷材質,櫥櫃類傢具則例外,打開櫃門仍可聞出其材質。
人體驗證
明清傢具不但大方、美觀、優雅,而且很講究使用上的舒適。大概除了屏風以外,所有傢具都應該親身驗證一下它的舒適度。椅子、凳子、羅漢床等傢具可以坐一坐,尤其是椅子,要留意座面的高度是否合適、坐上去會不會吊腳,背板是否能夠貼緊背部。櫥櫃類傢具要格外留意高度,太高的話不但取放物品很不方便,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壓抑感。桌子則可以搬一把凳子或椅子坐在前面,感覺它的高度與寬度是否合適。
明清傢具追求的舒適是一種相對的、有限制的、適可而止的舒適,因此人體驗證舒適度之前,應當對明清傢具的工藝思想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所了解,切不可用西式傢具的舒適度作為度量標准,否則,即便坐在最完美的一把明式圈椅上恐怕也不會感到舒適。
㈧ 明清古典傢具鑒賞!
首先這東西跟明清不搭邊。上面有鳳凰,代表是宮里的東西。民間是不敢隨專便用鳳的。但屬是這做工遠遠達不到宮里的水平。上面還有蝴蝶花紋,這明顯是民國中晚期的風格。如果他不是做舊的,最早也就到民國中期。圖片無法確定是否贗品。
㈨ 明清傢具的鑒賞
鑒賞一件明清傢具,必須從造型、工藝、材料三個方面來綜合評判,造型優美、工藝精湛、材質優良才算得上精品。以下六種方法、六個步驟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嗅覺於鑒賞傢具最大的幫助,一方面可以判斷木材的含水率是否達標。如果聞起來有明顯的發酸、發霉的味道,就說明木材的烘乾不到位,或因保存不當而受潮。另一方面,可以判斷油漆的質量,優質天然漆幾乎是無味的,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木材的原味,劣質油漆則氣味濃烈,一聞便知。含水率達標、油漆優良的傢具,聞起來清清爽爽,帶有淡淡的木香。
通過嗅覺還可以分辨木材的材質。黃花梨的清香、紫檀木的香中帶辣、酸枝木的又酸又辣,行家是可以分辨出來的,然而木材一旦製成傢具,尤其是椅凳、幾案等暴露在空氣中的傢具,即便行家也無法憑嗅覺來判斷材質,櫥櫃類傢具則例外,打開櫃門仍可聞出其材質。 明清傢具不但大方、美觀、優雅,而且很講究使用上的舒適。大概除了屏風以外,所有傢具都應該親身驗證一下它的舒適度。椅子、凳子、羅漢床等傢具可以坐一坐,尤其是椅子,要留意座面的高度是否合適、坐上去會不會吊腳,背板是否能夠貼緊背部。櫥櫃類傢具要格外留意高度,太高的話不但取放物品很不方便,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壓抑感。桌子則可以搬一把凳子或椅子坐在前面,感覺它的高度與寬度是否合適。
明清傢具追求的舒適是一種相對的、有限制的、適可而止的舒適,因此人體驗證舒適度之前,應當對明清傢具的工藝思想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所了解,切不可用西式傢具的舒適度作為度量標准,否則,即便坐在最完美的一把明式圈椅上恐怕也不會感到舒適。